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当今四大美女是谁,谁是最任性的人

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不吹不黑,中国下一个最有可能进NBA的人是谁?
这里指的是从未登陆过NBA的球员,所以CBA现役中把第一人易建联排除,那么下一个最有可能进NBA的人是谁呢?周琦?王哲林?丁彦雨航?郭艾伦?
丁彦雨航,本赛季很火,甚至很多人一度开始联想他征战NBA的画面了,但丁彦雨航的位置,在NBA很尴尬,都是强手如林的锋线位置,这相当于跟美国身体素质最强劲的人PK,毕竟美国人选你去NBA,那是看匹配,而不是以你为核心打造球队,当年火箭队选中如日冲突的姚明,那也是看中了球队中锋弱板
郭艾伦,其实大侄子的可能性还是有,首先在亚洲那是第一控卫,在黄种人里他也能算一流,爆发力好、弹跳也不错,突破能力和推进能力也很强,这点很适合NBA,不过对比同是黄种人、屹立在NBA的林书豪,还是看到了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身体状态,林书豪的肌肉形状确实够郭艾伦多练练了
王哲林,虽然本赛季表现不错,比周琦好,但灰熊选了他,他去之后在球队处于什么作用,真是要这铁棒有何用?而且他是传统型中锋,威力在三秒区内,这点放在NBA几乎是没有任何优势!
周琦,相比王哲林,确实本赛季数据不如他,但周琦有中距离投篮,移动能力更强,这点才是休斯顿火箭队选中他的原因,但是说说现实,火箭队现在却是内线缺人,但假如下赛季周琦顶上去的话,估计气得穆大叔都要复出了,而且在CBA这样的防守强度,周琦跟当年姚明称霸国内的表现相比,真是差距明显
综上所述,谁会是下一个最有可能进NBA的人?答案是:真没有!
下页更精彩:
点击排行榜
〖〗链接地址:
不吹不黑,中国下一个最有可能进NBA的人是谁?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不吹不黑,中国下一个最有可能进NBA的人是谁?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QQ:),谢谢!
微信查看最新信息微信扫一扫或用微信搜索微信号:hbrc-com
安卓手机客户端更省流量手机扫描下载或者直接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每天生活在各种纠结中,“纠结”成了生活方式。官员有官员的纠结,老板有老板的纠结,知识精英有知识精英的纠结,普罗大众有普罗大众的纠结。一年365天,我们有几天心情舒畅?  随便找一天,媒体头版正能量新闻下,总有那么多令人纠结的事。今天央行又降息了,房事依然有心无力,底层民众依然望楼兴叹;我们国家油品质量标准一直由“两桶油”制定,国企利润霸蛮压倒了公众利益;香港有市民组织反大陆游客自由行,辱骂内地游客为“蝗虫”,而内地有民众号召“断水断电断食品供应”打击港独,让香港变“香港脚”;我们同胞旅游日本抢购马桶盖,居然产自杭州,抢购日本“一目惚”天价大米也产自盘锦。纠结不?  马斯洛五大层次心理需求,我们没有一个层次不纠结。  生理需求,柴静自费百万拍摄的雾霾纪录片《苍穹之下》,直刺痛点,震撼国人,我们正置身在一个PM2.5值常常爆表的实验室。而柴静揭露雾霾的讨论,演变成在雾霾中讨论柴静,要多纠结有多纠结。  安全需求,各种有毒食品防不胜防,我们正打响一场“餐桌保卫战”。法治社会建设还在路上,司法尚未“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免于恐惧的自由”还在躲猫猫。  情感需求,中国唯一飙升的指数是离婚率,你许我一世浮华,我还你一身伤疤。以前破了补,现在厌了换。社交焦虑症、精神抑郁症比例居世界第一。许多人在设计圈套,又都在躲避圈套。  尊重需求,无论是职场还是朋友圈,以官职、钱财、名气、衣冠取人,媚富贱贫、趋炎附势者比比皆是。有权是爹,有钱是娘,人情如纸薄,翻脸如翻书。广结贵人、笼络红人、找准恩人、远离庸人,成为职场励志的心灵鸡汤。  至于自我实现需求,《华尔街日报》张涛先生总结为英雄情结和现实纠结、崇洋情结和海归纠结、思乡情结和移民纠结、皇族情结和民主纠结。是进亦纠结,退亦纠结,是左亦纠结,右亦纠结,然则何时而乐耶?  纠结是人性,是心理矛盾,是“剪不断理还乱”。人类都会纠结,只是我们中国人活得更加纠结。  其一,文化矛盾:君子与小人的纠结。  中国人的人格理想与西方的“圣徒”、“绅士”不同,中国文化的集体人格模式是“君子”,这是中国人最独特的文化标签。古代皇帝“独尊儒术”后,做个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最完美的中国人。与君子相对的,就是小人。君子小人本无常,利他行善即为君子,自私作恶即为小人。  道理是阳光的,但历史是阴霾的。孔子杀少正卯,秦始皇焚书坑儒,中国几千年历史是一个劣性竞争的大舞台,越是心狠手辣、诡计多端,背信弃义、表里不一,如刘邦朱元璋慈禧太后者,越能取得成功,而越是正直仁慈的人,往往越遭到惨败。皇帝总怀疑功臣们要夺取皇位,必须杀了他们才放心。英明皇帝李世民在玄武门杀兄弟,斩草除根毫不手软。伟大领袖在文革干的一桩桩事,也与封建帝王无异。?  传统文化的两面性,给我们深埋了纠结的根。千百年来口碑相传、熏陶心灵的中国俗语,一面教诲我们做君子,一面又教唆我们做小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又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士可杀不可辱;又说:好死不如赖活。贫贱不能移;又说:人贫志短,马瘦毛长。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又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明人不做暗事;又说:兵不厌诈。宰相肚里能撑船;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半部《论语》治天下,成了圣贤书;而一部《厚黑学》,则成了畅销的成功秘笈。  我们在君子与小人之间纠结,中庸圆滑成了生存智慧的葵花宝典。我们对真理缺乏矢志不移的追求,对信仰缺乏始终不渝的坚守,我们在各种诱惑和逆境面前,总能寻找一个心安理得的借口,总有一种自我安慰式的妥协。选择做小人,我们也装君子样。  其二,文明错位:明君与民主的纠结。  我们祖宗怎么“颂圣”,只能从满屏的宫廷电视剧里看,那就是跪成一地,屁股朝天,山呼“万岁”和“皇上英明”。而今皇帝早已被打倒,但骨子里的颂圣癖依然活着。鲁迅说:“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侍奉主子是一种癖,是奴才癖。中国的专制和奴性有着同等的土壤和地温。  新中国颂圣之风依然强盛,文革期间达至顶峰。胜利者挟雷霆万钧、横扫玉宇之势,君临天下,国人不由得不慑服。时至当代,颂圣依然不绝于耳。著名学者资中筠女士撰文批评《颂圣文化为何一枝独秀六十年》。古之颂圣还有真诚的一面,出于对某种纲常的认同。今之“颂圣”多数言不由衷,明知其非。在大会、小会上一本正经地说,大小笔杆子成本大套地写的内容,在茶余饭后私人之间却是讽刺讥笑的话题。人人都做两面派,丝毫没有歉疚感。  春节前,中国农村又现领袖标准像年画,可见底层民众依然渴望明君,与现代政治文明隔着银河。领袖“伟大”非民众之福,民众之所以仰望,是因个体灵魂跪着。伟大政治家应致力创建先进制度,而不是迷恋歌颂与自我歌颂,让万民臣服。中国虽然已经抛弃了个人崇拜,但很大程度上依然保留着产生个人崇拜的体制。中国文革已经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改革开放把领袖从神坛上拽下来,就别再供上神坛了。  春节长假后第一天,中纪委网站刊登《大清“裸官”庆亲王的作风问题》一文,引发许多媒体解读和网民猜测。