2016民族大业骗局是骗局吗?

“民族大业”微信群洗脑 导演“兆亿”骗局
微信群里骗子们伪造面额4690亿美元的海外取款单。
“民族大业”报单项目称,交111元可获400万元回报。
群管催促报单,要求会员上交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
骗局中流传的假冒国务院红头文件。
中国人民银行的纪检监察会议被PS成民族资产会议。
“民族大业”微信群洗脑 导演“兆亿”骗局  “我就问您,去哪里报警能把我妈关监狱里?”9月初,民间反传销人士李旭接到一位年轻人的求助。
这位老人参加过多种传销项目,如今,又陷入了“民族大业”的骗局之中。声称要解冻数以兆亿元的民族海外资产,骗子为参加者许下宏愿,只需报名,保守秘密,即能获得动辄上千万的善款补助。
看似简单的骗局,一些中老年人却对此深信不疑。
骗子们仅仅通过微信群中的洗脑,就能让老人中邪一般,一次次交钱报上个人详细信息,甚至与家人断绝关系。
在骗子们的语境里,老人们是“不穿军装的战士”、是在铸造抵御外敌的“经济长城”,是在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相比于传统的传销洗脑,民族大业骗局在微信群中的洗脑隐蔽性强,对外界的屏蔽能力也更强大。
无奈之下,家属们组建“解救群”,想尽办法拯救陷入骗局的父母家人。潜入“民族大业”群中突然“炸群”,自制国家打击民族大业骗局的文件,冒充群主身份“唱双簧”揭秘骗局……形成一场场至亲之间的反洗脑攻防战。
微信上的“民族大业”
交82元,可获1000万?“民族资产解冻大业”号称可分兆亿元皇家资产
今年三月,朱敏(化名)发现年逾60的母亲有些不太对劲,平日里并不怎么用手机的老人,开始频繁玩微信,微信的头像换成了一张红底证件照。
大学生王瑶(化名)也发现,自己的母亲变得神神秘秘,就好像谍战片里的人物,拿着手机躲躲闪闪,不但加了锁屏密码,有时洗澡都要带着。
家人们悄悄发现,老人保守的秘密,源自手机里一个名为“和谐爱国8群”的微信群。这是什么群?老人不愿意说,“群里有规定,不能跟别人说。”
朱敏无法理解,自己在亲生母亲的口中,怎么就成了“别人”。直到有一天,母亲问起了她的银行卡号和身份证号,老人告诉他,这是要报单(在群里填写详细个人信息)。“报个名儿,将来就能领钱。”
一番追问下,老母亲开始给她上课,讲起自己正在参与的“民族大业”。简单说来,这一项“分钱”的事业,发放总额数以兆亿计,这些钱来自历朝历代的老祖宗秘密存在海外多国的皇家资产,要发给那些有责任有担当、充满正能量的爱国人士,每人可以拿到数百万元。
而想要得到这笔“善款”的方法,就是在群内“报单”,交一点材料费或者手续费,就可以领钱。比如对方称,一个项目要交8.69元手续费,善款批下来后参加者每月都会有2000元的生活费。甚至,只要交82元办理会员认证,就有可能获得一千万元扶助金。
为了一探究竟,朱敏决定进群看看。刚一加入,群友们的热情吓了她一跳。“欢迎家人进群。”清一色的红底证件照头像跳出给他送“花”。
群里已接近500人的上限,而所有人的名称也都有讲究,由一个四位数编号打头,后面跟着的是姓名、电话和推荐人,并且绝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
成了自己人,母亲也不再对她藏着掖着。很快,有管理员发来一些学习资料,当中的承诺书中写着:不准给没有参与善款的人透露资金来源;任何关于民族资产的资料不许外传,如不遵守还有可能被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朱敏一下子明白了为何母亲之前对自己守口如瓶。
公开搜集银行卡号开户行
梦想一夜暴富的老人,疯狂拉儿女入群,随意曝光家人银行卡号甚至密码
和朱敏一样,不少民族大业受害者家属们都有被洗脑的经历,迫切希望一夜暴富的老人们觉得,有这样的好机会,应该让全家人都参加。
多名家属称,自己的父母是被同事、朋友拉入局,而不少老人此前就经历过直销、传销类的理财骗局。通过已加入成员的熟人圈,“民族大业”传播迅速,实际参加人数难以计数。
