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跳出中国中等收入陷阱阱给我们什么启示

您的位置: &
对台湾地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思考
优质期刊推荐“中等收入陷阱”:教训与启示 
□ 高世楫 卓贤
  ◎高世楫 卓贤  一、作为政策议题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近代世界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要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绝非易事。从1950年以来,全球超过100万人口的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中国香港、韩国、沙特、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等少数几个经济体从低收入跃升到高收入行列。  图1清楚地表明,拉美主要大国经过100年的发展,仍然没有走出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东亚几个领先经济体却在二战后保持50年持续增长,成功地从低收入国家平稳地经过中等收入发展阶段而达到高收入水平;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经济体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目前已同拉美主要国家处于大致相同的发展水平。这些东亚发展中经济体能否摆脱拉美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命运,成为了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政策议题。
    (一)马来西亚: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放缓硬化症”  持续多年经济高增长的马来西亚,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增长率下了一个台阶。年间马来西亚GDP年均增长率仅为5.5%,远低于年间9.1%的增长率。作为危机前马来西亚重要增长动力的出口部门,其产出多是低附加值的,随着有更多的国家加入“低成本、高产量”的竞争,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抵消了马来西亚的低成本产业的竞争力,使过去的发展模式受到严重挑战。  为突破日益凸显的“中等收入陷阱”,马来西亚政府提出要通过“经济转型计划”支持未来的发展,重点内容包括:激活私营领域、建立高质量的劳动力队伍而不依赖于外国劳工、完善竞争性的国内市场、加强公共领域、制定透明而且亲市场的扶持政策、建设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强化增长之源、确保增长的可持续性。马来西亚提出的新经济模式主要依靠政府改革和关键领域的战略转型,政府希望通过释放投资、劳动力和生产率的增长潜力,确保每年人均GDP实现6.5%的增长,10年之后人均GDP突破15000美元,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二)越南:下中等收入国家的预警  越南政府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提出了要前瞻性地预防“中等收入陷阱”。越南2009年人均GDP达到1052美元,超过了世界银行的“下中等收入”的下限(976美元)。越南从低收入发展到中等收入,主要是由劳动成本优势、外部需求和全球化共同推动的,但内生力量不足:一是东盟国家的产品进口使越南制造业面临空心化的危险;二是越南现有的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不足以发展技术密集型行业;三是由于缺乏工商界人士的参与以及跨部门协调,越南以往的发展战略实施效果不佳。对此,越南研究机构提出,在未来年社会经济发展中,应该以人力资本提升为核心,加快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并组成一个由总理直接领导的精英团队,负责统筹各个部门制定政策。  二、为什么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个简要的分析框架  (一)僵化的经济制度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在目前有关“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中,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经济系统都采用市场经济体制。