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积滞是什么意思?

老话讲“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现代小儿的生活条件比以往好太多。饮食的丰富也带来一些问题,小儿积滞就是儿童最常见的脾胃系统疾病之一。      
积滞,又称积食,即积聚滞留之意,西医多称为“小儿消化不良”,此病多因小儿饮食失节引起,脾胃运化失司,清浊不分,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以脘腹胀满、不思饮食、食而不化、嗳气酸腐、大便溏薄或秘结酸臭为主要临床特征。“积为疳之母,有积不治,乃成疳证。”意为若食积经久不消,则会影响水谷精微的化生,出现形体显著消瘦,最终转化为疳症,故当引起重视。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嗳气、口腔内有异味,大便溏薄或秘结酸臭,夜晚睡眠辗转不安,哭闹,喜俯卧位,舌苔白厚腻,部分孩子积食还会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
家长们知道吗,长期积食会伤及脾胃,导致吃东西不吸收,吃什么拉什么;如果继续加重会进一步损伤脾胃,导致营养及生长发育障碍、体重增长慢、宝宝抵抗力差、易生病、脾气急躁等。

患儿杨某,女,2岁6个月,因“食欲不振、夜寐不安3天”前来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儿童中医特色门诊就诊。患儿3天前饱食过后,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后出现食欲不振,不思饮食,夜晚睡眠不安,哭闹明显,大便2日未解,口中有异味,无发热、咳嗽,小便正常。查体:腹部胀满,叩诊鼓音,舌红,苔白腻,指纹红滞。

中医诊断:小儿积滞(食滞胃肠) ;西医诊断:小儿消化不良 。
治则:健脾开胃、消食导滞
推拿处方:补脾、揉板门、清大肠、揉中脘、摩腹、做排气操、揉足三里、捏脊、揉脾俞、胃俞、大肠俞。经一次推拿治疗,次日家长反馈,患儿解大便一次,量多,偏干,气味较重,食欲有所好转,睡眠较前明显好转,晨起,口中异味变淡。续原方继续治疗2次后,患儿食欲恢复,睡眠安稳,大便每日一次。

积滞是怎么形成的?  

小孩子的脾胃功能还未发育成熟,暴饮暴食是一方面,还有吃饭过快、未充分咀嚼就吞咽,贪食生冷油腻刺激食物等,这些都会使脾胃功能负担过大,消化不了,导致积食。

中医治疗小儿积滞病的优势

1. 辨证施治,效果好

积滞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夹杂于其它疾病中。比如,感冒的孩子若伴有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腹痛肠鸣,大便稀烂的为感冒夹滞。脾虚的孩子,也常夹积滞,出现虚实夹杂,表现为稍食即饱,恶心,腹部胀满或腹痛喜按,精神疲倦,大便酸臭或夹不消化食物。积滞还可生痰,出现呕吐痰涎等。积滞易化热,内热上攻,也可以出现咽喉红肿、咳嗽等。

治疗积滞需辨别寒热虚实。比如孩子出现肚热腹胀,按之疼痛,夜间烦躁口渴,大便酸臭,小便黄,查体见舌质红,苔黄厚腻,为积滞实证、热证。反之,如果患儿出现腹冷而胀,喜温喜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不思饮食,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唇舌淡白,苔白厚腻,为虚证寒证。辨证后对症用药,方可药到病除。

2. 小儿推拿,痛苦小

小儿推拿疗法通过手法刺激经络穴位,调理脏腑,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疗积滞的目的。
小儿推拿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理脏腑、扶正祛邪等作用,推拿时结合小儿体质和发病特点,以虚实为纲辨证施治。治疗时,实者以去积为要;虚者以健脾为主。      
小儿推拿在脾胃系统疾病中应用广泛。其具有安全、有效、痛苦小,无毒副作用的特点,患儿家长也比较容易接受。

