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僵尸与现实僵尸有什么区别?

如果真想让自己的认知提升,就该抛弃“这是常识呀,还用问吗?等类似想法,因为90%以上的时候你其实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回事。

随着不断地学习、思考,坤鹏论越来越感觉到,很多我们所谓的常识真的经不起推敲和深究,甚至只要稍稍用简单的逻辑拷问,便会败下阵来。

而我们认知中绝大多数常识,其实都是别人灌输给我们的,父母、学校、专家、社会……

偏偏我们还以为它们都是我们的自己发现所得。

所以,如果真想让自己的认知提升,就该抛弃“这是常识呀,还用问吗?等类似想法,因为90%以上的时候你其实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回事。

更关键的是,一定开放自我,特别是与你意见不合的观点,绝对不可一棒子打死,甚至更要尊重地去学习和了解。

就像在哲学的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上帝、神等说法,按社会教育给我们塑造的非黑即白思维模式,这些说法就是荒谬、糟粕……

但是,如果你持客观之心深入了解它们,就会发现,自己是多么狭隘、可笑。

今天,坤鹏论继续分享心灵哲学的另一派——二元论,看过后,相信你会对上面这段话更有感触。

心灵哲学的二元论包括实体二元论和性质二元论。

前者代表人物是笛卡尔,其后再无著名传人;

后者的创立者为斯宾诺莎,后继传承枝繁叶茂,起码在心灵哲学领域,一直与一元论的物理主义分庭抗礼。

搞懂这个理论,需要先了解三个名词:

我们的意识所产生的某种印象(比如:幻想、假想、梦想等,又称表象)。

指个人确实感受到的美味、难吃、疼痛、愉悦等主观的”感觉“,又叫感觉质。

它们同样都是从意识中产生的。

不管是印象还是感受质,它们都是主观体验的意识,统一被称为现象意识。

4.物理主义和科学家解释不了……

物理主义和绝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且都是物质。

在物质中,物理的原因和结果法则(因果律)是必然成立的。

自然界的事物必然有着早已存在的原因,且每一个结果都只和一个原因相对应。

但是,如果世界全部由物质构成,那么,现象意识又该放在世界中的什么位置呢?

为什么桌椅板凳等物体不会生出现象意识?

为什么同为物质的大脑却能生出现象意识?

还原论、物理主义的支持者通过对大脑状态的研究,从物理上说明了意识的构造与功能(到底对与不对,还没有定论)。

他们说,源于认知的信息通过神经元的传递成为感觉,引发行为。

但是,他们完全无视了包括印象、感受质在内的现象意识的存在。

我们就算再客观地说明心灵的功能,也很难客观地说明个人主观的痛苦或愉悦感等到底什么样?

也就是——子非鱼,安知鱼的喜怒哀乐以及所有感受。

另外,在还原论,物理主义那里,世界归根结底是粒子的集合。

可是,印象、感受质似乎并不是粒子。

那么,它们又该置于这个世界的什么位置?

主观的印象、感受质又是怎样从作为物质的大脑中生成的?

可以说,印象、感受质的存在打破了作为物理学基本观点的质量守恒定律。

印象、感受质怎样产生?又在何处?

这些仅凭唯物主义难以说明的问题,被称为意识的难题。

该理论认为,人们确实可以感受到表象和感受质等意识,而且意识并不遵循作为自然原则的因果律。

比如:即使没有物理上的原因,人的意识也可以海阔天空自由想象。

如果认为意识决定了身体行为,那就证明遵循因果律的物质(身体)受到了不遵循因果律的非物质(意识)的影响。

从物理学的原则上讲,物质世界必然不会受到作为非物质的意识的影响。

所以,副现象论认为,虽然不遵循物理法则的意识是确定存在的,但它完全不会带给物质(身体)任何影响,只是伴随在身边而已。

也就是说,副现象论认为,我们一直以为的意识带动身体的感觉就是错觉,个人意识其实是紧随行为之后出现的,所以,我们真的还不清楚人类是否具备自由意志。

这个还真有实验证明,后面坤鹏论会详细介绍。

6.思想实验——玛丽的房间

澳大利亚哲学家弗兰克·杰克逊从副现象论出发,提出了玛丽的房间这个思想实验,用来批判认为”世界上包括意识在内皆为物质“的物理主义。

这个思想实验是这样的:

假设有个科学家叫玛丽,她自从出生以后,就一直住在一个全是黑白的房间里。

她靠黑白的显示器和黑白的书来研究颜色,也就是说,她从来没有见过真实的颜色。

不过,玛丽了解一切关于颜色的物理事实,也能用语言完美地说明什么是颜色。

那么,当她打开黑白房间的门,第一次看见真实的颜色时,比如:蓝天白云红花绿草,她会不会全新获知相应的感觉,也就是看到颜色的感受质?

这种感觉是在物理学中再怎么学也学不到的!

在《》中,坤鹏论介绍过中文房间这个经典的思想实验,它向人们揭示的是,如今所谓的机器智能都不过是规则+记忆,它们的学习能力并不等于智能。
即使让一个人工智能表现得和正常人类完全一样,但它依然没有与人类相同的意识。
中文房间和电车难题、空地上的奶牛、定时炸弹、爱因斯坦的光线、特修斯之船、伽利略落体实验、猴子和打印机、薛定谔的猫、缸中之脑一起被称为史上最著名的10个思想实验。

这是心灵哲学中的假设存在物,也属于一个思想实验,常被用来反驳物理主义,比如:唯物主义、行为主义与功能主义者提出的论点。

你其实可以将它理解为人型的中文房间。

“一具僵尸只不过是某个在物理上和我们完全相同的东西,但是却没有意识体验——它的内心世界是一片黑暗。”

哲学僵尸是这么一种人,他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任何一个细节,都和真正的人一模一样。

他身体每一部分都像人那样运作。

也就是说,他没有感受质。

不过,尽管他没有感受,但不表明他会表现出来他没有感受。

他也会像人一样说自己饿了,或自己牙痛,区别只在于在他自己内心没有对应的感受发生。

而这恰恰就是物理主义所提出的,包括人类都是物质构成,没有别的东西,那我们本来应该都是僵尸,因为物理学本身并没有保证感受会出现。

那是什么样的物理规律决定了我们变得有意识,从而不是一个僵尸?

其实,在《》介绍过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也曾用磨坊论证得出过类似结论。

这个论证在他的《单子论》一书中:

“假设有让机械能够思考、感觉、知觉的机关。将这个机关整体以相同比例扩大,放进磨坊里。但是,在这个情况下去机械内部寻找后见到的,也只会是机械一部分各自运作的景象,绝对找不到能够解释表象(意识、感受)的一切物品。”

这段话的意思是,设想有某种物理的机制可以产生意识,现在将这个机制的每个部分按照同等比例放大,放大到我们可以像参观一个磨坊那样进去参观,我们看到的还是一个零件作用于另一个零件,却看不到任何可以叫做意识或感受的东西。

简单一句话:不论大脑使用的是什么机制,都不可能产生感受!