来自上海的牛喆(化名)说,自己被父母拉进了10来个群,这些群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成员们来自全国各地。
在群里,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报单。朱敏记得,刚开始时,报单多为免费项目,如只需报上姓名、身份证号、卡号和开户行,甚至银行密码等信息。一个声称发善款50万免费项目报单表上,即有超过6000人交上了自己的隐私信息。
而慢慢的,收费的报单越来越多,款项多为材料费、手续费等名义收取。
每当要报单时,介绍人(上线)都会拉一个小群,催促自己的下线交钱。这些报单费一般通过微信转账上缴,一旦交完钱,用来催单的小群也随之解散。
以上述8.69元的报单费计算,仅一个400人的群即要上缴近3500元。家属们称,类似的报单每个月会有十几次,并时刻允诺,每项报单都有相应的巨额善款发放,如果不报,则面临出局。
老人们会通过同样的形式交上百元乃至数千元的报单费,据记者统计,仅这一个400人的微信传销群,一个月报单费就达五六万元。不但如此,有时,为了让子女也跟着分到钱,老人们还会为他们垫付报单费,据朱敏等受害者家属介绍,老人们投入的资金均已过万元。
虽然老人们每次交的钱并不多,但汇集到骗子们手中,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9月14日,安徽淮南市大通区检察院批准逮捕以“民族资产解冻”等项目涉嫌诈骗的18名犯罪嫌疑人。案件涉及30多个省、市,上万名受害人,涉案金额一亿多元。
事实上,老人们从来没见到过任何善款,而报单的钱最终落入谁人之手,没有老人知道。
今年8月,央视又报道了一起类似的民族大业骗局,黑龙江齐齐哈尔警方认定,这是一起典型的恶性电信诈骗案件。当地一名既是组织者,又是受害者的58岁退休女工,将钱汇款给了所谓的守护资产的老人。
警方调查发现,诈骗电话使用地和收取诈骗款的银行账户交易地点都在广西百色。通过银行的监控录像,警方发现取钱的是一名中年男子。在百色市区外的一处深山守了四天四夜后,终于将五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据报道,犯罪嫌疑人在本子上登记了两千多个被骗群众的个人信息,来自多个省份。嫌疑人称,还有很多从事“民族大业”诈骗,而有的人已经跑了几十年,之前他们经常共享全国各地的被骗人员信息。
线上洗脑困局
背后操盘者此前系传销分子,专给老人线上洗脑,高级群收费过万
事实上,民族大业已是一个流传多年的骗局,此前,骗子们多活动在线下,持各色假证件、银行清单瞄准受害人当面行骗,而现在,借助便捷的网络通信手段,不法分子可以足不出户,在线上即可大面积洗脑。
新京报记者观察到,在老人们加入的微信群中,几乎都是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每人的头像、昵称制式相同,并有严格的作息时间,每天早晨,管理员在群中发起床号,成员们在规定时间内签到,随后开始升国旗仪式。
群里规定,普通成员不得随意说话、拉人入群。洗脑也更加立体化,群里的电子文档、MP3讲课录音、PS的国家领导人主持善款发放会议的照片层出不穷。
每到晚上,有专人组织讲课学习,讲师通过微信语音,声情并茂地讲着与爱国、机遇、成功等有关的小故事,讲完后专人组织谈感受。接下来的联欢时间,群友们争相一展歌喉,点开连续发出的语音消息,多首歌声便交错飘出手机。
民间反传销人士李旭称,微信的传播速度快,不受地域限制,图文音视频的多媒体传播也让洗脑变得更加便捷。据他了解,民族大业骗局的很多操盘手都是以前的传销分子,这些人常打着国家的旗号,利用老人们的爱国热情行骗,用各种不断名义骗取“小钱”,并且只是通过一对一的转账,骗术更隐蔽。
而且,“民族大业”骗局组织严密。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现有的“民族大业”骗子组织从上到下分为大总管、地区负责人,大组长、小组长,以及招纳的会员,微群则分为收费较低的基础会员入门群,之后是收费高达几千、上万元的项目群,再高级还有一些群主和管理层才能进入的管理群。
