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0元100cm转换成28元100mm对吗?

一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

□-□=□-□=□-□=1

先让学生认识“=”的含义,即把□-□看成是一个整体,可以在其下面画出一条横线起到强调作用,所有这样的整体都等于1。再让学生思考□-□=1,最后完成后可以这样来读一读深化学生对整体的认识——5-4=1,3-2=1等。

(1) 从左起,□是第( )个,是第5个。

(2) ▲是第一个,○是第( )个,第6个是( )。

(1) 从左起,□是第(8 )个,(★ )是第5个。

(2) ▲是第一个,○是第( 3)个,第7个是(△ )。

(1) 从左起,□是第(1)个,(☆)是第5个。

(2) ▲是第一个,○是第( 6)个,第7个是(● )。

(1)提醒学生根据第一句话可以确定从左向右数,先找到左面,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数一数,确定图形的位置和画出相应位置的图形。

(2)提醒学生根据第一句话确定从右向左数,先找到右面,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数一数,确定图形的位置和画出相应位置的图形。

排队时,小华前面有4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 )人。

排队时,小华前面有4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 7 )人。

排队时,小华前面有4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 8 )人。

这是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以请一位学生来做小华,4人排在前面,3人排在后面,试问“这条队伍可以分成几部分,是哪几个部分?”学生容易把小华遗忘,在学生确认可以分为小华前面的、小华后面的和小华后,不难列出4+3+1的连加算式从而得出共有8人。

10个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捉到了5只小鸡,还有( )只没小鸡没捉到。

10个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捉到了5只小鸡,还有( 5 )只没小鸡没捉到。

10个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捉到了5只小鸡,还有( 3)只没小鸡没捉到。

让学生先明白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要有一人做老鹰,一人做鸡妈妈,这样10个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也就是有10-2=8,8个人做小鸡。捉住了5只小鸡,也就是8-5=3,还有3只小鸡没捉住。

有3个苹果,5个梨,8个香蕉,小方可以选择两种水果,她最多能拿到个,最少能拿到( )个。

有3个苹果,5个梨,8个香蕉,小方可以选择两种水果,她最多能拿到( 16)个,最少能拿到( 3 )个。

有3个苹果,5个梨,8个香蕉,小方可以选择两种水果,她最多能拿到( 13)个,最少能拿到( 8)个。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水果最多,什么水果最少,哪两种水果比较多,哪两种水果比较少,再强调只能选择两种水果。在思考两个的问题时,试问“你不选哪种水果?”要求学生说出理由,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说出哪两种水果比较多,哪两种水果比较少。最后总结出解决最多能拿几个就是要从多的开始选,选两种,不选最少的水果,解决最少能拿几个就是要从少的开始选,选两种,不选最多的水果。

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

1、下图中一共有条线段。

2、下图中有个角,有个直角。

3、把一根绳子对折后,从中间剪开,这时绳子被剪成了段。

4、把一根绳子对折2次后,从中间剪开,这时绳子被剪成了段。

6、钟面上有个大格,有个小格。

7、分针从12走到3,走了分钟。时针从12走到3走了时。

8、分针从4走到8走了分钟,时针从4走到8走了时。

9、三角板上有个角,有个直角。

11、2×5表示个或个。

12、3和5相乘写成算式是。

13、3和5相加写成算式是

14、3个5相加写成加法算式是,写成乘法算式是

15、2×5=,和是乘数,是积,读作用口诀计算。

2、口诀“四六二十四”表示4个6相乘。

3、口诀“六七四十二”表示6个7相加。

4、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6、口诀“五九四十五”改成加法算式是5+9=14。

7、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它们的和。

9、一个数乘6的积在10——20之间,积一定是12.

10、在乘法计算里,积一定比其中任何一个乘数都大。

11、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12、1米长的铁丝比100厘米长的绳子短。

13、所有的直角都是相等的。

14、直角比任何锐角都大。

15、积是81的算式只有9×9.

16、一个角只有一个顶点。

1、比25多8的数是多少?

2、比25少8的数是多少?

3、3个7相加,和是多少?

4、3和7相加,和是多少?

5、3和7相乘,积是多少?

6、6个5相加,和是多少?

7、6和5相乘,积是多少?

8、3个8减去2个6,差是多少?

9、比65大19的数是多少?

10、比65小19的数是多少?

1、把8棵树栽成一排,每两棵树之间相隔3米,第一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相距多少米?

2、将8盆花围着花台摆一圈,每两盆花之间相距3米,这个花台一圈有多少米?

3、将一根绳子剪四次,每段长5米,原来这根绳子有多少米?

4、小明和爸爸、妈妈每个栽了6棵树,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5、小明和爸爸、妈妈三人栽树,爸爸栽了6棵,妈妈栽了7棵,小明栽了4棵,一共栽了多少棵?

6、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一次要3分,一共需要多少分?

7、王老师带领4名学生搬花,王老师一次搬4盆,每个学生一次搬两盆,师生一次一共可以搬多少盆?

8、兔妈妈和3个兔宝宝去采蘑菇,兔妈妈采了7个蘑菇,每个兔宝宝采了3个蘑菇,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

9、一根绳子对折后再对折,量得长是8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10、会议室有30把单人椅,8把双人椅,一共能坐多少人?

11、一本故事书80页,小红已经看了50页,剩下每天看9页,4天能看完吗?

12、丽丽一天采四朵花,一星期可以采多少朵花?

13、乐乐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7页,第8天从多少页看起?

