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的正式人员,单位只给发国家拨款的工资,养老保险让我们自己全部交,这样合理吗?

参考文献:
上篇论文: 下篇论文: 没有了
&&&&&&&&&&&&&&&&&&&&&&&&&&&&&&&&&&&&&&&&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400-888-7501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条“变脸” 增加扣养老金(图)_网易财经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条“变脸” 增加扣养老金(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读懂工资条
8月以来,工资调整相继到位,“”后的工资条新鲜出炉。随之启动的,让全国上下近4000万人经历了个人缴费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出现‘增不抵缴’,发放临时性补贴,
确保月增资额100”
37岁的杨洋本科毕业后,已经在区属和市属机关工作了15年。此次调薪是他入职以来经历的第三次大规模工资变动。
杨洋目前税前月工资6000元左右,涨薪后增加700多元,但由于每月新增加缴纳养老保险近800元,所以出现了“增不抵缴”、月收入反而少几十元的情况。“为照顾我们,特意为像我这样月增资额小于100元的工作人员发放每月临时性补贴,确保每人每月最低增资额度100元。等到随着级别和工龄的增长,我的增资额度大于100元时,临时性补贴就停止发放了。”
同样拿到“临时性补贴”的还有基层工作人员苗悦。她翻出上个月的工资条,对比后发现基本工资一下子飞涨1044元。不过,津贴补贴同时降了330元,再加上新增的养老保险个人缴费841元,“根据政策,我还有一笔227元的临时性补贴,刚好涨100元。”
“十个月补发10767,补扣9770,
实际每月多出99.7”
在基层工作的陈丹,刚拿到长长的工资条时,惊喜地看到增资额补发一栏中多出了十个月补发的10767元,再往下看,补扣养老保险一项9770元,“其实补了997元,实际每月多出99.7元。”陈丹说,“只要不比原来少,我就知足了。”
在事业单位工作的赵欣在工资条上发现了罕见的五位数,“以为都是要发到手的,人事部门很快就发来通知,说这是集中补的钱,让把工资卡里预留足够的金额,等着接下来再一并扣除,扣完以后,实际涨幅平均下来大概一百来块。”
“‘洗理费’、‘书报费’消失,
归到基本工资里”
仔细研究完最近两个月的工资条,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了近十年的林涛发现,除了钱数上的变化外,工资构成也大不相同,“之前工资条上有十几个项目,现在只剩下四项了,除了基本工资,就是工龄工资、餐补和交通补助,很清爽。原来那些零零碎碎的‘洗理费’、‘书报费’等项目一概消失,都被归到了基本工资里。”
面对类似的项目“瘦身”,事业单位新人韩雪并不感到意外,“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像‘洗理费’、‘书报费’这种早就过时了,‘包干结余’更是从来没搞明白是个什么意思。看上去那么多项,其实很鸡肋,倒不如打包放到正常工资里,也省得因为这些引来体制内‘高福利’的质疑声。”
“细则尚未出台,
现暂按一定标准预扣个人缴费部分”
此次薪酬调整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改革同时进行,“扣养老金”成为不少人工资条上的新面孔。对杨洋来说,每月多拿百十块并不重要,他真正关心的是并轨后的养老金。“十年以内即将退休的还按老制度,新人则按新的养老保险制度。但我们这样工作了十多年,还不知道退休是会按哪个来。”
陈丹上个月看到一份“各层级调标月增资额及养老保险扣缴额度”的表格,“按那个表格,我平均扣养老保险应该是667元,这个月补扣的数发下来一看,要扣977元,多出将近50%,具体跟什么有关,我也搞不懂。”
从山东、上海等已公布的地方养老金并轨实施办法来看,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界定标准并未统一,而北京在这方面仍处于摸索阶段。
林雪在北京某三甲医院从事了三年的行政工作,前不久接到的单位通知中,她被告知“因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缴费相关细则尚未出台,现暂按一定标准预扣个人缴费部分,待国家相关部门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缴费工作具体经办后,再做调整。”而根据岗位工资级别,她在本月工资条上首次看到了480元的预扣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
在唐璐的工资条上,职业年金还没来“报到”,涨幅陡然翻番的养老金让她有些心疼,“虽说等退休了这些钱还是自己的,可只要是眼下不能拿到手里的,总归觉得不真实。”
“多扣养老金并不吃亏,
相反,从长远来看是有益的”
苏海南(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事业单位的工资结构调整是必由之路,方向也是很明确的。在任何国家和我们国家历史上,从来没有项目如此繁多、比例如此之大的津补贴。过去基本工资大约只占全部工资的30%,显然与工资分配的理论、规律和历史沿革背道而驰,所以必须进行调整,使得基本工资的比例达到50%及以上,确保基本工资占主要部分。现阶段,这项工作仍在进行中,与最终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在养老金缴费基数方面,目前对于公务员已经有了统一的标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相应简单,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情况比较复杂,很难“一刀切”,相关政策仍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方案可能稍晚一些出台。可以确定的是,个人缴费越多,单位缴费也相应会越多,今后养老金肯定也能多得。所以对个人来说,多扣养老金并不意味着吃亏,相反,从长远来看是有益的。
另外,这次调整重在解决工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职业年金也还没有立即到位。今后,工资条上会再单列一项,只不过对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而言,具体钱由谁出,仍在研究中。
至于向基层倾斜,不可能指望这次调整一步到位,主要还是要靠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建立健全来实现。
“应当实现工资与市场的涨跌接轨”
刘昕(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洗理费、书报费等项目其实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当时,工资本身非常有限,考虑到大家还有理发、买报等实际生活需要,于是附加了一系列补贴,由此形成的工资结构也具有典型的计划经济时期严格配给的特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完全不需要这样一套概念。工资到手以后,怎么花是个人的事,所谓洗理费、书报费,也未必真的都拿去理发、买报,因此,不需要再弄那么复杂。把这些补贴合并到基本工资里,体现劳动力市场价位是一个必然选择。
过去,基本工资之所以占比例不高,是因为这部分由国家统一制定,各地经济状况差别特别大,如果基本工资占主流,那就不好定,同样一个水平在青海可能过高,在广州又过低。在这方面,或许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政府掌握统一工资表,不同地区根据公共部门与企业的工资差距,可以分别按照不同系数进行浮动,也就是把基本工资作为平均线,西部地区经济水平低,那就在这个平均线基础上下调,东部地区在平均线基础上上浮,国家控制一个上下浮动的范围。
至于养老金并轨,总体方向是对的,但还有很多细节有待完善。比如,养老保险的工资基数按什么算?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另外,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体系要更加科学合理。
