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不是已经阶级固化的中国了

  任何社会的竞争,都不是孩子一个人在战斗,都是一家人一起努力。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孩子的发展前途和父母的社会地位是完全无关的。都说中国阶级固化多么多么严重,事实上,翻翻国外的新闻,能看到美国法国等等,都在抱怨同样的事情,社会阶级固化了。美国为啥有占领华尔街?巴黎前一阵为啥有暴乱?香港为啥搞占中?  阶层固化在中国社会是否存在,其普遍性和程度如何,还需要扎实的社会实证研究来证明,靠天涯嘴炮是没什么用的。阶级固化的存在,古往今来古今中外都是一个德行,光是说中国多么多么不好也没啥用,最后还得靠自己。
楼主发言:11次 发图:0张 | 更多
  150万买个过道就为了学区,算不算阶层固化?如果没这个过道就上不了好学校,不是阶层固化?
  @coolice_tianya
08:06:32  150万买个过道就为了学区,算不算阶层固化?如果没这个过道就上不了好学校,不是阶层固化?  -----------------------------  你这是想说明啥?  美国一样有学区房。  买不起学区房,孩子的未来就黯淡了?  把这个说成阶级固化,只能说人没出息。
  顶起!
  谁让你爷爷不姓赵?  
  这又能怎么样?事实就是如此。撸射就是撸射,他的父母也都是撸射。拿什么翻盘
  学区房只是公立学校。好的私立学校和学区有毛关系。
  看把0.5元逼的,都整出万能搭新词了。lz是人不是兽,请问有没有数据支持。lz说人话,不说鬼话,请问有没有数据支持?
  中国大陆三股政治势力分别是:   权贵集团,其社会基础是相当多的高官和大资产阶级的联合体,以及附庸于他们的文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官商勾结的高层化、一体化。或者说他们本来就是“一体”,改革中产生的大资产阶级基本上都有相当深的官场背景。这股政治势力的政治诉求,就是稳定他们的既得利益及其利益格局的秩序,这恐怕是他们几千年难遇的社会状况;   自由派,其社会基础是多数中国式的“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前者仅以职业、车子、房子为标志,后者是以学历和职业为标准。中国现有1.3亿人拥有高等教育的文凭,其中至少有80%以上是受自由思想派影响的,而他们所从事的知识职业还能影响更多的人。自由派的政治诉求就是要走美英为代表的西方社会道路,即“西化”;   毛派,其社会基础主要是大多数下层、底层劳动人民,以及一些受马列主义、毛主义影响的知识分子、小官、爱国进步的中小企业家,相当多没有改变信仰而又无能为力的普通党员。毛派的政治诉求是、重新走上毛主席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也可以被称为“毛化”。   上述三股势力中的每一股势力,都是其它两股势力的敌人,三者的相互斗争,构成了一个三角鼎立的态势。尤其是后两股基本上没权也没有多少利的势力,却都把在野的另一方价值观树立为自己最主要敌人,从而两面受敌。对于今天社会的腐败、黑暗现状,一个硬要栽到已故几十年的毛主席身上,一个全赖到国外尤其是美国那里。双方实际上所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一起转移了全社会对权贵集团贪腐罪行的视线,用文革中的话说,就是转移了斗争的大方向。为什么,一年几十万起“群体事件”表现出来的社会矛盾激化,“裸官”的普遍性以及以他们为“靠山”的资本家演艺界名星都在“移民”,所表现出来的权贵集团的恐惧,然而至今却有他们意想不到的“稳定”,其症结就在这里。也就是说正是这两派相互的纠缠(甚至为消灭对方、乃至自己阵营的不同意见的人而不惜勾结权贵。或者有理由怀疑,这本身就是权贵集团有意设制的乱局),才真正支持了权贵集团的稳定,或者说,今日权贵有恃无恐的横行,就是因有“左”右之间的互相树敌。试问,什么小“汉奸”,他有权力卖国吗?即使是个别大汉奸,他个人能够出卖整个国家的利益吗?什么“毛愤”,他欺压你们还是欺压老百姓了?!所以,可以不客气的说,双方不顾大局的相互争斗,已经成为阻碍今日中国社会进步的一大公害。
  这种研究又不复杂,把父母职业收入社会关系等和子女职业收入等做个相关分析或者多因子回归就可以了。但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谁会去做,所以类似的数据应该比较少。不过记得原来好像北大清华有个新生数据,入学新生来自农村和低收入家庭的比例持续下降,来自高收入家庭、大城市的比例持续上升。。。