“物理学是很数学的。但那并不是因为我们非常明白物理性的世界,而是因为我们只知道皮毛——我们所知的只有世界拥有数学性质。物理世界只有关于时空构造里的抽象特征为人所知——这些特征还不足以表现,心灵世界中内在特征究竟有或没有什么不同。”

基于副现象论,美国心灵哲学家大卫·查尔莫斯提出了自然主义二元论。

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两个:

二元论:不能把心灵放在物质的世界中,因为这样永远也解不开感受质、表象、感觉、感情、欲望、信念等是如何产生的。

也就是说,只要物理学涉及的领域不扩展,意识的问题就永远无法还原为物质。

自然主义:人们不应该使用精神或灵魂等超自然的语言,否则就根本无法将其提升为逻辑上的议题。

要用自然的(科学的)语言来思考作为物质的大脑为什么会生出意识。

以上两个观点结合在一起就是自然主义二元论。

这个理论认为,就像肠胃的功能是消化,大脑的生物学作用是产生意识。

和肠胃消化食物、肺呼吸空气一样,大脑产生意识就是为了维持生命的生命现象。

大脑和人体的其他器官一样,各司其职,都是为了维持生命。

而感受质或感情属于主观问题,不可能从物理层面上讨论。

不能将物理学(神经科学)应该讨论的“意识”(第三人称)与感受质等哲学存在论或认识论应该讨论的“意识”(第一人称)混淆。

也就是说,科学的“意识”是第三人称,是功能意识,主观的“意识”是第一人称,是现象意识,不可混同。

由此,生物自然主义的提出者——美国哲学家约翰·塞尔认为,研究有意识和无意识时大脑状态区别,显然比对各个神经元的研究,更容易探究到意识之谜,因为这样就不需要理会感受质等主观意识的存在,可以更容易地触摸到意识的科学彼岸。

四、作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样的

”我们自己的经验为我们的想象提供了基本素材,因此,想象的范围也是有限的。我们的经验无助于想象这样的场景:一个臂上有蹼的东西在清晨和黄昏时分飞来飞去,吞吃昆虫;它视力低下,只能凭借反射回来的高频声信号来知觉周围的世界;它白天在阁楼里倒挂着睡觉。就我所能想象的范围之内(这并不算多远),它只告诉我,像蝙蝠那样行动对我来说会是什么样子。然而,这并不是我关心的问题。我想知道,对于一只蝙蝠来说成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样的。“

上面这段话出自美国著名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1974年发表的论文——《作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样的》,后来被出版成书。

内格尔论证的是,无论物理学如何阐述蝙蝠的大脑或认识的结构,人们都难以经验蝙蝠的主观感受。

也就是说,物理信息无法让我们知道身为一只蝙蝠的感觉是什么。

那么,由此类推,我们也无法知道他人对于颜色、声音、气味、疼痛等的感觉“是什么感觉”。

比如:有的人疯狂地喜欢猫,有的人对猫讨厌到不行。

因为每个人只能通过自己的大脑来把握世界。

也就是,我的主观(第一人称)无法成为经验和大脑构造都与我不同的他者(第三人称)的主观。

那么,作为科学,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和努力方向就是,使他人的主观化为自己的主观。

五、还原论统治生命科学

不得不承认,人类坚信因果,坚持眼见为实,这是人性,老祖宗传承的,我们骨子里面带来的。

而且,正是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使得西方哲学以及科学一直苦苦追求极限,追求从一到无穷大,永不满足。

还原论就是典型的形而上学思想的产物。

所以,虽然还原论和活力论都历史悠久,一直共存于人类科学的发展中,但是,在20世纪,随着物理学、化学等物质科学与生物学的交叉,随着以分子生物学为代表的实验生命科学的诞生和发展,还原论逐渐统治了生命科学的每一块领地。

但是,形而上学、还原论的问题就在于,过于强调同一性而忽视差异性的问题。

而在这个概率世界中,差异性才是最具体的存在,这也预示着,还原论并不能完全地解释现实生活。

明天,坤鹏论再分享还原论对意识的追索,以及活力论的复活。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

请想象NLP(自然语言处理)已经充分成熟的时代,具有阅读障碍的人们想创造这样一种“辅助阅读器”。

这个机器本身并不一定理解具体的语词,但它就像“中文屋”里的那个操作者,按照一个充分强的NLP系统的指令来处理语词及语词的组合,从而根据用户输入的问题语句以及约束条件,输出一定的语句来辅助用户理解问题语句(它的输出当然要被用户们判定为相对可靠的)。

这样的辅助阅读器是可以实现的吧?

理论上讲,只要有充分强的NLP,这个辅助阅读器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再给它接上“手脚”、放开权限,那么它就是强人工智能。

这正是我所意图表达的:

1.强人工智能压根就不必要我们这样的自我意识,照样可以表现得像我们一样,并且可以超越我们。

2.反过来讲,人类可能正是这种哲学僵尸——如果我可以怀疑他者(强人工智能以及他人)的自我意识的存在与否,那么我为何不连自己也一并怀疑进去呢?

不必提“笛卡尔式主体”。在这种科幻狂想下,用生物技术来取消“自我”这一幻觉将是可行的。

那么,当人们失去自我后,会导致能动主体的消灭吗?如果认为人的能动性主要在于“自我意识”,这将是可怕的场景。但如果意识的能动性并不总要通过“自我”来体现,那么哲学僵尸们的地上天国也是可期的呀。

但必有现世的人们抗拒此种“革命愿景”的实现(比如使用“地上天国”词语来描述它的我)。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人们可以为了一般的革命愿景抛洒热血、牺牲自我(愿景的实现,必然伴随着众多革命者的牺牲;这意味着当他为此愿景而奋斗时,他已然选择了概率性地消灭自我),那么这些人们为什么要抗拒这种特殊的革命愿景呢?

仅仅是因为哲学僵尸的革命愿景意味着自我(个体的及人类的)的被消灭时更大概率的吗?

但是,“自我意识”并非天经地义的存在。如果我们以人的历史和生命容许了它的诞生,那么为什么难以接受它的消亡呢?

当未来人类的身体机能过度发展之时,迟滞的自我意识会不会成为人类迈向更高自由层次的阻碍呢?

“主啊,我命令你清空我的脑壳,让那里容许一种愈加发展了的存在吧!”