易错题复习(1)参考答案

1、下图中一共有( 10)条线段。

2、下图中有( 12)个角,有( 2)个直角。

3、把一根绳子对折后,从中间剪开,这时绳子被剪成了( 3)段。

4、把一根绳子对折2次后,从中间剪开,这时绳子被剪成了( 5)段。

5、一小时=( 60)分

6、钟面上有( 12)个大格,有( 60)个小格。

7、分针从12走到3,走了( 15)分钟。时针从12走到3走了( 3)时。

8、分针从4走到8走了( 20)分钟,时针从4走到8走了( 4)时。

9、三角板上有( 3)个角,有( 1)个直角。

11、2×5表示( 5)个( 2)或( 2)个( 5)。

12、3和5相乘写成算式是( 3 ×5)。

13、3和5相加写成算式是( 3+5

14、3个5相加写成加法算式是( 5+5+5),写成乘法算式是( 5 ×3

15、2×5=( 10),( 2)和( 5)是乘数,( 10)是积,读作( 2乘5等于10)用口诀( 二五一十)计算。

2、口诀“四六二十四”表示4个6相乘。( ×

3、口诀“六七四十二”表示6个7相加。(

4、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与两边的张口大小有关。】

5、半小时=30分(

6、口诀“五九四十五”改成加法算式是5+9=14。( ×

7、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它们的和。( ×

【不一定。如:1 ×2=2,1+2=3,积比和小了。

9、一个数乘6的积在10——20之间,积一定是12.( ×

【不一定。如: 3 ×6=18

10、在乘法计算里,积一定比其中任何一个乘数都大。( ×

【错。如: 1×2=2 1 ×0=0,积等于其中一个乘数。

11、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

【对。线段两端都有点,可以量出长度。】

12、1米长的铁丝比100厘米长的绳子短。( ×

【错。1米=100厘米,是同样长。】

13、所有的直角都是相等的。(

【对。所有的直角都是90度,角度大小一样。】

14、直角比任何锐角都大。(

15、积是81的算式只有9×9.( ×

【错。比如还有:3×3×3×3=81。】

16、一个角只有一个顶点。(

1、比25多8的数是多少?

2、比25少8的数是多少?

3、3个7相加,和是多少?

4、3和7相加,和是多少?

5、3和7相乘,积是多少?

6、6个5相加,和是多少?

7、6和5相乘,积是多少?

8、3个8减去2个6,差是多少?

9、比65大19的数是多少?

10、比65小19的数是多少?

1、把8棵树栽成一排,每两棵树之间相隔3米,第一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相距多少米?

【8棵树栽成一排,一共有(8-1)个间隔。间隔数×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第一棵到最后一棵树的距离】

2、将8盆花围着花台摆一圈,每两盆花之间相距3米,这个花台一圈有多少米?

【围成圈的,直接用花的盆数×每两盆花之间的距离】

3、将一根绳子剪四次,每段长5米,原来这根绳子有多少米?

【剪4次就会得到(4+1)段绳子。】

4、小明和爸爸、妈妈每个栽了6棵树,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5、小明和爸爸、妈妈三人栽树,爸爸栽了6棵,妈妈栽了7棵,小明栽了4棵,一共栽了多少棵?

6、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一次要3分,一共需要多少分?

【一根木头锯成5段,要锯(5-1)次。】

7、王老师带领4名学生搬花,王老师一次搬4盆,每个学生一次搬两盆,师生一次一共可以搬多少盆?

8、兔妈妈和3个兔宝宝去采蘑菇,兔妈妈采了7个蘑菇,每个兔宝宝采了3个蘑菇,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

9、一根绳子对折后再对折,量得长是8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10、会议室有30把单人椅,8把双人椅,一共能坐多少人?

11、一本故事书80页,小红已经看了50页,剩下每天看9页,4天能看完吗?

【计算后面4天看的加上已经看的50页,如果大于80页就能看完,如果小于80页就不能看完。】

12、丽丽一天采四朵花,一星期可以采多少朵花?

4 ×7=28(朵)【一星期是7天】

13、乐乐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7页,第8天从多少页看起?

第8天从多少页看起?说明前面已经看了7天。

答:第8天从第50页看起。

三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

1、分针从数字1走到2,是分,走一圈是分。秒针从数字1走到2,是秒,走一圈是秒。

2、8:20小明正在看球赛,球赛已经开始了30分钟,球赛开始的时间是。

10毫米+20厘米=厘米 1厘米-6毫米=毫米

4、工程队挖一条水渠,第一周挖了753米,第二周挖的比第一周少25米,第二周挖了米,两周一共挖了米。

5、小熊猫体重125千克,小老虎体重比小熊猫重55千克,小老虎体重千克。

6、声音每秒在空气中行332米,炮弹每秒比声音快667米,炮弹每秒飞行米。

7、小敏身高110厘米,小红身高139厘米,小敏比小红矮厘米。

9、超市早上8时开始营业,晚上9时停止营业。全天营业小时。

10、一个四位数减去1后得到一个三位数,这个四位数是。

1、小刚的体重是35吨。

2、0和任何数相乘、相加、相减都得0。

3、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相加的和。

5、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一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

7、两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8、最大的三位数加上最大的一位数等于最大的四位数。

9、一个数乘1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10、比11千米少1米是10千米。

A、米 B、分米 C、厘米

A、1毫米 B、1厘米 C、1分米

3、2米和80厘米加起来是

4、文具商店有各种笔1000盒,第一天卖了252盒,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78盒,两天一共卖了盒。

5、小敏10:55分上第四节课,一节课要上40分钟,那么下课时间应该是。

6、比较下面的质量,最重的应该是

8、分针走5小格,秒针走了。

9、一场电影从7:30开始到9:20分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

10、时,分针和时针重合。

(2)比306多95的数是多少?

(3)比520少145的数是多少?

1、小红1分钟能录67个字,560字的文章8分钟能录完吗?

2、小红家、小丽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红家到学校有782 米,小丽家到学校有543米,小红家距小丽家有多少米?