我不禁感到郁闷。2015年都什么时代了,辛亥革命都过一百多年了,还拎出“庆亲王”鞭尸,隔山打炮,美其名曰“借古喻今”。不管“庆亲王”影射谁,这种借喻本身就是一种封建帝王文化,与现代政治文明格格不入。当下中国是法治国家,“共产党人不管职位高低,都是人民勤务员”,怎么还有人称玊称霸?  中国专制遗毒之祸,一半是皇权专制,一半是苏联革命。中国解脱遗毒越多,越能轻装上阵;解脱越早,国家、民族和国民越有幸。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就是解脱苏联计划经济模式、融入欧美市场经济模式、独立自主发展的辉煌历程。中国在政治文明上也要有勇气和智慧解脱前苏联革命意识形态的桎梏。没有行动,懒惰就会发芽。没有梦想,堕落就会生根。没有民主,奴性就会刻骨。时间越长,根就越深。  其三,东西碰撞:自豪与自卑的纠结。  文化学者臧一民指出,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中国一直是老大哥,引领着世界。我们享受周边小国的供奉,给他们提供保护,那时的我们很骄傲,自以为是世界的中心。但慢慢的,我们落后了,这种落后让我们从自负一下子变成了自卑,于是,在很多人眼里,外国的月亮开始比中国圆了。我们逐渐迷失了自我,滋生了一种焦虑,而这焦虑带给我们的是更深度的迷失与纠结。  与“伟大”、“神奇”、“奇迹”有关的一切西方赞美,是中国人最爱的一粒春药、大力丸和致幻剂。中国人孜孜不倦地从诺贝尔文学奖、奥斯卡奖中寻找到哪怕一丝中国味道,都会放大咀嚼,常年往复,乐此不疲。“诺贝尔奖获得者是我们学校的女婿”,这种祝贺标语也只在中国校园才有的奇观。每一块用血汗浇灌出来的金牌,每一张在国际××大奖赛上获得的证书,每一个站在国际舞台上的黄色面孔,都会被焊上显著的“中国”烙印,无论他们的成功之路是否与中国有关。  中国人爱写《中国可以说不》、《中国不高兴》、《中国为什么不高兴》、《中国很高兴》自愚自乐,以为中国成了股东,不用再为世界打工,站出来很硬。但面对现实世界时,却是另一副自甘堕落的面孔。“中国人怕事、自私,只要不杀到他床上去,他宁可闭着眼假寐”。  我们热衷在国外大包小包抢购奢侈品,土豪做派背后其实是灵魂的自卑。在国际航班大打出手,在泰国名胜脚踢古钟,在日本街头随地小便,在欧洲餐馆高声喧哗,在下榻酒店违规抽烟,我们中国人的各种陋习依然那么任性。  韩国纪录片《超级中国》高分贝赞美我们。韩国网民看完节目后,对中国发展刮目相看。我们自己却纠结了:夸得太过,“五毛”都不好意思看。  自豪的中国人说我们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自卑的中国人说我们人均水平很落后。自豪的中国人说我们军事实力越来越强,自卑的中国人说我们“老朋友”越来越少了。自豪的中国人说北京APEC礼花是世界最美,自卑的中国人说我们还有许多穷人,买不起房看不起病。当自豪与自卑交集在一起,我们又纠结了。  其四,信仰迷茫:无神与有神的纠结。  我们有信仰吗?美国兰德智库用三段话评论我们:  “中国人没有自己的信仰,导致自我泛滥,缺少约束,缺少统一的精神支柱,他们没有统一规范的道德意识和真理意识,每个人只相信他自己。中国人只在乎他们自己和直系亲属的福址,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则视而不见。  中国是无神论国度,大多数人接受的是无神论者教育,蔑视宗教信仰,把宗教信仰当做迷信,精神领域没有共同的凝聚和约束。大部分人,他们坚持认为自己是无神论者,其实质行为上却是泛神论者,在中国,拜鬼现象非常普遍。  由于缺乏信仰,中国人没有罪恶感,没有亏欠和内疚感,只要犯罪不被知道,就是无罪,这导致中国人心存侥幸。同时在内部矛盾分歧时,尽显人性的残忍和冷漠。纵观中国整个历史,最残忍的争斗和屠杀都来自于他们内部自己。”  兰德智库是否客观,我们扪心自问。  我们很多人不是敬神,而是求神。敬神与求神,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敬神有敬畏,由敬畏而反省、修身;求神是为己,信仰不入肺腑,只为满足私欲。中国寺庙吹嘘“有求必应”,庸众信徒烧香拜佛奉行实用主义,你灵我就信,你不灵就滚。  当代中国官方意识形态是无神论,把众神推下去,再把自己扶上来。文革十年砸烂了传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放纵了物欲。而今,官方信仰的理论漏洞不少,传统文化已支离破碎,寺庙道观纷纷掉进钱眼,教堂十字架不能太高大,伊斯兰教总令人忐忑,普世价值又拒之门外。官方信仰的教条化、社会信仰的空洞化、私人信仰的功利化,我们中国人始终迈不过去的,并非头顶三尺神明,而是“权钱”两字。  国家信仰重建是最根本的,否则任何先进制度都走不远,任何一个群体的人都不会真正幸福。但我们国家经历得太多,各种东西都打碎过了。多少年来,忽左忽右,忽上忽下,不知所从。如果说,信仰挂靠经济发展,市场总不稳定,利益总是难满足;信仰挂靠行政权力,权力却不很权威;信仰挂靠文化传统,文化却在产业之中被消费;信仰挂靠民族主义,却成一把双刃剑;信仰挂靠宗教,宗教却又不主流;信仰挂靠普世价值,那是“寻衅滋事”。  那我们信仰什么?  当“权力民主化、信仰社会化、法治常态化、宗教自由化、生活方式多元化”成为现实时,或许我们就明白心中的信仰了。赵启正先生说:具有了真正的良心、灵魂与精神,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才会建构出值得信任的国际形象。  其五,人格分裂:真心与假意的纠结。  中国历代君主专制是不断演进的,结果导致国民性不断退化,权力不断压缩,社会不断退缩,人的精神不断被扭曲。著名学者吴稼祥在《公天下》认为,中国规模太大,这么大规模的国家,对稳定、安全有需求,所以这个国家有专制偏好,有中央集权偏好,有大一统偏好,有崇拜偏好,崇拜从大一统开始。在这种条件下,民族性格的窒息越来越厉害。  专制主义不愿也不敢从选票中寻求政权的合法性基础,故而诉诸于暴力、欺骗和洗脑。儒学,因为契合着统治者的这种需要,于中国实现中央集权后不久的汉武时代,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儒学与权力的结合,开启了洗脑时代。  儒学给中国人设定了具体的极高道德标准,要求人人成为忠孝仁义的道德圣人。这是一种很难达到的做人标准,怎能人人为圣?于是大家心照不宣,表面一套,背地一套。“显文化”和“潜文化”并行不悖,融为一体。“显文化”是孔孟之道,冠冕堂皇,摆在台面却行不通;而“潜文化”包括厚黑文化、痞子文化、犬儒文化、游民文化、拜金拜权文化,难于启齿却暗中通行。于是乎,一个分裂的人格诞生了。  专制社会常态是,政客相残,文人相轻,商人相骗,艺人相妒,草民相贱。很少有公平竞争的时候,能够爬上高位并且站稳,大都不择手段。他们害怕别人也不择手段竞争,就祭出圣人一套道德标准。他们自己是不相信的,但装出很相信的样子。上行下效,一个统治集团的人格分裂就开始了。  中文里“两面派”有着丰富、生动的形容词,如两面三刀、表里不一、阳奉阴违、口是心非、言不由衷、口蜜腹剑、笑里藏刀,还有如“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既当婊子又立牌坊”、“满嘴仁义道德,满肚男盗女娼”、“白天是教授,晚上是野兽”、“台上孔繁森,台下王宝森”。文革时期,伟大领袖扼杀了国民独立思考的能力,中国人陷入背诵语录和复制语录的洗脑时代,“假大空”加剧了人格分裂。我们一边仁义道德,一边男盗女娼;我们台上反腐败,台下搞腐败;我们对别人是马克思主义,对自己是自由主义。  只要官方掌握道德的话语权,洗脑就不会停止。只要洗脑在继续,我们的人格分裂就一定会永远存在下去。  其六,身份尴尬:人民与公民的纠结。  理论上,“中国人民”很自豪、很吃香。但去人民政府部门办事,可别把“为人民服务”口号太当真。