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科学理论说明“境随心转”

为什么我们把握不到自己的心,也不能让境随心转呢?

我的看法是有这么几个可能的原因:

1,每个人的认识是都带有很强的个人角度,导致在情景中只能看到自己适应的一部分,不能更全面、更多元视角的看待情景。

2,欠缺对当前心境的一种“打断”能力!当我们已经陷入不舒适的情感、认知体验过程中时,我们需要被“提醒”到这个状态,并将自己拉出泥潭。

这种将自己从过程中的“突然”打断,就是一种突然意识到自己状态的意识心。意识到,然后终止当前的糟糕状态,并调整自己对当前情景的感受、认知。

3,我们欠缺对情景事物的多元理解、共情和体验的能力。

有时候,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认知的问题,也能意识到自己的感受状态,但是,并不能发自内心的说服自己“真正认同”另一个角度的看法(只有纯理智上的一种思考无法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致使自己仍旧局限于感受个人角度来体验情景。

这个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自己并不能辩驳到真正的内心认同。

比如说:理智上会说,Ta一定有自己的道理,但是只是限于这种粗浅的看法上,不能在内心产生共鸣,这种看法就只是一种好无实质意义的一闪而过的想法。

问题在于自己视角的顽固性,以及自己对自我信念辩驳的惰性。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自己的解决方法是这样的:

1,努力的去了解基本道理

通过辩驳,让自己更宽容的理解这个世界中的种种,了解“道”理而非执着于个人的看法。

并能够随变化而适应变化,不执着、不固执。

通过对自己一层层的询问“为什么”,来逐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不是为了找到“正确答案”,而是在询问自己的过程中了解更多元深层次的可能性。

比方说问题是“为什么要工作”,我可以这样来询问。

(1)必须要工作吗?(朝九晚五中的那种)显然不是,有些人可以灵活的掌握自己的时间(自由职业者);

(2)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自由职业?优点是时间自由,但收入也会波动;

(3)有没有可能收入稳定点,还能自由职业?有可能,比如收租,但是投入太大;

(4)为什么要收入稳定呢?一定的波动不可以接受吗?实际上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在一定高的点位置波动,或者是年收入有一定稳定性;

(5)为什么会心里面希望稳定?不安全感,对可变、未知的担心;

(6)如何可以降低这个担心呢?首先担心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具体的勤奋劳作下去,才可能将担心化为泡影,担心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对自己的提醒;

(7)是否勤奋就可以解决问题?未必,正确的勤奋才可以,否则只会像拉磨的驴子一样勤奋但原地打转;

(8)正确的勤奋是怎样的?了解自己的喜好,找出真正用心的方向,学习他人,不断实践;

理论上,你可以一直不停的问下去,在任何一个问题点的不同询问方向都可以将自己引向多种可能。可以说对于任何一个问题,永远没有终结的答案——这对从小被教育认为任何问题都有“标准答案”的看法,是一种根本的挑战!

在询问自己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将自己有意识的引向新的可能性!

比如说第一个答案如果就是“吃好喝好养活家人自我实现”,假如你认为这就是最终答案的话,那就反问自己一句:“难道所有人都这样想的吗?其他人的方式是什么呢?”,如此再将自己打开思路继续询问。

2,意识到被牵引的惯性

承认惯性的认知、感受倾向,承认习惯性敏感倾向,然后在情景中深深的去体验自己的认知及感受,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惯性方向。

这个有意识包括两个意思。其一,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思维,让自己所有的答案都在自己已理解的范围之外伸展。具体方法采用上一小节的方式进行自我询问辩驳。

其二,在情景之中时,尽可能让自己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其中,从而将自己拉出来。

能够截断惯性的根本方法,就是能够从中“打断”惯性,然后用新方向替代,而所有的工夫,就在于如何在意识流中“捕捉”住一个点,契入有意识的心。

自我询问辩驳的方式,可以提高自己有意识的敏感度。简单说一下有几个级别:

(1)老终不曾意识到;

