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难以把青海大学优势专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原因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多年来,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依然"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如何推进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013年5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多年来,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为落后,要缩小及至消除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唯一的选择只能是不断加快自身发展步伐,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道路。而这其中的关键是要走好第一步,即在国际分工逐渐细化和明确化的前提下,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顺利转化,强化资源禀赋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培育出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优势的产业,为今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本文就围绕此课题,作粗浅思考。 中国论文网 /5/view-4494960.htm  一、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以文山州为例)   文山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东与广西百色市毗邻,西和北与云南省的红河州、曲靖市相连,南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438公里。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具有民族文化优势,交通区位优势。   众所周知,丰富的资源是发展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的因素,基本上都属于各种资源的蕴藏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而且还有劳动力充裕且成本较低、气候立体多样等优势。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使这些丰富资源长期沉睡在深山,得不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改革开放后,情况虽然已今非昔比,但基本格局并没有多大改变。因此,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实施以资源转换型模式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战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是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和崛起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   二、当前西部地区推进资源优势转化、   加快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分析西部地区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总体上仍是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受各种因素影响,对各类资源的开发起步较晚,部分资源甚至还不具备开发的条件,丰富的资源优势没能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条件滞后,导致交易成本过高,弱化了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由于西部地区高原多、山地多,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通讯、农田水利等条件不方便,远距离运输的高成本与小规模生产之间的不对称,以及对远距离大市场信息掌握的不完全性和滞后性,使西部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很容易被过高的市场交易成本抵销,从而难以取得持续的比较利益、形成竞争优势。特别是像文山这样边疆和原战区,多个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经济基础差,以交通、水利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抵御自然灾害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强,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缓慢,与其他地区差距较大。   (二)教育水平低下,劳动者素质不高,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总体上西部地区各省区地方财政普遍实力不强,用于教育的投资太少,使就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降低,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比重偏大。这就使得西部熟练劳动力、技术工人和中高级人才较少,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研发的工程技术人员既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无法与东部地区相比,且由于受财政增长的限制,这种状况短期内难以迅速改变。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正是在这种相对落后的教育基础上形成的,但西部地区不能长期靠低成本的劳动力维持自己的优势,西部地区的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外地的人才引不进来,特别是高层次对口人才引不进来,就是引进来也留不住,人才的匮乏和教育的相对落后,是西部地区各种优势未能有效转变成经济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制约发展的瓶颈甚至是障碍。   (三)技术落后,使比较优势难以转化为竞争优势。西部地区往往依靠现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裕的比较优势来选择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这很容易使其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因为,一方面,随着工业化程度加深,生产技术水平提高,资本与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也日益加快,国际消费需求结构以及相应的投资需求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向更高层次转换,因而对下游产品的需求逐渐居于上风,而传统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日趋饱和,需求量逐渐减少,市场难以长久,比较优势难以转化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发达国家或地区采用了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或者实行地方保护主义政策,使他们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竞争力大大增强,而落后国家或地区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优势被大大削弱。结果,可能被锁定在原来比较低的产业结构上,既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又使竞争优势难以形成。   (四)产品深度加工不够,产业链条延伸过短,缺乏上下关联性较强的产业之间的协作,致使一些优势资源的产品附加值低。大部分西部地方的能源和矿产业都以单纯资源开发为主,初级产品、中低档产品比重过大,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不高,大量资源难以形成优势与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农业也还处于原始分散、小规模的初级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特色,缺乏品牌带动,市场竞争力弱。而作为西部经济增长点中的旅游业中的民俗风情和休闲旅游,往往由于当地山区农村缺乏相应的住宿和饮食服务的配套,使旅游质量大打折扣,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优势无法充分显现。   (五)观念陈旧,机制不活,客观上延缓了优势转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思想守旧,不思进取,小富即安,缺乏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国有经济仍然是西部企业的主体,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速度较慢,而大部分国有企业社会负担依然沉重,企业活力不足,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机制远没有形成,导致西部地区总体上企业活力不足,竞争力不强,造成西部产业的发展主要靠政府来推动,没有形成企业在市场调节下自觉发展的机制;加上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配套的政策、法规和措施跟不上,服务意识差,办事效率低、程序复杂,发展环境需要改善等问题都阻碍着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除此之外,还有资金短缺、市场购买力低、缺乏环保意识采取粗放型开采导致生态恶化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三、西部地区发展潜力分析   西部地区的问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大局,加快西部地区资源转化,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西部的开发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必将具有优势地位,特别是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西部地区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主要表现在:
  (一)从发展基础来看:一是依托特色资源,发挥比较优势。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些在全国具备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使一大批富有创新活力、具有较强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骨干企业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二是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使得一批旅游景点逐步成为世界知名旅游精品。三是通过充分发挥独特的光热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优势农业,西部地区一批生产及加工基地正在形成。四是资源开发和深加工蓬勃发展,建成了一批天然气、煤炭、钾盐、磷矿、有色金属等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地。五是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将依然保持领先增长。最近几年来,西部地区投资增幅呈现基本保持领先东部的局面,预计今后几年这一态势将得到延续,原因在于:国家投资重点有利于西部地区的发展。今后几年国家支持投资的重点仍然是基础设施以及民生方面,这些方面中西部地区较薄弱,发展空间会更大。同时,西部地区投资环境逐步改善,承接转移能力增强,为西部地区的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幅创造了条件。   (二)从政策层面看:去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了《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复的第三个西部大开发五年规划。《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的基本思路。即在开发理念上,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开发方式上,更加注重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在开发布局上,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一手抓重点经济区培育壮大,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一手抓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在开发重点上,更加注重集中力量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在开发机制上,更加注重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划》提出,地方各级政府要强化引导服务,大力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吸引各类要素有序向西部地区流动,进一步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和支持西部大开发;在开发政策上,更加注重差别化支持措施。《规划》要求,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落实好中央对西部地区在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等方面的差别化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倾斜力度。由此可以预见,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西部地区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持续向好的趋势发展,不会逆转。   (三)从市场环境来看:受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因素的影响,东部地区在发展中遇到了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解决这些制约因素的重要途径就是面向西部地区,从而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机遇。同时,西部地区的人口占全国的27.5%,但是西部地区的消费份额占全国消费市场的份额只有18.4%,随着西部地区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开发内需的潜力巨大。而且,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将会使西部在税收方面享受更加优惠的政策,尤其是下一步的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改革,会使西部的经济发展不再依靠国家的巨大投资和东部的产业转移,发挥资源优势将是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方向。可见,西部大开发十多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应该看到,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发展的基础还不巩固,发展的态势也不平衡,迫切需要促进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加快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缩小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加快推进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   促进发展的对策措施   面对党和国家继续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如何加大力度,加快步伐,促进以资源开发为重点的特色经济的建设与形成,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当务之急是找准经济发展的切入口和着力点,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得以顺利实现。   (一)理清思路,合理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任务。   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树立科学发展观,从本地的实际出发,科学确定跨越式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通过完善发展思路增创新优势,通过对外开放增创新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和发挥人才效应增创新优势,增强工业指导地位,以工业为核心,带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以旅游为重点的第二第三产业,推动地方经济跨越发展。要把规划作为推动经济开发建设的龙头,高起点编制好总体规划、分区发展规划、建设性规划和重点项目规划,特别是强化农业产业结构规划、旅游规划、城镇规划等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规划,用科学规划指导地方经济发展的各项建设。   (二)加大基础设施力度,为资源有效开发利用打牢基础。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资源开发的前提,因此,不能单纯地闭门搞开发,应将资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相配套,与城镇建设相配套,并以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开发,铁路、公路、管道及生活基础设施建设,都应同步或者提前进行。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之所以落后,重要原因就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基础设施差、投资环境不好等形成的综合竞争力低,从而使资源优势难以转变为经济优势,要在争取中央政府支持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适度负债,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构建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界的信息技术、资金、人才,为资源的深加工和扩大再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积极实施科教优先发展战略,为资源转化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随着知识经济化和全球经济化的不断加快,知识和信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日益缩短,知识人才、知识产业、知识管理以至知识经济,成为必然趋势,而市场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科技的竞争,没有科技教育的崛起,任何发展都无从谈起。因此,必须将科技教育摆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优先发展。首先要加大科技教育的投入,重视抓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同时,要重视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作用。建立知识资本机制,把科技人员的贡献与利益分配结合起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实现自身价值,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四)加大政策扶持和优惠措施力度,促进企业落户和改造升级。
  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扶持,对产业政策、土地利用、金融信贷、项目资金投向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和重点扶持;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财政和金融部门加大对进入本地投资开发的企业和项目给予大力支持,鼓励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融资、筹资,支持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和项目上市发展、发行企业债券。同时,要大力优化投资软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对投资强度大,项目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或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进入要给予更多的优惠支持。   (五)克服落后观念和盲目思想,统筹做好开发与保护工作。   在开发和利用资源方面一定要有全局和长远思想,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要有整体的长远发展规划,要克服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思想,既要考虑到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盲目开发,一定要以环保为前提,对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做到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合理开发,综合利用,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重点是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入手,坚持资源的科技开发,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产业,降低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质量和效益。   (六)转变发展方式,加大特色产业培育,增添发展活力。   一是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大市场、小政府的方向,弱化管理经济职能,强化服务经济能力,变全能型政府为有限型政府,变封闭型政府为开放、透明型政府,变发号施令型政府为诚信、责任、服务型政府,为资源开发项目和企业发展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的服务,着力推进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引导企业和农村进入市场,把企业和农业产业看成经济发展的根本,创新服务方式,为企业和农村产业发展营造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二是要着力发展优势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能源、矿产、特色农业和旅游业,重点放在增强优势产品的竞争力上,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优势产业的上下游产业或产品的开发,最大限度地延长优势产业的产业链,以提高附加值。三是要加强协作,打造品牌。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广泛联系与协作,加快产业对接,建立紧密合作机制,通过资金、市场、技术、管理、研发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协作,积极吸引大集团、大企业到西部发展,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并充分发挥“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机制,大力发展种养殖业,着力培育特色农产品基地,加快地方农业现代化步伐。同时,要通过创名牌来带动相关产业以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效占领市场份额,形成名牌带动效应。   总之,西部地区要转变发展观念,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模式,用足用活用好本地资源,才能真正实现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最终推动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青海省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经济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青海省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经济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青海经济信息网