诚然,迄今所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是以市场经济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经济体,但人类近代历史上并非只有市场经济一种制度。在上世纪超过一半的时间里,前苏联、东欧等国都实施过计划经济或命令经济,也曾一度获得了较快、甚至超过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部分国家实现了基本工业化。但计划经济的内在缺陷及其上层建筑所存在的问题,使这些国家虽然在上世纪后期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阶段,但在中等收入阶段长期徘徊,最终未能依靠计划经济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由于选择了错误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些国家才普遍遭遇了“中等收入陷阱”。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实行计划经济和命令经济的绝大多数国家都纷纷向市场经济转轨。在从计划到市场激进转轨的过程中,部分国家的经济一度出现持续几年的负增长。波兰、匈牙利、捷克等国通过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并较快地融入欧洲统一市场而实现了经济复苏和增长,目前已经成为高收入国家。而俄罗斯经过艰难转轨,2007年按PPP计算的人均GDP接近15000美元,也进入了高收入国家行列(Shleifer,2005; CIA, The World Factbook)。  (二)长期封闭的或内向的发展战略延缓了技术能力的提高  开放的世界经济为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扩张的全球需求使各国在出口产品的生产上实现专业化分工。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而融入国际市场,学习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技能,实现生产率的提高。因此,世界银行(2008)将“引进了国际所知(knowledge),输出了国际所需”作为成功的后发高增长经济体的首要特征。这种积极参与经济国际化的出口导向战略,同拉美国家一度长期采取的进口替代战略形成鲜明对比。
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木兰百花园”
更多关于““中等收入陷阱”:教训与启示”的相关文章
& 雅安市网友
& 上海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广西柳州网友
& 哈尔滨市网友
& 太原市网友
& 广西网友
& 广州网友
品牌杂志推荐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7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中国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诱因分析及启示
中等收入陷阱含义及特征
我国2008年开始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2010年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由中等偏下收入组进入中等偏上收入组。作为世界第二大但人均“较穷”的经济体——中国,发展到今天,与其他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着一些相似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较大、增长方式急需转变、社会制度改革、腐败等。那么中国是如日本、韩国等成功跨入高等收入国家行列?还是如拉美和东南亚国家一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我认为关键在政府!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是320692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第三季度增长9.1%,低于外界预期,这是继一季度的9.7%、二季度的9.5%之后,国内生产总值持续走低。面对不断加大的物价上涨压力,融资成本上升,小微型企业经营困难,出口持续下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已经是大概率事件。  我在《财经郎眼08》中讨论过,很多人说9.1%也挺高的。