  @z6-07-07 14:48:52  这种研究又不复杂,把父母职业收入社会关系等和子女职业收入等做个相关分析或者多因子回归就可以了。但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谁会去做,所以类似的数据应该比较少。不过记得原来好像北大清华有个新生数据,入学新生来自农村和低收入家庭的比例持续下降,来自高收入家庭、大城市的比例持续上升。。。  -----------------------------  我觉得可能是这个数据不太容易获得。  为什么说做这个费力不讨好呢?现在很多文章看了标题都没兴趣接着看,真正能引起人关心的事情,被认为是费力不讨好。
  网上去找找---北大冯军旗博士论文--《中县干部》
  @u_16-07-08 02:43:17  网上去找找---北大冯军旗博士论文--《中县干部》  -----------------------------  看了一些,挺有意思的。一个感受,庙小王八多。来北上广深看看,至少基层不是这个样。
  @z512902
14:48:52  这种研究又不复杂,把父母职业收入社会关系等和子女职业收入等做个相关分析或者多因子回归就可以了。但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谁会去做,所以类似的数据应该比较少。不过记得原来好像北大清华有个新生数据,入学新生来自农村和低收入家庭的比例持续下降,来自高收入家庭、大城市的比例持续上升。。。  -----------------------------  @月夜高飞的小虫
02:28:18  我觉得可能是这个数据不太容易获得。  为什么说做这个费力不讨好呢?现在很多文章看了标题都没兴趣接着看,真正能引起人关心的事情,被认为是费力不讨好。  -----------------------------  这个或者类似研究肯定还是有人做,可能不多而已。我说不讨好主要指结论被支持那打了上面的脸,结论不被支持会被下层群众骂,上下都得罪人。就像任大炮,前几年说房价要涨让大家买房,明明说的真话,结果全国上下都骂他。牛刀呼吁了十几年房价要跌让大家别买房,大家都觉得他是社会良心,结果这货悄悄买了好多套。
  十几二十年前 很多人有胆识 会做人 就能在商场立足
有学历肯努力就能拥有高收入 这两种不说有多富 但至少都可以让自己的家庭富裕起来。现在呢?原本是没有原始积累的底层 没渠道 没人脉 做生意谁理你 ,高学历的穷小子一年二三十万 早些年还能在一线置业安家 现在想存个一两百万首付都得10年。  
  省级非红二代官员下得差不多了,今后上层的只有红二代,目前这点很清楚。非红二代固定在那级尚不明确。
  数据支持?楼主可以去试着调查一下,中国有官二代有多少?赵家人有多少?他们兜里有多少钱?估计还没等你找到一个毛的数据,你已经在熊猫局的黑屋子里品茶了。
  阶层固化小城市严重,大城市稍微轻一些,但也在进行中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如本网所刊载稿件、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版权人来电、来函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
关注中国经营网,每天了解商业天下事!
一场关于中国光伏产业的保卫战正在打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
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是国美3年内战略的核心,但这对国美无疑于是...
&水质门&、&水源门&的关键在于环境治理做与不做。没有任...
王强感叹,在看完《中国合伙人》之后,他终于能清晰地表达自...
刘志军涉嫌&卖官&,买官者名单覆盖六名...
近日,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被调查,有消...
薛蛮子已投资了100多个项目,从做头发的、做羊奶的,到电子商...
入口、垂直搜索、流量,这些都可以作为去哪儿网成功的关键词...
托尔斯泰这篇《论莎士比亚和戏剧》,写成于1903年,在这一百...
弥留之际,气如游丝的他死死盯着枕头边的宝匣。家人明白了,...
如果万福生科案发生在美国,处罚最重的一...
周其仁认为,应该倡导PPP(Public&Privat...
本网站全部内容版权归中国经营网所有,并经中国经营报社独家授权。
Copyright(C)
China Business Media Corpor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京ICP备030098号 | 公安备案编号:高考拼爹,知识无用,阶级固化,中国是不是没救了? - 简书
高考拼爹,知识无用,阶级固化,中国是不是没救了?