虽然“工人农民”一直是“人民”中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最高的群体,但现在“人民”早已不敌“人民币”了。“人民”在现实社会中,常常遭遇特权掠夺,强权欺凌,分配不公,福利不彰,有冤难申,有理难辨,有屋难保。  在当下中国社会,“人民”总是被冒用和替换,成了一些人手里的“万金油”。媒体上刊登一些官员发言,仍然会出现“人民答不答应,人民满不满意”的用语;评出“公仆”,又说是“人民满意的十佳公仆”。拜托“公仆”大人,请告诉我,“人民”里面包括我吗?  “人民”是一个集体名词,任何一个单独的个体都无法称为人民,因此极有可能出现“人民缺位”的局面;人民的概念具有强烈的感情和道义色彩,而且其资格往往是由国家(政府)根据个人的政治表现来认定,难免带有主观随意性,这样便极有可能把对政府或政策持有异议的人从人民的范畴中剔除出去;人民的概念“潜在地蕴含了这样一个前提:有一部分社会成员是坏的,处于人民的对立面。这一“有罪推定”的逻辑,为国家的横暴权力提供了借口。其结果,是伟大的人民很容易向卑微的臣民转化。  “人民”这个词往往和“革命、专政”连在一起,可能是暴力的;“公民”常常跟“维权”连在一起,是非暴力的。“非暴力”是法治社会、公民社会的关键词。“人民”具有排他性,人民民主专政是以一部分人的牺牲为前提;公民社会是讲宽容、互爱、志愿精神、礼貌、非暴力的。在现代文明社会,一个人的法律身份远比贴上一张政治标签重要。  近两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反腐力度空前。打大老虎,民心大快。可细琢磨,我们着实悲哀,因为我们一直是冠名“人民”的兔子,抬着一群老虎。老虎相斗,值得兔子们高兴吗?真正值得高兴的,是应该把所有权力的老虎都关进一个叫“宪政法治”的笼子,让法律成为打虎棒。  裙带政治是非民主国度的权力常态。得势,鸡犬升天,不可一世。失势,株连九族,一网打尽。如何制衡裙带政治?让人民退休,让公民上岗,让选票驯服权力,让中国成为一个没有老虎的民主国度。  其七,制度磨合:人情与法治的纠结。  外国人评论我们:“中国从来就没有成为一个法制社会,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守法行为格格不入。中国人老想走捷径。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即成就来自于与努力工作和牺牲。在中国,人情高于法律,导致一代又一代人在徇私枉法、贪赃受贿的社会不公正和法律不公正中互相效法模仿,徇私枉法成为中国人的传统。”  这也许是一种偏见,也许是我们国家的过去式。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法治建设一直不停步。新政以来,反腐无上限无禁区,司法改革亮点多多,不动产登记制度全面推行,党政权力不得干涉司法成为制度。提出,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我们反思:中国“人情高于法律”的传统哪里来?中国怎样更好更快迈向现代政治文明呢?  我认为,专制体制与民主体制都是人类社会的管理方式,对应一个国家不同文明发展阶段,无所谓高下优劣。基于农耕文明的传统社会,专制有更多合理性与优越性。而基于工业文明的现代社会,民主有更多合理性与优越性。这个原理,超越了流行政治学里的民主、专政之争,也解释了民主体制为什么在发达国家熠熠生辉,而在一些落后国家乱象百出,因为这些落后国家大多数社会群体仍处于农耕文明。  当下中国正从农耕文明过渡转型到工商文明,处于农耕文明、工商文明、信息文明共存的特殊历史阶段。广大农村还落后,但大多数城市经济富裕,中产阶级已经形成,专制已不适合这些发达地区社会管理。中央垂直权力体系容易导致大量腐败,激化转型时期大量社会矛盾,使市民缺乏主人翁意识和尊严感、公平感,幸福指数下降。  农耕中国是情大于法的人情伦理社会。农民遇事,首先找靠山、寻熟人,怕吃亏。遇到纠纷不选择司法而选择调解,是因为双方一旦打官司,就一辈子为仇,甚至世代为仇了。这是农耕文明的血缘文化使然。农耕文明社会秩序建立在封建王法和人情伦理上,引入现代民主制度不一定和谐。中国农村政权普选已经搞了很多年,利弊共存。由于缺乏民主体制的工商文明土壤,乡镇以上政权组织腐败成风,不少选出村官不贪即黑,还浑浊、败坏了原本纯朴的乡村民风。每到村官选举,村里各派系弄得反目成仇,鸡飞狗跳。  中国民主化试验田不应选择农村先试,而应选择工商发达城市先行。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沿海发达城市工商文明已趋于成熟,规则意识、法治思维、公民文化渐次彰显,为民主体制创造了必要、充分的良好社会条件与基础。在城市化成熟的地方继续实行自上而下专制,不符合城市社会文明进步规律。  因此,中国可以象搞经济特区一样,在沿海发达城市先搞民主政治特区,让一部分人先民主起来。尤其是深圳、上海这些移民比例高的城市,最具民主体制条件,可先搞市长一人一票直选。试点成熟以后,再在其他沿海开放城市展开,在若干年后全国展开。从经济特区到政治特区,再到全国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建立,是中国现代政治文明之路径,避免中国社会剧变、付出惨痛代价而成功走向现代民主化。  其八,现实困惑:面子与里子的纠结。  官员背后都有一个《红楼》,权贵子女全部《西游》,地方政府正在上演《三国》,老百姓们只能酝酿着《水浒》了。?  过去的中国人从来没有过当家做主的感觉,这个国家只是别人的私产。咱不过是别人的奴隶,所以没有必要替别人去珍惜什么东西。人们只会爱惜自己院墙之内的东西,对院墙之外的东西,同样的人们却有着旺盛的破坏欲。路灯虽然并不碍自己的事,但是一定要打坏;漂亮的广场,可以毫不心疼地弄脏;虽然一家只得到了一块砖,但雷峰塔也一定要倒掉。?  网上有一段精彩的话,给我们现实的素描:我们鄙视“拼爹”,却又“恨爹不成刚”。我们讥讽一夜暴富,但私下里又喜欢买彩票。我们恨贪官,却又想“当官发财”。我们看不起“富二代”,但结婚时又想着“傍大款”。我们讥讽不正之风,自己办起事来却忙着找关系。我们痛恨收礼的,却盼着别人收下自己的礼。我们痛骂“炒房团”,可一回头又四处找寻炒卖的机会。我们鄙视崇洋媚外,却又总是偏爱国外品牌。我们痛恨“潜规则”,却又希望自己是“潜规则”的受益者。我们抨击不良价值观,但又是不良价值观的实践者。  正如亚瑟.史密斯,一位着名的西方传教士一个世纪前所指出的,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正直的纯正品性。这个评价,虽然历经百年,如今依旧准确诊断出中国综合症的病因。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新年王者回归
 欢迎各位关注天涯观察微信号:tianyaguancha,我们将为您提供天涯社区最为精彩的内容以方便您手机阅读;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加入:
  所有的纠结都可以归纳为人性中动物性与社会性的纠结。
  @说真话好难
08:54:00  我们每天生活在各种纠结中,“纠结”成了生活方式。官员有官员的纠结,老板有老板的纠结,知识精英有知识精英的纠结,普罗大众有普罗大众的纠结。一年365天,我们有几天心情舒畅?  随便找一天,媒体头版正能量新闻下,总有那么多令人纠结的事。今天央行又降息了,房事依然有心无力,底层民众依然望楼兴叹;我们国家油品质量标准一直由“两桶油”制定,国企利润霸蛮压倒了公众利益;香港有市民组织反大陆游客自由行,辱骂内地  —————————————————  楼主好文思,但尝试下按你说的做,结果必定四处碰壁,遍体鳞伤。  没有民主的法治,就踏马法家思想(譬如封建王朝,人民无权参政议政)!没有法治的民主,与表子无异(譬如文革,人民运动无规无距)。现实中利益集团惧怕改革,往往将两者割离尝试,证明世界潮流在中国行不通,必须继续摸石头过河……  
  怎么不能评论?  