具体而言,一是跟市场的可比性,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及时根据物价水平和企业工资的变化进行调整,总是滞后于企业。下一步,应当实现工资与市场的涨跌接轨。二是结构的简单化。必须彻底抛开计划经济的思维,根据任职年限设计几个档,简简单单,每一到两年,根据市场价格,把表里数据全部调整一遍。这样,工资上涨可以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整体上涨,打个比方,前些年刚工作的人起薪5000元,随着物价上涨了,现在起薪5200元;二是个体上涨,在岗位级别上晋升了职务,可以有相应上调,即使不晋升职务,也能够根据工作年限,进行适当的上调。
(应受访者要求,部分人员为化名)
主笔:宗媛媛、张品秋
张棻、吴楠、莫凡
插图:宋溪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欢迎你,    
事业单位工资:哪些事业单位才可以享受养老保险金
10:18:17 来源:网络
  不是所有事业单位,都纳入了《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改革范畴。据悉,人社部、财政部已下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中,将改革的范畴给予了清晰的划分:和事业单位中公益一类、二类参与养老保险并轨改革,而新闻媒体等公益三类事业单位,将逐步向企业养老保险过渡。  这意味着,以后公益三类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将与其他机关、事业单位不在同一个&池子&。  人社部的通知规定,作为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并轨&政策的落实,各地方的实施办法按规定需在5月底前报人社部备案。  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才能参加养老改革  今年1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所有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养老金并轨改革。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分别管理使用。很多人预计,所有事业单位都将参与这次改革,并与机关单位一道,在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外,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专户单独建账。  其实,笔者查询发现,该《决定》规定的对象是,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也就是说,即使在事业单位工作,但没有编制也没办法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人社部、财政部已下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28号)进一步明确,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是指,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分类改革后的公益一类、二类事业单位。  &公益三类&事业单位养老逐步企业化  按照人社部等已出台的政策,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改革中,全额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由财政、个人缴费实现参保;对差额拨款单位,由财政、单位、个人缴费实现参保。对自负盈亏的公益三类事业单位,最终将参加企业养老保险。  这与之前公布的职业年金做法稍有差别。作为养老金并轨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强制性推进的职业年金,只分为两类,一类是财政全额供款的单位,由单位、个人缴费实现;对&非财政全额供款&的单位,单位缴费实行实账积累。  这种表述,实际上是说,在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里,只要有编制,都要建立职业年金,而职业年金是与企业年金相对的,属于机关事业单位特有范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分析,对于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支出属于必须负担的人力成本。  在公益三类事业单位中,假如有编制人员在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参保,又购买与企业年金不一样的职业年金,以后养老金如何发放?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郑梓桢认为,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都属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重要手段,不在同一个框架下,以后运作中可能会出现不顺畅的地方。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我国事业单位太多,通过前几年理顺单位属性,事业单位分层次改革正逐步推进。他认为,公益三类事业单位不管是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还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首先应该明确,对这类事业单位应该给予一个什么样的保障水平。如果他们完全等同企业,那这类企业应该完全市场化,可之前改革看,公益三类事业单位完全市场化还有难度。  据郑梓桢了解,一些公益三类事业单位中,以前曾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早期参加工作人员都有事业编制,一直被视为国家干部。突然让这部分人参加企业养老保险,并不合适。
本文关键字:
事业单位招聘
事业单位招聘
事业单位招聘
公务员网络课堂
【腰果合作课程】
【腰果合作课程】
【腰果合作课程】
【腰果合作课程】
【腰果合作课程】
【腰果合作课程】
【腰果合作课程】
【腰果合作课程】
【腰果合作课程】
【腰果合作课程】
【腰果合作课程】
【腰果合作课程】
实用 o 工具
交流 o 下载
课程排行榜
新东方在线公务员微博今日律师风向标: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发放
我是乡镇卫生院,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由于单位临时工过半数,业务收入无法满足全院职工工资发放。于是把差额拨款说是事业发展经费,用于保单位运转。请问正式职工可否要求发放财政差额拨款发到具体个人账上,有何法律依据?
wl2648zugh
[VIP+版主]
如果自己没有把握,可以考虑请律师代理操作,建议直接向政府财政相关负责人员申请
律师回复区
你好,建议直接向政府财政相关负责人员申请。希望能够帮到你。
湖北-恩施州
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
以上回复,不符合你的实际情况?马上咨询在线律师!
当前在线律师:448人
今日回复问题:639个
相关法律咨询
相关文章推荐
共帮助过3582人
共帮助过994人
共帮助过8758人
共帮助过665人
共帮助过784人
最新法律咨询
相关律师推荐
法律快车 版权所有
粤ICP备号-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粤B2-
客服QQ: (注:此QQ不提供法律咨询)
免费问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改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