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对称加密战争,我国为非对称加密战争做了哪些准

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中国为非对称战争时代做准备在无人系统时代到来之际,处于商用无人机行业中心的中国的确拥有一些优势。大疆(DJI)、零度智控(Zerotech)、亿航智能(Ehang)等无人机制造商主导着全球消费无人机行业,而且许多此类民营企业都已选择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效力。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 San Diego)全球冲突与合作研究所(Institute on Global Conflict & Co-operation)所长张太铭(Tai Ming Cheung)表示:“民用和军用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特别是在无人机等领域。”例如,CETC在今年6月的集群技术展示中使用的无人机是X-6 Skywalker——一种可以很容易定制自定义特性的商用型号。一位不愿具名的美国无人机工程师表示:“如果能制造最多廉价大路货电子产品的那个国家将获得军事优势,那就要小心中国了。”中国领导人一直在鼓励技术进步,中国军队计划到2018年裁减30万人,精简人员、提高效率,能够随时投入战斗。自主操作的无人机集群需要的现役部队要少得多。防务专家表示,集群技术之所以对北京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可以让中国在引起军事对抗的可能性较低的情况下使用军力。与战斗机或航母不同的是,无人机的威胁性较小,可以在不引发军事冲突升级的情况下被击落或捕获。去年12月,中国在南中国海捕获了一艘美国水下无人潜航器,几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其归还。如果这是一艘载人潜航器,那将引发一场重大危机。中国还在推进其他领域的机器人技术,包括仿造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的部队支援机器人“大狗”(Big Dog),后者酷似《星球大战》(Star Wars)中的“步行者”战车,主要用于向战场运输装备。卡申将这种由中国军工企业集团“北方工业”(Norinco)研发的运输机器人,比喻为“价值百万美元的毛驴”。在今年7月北京举行的一次军事技术博览会上,总部位于珠海的云洲智能科技(Yunzhou Tech Corporation)展示了一艘装备有机枪炮塔的无人艇。近日,中国一家网站发布了一架搭载鱼雷的地效无人机掠过水面的照片。该产品可用于攻击潜艇。“这些装备与其他国家的都不一样,”卡申表示。兰德公司资深政治学家迈克尔 蔡斯(Michael Chase)表示:“中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在无人系统研发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德勤(Deloitte)从事防务咨询业务的杰克 米奇利(Jack Midgley)表示,根据中国在纳入技术与新组织模式方面的欠佳表现判断,中国军方固有的保守心态可能会使其处于不利地位。他说:“军事指挥官对风险的天然厌恶是为什么中国花数年或数十年时间才能纳入新技术的原因。”这一问题并非中国独有——美国的一些军事部门也反对无人机取代飞行员等人类角色。但中国政府对新防务技术的态度可能正在发生变化。200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开设了无人机操作人员培训课程。如今,中国人民解放军5个军种中的至少有3个——陆军、海军和空军——已将无人机部队纳入作战和训练中。卡尼亚表示:“对于让无人机成为本国军力构成中更大组成部分,中国人民解放军可能不会有(像美国)那样多的顾虑。”她说,最终的胜者不是发明最新技术的国家,而是知道如何最有效地将其应用于战场的国家。新的军备竞赛可能不再围绕推动技术变革,而是围绕如何适应它。准备好生产军用品的工厂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到电信网络,一切高科技产品在进入中国之后都会经历如下巨大转变:在短短数年间,就从昂贵的大牌产品,变成廉价和易于生产的产品。中国南方有数千家工厂大批量生产山寨iPhone和山寨iPad的零部件,有时这些工厂本身还生产正牌苹果(Apple)产品。科技的大路货化会发生在军工行业吗?对五角大楼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未来爆发机器人战争的可能性让人们提出了疑问:在军事装备方面,量是否会最终胜过质。这股趋势显然对作为世界制造工厂的中国有利。另外一个对中国有利的趋势是,下一代防务科技将日益难以与民用技术区分开来,后者在深圳等城市获得批量生产。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尽管近期在隐形和精确制导方面的技术突破纯粹是军用技术,下一轮突破可能发生在面部识别或者自主驾驶领域,这些突破既有可能来自军方,也有可能来自私营部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经认识到界线正在变得模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今年成立,习近平本人担任委员会主任。
2共3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主页 & 大地
2002年 第六期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非对称作战
