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的投资对社会有什么好的


· 超过69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新世纪前10年我国经济将处在以结构调整为主导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不仅要继续扩大经济总量,更要解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与发展问题,如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与完善、劳动力增长与就业困难的矛盾以及“入世”、经济全球化对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度的要求等。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都需要提升社会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主办奥运会是最佳、最典型的方式。一般来说,一个国家从申办开始到奥运会结束,至少能在10年的时间内让全民普遍关注。以北京为例,从1999年北京奥申委正式成立到2008年奥运会圆满结束,这10年将会出现前期的“人人盼奥运”和后期的“人人都是东道主,全民支持办奥运”的祥和局面,而这10年正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主办奥运会无疑将为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使中国经济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 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基本的成功经验。改革开放的20多年我们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这一体制还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度,在主动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中不断完善。扩大市场开放度除了市场主体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推动之外,政府利用重大事件来有意识地推动这一进程尤为重要。主办奥运会即是一个国家扩大市场开放度,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媒介。首先奥运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国际化的事件。主办国的政府、组织和企业要与多个国际组织和众多跨国公司进行业务往来和商业谈判,因此从申办到实际运作的全过程都必须按照国际惯例来操作。这样的操作要求该国政府、组织和企业都必须调整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管理和运作方式,而这样的调整过程无疑就是扩大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过程。其次,现代奥运会投资巨大,一般来说,主办夏季奥运会用于赛事的直接投资和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间接投资加起来会超过几百亿美元,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办奥运会投资会更大。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总投资将会达到1323亿元。这样大的投资规模对国内外企业都有巨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奥运工程都要求有一流的设计水平、一流的工艺和施工水平以及很高的科技含量,因此在工程的招投标管理中绝不能搞地方保护主义,只有扩大市场开放度,按国际惯例操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投资的效益。最后,承办奥运会会使主办国在整体上获得一个开放、民主和有活力的形象,这种形象对吸引外资以及国内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都有实际意义。所以,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 3、有利于在国际上打造“中国品牌”,能更好地带动国内企业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 现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除了企业自身要有雄厚的实力和一流的产品,还需要企业所属国在国际上有美誉度和影响力。也就是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竞争实际上是需要国家这一大品牌支撑的。主办奥运会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打造“国家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冷战结束以后,中国成为西方阵营竭力遏制和打压的对象,在以美英为首的西方主流媒体中,对中国的正面报导并不多,中国通过申办和主办奥运会,将使西方媒体不得不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持续关注中国,并给予更多正面和客观的报导。这种长周期、高频率的报导,对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树立“国家品牌”都有重要作用。国家盛,企业兴。国家这一大品牌打响了,企业的小品牌才更容易进入国际市场,才会更具国际影响力。另外,承办奥运会还能使本国企业借助奥林匹克市场营销计划宣传、推广企业形象和品牌,以悉尼奥运会为例,本届奥运会共有106家企业成为各类赞助商,其中TOP赞助商24家 澳大利亚公司13家 ,支持商18家。一般产品供应商40家,体育产品供应商24家,其中绝大部分为本国公司。这些企业借助奥运会的巨大传播力使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品牌具有了国际影响。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国内的众多企业就可以借助奥运会来推进企业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跃升。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130个赞

从经济上面讲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申奥成功的刺激,我们国内的包括体育运动设备、建筑设施等各方面都将得到一个十分广阔的市场,这样的话我们的经济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加快增长,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由于申奥的成功,可能对我们国内居民的消费会带来一定的刺激,比如说为了到北京来看奥运会,或者在北京可以有各种跟奥运相关的服装,或者是其他的相关消费都会有很大的销路,特别是对国内来讲很多人都计划如果有这样一次机会的话,能够在整个的经济建设过程中,把北京作为一个旅游点来看。 第三,可以吸引很多外国的游客,包括外资进来,这样的话,对国内的经济也有促进作用。


推荐于 ·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就读于山西大同大学统计学专业


  1. 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声望、强化民族认同感 、增强社会凝集力、增强社会的整合能力、改善社会风气、增强政府的行政能力和加速社会发展进程  。

  2. 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奥组委收入达到205亿元,较预算增加8亿元,支出将达到193.43亿元,较预算略有增加,收支结余将超过10亿元。

