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偶数相乘得到的数都是4的倍数吗?

因数与倍数知识点总结1、因数与倍数的认识例如:18÷3=618是3和6的倍数,3和6是18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不是独立存在的。(注意: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一般不讨论0。)找因数的方法:用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的方法一对一对有序的找比较好。找倍数的方法:从1倍开始有序的找。2、奇数与偶数偶数: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奇数:自然数中,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0也是偶数。一个整数是偶数还是奇数,是这个整数自身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叫做奇偶③奇数和偶数最常见的性质:任何一个奇数一定不等于任何一个偶数。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总是一奇一偶。④两数的奇偶性相同,和或差是偶数;两数的奇偶性不同,和或差是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3、一个数的倍数的特征2、3、5的倍数特征:质数与合数知识点总结1、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0四类.(1)质数(或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2)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其他因数)。(3)1: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注①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连续的两个质数是2、3。②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质数相乘一定得合数。③质数和合数研究的范围是除0以外的自然数④20以内的所有质数,有8个分别是:2、3、5、7、11、13、17、19⑤100以内的所有质数,有25个分别是: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2、100以内找质数、合数的技巧:看是否是2、3、5、7、11、13,的倍数,是的就是合数,不是的就是质数。关系:奇数×奇数=奇数质数×质数=合数3、常见最大、最小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合数是:4;最小的自然数是:0;4、判断质数①尾巴判断法,排除末尾是0,2,4,6,8,5②和判断法,排除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5、分解质因数概念:把一个合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作分解质因数。方法:相乘法,树形分解法,短除法。注意:把合数写在等号左边,比如30=2×3×5就不能写成2×3×5=30;短除法是除法的一种简化,利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除数和商都不能是1,因为1不是质数。10以内23571开头开头23293开头31374开头4143475开头53596开头61677开头7173798开头83899开头97100以内质数表:因数和倍数单元测试一、“对号入座”填一填。1、已知24÷4=6,那么我们就说(  )是( )和()的倍数,( )和()是(  )的因数。2、10以内所有质数的积减去最小的三位数,差是( )。3、用0、1、2三个数字排成的所有三位数中,能同时是2、3、5的倍数有(     )。4、23乘(  )的结果是质数,乘(  )的结果是合数,乘(   )的结果是3的倍数。5、30的所有的因数的和是(  )。6、几个质数连乘的积一定是(  )数。7、20以内所有质数的和是(   )。8、一个两位数有因数5,这个两位数最大是(  ),最小是(  )。9、如果X是偶数,那么X+3是(   )数,X-4是( 

因数与倍数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

第1篇: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1、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乘得的积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1、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现把两个乘数不是零的部分相乘,再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加几个零。

2.乘积末尾0的个数是由乘数末尾有几个0决定的。(错误)因为乘法计算过程中末尾也会出现0.

1.容量是一个物体可以容纳的体积。

二、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

2.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时,一般用升或毫升做单位。

2、生活中的升和毫升的运用: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毫升;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升;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升,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升;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升,一瓶饮料大约是400毫升,一锅水有5升,一汤勺水有10毫升。

3、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毫升。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

4、1毫升大约等于23滴水。

一、三角形的特征及分类

第2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知识点汇总

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4.三角形有3条高,3个底。

5.三角形具有稳定*,不易变形。

6.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7.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8.快速判断任意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看两条较短的线段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线段。

9.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10.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11.有一个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有一个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13.三角形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13.三角形按边分:普通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4.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按边)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按角)

15.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按边)

有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按角)

16.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7.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18.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两个底角相等。

19.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个角也相等,都是60度。

20.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21.等腰三角形中,两腰相交于一

第3篇:最新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小学阶段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大家以后的学习大有帮助,小编为大家提供了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祝大家阅读愉快。

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小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小数。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4.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写作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写作0.01),,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写作0.001)。

5.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用三位小数表示

(1)先读整数部分,再读点,最后读小数部分。

(2)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3)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零,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几个零。

7.小数的*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8.利用小数的*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又如: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第4篇:四年级数学下册前四个单元知识点汇总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6、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提前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地点。(比例尺、角的画法和度量)

注意:1、比例尺2、正北方向3、角的画法

2、位置间的相对*。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观测点的确定)

3、简单路线图的绘制。

4.地图的三要素:图例、方向、比例尺。

5.确定方向时:a、先确定观测点

(1)从那里出发,那里就是观测点。

(2)“在”字后面的为观测点。

b站在观测点来看方向。

第5篇: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汇总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4、像-16、-500、-3/8、-0.4这样的数叫做负数。-3/8读作负八分之三。16,200,3/8,6.3这样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可以

加+号,也可以省去+号。+6.3读作正六点三。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16℃读作十六摄氏度,表示零上16℃;-16℃读作负十六摄氏度,表示零下16℃

6、如果2000表示存入2000元,那么-500表示支出了500元。向东走3m记作+3,向西4m记作-4。

7、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而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正数小。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数就越小。如:-8-6。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

第6篇: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法的意义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计算小数乘法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及估算

小数的混合运算(整数运算定律完全适合小数)

文具店(小数乘法的意义)

通过具体情境教学使学生了解小数与整数相乘就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小数乘法的意义比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小数乘法的意义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即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二是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示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小数计算乘法,用的是转化的思想方法.先把小数转化为整数算出积,再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还原成小数乘法的积.如6.20.3看作623相乘的积是186,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就从186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还原成小数乘法的积1.86.因此,小数乘法的关键是处理好小数点.在点小数点时注意,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如0.040.2=0.008,在8的前面补两个0,点上小数点后,整数部分也写一个0.

小数点搬家(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明白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第7篇:分享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8篇:五年级下册数学数与代数的期中知识点汇总

1.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全是自然数。

2.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注:整数包括自然数)

3.倍数和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如:4×5=20,就可以说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

判断题或填空题易出。如:4×5=20,4是因数,20是倍数,这是错误的。

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而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和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

4.找因数:找一个数的因数,一对一对有序地找,就不会重复和遗漏。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1的因数只有1个,就是1。

如:36的因数有:1,36,2,18,3,12,4,9,6

5.找倍数:从1倍开始有序地找,一个数没有最大的倍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例:一个数最大的因数与最小的倍数是18,这个数是(18)。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特征是:个位上是0,2,4,6,8。如:2,4,6,8等等。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特征是:个位上是1,3,5,7,9。如:1,3,33,99等等。

7.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质数。如:2,3,5,

第9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为了帮助大家掌握巩固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3)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3)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5)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

第10篇: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八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如果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1、正三边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四边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5条对称轴,……正n变形有n条对称轴。

1、图形的平移,先画平移方向,再把关键的点平移到指定的地方,最后连接成图。

2、图形的旋转,先找点,再把关键的边旋转到指定的地方,(注意方向和角度)再连线。

1、4×3=12,或12÷3=4。那么12是3和4的倍数,3和4是12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存在的,不可以说12是倍数,或者说3是因数。只能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2、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3、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4、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

5、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个位是0、2、4、6、8的数)

6、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个位是1、3、5、7、9的数)

7、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8、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个位上一定是0。(如:10、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奇数和偶数相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