&&&&日,世界第一国际大都市——美国纽约,阳光明媚,秋高气爽。&&&&位于曼哈顿街区的纽约标志性建筑世界贸易大厦——两座110层的姊妹楼高耸入云,为纽约增添了无限风光。上午8时许,楼内的5万余名员工已陆续到达各自的岗位,开始了紧张忙碌的一天。&&&&8时48分左右,一架波音767客机出现在纽约市的上空,出人意料的是,这架民航客机突然掉头像发了疯似的以最快的速度径直向世贸中心南侧大楼撞去。飞机以强大的冲击力撞进了楼内,大楼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人们对此先是目瞪口呆,接着四处逃避。楼上的人乱成一团,有的甚至从窗口直接跳出。数百名消防队员火速冲入楼内。&&&&18分钟以后,也就是当地时间11日上午9时06分,又一架飞机以极快的速度撞击了世贸中心姊妹楼的另一幢。飞机从北侧大楼的玻璃窗冲了进去,并穿过大楼,撞上另一幢大楼。顿时火光四溅,爆炸声此起彼伏。&&&&在纽约的世贸中心遭到恐怖袭击大约30分钟后,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防部五角大楼和美国国会山、国务院大楼也分别遭到飞机撞击和汽车炸弹袭击。五角大楼西侧的墙壁被飞机撞出了一个直径100英尺的大窟窿,部分坍塌,烟尘弥漫在波托马克河的上空。国会山也多处发生爆炸,冒起了滚滚浓烟。&&&&10时30分世界贸易大厦的南北两座姊妹楼先后坍塌,一瞬间,灰尘四起,遮天蔽日,响声震天,行人四散奔逃,汽车眼睁睁被埋没在残垣断壁之下。受伤的行人匍匐于地,哭喊声凄惨。救护车、消防车、警车、警笛响成一片。自此,世界贸易中心——这座驰名海外、曾经是世界上最高标志性建筑从地球上永远地消逝了。&&&&此事件在国际上立即引起一系列反应,欧洲股市暴跌、美元汇率急挫,美国股市因此停止交易,而原油、黄金和其他一些大宗商品价格飞速上涨……&&&&一连串事件发生后,美国举国进入戒备状态,所有机场暂时关闭,飞机停飞,华尔街股市停市,白宫、国务院、国会、财政部、联合国等敏感部门的工作人员紧急疏散,通往事故地区的道路被封闭,地铁及工交业已中断,美国网络也不能正常工作,两亿多美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处在空前的紧张之中。&&&&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布什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安抚国民,并声称这一行为“显然是恐怖主义袭击”,是“战争行为”。&&&&无疑,这是一个规模空前的极端国际恐怖主义事件,而它使用的手段则是美国自己十分倡导并在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中惯用的作战方式——非对称作战。&&&&&溯&源&&&&&20世纪90年代,以美军为首的西方军事界提出了非对称作战的概念,并在各种场合大加渲染,吹得神乎其神。&&&&非对称作战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非对称”是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一点、直线而言,在内容、大小、形状和排列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性。那么,如果从“非对称”定义出发,把“非对称”具体概括为作战时间、作战空间、作战力量、技术水平、作战手段、作战态势等多个方面的表现,是不是可以说存在这种“非对称”关系的部队之间的作战就是非对称作战呢?回答是,有些道理,但不准确。因为所有交战的双方总会在某些方面存在“非对称”的因素,这样一来,非对称作战就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所有作战,而包括非对称作战在内的任何一种作战理论都是有特定涵义的。&&&&非对称作战是相对于对称作战而言的。对称作战主要是指两支相同类型部队之间的交战,如地面对地面,海军对海军,空军对空军的作战。是不是可以说,非对称作战是指不同类型部队之间的交战,如空军对海军,或空军对陆军,或海军对陆军,或陆军对空军等等?回答是,也对,但不全面。因为一种理论都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和现实意义。&&&&为弄清非对称作战的确切涵义,有必要了解一下非对称作战的由来。&&&&20世纪90年代,在国际关系中处于战略进攻态势的美国,一方面,追求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速战速胜和“零死亡”代价,而达此目标,需要对敌形成压倒性优势;另一方面,海湾战争的胜利一扫美军越战失败的阴影,证明了其雄厚的实力,加上老对手前苏联的解体,环视宇内,已无一个能与之匹敌的对手,“用牛刀杀鸡”是可能的。正是在这种由需要和可能共同构成的背景之下,美军在《美国武装部队的联合作战》中首次提出要以“不对称作战”打击敌人。1993年版的《联合作战纲要》中将其改为“非对称作战”。同时,处于对美国自身安全的警惕,1997年美国防部公布的《四年防务审查报告》又提出了“非对称攻击”对美安全的威胁。该报告认为:“美国在常规的武器竞争中的优势促使对手使用诸如不对称的方式来攻击美国的军事力量、海外利益和美国本土。”从中表现出美国对其对手可能避免与实力占优势的美军正面较量,而采取恐怖行动、核生化武器和网络战等“不对称”的手段对其发起攻击的一种担心。非对称作战,被认为是美军当前和今后联合作战“最有效的办法”。&&&&美军最初提出“非对称作战”的含义是:不同类型部队之间的交战。如,强调使用装甲部队打击敌步兵;使用攻击直升机部队打击敌坦克集群;使用潜艇打击敌航母;使用步兵袭击敌海空军基地;乃至使用空间、特种作战力量破坏和摧毁敌指挥通讯设施等。美军从大量战争实践中发现,“非对称”作战用于战场打击敌军,所产生的效果与威力较“对称”作战要大得多。