  3. 2008年北京奥运会促进了北京市的城市建设,促进北京的社会经济将向更加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迈进。奥运会带动通过调整和优化房地产投资与建设结构,增加面向工薪阶层的房屋供应量,使房地产市场更加健康地发展,并拉动了经济增长  。

  4. 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北京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北京的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到200公里,建成新城区与城市中心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26条快速联络线,新建北京到奥运协办城市天津的双向8车道高速路和时速300公里的城际铁路投入运行,使北京形成了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化交通网络。


· 超过5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从经济上面讲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申奥成功的刺激,我们国内的包括体育运动设备、建筑设施等各方面都将得到一个十分广阔的市场,这样的话我们的经济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加快增长,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由于申奥的成功,可能对我们国内居民的消费会带来一定的刺激,比如说为了到北京来看奥运会,或者在北京可以有各种跟奥运相关的服装,或者是其他的相关消费都会有很大的销路,特别是对国内来讲很多人都计划如果有这样一次机会的话,能够在整个的经济建设过程中,把北京作为一个旅游点来看。 第三,可以吸引很多外国的游客,包括外资进来,这样的话,对国内的经济也有促进作用。


· 超过58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中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增长 面对诸多问题和不确定性因素的挑战,中国经济依然保持活力,因为其拥有最大的市场、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投资、外需和内需三大经济拉动因素,加上宏观调控手段日趋成熟,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奥运会(搜狐联想2008奥运、联想官网)影响的是预期,“一保一控”的目标就是要稳定通胀预期,防止出现全面通胀,同时把握好“保增长”和“控物价”之间的平衡点,保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由于宏观调控,中国经济过热风险开始得到消化,经济增速开始变缓。这种“变缓”不是被动的变缓,而是宏观调控所追求的“变缓”,是年初提出的“两防”调控政策开始发挥作用的表现。 可以预见,今年我国的经济增长仍将保持较快速度,原因有二: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基本面良好;二是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短期动力不减。 同时,在节能减排等产业政策引导下,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明显加快,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 曾有经济学家担心,奥运会尽管对实体经济影响有限,但由于给投资者形成了良好的预期,致使资产价格因炒作而虚高,股市和楼市在奥运会结束后会迅速调整。 “如今,市场情况已发生了变化,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已使得中国经济过热风险开始消退,经济运行逐渐回归到正常轨道上。”经济学家樊纲表示,股市、楼市的风险已在很大程度上释放,能源价格也作出调整,所以更不必过多担心奥运会后的中国经济。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有专家作出预测,中国经济7%至8%或更高一些的增长率至少可以再维持15年至20年。中国投资将继续处于兴旺状态,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只要政策调节适当,我国经济就完全可以自如应对国内外各种情况的变化,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 “这些是其他承办过奥运会的国家所不能比拟的。”上海银监局副研究员张望博士说。可以判断,中国经济运行在既往轨迹上有着全新的动力基础,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将一如既往地运行在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上。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民革北京市委 

  民盟北京市委 

  民建北京市委 

  民进北京市委 

  农工党北京市委 

  致公党北京市委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 

  台盟北京市委 

  北京市工商联 

  丰台区政协 

  奥运会举办前,国内外普遍关注北京经济是否会出现奥运后低谷现象。鉴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从2008年3月至10月,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与民革北京市委、民盟北京市委、民建北京市委、民进北京市委、农工党北京市委、致公党北京市委、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台盟北京市委、市工商联、丰台区政协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奥运后首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开展了调查研究。调研期间,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使可持续发展课题研究更显重要与迫切。联合调查组紧密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先后听取了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市工促局、市科委、市商务局、市旅游局、市建委等政府部门的情况通报和北京体育大学有关专家的专题报告,对朝阳区、石景山区、亦庄开发区以及河北、天津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首都企业家俱乐部的企业家就北京投资环境问题进行座谈,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多次研讨。参与本课题调研的政协委员和党派成员达706人次。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此报告,供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研究参考。 

  一、我市经济发展现状及奥运对首都经济发展的影响 

  自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新一轮加快增长之势。伴随着2001年奥运申办成功,首都经济受全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奥运因素的双重拉动,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达到新高度。2002年至2007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2.2%,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截至2007年,北京已经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7年,全市GDP达到9006.2亿元,占全国GDP的3.6%,全市人均GDP为56044元,相当于全国的2.9倍。 