3、一辆小型汽车的载质量是800千克。现有南瓜464千克, 萝卜386千克。估一估,能一次运完吗?

4、小明家到学校大约有389米,每天往返2次。小明每天上 学一共要走,多少米?

5、400名学生乘7辆公交车去郊游。前6辆车各坐57名学生, 剩下的学生坐第七辆车,第七辆车坐了多少人?

6、王伯伯家一共摘了450千克橘子,一个箱子最多装48千 克橘子,9个箱子装得下这些橘子吗?

7、一台复读机287元,一盏台灯175元。妈妈想给蕾蕾买 一台复读机和一盏台灯,蕾蕾估算了一下,她告诉妈妈应该带450元。蕾蕾估算的结果合理吗?

8、小贾今年五岁,妈妈35岁,妈妈的年龄是小贾的几倍?明 年妈妈的年龄是小贾的几倍?

1、分针从数字1走到2,是( 5)分,走一圈是( 60)分。秒针从数字1走到2,是( 5)秒,走一圈是( 60)秒。

2、8:20小明正在看球赛,球赛已经开始了30分钟,球赛开始的时间是( 7:50)。

4、工程队挖一条水渠,第一周挖了753米,第二周挖的比第一周少25米,第二周挖了( 728)米,两周一共挖了( 1481)米。

5、小熊猫体重125千克,小老虎体重比小熊猫重55千克,小老虎体重( 180)千克。 【125+55=180千克】

6、声音每秒在空气中行332米,炮弹每秒比声音快667米,炮弹每秒飞行( 999)米。 【332+667=999米】

7、小敏身高110厘米,小红身高139厘米,小敏比小红矮( 29)厘米。 【139-110=29厘米】

9、超市早上8时开始营业,晚上9时停止营业。全天营业( 13)小时。 【早上8时到晚上8时是12小时,再加1小时就是13小时。】

10、一个四位数减去1后得到一个三位数,这个四位数是( 1000)。 【最小的四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相差1】

1、小刚的体重是35吨。( ×

【“吨”是个比较大的单位,单个人的体重一般不用“吨”做单位的。】

2、0和任何数相乘、相加、相减都得0。 ×

【0只有乘任何数时等于0,0加0时等于0,或者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时才等于0。】

3、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相加的和。 ×

【得数没有写单位,应该是1200千克-200千克=1000千克。】

5、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一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五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五秒钟。或 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钟。】

【正确的算式是:279-260】

7、两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

【“千克”是质量单位,不用当作长度单位来用。】

8、最大的三位数加上最大的一位数等于最大的四位数。 ×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大的一位数是9,999+9=1008。1008不是最大的四数,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大的几位数由几个9组成。】

9、一个数乘1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

【如果这个数是0,那么得数都是0。】

10、比11千米少1米是10千米。 ×

1、小红的身高15( B)。

A、米 B、分米 C、厘米

2、10张纸厚约( B

A、1毫米 B、1厘米 C、1分米

【一张纸的厚度一般是1毫米,10张就是10毫米,10毫米=1厘米。】

3、2米和80厘米加起来是( B

4、文具商店有各种笔1000盒,第一天卖了252盒,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卖78盒,两天一共卖了( B)盒。

5、小敏10:55分上第四节课,一节课要上40分钟,那么下课时间应该是( C)。

6、比较下面的质量,最重的应该是( C

【化为相同单位再比较:3800千克,3吨9千克=3009千克, 3吨900千克=3900千克, 3900千克最重。

8、分针走5小格,秒针走了( A)。

【分针走了1小格就是走了1分钟,秒针走1圈是1分钟,所以 分针走了5小格就是走了5分钟,秒就走了5圈。

9、一场电影从7:30开始到9:20分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 C)。

10、( A)时,分针和时针重合。

1、小红1分钟能录67个字,560字的文章8分钟能录完吗?

【先计算8分钟能录入多少个字。】

答:因为8分钟只能录入536个字,所以 560字的文章8分钟不能录完。

2、小红家、小丽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红家到学校有782 米,小丽家到学校有543米,小红家距小丽家有多少米?

3、一辆小型汽车的载质量是800千克。现有南瓜464千克, 萝卜386千克。估一估,能一次运完吗?

答:因为 850千克> 800千克,所以不能一次运完。

4、小明家到学校大约有389米,每天往返2次。小明每天上 学一共要走,多少米?

【1次往返表示走了2次389米,2次往返相当于走了4次389米。】

5、400名学生乘7辆公交车去郊游。前6辆车各坐57名学生, 剩下的学生坐第七辆车,第七辆车坐了多少人?

【要先算出前6辆车已经坐了多少人,然后再用总人数减去前6辆车坐的人数,得数就是第七辆车坐的人数了。】

6、王伯伯家一共摘了450千克橘子,一个箱子最多装48千 克橘子,9个箱子装得下这些橘子吗?

【计算出9个箱子能装多少千克橘子,再比较 。】

答:因为 432千克< 450千克,所以9个 9个箱子装不下这些橘子。

7、一台复读机287元,一盏台灯175元。妈妈想给蕾蕾买 一台复读机和一盏台灯,蕾蕾估算了一下,她告诉妈妈应该带450元。蕾蕾估算的结果合理吗?

答:蕾蕾估算的结果不合理。

8、小贾今年五岁,妈妈35岁,妈妈的年龄是小贾的几倍?明 年妈妈的年龄是小贾的几倍?

【到了明年妈妈和小贾都长了一岁。妈妈36岁,小贾6岁。】

答: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小贾的7倍,明 年妈妈的年龄是小贾的6倍。

四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

1、与最小的八位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

2、10个鸟蛋重50克,100万个鸟蛋约重 吨。

3、用两根一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的面积大。 4、100张纸厚1厘米,1亿张纸厚约 千米。

5、用"万"作单位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6、用"亿"作单位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8、把下面的每一组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9、用5个3和3个0按要求写出下面各数

8、每列上下为一组,第32组是( )。

9、□里最大能填几(填整数)?