3. 中药小妙方,超可靠

随着大家对中医药的认识,也更能接受中药的味道,不少家长常说“大夫,给我们调点小中药吃吧”。      
神曲、麦芽、谷芽、山楂都是中医常用的消食药,均有消食和中的功效,治疗饮食积滞、消化不良等证。不同的是,四种药物在消滞上侧重点不同。      
如果肉食吃多了,可用山楂。山楂善消肉食油腻之积,且能活血化瘀。炭制后的山楂还可以止泻止痢。      
如果面食吃多了,可用麦芽。麦芽善消米、薯、芋等淀粉类食积,又能回乳,用于妇女断乳或乳汁郁积乳房胀痛等症。

如果米食吃多了,可用谷芽。谷芽能和中而益养胃气,消食而无伤中之弊,配党参,白术,砂仁等,治脾虚食少,纳谷不香,气短乏力之证。

(稿件来源: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通讯员:张静)

}

    追着小孩子身后喂食的情形,相信不少家长都见过或亲身经历过,还有的孩子在晚上总是睡不安稳甚至有哭闹的情况。遇到以上这些情况的家长一定要留意了,可能孩子已经出现积滞的情况了。


      积滞是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肠胃疾患。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大便不调等为特征。

      本病主要是由乳食内积,脾胃受伤而致。由于患儿素体差异,病程长短不同,临证有实证和虚中夹实之别,纯虚证则少见。一般平时体健,乳食不节而食积脾胃者,多属实证;平时脾胃虚寒,消化乳食力弱,而致乳食停蓄中焦,日久形成积滞者,多为虚中夹实。若不及时调治,即可转化为疳病。

面黄肌瘦,山根青筋横截,色深黯,烦躁哭闹,夜卧不安,伤乳食则呕吐乳片,口中有乳酸味,食欲不振或呕吐酸馊,腹胀或疼痛,小便短黄或米泔,大便酸臭或溏薄、便秘或兼低热,舌红苔腻。积食化热,有热象的出现。

治以消乳消食,导滞和中。

乳积——消乳丸。本方以砂仁、神曲、麦芽消乳化积,香附、陈皮理气和中。

食积——木香大安丸。本方以山楂、麦芽、神曲、莱菔子、砂仁、枳实消食导滞;木香、陈皮理气和中;并以黄岑清积热,白术安脾胃。

面色萎黄,困倦无力,夜睡不安,不思乳食,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呕吐酸馊乳食,大便溏薄酸臭,唇舌色淡,舌苔白腻,脉沉细而滑,指纹青淡。

治以健脾助运,消补兼施。

健脾丸。本方以党参、白术扶脾益气;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导滞;并以枳实、陈皮理气消胀;虚实兼顾,消补并行。


(主)揉小天心3分钟,清补脾5分钟,清板门5分钟,逆运八卦3分钟,清四横纹2分钟,清肺3分钟,清大肠3分钟,清天河水1分钟。

(配)分腹阴阳、点中脘、点天枢(双)、摩腹(泻法)各2分钟,掐揉足三里5~7次。

推2~3次后症状好转,改为调中健脾胃:分阴阳2分钟,补脾5分钟,推上三关3分钟,补肾5分钟,揉二马3分钟,清板门5分钟,逆运内八卦3分钟,清四横纹2分钟,揉外劳宫3分钟,补大肠3分钟,清天河水1分钟。

(主)补脾5分钟,推上三关3分钟,分阴阳2分钟,逆运内八卦3分钟,清四横纹2分钟,揉外劳宫3分钟,清大肠3分钟,清天河水2分钟。

(配)补肾5分钟,清板门3分钟,分腹阴阳2分钟,点中脘、天枢各1分钟,摩腹顺逆各1分钟。

1.提倡母乳喂养,乳食要定时定量,不宜过饱。食物宜新鲜,不食生冷、肥腻之品。

2.小儿随年龄的增长给予相适应的辅食,要按时逐渐、逐样增加,切忌偏食。

1.常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增加抗病能力。

2.饮食有节,不吃零食,纠正偏食,少进甜食及饮料,不进滋补品。

3.有积滞的应及时查明原因并给予治疗,症状好转后,饮食要逐渐恢复。

4.晚餐要清淡,不要进餐太晚,以免消化不好,胃不和则卧不安。

    好了今日的积滞就分享到这里啦,虽然年已经过完,但过年期间造成的积滞对孩子的脾胃影响还是存在的,平常要多注意孩子的饮食情况,出现积滞的苗头就要及时干预哦!