  紧跟党的脚步,不要迷信外媒的风风雨雨。
  我见过,说中国现象最切中要害的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头版,为最好。
  中国奴才
  好文采  
  如果人民日报,新华社发表这样的文章,杂谈那些文章,那么中国就有救了,现在,那些80,90岁的老家伙都该进棺材的思想统治了一切。  
  Lm  
  好文,顶一下  
  人性的阴暗面在当今社会越发明显了,各种奇人奇事层出不穷,各种毁三观秀下限让人民目瞪口呆,更可怕的是人民已经见怪不怪,世风日下的时代终究有滋生它的土壤,历史滚滚向前任谁也挡不住,历史上的一幕幕未来还会上演,因为哺育人民的这片土壤重未变过,人类的两面性是与生俱来,只是不同的环境展现出不同的色彩而已。
  中国病诊断很透!
  评论这么少~~~好文~~
  好文章。  
  好文!  
  共产主义害死人  
  看成郎咸平了,o(╯□╰)o
  看病容易治病难  
  楼主有才,很客观,可惜这样的好文章,难以拯救这奇葩的国度和唤醒大众  
  好贴好文采  先收,  
  写得好啊!
  火钳刘明  
  唉 积弊已久 积重难返啊…  
  @应剑群
09:35:47  新年王者回归  -----------------------------  也有人这样认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感性思维,属形象思维。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感性强,理性若。因此,中国主流思维模式注重直觉体会,粗略地认识思维对象。不追求对感性材料的深层思考和对事物的精确分析,仅满足于对经验的总结及对事物的粗线和笼统地描述”。这样的思维模式导致概念混乱和僵化,概念都是模糊的,这就不可能产生抽象的思维逻辑。所以煤球可以说成是白的,因为有“辩证法”。您说的所有八大纠结难道不是因为这样的思维模式导致的吗?您的文章写得很好,但结尾本人不能苟同。不能说成是“纯正的品性”。纯正的品性只有上帝有,可是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之后,我们都是“戴罪之身”。
  @说真话好难
也有人这样认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感性思维,属形象思维。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感性强,理性若。因此,中国主流思维模式注重直觉体会,粗略地认识思维对象。不追求对感性材料的深层思考和对事物的精确分析,仅满足于对经验的总结及对事物的粗线和笼统地描述”。这样的思维模式导致概念混乱和僵化,概念都是模糊的,这就不可能产生抽象的思维逻辑。所以煤球可以说成是白的,因为有“辩证法”。您说的所有八大纠结难道不是因为这样的思维模式导致的吗?您的文章写得很好,但结尾本人不能苟同。不能说成是“纯正的品性”。纯正的品性只有上帝有,可是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之后,我们都是“戴罪之身”。
  @浩然大神 5楼
10:28  紧跟党的脚步,不要迷信外媒的风风雨雨。  ------------------------------  党好家没给过我们什么?对了,你说的是什么党?
  很好!  
  @说真话好难 真心觉得这句写得棒极了!!“官员背后都有一个《红楼》,权贵子女全部《西游》,地方政府正在上演《三国》,老百姓们只能酝酿着《水浒》了。?”
  假如我有一枚二向箔 我会很开心的打开 让这片神奇的土地永远变成历史
  写得太好了,强力顶起
  一萬人看帖,幾十人回復……但願拿破崙給與我們的不是最高評價
  楼主看了一页就深触我心,89年我大一,二十多年来作为农夫的我一直在解中国这个题,虽然也作为花瓶(政协两届、人大一届)参与过县级政治但如哽在喉。今日一阅产生强烈共鸣我挥泪为你点赞!愿造物主使国民醒来、中国真正醒来!  
  @始于一而终于九 17楼
15:39  楼主你好,首先你说的话其实不错的,一个文字功夫不错的人我相信他一定明白虚心求教的道理,我也相信你是这样一个接受批评,改进自我的人。好,那我先对你这篇文章作一个评论:比废话好一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提出的都是问题,而且是大家都知道的问题,一点解决办法也没有提出,你再看大家的回复,大概都是楼主文笔好之类。我们从道德经里看,老子道:一切事物有他的两面性,人生下来就是天使与恶魔的混合体。所以可以........  ------------------------------  厚黑學是一把雙刃劍,真正到達“厚而無形,黑而透明”境界者有幾?倒是你隨便給樓主蓋帽,實顯膚淺。那一句“中國已入世界一流強國之列”還證明你很自負與自戀。
  清除外国国籍的中国官员,凡子女配偶及自己为非中国国籍者,一律罢黜乌纱帽。
  难得看到楼主理性分析的正能量文章,好文采,赞一个。如此高大上的文章多评无意,直接坐等五毛文革式搞笑回复。
  草民什么都做不了。我相信尼采所说的“超人”。我希望能真真切切地改变,希望有朝一日能看见。
  为楼主点个赞,说的在理。
  官府宣扬的正能量都是狗屁。  中国有人清醒着。  可是没有人行动。  没救。
  所有的纠结都可以归纳为人性中动物性与社会性的纠结。
  悲观主义并没有坏处,太悲观就不好了。  人民的思想还落后的话,你制度再优越也没用。
  好文!顶楼主
  !?......
  难得一见的好文章啊!果断抱走
  楼主说了这么多,请问如何解决这些现象??