10、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11、从1写到50,数字0一共写了 个,数字2一共写了 个。

12、一个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的近似数是8亿,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它们相差 。

14、把两个边长都是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15、有一个数,它的百万位的左边、右边的数以及百位左边的数都是"8",其余各个数位上都是"0",那么这个数 位数,写作 ,读作 ,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得 。

18、100张纸厚约1厘米,那么一亿张纸厚约千米。

19、慈溪市人口100万,这是一个(近似、准确) 数,慈溪市人口最多可能有人,最少可能有人。

20、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射线,其中每两条射线 都能组成一个。

21、角的大小跟无关,跟有关。

22、甲数是乙数的5倍,那么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如果乙数缩小3倍,要使商不变,甲数应该。

23、根据,写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24、3时正时,时针与分针所组成的角是角,角度是。9时半时,时针与分针所组成的角是角,角度是。

25、一口锅能放3个饼,每个饼煎两面,每面需2分钟,煎5 个饼至少要用分钟。一个锅能放3个饼,每个饼煎两面,煎熟一个饼需2分 钟,煎5个饼至少要用分钟。

26、在两条平行线间可以画条垂线,这些垂线互 相,而且长度。

27、一个数先扩大100倍,再缩小1000倍是1200,这个数是。

28、÷=17……28,被除数最小是。

29、在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X商 =。

30、和千万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是和。

31、☆÷△=15……24,△最小是,此时☆是。

32、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垂直于直线b,直线b垂直于直 线c,那么a与c的关系是互相。

33、电子计算器上,CE键的作用是。

34、想要反映出四年级各兴趣小组的参加人数可采用统计图。想要反映出四年级各兴趣小组男女生的人数可采用统计图。

35、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除以2,所得的积是原来的倍。

36、买1个茶壶和6个茶杯共48元,那么买5个茶壶和30个杯子一共元。

37、马小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63错写成了36,结果得到的商是18还余8,这道题正确的商应该是,还余。

38、小马虎在计算(□+15)×4时,忘掉了小括号,最后算得结果是90,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1、一条直线长10米,100条这样的直线长1千米。

2、有两个锐角组成的角一定是钝角。

3、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4、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5、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两个高相等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7、直线和射线都没有端点,所以他们都不能量出长度。

8、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9、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10、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

1、一本书共156页,每天看25页,看了3天,第4天从哪一页看起?

2、在捐资助残活动中,三年级三个班,平均每个班捐款75元,四年级捐款总数是三年级捐款总数的2倍少48元。四年级一共捐款多少元?

3、教室的面积48平方米,如果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铺,共需要多少块?

4、小红有135根小棒,小芳有31根小棒。小红想让小芳的小棒和自己的一样多,她每次从自己的学具盒里拿出13根给小芳,需要拿多少次?

5、购物中心玩具柜购进了75个足球,每个售价20元。全部卖出后赚了600元,每个足球的进货价格是多少元?

6、皮鞋厂四月份生产皮鞋420双,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双?

7、苏果电器第一季度彩电的销售情况是:一月份销售258台,二月份(29天)销售339台,三月份销售222台。第一季度平均每天销售彩电多少台?

8、工程队第一天修路450米,第二天修530米,还剩98米未修。已修的长度是未修的多少倍?

9、王叔叔家准备把一间长9米宽5米的房间铺上地砖,每平方米需要16块地砖,王叔叔一共要买多少块地砖?

10、6辆同样的卡车为发电厂运864吨煤,每辆每次能运12吨。这些煤要多少次才能运完?(用两种以上方法解答)

11、会议室的长12米,宽8米。现要铺上边长是8分米的地砖,这个会议室要铺多少块地砖?(用两种方法解答)

12、一块长方形的绿地宽8米,面积为560平方米。如果宽要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13、课桌的单价是56元,椅子的单价是14元。张老师带900元钱买这样的课桌椅,最多能买多少套?

14、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去的时候他的速度只有60千米每小时,用4小时到达王庄乡,返回的时候用了3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5、一本288页的故事书,丁丁12天看完。一本162页的科技书,冬冬每天看18页。丁丁和冬冬平均每天看的页数相差多少?

16、新星果园一角共有8040棵果树,其中苹果树有14行,每行420棵,其余的都是桃树,已知桃树18 行,_________________?(先补问题,再解答)

17、玩具厂要生产3000套电动智力玩具,计划用12完成,_________________,实际用了多少天?(先补上一个适当的条件,再解答)

易错题复习(1)参考答案

1、与最小的八位数相邻的两个数是( 9999999)和 ( )

【最小的八位数是:,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9999999,=。】

2、10个鸟蛋重50克,100万个鸟蛋约重 5 吨。

3、用两根一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正方形 的面积大。

4、100张纸厚1厘米,1亿张纸厚约 10 千米。

5、用"万"作单位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小数向左移动四位,再四舍五入保留整数。】

6、用"亿"作单位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小数向左移动八位,再四舍五入保留整数。】

8、把下面的每一组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9、用5个3和3个0按要求写出下面各数

(1)一个"零"都不读出来;

(2)只读出一个"零";

8、每列上下为一组,第32组是( 小 B)。

【32 ÷5=6……2,余数是几,就取第几组。

9、□里最大能填几(填整数)?