“你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吗?”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
而像我这种父母都是外交官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是很多的孩子或者农村的孩子,或者外地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
所以这就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
现在的状元很多都是家里条件好、自己有很有能力的人。
有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这是记者与今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之间的对话。这个耿直boy没有给媒体“和谐完美”的标准答案,却道出了一语忧思。一席话,激起了舆论千层浪。人们带着愤愤不平与深深感叹。无数键盘侠洋洋洒洒:“社会阶级已经固化,我们拼爹都拼不过,高考怎么能考过?高考考不过,人生如何能好过?”读书无用,社会不公,国运堪忧。看的我真想跟大侠们谈谈人生。(一)我承认,键盘侠也有道理高考如同现代版的科举。从古至今,对于出身微寒的青年人来说,这个制度如同天窗的一抹亮光。1977年恢复高考后,无数平民家的孩子借此翻身。商界的王健林、许家印,学界的易中天、刘震云,艺术界的张艺谋、顾长卫,都是在77、78年参加高考。并以此为踏板,完成了人生的阶层跨越。“高考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这是那代学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而今,改革开放将满40年。我们的父辈打拼半生,社会阶层分化已然初见。从80后开始,竞争都是站在父辈肩膀上进行的。在北京的两年,我目睹了这里的精英阶层对后代的培养。他们的孩子课业不繁重,但课余时间并不轻松。国学、英语、乐器,是每个人的标配。寒假随父母到新西兰游玩,暑假被送去纽约的夏令营。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帮爸妈简直无所不用其极。可是那些出身农村,只能凭死读书闯独木桥的孩子们呢?他们没有优越的教育资源,没有眼界宽广的父母,只有低水平的勤奋。他们拿什么和大城市的孩子竞争?这已经不是努力不努力的问题,而是10000米的赛跑,你从起点开始跑,人家父母开车载了5000米后,他们才下车继续跑。精英阶层的孩子们,最大的赢面在于资源。社会资源有限,二八定律还在作用,资源在向少数人手中聚拢。当差距拉开两三代人之后,想通过高考而完成阶级逆袭会变得越来越难。但是,对,这里有但是。(二)高考成功就能逆袭了?我想质疑的第一件事:高考真像键盘大侠们所言,如此重要?当今社会,考进个985,或出国镀个金,人生就能登上巅峰、任由你指点江山了?恐怕不是。我朋友是个海归小硕,在北京一家不怎么知名的央企。对我说,就他们那个小院子里,蹲着一个清华的博士,两个北大的硕士,海龟没数过来。不过也就是,每月做着清清闲闲的工作,拿着在一线城市温饱的薪水罢了。他感慨,无论清北,还是海归,步入社会两年,而后养花养老、泯然众人的,有大把大把。同样还是在北京,在风云搅动的中关村、西二旗、东直门,有无数家创业公司,追赶互联网的潮汐,一波一波涌起而后退却。在那里,就算在大马路上闲逛几分钟,与你擦肩而过的,也会有好几个草根出身,但现在身家百万千万,已然跨越了阶层的人。在互联网经济风起云涌的中国,一纸学历对跨越阶级影响太小太小。一考定生死的时代早就过去了,清北海归又怎么样?平民草根又怎么样?有能力的人光芒是遮掩不住的。只要你有想法、能实践、敢试错,成功会问你是从哪个大学毕业的么?费斯汀格法则在这里适用:你的人生,只有10%的因素受高考影响,而剩下的90%,由你余下的每一步选择与行动决定。(三)什么是真正的阶级固化?我质疑键盘侠的第二件事:在吐槽中国阶级固化的时候,你们了解真正的阶级固化吗?以我的经历来谈,真正的固化,是我从来不敢妄想会跨越自己的阶级。自己在伦敦生活过一段时间,那里的社会分层,存在的理直气壮、顺理成章,让人感到心安理得。我是黄种人,每每看到我的小上司~白人cto,从来不会有心生不忿的想法。满心都是:正常啊,我跟人家不一样,种族文化都不一样,人家位置比我高也是理所应当。在圣詹姆斯公园,观看女王奶奶生日阅兵时,遇到带着礼帽的贵族们,我只会好奇的打量他们的穿着。暗想:哇哦,这个姑娘衣服漂亮,就是胖了点~我绝对不会去想:凭什么你是贵族?凭什么老子混的不如你?我儿子以后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一定要好好培养,比你们都牛逼…你笑了吗?你是觉得我荒谬?还是觉得我悲哀?这种完全放弃反抗、甚至觉得荒谬的反应,才是真正的阶级固化。它是深植骨髓的、无力改变的、安心甘于现状。但当下的中国,不是这样的。我们还在不满,我们还在抱怨起跑线不公,我们还在努力为孩子创造条件,还有草根阶级在拼命奋斗。这样的现象遍地开花,就意味着这个社会仍在给予每个人机会。读书不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罢了。但能力和努力,在当下并没有失效。(四)高考行不通,我们还有救吗?这个时代,知识不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这是我们的悲哀。但与此同时,这也是我们的幸运,因为面前还有别的路可以选择。在当下的中国,才华、能力、野心始终都没有失效,因为向上的通道没有封闭。键盘侠们可以吐槽高考的不公,亦或是步入社会后更黑暗的不公。它们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但如果要把人生失败归咎于此,那就是你的不对了。现实无力改变,正如障碍无法避免。但我们能做的是跌倒之后,想一想,爬起来,换条路,接着走下去。障碍并不可怕,跌倒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跌倒后说自己根本就不该走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阶级固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