一名来自吉林的家属沈东(化名)介绍,他病退在家的妻子被家乡当地的一名社会闲散人员洗脑,这名上线指示他的妻子建群发展成员,提供所有的学习材料和报单要求。
从今年三月至今,沈东的妻子挖掘自己的亲戚朋友圈,一共发展了上百人的群。群中有报单员、会计、讲师等等职位,这些更高级的管理人员,通常都能说会道,在管理群中,他们又被忽悠报名收费更高的大项目。沈东说,妻子本身也是受害者,收来的报单费和名单,也都会如数交给上线,自己并不会有截留。
对于传统的传销洗脑,民间反传销团队最多用几天的时间就能为受害者反洗脑,而对于每天都能接到的民族大业家属求助,李旭却有些无能为力,民族大业不属于典型的投资分红传销,难以通过经济常识来反驳,老人们本身的固执也使得他们很难听进劝阻。
李旭觉得,对于类似的线上骗局和传销,最根源的解决办法还是需要警方的打击,同时,他还希望微信能和反传销等组织合作,加快骗局微信群和公众号的辨别和查封进度。
至亲间的洗脑攻防战
家属组团“炸群”,惹怒老人,声称“断绝母女关系”
作为儿女,朱敏和其他家属们一样,很快就质疑起了父母所从事的民族大业,大家上网搜索,得到的结果印证了他们的猜测:民族大业被大量法治报道提及,是一个存在了多年的骗局。
把报道发给父母们看,让他们感到崩溃的是,面对主流媒体的负面报道,老人们根本不相信,似乎已经被打了预防针。
“她说那些都是打着民族大业旗号的骗子,全国100个民族大业里面只有一两个是真的,自己所在的才是正源。”
让家属们更惊愕的是,还有的老人被告知,民族大业是国家的秘密行为,是要藏富于民,筑起抵御外敌的经济长城,国家只能正面打击掩人耳目,再从侧面扶持,那些被抓的大业领导人,其实都已经被秘密保护起来。
“有人被抓,但我们的群还在正常活动啊。”负面案例甚至会让老人们更加相信自己所从事民族大业的真实性。在这种逻辑下,家属们第一回合的反洗脑几乎没有效果。
而在老人们加入的群里,骗子们的洗脑正在变本加厉,家属们经常可以见到各类假冒的红头文件及任命状,其中“国务院办公厅”、“民族资产最高管理委员会”等最为常见,事实上,后者根本就是一个不存在的单位。
家属们质疑这些从来没被报道过机构、文件和政策,也都会被老人们以国家秘密行为,不会对外公开来解释。
子女的悉心劝阻,换来的却是亲情的裂痕和信任危机,老人们在精神上好像被绑架了,不再相信子女亲朋,所有规劝自己的人,都成了敌人。
云南的高萌(化名)因此寒心,之前,父亲会每天打电话嘘寒问暖,但当她阻止父亲继续报单之后,老人半个月没再理她。“今天倒是来了信息,居然说是群编号改了,让我改下昵称。”
面对无法被说服的家人,王瑶决定去群里大闹。她把自己的几位好友快速拉进群,几个人将网上找来的报道发到群里,一边劝说群里受骗的老人们醒悟,一边大骂群主。
他们很快被踢出群,“后来她像疯了似的,说我不想让她发财,说我丧良心,非要跟我断绝母女关系。”
“炸群”的方法,家属们几乎都用过,约好时间,由一个人快速拉其他人进去,有时为了泄愤,大家会从网上找来刷屏信息和代码,十几个人在群里狂发信息,试图让不断弹出的微信信息卡住受骗者的手机,最终造成死机的效果。
但往往这样的“破坏”只能持续几分钟,炸群突击队很快被群主挨个踢出,群主反而会发出通知:这些人是被日美间谍洗脑的破坏分子,大家以后介绍成员要谨慎,而民族资产,最终只有那些信念坚定、经得起考验的人才能拿到。几次尝试之后,家属们发现,炸群没什么用,反而让受骗者们更加团结。
至此,又一回合的较量中,家属们再次落败。
几番攻防下来,家属们逐渐总结出了一个规律,外界的负面信息,均会被骗子以国家秘密、敌国破坏、冒牌名族大业化解。于是,有人想出一招,以“正统”民族大业的立场来揭穿伪民族大业。
在家属们组成的讨论群里,有人发出了一张名为“民族资产解冻委员会严正声明”的文件,内文里写着,群里的上级领导人已经私吞巨款,叛逃出国,群友们尽快去各地公安机关报案。文件落款处,还盖有“民族资产解冻委员会”的公章。
这个方法似乎有用,一位家属将上述文件发到卧底的大业群,称“群主私吞报单款,总部震怒”。不到一会儿的功夫,群里有3个人加了他,让他哭笑不得的是,3个人的问题大同小异,“你进去真的大业群了吗?能不能也拉我进群?”