--请选择--
省发改委信息
社会发展动态
青海制造 从杭州走向更远
西海都市报&&&&
  青海资源丰富,青海湖、三江源、可可西里、昆仑山等地具有不可复制性。青海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是中国海拔最高的省份。&
  作为中国五大牧区之一,高海拔、无污染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了十分丰富的高原特色农牧业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这里是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宝库。大家所熟知的冬虫夏草,全国总产量的60%、总交易量的70%在青海,品质最好的冬虫夏草就产自有“三江源”之称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地区。围绕着牦牛资源开发的产业方兴未艾,全世界90%以上的牦牛在中国,其中青海就有近500万头,占到全国总量的36%,居全国第一。
  闻名遐迩的青海品牌&
  青海是青稞酒的发祥地,有着400多年历史的传统酿造工艺。知名的青稞“威远烧酒”就是因产地位于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而得名,国内90%以上的青稞酒生产企业都集中在省会西宁以及周边地区,青海是全国最大的青稞酒生产基地。
  青海是全国第三大枸杞产地,在平均海拔3000米高原环境下生长的柴达木枸杞,因洁净无污染、无虫害、营养成分高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有机枸杞出口量占全国90%以上。特别是青海野生黑枸杞富含花青素,拥有“花青素之王”的美誉,其微量元素含量远高于红枸杞,被誉为“滋补软黄金”。
  青海是沙棘的发源地和主产区,资源总量占全国的20%以上。还有纯净无污染、适宜开发成高端产品的矿泉水资源遍布全省的名山大川。
  青海的油菜籽、线红辣椒、马铃薯、紫皮大蒜、蚕豆等,纯天然、品质好、无污染。以蚕豆为例,因其籽粒大而饱满、无虫蛀(无豆象)、颜色乳白鲜亮等特色被国际市场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蚕豆。
  祁连野生黄蘑菇,盛产于海拔1700米至3600米左右的祁连山半山坡,每年的生长期仅40余天,以其肥硕鲜嫩,香浓色丽、营养价值高,成为食用菌类中的珍品。
  青海蜂产品以纯净、无污染、尤以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居全球之首,而闻名遐迩。
  青海是手工藏毯的发源地,具有文化传承、就地取材、劳动力富足等优势,青海的手工藏毯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手工藏毯生产和出口基地。
  青海的民族工艺品数不胜数。其中,唐卡、堆绣和酥油花,被誉为藏艺三绝。出自青海境内的昆仑玉,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享誉中外。精雕细刻的昆仑玉已经成为人们收藏和馈赠朋友的珍品。
  西子湖畔的青海风景线&
  青海依托这些丰富和极具特色的资源而成长起来的品牌商品,已成为绿色、环保、安全的代名词,从“藏在深闺无人识”,逐渐走出高原、走进全国、走向世界,其潜在的后发优势正在转化为推动青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
  记者了解到,杭州的推介会展馆总面积达11000平方米,参展企业241家,共搭建22个特装展位、219个标准展位,通过展示、体验、销售和演示的形式进行推介。参展的商品涉及26类、2807个品种,包括牦牛肉干、酸奶、牛羊肉、青稞酒、矿泉水、饮料等高原特色食品;冬虫夏草、枸杞、人参果、中藏药成药等藏医药保健品;唐卡、刺绣、堆绣、昆仑玉、金银首饰等民族传统工艺品;牦牛衫、羊绒披肩、手工藏毯等特色毛纺织品。所有参展商品突出了绿色、有机、无污染的青海高原特色,突出了独特的人文、地域和民族特色,突出了天然、珍稀、原生态的资源优势。参展企业及商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知名度,是青海特色品牌和特色商品的集中代表,充分体现了青海独特的自然人文特色和推进品牌强省战略的实际成果。
  为了借助推介会这一平台,宣传青海,介绍青海,还将设置6个民间艺人表演展位,组织我省的十多位非物质文化知名传承艺人进行唐卡制作、地毯手工加工等现场表演。
  美食和商贸的完美对接&
  借助推介会这一平台,青海还将展示青海牛肉拉面、手抓羊肉、酿皮、甜醅、馓子等传统美食,相信来自高原的原汁原味的特色美食,必将给杭州市民带来不一样的味觉享受。
  为了进一步提升活动效果,促进商贸合作,推介会期间,根据青海企业与国内外企业的对接洽谈、交流合作情况,我省将组织一次商贸项目签约仪式,并举办一次“商超对接恳谈会”,在浙江省工商局及杭州市工商局的支持下,特邀杭州市大型超市负责人、产品代理商与青海参展的部分企业代表共聚一堂,专题就青海特色品牌商品入驻杭州地区超市等事宜进行对接洽谈,力争使更多的“青海制造”走进杭州、走进浙江,走向全国,不断为更多的消费者知晓和使用。
&&【雪域珍品闪耀西子湖畔】
& & 日至5月29日,由青海省政府主办、青海省工商局承办的“大美青海特色品牌商品推介会”将在杭州市举行。在推介会前夕,记者就有关情况采访了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人。
  记者:今年的推介会为什么选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
  省工商局:2016年推介会之所以选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是青海省政府经过慎重考虑后确定的。杭州是浙江省第一大城市,同时也是长三角副中心城市。杭州是中国电商之都,拥有阿里巴巴、网易等总部,是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其商业优势对青海知名品牌产品进入全国市场,乃至青海特色产品“小包出口”、走向世界具有一定的推力。尤其是国家建立对口援青机制以来,浙江在对口援助青海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据我们了解,仅2014年至2015年浙江对口支援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援助项目122个,安排援青资金4.18亿元。2016年,还将安排援青资金1.9亿元,援青项目93个。这些无私的援助都将载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史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青海省内从业的浙江籍人员有十多万人。有各类浙商经济组织960多家,工商企业1000多家,并创办各类大型市场15个,经营范围涉及农林牧、制造、医药、建筑、交通、服务、房地产等12大类20多个行业。可以说,浙商在青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青省政府把今年的青海特色品牌商品推介会定在浙江省杭州市,也是期望以青海品牌商品为媒介,让浙江的各界朋友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和走进青海,增进两省间的友谊,促进两省间的合作与交流。
  记者:杭州推介会期间将举办哪些活动?
  省工商局:推介会期间,将举办以品牌推介和经贸交流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活动,主要活动有青海品牌及优势资源推介、青海品牌产品营销、青浙企业商超对接、电商企业观摩、项目洽谈集中签约等。与此同时,推介会期间,还将举办青海湖景区旅游推介、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民族美食品尝、民族文化展演等。
  记者:目前我省的品牌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省工商局: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紧紧围绕我省特色经济发展战略,坚持品牌优先、梯级推进的原则,以扩大注册商标总量为基础,以打造青海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为重点,全面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工作,努力服务地方经济和企业创新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全力打造“三大方阵”,品牌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商标注册申请量连续五年突破2000件大关。截至目前,全省共有注册商标12918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43件,青海省著名商标175件(不含历年已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青海省著名商标),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3件。
  二是积极搭建交流平台,青海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2009年至今,分别以“大美青海、特色品牌”为主题,先后在上海、成都、济南、郑州、南京和武汉成功举办了六届青海品牌商品推介会。六届推介会共组织我省892家中国驰名商标、青海省著名商标等知名品牌企业参加,近万个品种的产品进行了参展,先后举办了16次专场推介和与省外企业的对接见面活动,举行9次企业贸易签约仪式,全省共有286家企业与国内外498家企业签订协议502项,总金额达396.22亿元。推介会的成功举办,向国内外展示了青海的特色品牌商品,提高了青海特色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强化宣传,多方面提高自主品牌知名度。充分利用青海品牌建设资金,在省内外各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广泛深入地宣传青海商标品牌工作和品牌产品,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先后制作了多种题材的青海商标品牌宣传专题片,在央视、青海卫视多个频道开播了“青海驰(著)名商标企业风采展播”,在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等报刊开设专栏宣传青海驰(著)名商标企业。并通过在西宁市主要街区设立青海品牌一条街、在西宁市机场高速路设置大型户外广告牌等进行品牌宣传,进一步提高了青海品牌知名度。
  四是加大商标专用权保护,依法打击商标侵权行为。近年来,全省工商、市场监管部门把保护本省企业商标专用权作为依法规范市场秩序、确保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重点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以保护驰(著)名商标专用权为重点的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2011年至今,全省工商部门累计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807件,涉案金额1442.3万元,捣毁制假售假窝点90处。通过专项行动的开展,严厉打击了商标侵权行为,有效保护了企业知识产权。
  记者:今后工商部门如何推进商标战略?