注:文中涉及的方药请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 小儿积食的情况比较普遍,在出现积食苗头时,很多家长并不会重视。然而,对于娇弱的孩子来说,小小积食会引起发烧咳嗽等疾...

  • 积滞 贡献者刘金民 积滞,中医病名。积滞是因小儿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胃肠,脾运失司所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的脾胃病...

  • 因为最近受疫情的影响,大家都在家里做美食,又不能出门运动,遇到积食的宝宝多。出门去看病啊什么的又不方便,所以大家通...

  • 基本概述 拼音名:Gan Ji 英 文:Rickets plot 常见证型有:①乳食壅滞型疳积。证见精神烦躁,夜寐...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 没事就多看看书,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没事就多出去旅游,别因为没钱而找借口,因为只要你省吃俭用,来...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

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热病。 临床表现具有湿、热两方面的证候。后期既有湿热化燥伤阴,又有阳气虚衮。两种不同转归。本病四时皆有,但多发生在雨湿较多的夏秋季节。

湿温病名首见于《难经.五十八难》,该书将其隶属于伤寒之中,并载其脉象为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晋王叔和《脉经》记载了湿温的病因证治,如提出其病因是“常伤于湿,因而中暍,湿热相薄。”,其主证为“苦两胫逆冷,腹满叉胸,头目痛苦,妄言。”指出“治在足太阴,不可发汗”.宋代朱肱《类证治人书》指出白虎加苍术汤为治疗本病的主方。

金元时期对湿温的治疗仍局限在伤寒范围。迨至清代,有了本病的专著《湿热病篇》,薛生白在该书中所称的湿热证主要指湿温。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称暑兼湿热,偏于暑之湿者为湿温。薛、吴二氏系统论述了湿温的病因病机以及辨证施治等,一直为今日所遵循。 湿温初起,苔白不渴,以芳香苦辛、轻宣淡渗三仁汤可法。轻开上焦肺气,气化湿亦化。 若湿热不从外解,由表入里。

邪在气分,湿遏热伏,缠结不清,苔白或黄或垢腻或干。清热解毒,芳香化湿,甘露消毒丹为主(《温热经纬》甘露消毒丹方:滑石、茵陈、黄芩、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射干、连翘、薄荷、蔻仁)。用药微苦而非大苦,无遏湿伤阳之弊;清利而非燥利,无助热灼津之害。湿热留恋,邪未化燥,此方最佳。苔黄腻舌红热重者或加竹叶、芦根轻清透热,或加黄连、山栀苦寒泻火;苔白或嫩黄垢腻湿重者或加苡仁、茯苓渗湿于下,或入半夏、厚朴辛开于中。

其他或加浙贝、杏仁宣开肺气,或加竹茹、前胡清化痰热,或加蝉衣、牛蒡以透疹等等随症施治。若见黄厚之苔,不论已燥未燥,凡便溏者为湿热积滞之邪未净,均可导下。若湿伤阳气,阴寒内盛,法当扶阳,禁用苦寒。若热伤阴血,湿已化燥,法当清润,则芳香淡渗宜慎。

若气分不解,邪入营血,出现神昏、谵语、痉厥、伤阴、亡阳或出血之变,此痰火内闭,木火同气,热极风生,肝风内旋,胃阴将涸,急需以牛黄、紫雪、至宝之类,藉芳香灵通之品,直达心宫而开内闭,犀角地黄、羚角钩藤、三甲复脉、大定风珠等熄风救液。而阴损及阳或亡阳虚脱者,又应当益气固脱、回阳救逆,冀挽垂危于万一。

本病初起忌用辛温发汗、苦寒攻下、滋养阴液等。若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误作伤寒而发汗,则湿随辛温发表之药蒸腾上逆,遂蒙蔽清窍;若见胸闷脘痞,以为积滞而攻下,则损伤脾胃之阳气而致脾气下陷;若见午后热增,以为阴虚而滋润之,则使湿邪滞着不化,病情迁延难愈。故吴鞠通说:“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即指出了湿温病初起治疗的三大禁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饮食积滞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