  二是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从需求结构来看,我市经济增长基本实现了投资和消费需求双驱动,而且消费越来越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从产业结构来看,北京已经形成“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2006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70%,与首都功能定位方向一致。而且,我市产业结构高端化趋势明显,2007年我市规模以上现代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达到40.3%,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68.1%。 

  三是总部经济不断壮大。一方面,北京作为首都,集聚了大量中央单位。2006年,中央单位资产总额占全市资产总额的81%,实现增加值占全市的38%。另一方面,北京正成为不同类型企业总部的集聚之地,总部经济不断壮大。截至2007年,在京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00多家,仅金融街区域就集聚了600多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总部和大企业总部。 

  四是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得到提升。2007年,北京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5.6%,远高于全国1.49%的平均值,占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的13.7%,发明专利授权数也居于全国首位;我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5.5%,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8.4%。2008年1月至5月,北京地区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51.8%,全市成交技术合同数增长14.5%,合同成交额增长1倍。北京市还被国家认定为六大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 

  五是举办奥运促进了北京的发展。奥运会举办前,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多条地铁线路以及“鸟巢”、“水立方”、奥运村等一批奥运设施相继建成,电力、燃气、供水条件也大为改善,大大提升了北京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实施“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三大理念,使首都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保护,一大批高科技项目在奥运场馆建设中得到应用,北京生态环境也得到进一步改善。举办奥运会,不仅推动了首都经济的发展,而且极大地改善了北京的投资环境。 

  应该说,2001年以后的北京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较快、质量较好、效益较高的阶段。北京作为特大型城市,与奥运相关的投资大约有3000亿元,不到北京2001年至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5%,奥运消费占同期北京的消费比重也较低。相关研究显示,奥运会对首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体在1%左右。可见,奥运对北京经济增长只起到有限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市经济持续增长主要是建立在改革开放与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 

  二、奥运后首都经济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北京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对提升中国和北京的国际形象,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改善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奥运后首都经济受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的影响,出现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世界范围看,全球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全世界许多国家,已经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的走势,而且金融危机还在不断地向实体经济蔓延。从国内经济看,受国际需求减少、出口退税率下调、能源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银根紧缩等因素影响,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效益明显下降,财政收入增幅骤降。首都经济处于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的重大变化之中,虽然涉奥投资因素对北京经济发展的影响有限,但首都经济在国内自然灾害频发、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已经出现增速回落走势,2008年一季度我市经济增长11.3%,上半年增长11%,前三季度增长9.1%;前三季度我市工业仅增长4.9%,财政收入从8月份开始呈现负增长趋势。因此,化解全球经济减速的负面影响已成为我市政策调控的主要任务。 

  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投资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有所减弱 

  从投资方面看,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下滑走势。奥运后北京与奥运相关的投资项目不再发生,外资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投资力度减弱,房地产业受楼市持续低迷影响开复工面积下降。前三季度本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72.6亿元,同比下降7.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1%,出让土地同比下降30.2%,住宅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1.1%。而且,长期过度依赖房地产投资的不合理结构,难以为首都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也酝酿着较大的市场风险。多年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都在50%以上,远高于上海、天津等城市,而制造业投资比重只占10%左右,低于国内其它主要城市。从消费方面看,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后劲不足。2002年,世界各国最终消费占GDP的平均比重为80.1%,尽管2007年北京市消费对GDP的贡献达到67.7%,但与国际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而扩大消费需求又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一是股市持续低迷,导致居民财富大幅度缩水。二是房价过高对部分购房居民的中长期消费有透支作用。三是CPI、PPI高位运行,使居民实际购买力明显下降。 

  (二)经济发展内部不平衡的矛盾突出 

  近年来首都经济尽管实现了较快增长,但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值得关注。一是产业发展不平衡。尽管我市三次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但各个产业内部发展明显不平衡。在第三产业内部,文化创意、旅游、物流等产业发展的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尚未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服务类企业,“小、散、低”现象依然存在;在第二产业内部,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在陆续关停转移,而符合首都需要的重点产业发展又不尽如人意,导致第二产业发展有整体下滑的趋势。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虽然近年来我市已经加大了对郊区的投入,但倾斜力度仍显不足,城乡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三农”问题依然制约着首都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是地区之间资源配置不平衡。由于对区域协调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致使北京城市发展“北重南轻、东高西低”的趋势日益明显,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越拉越大。 