}

有些人可能知道我之前已经写过一篇约翰·海尔关于心灵哲学的导论,然后可能会奇怪为什么我在这里又把约翰·塞尔的导论整理一遍。当然这一方面是对心灵哲学包括塞尔本人的兴趣,事实上说起来让人很羞耻的一件事是我之所以会读海尔的书恰恰是因为把海尔的名字跟塞尔搞混的结果...读到一半才发现问题但已经读了一半而且也确实有收获所以就继续读了下去。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塞尔在这本书里以问题和论证为主的风格正好可以和海尔以流派为主的风格形成对照,互为补充。

食用这篇文章需要注意三个地方:1)在文章里诸如意识、心灵、心理这些概念很大程度上是可以互相替换的,具体选择哪个取决于我个人表达的习惯,也许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不过也没办法了,因为2)这类文章毕竟是写给我自己看的,只是我多少有点表达欲所以会发表出来并在细节上考虑下读者这边的情况,但这种考虑肯定非常有限就是了。所以3)我在这篇文章中省略了很多内容和论证上的细节,然后塞尔的有些私货我也不太喜欢,所以就不写出来了哈哈><但这不代表我认为它们不重要,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节约时间和整体篇幅,也许过段时间大姐姐们治好了我的懒癌那也许会回来补充一点吧~还有就是最近确实身心都比较憔悴,有点肝不动,辣条吃太多一直在腹泻。日。至于七到十一章的内容本来还是想写点什么的,但后面内容大部分都是塞尔生物学自然主义的立场在某些具体议题上的运用,除去论证的细节所牵扯到的一些知识点外我觉得没什么太重要的东西,主要还是前面那些,所以就省略了吧。

第一章 心灵哲学中的12个问题

所谓身心问题就是身体的东西和物理的东西之间的关系。根据塞尔的说法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区分成两个系列:一个是心理的东西是如何由物理的东西所引起的(比如有人踩了我的脚趾使我感受到了疼痛);一个是心理的东西如何引起物理的东西(如我想举起这只手于是举起了这只手)。而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上面的第一个问题已经从物理和心理的关系被具体化为脑和意识的关系。

他心问题顾名思义就是关于他人心灵的问题。因为在现实中我们能观察到的只有他人的身体行为、说出来的声音这些物理现象,那我们是如何知道在这些物理现象背后还存在着一个比如心灵这样的一个东西?这里塞尔提到了“类比论证”的问题。所谓类比论证在这里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一个心灵并且知道这些心灵和那些物理现象之间的联系,所以当我看到在你身上出现这些物理现象时我就类比得认为你也有一个心灵。然而塞尔指出,在这里使用类比论证是有问题的,因为要使类比论证有效一个必要条件在于存在一个非推论的独立手段对相关的推论加以检验。否则你随便作什么推论那都是合理的了。比如我听到隔壁房间有声音,那我推论出隔壁房间有人,这个类比论证是有效的因为我可以以进入隔壁房间检验这个推论成立与否,然而关于他心问题的类比论证则不存在这种检验的可能性。之后塞尔还提了下唯我论,但这些内容我就不提了。

3. 针对外部世界的怀疑论

针对外部世界实存的怀疑与知觉问题息息相关,所以这两个问题就放在一块讲了。按照常识——这里的常识是把基础光学作为文化背景的前提上讲的,我们看到的这堵墙其实不是这堵墙本身,而是这堵墙反射过来的光线,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只能知觉到事物的表象而无法达到事物本身,这被塞尔称为“知觉表象理论”。它可以进一步被分析为两个互相联系的问题:一个是知觉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另一个是外部世界和我们关于外物世界的知识之间的关系。这两个问题之所以互相联系是因为它们都涉及到对知觉的分析,关于这一点塞尔在本书第十章有专门论述。

自由意志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尽管我们都有能够自己做决定的体验,然而仅仅是体验本身并不能排除它是一种幻觉的可能性。此外,眼下更为尖锐的问题则是物理学的发展逐渐寓示出一个因果封闭的物理世界,而在这一封闭世界中自由意志能够在其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在这里塞尔还区分了随机性和自由批评那些试图利用量子力学为自由意志进行辩护的思路。具体的展开则在第八章会出现。

6. 自我与人格同一性

这同样是跟自我体验有关的问题,我们总是觉得十年前的我和现在我总是同一个,然而是什么使这个同一性的体验可能的?这在第十一章会具体展开。

这就不多说了吧...可以参考他心问题。

还有就是睡眠问题了。这里主要是涉及到意识和心灵之间的关系,因为睡着的人是没有意识的,那是否可以说他们也没有心灵?

意向性指心灵能够超越自身指向外界的一种心灵能力,比如相信总是对某物的相信,看到总是对某物的看到。它的种类有很多,比如欲望、信念、希望、害怕和知觉。而关于意向性的一个一般性的问题就是问一个心灵状态是如何指涉超越自身的对象的。值得注意的是塞尔在这里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意向性:源初的意向性和衍生性的意向性。源初的意向性就是当我思考某些事情时内在于我大脑中的那种意向性,比如我现在想喝水,那次是我指向水的这一意向性就是源初意向性;衍生性的意向性则以符号为载体通过使用符号的心灵获得的意向性,比如我写下“我想喝水”这四个字,而此时这四个字具有的能够被我们所理解的那种对于水的意向性就是衍生性的意向性。而关于源初的意向性又有两个相关的问题:一个是发生在我们大脑中的事件是如何超越自身指向外在对象的;另一个则是大脑或心灵究竟是如何具有它们所具有的意向内容的?这是第六章的内容。

10. 心灵因果关系与副现象主义

心灵因果关系是身心关系的进一步展开,指心灵对于物理世界的因果作用。而上面提到的身心关系的两个系列中知觉处理的是第一个系列的问题,而这里的心灵因果就是处理第二个系列的问题。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副现象主义,即认为心灵和物理都是实存的,或进一步而言心灵就是大脑引起的现象,但心灵对物理世界没有任何因果作用,只是物理尤其是神经活动的副产品。显然,副现象主义是非常反常识的,而塞尔本人则更倾向于捍卫我们的常识所以对副现象主义并不太认同,他把自己的想法称为“生物学的自然主义”,这在第四章会具体展开。

无意识的概念主要得益于弗洛伊德的挖掘,虽然弗洛伊德自身的学说有很多问题,但相关的现象确实是真实存在的。比如我们确实会根据某些无意识的动机行动并同时发自内心得否认这一动机的存在。这是第九章的内容。

12. 心理的与社会的解释

这里塞尔提到了人们用于解释物理化学领域内现象的知识与用于解释社会和心理领域内现象似乎有不同的逻辑结构。如果确实存在这种区别那这种差异是什么?以及这对于未来的社会科学研究意味着什么?这是塞尔在这个问题下打算考虑的内容,并且相关的内容会在第九章出现。

在正式进入唯物主义之前先提一下二元论的内容。所谓实体二元论就是认为心灵和身体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实体领域,这种理论一个直接的理论后果就是认为当人的肉身消亡之后灵魂能依然存在。