似乎已经想尽了各种办法,现实中的父母们依然对民族大业深信不疑,朱敏的母亲甚至不再接她的电话,因为女儿的苹果手机可能会被间谍监控,影响到自己拿善款。朱敏无奈又懊恼,“除非哪天他们的群主真的跑了或者被抓了,她才可能醒悟吧。”
骗术之一高额回报诱饵
100万、500万、1000万,在民族资产解冻大业骗局中,不用交钱,或是只需交一点会员费,就能拿到巨额回报。
骗术之二组织化管理
在民族资产解冻大业骗局里,骗子组织严密,有大总管、地区负责人,大组长、小组长,以及招纳的会员,微群则分为收费较低的基础会员入门群,之后是收费高达几千的项目群,再高级还有一些群主和管理层才能进入的管理群。而这些微信群还分有报名、财务、宣传培训、升旗手等多个岗位。
骗术之三冒充权威 伪造公文
在每一起民族资产解冻大业诈骗案件里,都有很多伪造政府文件,一些中央机构的会议照片也会被PS成与民族大业有关的会议照片。
骗术之四贼喊捉贼
一些诈骗微信群里的骨干成员在群里声称,被警方查办的都是假借“民族资产解冻大业”名义行骗,而他们自己是真正的“民族资产解冻大业”有功人员,是受到保护的。如此“贼喊捉贼”,继续蒙骗群里的受害者。责任编辑:刘燕
扬州网新闻热线:4&扬州网广告热线: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扬州网”或“扬州日报”、“扬州晚报”、“扬州时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扬州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
新闻热线:4
广告热线:9
扬州新闻网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号
.cn All Rights ReservedCUTV联盟站
特色频道:|||||
“民族大业”宝藏骗局
> > >  日 18:36:04
“民族大业”宝藏骗局来自于:栏目&&&新闻热线:021-
高回报做饵 多位老人陷“民族大业”骗局
&nbsp&nbsp&nbsp&nbsp东北网11月3日讯 日前,记者从牡丹江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了解到,进入10月以来,110报警服务台相继接到多名群众报警,称其父母在一个宣传“民族大业”的微信群内被骗,被骗金额几十元至千余元不等。&nbsp&nbsp&nbsp&nbsp根据报警所述,嫌疑人以老年人为目标,利用网络微信群向群众宣传“解冻民族海外资产”需要筹集“善款”,个人捐款数额不限,资产解冻后可获得数额巨大的善款资金补助,致使微信群内部分老年人多次汇款而上当受骗。&nbsp&nbsp&nbsp&nbsp据介绍,“民族大业”是一个已经流传多年的骗局。此前,骗子们都使用传统手法,持各色假证件、假银行清单,瞄准受害人面对面行骗。现在借助便捷的网络通信手段,不法分子可以足不出户,在微信群中对受害者进行大面积洗脑。目前,一些号称参与“民族大业”只需报名缴纳少量手续费,就能解冻数以兆亿元的“民族海外资产”,从而分得巨额财产的微信新骗局,不仅让不少中老年人纷纷上当,还影响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nbsp&nbsp&nbsp&nbsp那么,受骗者为何沉迷于这样的骗局呢?&nbsp&nbsp&nbsp&nbsp据警方介绍,骗子首先用高额回报为诱饵,100万、500万、1000万,宣称不用交钱,或是只需交一点会员费,就能拿到巨额回报。二是骗局组织化管理,骗子往往组织严密,有大总管、地区负责人,大组长、小组长,以及招纳的会员。微信群则分为收费较低的基础会员入门群,之后是收费高达几千元的项目群,再高级还有一些群主和管理层才能进入的管理群。而这些微信群还分有报名、财务、宣传培训、升旗手等多个岗位。三是冒充权威伪造公文。