10、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11、从1写到50,数字0一共写了 5 个,数字2一共写了 14 个。

12、一个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的近似数是8亿,这个数最大是 ( ) ,最小是 ( ) ,它们相差 ( )

14、把两个边长都是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 30)厘米,面积是 50 平方厘米。

【拼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为10厘米,宽为5厘米,则周长=(10+5) ×2=30厘米,面积=10 ×5=50平方厘米。

15、有一个数,它的百万位的左边、右边的数以及百位左边的数都是"8",其余各个数位上都是"0",那么这个数 位数,写作 ( ) ,读作 八千零八十万八千 ,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得

16、数一数 6 个角。

18、100张纸厚约1厘米,那么一亿张纸厚约( 10)千米。

19、慈溪市人口100万,这是一个( 近似)(近似、准确) 数,慈溪市人口最多可能有( 1004999)人,最少可能有( 995000)人。

20、从一点出发,可以画( 无数)条射线,其中每两条射线 都能组成一个( )。

21、角的大小跟( 边的长短)无关,跟( 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

22、甲数是乙数的5倍,那么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 5),如果乙数缩小3倍,要使商不变,甲数应该( 缩小3倍)。

23、根据,写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24、3时整时,时针与分针所组成的角是( )角,角度是( 90°)。9时半时,时针与分针所组成的角是( )角,角度是( 105°)。

①3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所构成的角是:30°×3=90°,是直角;②9点半时,时针指向9和10中间,即一大格的中间,分针指向6。钟表12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为一大格,夹角为30°,半大格是15°,所以9点半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正好是30°×3+15°=105°,是钝角。

25、一口锅能放3个饼,每个饼煎两面,每面需2分钟,煎5 个饼至少要用( 8)分钟。

【一口锅能放3个饼,5个饼需要放2次,也就相当于要煎4面每面2分钟 4面需要8分钟】

一个锅能放3个饼,每个饼煎两面,煎熟一个饼需2分钟,煎5个饼至少要用( 4)分钟。

【一口锅能放3个饼,5个饼需要放2次,也就相当于要煎4面每面1分钟 4面需要4分钟】

26、在两条平行线间可以画( 无数)条垂线,这些垂线互相( 平行),而且长度( 相等)。

27、一个数先扩大100倍,再缩小1000倍是1200,这个数是( 12000)。

【用逆推法计算出这个数: ÷100=12000】

28、÷=17……28,被除数最小是( 521)。

【根据算式,除数应为29,则被除数为:17 ×29+28=521

29、在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X商 =( 0)。

【没有余数, 被除数=除数X商 所以 被除数-除数 ×商 =0

30、和千万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是( 亿)和( 百万)。

31、☆÷△=15……24,△最小是( 25),此时☆是( 399)。

【余数+1=最小除数,商 ×除数+余数=被除数】

32、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垂直于直线b,直线b垂直于直线c,那么a与c的关系是互相( 平行)。

33、电子计算器上,CE键的作用是( 清除)。

34、想要反映出四年级各兴趣小组的参加人数可采用( 单式条形)统计图。想要反映出四年级各兴趣小组男女生的人数可采用( 复式条形)统计图。

35、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除以2,所得的积是原来的( 5)倍。

36、买1个茶壶和6个茶杯共48元,那么买5个茶壶和30个杯子一共( 240)元。

【5刚好是1的5倍,30刚好是6的5倍,所以 买5个茶壶和30个杯子一共需要的钱刚好也是 48的5倍:48 ×5=240元

37、马小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63错写成了36,结果得到的商是18还余8,这道题正确的商应该是( 10),还余( 26)。

38、小马虎在计算(□+15)×4时,忘掉了小括号,最后算得结果是90,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180)。

1、一条直线长10米,100条这样的直线长1千米。( ×

【直线没有端点,不能度量长度。】

2、有两个锐角组成的角一定是钝角。( ×

【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如果一个锐角是35度,另一个是50度,组成一个角后是85度,还是锐角而不是钝角。所以这个说法是不一定对的。】

3、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要说明这两条直线是在同一个平面上。】

4、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

【只有两个完全相等的 直角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新的三角形。不是 两个完全相等的直角三角形是不能拼成一个新的三角形的。

5、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两个高相等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7、直线和射线都没有端点,所以他们都不能量出长度。( ×

【直线是没有端点,而 射线有一个端点。他们 都不能量出长度。

8、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也可能是正方形,而正方形可以说是特殊的长方形。】

9、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

【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数位】

10、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

1、一本书共156页,每天看25页,看了3天,第4天从哪一页看起?

【先算出前3天已经看到了哪一页,再加上1就是第4天开始看那一页。】

答:第4天从第76页看起。

2、在捐资助残活动中,三年级三个班,平均每个班捐款75元,四年级捐款总数是三年级捐款总数的2倍少48元。四年级一共捐款多少元?

3、教室的面积48平方米,如果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铺,共需要多少块?

=300(块) 答:(略)

4、小红有135根小棒,小芳有31根小棒。小红想让小芳的小棒和自己的一样多,她每次从自己的学具盒里拿出13根给小芳,需要拿多少次?

【要先算出小红比小芳多出的小棒,再将多出的小棒两人平均,最后用所得平均数除以13,就可以算出需要拿的次数。】

=4(次) 答:(略)

5、购物中心玩具柜购进了75个足球,每个售价20元。全部卖出后赚了600元,每个足球的进货价格是多少元?

【根据“ 进货总价 ÷进货数量=进货单价 ”列式。此题关键是先计算出:进货总价=售出总价( 75×20)-所赚的钱(600)。

6、皮鞋厂四月份生产皮鞋420双,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双?

【注意四月份有30天】

7、2008年苏果电器第一季度彩电的销售情况是:一月份销售258台,二月份(29天)销售339台,三月份销售222台。第一季度平均每天销售彩电多少台?

【总销量 ÷总天数=每天销售量

8、工程队第一天修路450米,第二天修530米,还剩98米未修。已修的长度是未修的多少倍?

【简便记法:甲是乙的多少倍=甲 ÷乙】

9、王叔叔家准备把一间长9米宽5米的房间铺上地砖,每平方米需要16块地砖,王叔叔一共要买多少块地砖?