  @dpfcgirl 2楼
09:43  所有的纠结都可以归纳为人性中动物性与社会性的纠结。  ------------------------------  好精辟
  @上顶山客9 6楼
10:34  我见过,说中国现象最切中要害的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头版,为最好。  ------------------------------  这种文章就应该天天放到首页,让更多人看到
  @继续封号啊1 10楼
13:31  不仅缺勇气正直,我觉得最缺的就是敢认错的品质。  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大部分身边人,不管犯了大错小错,第一时间总是试图否认,说谎,找客观原因,或者想方设法推倒别人头上。  而我每次这样做了之后,才会逐渐醒悟,这是我自己的错!不能找借口!  而推卸责任这个想法和动作,都是在事发第一时间就无意识的做出来了。。。。。。  ------------------------------  因为没有行之有效的规则落实,实际上自己这种自我反思一般是厚道的人吃亏,得让明规则有效,潜规则碰壁,才行
  @始于一而终于九 17楼
15:39  楼主你好,首先你说的话其实不错的,一个文字功夫不错的人我相信他一定明白虚心求教的道理,我也相信你是这样一个接受批评,改进自我的人。好,那我先对你这篇文章作一个评论:比废话好一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提出的都是问题,而且是大家都知道的问题,一点解决办法也没有提出,你再看大家的回复,大概都是楼主文笔好之类。我们从道德经里看,老子道:一切事物有他的两面性,人生下来就是天使与恶魔的混合体。所以可以........  ------------------------------  我也不同意楼主对厚黑学的评价,作者都说了,厚黑学是一种非道学的角度看二十四史的方法,这种方法还比好菜刀,用于善恶全凭学者的良心,就像孙子兵法一样
  @说真话好难 楼主写的真好!
  天气好
  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正直的纯正品性。
  说的太好了,痛快!
  @应剑群
09:35:47  新年王者回归  -----------------------------  @panket1956 28楼
19:31  也有人这样认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感性思维,属形象思维。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感性强,理性若。因此,中国主流思维模式注重直觉体会,粗略地认识思维对象。不追求对感性材料的深层思考和对事物的精确分析,仅满足于对经验的总结及对事物的粗线和笼统地描述”。这样的思维模式导致概念混乱和僵化,概念都是模糊的,这就不可能产生抽象的思维逻辑。所以煤球可以说成是白的,因为有“辩证法”。您说的所有八大纠结难道不........  ------------------------------  能在说得简单点不?好深奥
  @蒹葭vb 32楼
12:08  @说真话好难 真心觉得这句写得棒极了!!“官员背后都有一个《红楼》,权贵子女全部《西游》,地方政府正在上演《三国》,老百姓们只能酝酿着《水浒》了。?”  ------------------------------  同感,终于明白为什么定这四部是古典四大名著了,(⊙o⊙)
  分析真的很透切…………  
  路要慢慢走,一步一个脚印。
  好文章!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中國會慢慢好的,社會萬惡不能根除  但是降低它,我們會活得更好
  我喜欢这篇文章。
  动态平衡是物质系统在不断运动和变化情况下的宏观平衡。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静止的平衡,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从科学的视角来看,世间万物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都需要建立一个平衡。这个平衡不是绝对的平衡,而是一种动态平衡。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利益主体单一的、典型的、大一统的、一元化社会,发生了变化。利益关系从统合走向分解,利益平均化的态势被逐步打破,利益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由于不同利益主体的群体意识和群体归属感不一样,影响了价值观的内容、结构及取向的变化,导致价值观念出现冲突和裂变。义与利、公与私、权利与义务、奉献与索取等道德关系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所谓利益主体就是利益的创造者、追求者、消费者和支配者,既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对各种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分配要求。由于错综复杂的利益主体层次,从而带来了利益主体价值观的复杂性和主体间的利益矛盾冲突。引起利益博弈的实质是对利益的集合和分配。不同的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要求,必然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各利益主体共存在同一个社会中,平衡各利益层级的相互关系解决层级中的矛盾,要有远见和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如果在利益分配政策中只考虑某一利益主体,就可能出现偏差,给全社会造成危机。在博弈论(Game Theory)经济学中,“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的例子。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若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7∶3;小猪先到槽边,收益比是6∶4。那么,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终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智猪博弈"由约翰·纳什(JohnFNash),1950年提出。实际上小猪选择等待,让大猪去按控制按钮,而自己选择“坐船”(或称为搭便车)的原因很简单:在大猪选择行动的前提下,小猪选择等待的话,在大猪返回食槽之前,小猪可得到4个单位的纯收益,大猪到达之后只能得到剩下的6个单位,实得4个单位;而小猪和大猪同时行动的话,则它们同时到达食槽,分别得到1个单位和5个单位的纯收益;在大猪选择等待的前提下,小猪如果行动的话,小猪在返回到达食槽之前,大猪已吃了9个单位,小猪只能吃到剩下的1个单位,则小猪的收入将不抵成本,纯收益为-1单位,如果大猪也选择等待的话,那么小猪的收益为零,成本也为零,总之,等待还是要优于行动。多方博弈以求平衡。现代社会中的公民社团大部分是利益社团。利益社团是现代社会的公民生活方式,是消解社会矛盾的社会平衡器。长期以来对社会稳定有误解,认为无声无息就是稳定。其实,真正的稳定是用利益博弈消解社会矛盾,是多方博弈力量的平衡状态,这才是最可靠的社会稳定。法治条件下利益博弈的最后成果是博弈双方达成共识,以妥协达到利益平衡。在达成共识的过程中消解了社会矛盾,只有在共识难成的情况之下,才会由公共权力协调。均势,指力量相当;力量平衡的态势。亦指两个或多个个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种情况,即balance of power,指的是两个或多个个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种情况。现实主义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包含了各种现实主义者理论和观点借以产生、发展的一套假定的研究范式。现实主义首先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哲学传统和世界观。现实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是建立在它对道德进步和人类能力的悲观主义认识基础上的。现实主义者把历史看作是循环的而不是进步的,他们对于人类是否有能力克服反复出现的冲突,建立持久的合作与和平深表怀疑。现实主义世界观更多看到的是人类本性中的恶,以及人类经验中周而复始的悲剧。现实主义的这些哲学观点在修昔底德、霍布斯、马基雅维利的著作中就有了强烈的反映。在20世纪,莱因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Niebuhr)则是这类现实主义的一个典型代表,尽管现实主义的哲学基础在赫伯特·巴特菲尔德(HerbertButterfield)、马丁·怀特(MartinWight)和汉斯·摩根索的著作中才得到了明显的表现。尽管现实主义者对道德进步和人类能力都持悲观主义的态度,但它们对现实主义的悲观主义根源的认识又是不同的。经典现实主义的悲观主义植根于人性。它认为人性本恶,利益对立和冲突受人类本性中根深蒂固的客观规律的支配,是无法避免的。均势有助于防止霸权的产生、确保体系的稳定,均势理论是现实主义者推崇的理论之一,也是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主义者看来,均势反映了系统中权力均衡和不均衡的各种态势,而均势理论则是一种研究权力均势转变之特点、规律、原则、手段和形式的分析理论,对均势理论进行全面系统阐述的当首推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摩根索以人性本恶为哲学基础、以权力和依据权力来界定的利益为核心概念,建构了他的现实主义均势理论体系。他认为,“政治同一般社会一样,受客观规律的支配,这种规律的根源存在人性于之中。”“作为政治规律之根源的人性,自力图发现这些规律的中国、印度和希腊古典哲学以来,迄未改变。”人的本性是利已的,人为了自身的安全要追求权力;若干向往强权的实体,各自试图维持现状或推翻现状,最后必然会导致一种称为均势的格局及旨在维持这种结构的政策。他认为均势有四种不同的含义:(1)针对一定事态的一种政策;(2)一种实际存在的状态;(3)大体均等的强权分配;(4)泛指任何强权分配。维护或重建均势的过程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或削弱实力较强一方的力量,或增加实力较弱一方的力量。