我觉得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经济增长要看什么?这个数字还得扣除掉通货膨胀率的影响,9.1%减掉6.2%,我们的真实经济增长率是2.9%,目前和欧美、日本差不多。  政府投资的很多项目还处于在建过程中,所以说最后到底效益如何,我们还没有确切数据,不过从股市可以看出个端倪。政府4万亿的投资,得到好处的行业包括银行、钢铁、基建,可是股市里面表现最差的就是这三只。银行的市盈率只有5倍,是股票市场里面最差的。而钢铁跟基建呢,截止到2011年10月下旬,中国股市有21只股票跌破它的每股净值,其中有9家钢铁公司,包括宝钢、武钢、鞍钢这三大钢铁公司,6家基建公司,包括我们认为还不错的广深铁路。  谈到经济的低增长,也有很多学者提到另外一个词,就是说中国经济现在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会不会跌入“中等收入陷阱”?也就是说,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到10000美元这个阶段的时候,以前积累下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结构问题,都会集中地爆发。当然,我也得这样讲,有的时候我们不要对这个问题太过逃避,因为任何国家走到低增长阶段一定都会发生各种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  一般来说要跨出这个低增长的陷阱,现在有一种说法叫爬坡期,爬坡期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还有永远爬不出来的,菲律宾就是。跳不出来的是大多数,跳出来的只是少数,你知道为什么吗?一旦碰到“中等收入陷阱”的时候,你就要有一个突破点,这个突破点是什么?到了低增长时代,企业的利润是最重要的。这“四小龙”之所以能够突围而出,企业利润帮了个大忙。讲得更具体一点,这就是该转型升级的时候了。我想再谈一个观点,以台湾为例,台湾的高科技产业基本上都是从零开始突然出现的,比如说台积电、联发、日月光、宏等,在当时这叫做台湾的“腾笼换鸟”。也就是说,台湾传统的雨伞业、制鞋业还存在的时候,这些企业突然就起来了,怎么起来的?它们提出一个代工的新思维,我们现在把当时台湾的代工都理解错了,我们认为做运动鞋叫代工。  我们说到代工的标志就是富士康。可富士康的代工我们是不能接受的,它是“农民工”、“打工仔”的代工,这是不可以的。台湾当时提出的代工思维,颠覆了整个世界,颠覆了产业链。我以台积电为例,台积电当时怎么成功的?它首先结合台湾的优势,当时的台湾经过发展之后,积累了大量财富,钱特别多,这是第一个优势;第二个优势是台湾有很多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在之前台湾的高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个非常重要。一个地区,它资金特别多,又有很多有经验的技术性人才,最适合从事什么行业?就是集成电路行业。因此它提出一个新思维的代工,怎么代工呢?告诉英特尔,我们台湾有最好的学生,解题高手,你们只用负责设计,我们来解题,帮你做什么?帮你做晶圆。因此晶圆厂一个一个出来,从4寸、6寸、8寸到现在12寸,从芯片,到设计、切割,以及分装,都是台湾不同的公司在做,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产业链。也就是说,由美国负责设计,台湾负责代工做晶圆厂,这一投资就是上百亿美金,因此成就了台湾的集成电路产业。  这才是真正的产业链分工,别人负责设计,设计之外的由台湾来代工。而我们大陆不是,我们是纯粹的代工。什么意思?设计不是我们的,晶圆不是我们的,芯片也不是我们的,甚至电脑型号该怎么做也不是我们的,我们就是拧拧螺丝,然后插个洞口。  所以像这次广东省调低经济增长的目标,这是对的。为什么?因为GDP不重要,现在的调低是为了未来更大的发展。我在想,如果我们各个省是以专利之类作为考核标准的话,我们的经济会怎样?我告诉各位,只有这些才会创造财富,创造利润。  当然这个还需要很多配套的措施了,也就是说如何改善营商环境?比如说广东省能不能够大幅减税?能不能够放开垄断行业?或者说像这个劳动成本过高的问题,能不能给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些问题都需要重新思考。也就是说,要让制造业有余利,有更多的利润,然后让它们自己从零开始进行产业转型。我们今天有些企业家就是在搞搞房地产,搞搞加工,他没有长远的目标,他根本就不想创新,专利对他来讲都是不重要的事。如果到这一步的话,我请问你,我们如何跳出“中等收入陷阱”?跳不出的。亚洲“四小龙”后面本来还有“四小虎”对不对?现在全死了,它们根本跳不出这个陷阱,只有死掉。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风行的一个理论,叫做“依附论”。几个代表人物,劳尔?普雷维什、阿明、弗兰克,还有“世界体系论”的沃勒斯坦,他们当时面对拉美的现代化的受挫,以及非洲现代化战略的失败,提出了这个“依附论”。