  (三)资源与环境问题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奥运期间,北京及周边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管制措施,保证了我市资源供应和绿色奥运目标的顺利实现,但奥运后北京资源环境问题依然存在。一是环境污染有所反弹。随着奥运后周边地区工业恢复生产,建筑工地复工,单双号限行措施改变,空气污染出现恢复性反弹苗头。二是能源保障留有缺口。受外部环境和自身储运能力影响,夏季和冬季能源运行还存在区域、时段、品种的结构性矛盾。三是水资源供求矛盾突出问题依然存在。2007年,北京市人均水资源为144.5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000立方米的水平,也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水资源量1700立方米的警戒线,而2007年北京人均年用水量达到213.1立方米,广大农村还大范围采用大水漫灌,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供求失衡,导致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四是区域产业分工布局不合理,也使首都资源环境问题不能在更大范围内得到缓解。上述资源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首都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科技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 

  尽管首都科研院所众多,科技人才集中,科技投入规模大,科技成果多,但首都科技优势并未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科技体制改革滞后,大量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造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难以形成,一些科研项目一开始就与市场脱节,研究成果产业化难度大。二是支持科技创新的资本市场发育不充分,尤其是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风险基金退出难,科技成果转化缺乏充足的资金投入。三是政府部门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和资金过于分散,对科研经费使用监督管理不严,造成科研经费推动科技创新的效率不高。 

  (五)经济发展还受诸多软环境的约束 

  近年来,全国各地尤其是许多沿海城市都十分注意改善投资软环境,以增强对企业投资的吸引力。虽然北京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进,但还是存在诸多软环境问题。一是在政策环境上缺少有吸引力的产业发展政策。不仅国内外企业在北京投资的大项目少,一些适合在首都发展的项目也从北京流出。而且由于政策环境不宽松,民营经济发展也不尽人意。截至2008年3月,全市私营企业注册户数比上年底减少2.1万户,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减少15.4%。二是在行政环境上存在政府部门主动服务意识弱,一些部门办事潜规则太多,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可靠性较差等问题。三是在产业环境上北京的产业配套环境、企业融资环境还不完善,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困难。调查显示,80%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不能满足需要,60%的中小企业没有中长期贷款。四是在人居环境上,由于一些留住人才的优惠政策还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导致有实践经验的高学历人才紧缺,各行业领军人物缺乏。 

  (六)奥运场馆、奥林匹克公园等设施的管理与利用尚未落实到位 

  奥运场馆尽管是一种优质体育资源,但如果得不到很好利用,也会造成投资沉淀、运营效益不高,形成巨大的管理维护成本负担。在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中,雅典、蒙特利尔、悉尼等城市都存在奥运后体育场馆闲置问题,而巴塞罗纳在奥运后利用市场机制对场馆资源进行再开发,把主场馆作为巴塞罗纳足球队的主场和音乐会会场,并把场馆开发与海滨旅游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奥运后开放情况来看,一是协调管理奥林匹克公园及周边体育场馆等设施的机构虽已成立,但工作人员尚未全部落实到位;二是奥运场馆和奥林匹克公园的再利用缺乏系统规划,餐饮、商店、厕所等设施不配套,管理制度也不完善,既不利于奥运场馆的再开发,也影响了该区域旅游、会展等产业的发展。 

  三、对奥运后首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针对奥运后首都经济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全市上下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把握发展机遇,主动应对当前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的复杂局面,将奥运理念融入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之中,积极拓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新观念、新思路和新举措,坚定不移地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为此,联合调查组就奥运后首都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 

  从北京的实际出发,在坚持“三二一”产业格局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明确三次产业各自的发展重点,加强自主创新,促进节能减排,努力打造能够体现北京科技实力、资本实力和高层次人力资源价值的新型产业体系,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不断提升首都经济的竞争力。 

  1、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适合首都发展定位的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高技术类产业。一是突出发展能体现首都特点与竞争优势的现代服务业。应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快制定现代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标准,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业、商业、旅游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与公共服务业的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服务企业。在当前宏观形势下,更应突出首都金融业的发展地位,积极构筑管理科学、结构严密的金融安全网,提高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能力。二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适合首都发展定位的高端制造业,防止第二产业发展出现大幅度下滑,使其在首都经济中保持适度比重。保持一定的二产比重有利于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有利于提高首都经济的稳定性,也有利于缓解北京就业压力。一方面,应针对近年来部分产业关停转移导致我市二产不断萎缩的情况,制定出台能吸引大项目落户北京的具体政策,积极推动科技奥运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加快发展能集成规模化资本与先进技术的装备制造、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另一方面,应抓住世界金融危机造成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的时机,加大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力度,坚决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等落后生产能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上市来做大做强。三是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在首都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应充分利用北京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比较优势,重点支持文艺演出、广播影视、动漫网游、新闻出版、古玩艺术、广告会展、设计服务、旅游休闲等产业发展,并制定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出台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出口的相关政策,突出文化创意与服务贸易的相互融合与支撑,为企业搭建文化经济贸易和创业发展的平台,着力培育一批大型跨国文化创意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四是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重点开发农业的生态功能与生活功能,提高其为大都市服务保障的能力。 