  楼主叫说真话很难,的确如此,行文数千字左带右拐,总算还是表达了自己的想要说的真话,真不容易。楼主的意思是中国应该立行宪政开启民主,我们的纠结之路就会终结,迎来幸福的明天。我这么理解没错吧!  其实楼主说的纠结,上下五千年,你有我有地球的球民都有,非独中国人独有。我这么说大家仔细想想都能理解吧!这种纠结归根结底就是矛盾,事物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现在已经是一个共识了。宗教认为人是有原罪的,哲学认为人性是贪婪自私的,其实质是一样的,并没有区别,这些认识都是对的。我个人认为我们人类的虚伪是这些原罪的根本。不要否认,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科技如此发达的现实社会,其实和生存在十万年前聚落中的先辈没有本质的不同。我们人类社会的基本法则还是丛林法则,无非是把自然的丛林变成了我们自己建设的钢铁水泥丛林。把与其他物种的对生存空间的争夺变成了我们同种类之间的争夺。我们需要生存所以获取必须的食物,我们需要繁衍所以传承获取食物的技能,我们希望自己的基因能够最大化的繁衍下去所以我们贪婪自私占有一切可以保证这最大化的资源。我们看上去可以支配自然,却实际被自然规律支配。  这就是人类虚伪的来源,我们是人,我们在支配一切,所以我们比其他动物高级,可是我们遵从的规律却和动物们遵从的一样。这是高级的人类不能认同的,所以我们必须高动物一等。否认强吃弱,弱被吃的规律就是必须的。至少要面子上否认,要不相对于动物的文明和进步从哪里体现呢?于是就有了各个人类族群中间粉饰这规律劣根的各种各样的思想体系。各种崇拜出现了,各种宗教出现了,各种主义出现了,儒家思想和普世价值也是这么出现的,用于标榜人类文明进步的,这之间没有本质区别。如果要反对这个观点,那请你假设一下,当今人类文明主宰地球,对你个体来讲你不认同所有的人类价值观和你一个人生活在十万年前的丛林里有什么区别?  阐发了好多还觉得不够,才具有限,时间有限,就不从根子上挖了,我的观点就是人活着就是纠结的,死了就不纠结了。不论个人也好,族群也好,甚至意识形态也好,都遵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中国有传统,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所以不必全盘接受所谓普世价值。普世价值本质并不高明,也是一块遮挡血腥的布而已。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和精神境界。中庸,中正持平,和谐永恒。中者,正也,和也,中正和谐,恰当适度,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意。庸者,用也,常也,运用、实行,平常、常道,永恒不易之意。“道”是宇宙中乃至人类社会最根本的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就会达到中正和谐、平衡有序。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就是“以中为常”之意,也即把“中和”与“中正”作为常道加以运用。因此,中是原则,是自然界一种均势的平衡状态;庸是实践,是客观事物的表现形式;中庸是知与行的统一。中庸,即包容与利用。就是对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的使用。在具体事件中,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就应予以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当做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做出适当的行为。中庸之道,也就是做事要顺应自然规律,顺着事物的自然禀性而为,因势而利导之,注重适度适当,寻求内在的平衡,既不可过分,也不可不到位,做到不偏不倚,不走极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是一种科学的处事态度和人生智慧。中庸智慧的核心,就是恰到好处,适可而止,无过之亦无不及。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人的自然禀赋称之为“性”,人之初性本善也,遵循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有道德的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是保持谨慎戒惧的,片刻都不违背偏离“道”,时刻做到自觉自悟自律自警,心存善念不做恶行,摒除不良念头和行为的滋生与诱惑。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的本性,也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普遍遵循的原则。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中者和也,就是和谐。中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不苛求,不厌弃,不厚此,也不薄彼。庸者常也,就是认同,就是接受;是指对待事物能保持一颗平常心,适可而止、合乎自然,不与自然之道相背离,也即“平常心就是道”。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事万物就会欣欣向荣繁育茂盛。所以,中庸是实现天下大同的必由之路。  君子“时中”。宇宙是运动的,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有道德的君子,时时刻刻都要修正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应当始终保持“中”的境界,也就是中和平常,中正持平,适度适中,做事合乎中道,有一颗平常心,不急不躁。君子立身处世,不图名图利,不患得患失,胸怀若谷,不急躁冒进;做事情求同存异,公平客观,顺应自然。“时中”,不是时时事事都要求普通人达到中庸,而是对重大事务的处理时,在原则和立场上,能够信守并运用中庸,那么这样的人就是君子。  中庸之道,也即忠恕之道。是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在处理人与人交往的社会关系上,要求符合于“中庸之道”。君子实行中庸之道,要从小事做起,不能好高骛远;就像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要从低处起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时刻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始终做到表里如一。中庸之道的行为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从而达到中庸的和谐境界。这种境界的修养,来源于内心的“诚”。就是要怀着诚敬之心,不懈地进行主观心性的修养。在休养方法上,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锲而不舍的勤奋精神,从而达到“至诚”的境界。  中庸之道说起来易,行起来难。能够时刻行持中庸之道(做到“时中”)的大概只有圣人了。这是因为,那些所谓的聪明人太“聪明”了,处处要显示出自己的智慧来,超过了中庸的度,结果反而画蛇添足,凡是都做过了头,致使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而愚笨之人因智力不及而不理解,达不到中庸的标准,做事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地去做。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过犹不及”吧。然而,真正理解中庸之道的人,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也不能坚持下来。中庸是知与行的统一。实在来说,中庸之道是易懂易行的,关键是我们没有毅力和恒心,做事情往往很多是在最接近成功的时候,我们没能坚持下来而选择了放弃。所以,行持中庸之道要有一以贯之的恒心,用锲而不舍的精神把他坚持到底。