  省工商局:下一步,全省商标工作,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品牌战略实施的总体要求,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主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以“商标提升价值、品牌驱动发展”为主题,坚持商标培育和保护两手抓,实现我省注册商标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新突破。
  一是抓培育,着力推进优势产业品牌又好又快发展。紧紧把握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方向,围绕畜禽养殖、粮油种植、果蔬和枸杞沙棘等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培育一批青海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龙头带动型商标品牌。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和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小微行业,着力培育一批新产业领军型商标品牌和小微企业鲜活力商标品牌。围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商贸服务、休闲旅游、文化体育、社区服务、健康养老、信息消费、电子商务等十大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一批服务业成长型商标品牌。围绕出口创汇优势产业,着力培育一批国际贸易型商标品牌。围绕领军企业打造工程,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影响力商标品牌,重点是做好中国驰名商标和青海省著名商标的培育、推荐和认定工作。
  二是抓维权,严厉打击商标侵权行为。以保护我省中国驰名商标、青海省著名商标以及涉外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专用权等为重点,切实履行好经济卫士职责。重点强化商标行政执法,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保护社会的创新能力。坚持打击和保护并举,多管齐下,花大力气做好护牌维权工作。积极受理消费者在商标方面的投诉,及时化解涉及商标的消费纠纷,保护好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树立我省保护知名品牌的良好形象。对本省企业在外地发生被假冒侵权时,及时帮助协调当地执法部门,给予坚决打击,为我省企业的发展创造最佳的市场环境。
& &【“大美青海”品牌叫响中国】
  为不断释放品牌红利,助推企业做大做强,自2009年以来,由省政府主办,省工商局承办,先后在上海、成都、济南、郑州、南京和武汉召开了以“大美青海、特色品牌”为主题的青海品牌商品推介会,取得了显著成果。&
  六届推介会,我省累计有892家(次)品牌企业参展,其中,中国驰名、青海省著名商标企业370家,参展商品共计11000多个品种,销售商品总额达4864万元,共签订商贸协议502项,签约金额达396.22亿元。参展的企业先后与家乐福、沃尔玛、TESCO等国际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入驻北京华联、山东银座、四川红星、河南丹尼斯等国内知名大型商场超市。天佑德、昆仑山、藏羊、可可西里、三江源等一批驰著名商标企业在国内许多一线城市安营扎寨。六届推介活动,依托国内一线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市场辐射面广、经济文化发达的产业优势平台,不仅成功地向国内外客商宣传了大美青海形象,展示了青海品牌特色和产品魅力,也有力地提升了青海品牌的影响力,使我省的特色品牌产品不断走出省门,越走越远。
  品牌商品的名气越来越响亮&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品牌战略,积极支持工商部门连续成功承办了六届品牌推介会,使一大批青海品牌商品走出“三江源”,走进大都市,叫响全国。由此催生出了一批中国驰名商标、青海省著名商标、各州市知名商标。截至目前,全省共有注册商标12918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43件,青海省著名商标175件(不含历年已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青海省著名商标),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3件。通过推介活动,使青海极具代表性的特色品牌商品得到了充分展示,赢得了省外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充分肯定。特别是许多省外企业家仔细了解了青海特色产品后表示,青海的特色商品天然、安全、无污染,符合现代人的消费理念,很有市场潜力。
  企业发展的信心越来越增强&
  六届推介活动的成功举办,给青海企业提供了与外地企业和消费者“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和平台,使青海企业看到了自身所具有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唯一性和稀缺性,看到了自身企业发展的潜在优势和产品所具有的魅力,进一步激发了走出去的自信心。通过推介会这一有效的沟通平台,使我省企业家对走出去发展的信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多次参加推介会的企业家一致认为,要实现企业的发展,必须牢固树立自信、开放和创新的意识,立足青海,面向全国,走出小圈子,迈开大步子,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对外交流合作越来越拓展&
  通过六届推介活动,青海企业对外交流合作的方式不断改进,层次不断提升,领域不断拓展。推介会使青海企业从单纯的商品推销发展到了推介品牌,从简单的订购买卖发展到了商超对接,从单一的产品交易发展到了合作共赢。通过推介,青海的一大批知名企业不但与国内的大型超市进行了对接,而且还与跨国连锁企业进行了商谈,极大地增强了我省企业“走出去”的勇气。
  大美风光和品牌形象越来越亮丽&
  通过推介活动,在重点推介青海特色产品、特色品牌的同时,还通过图片、音像及现代声光电技术,介绍青海的风土人情,宣传青海的美丽风光,展示大美青海的独特魅力,吸引了省外各界的目光,使大美青海的形象传播得更远、更广。