  2、着力推动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把首都科技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尽快制定并向国务院申报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北京是四大直辖市中唯一没有设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城市,建议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基础,加快制定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方案,充分发挥北京科技资源丰富、园区平台条件好、交通运输和信息网络发达的优势,打造能够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各类科技资源,并推动科技成果顺利转化的自主创新平台。二是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出台鼓励政策积极支持企业增加科研投入,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联盟、产业联盟、标准联盟建设,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放技术中心、实验室、设计中心等,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组建工程实验室和行业工程中心,切实重视科技孵化器和产业化中试平台的建设。三是根据企业和社会需求来确定科研项目的立项,有效整合分散在科委、发改委、财政局、工促局等部门支持科技创新的各类资金,并加强对科研经费支持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努力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果。四是搭建创新融资平台,方便企业创新筹资。可考虑以政府为主企业自愿参与的方式,成立各种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各类风险基金和创投资金进入企业创新领域,允许企业通过创新项目融资或政府事前采购融资等形式,多渠道解决企业创新资金不足问题。 

  3、创新发展理念,大力提升北京的环境竞争力。应在节能减排与生态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传承“绿色北京”发展理念,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率先建立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构建“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绿色经济发展体系。一是切实重视产业节能和建筑节能。积极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严格新建项目节能环保审批制度,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等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并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加强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监管,着力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制定实施商业、餐饮、娱乐、交通等服务行业的节能规范和相关标准。二是利用北京环境交易所的平台,探索建立包括环保技术交易、节能指标交易、排污权交易在内的交易市场,发挥市场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三是加快建立绿色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使优惠政策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倾斜,推动绿色市场机制的形成。四是加强对永定河、潮白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应尽快制定实施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把流域防洪、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综合起来考虑,改变过去只有河道防洪规划,而缺少流域生态规划和产业规划的局面。 

  (二)加大财政政策引导力度,进一步改善投资结构并扩大消费需求 

  应在积极扩大内需的政策中,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支持作用,使财政资金与金融资金、社会资金相互结合,促进北京投资结构改善,保证投资、消费规模逐步扩大,以推动首都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1、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进一步改善投资结构。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务院和北京市都出台了扩大投资的相关政策,政府部门一方面要确保投资的质量和效果,加强项目前期论证和建设过程资金监管,防止项目决策失误和监管不力造成重大损失;另一方面,对已经确定的投资项目,要抓紧落实前期准备工作,力保项目如期开工。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持适度投资规模。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吸引社会资本跟进,加快顺义、通州、亦庄等11个新城的建设步伐,健全新城功能,推动首都经济合理布局,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推进地铁、轨道交通和公交换乘枢纽站等重点工程建设。二是加大第二产业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应主动吸引适合首都发展的高端制造业落户北京,扭转近年来我市制造业投资比重过低的状况;鼓励现有企业在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上加大投入。三是积极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社会管理的支持力度,促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加大对农村的各项投入来促进农民增收,启动农民消费需求。四是积极支持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重视集雨设施、中水设施的建设和投入。 

  2、积极启动和引导消费需求。在目前宏观经济形势下,我市应重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一是政府应加大社保投入,努力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并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为市民扩大消费解除后顾之忧。二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解决本市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民就业问题,可采取政府购买等形式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通过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为扩大消费需求创造条件。三是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根据物价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及时提高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收入水平,缓解物价上涨对消费需求扩大的抑制作用。四是发掘新的消费热点,在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大幅萎缩的情况下,应积极引导市民在旅游、健身、体育、休闲等方面扩大消费。 