【先计算出房间地面的面积,再乘每平方米的地砖数量。】

10、6辆同样的卡车为发电厂运864吨煤,每辆每次能运12吨。这些煤要多少次才能运完?(用两种以上方法解答)

【方法1是先计算6辆车每次可以运多少吨。】

【方法2是先计算只用一辆车每次运12吨需要运多少次。】

11、会议室的长12米,宽8米。现要铺上边长是8分米的地砖,这个会议室要铺多少块地砖?(用两种方法解答)

【方法1:用会议室地面的面积 ÷一块地砖的面积

【方法1:用会议室地面的长、宽分别除以地砖的边长,所得的商再相乘。】

12、一块长方形的绿地宽8米,面积为560平方米。如果宽要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先计算出长方形的长,再乘以新的宽。】

13、课桌的单价是56元,椅子的单价是14元。张老师带900元钱买这样的课桌椅,最多能买多少套?

【据实际情况,最后得数使用去尾法保留整数。】

14、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去的时候他的速度只有60千米每小时,用4小时到达王庄乡,返回的时候用了3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路程 ÷时间=速度

15、一本288页的故事书,丁丁12天看完。一本162页的科技书,冬冬每天看18页。丁丁和冬冬平均每天看的页数相差多少?

16、新星果园一角共有8040棵果树,其中苹果树有14行,每行420棵,其余的都是桃树,已知桃树18 行, 每行多少棵?(先补问题,再解答)

【先算出桃树总棵数,再除以桃树的行数。】

17、玩具厂要生产3000套电动智力玩具,计划用12完成, 实际每天生产了300套,实际用了多少天?(先补上一个适当的条件,再解答)

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

2、去掉0.25的小数点,就是把这个数扩大;把50.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是把它缩小到原来的

3、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积会。

4.一个不为0的数乘以0.8,它的积比这个数。一个自然数乘以0.01,就是把这个自然数。

5、把“2.58×0.03”中的0.03扩大为3而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2.58的小数点应,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6、56÷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精确到百分位是。

7、3÷11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记作商保留一位小数是。

8、9.97÷4.21的商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整数是。

9、在“”中,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10、两个因数的积是3.4,如果把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积是

11、三个2.5连乘得积是。

13、水果店运来香蕉x千克,运来的桃子是香蕉的2.5倍,香蕉和桃子一共运来 千克。如果x=5,桃子比香蕉多千克。

=公顷;500平方米=公顷;3平方米70平方分米=平方米;3小时15分=小时;1.8时=时分;2.15小时=分钟;7.6米=米厘米。

15、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它的高和面积都会

16、把一个长方 木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它的高和面积都会。

17、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重新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高和面积,周长。

18、一张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纸,从相邻两边的中点连一条线段(如下图),沿这条线段剪去一个角,剩下的(阴影部分)面积是 cm2 。

19、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底相等面积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0cm,三角形的高是 。

20、一个梯形的上底增加3厘米后就变成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如下图),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1、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一个新数,与原数相差44.55,原数是。

2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3cm、4cm和5cm,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斜边上的高是。

23、一个小数有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它的近似值是10.0,这个数最大是最小。

24、三个连续自然数,中间的数是n,另外的两个数分别是和。

26、一个两位数,它的个位上的数字是b,十位上的数字是a,那么这个两位数可写成。

2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16cm,腰是a cm,高是b cm。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cm,面积是 cm2 。

2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厘米,腰长是5厘米,底边上的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9、把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面积是。

31、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分别是5cm、9cm、6cm,面积是平方分米。

32、 小明从一个上底是15cm、下底是10cm、高是6cm的梯形中剪下一个平行四边形(如下图)。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cm2

33、一堆圆木,最顶层有5根,最底层有14根。每相邻两层相差1根圆木,这堆圆木一共有根。

34、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底是25cm,平行四边形的底是dm。

35、一个直角梯形,如果把下底减少3cm,这个梯形就变成一个边长7cm的正方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cm2 。

36、张诚把一个梯形的上底缩小成一点后 这个梯形就变成一个形。

1、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完全相同。

2、一个数乘0.8,积比原来的数小。

3、近似数7.0和7的大小相等,但精确度不一样。

4、8.4×0.5就是求8.4的一半是多少。

5、一个数除以一个小数,商可能是小数。

6、小数除以小数,商一定是小数。

7、在除法里: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8、一个非0的数除以一个比1小的小数,所得的商一定比被除数大。

9、如果除数小于1,那么商就比被除数(0除外)大。

13、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14、小数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

15、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可能相等。

16、循环小数不一定是无限小数。

17、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18、把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长方形,周长和面积都变大了。

19、如果两个图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那么它们一定完全一样。

20、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21、两个都比1小的数(0除外)相乘,积一定小于其中的每一个因数。

24、把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扩大2倍,它的面积就扩大2倍。

1、a与它的2.5倍相差。

2、下面两个式子相等的是。

3、与3.75÷12.5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4、可以运用对4.7×99+4.7进行简便运算。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5、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的3.5倍,是另一个因数的4.2倍,这两个因数的积是。

6、下面算式中积最小的是。

2、一个数的3倍加上这个数的一半等于80.5,求这个数。

3、一个数的5倍与它的3.6倍相差5.6,求这个数。

1、某小学五年级有学生55个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倍。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2、童装厂原来做一种儿童服装,每套用布2.2米。现在改进了裁剪方法,每套节省布0.2米。原来做1800套这样的服装所用的布,现在可以多做几套?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5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甲乙两筐苹果,甲筐苹果的个数是乙筐的2.4倍,如果从甲筐取出35个苹果放入乙筐,这时两筐苹果个数相等,原来两筐苹果各有多少个?(列方程解答)

5、妈妈将一些奶糖和水果糖分装在小袋里,每袋装入0.25千克奶糖和0.15千克水果糖。当水果糖用去4.5千克时,用去奶糖多少千克?