  2016年,省工商局在不断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品牌、商贸、共赢”的基本定位,于5月27日至29日在杭州市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青海品牌商品杭州推介会”。本届推介会将组织237家企业、共搭建22个特装展位、215个标准展位,通过展示、体验、销售和演示的形式进行推介。参展的商品涉及27类、2000多个品种,包括牦牛肉干、酸奶、牛羊肉、青稞酒、矿泉水、饮料等高原特色食品;冬虫夏草、枸杞、人参果、中藏药成药等藏医药保健品;唐卡、刺绣、堆绣、昆仑玉、金银首饰等民族传统工艺品;牦牛衫、羊绒披肩、手工藏毯等特色毛纺织品。所有参展商品突出了绿色、有机、无污染的青海高原特色,突出了独特的人文、地域和民族特色,突出了天然、珍稀、原生态的资源优势。参展企业及商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知名度,是青海特色品牌和特色商品的集中代表,充分体现了青海独特的自然人文特色和推进品牌强省战略的实际成果。为促进杭州大型商超与青海参展企业的商贸对接,促进两省品牌企业家合作交流,将举办“商超对接恳谈会”,还将组织开展“电商学习观摩”活动,指导青海参展企业代表学习借鉴先进的营销模式。并组织开展“大美青海旅游品牌”推介,进一步提升青海品牌知名度。
  通过连续多年的推介活动,工商部门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持之以恒地坚持走出去的战略,只有这样,青海品牌产品才能被世人所了解和接受,才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才会越做越强,并积极带动其他经济实体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以品牌的成长来更好地推进“三区”建设。
& & 【雄奇壮美 风景迷人】
& & 青海地处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史称千山之祖、万水之源,境内名山逶迤,雪峰耸立,江河众多,绿野绵延,处处展现出原始、纯净、雄浑、壮观、神奇的风韵。
  青海湖演奏和谐乐章&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游人来到湖边,极目远眺,碧波浩渺,横无际涯,水天一色,天水相接,无不为青海湖的博大而陶醉。青海湖具有瑰丽变幻之美,四季景色各异:春天,候鸟归来,遮天蔽日;夏天,鱼游鸟翔,繁花似锦;秋天,草绿羊肥,白云滚滚;冬天,银装素裹,冰雪世界。这儿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蓝天、白云、碧水、黄花、绿草和牛羊,还有那高亢悠扬的藏歌,共同组成了青海湖神奇迷人的草原之美;这儿自然的原始性与人文的丰厚性融为一体,不仅有着浓郁的原始美,也有着丰厚的人文风光。青海湖是一面圣湖,青海湖从来就是青海人的骄傲。
  三江源头&
  江河是人类文明的摇篮,青海是三江源头。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主峰――格拉丹冬雪山。雪山海拔6621米,是一片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30公里的冰雪世界,五十多条冰川随山势起伏,高低错落,千姿百态,大量的冰桥、冰柱、冰笋、冰洞,惟妙惟肖,浑然天成。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麓和约古宗列盆地的卡日曲河谷,这里湖泊星罗棋布,小溪潺潺,水草丰茂,景色诱人。澜沧江是一条著名的跨国性河流,发源于唐古拉山北麓的群果扎西滩,这儿遍布草滩沼泽,是珍禽野兽的欢聚之所。三江源区是水草丰美、湖泊密集、野生动物繁多的高原草场。
  史前怪鱼贝壳梁&
  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诺木洪乡的大漠深处,有一条神奇的贝壳梁,数以亿计、如硬币般大小的贝壳,同含有盐碱的泥沙凝结在一起,层层叠叠,堆积在一起,像一座山梁,也如同一条青白色的史前怪鱼。这些漫山遍野的贝壳并不是海洋化石,而是数千年前古海消失时留下的海底遗踪。它是无价的天书,凝聚着地球运动的一页巨变的历史;它是戈壁的奇迹,凝固了青藏高原地质变迁的一个缩影;它是古海的见证,凝结了青海大地浓郁的远古气息。在我国找不到第二处像贝壳梁一样的地方,贝壳梁是绝佳的大漠游景点,是观看海市蜃楼的理想地,是人生不可不游的地方。
  神奇的姊妹湖&
  柴达木盆地有一个著名的姊妹湖,也称褡裢湖,可鲁克湖――托素湖。“可鲁克”为蒙古语,意为“雪峰草原交会的湖”,湖水为淡水,湖边芦苇丛生,水鸟翔集,水草丰茂,游鱼成群,湖蟹肥美,“托素”蒙古语意为“酥油”,即油湖,湖水为咸水,湖岸寸草不生,怪石林立,苍凉悲壮。湖水的浮力很大,具有保健作用,可以治疗多种皮肤病,游人到此,多到湖边洗浴戏水。最为奇妙的是,源于宗务隆山的巴音河水先注入可鲁克湖,再通过一条12公里长的河道注入托素湖,两湖虽然相通,同一水源,湖水却一淡一咸、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真令人不可思议。
  南八仙的魔鬼城&
  在八百里瀚海柴达木,有一个叫作“南八仙”的地方。据说,1955年,有八位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地质队员,来到此处进行地质勘探,不幸迷失方向淹没在黄沙之中,为了纪念这八位女地质队员,人们遂将该地命名为“南八仙”。南八仙的雅丹地貌中,有八座最壮美的仙女群像,据说就是八位女地质队员的英魂所化。南八仙的地貌远望是高高低低的小山丘,像骏马、骆驼、大象、狮子、老虎,又好似群鲸戏沙、百万海狮向太阳;近观,酷似百万城堡,像蘑菇、圆柱、碉堡、麦垛,色彩,成为青海探险旅游的乐园。
  人间仙境坎布拉&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52平方公里,这里群峰奇异,林海茫茫,佛寺点点,宛若人间仙境、林区岩体表面丹红如霞,山体如柱如塔,似壁似堡,似人如兽,鬼斧神工,形象逼真。坎布拉雨量充沛,植物生长茂盛,云杉、油松四季常青,挺拔苍劲,花草、灌木种类繁多,漫山遍野,山花烂漫,碧草芳菲,原始森林中,有鹿、麝、锦鸡、盘羊、百灵、画眉、马鸡、灰喜鹊等珍禽异兽不时出没,鸟语花香,令人神往。峰顶多有古刹,掩映在云杉丛中,数间小石窟,依山就势,雅致优美。寺内供奉着佛像,常年香火不断,大批观光游览的游人,也常常上香叩头,随喜布施。
  茶卡盐湖风光迷人&
  茶卡盐湖水域宽广,银波粼粼、夏日天空湛蓝,白云悠悠,湖边镶一圈白色的结晶盐石花,银光熠熠。蓝天、白云和白雪皑皑的旺尕秀山映入湖中,四周牧草如茵,羊群似珍珠般撒落。现代化大型采盐船吞水吐珠,盐坨似雪山,展示了盐湖的博大富有和迷人风光。
  世外桃源祁连山&
  祁连山区气候凉爽,自然景观独特一有流泉瀑布,怪石嶙峋;有松林翠木,苍郁葱笼。祁连山四季景色各有风姿,既有北国风光之雄浑,又兼江南水乡之秀美。远远望去,山峰林立,层峦叠嶂,峰顶终年积雪,白云在山腰缠绕。这些冰清玉洁的雪峰,用它融化的雪水滋润着片片草原绿洲,一碧万顷,辽阔无边,每年夏李,绿草如茵,繁花似锦,万紫千红,鸟语花香、牧人在歌唱,牛羊在流动,远处炊烟袅袅,近处风吹草低见牛羊。长期生活在都市的人到此一游,仿佛置身世外桃源、人间天堂,不由得产生与之亲近的冲动。