  3、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针对目前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状况,市政府应尽快出台应对措施,既要保障房地产业稳定发展,又要妥善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一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和限价商品房的建设规模,以财税政策为引导,鼓励房地产企业建设价格适中、适销对路的住房产品,重点支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和限价商品房的建设,以满足中低收入市民的住房需求,缓解房地产投资下降的矛盾。二是积极落实国务院最近提出降低住房交易税费等相关政策,支持居民购房扩大消费需求。三是解决房地产开发环节税费过高问题,在降低正规税收的同时,对开发环节的地方政府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切实降低土地、税费在房地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使楼市价格有充足的下降空间。四是积极探索培育租住房市场,缓和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矛盾。 

  (三)以规划为先导,促进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 

  应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城乡发展规划、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为先导,从城乡、地区和区域角度分析北京资源与要素的供求关系,坚持一体化发展思路,促进区域资源合理配置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效缓解首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1、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一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快制定乡(镇)、村规划,全面推进北京城乡之间在发展规划、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一体化,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征地补偿机制,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二是鼓励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土地流转中心,注意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推动农村承包土地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三是在乡镇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开展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和宅基地试点,对于土地利用规划许可调剂为建设用地的,可通过土地整理来拓展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空间。 

  2、大力推动北京市范围内地区之间经济协调发展。应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积极协调各区县的发展,改变目前“北重南轻、东高西低”的不合理格局。一是推动顺义、通州、亦庄等11个新城的发展。鼓励政府管理机构、公共服务部门、知名学校、知名医院等优质资源向新城转移,把新城的经济功能、服务功能、居住功能统一起来,以减少人员大规模流动,缓解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妥善处理亦庄开发区和亦庄新城建设的关系,尽快明确亦庄新城建设体制。二是规划产业发展重点区域。在产业布局方面,高端服务业应围绕城区与近郊区域集中布局,而制造业应加快发展以亦庄为中心的东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同时,注意完善城南、城西和新城的城市功能,引导社会投资向南城和新城集中,鼓励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新项目在城市西南区域落户,促进丰台丽泽金融商务区的发展,并利用石景山首钢空置区替代性地发展现代服务业。三是重视生态涵养区的建设。应进一步明晰市与区县之间的事权范围和支出责任,推进事权与财力相匹配,不断完善区县考核评价标准,对承担生态涵养功能的区县应把生态建设作为主要考评指标,使其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产业发展上;进一步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集中财力进行重点项目的建设,切实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3、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以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为指导,遵循“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区域发展理念,妥善处理好“取”与“舍”的关系,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一是充分利用北京企业市场、资金、技术、人才优势以及周边地区土地、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资源丰富的特点,鼓励我市企业“走出去”发展,实现企业研发设计、品牌建设和产品营销环节在北京,制造加工环节在外地的发展模式转变。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拓宽我市产业发展空间,有利于缓解首都的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有利于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二是从首都经济安全角度出发,进一步深化北京与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在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开发和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为北京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建议尽快对北京在内蒙建设大型能源基地,利用洁净煤技术建立大型煤制代用天然气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论证,以确保首都能源安全。三是加强北京与周边省市的环境合作。依托北京的技术优势,为周边省市提供节能减排、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专业化服务。 

  (四)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优化北京发展软环境 

  应把奥运理念升华为城市管理、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的组成部分,在推进政府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切实加强北京软环境建设。 

  1、构筑支持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应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政策环境建设:一是尽快出台有利于重点发展领域大项目落地北京的政策措施。在明确大项目准入条件的基础上,加大财政、土地等政策对大项目的吸引力度,并建立重大项目政府部门负责制,切实加强对大项目的跟踪与联系,为中央企业、跨国公司在京投资提供良好服务。二是完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完善融资服务支持体系与信用担保支持体系,设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信用再担保公司,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三是进一步清理向企业征收的不合理税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2、构筑支持北京可持续发展的行政环境。以奥运精神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增加政府管理经济与社会事务的透明度,实现用权于民与还权于民的统一。一是简化审批手续和办事程序,减少不必要的政府职能,对明显存在职能交叉的政府部门进行合并。二是提高政策出台、决策与实施的透明度,进一步发挥人大与政协的监督作用,对事关市民切身利益的规划和政策出台前应广泛征求民意,以维护政府的公信力。三是规范卫生、环境、安全、质量相关标准,加强对食品、药品、住房等关系民生产品的质量监督,提高政府在维护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方面的监管能力。四是定期组织政府职能部门与企业、市民进行对话,公开服务承诺,改进服务质量,建设服务型政府。 