(2)终前意识到自己想法,朝闻道夕死可矣;

(3)反思型,在事情过后意识到当时自己表现不当;

(4)在事情进行中意识到自己的认知、感受不当;

(5)在念头起来时就意识到,从而直接调整自己表现

(6)核心信念已经调整,出来的感受、想法已经合时宜。

所努力练习的,就在(3、4、5)三个过程中下功夫,提高意识敏感度、意识速度。

担当,是对自己人生的担当!你如何定义自己的人生,决定了你会如何去践行,有多少力量与勇气去践行这种方法。

我想你已经寻找过很多具体提升自己的方法,不是方法无效,而是你根本就不能持续下去,不能让自己“坚持”。

所谓还得让自己坚持才能做下去,根本上讲是过不了“基本道理”这一关,你就没有能够说服自己,于是在“放弃”的思想一出来的时候,你那个念头就将自己给打败了,而渴望的自己却无任何还手之力(自我辩驳失败)。

所以,这个担当的勇气,是建立在已经辩驳清晰的“强力观念”之上的。可是,假若强力的观点未能彻底的清晰时,“勇气”就起了关键的作用——在不能彻底清晰的让自己对渴望信念信服的时候,在还有左右摇摆的时候,仍然让自己“敢于”走上未知、未清晰路上的,就是你勇气的力量。

最后的一点,假使你已经在上面的三条已经做的“完全”了,你仍旧需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反复以上的步骤。

你需要知道——无止境。

你需要知道惯性一生存在,需要做好持久“抗争”的信念。

你需要知道,你想要的结果可能随时会变化,你需要从头再来。

你需要知道,结果很重要,你也需要在过程中寻求快乐。

倘若你放弃了对结果的执着,你就赢得了在过程中寻求乐趣的可能。那么耐心、时间,就不会再是你关注的焦点。

倘若过程中已经有足够的快乐,你又怎么会极度渴望另一个带个你快乐的结果呢?!

我想说“这是一生的“工作”。

假如你有质疑,你可以用第一点“基本道理”的方法来一次对自己的辩驳,问题是“花费那么长时间值得吗”。

“你确定我说的不是已经实践验证可行的方法吗?”

勇气,才能让自己踏上对自我怀疑的路!

}

考试作文“心态与境遇”导写示例禅诗说:“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又说:“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心态,其实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和处世的态度,它和人所处境遇紧密相关,往往决定着人一生的前途和命运。

请以“心态与境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无论是在生活中怎样,高兴也好,忧愁也好,关键是调整好心态,因为生活绝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顺风也有坎坷,有平坦也有荆棘,如何去面对生活的原味,心态最重要。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

“心态”其实就是一个心理健康的问题。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学习竞争中,学生的心态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大学生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健康的心理教育尤其显得重要,如果举足轻重的高考作文命题出现有关“心理健康”的话题,无疑会促使更多的人重视这个问题。快乐其实很简单,就是需要培养良好的心态。那你的人生境遇一定会出现一种全新的境界,使你走上成功之路。

作文是一组关系型的题目,我们从材料的提示语可以看出,心态与境遇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我们学生在作文时可以讲述境随心转的故事,叙事可以跌宕起伏,采用欲扬先抑的办法,先写自己心随境转,是多么的烦,后来发现换一种心态,柳暗花明,境随心转则悦,具体到内容,可以写学习、生活、大学生就业等等;也可以论述心态决定境遇,从正反两方面入手,举例和说理有机结合,从而倡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处世态度。

1、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2、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3、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

标签:持之以恒, 心无旁骛, 韩春雨, 境随心转, 心随境转

韩春雨老师:心无旁骛,持之以恒

祝韩春雨老师心态平和。

[1] 新华网, 08:05:07,质疑韩春雨,请以科学的方式

[2] 凤凰网, 00:07:00,“网红”科学家韩春雨

[3] 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00:07:00,河北省科协第九次全省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杨正瓴科学网博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定势对迁移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