1.1 实体二元论与能量守恒

而这似乎就与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发生了冲突,因为根据实体二元论宇宙间似乎存在着物理领域之外的多出来的精神能量。一部分实体二元论的辩护者在这个问题上认为心灵能量确实存在,但与物理领域的能量同样是互相平衡的,两者之间通过能量的交换实现守恒;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心灵只是重新安排了能量的分布它本身并不增加或减少任何能量,有人用量子力学为这一说法辩护,提出了心脑相互作用的假设:即心灵通过一个量子概率场改变神经事件的发生概率来影响身体。总之还是有很多技术手段去弥补能量守恒和实体二元论之间的裂痕的,但塞尔指出,实体二元论在如今至少在心灵哲学领域中的支持者可以说微乎其微,即使是少部分的辩护者更多的也是出于宗教的理由,因为实体二元论一个很麻烦的地方在于关于实体二元论尤其是心灵实体的讨论不可避免会溢出科学假设所能讨论的范围。

1.2 三个基于实体二元论的理论

而在实体二元论立场上探讨心灵和物理关系的理论版本有三个:一个是神赐干预论、一个是量子物理学、一个是唯心论。第一个和第三个就不具体展开了,简单说一下第二个。根据塞尔的表述:根据量子测量法的一种解释,意识是需要被用来完成波函数的缩塌的,并由此构成了量子质点与量子事件。在这个意义上而言,意识并不是有自然界某个部分所创造,而对于如此存在的世界具有本质的意义,进一步而言它其实是被用来解释脑活动过程与其它任何事情的自然界中最原始的部分。不过因为实体二元论的支持者本来就少所以这三个版本对于心灵哲学其实没什么影响力,塞尔本人也不认同其中的任何一个,并且事实上他也承认他对第二个本身的理解也不完全。所以塞尔的这种看法在我看来其实并不是因为觉得它们是错的,而更多的是一种直觉和价值取向。

而二元论的一个更弱的版本就是属性二元论。即认为世界中并没有两类实体,但有两种属性,因而我们的大脑不仅拥有神经物质这种物理属性同时有疼痛这种心理属性。但属性二元论仍然面临着如何说明心理属性和物理属性之间关系的麻烦,因为把心理的东西用属性来解释并不能帮助我们把心理的东西融贯于物理世界之中。正由此,塞尔指出一个反二元论的哲学家可能会将这些残余的心灵现象刻画为“法规悬停者”,也就是说这些心理属性以一种类似于法则的方式被制造出来,但它们什么也不做,只是悬停在那里晃荡着。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干脆就接受更为彻底的副现象主义?

行为主义是在20世纪最早获得影响力的唯物主义理论,关于行为主义的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就是试图用身体的行为来解释心灵现象,而行为主义可以进一步区分为“方法论行为主义”和“逻辑行为主义”。

3.1 方法论行为主义

方法论行为主义是发生在心理学领域中的运动,该运动的支持者们试图通过观察人们外在行为来研究人的心理,而按照这种思路指导的心理学其最终的目标就是揭示联结外在刺激和人类行为之间的规律,所以与其说他们从事的是心理学,说是人类行为学或许更合适一点。但这种行为主义归根结底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并不涉及关于心灵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解释。

逻辑行为主义则是在哲学领域内的一个运动,所以它的断言比方法论行为主义更为强硬,这种强硬就体现在该运动的支持者们试图把心理现象直接还原为一系列行为倾向从而把行为主义扩展到了本体论的层面。按照这个思路,说一个人相信天下雨就是说一些列的行为倾向,如:如果窗打开那这个人就会把窗关上;如果这个人打算出去散步就会带上雨伞或披上雨衣等等。总之,拥有一种心灵状态就是倾向于一些特定的行为。

4. 物理主义与同一性理论

4.1 物理主义和行为主义

到20世纪中叶行为主义由于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而遭到了拒斥,不论是方法论意义上的还是逻辑上的,这点我就不展开了。取而代之的怎是物理主义,有时候也被称为同一性理论,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心理现象就是大脑状态,两者是同一的。并且他们将自己区分于行为主义,认为行为主义应当被认为是关于心灵定义的一种逻辑性论题,而同一性理论则是相关的事实性主张。也就是说行为主义的思维模型是通过定义把心灵还原为行为倾向从而获得同一性,如疼痛就是逃避的行为倾向,类似于三角形就是有三条边的平面图形;但物理主义则不是如此而是诉诸经验在事实层面上认为心灵状态就是大脑状态,如同闪电就是电的释放,水就是H2O。

4.2 对同一性理论的反驳

针对同一性理论的反驳有很多,塞尔区分了基于莱布尼茨律的技术性反驳和强调了心理属性和物理属性的常识性反驳,这里不谈相关的内容而是另一种涉及到神经元沙文主义的反驳。也就是说既然每一种疼痛都有特定的大脑状态,那动物和人的大脑结构显然不同,那动物的疼痛和人的疼痛的关系是什么?或者更远一点说硅基生物是否有疼痛呢?我之所以提到这个反驳是因为它确实引起了物理主义内部的转向,从类型-类型同一论转向个例-个例同一论。所谓类型同一论简单来说就是认为每一种心理状态都对应一种大脑状态,而属于某一类心理状态的具体个例和大脑状态的具体个体是一一对应的;而个例同一论则认为每一具体个例有可能是不同类型大脑状态的个例,比如同样的一个“天在下雨”的信念,对应于我的大脑状态跟对应于你的大脑状态就未必一样,但如果根据类型同一论那这两种脑状态就必须是相同的。然而接下去的问题是当我们说我和你共享一个信念的时候我们共享的究竟是什么?首先它不可能是心理属性因为这本来就是同一论要消灭掉的东西,其次它也不是大脑状态否则就回到类型同一论上去,那它究竟是什么?对物理主义而言这就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了。

功能主义是一个对后世影响非常大的流派,其核心思想在于把心灵状态还原为与之相关的因果功能系统,与行为主义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例如说“某人相信天在下雨”就是说某人受到了某些外部刺激后(知觉到天在下雨)在其内部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想要保持干燥),这些事件又会进一步导致一些外部行为(比如拿伞),这一系列贯穿内外的因果系统就是真实存在的所有东西。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与行为主义一个很不同的地方是功能主义并没有把描述心灵状态的工具仅仅放在外部行为之上,功能主义同样接受人们内部的如意欲这些心理的东西作为因果系统的一部分,事实上在一部分功能主义者眼里,这些欲念的存在本身就是出于对人类行为的解释而被假定出来的。而与行为主义比较相似的地方在于两者都是通过一个外在的关系对内在的心灵状态加以刻画的,就类似于我们并不知道钟表内部具体的物理结构而是根据钟表和我们日常的联系来加以理解的一样。

然而把心灵状态还原为因果系统并没有说明心灵的全部内容,因为这里还涉及到究竟是内部心灵状态中的什么导致我们可以输出外部行为,也就是心灵内部具体的运作过程。因为功能主义虽然会涉及到内部心理状态的内容,但这些内部状态都是关联于外界的输入输出活动而加以刻画的,内部的运作过程本身并没有在因果系统中被体现出来,在这种意义上大脑就是一个承接输入端和输出端的黑箱。一部分功能主义者认为我们并不需要为黑箱内部的运作而操心,那是心理学家和神经生物学家的事情,这种观点就被称为“黑箱功能主义”。