在每一起诈骗案件里,都有很多伪造的政府文件,一些中央机构的会议照片也会被PS成与“民族大业”有关的会议照片。四是一些诈骗微信群里的骨干成员在群里声称,被警方查办的都是假借“民族资产解冻大业”名义行骗,而他们自己是真正的“民族资产解冻大业”有功人员,是受到保护的。如此“贼喊捉贼”,继续蒙骗群里的受害者。&nbsp&nbsp&nbsp&nbsp牡丹江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提醒牡丹江市民,要给予家中老人长期的关怀和提醒,帮助老人们构建一个健康的生活圈子,从而抵制披着各种外衣的陷阱。一旦家中老人被骗后,一定要耐心劝导和疏导,并及时拨打110报警,避免更多的财产损失。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高回报做饵 多位老人陷“民族大业”骗局
日 09:58 来源:大鹏新闻网-牡丹江晨报
&nbsp&nbsp&nbsp&nbsp东北网11月3日讯 日前,记者从牡丹江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了解到,进入10月以来,110报警服务台相继接到多名群众报警,称其父母在一个宣传“民族大业”的微信群内被骗,被骗金额几十元至千余元不等。&nbsp&nbsp&nbsp&nbsp根据报警所述,嫌疑人以老年人为目标,利用网络微信群向群众宣传“解冻民族海外资产”需要筹集“善款”,个人捐款数额不限,资产解冻后可获得数额巨大的善款资金补助,致使微信群内部分老年人多次汇款而上当受骗。&nbsp&nbsp&nbsp&nbsp据介绍,“民族大业”是一个已经流传多年的骗局。此前,骗子们都使用传统手法,持各色假证件、假银行清单,瞄准受害人面对面行骗。现在借助便捷的网络通信手段,不法分子可以足不出户,在微信群中对受害者进行大面积洗脑。目前,一些号称参与“民族大业”只需报名缴纳少量手续费,就能解冻数以兆亿元的“民族海外资产”,从而分得巨额财产的微信新骗局,不仅让不少中老年人纷纷上当,还影响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nbsp&nbsp&nbsp&nbsp那么,受骗者为何沉迷于这样的骗局呢?&nbsp&nbsp&nbsp&nbsp据警方介绍,骗子首先用高额回报为诱饵,100万、500万、1000万,宣称不用交钱,或是只需交一点会员费,就能拿到巨额回报。二是骗局组织化管理,骗子往往组织严密,有大总管、地区负责人,大组长、小组长,以及招纳的会员。微信群则分为收费较低的基础会员入门群,之后是收费高达几千元的项目群,再高级还有一些群主和管理层才能进入的管理群。而这些微信群还分有报名、财务、宣传培训、升旗手等多个岗位。三是冒充权威伪造公文。在每一起诈骗案件里,都有很多伪造的政府文件,一些中央机构的会议照片也会被PS成与“民族大业”有关的会议照片。四是一些诈骗微信群里的骨干成员在群里声称,被警方查办的都是假借“民族资产解冻大业”名义行骗,而他们自己是真正的“民族资产解冻大业”有功人员,是受到保护的。如此“贼喊捉贼”,继续蒙骗群里的受害者。&nbsp&nbsp&nbsp&nbsp牡丹江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提醒牡丹江市民,要给予家中老人长期的关怀和提醒,帮助老人们构建一个健康的生活圈子,从而抵制披着各种外衣的陷阱。一旦家中老人被骗后,一定要耐心劝导和疏导,并及时拨打110报警,避免更多的财产损失。“民族大业”骗局之下的群体迷失|民族|大业|骗局_新浪新闻
  原标题:“民族大业”骗局之下的群体迷失  ——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声称要解冻数以兆亿元的民族海外资产,骗子为参加者许下宏愿,只需报名缴纳少量手续费,保守秘密,即能获得动辄数百万的善款补助。看似简单的“民族大业”骗局,一些中老年人却对此深信不疑。——10月17日《新京报》