6、姐姐骑电瓶车每小时行18千米,弟弟开小汽车每小时行54千米。他俩从相距247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2.5小时后两人还相距多少千米?

易错题复习(1)参考答案

2、去掉0.25的小数点,就是把这个数扩大( 100倍);把50.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是把它缩小到原来的 百分之一)。

3、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积会( 30倍)。

4.一个不为0的数乘以0.8,它的积比这个数( )。一个自然数乘以0.01,就是把这个自然数( 缩小到这个自然数的百分之一 或缩小100倍)。

5、把“2.58×0.03”中的0.03扩大为3而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2.58的小数点应 向左移动两位 ,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0.08)。

6、56÷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5.090909……),精确到百分位是( 5.09)。

7、3÷11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记作,商保留一位小数是( 0.3)。

8、9.97÷4.21的商保留两位小数是 2.37 保留整数是( 2)。

9、在“”中,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3.23)。

10、两个因数的积是3.4,如果把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积是( 340

13、水果店运来香蕉x千克,运来的桃子是香蕉的2.5倍,香蕉和桃子一共运来( 3.5x千克。如果x=5,桃子比香蕉多( 7.5)千克。

500平方米=( 0.05)公顷;3平方米70平方分米=( 3.7)平方米;

15、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 不变),它的高和面积都会( 变大

16、把一个长方 形木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 不变),它的高和面积都会( 变小)。

17、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重新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高和面积( 不变),周长( 变小)。

18、一张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纸,从相邻两边的中点连一条线段(如下图),沿这条线段剪去一个角,剩下的(阴影部分)面积是( 350cm2 。

19、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底相等、面积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0cm,三角形的高是 20cm

【解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底相等,面积也相等的情况下,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两倍。】

20、一个梯形的上底增加3厘米后就变成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如下图),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27)平方厘米。

21、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一个新数,与原数相差44.55,原数是(0.45)。 【解析: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小数扩大100倍,也就是增加99倍,所以原数是:44.55÷99=0.45】

2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3cm、4cm和5cm,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6cm2 ),斜边上的高是( 2.4cm)。 【解析: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中,斜边是最长的,所以两条直角边分别3cm、4cm。两条直角边相当于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底和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3×4 ÷2=6 cm2 ,则斜边上的高=6 ×2 ÷5=2.4cm

23、一个小数有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它的近似值是10.0,这个数最大是( 10.04)最小( 9.95)。

24、三个连续自然数,中间的数是n,另外的两个数分别是( n-1)和( n+1)。

25、125缩小到它的( 千分之一)是0.125;( 0.003)扩大到它的100倍是0.3。

26、一个两位数,它的个位上的数字是b,十位上的数字是a,那么这个两位数可写成( ab)。

2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16cm,腰是a cm,高是b cm。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2a+16)cm,面积是( 8bcm2 。

2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厘米,腰长是5厘米,底边上的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 12)平方厘米。 【解析:首先要求出,底=16-5×2=6cm,然后计算,面积=6 ×4 ÷2=12 cm2

29、把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面积是( 64平方厘米)。 【解析:用剪拼的方法改变了形状,面积是不会变的。只有用拉抻的方法改变形状,面积才会变。】

31、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分别是5cm、9cm、6cm,面积是( 0.42)平方分米。 【解析:注意面积单位的转化。】

32、 小明从一个上底是15cm、下底是10cm、高是6cm的梯形中剪下一个平行四边形(如下图)。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60 cm2

33、一堆圆木,最顶层有5根,最底层有14根。每相邻两层相差1根圆木,这堆圆木一共有( 95)根。 【解析:本题关键是要算出这堆圆木的层数:14-5+1=10层,就可以计算圆木的根数:(5+14) ×10 ÷2=95根

34、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底是25cm,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1.25)dm。 【解析:注意长度单位。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在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的情况下,平行四边形的底只是三角形的一半。

35、一个直角梯形,如果把下底减少3cm,这个梯形就变成一个边长7cm的正方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59.5cm2 。

36、张诚把一个梯形的上底缩小成一点后 这个梯形就变成一个( 三角)形。

1、小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完全相同。(×)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而小数乘小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就不相同了;

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现有教材的理解已较宽:如3×4既可以说:3个4是多少?也可以表述成:4个3是多少?

小数乘法的意义:(原有老教材是分开的,供参考)

(1)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例如:2.5×6 表示6个2.5求和或2.5的6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有所不同,它是整数乘法意义的进一步扩展.它可以理解为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多少.例如,2.5 × 0.6表示2.5的十分之六是多少,2.5 × 0.98表示2.5的百分之九十八是多少.

记得现行教材统一为: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与小数乘法相同。

2、一个数乘0.8,积比原来的数小。( ×

【解析:这个数只有大于0的时候, 乘0.8,积才比原来的数小。

3、近似数7.0和7的大小相等,但精确度不一样。(

【解析:对。根据四舍五入的规则,7.0在数值上等于7,但是在精确位上7.0的精确位是在最后一位,在十分位,7的精确位在个位,所以他们的精确位并不一样,即原题是对的。】

4、8.4×0.5就是求8.4的一半是多少。(

5、一个数除以一个小数,商可能是小数。(

6、小数除以小数,商一定是小数。( ×

7、在除法里: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

8、一个非0的数除以一个比1小的小数,所得的商一定比被除数大。(

【解析:这道题如果局限在本册知识内,它就是对的;如果这个比1小的小数是个负数,那么所得的商就会比被除数小,如:2÷(-0.5)=-4,这时候原题就是错的。这道题出在小学阶段里,本身就没有意义。】