5.2 计算机功能主义

但也有的人并没有止步于黑箱,于是出现了计算机功能主义,也被塞尔称为“强人工智能”。也就是把大脑看作一个计算机,心灵就是计算机上的一个程序,一句话就是:心灵之于脑,就如程序之于硬件。在这里塞尔顺便区分了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前者认为一段被恰当编写的程序就是心灵,后者则仅仅是通过计算机对人类心灵的模拟来加以研究。之后塞尔梳理了一系列相关的概念,如:算法、图灵机、邱奇论题、图灵测试、描述层次、多重可实现性和递归分解。这些就不一一展开了。

取消主义认为欲念、信念这些我们内部的心灵状态是为了解释人类行为的假定,正如物理学对于电子的假定一样。而这就意味着一旦承诺这一假定的理论如果是错的,那这些假定就应当被抛弃,一如历史上的“以太”概念。而与此同时,承诺这些内部状态的假定的理论来自于历史和常识,也被称作“民间心理学”,并且在取消主义的辩护者看来这样一种来自于历史和常识的民间心理学恰恰就是错误的(应当被神经生物学所取代),因而相应的被承诺的如欲念、信念这些假定就应当被抛弃,就如我们抛弃物理学中的以太概念一样。具体而言塞尔总结了取消主义反对民间心理学的三个论证并一一予以驳斥,我在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第三章 反对唯物主义的论证

绝大部分反对唯物主义(在这里具体而言主要是反对功能主义,因为功能主义影响比较大)的论证都是在指出唯物主义遗漏了意识中的某些本质,也就是说并没有能够给出心灵现象的充分条件,包括这一个在内的下面五个都是这种意义上的反驳。其中的典型就是认为唯物主义遗漏了意识体验中属于“质”的那一成分,所谓质的成分就是意识体验中定性的那部分,好比我喝啤酒和听音乐所得到的定性感受就是完全不同的,而用来描述这种定性感受的属于就是“感受性质”。

色谱颠倒同时样关于个人内在体验的论证。主旨在于强调不同个人之间的内在体验是不同的,就算你我都能依照红灯停绿灯行的指示操作车辆,但看到红灯或绿灯时候你我内在的体验都是不同的。也许你看到绿色的体验恰好被我称为看到红色,而我看到绿色的体验恰好被你称作看到红色。也就是你我之间的色谱出现了颠倒,但唯物主义却无法在理论上说明这一点。

3. 托马斯·内格尔:成为一只蝙蝠会怎样?

托马斯·内格尔提出这个问题旨在反驳功能主义,他认为即使我们能够对心灵状态提供一种客观的因果说明,但我们仍然无法理解出现在其中的意识究竟是什么。就好比我们对于蝙蝠的研究,蝙蝠的生活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他们白天睡觉把自己倒挂在缘沿,晚上出行靠超声波定位,即使我们对相关的神经活动功能机制有在全面的了解,我们也无法了解作为一只蝙蝠去生活的感受是如何的,也就是说任何对意识问题的客观化说明都不可能解释意识内部的主观特征,而那在内格尔看来恰恰是意识问题的本质。

与蝙蝠问题类似的还有一个就是黑白玛丽的思想实验。这是实验假设玛丽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神经生物学家,她知道关于颜色的所有神经生理学的知识,然而玛丽本人确实在一个完全黑白的世界中长大的,她没有接触过任何除黑白之外的颜色,所以尽管她有所有关于颜色的完整知识,但她对于颜色的理解似乎始终缺少了什么,这些就是出现在心灵活动中那些定性的感受。任何一种对心灵的说明若是遗漏了这些定性的内容那就必然是不充分的。

这个论证设想的情况是让全体的中国国民从事类似于大脑的功能主义步骤,就好比把十亿国人设想为大脑里的十亿个神经元,他们之间的互动就类比于大脑产生心灵现象的程序步骤,但根据显然的常识,我们并没有理由认为能够在这十亿个中国人中发现一个完整的意识。

6. 索尔·克里普克:严格指示词

上面五个论证在思路上都是一致的,即说明唯物主义(主要是针对功能主义)对于说明心灵现象的问题是不充分的。但这第六个则是克里普克诉诸于“严格指示词”这个概念针对同一性理论的技术反驳。

所谓严格指示词也可以理解为专名,意思是在无论何种事态都指称同一个对象的表达式。比如我穿越回过去遇到了鲁迅,然后把“鲁迅”这个表达式作为一个严格指示词(或专名)专门指称我面前的这个人并且在无论什么情况下当我使用“鲁迅”这个表达式的时候我指的都是这么一个人。当然我仍然可以用“鲁迅”这个表达式去命名别的东西比如某部电影,但那是另一个用法了。而像“狂人日记的作者”就不是一个严格指示词,因为鲁迅仍然是鲁迅即使他可能还没有写狂人日记。狂人日记的作者这个表达式可以被理解为摹状词,通过一系列的信息追溯到被指称的那个人,但当我把鲁迅这个表达式看作是一个严格指示词的时候,鲁迅就是指鲁迅这个人本身。

6.2 反驳同一性理论

借用严格指示词的概念克里普克对同一性理论进行了检验, 他指出对于一个同一性陈述而言,如果一边是严格指示词另一边不是,那这一陈述成真的条件就是偶然的,比如说鲁迅是狂人日记的作者,这个陈述成真的条件就是偶然的,偶然的意思是依赖于后天的经验综合,而不是类似于单身汉未婚这种先天必然的逻辑真理。但当同一性陈述两边都是严格指示词的时候,比如周树人是鲁迅,那这就是一个逻辑必然的命题,要么必然真要么必然假。然后让我们来看唯物主义立场下的同一性理论的辩护者举的例子,他们会说“疼痛就是C纤维被燃烧的结果”(不考虑细节上的真实与否主要是借这个类比体现物理主义的同一性思想)。按克里普克的设想,这里的疼痛是关于心灵状态的严格指示词,C纤维被燃烧是关于脑状态的严格指示词,如果两者真的是同一的那就必然在逻辑上为真否则就为假——因为这个同一性陈述是严格指示词之间的关系,然而我们完全可以设想这种同一性不成立的情况,所以它就不可能是真的。