& & 【遥远神秘 心驰神往】
& & 青海有着悠久的历史、雄奇的自然、厚重的文化、灿烂的民族宗教艺术,在这片博大而美丽的土地上,纯朴虔诚的人民、神秘庄严的寺庙、凝聚着美好愿望的嘛呢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仿佛都超然世外,悠然神秘,令五百万青海儿女自豪,令远在异乡他方的青海游子魂牵梦萦,令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
  青海是西王母故国&
  西王母的神话传说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西王母古城所在地众说纷纭。但是,西王母神话来源于昆仑之丘,而这昆仑之丘,就在今天的青海;西王母国人就是南依昆仑、西靠黄河、活动在以河源为中心的广袤草原的牧人。西王母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建造了无数的城堡,但最终在牛羊的践踏下,消失在草丛中,荒草尽管淹没了古城,但却淹没不了它所创造的不朽文明――先羌文明、羌藏文明。神话是民族辉煌灿烂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对中华文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身处这样的文明源头,骄傲之情,油然而升。
  灿烂的卡约文化&
  青海的河湟谷地和青海湖在远古时候气候温暖潮湿,河谷纵横,土地肥沃,因古人类繁衍生息于湟中县的卡约村而得名。卡约文化的地方特征明显,内涵丰富,他们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墓葬习俗奇特复杂,农牧并重,处于氏族公社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期。
  三千年前的青海是“羌之地”,是古羌人的故园,卡约文化无疑就是羌人的文化遗存,是一种土著文化,但它又与中原文化,与四川、云南等地的青铜文化,都有着相互影响,与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关系更为密切。卡约文化是我们了解古代先民生产生活和文化的重要历史资料,对于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人而言,这儿有最好的课堂,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老师。
  美轮美奂的藏族歌舞&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儿童会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会跳舞。不论是节假日庆贺,还是亲朋相聚,他们都喜欢用歌唱、舞蹈坦露心迹,表达喜悦之情,连绵的群山,田园牧歌式的浪漫生活,练就了藏家儿女洪亮的嗓音,磨砺出他们腿部的力度和灵巧;对纯朴生活的不断追求,孕育了他们豪放的天性,培养了他们临风起舞、直抒胸臆的禀性,他们的歌曲婉转嘹亮,热情张扬,曲调悦耳;他们的舞蹈律动快速,踏步轻盈,身姿扭动,长袖甩动,动作飘逸,仰头挺胸,仪态高雅。他们以惊心动魄的力度、铿锵有声的节奏、飘然流动的轻柔,感动着青海,感动着中国,感动着世界。
  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
  青海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表现在具有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是藏族英雄史诗,描写了英雄格萨尔一生为民造福、除暴安良、能征善战、追求统一的丰功伟绩,全诗有100余万诗行,2000多万字。情节复杂,场面宏大,波澜壮阔,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格萨尔王传》有韵文也有散文,主要由艺人来说唱。青海是英雄格萨尔的故乡,传说他出生在果洛地区,人们对自己故乡的英雄非常崇拜,几乎家家户户都保存有《格萨尔王传》,每晚诵读。英雄的故乡,人们大都也有些英雄气概。
  古老的祭海习俗&
  青海湖自古就受到世人的崇敬,唐、宋、元、明、清历代统治者都对其封赏。祭海一般在农历四五月间,分散在青海湖滨进行。祭海的场面庄严而神圣,参加祭海的人虔诚地行礼、祭拜,仪式毕,拥向湖岸,掬水洗手净面,再向湖心方向诵经跪拜,祈求神灵保佑。最后,从怀中取出礼包,奋力抛向湖中,敬献给海神,如果礼包沉入湖中的速度很快,那就是神灵接受祈求的吉兆。倘逢羊年,人们还会骑马、徒步绕行青海湖,以期消灾祈福。
  热贡艺术是青海的骄傲&
  热贡艺术包括唐卡(卷轴画)、雕塑、堆绣等多种艺术形式,表现内容涵盖了藏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颇具影响的艺术流派,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一朵鲜花”,“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瑰丽的明珠”。热贡艺术中的唐卡尤其享誉海内外,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是馈赠友人的高雅礼品。现收藏在中国藏医药文化博物馆的唐卡《彩绘大观》,全长6115米,宽2.5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卷轴画,整幅画卷有1500多平方米,重1000公斤。《彩绘大观》的内容博大精深,包含了藏族的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等诸多内容,主要有世界的形成、藏族的起源、历代藏王、释迦牟尼传记、藏传佛教各教派源流及传承、历史名人、名胜古迹、节日场面、藏饰兵器等。看了这幅画,你就好像读了一册藏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可谓是一种精神享受。
& & 【富饶辽阔物华天宝】
& & 富饶的青海地域辽阔,物华天宝,戈壁埋矿,是一个天然的聚宝盆。已探明矿藏120种,储量名列全国第一的有11种,进入全国前十位的多达50余种。青海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可利用草场面积约占全国的15%,草原上不仅有藏系绵羊和牦牛,而且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有不少珍禽异兽,是一座高原珍稀生物的天然基因库。青海的野生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其中的药用植物,呈现高原特色,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坐拥这样的宝山福地,青海人怎能不骄傲。
  西海黄金故事多&