  “民族大业”是一个持续多年的骗局,只不过行骗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从当面行骗转变为借用网络通信手段的方式。有的老人十多年来依然深信不疑,因为参与分发以兆亿计的“民族海外资产”的确令人心动。家人各种反洗脑的方式,抵不过骗子假托“保守国家机密”“有敌国破坏”等幌子,反倒换来已被洗脑的老人们“反目成仇”的冲动。可以说,这一系列过程不仅仅刻画出个人的受骗轨迹,也展示了一个受骗群体的迷失。
  缴纳少数手续费,就能获得巨额善款,虽然旁人看来不过是一个简单的骗局,但是“当局者迷”。即便有所怀疑,当贪婪的念头和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占据上风,理性便被抛之脑后。加之老人预防诈骗的能力较弱,面对骗子设下的局,深陷其中自然不足为奇。
  对不劳而获的渴望是人性的弱点,其实大多数人不可避免。但我们更需关注的是,这一个迷失群体共同的状态以及迷失的原因。群体的状态和他们所共同形成的言论环境有着莫大关系。有一个成语是“三人成虎”,强调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做事实。周边的人不断地告诉即将深陷骗局的老人有关“民族大业”的种种好处,这些荒诞的言论时时被强调,最后在听者耳中很可能就变成“事实”。
  而上述的言论环境一旦被固化,在从众心理的作祟下,就有极强的稳定性和生命力。随着老年人们的陆续加入,得到更多人认同的言论,对参与者的思想控制力也会加强,并且更具吸引力。试问,当他们接受的大部分信息仍然是对“民族大业”的积极评价,亲属个人的努力对他们还有多大的影响?
  对此,我们可以发现,在一部分老人寻找或构建其言论环境的过程中,缺乏有关强化个人辨识能力的内容的参与,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老人们深陷骗局。这和子女与父母沟通状况不良是紧密关联的。彼此之间交流不足,加剧了老年人群体的孤独感,同时导致亲人在对老人进行防骗知识传递中的角色缺位。
  当老年人们自主寻找未知的“圈子”,陷阱就可能暗藏其中,同时孤独感加剧了对“民族大业”等噱头的依赖性。受骗老人们对“民族大业”微信群中按时作息、“举行升旗仪式”的半军事化管理模式趋之若鹜,除了受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恐怕就和他们平日里的空虚寂寞不无关系。
  针对“民族大业”这样欺诈老人的陷阱,警方也应有所作为,及时侦破案件。但是,避免掉进此类陷阱,还离不开亲人的陪伴。子女亲属长期的关怀与提醒,能够帮助老人们构建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活圈子,从而抵制披着各种外衣的陷阱。
  文/孔繁兴(同济大学)
中韩关系自2016年年初以来急剧恶化。此前饱受中国媒体宠爱的韩国总统朴槿惠,其形象也迅速从端庄贤淑的“朴姐姐”滑落为因为得罪中国而惴惴不安、日夜为糟糕的韩国经济状况担心的“绝望的女人”。
一提到领导奇葩怪癖,我脑子马上闪过的就是前一任分管副局长,虽说去年已调离,但每次想到他,我就会腿疼。
一个地方自然资源丰富,采矿业发展,本是好事情。但最近一项研究表明,采矿业可能催生腐败。
在咱们这个社会,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从这个意义说,张锐的离世,是社会的损失。但让社会善待张锐的最好途径,只能是更多人努力变成更好的张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族大业的骗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