  中国近两千年的政治治理和国民性格,受儒家思想影响最大。尤其汉代思想家和政治家董仲舒于汉武帝元年(前134)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之后,儒家思想在历代国家治理中得到延续并强化,成为官方统治哲学。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尤其以“中庸”为核心,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对中国国民价值心态和行为导向产生了深刻影响,直到今天,仍然在国人内心深处激荡。如何阐释孔子“中庸”思想,角度不同,结果迥异。总的讲,孔子之后的人,包括我们今人对“中庸”的真实含义明白的人很少。大多情况下,是结合自身经验基于对“中庸”的朴素理解。用“曲解性中庸文化”影响中国上千年比较恰当。孔子之后世的文人甚至包括成体系的理学家朱熹总体上也没有摆脱对“中庸”的概念性理解。有的人以为“中”即是折中,“庸”即是“平庸、无为”;有的人以为“中庸”即“中间道路”;有的人以为“中庸”即是“不偏不倚”等等。看似有理,但大都没有把握“中庸”的最本质东西。遗憾的是,概念化、表面化、形式化、非系统化解读进一步延伸到为人处世,“中庸”竟然成为“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回避矛盾”、无原则、无立场、无独立人格的“折中调和”等处事哲学和行为习惯。“曲解性中庸文化”于国于民最大的消极影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难以创新,国格、人格缺乏独立自主性,国家应有的创新发展活力、国民生命应有的创新发展活力受到严重扭曲、制约。这也是近代中国落后以致挨打的文化价值根源。  与古人同境界,方知古人。孔子看到周朝“礼坏乐崩”社会混乱的现实,看到诸侯并起而周王朝中央一统局面被打破,“战国”动荡,国不泰、民不安的现状,基于对社会的责任,走上周游列国之路。据《史记》记载,孔子周游多个国家,向诸国国君当面阐释自己治国安邦平天下的思想理念。当然,在以胜败论英勇的“霸道”大势下,国君们怎能选择孔子的“仁道”主张呢?从孔子周游列国的艰辛实践看,孔子是一个胸怀大志、国家社会责任感极强、独立人格鲜明的人。一个思想家提出的学说一定反映着亲身的实践过程。从这个角度,后世人们对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的理解有很大偏差,更何况孔子毕竟是孔子,后人毕竟非孔子。对孔子“中庸”思想的准确理解只有换位于孔子,只有客观全面把握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更重要的是对孔子的一系列思想主张系统而非局部、全面而非片面、本质而非形式,多角度分析思考,才能准确理解把握。  那么,孔子“中庸”思想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以为,可以从这样几方面概括:一是,中庸是孔子对其哲学思想的高度概括,是孔子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二是,中庸反映着孔子对人生道德修养和境界的最高追求。三是,中庸是人们无论是治国理政者,还是普通老百姓对各方面度的精准把握,把握得精准,就是中庸。正因为度很难把握,所以孔子感叹能够达到中庸的人极少,就是自己也没有达到。所以,中庸是度的把握的理想状态。四、在当时春秋争霸、社会混乱动荡的时代,孔子之志在于恢复礼制,核心是政治秩序。政治秩序又涉及各方面、各层次的道德关系。孔子希望“拨乱反正”,把社会秩序包括政治秩序、道德秩序“度正”到符合“天道”的“正道”上来。因此,中庸的本质表达的是关系,是秩序,而此关系、秩序是“正”的、好的、良性的。只有这样,大一统局面才能回归,社会才能安定,人民才能幸福。所以“中庸”的精髓是“正”,换一个说法实为“度正”。  中庸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深远。这种影响有正面、有负面。正面影响集中在有利于保持社会各方面有礼有规的秩序,对维护国家大一统局面十分关键,为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创造相对稳定和谐的环境,培育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与世界各国、各民族和平共处的和谐人格和价值信仰。中庸思想的历史时代局限不可避免地“自我创生”自己的负面性,集中体现在容易将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等秩序规范制度“静态化”,忽视事物本有的“自新”性,忽视“动态变化”这一宇宙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不能根据发展变化了的实际自觉适时实现“自我变革、自我更新、自我完善”,从而出现“僵化”,扭曲甚至抑制、扼杀生命创造创新活力,制约社会进步发展。自儒家思想尤其是中庸思想有形无形成为中国社会政治治理主导价值后,历次国家治理集团内部的变法改革几乎都以“间歇式”失败而告终,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中庸”思想的负面影响,教训值得认真总结。  历史发展到今天,国际国内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已经远非孔子提出中庸之道的2500年前的时代可比。国家的发展深植于充满矛盾与挑战的国际环境,以国民创造活力竞争为核心的政治、科技、经济、文化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新时代,我们应当以发展变化的眼光和创新思维,对待、处理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问题。核心是树立“动态平衡”理念,把握“动态之度”。一味抱持偏重于静态的“中庸之道”,将会使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解决陷入被动状态。  应当充分把握动态变化是宇宙法则和自然规律,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变化自新之中,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因此,国家当积极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实现新的平衡、新的发展。个体公民也当善于自我更新,释放自己的创造活力,为个体生命和谐发展,为国家强大尽力。   社会变革、国家发展的实质是以新平衡代替旧平衡,在动态中自新发展。个体生命的和谐发展的实质同样是以新平衡代替旧平衡,在动态中自新发展。扬弃“中庸之道”而崇尚“动态之度”,把握“动态平衡”
  楼主的文采真的好,现在的我们也的确纠结,缺乏信仰,精神空虚
  自19世纪末叶以来,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已经100多年了。美国文明经久不衰,令人刮目和深思。任何人类文明都具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或者说,任何文明都有物质和精神两根支柱。现代美国文明的物质支柱是科学,因为美国的高水平生产力是建立在高科技的基础之上的;现代美国文明的精神支柱是神学,因为生活在现代文明摇篮里的美国人民90%以上信仰宗教。可以说,失去了科学和神学中的任何一个根基,美国文明的大厦都将顷刻坍塌。然而,科学与神学在人们的心中并不是等价的。中国人一般不怀疑科学是物质生产力的基础,但却难以相信神学是现代美国文明的精神依托。应该说这种困惑是一个误解,是导致我们长期在西方文明的迷宫中不能自解的根本原因。美国文明既是科学的,又是神学的,人类关于科学与神学的争论已经进行了几百年,至今不得其解。科学与神学曾经相互矛盾和斗争。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众所周知,在被称为“黑暗时代”的欧洲中世纪,神学把持从神权到政权的一切权力,在神学的殿堂里没有给科学留下任何位置,科学被视为异端。在那个时代,科学与神学几乎是你死我活的。科学家布鲁诺受火刑而死就是明证。15-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打破了神学的一统天下,作为科学主人的“人”取代了“神”成为社会的中心,科学才得到了生存和发展的天地。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进一步实现了人的思想解放,“理性”代替了“情感”,神学黯然失色,近代科学应时而起。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生物进化论等自然科学成果推动人们进一步对宗教神学发起责难,甚至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提出“上帝死了”的论断。所有这些早已是老生常谈,不必赘述了。然而,上帝真的“死了”吗?科学彻底战胜神学了吗?回答是否定的。20世纪中期以后,世界范围内的宗教复兴运动震动了地球的各个角落。且不谈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活跃,也不谈苏、东事件后天主教在波兰、东正教在俄国的复兴,仅就美国而言,相信上帝的人数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上帝的地位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神学在社会中的作用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了。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科学与神学不再矛盾和对立了吗?科学与神学之间确实存在许多难以融合之处。例如,科学,当然是指自然科学,是关于物质世界的学问,而神学是关于精神世界的学问;科学鼓励人们探索世界,而神学教导人们尊崇偶像;科学具有进步性和跳跃性,而神学具有传统性和稳定性等等。特别是近代以来,科学与神学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如此之大,以至于人们总是把它们完全对立起来,似乎二者不能共存。在中国学界,就有一个传统的、万古不变的信条:科学与神学永远水火不相容,于是认为,“西方文化其实存在着一个无法弥补的裂隙,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这个裂隙会越来越大越深……。”其结果也就必然是科学的发展和神学的走向死亡。是,科学与神学的关系问题并不是仅仅在科学家与神学家之间制造一场又一场战争。在矛盾与冲突的同时,各种探讨科学和神学关系的学说和理论也在纷纷出现。在美国,早在19世纪就有人探讨科学与神学的一致性问题。1875年,爱狄女士发表的《科学和健康是打开圣经的钥匙》(Science and Health with Key to the Scriptures)一书,就是要说明宗教与科学的一致性。