  3、构筑支持北京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环境。一是通过不断优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努力打造分工合理、联系紧密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二是加强资本市场建设,通过上市融资、企业债券、银行信贷、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切实改善企业融资环境。三是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不断优化我市人才结构,为企业发展提供各类专业人才。 

  4、构筑支持北京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应认真分析总结奥运期间北京实施的一些管制措施的得失利害,在不影响企业和市民生产生活的前提下,奥运后可采取其它更易于让公众接受的办法,进一步巩固奥运期间北京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的成果。下一步应重点解决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医疗体制改革等关系民生的大问题,真正体现“宜居城市”的魅力,为北京吸引和留住人才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五)深度挖掘奥运资源,促进首都可持续发展 

  应通过深入发掘奥运资源优势,加强奥运资源的再开发、再利用,不断提升北京城市管理水平,促进首都可持续发展。 

  1、重视奥林匹克公园和奥运场馆的管理和经营。尽快补充奥林匹克公园管委会的人员空缺,对奥林匹克公园进行整体规划、开发、管理与运营。一是要在原有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新情况、新问题,抓紧研究制定奥林匹克公园赛后开发的详细规划,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园区建设,并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对园区市容、交通等方面的管理以及必要设施的建设,尽快颁布奥林匹克公园参观旅游的各项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二是把奥林匹克中心区的体育功能与商业流通功能结合起来,打造高档体育用品购销特色街区,形成完整的体育经济产业链。三是尽可能把公益性与经营性利用结合起来。对经营性的体育场馆可采取政府采购方式,每年开展一定数量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对于政府投资面向社区服务的体育场馆,每年给予一定数量的补贴。四是对场馆资源进行市场化再开发。可考虑设立VIP客户、建立俱乐部、出售冠名权、专业培训、承揽广告、出售门票、租赁房屋、拍卖经营权等形式对场馆资源进行多元化开发,并把场馆开发与旅游、会展、娱乐、休闲等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五是中央政府与北京市政府应积极支持奥运场馆再开发,并在税收、融资、投资等方面给予扶持。 

  2、依托奥运资源和品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体育等产业。一是利用奥运资源打造首都旅游精品。建议以奥林匹克公园为核心,以奥运场馆为依托,进一步规划建设北京重要的奥运旅游休闲区,在该区域形成包括参观、就餐、购物、娱乐等环节的旅游服务链,并重视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让游客有地方停留,有地方花钱。二是利用奥运场馆和奥运赛事管理与人才方面的优势,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北京应与国际足联、田联等国际体育组织建立伙伴关系,争取承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积极参与国际体育市场的竞争;在未来国内其它城市申办奥运会或其它重大国际体育赛事时,应努力争取把北京作为协办城市。三是在“国际城市、国家首都、历史名城、宜居城市”的基础上,利用奥运会的品牌优势,延伸北京的城市功能,打造“运动之都”和“健康之都”,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构筑全民健身与奥运场馆利用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 

}

奥运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及树立良好的投资价值观西安领汇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主讲:陈亮**********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二路68号关于领汇西安领汇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是将价值投资理念与中国资本市场相结合的最坚定的实践者之一。公司成立于2000年3月份,注册资本为1989万元。我们的团队中有经验丰富的专家,他们在市场中历练多年,对市场有着充分的认识,我们还有众多硕士生,他们是未来市场的主宰,年轻而富有活力,充满***而又学识渊博,这样一个高层次、高水平的队伍一定会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我们还有严格的风险决策委员会,会对我们的每一项投资都保持严格的审核,以保证每一项投资都是安全而且有价值的。关于领汇主要内容:一、对经济的影响二、奥运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三、树立良好的投资价值观一、对经济的影响(一)对经济的正面影响(二)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一)对经济的正面影响对经济的总体影响:主要表现在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有形影响是指奥运会在拉动举办国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以及在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无形影响是指奥运会对主办国经济发展环境、开放度、国家声誉、形象和信誉度等方面的影响。(一)对经济的正面影响对经济的总体影响具体表现:1、拉动GDP增加2、创造无限商机和大量的就业机会3、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4、进一步扩大开放,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5、有利于在国际上打造“中国品牌”(一)对经济的正面影响1、拉动GDP增加在北京市的具体表现:据测算,因举办奥运,在年间,北京市的GDP年均将提高约转载请标明出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举办奥运会有什么好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