9、如果除数小于1,那么商就比被除数(0除外)大。( 【解析:与上题同解。】

【解析:如果x=2,那么 x2 就会等于2x

【解析:只有a大于2时才是对的。 如果a≤2,那么a2 2a

13、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

【解析:错。正确的说法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14、小数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 ×

【解析:错。 循环小数已经包含在无限小数中。小数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两大类,而无限小数再分为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

15、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可能相等。(

【解析:正确。如1,2,3这组数里,2是中位数,也是平均数,是相等的。】

16、循环小数不一定是无限小数。( ×

解析:错。 循环小数本身就是无限小数。

17、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

【解析:等式的性质是: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题干中没说0除外,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18、把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长方形,周长和面积都变大了。( ×

【解析:错。 把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是不会变的,所以周长不会变,只有面积变大了。

19、如果两个图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那么它们一定完全一样。( ×

【解析:错。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一大一小的两个平行四边形来理解就明白了。】

20、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解析:错。它们的数值虽然相同,但单位意义不一样,所以是不可能说周长和面积相等。】

21、两个都比1小的数(0除外)相乘,积一定小于其中的每一个因数。(

【解析:对。根据乘法分配律,这个等式是成立的。】

24、把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扩大2倍,它的面积就扩大2倍。( ×

【解析:错。假设原来的上底、下底、高分别是2cm、3cm、4cm,则面积是10平方厘米;上底、下底、高都扩大2倍后,上底、下底、高分别是4cm、6cm、8cm,面积是40平方厘米,面积不止扩大2倍,而是4倍了。】

1、a与它的2.5倍相差( C)。

2、下面两个式子相等的是( A)。

【解析: a+a和2a都表示两个a的和,所以这两个式子相等。

3、与3.75÷12.5结果相同的算式是( B)。

【解析: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的大小不变。

4、可以运用( C)对4.7×99+4.7进行简便运算。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5、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的3.5倍,是另一个因数的4.2倍,这两个因数的积是( B)。

【解析: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的3.5倍(即另一个因数为3.5),是另一个因数的4.2倍(即这一个因数为4.2)则这两个因数的积是:3.5×4.2=14.7】

6、下面算式中积最小的是( B)。

【解析:不用计算,就用判断积的小数位数的方法来选择。】

【解析:注意“除”跟“除以”是不同的。“除”表示它前面的数是除数,“除以”表示它前面的数是被除数。】

2、一个数的3倍加上这个数的一半等于80.5,求这个数。

(列方程)解:设这个数是x,则方程是: 3x+x ÷2=80.5

3、一个数的5倍与它的3.6倍相差5.6,求这个数。

(列方程)解:设这个数是x,则方程是: 5x-3.6x=5.6

1、某小学五年级有学生55个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倍。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解析:根据等量关系式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全班人数 列方程。】

解:设女生有x人,则男生有1.2x人

2、童装厂原来做一种儿童服装,每套用布2.2米。现在改进了裁剪方法,每套节省布0.2米。原来做1800套这样的服装所用的布,现在可以多做几套?

【解析:要求现在可以多做几套,需知道原来做的套数(已知)与现在做的套数,要求现在做的套数,还需先求出布的总米数( )和现在每套用布的米数 (2.2-0.2),然后算出现在可以做的套数 ÷(2.2-0.2)。由此找出条件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5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解析:根据周长和已知 长是宽的2倍这两个信息可以利用方程算出长和宽各是多少(根据“ (长+宽) ×2=长方形周长”这个长方形周长公式列出方程),然后就可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

解:设宽是x厘米,则长是2x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15×7.5=112.5(平方厘米)

4、甲乙两筐苹果,甲筐苹果的个数是乙筐的2.4倍,如果从甲筐取出35个苹果放入乙筐,这时两筐苹果个数相等,原来两筐苹果各有多少个?(列方程解答)

解:设乙筐的苹果有x个,则甲筐的苹果有2.4x个。

答:甲筐苹果有120个,乙筐苹果有50个。

5、妈妈将一些奶糖和水果糖分装在小袋里,每袋装入0.25千克奶糖和0.15千克水果糖。当水果糖用去4.5千克时,用去奶糖多少千克?

【解析:根据水果糖用去的质量算出用去了多少袋,再乘每袋包含奶糖的质量就可以了。】

6、姐姐骑电瓶车每小时行18千米,弟弟开小汽车每小时行54千米。他俩从相距247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2.5小时后两人还相距多少千米?

=67(千米) 答:(略)

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

作者简介: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68个经典名著金句,孩子背完,成绩再上一个台阶
  • 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附答案)
  • 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全册类文阅读294篇(含答案)
  • “的、地、得”微课讲解,看了再也不会混淆了!
  • 看图写话学习(写人+写事+写物)200篇(可下载)
  • 描写夏天的好词、好句、好段,孩子作文肯定用得上!
  • 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课外阅读50题,暑假提前练!
  • 低年级看图写话(夏天趣事+夏季花朵)| 可下载
  • 暑假日记30篇 | 可下载打印
}

厦门万双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工业自动化备件及零部件的销售企业。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德国、美国、意大利、英国等欧美国家原产的各类工控设备、备品、零配件。涉及行业有电力、数控机械冶金、石油天然气、化工、造纸印刷、纺织印染、机械、电子制造、汽车制造、烟草、塑胶机械、水利、水处理/环保、市政工程、锅炉供暖、能源、输配电。主要经营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电力电缆、接触器、控制模块、编码器、传感器、泵、阀、开关、驱动器等工业产品。我司与众多国际著名的机电行业国外厂商取得直接联系并且直接采购,大大的缩减中间环节,货源充足、价格优惠、诚信服务,最大程度的为客户节省采购成本、提供最短货期和最可靠的正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n换算成mm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