  青海广袤的戈壁、沙源、河滩和群山,处处盛产黄金,自古就是一块黄金宝地。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卡约文化时期,中原还处在青铜时代,卡约的墓葬中就有了贝形金饰物。1944年,在星宿海的地方采掘了一块重达46斤的巨大天然金块,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大金块。1983年、1986年又连续采掘到特大天然金块,最后引发了一场西部采金狂潮。
  稳定的雪豹种群&
  雪豹在20世纪初还曾广泛分布于中亚地区的高原之上,随着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雪豹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如今,全球雪豹总量约有4000只,我国境内约有2000只,大部分生活在青藏高原,其中在昆仑山支脉的都兰国际狩猎场,就有着稳定的种群和数量。究其原因,青海都兰国际狩猎场有蹄类动物分布密度较高,作为食物链顶级的凶猛动物,雪豹有着充足的食物来源。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当地藏族、蒙古族牧民信仰藏传佛教,慈悲为怀,不捕杀野生动物,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使雪豹得以繁衍。生活在这种和谐环境中,一定会心境平和,淡泊名利。
  与普氏原羚比邻而居&
  普氏原羚也叫中华对角羚,曾广泛分布于青海、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地。但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数量急剧减少,目前仅在青海湖地区生存有300余只,比国宝大熊猫、可可西里的藏羚羊还少得多。中华对角羚是我国特有羚羊种类,因雄性长着一对相向对弯的犄角而得名。中华对角羚体态优美,四肢骄健,速度惊人,其生物特性非常符合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故已被当作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吉祥物。中华对角羚是群居性动物,它们团结、坚毅、吃苦耐劳,与这样的瑞兽为伴,当然吉祥、顺利、圆满、美好。
  昆仑玉是上苍对这片土地的厚爱&
  古人云:“玉出昆岗。”在中国漫长的玉石开采史中,新疆和田玉始终占据着舞台的中心,但时至今日,和田玉已基本绝矿。1994年大年初一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八位蒙古族汉子相约来到昆仑山采玉,他们发现了一大堆五彩绚丽的玉石,经鉴定,不论从物理结构,还是从化学特性,都和痛失多年的和田玉一模一样。昆仑玉是大自然的造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它能够在青海出土,是上苍对这片土地的厚爱。
  新鲜的鹿产品&
  青海山高林密,野鹿资源十分丰富。但为了保护野鹿自然资源,我们往往驯养野鹿,变野生为家驯饲养,并采取“活鹿锯茸”的生产方式,提取鹿茸这种高档中药材。其中,祁连鹿场在全国都极富盛名,祁连生产的鹿茸、鹿血、鹿筋、鹿胃、鹿肾等系列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西宁,你可以买到新鲜的鹿肉、新鲜的鹿茸,这些真正的保健食品,在其他地区难以享受。
  神奇的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可谓是一种既名贵又奇异罕见的中藏药,人们把它和人参、鹿茸列为三大极佳补品。冬虫夏草太神奇了,既是植物又是动物,游走于动、植物两界之间。从地面上看,它像一棵草,挖出来的根却是一条虫,形如春蚕,有口有头。冬虫夏草具有益肾补精、止血化瘀等功能,同鸡、鸭、鱼、肉同炖,可治疗阳虚体弱和病后损益,是非常名贵的药材。青海出产的冬虫夏草色泽光亮,丰满肥大,菌座粗壮,质量特佳。
&& 【大自然的高贵来自青藏高原的纯净】
& & 青海黄河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以科技创新为宗旨,公司设立了产品研发中心,紧跟市场发展步伐,与省垣科研院所和部分省外知名院校及相关科技专家建立了常态合作机制。立足青藏高原的特色资源优势,以不断研发适应市场需求为己任。目前,公司开发了以软梨、沙棘、枸杞、桑葚、玛卡等青藏高原特色资源为原料的“黄河清”品牌高原珍露系列产品(蜂蜜软梨、软梨果醋、软梨膳食纤维素咀嚼片、鲜榨沙棘果肉汁、枸杞汁、沙棘咀嚼片、枸杞片、玛卡片等),以其独特的风味、远销省外,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核心竞争力&
  青海黄河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初,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其中沙棘冻果处理技术为公司首先开展的技术创新之一,该技术不仅解决了沙棘保存的问题。同时,引进德国先进设备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沙棘籽油生产线,设备先进,工艺精确,产品质量得到充分保障,达到出口标准。
  技术开发能力方面,青海黄河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展开“产、学、研”合作。目前,与他们签订技术合作的单位包括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等实力科研单位,公司与这些单位在产品开发、技术突破、沙棘、软梨等综合利用技术方面开展工作。
  特色经营&
  青藏高原海拔高,产品多以纯天然,无污染,绿色健康闻名遐迩。青海黄河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特色资源为优势,努力打造高原特色品牌,走产品深加工发展道路。目前,他们以青海独有的软梨进行生产开发,形成产业链,软梨取汁、加工果酒、加工软梨饮料。软梨榨汁后取皮(软梨每公斤含200毫克人体所需的纤维素),加工膳食纤维咀嚼片,清理肠道,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能源充分利用上取得很大成就。
  发展战略&
  青海黄河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秉承“质量为根,诚信为本,真诚服务,科技创新”的经营管理理念,以精益求精的生产工艺,严谨的科学态度,融合国际食品生产先进技术,立足青藏高原的特色资源优势,致力打造“高原特色”品牌,并以不断研发适应市场需求为己任。目前,青海黄河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浙江余姚市、慈溪市、广东佛山、江苏常州、北京等多地建立了公司的直营店。青海黄河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商,以各种方式加盟,携手共进,共筑辉煌!