什么概念呢?有两个关键词,“中心”和“外围”,他们用这两个关键词,来衡量整个世界。认为“中心”这些欧美的发达国家,剥削“外围”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越发展,就越依附发达国家;越依附发达国家,就越发展不了。换句话说,就是你的成功是我失败的原因,你的富裕是我贫穷的原因。  当然是这样子的。我举个例子,以iPhone为例,它的核心是什么,就是产品设计以及渠道物流对不对?生产一个iPhone手机,苹果可以拿到360美元的价值。它旁边的硬件厂商呢,比如我们刚才讲的日本、韩国,还有我们中国台湾地区,还有美国的一部分厂商,可以拿到187美元。而我们中国大陆呢,6.54美元,这是不是叫盘剥?那我请问你,你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呢?这代表我们整个产业政策没有突围。如果说我们做不到像苹果一样,那可不可以像日本、韩国一样呢?而且我们已经有成功的先例,就是台湾,为什么大陆做不到?这点值得我们思考。因此这个“依附论”本身,我认为它是具有现实残酷意义的,如果摆脱不了这个理论、这个诅咒的话,你就要回到非洲,回到拉美,就是这么简单。  其实在20世纪50年代,有一个印度学者巴格瓦提写了一篇关于“依附论”的文章,写得非常好,他之后到麻省理工学院当了讲座教授。他写的什么呢,“依附论”换成经济学用语叫什么?叫做“悲惨性的增长”。也就是说,你生产的不是核心的“苹果”,也不是外围的硬件,像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所生产的,你如果是在更外围的话呢,你的附加价值将非常低,仅仅就是赚点血汗钱。最后的结果是,你越发展就越悲惨,这就叫做“悲惨性的增长”。
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11楼百度百科:
太极股份公布的半年报中显示,太极股份的控股股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隶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CETC),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为国务院国资委大型中央直属企业。
该公司战略发展部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这一项目刚刚中标,很多工作都还在进行中......1.99亿元或仅是硬件成本,而并不包含系统开发费用。支持[0]反对[0]
10楼楼主今天-晚上 22:20:25
叫不死说:我有一个好的产品
盖瓷说:这不重要
------------------------------------苹果和微软两大商业理念碰触火花了支持[0]反对[0]
9楼12306,一个神奇的网站。
&&&&&&&&12月26日,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站发布公告,称因机房空调系统故障,互联网售票、退票和改签业务已暂停,导致之前已在网上订了票的旅客遭遇取票、改签及退票难题。此前的12月24日,12306网站也发公告称“因硬件设备故障,暂停互联网售票服务”。
&&&&&&&&短短三天,铁道部官方网站已几度瘫痪。春运大幕即将开启,一张小小的火车票又会成为多少人惨痛的回忆?花费3亿元巨资升级的12306,为何如此弱不禁风?
&&&&&&&&空调逼停几多蹊跷
&&&&&&&&空调故障逼停网站后,按照12306提示,退票改签业务可到车站窗口办理。
&&&&&&&&但火车票的自动售票机和网络取票业务也因此停止。在上海火车站,服务中心门上贴上了“暂不办理互联网取票业务”的通告。在北京,同样是各大火车站均无法取票,车站采取验证旅客二代身份证和手机短信的方式检票上车。
&&&&&&&&“因为空调三天两次故障,难道整个12306都在一个数据中心?”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质疑。更多网民则在愤怒中发泄不满:“3亿多打造了中国最卡最垃圾的网站。”也有人无奈调侃,“铁道部搞不好的话,交给天猫或小米吧!”
&&&&&&&&一位IT工程师向记者表示,一般而言,机房里面的空调系统是一排通风口加上强力通风机,可能是通风机设备发生故障或者通风口受阻,而机房IT硬件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热量散发不出去,就可能导致系统发生故障甚至宕机。
&&&&&&&&“机房空调故障以前在网易魔兽机房也曾发生过,但这是非常罕见的。”在这位IT工程师看来,大企业的数据中心都使用分散数据中心,一个数据中心故障一般不影响整个系统运行,12306网站因空调故障停止业务几多蹊跷。
&&&&&&&&蹊跷之一,大型机房不可能只有一套空调设备,没有备用空调系统和移动通风设备?蹊跷之二,12306网站刚刚开通没到一年时间,空调系统这么快就出了故障呢?产品质量是否有严重问题?蹊跷之三,12306网站现在晚上基本在“维修”,其维护团队为何如此不给力?