中文屋是塞尔本身设计的用来反对强人工智能的思想实验。它设想有一个完全不懂汉语的人通过翻阅手册遵循一些形式化的规则以实现与屋外的人实现汉语交流的情景。塞尔借这个思想实验试图说明人和计算机的一个根本差别:计算机是通过操作符号来运作的,其运作过程由句法规则加以规定;但人的心灵却不仅仅是这些符号和规则,而是将意义附加给了这些符号。此外塞尔对自己的中文屋有一个修正版本,修正的地方在于引入了观察者的视角。在早先的版本中塞尔赋予了中文屋内部的系统以计算属性,但是他后来认为计算属性是相对于人的,就计算系统本身而言只是单纯的物理现象,就比如你在一个计算机键入2+2=的信息会输出4的结果,你认识计算机在做计算那是你将计算属性指派给了计算机,然而对于计算机本身而言真实存在的只有一系列的电路活动。当然塞尔指出这个修正本身并没有为原来的中文屋论证补充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主要还是为了把人和计算机的差别说得更清楚一点。

哲学僵尸是反驳唯物主义最古老的论证之一,意识是设想存在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外部行为和正常人完全相似,借用科学的语言甚至可以说两者之间在分子水平上也没有区别,然而他就是没有心灵。这样一种情况在逻辑上是完全可以无矛盾得设想的。总之,这个论证要说明的和前面五个论证差不多,就是认为唯物主义对于心灵的说明是不充分的。

9. 意向性的面相形式

这个论证同样是塞尔提出来的,所谓意向性的面相形式就是我想喝水的欲望和我想喝H2O的欲望之间的差别所体现出来的那部分内容,而所有的意向状态都是在面相形式之下进行活动的,所以所有的意向状态都有一个面相形式,然而功能主义却不可能把握这一点,因为水在功能和H2O是一样的。

第四章 意识(上)——意识与身心问题

1. 生物学的自然主义

塞尔试图用自然主义的方式解决身心问题,也就是把心灵状态和神经活动之间的联系看作一个事实,而神经活动又是由身体与环境的互动的结果,为了将自己的观点与其余观点相区别开来他把自己观点取名为“生物学自然主义”,即把意识看作大脑的一个自然现象,就类似于消化是消化道的自然现象一样。在这里他为自己的观点总结了四个论题:1)意识状态是处在世界中的实在现象具有第一人称的本体论地位,决不可还原为第三人称的生物学基础,因为这种还原必将遗漏掉其第一人称特征;2)意识状态完全是由大脑中的神经生物学现象引起的;3)意识状态由神经系统实现,但意识本身是在更高层次上实存的,也就是说单个的神经元并不具有意识,只有由诸多神经元构成的整体才是有意识的;4)意识状态是世界的实在特征并且它们是以因果的方式发挥作用的。

在塞尔看来以上四个论题虽然简单但已经足够解决身心问题了,但很多人之所以无法接受是因为束缚于传统的二元论话术中,为此他进一步总结了传统话术下的四个传统假设并一一予以驳斥:

2.1 假设1.心灵与物理的区别

认为心灵和物理之间存在着形而上层面上的区分,但塞尔认为意识只是大脑的一个特征,就如消化就是消化道的一个特征,我们应当把意识这种心灵状态同样归属进物理领域中去,于是通过话术的改变扩展了物理的内涵,从而将第一人称的心灵状态镶嵌入物理世界中去了,也就是说物理世界既包括第三人称的东西也包括了第一人称的东西。

认为意识可以被还原为生物学基础,但塞尔指出这里的还原概念存在一些含混,一个是因果还原和本体论还原的区分,一个是可消除的还原和不可消除的还原之间的区分。塞尔认为心灵状态可以被因果还原为生物学状态,但不能被本体论还原,因为那会遗漏心灵状态的第一人称特征,而在塞尔看来物理世界中第一人称本体与第三人称本体具有同等有效的地位;此外塞尔认为心灵状态的实存性是一个事实,所以对于心灵状态的还原不具有可消除的性质,所谓可消除的还原是类似于将日落还原为地球的公转,因为这种还原说明日落只是一种幻觉并且在我们的知识中没有重要的价值,但心灵状态却不是,我因为口渴所以想去喝水,我相信外边在下雨所以出门前带了把雨伞,这都是与心灵状态相关的知识活动,就好比我们虽然可以把固体还原为分子,但因为固体本身的不可入性对我们的知识和实践活动有足够的价值因而我们不能把固体和不可入性这些特征仅仅看作是一种幻觉。

2.3 假设3.因果关系与事件

有一种普遍的观点是认为因果关系都是在时间中被编排的,就好比白球撞击红球导致了红球的运动的,这就是一个发生在时间中的因果范例,在这一范例中,原因——白球的撞击,总是在时间上先于结果——红球的运动的。将这一假设结合进假设1就容易把身心看作互相分离的两个事件从而得出身心二元论的观点。但塞尔指出这是一个误解,确实存在很多在时间中前后相继、彼此分离的因果关系,但并不是全部的因果关系都是如此。这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比如家具对地板的压力就是重力的结果,但重力本身并不是一个孤立时间而是在自然界中持续不断的发挥作用的力量;或者想象一下爆炸物爆炸后发光发热的情况,在这里爆炸是爆炸物发光发热的原因,但两者是同时发生的;另外回到家具和地板的例子,我们还可以把地板支撑家具的活动还原为分子间的关系,并且当我们用分子间关系来解释地板支撑家具这个现象时我们可以说分子间关系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而这一因果关系跟时间本身又是无关的。

在传统的话术中,同一性和还原性一样是一个被认为是没有歧义实际上却充斥着大量混乱的概念。同一性理论的支持者们可能会认为心灵状态和生物状态的同一就类似于暮星和晨星、水和H2O分子的同一。但塞尔指出,对于晨星暮星这类物质对象以及水和H2O这类复合物而言,的确是可以具有清晰明确的同一性标准的,然而对于比如我的生日派对这类心灵事件而言,这个标准就有问题了,因为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规定事件范围的大小。实际上塞尔认为对于身心关系而言,同一性概念本身用处就不是特别大,因为我们可以将事件范围撑得足够大以使它能同时包括现象学的和神经生物学的东西。

第五章 意识(下)——意识的结构与神经生物学

塞尔总结了意识的11个特征,分别是:1)定性、2)主观、3)统一性、4)意向性、5)情绪、6)中心与边缘、7)快乐/不快乐、8)情境性、9)主动意识与被动意识、10)格式塔结构、11)对自我的感受。我在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2. 其它通往意识问题的路径

出于完整性的考虑,除了上面已经提到过的一些理论外还有其它一些关于意识的理论这里值得提一下。

神秘主义者认为意识是无法被现存科学解释的神秘事物,或者说我们现有的科学工具永远无法理解意识究竟是如何被大脑的生物学进程所引起的。不管如何找寻两者的关联,其中总会缺少一些关键性的东西横亘在第一人称的意识体验与第三人称的神经生物学现象之间。跟我读到过的大部分哲学家想法差不多,塞尔也认为这种说法可能是正确的,但如果就此放弃关于意识的研究就过于悲观了。在塞尔看来,即使是对意识相关物的研究其价值也丝毫不弱于任何其它物理现象的研究。