  成长历程&
  青海黄河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2013年11月成立。
  2014年1月、3月通过了QS认证及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认证。
  日,国家总工会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陈豪一行来企业视察工作。
  2015年4月,取得了绿茶发酵饮料的制作方法专利(专利号.9)。
  2015年10月,以“软梨产品的研发项目”在青海省首届青年创业大赛上荣获三等奖。
  2015年11月、12月,相继被评为“海南藏族自治州科技型企业”“海南藏族自治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青海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无酒不欢的青海酒文化】
& & 中国的酒的发展历史悠久,自从杜康酿造出第一口酒,酒就与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分不开了,长年累月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风交织成中国的酒文化,坐落于世界屋脊的青海酒文化更是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青稞酒,藏语叫作“羌”,是用青藏高原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它是青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
  酿造青稞酒无须复杂的程序。酿造前,首先要选出颗粒饱满、富有光泽的上等青稞,淘洗干净,用水浸泡一夜,再将其放在大平底锅中加水烧煮两小时,然后将煮熟的青稞捞出,晾去水气后,把发酵曲饼研成粉末均匀地撒上去并搅动,最后装进坛子,密封贮存。如果气温高,一两天即可取出饮用。
  青海人非常质朴、热情好客,无论汉族、土族、藏族、蒙古族,接待客人都离不开酒。土族敬客人酒时,在碟子里放三个酒杯,斟满酒之后唱敬酒歌敬酒,客人用无名指蘸酒三次向空中弹抛,表示敬天、地、神,然后喝三杯酒,如果不会喝酒,也要端起酒杯蘸酒三次弹向空中,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藏族平时如有客至,敬奶茶不敬酒。但逢年过节及喜庆时,如有客人到来则必须敬酒。敬酒时主人先斟酒一杯或一碗,奉献于客人前,客人双手接过后,必须先喝三口,但不要喝干,等主人再斟满,这时客人才一口喝干。此后,有酒量的客人继续喝,无酒量的可以不喝。唱酒曲是藏族饮酒时的一大特点。
  对于生活在青海的蒙古族来说,用酒敬客是他们的传统方式,通常主人将美酒斟在三个银碗中,用双手托在哈达上,唱起传统的蒙古族敬酒歌,敬献给客人,客人若推让不喝,会被认为是看不起主人。因此,客人应接住酒碗,用无名指蘸酒分别向天、地、火炉方向弹一下,以示敬天、地、火神。若不会喝酒,可用嘴唇接触酒碗,表示接受了主人的情谊。
  汉族在亲朋聚会、喜事酒宴上,主人或主办者要首先向在座的年长者、贵宾敬酒,然后依次向其他在座者敬酒。对年长者敬八杯酒,以示“八福长寿”;朋友之间一般敬六杯酒,表示“六六大顺”,万事如意;再就是敬四杯酒,取“四季发财”之意,一般是敬做生意的人的,对不会喝酒的人也敬两杯,一般是不能敬一杯的。青海有句俗语喝双不喝单,实在不能喝酒的,就敬一杯,当然也有吉祥的话语,那就是“一定高升”。如果是在家中,主人敬完了,还有其他人也会敬的。作为客人也可以回敬。
  青海人善饮,豪饮,这在全国小有名气。俗话说“认识青海,先要认识青海湖;认识青海人,先要和青海人喝上一场酒。”
  【硒世之宝引领农企合作踏浪远航】&
  “商海扬帆勇进,携手民众共赢”,这是平安区三合镇农户们增收致富后,送给青海宏恩科技有限公司的赞誉。由于现代化“农”字号企业的引领,乐都、平安等地部分地区的富硒蔬菜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地发展起来。同样是躬耕垄亩,以前,随着市场波动,有时增产不增收,如今,脱贫致富钱袋子蹭蹭鼓了起来。&
  依托富硒农业促进精准扶贫&
  近年来,在我省海东市平安区、乐都区发现大面积富硒土壤。这不仅吸引了农副产品生产销售企业,还通过这些现代化企业的参与,当地农户生活及其生产农作物发生了巨大变化。
  作为本地富硒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青海恩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及农户展开了深入合作。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合作小微企业”的运作模式,建成富硒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乐都紫皮大蒜良种繁育基地、富硒乐都紫皮大蒜生产基地、富硒杂粮生产基地等合作项目。带动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乐都区高店镇、城台乡、下营藏族乡等8个乡镇二十几个村人脱贫致富,企业直接吸收劳动力200人,劳动力直接收入达600万元。
  科研为先种出天然富硒作物&
  “富硒土地,不一定能种植出真正意义上的天然富硒农产品。必须施用我公司发明专利技术――富硒肥(氨基酸肥)才行。”提高农作物对土壤中天然硒元素的吸收率,是青海宏恩科技有限公司一直钻研的问题。他们对《不同营养物质对马铃薯富硒能力影响初步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突破了以往的主要以外源硒肥为主的种植模式,以独特的专利技术“一种高科技的生物调控技术”,使我省乃至全国利用富硒土壤开发健康、环保的富含有机硒的农产品成为了可能。现已能生产出富硒马铃薯、富硒乐都紫皮大蒜、富硒辣椒、富硒西瓜、富硒蚕豆、富硒白菜、富硒萝卜、富硒雪里蕻等13种富硒农产品。
  5A标准种植千元黑蒜脱销&
  “作为公司推出的新产品“富硒黑蒜”,600克,价格1000元,去年一上市就脱销了。”公司人员介绍说。黑蒜又名发酵黑蒜,蒜通过发酵后,味道酸甜,具有抗氧化、抗酸化的功效。在国内外市场都是营养价值及价格较高的绿色食品。
  “这里生产的大蒜,具有地理优势、品质优势。”青藏高原是国际上公认绿色无污染的净土。青海省海东市高店镇,是青海乃至西北有名的大蒜生产基地。所生产的乐都紫皮大蒜蒜瓣肥厚,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再采用“0”添加加工工艺,形成了恩露富硒黑蒜的5A标准。
  2015年7月,公司在乐都区高店镇成立青海恩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富硒农产品的深加工。同年8月,“恩露”牌富硒黑蒜批量投产,10月开始正式推向市场,到2016年4月底,实现销售2800万元,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完整产业链踏浪远航&
  青海恩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2006年公司成立以来,主要生产销售富硒农产品、富硒肥(不含任何外源硒)及复绿铃生物药肥系列产品。到目前为止,公司基本形成了富硒肥料加工、富硒农产品种植、富硒农产品深加工、市场营销的完整产业链。
  在发展过程中,公司注册了恩露、宏喜坊、蒜美人、宏恩福田等7个商标。“恩露”牌富硒农产品在每年举行的全国绿博会上年年获奖、倍获赞誉。
  2016年1月,青海天健电子商务公司正式启动,先进的电子商务平台不仅可以让广大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恩露系列富硒农产品。公司采用最先进的“互联网+O2O+会员制”的复合营销模式,建立大众创业营销团队,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设立了恩露绿色富硒食品专营店,为经营者打造了一个可以创业就业的大舞台。(杨健 贺万伟等)
【】&&&&&&
&&==相关链接==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青海省信息中心承办
E_mail:&&
电话:(3, 630512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难以复制的优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