但是,进入20世纪以后,美国人关于科学与神学关系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争论仍在继续。有科学家认为,作为文明的一个发展阶段,宗教发挥作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宗教应该让位给科学了;有神学家认为,科学比神学更具有威胁性,因为它有时是错误的、不负责任的;还有一些科学家和神学家认为,科学和神学是一致的。美国宗教自由派神学家们不但提出神学与科学一致的观点,而且认为宗教与科学之间永远存在最完美的和谐。二者的冲突虽有发生,但其结果却不是宗教的衰落而是宗教的更加强大和纯洁。在他们看来,人世间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宗教宣传的是来自上帝的真理,科学揭示的是上帝赐予的物质。所以,科学与宗教是一父之女,一主之仆,它们通过不同途径完成同一使命。而以福音派为代表的保守派则固守宗教神圣的教条,他们认为,生物进化论不仅是无神的和荒谬的,而且是残忍的。他们只关心信念和灵魂的拯救。自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确立了政教分离制度后,似乎宗教在美国已经与政治无关。其实,政教分离只是机构的分离而非实质性分离。美国宗教从来没有脱离社会生活。由于法律规定了政教分离的制度,在18-19世纪,美国各教会通常都是打着宗教复兴的旗帜参与社会政治。这不但使宗教行为进入世俗生活合法化,而且使宗教在美国政治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美国教会公开卷入政治生活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这突出表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掀起的反共浪潮。从本世纪40年代起,政治性的宗教复兴运动就已经开始,“基督教会美国委员会”(American Council of Christian Churches)、“福音派全国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vangelicals)、“基督教反共十字军”(Christian Anti-Communist Crusade)等宗教组织的建立是与麦卡锡主义反共浪潮一脉相承的。60年代以后,美国宗教明显政治化。在1980年总统大选时,宗教组织的政治行为首次扮演了重要角色。福音派创办的广播电视节目起了重要作用。调查显示,当时美国8000个广播电台中,有1400个为宗教电台;在800家电视台中有30家为宗教组织所办;在800家有线电视节目中有66个为宗教性的。此外,美国宗教在反对堕胎、同性恋等活动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可见,美国的宗教已经变成了政治神学。美国文明容忍任何宗教而又不确立国教,美国制度将政教分离而又不摈弃宗教,其用意和价值是很值得深思的。事实证明,国家和宗教具有两种不同的功能。美国政教分离的成功,表现的是基督教不断世俗化的过程,美国基督教世俗化的实质是宗教与政治日益走向融合,而这种融合的产物就是美国公民宗教。所谓美国公民宗教是美国社会学家贝拉(Robert N. Bellah)在1967年发表的《美国的公民宗教》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美国存在一个不同于基督教的“公民宗教”(Civil Religion,又译为“国民宗教”、“共和国宗教”、“民间宗教”、“大众宗教”“市民宗教”等等。在英语中还有,“Public Religion”,“Religion of the Republic”,“Folk Religion”,“Civil Faith”,“National Religion”,“Civic Piety”,“Civic Religion”等不同说法)。美国学者给公民宗教的定义说法不一,归结起来,其主要内容包括:(1)美国公民宗教信仰上帝,它认为是上帝缔造了人,选择了美国和美国民族,赋予美国以历史的责任,“美国是现代历史中的上帝的主要代言人”;美国的最终主权属于上帝,不但个人的命运和事务要由上帝裁决,美国事业的正确与否也要由上帝来判断。(2)总统是美国公民宗教的中心代表,上帝与国家、心灵的虔敬与爱国主义、神的慈爱与国家幸福、宗教与政治等神圣与世俗观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核心人物就是总统;神秘化了的领导人是人格化的神。(3)《独立宣言》、《宪法》等政治文献是美国公民宗教的圣经。(4)圣诞节、感恩节、阵亡将士纪念日等神圣节日是对公民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使美国这个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多文化国家同一化和统一化的重要途径。(5)美国民主和新教伦理是公民宗教的统一道德标准。(6)宗教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利他主义是美国公民宗教不必可少的内容。(7)学校是美国公民宗教的特殊组织形式,美国公民宗教的社会载体是社会体制本身。(8)服务于社会政治是美国公民宗教的根本任务。从这些内容可以总结出美国公民宗教的三大社会功能:一是使美国人集聚在一个共同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使美国社会中各种宗教被改造、修正和美国化的适应力;三是排除那些无法被同化的“例外”形式的排除力。由此看来,美国公民宗教是一种世俗宗教、政治宗教,或称准宗教。它是美国人民的共同信仰,美国民族的统一道德观,美国政府的意识形态;它是美国文明的核心,美国文化中的政治,是维系美国存在的根基;它是宗教复兴主义与资产阶级民主的结合,宗教与政治的结合;它是连接个人与国家的纽带、民族一体化和信仰多样性之间的桥梁。问题很清楚:在政教分离制度下,美国公民宗教在发挥民族凝聚力、政治判定力作用的同时,又在道德标准同一化和统一化上起到了教会宗教应起的作用。美国的个人宗教信仰是多样性的,公民宗教使之归一。宗教信仰是个人的,公民宗教使之归公。于是,宗教神学作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美国这个国家和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同时,也证实了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新昌仁慧 67楼
16:26  动态平衡是物质系统在不断运动和变化情况下的宏观平衡。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静止的平衡,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从科学的视角来看,世间万物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都需要建立一个平衡。这个平衡不是绝对的平衡,而是一种动态平衡。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利益主体单一的、典型的、大一统的、一元化社会,发生了变化。利益关系从统合走向分解,利益平均化的态势被逐步打破,利益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由于不同利益主体的群体意........  ------------------------------  :-O,涨姿势
  @继续封号啊1 10楼
13:31  不仅缺勇气正直,我觉得最缺的就是敢认错的品质。  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大部分身边人,不管犯了大错小错,第一时间总是试图否认,说谎,找客观原因,或者想方设法推倒别人头上。  而我每次这样做了之后,才会逐渐醒悟,这是我自己的错!不能找借口!  而推卸责任这个想法和动作,都是在事发第一时间就无意识的做出来了。。。。。。  ------------------------------  是的,有时候已经意识到自己错了,立马就开始诡辩,而不是承认
  喜欢读这样的文章
  楼上有总结,说了半天就是中国人的所有劣根性都是没有实行民主一手造成的,中国需要实行民主。民主是西方的标准。帮楼主庆幸这个标准里没有规定只有吃面包的才叫做人。
  @说真话好难 只要假设每个人都是小人就对了,不用装君子. 装的才是王八蛋
  完全赞同楼主观点、支持  
  现在习惯短文。太长了就无人看。
  发人深省,!
  动不动就中国人,看到这种标题就恶心。
  好文章
  穷人打嘴仗,富人移民忙
  楼主带个头吧,我跟你
  路过路过,,,,,,,,,,,,,,
  高@层@领@导,缺乏直面现实的勇气,做的太多的虚伪的事,假大空,缺乏务实精神,不敢于放下神坛般的地位,没有开创历史先河的品德精神,怎么可能留下历史功绩,一代一代碌碌无为,只等社会重组。
  @继续封号啊1
13:31  不仅缺勇气正直,我觉得最缺的就是敢认错的品质。  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大部分身边人,不管犯了大错小错,第一时间总是试图否认,说谎,找客观原因,或者想方设法推倒别人头上。  而我每次这样做了之后,才会逐渐醒悟,这是我自己的错!不能找借口!  而推卸责任这个想法和动作,都是在事发第一时间就无意识的做出来了。。。。。。  ------------------------------  @来者犹无为
17:17:39  是的,有时候已经意识到自己错了,立马就开始诡辩,而不是承认  -----------------------------  这不矛盾,认错也是需要相当的勇气的
  台湾某市长为啥不屌马省长,不就是因为权从下来嘛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萧红被谁誉为当今中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