随附性是一个表达两个事物之间关系的概念,说A随附于B意思就是说A属性中发生的变化必将关联与B属性中的变化。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意识是随附于大脑的,也就是说心灵中的变化对应于大脑中的变化。这种对意识的理解有时候也被解读为“非还原的唯物主义”,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唯物主义,但又没有试图进行任何对意识加以还原的尝试。但塞尔指出这里诉诸于随附性对于理解心脑问题依然是有限的,因为随附性可以区分成”建构性随附性“和”原因性随附性“。所谓建构性随附性类似于伦理学领域中曾经出现过的一个说法,即认为善就是善所随附于的那些行为特征之上,这些行为特征并没有以因果的方式导致了善,而是这些行为特征本身就是善,也就是说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说一个行为是善的而另一个行为是恶的,除了善恶之外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区别;而原因性随附性的典型实例就是意识和大脑之间的关系,大脑的进程引起了意识,但大脑本身并不是意识体验,两者是因果的关系,而不是建构的关系。所以在塞尔看来,即使你用(原因性)随附性概念描述心脑关系,但你仍然需要告诉大家这种随附性背后的因果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泛心论简单说就是认为意识是无处不在的。这种观点很难被清楚表达出来,但却隐含在很多作者的观点之中。(一点私货:我觉的这种带有神秘主义的论调的看法倒不一定是错的,并且如果强人工智能是可能的那多多少少就得预设某种版本的唯心主义,比如泛心论这种。但一旦试图正面谈论这方面的内容那不可避免就会溢出逻辑所能规定的范畴,以至于任何公共化或者知识化的活动都会将相关的想法变得无意义)塞尔认为泛心论有一个不融贯的缺点,就是没有办法处理意识的统一性问题,就好比我们假设一台打字机是有意识的,那构成打字机的零件是不是有意识的?把意识看作可以分解组合的单位这似乎就成为玄学了。

神经生物学是当下研究意识最有前景的进路,也是塞尔更为认同的一条,所以单独作为一节具体阐述。塞尔指出与过去的保守风格不同,当今的时代有许多神经生物学家都在试图搞清楚大脑进程究竟是如何引起意识状态的,并且他认为理想状态下的研究规划可以分三个阶段展开:1)找到意识在神经系统那里的关联物(neuronal correlate of consciousness),英文缩写是NCC;2)通过检验以确定这种关联是否具有因果性质;3)得到一种理论。而在这一规划之下又有两类具体的研究路径,一条被塞尔称为”积木路径“,一条被成为”统一场路径“。积木路径其实就是模块论,把意识场分解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意识单位分别研究其功能,也是现在神经生物学家主要采纳的路径。积木路径通常会使用三条研究线索:一条是盲视;一条是双眼竞争和格式塔转换;一条是知觉刺激,也是目前最有影响力的一条研究线索。而区别于积木路径,统一场路径则试图从定性的、统一的主观性出发来把握整个意识场,它试图追问大脑是如何产生意识场的,并且这个意识场又是如何存在于大脑之中的。

1. 意向性是如何可能的

关于意向性是什么第一章里已经讲了所以这里不再补充了。而关于上面的这个问题,二元论的方案是认为心灵领域和物理领域是独立开来的两个领域,因此心灵领域具有独属于心灵领域的能力,比如意向性的能力,而物理领域就不具有意向性。塞尔认为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甚至都不算是一个解决方案,因为二元论的做法其实是把意向性的问题诉诸于心灵领域的神秘性来加以解释,最后等于什么都没说。

塞尔认为当代对于意向性如何可能的哲学解释最通行的方案仍然是功能主义,也就是把意向性还原为联结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样的一种意向性是没有任何神秘性的,就是单纯的能动者和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此外,意向性通常被认为是意识的一种即使不是本质至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因此这样一种对意向性的功能主义解释往往可以和计算机功能主义也就是强人工智能搭上等号。

还有一种关于意向性的消除论观点,就是认为根本没有什么意向性,关于此类东西实存的信念不过是民间心理学的残余,我们可以利用关于大脑的更为成熟的科学取代之。而消除论的一个进一步变种就是”解释主义“,即认为意向性的这类属性是由某个外部观察者出于一致性的考虑而施加上去的概念,与之类似,说人们具有信念、欲望甚至是心灵也是出于预言和解释人们的行为而施加上去的一系列有用的概念。

1.4 生物学的自然主义

对塞尔而言意向性是如何可能的和口渴是如何可能的大致是一回事,都是一些自然的生物学现象,就跟对意识的看法一样,都是由大脑的运作引起的自然结果。塞尔在这里也没有就上面三个立场进行批判,因为在之前的论述中已经表达过相关的观点,塞尔在这里只是试图为意向性祛魅。不过对我而言意向性本身就不是一个神秘的东西,所以我也不多谈这一点了,而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意向性具体运作的细节方面,也是塞尔更感兴趣的地方。

2.1 命题内容和心理学模式

很容易发现,相信天在下雨、希望天在下雨、害怕天在下雨,在这三个例子中都有着相同的内容”天在下雨“,但这同一个内容是通过不同的心理学模式相信、希望和害怕联系起来的。我们可以将这一结构刻画为S(p)的形式,S是作为心理学模式的意向状态,p则是相关的命题内容,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可以称之为命题态度。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命题内容可以是不完整的,比如说某人尊敬鲁迅,在这里意向状态是尊敬,命题内容则是鲁迅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命题。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的形式可以表达为S(n),其中n为一个对象命了名。此外塞尔在这里还谈了意向性和面相形式的内容,其实我不太理解这里塞尔说的面相形式是什么东西,所以不展开了。

一个显然的事实是意向状态是以不同的方式与世界发生关联的。注意信念和欲望的区别,如:我有一个天下雨的信念和我希望天下雨。前者是关于天下雨的信念,其成真与否取决于天是否真的下了雨,也就是说信念需要为与世界符合负责,在这意义上我们就可以说信念具有从心灵到世界的符合方向;但欲望这类意向状态不同,我希望天下雨的意思并不是让我的欲望去匹配世界,而是要求世界反过来遵循我的意愿,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欲望具有从世界到心灵的符合方向。此外还有一种零符合方向,比如我对踩了你的脚表示歉意,这种道歉就是没有符合方向的,因为这些状态本身就是在预设了符合方向的实存(也就是在信念的基础上)的情况下发生的,而不是试图断言或是造成这样一种关系。

任何一个非零符合方向的意向状态都有相应的满足条件。信念可能成真,欲望可能满足,在这里支持一个信念成真的东西就是支持一个欲望满足的东西,塞尔把这样一个东西成为满足条件。并且意向状态就是对这一满足条件所作的表象,而理解意向性的关键就在于理解这里谈到的满足条件。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补充的一点是塞尔对满足条件的描述在这里确实是不充分的,塞尔也知道这一点,但在具体说明这个问题之前他需要先说明几个相关的概念,这就是下面两小节的内容。不过在这里就可以确定的是满足条件不涉及到现实中的外部因素,而是共存于信念和欲望等意向状态之中的存在于心灵中的东西,并且这些东西自身具有一系列的特征比如下面两小节谈到的内容。换言之,满足一个欲望在这里并不是说如何具体实现这个欲望,而是说这样一个欲望作为一个意向状态在我们心灵中如何实现。