===========================================================你懂得,这并不重要!支持[0]反对[0]
8楼“人做的东西就有人为操作的可能性,计算机摇出的结果能做到公平吗”等等疑问成为人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黄枪调查得知,北京、广州购车摇号设计者均为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巧合”的是,太极正是铁道部12306官网系统建设者。记者致电该软件太极项目组成员,对方表示摇号软件均进行过第三方软件测试、压力测试及安全测评。北京市政府此前则回应称:目前为止,摇号中签是最能兼顾各种群体、最大程度实现公平的方法。 
&&&&&&&&但种种迹象表明,“摇号帝”连续中签~~~~~~~~~~~~~~表示毫无压力。日,11月的北京购车摇号结果开出,共有1264862人参加购车摇号,中签率再创新低,达1:67.2。在大多人屡摇不中时,细心的市民发现从2012年5月至11月,“刘雪梅”这个名字连续7个月中签,十分“邪乎”。有人更是戏言若再摇不中不妨改名“刘雪梅”碰碰运气。日下午,北京市交通委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澄清,此事件系属于重名现象,不存在暗箱操作。查询今年5月至11月的个人中签名单,发现“刘雪梅”这个名字每期都有,5月更是出现了两个“刘雪梅”。“刘雪梅”重复中签的情况属于重名现象,是由于申请人重名而已~~~~~~~~
This is tmd China支持[0]反对[0]
7楼郎天天在攻击4万亿投资,其实,4万亿是投资在基建上,根本还未到产能过剩的程度。而据本网蔡定创博主论证,股市表现的主要是制造产能过剩,不是基建过剩。而制造业过剩主要原因是股市中的滥发行引起的。郎先生如果还想在明星经济学上混下去,我看应该到蔡定创那里去学学经济学论才行啊。支持[0]反对[0]
6楼在不懂经济的人看来,郎咸平说得好象头头是道,稍微懂点经济的人看来,郎咸平除了胡说八道 外,还是胡说八道。且看本文中的
看看郎咸平怎么胡说的吧‘政府4万亿的投资,得到好处的行业包括银行、钢铁、基建,可是股市里面表现最差的就是这三只。银行的市盈率只有5倍,是股票市场里面最差的。而钢铁跟基建呢,截止到2011年10月下旬,中国股市有21只股票跌破它的每股净值,其中有9家钢铁公司,包括宝钢、武钢、鞍钢这三大钢铁公司,6家基建公司,包括我们认为还不错的广深铁路。’
---这里郎咸平说是,4万亿产生了投资过剩,根据是银行,钢铁、基建三只股票在4万亿投资中最受益却价格最低,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既然最受益,价格就不能最低,最低的应该是不受益的股票才对吧,那么现在最受益的股票价格最低,只能说明股票价格与4万亿投资没关系,这才是正确的逻辑。现实也多人论证了现在的股价下跌是另有因为过度滥发行等原因,根本与4万亿无关。相反,如果没有4万亿2009年股市就崩溃了。
可是郎却以银行,钢铁、基建三只股票价格最低,来证明4万亿投资的不对,这是典型 的逻辑混乱,思维不清。支持[0]反对[1]
5楼中国眼下关注的一是反腐,二是三农,三是生态。发展慢一点完全没问题,蛋糕做大了,基数大,增长率相对就低一点。绝不要为了建成小康,再来个大跃进……那会害死人的!郎先生最好给当局者多提点恰当的好建议……支持[0]反对[0]
4楼老郎又来一次胡说!支持[0]反对[0]
3楼通胀率什么时候成6.2了?支持[0]反对[0]
2楼老狼总是故意曲解一些数据支持自己的论点。
中国GDP的确存在失真,但是它确实是已经扣除通胀因素之后的一个增长,老狼一开头就二次扣除通胀,这是什么意思?
GDP的绝对值是公开的,简单除一下也知道绝对值得增长绝对不是官方公布的那个,老狼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支持[0]反对[0]
1楼老朗对台湾的发展描述不对,人家与日本一样,是美国有意识的扶持,给予了一定的技术转让。支持[0]反对[0]
评分与评论
&&评论员用户名
&& 发贴后,本网站会记录您的IP地址。请注意,根据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您的发帖内容、发帖时间以及您发帖时的IP地址的记录保留至少60天,并且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这类信息提供给有
1956年出生,祖籍山东。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曾任沃顿商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郎咸平作为世界级的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成就斐然。2004年,郎咸平用最为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痛陈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弊病,质疑某些企业侵吞国资,并提出目前一些地方上推行的“国退民进”式的国企产权改革已步入误区。引起巨大的影响,被称之为“郎旋风”。
联系我们:QQ 邮箱: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台湾地区走出_中等收入陷阱_的做法和启示 (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台湾地区走出_中等收入陷阱_的做法和启示 (1)
&&中等收入陷阱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中等收入陷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