2.4 涉因性和自我指称性

什么是涉因性和自我指称性我就不说了,字面意思。一般情况下记忆、意图和知觉体验就它们的满足条件而言有一种特殊的逻辑特征,即在涉因性方面都是自我指称的。比如我记起了昨天吃坏肚子拉了一晚上的翔,在这个意向活动中是我的记忆本身引起了我的记忆,并不是别的不同于记忆的什么东西造成了我的记忆,这就是说记忆在涉因性方面是自我指称的意思。(当然我记起某件事有可能是因为与相关媒介接触后勾起了我的回忆,但这种发生学意义上的过程不影响记忆在逻辑上的自我指称性)意图和知觉体验与记忆一样具有自我指称性,这就不再一一展开了。与之不同的则是信念和欲望,因为信念的原因来自外界,欲望的原因则来自心灵。此外塞尔在这里还引入了因果方向的概念,知觉和记忆的因果方向是从世界到心灵(如:因为猫在毯子上导致我拥有了猫在毯子上的知觉),意图的因果方向是从心灵到世界(如:我想关窗所以窗被我关掉了)。有意思的是塞尔书里总结的表中信念和欲望是没有因果方向的,当然这不是说信念和欲望没有原因,这就涉及到下面要讲的意向性网络的内容。

2.5 意向性网络与前意向能力的背景

一般而言,意向状态并不是一个个向我们独立展现的单位,比如我有一个天下雨的信念,在这里天下雨的信念并不是孤立的,它同时包括了我相信雨是由水滴构成的、它们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信念等等,所以信念之所以是信念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它在相关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的。而信念一般都要最终建立在知觉和记忆的基础上,欲望也要建立在具体意图的基础上,所以知觉和记忆这一层级上的因果和关于信念的因果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塞尔在上一节里谈到的因果方向主要指的是知觉和记忆这一层级比较具体的因果。而回到意向性网络的问题上,塞尔认为如果我们顺着这条思路顺藤摸瓜,我们最终将看到一系列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能力、技能,这些塞尔统称为背景。比如我有一个想去滑雪的意图首先要预设我确实拥有滑雪的能力,而能力本身并不是意向状态。也就是说在塞尔看来,一般意义上的意向状态都需要一个非意向性的技能背景。

2.6 意向性结构小结

因为意向性结构的内容比较多(尽管仍然是非常简要的勾勒)所以还是有必要给出一段小结来整理一下。首先是意向状态和意向内容的区分,这应该很容易理解,然后在意向内容中如果是完整的命题(不是完整命题的情况下那就是一个单纯的指称)则会表象出世界中发生着的事态,这些事态又会根据心灵到世界、世界到心灵、零三种符合方向加以表征从而把能动者和世界联系起来进而导致意向状态的出现。其中对于非零符合方向的意向状态又可以根据因果方向、涉因性自我指称在类别上进行进一步区分,而这些关于意向状态的形式框架就是满足条件的逻辑特征,任何出现在意识体验中的意向状态都是对相应满足条件的表象;而对于零符合方向的意向状态而言,它们其实也是在意向性网络中被非零符合方向的意向状态所构成的。到这里塞尔在大致上就回答了第一章中提出的关于意向性的前一个问题,即:发生在我们大脑中的事件是如何超越自身指向外在对象的。回答是把超越性看作一个生物性的事实,然后对其运作的细节也就是意向性结构进行刻画来描述这种超越具体是如何实现的。

塞尔区分了意向性和内涵性的概念,因为这个问题太技术化所以我就忽略了。太技术化不是说太难的意思,而是没有一定技术积累的人比如我这种根本找不到相应论题的意义。但我还是简要说明一下由这个问题引出的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内容吧,因为涉及到一开始提到过的源初意向性和衍生性的意向性。举例来说的话比如:我说鲁迅写了《狂人日记》和我说小明相信鲁迅写了《狂人日记》的满足条件是不同的(这不废话么!)。不过这里说不同的意思是前者是对实存世界的表征,是与我心灵直接相关的源初意向性;而后者则是对实存世界的表征的表征,这里小明对鲁迅和《狂人日记》的意向性就是衍生性的。换言之前者谈论的是鲁迅和《狂人日记》本身,其成真条件取决于被表征(或者可以说成被意向)的事物在实存世界运作的方式;后者谈论的则是小明脑子里的东西,其成真条件取决于被表征事物在被小明心灵所表征的世界中关于这些事物的运作方式。

4. 对意向内容的规定

意向内容是如何被规定的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解读:一种是问脑状态如何产生了我喝水的欲望这一内容的;一种是问我的意识是如何具有我喝水的欲望这一内容的。前者在塞尔看来似乎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他在这里谈论的主要是后者。而解决的策略就是去梳理意向性和满足条件之间的联系来说明意向性真实地发挥其功用的方式,而这就不可避免会涉及到意识以及无意识与意向性的关系,相关内容会在第九章具体阐述。

4.1 意向性与满足条件

具体而言,意向性之所以能够发挥其功用就是因为具有意向的行为能动者能够对被其意识到的前语言的思想规定一系列特定的满足条件。例如我的意识思想“凯撒渡过了卢比孔河”是如何具有“凯撒渡过了卢比孔河”这一内容的?塞尔的回答是:我们知道这些语词的意义并且知道这些语词与外部世界相关联的方式,通过对整个思想的思考我自觉意识到了该思想严格得具有如下的满足条件,即凯撒渡过了卢比孔河当且仅当凯撒渡过了卢比孔河。满足条件上面已经有提到过,它是一种心理的东西,并且具有一系列的逻辑特征,这些逻辑特征同时也是意向内容的逻辑特征,并且实际上满足条件就是使意向内容成为意向内容的根据,而满足条件本身又是根据前语言的意向内容所规定出来的东西。但意向内容和满足条件不同的地方在于满足条件更强调内容的逻辑特征,因而总是需要在某一特定的显相形式之下被表象出来。

为了节约时间我在这里省略了塞尔对外在论的批判,其中涉及到两个很有意思的思想实验:孪生地球和关节炎。当然我在这里想补充的不是这些内容,而是考虑到可能会有人看上面内容比较吃力,因为对意向性和满足条件关系的说明和塞尔对外在论的批判是有前后联系的,所以在这里算是提一个醒。还有要补充的一点是塞尔强调,这里对意向性的说明只是一个非常简略的勾勒,而非对意向性这个大课题的一个具体说明,他在这里的主要目的只是试图说服读者把意向性作为实在世界中一个实在的特征加以把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僵尸表达的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