因此,美军将&“非对称作战”视为现代战场制胜的法宝。&&&&随着实践的发展,非对称作战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美军认为,非对称作战能科学合理地组织和使用各军种力量,相互取长补短、有机结合,从而使诸军兵种的整体作战效能得以充分发挥。实施非对称作战,不单要强调使用与敌不同的部队,更要注重使用与敌不同的战法、不同的手段、不同的谋略与敌作战,这样更易于达成突然性,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加速作战进程,并可最大限度减少伤亡。目前“非对称作战”被认为是利用交战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的悬殊,充分利用在国家军事战略、武器技术和军兵种运用上的各种优势,积极寻找对手军事力量中的薄弱环节,扬长避短,以强击弱,避实击虚,以小的代价换取战争的胜利。由此可见,非对称作战的实质就是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强调的是超越常规,出奇制胜。“田忌赛马”的取胜方式正是“非对称作战”的核心思想。&&&&在非对称作战的运用上,一般强调以下几点:&&&&力量上的“非对称”。强调集中精兵利器,极力造成压倒对手的兵力兵器优势、技术水平优势,以及心理优势等,如军事强国采取“杀鸡用牛刀”之势,以求达到力量上的非对称效应。当前,在非对称作战的力量使用上,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由一国力量聚集向“国际化”力量聚集发展。有人认为,21世纪的地面作战,将是完全一体化的所有军种参加的联合作战,且多数情况下是多国部队统一行动的作战。二是军种、兵种联合一体形成强大的力量实施非对称作战。通过实施各军兵种之间的合理组合,提高力量强度,以取得力量对比悬殊的非对称效果。&&&&技术上的“非对称”。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精确制导武器、电子战武器、隐形武器在战场上广泛应用,在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中崭露头角,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积极研制高质量的武器装备,主张利用自己的高技术,对敌形成压倒的优势。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空袭南联盟的战争中,美军使用了除核武器之外的所有高新技术武器,其中包括从未使用过的B-2隐形轰炸机,力图形成战争史上技术差距最大的非对称作战,尽快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作战手段上的“非对称”。以己之长,击彼之短,历来是一个重要的作战方法。使用与敌不同的军兵种主动进攻敌人更加容易达成突然性,收到出其不意的作战效果。“非对称作战”的重要方式是“采取非对称手段”,即以非相似性打击样式,迫使敌人在没有计划、没有能力的情况下交战。计算机模拟实验表明,以不同的武器系统进行打击,往往比用相同武器系统打击更有效。如攻击直升机与坦克对抗,毁伤比为1∶18,而技术相当类型相同的坦克与坦克之间的对抗毁伤比则为1∶1。&&&&就作战的指导思想而言,非对称作战并不是什么新鲜玩艺儿。早在我军初创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军事家就强调,不与敌人打堂堂之阵。毛泽东说:“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我军的战争史,就是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非对称作战的历史。我军以游击战对付敌人的正规战,用武工队对付日军的正规军,实施大规模的运动战对付国民党军队的阵地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特别是我军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创造出的灵活机动的运动战,对付敌之“齐头并进,步步为营”的阵地战;以集中对付敌人的分散,以分散对付敌人的集中;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对付敌人的攻城略地为主;以大踏步前进和后退的进攻作战,对付敌人驻守大、中城市,只在有限的点线上实施消极的防御作战等等。这些都是我军在作战方法上实施非对称作战的成功杰作。所以说,非对称作战并不是西方军队的新发明、新创造,它反映的是避强击弱的作战一般规律。&&&&&以己之长击敌之短&&&&&非对称作战之所以能受到世界各国军队的关注和赏识的原因何在呢?&&&&有利于发挥技术优势。相对而言,非对称作战更青睐占有技术优势的一方。美军拥有大量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高技术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装备不仅使美军在战争中享有主动,胜敌一筹,而且战斗中使美军更容易发挥“非对称打击”的作战优势。此外,“非对称作战”本身就强调,将己方的战斗力优势集中在敌人不同军兵种的薄弱之处,使美军能将“非对称作战”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有利于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战果、达成战役战斗的突然性及达成速战速决的目的。&&&&随着非对称作战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当今时代的非对称作战带有明显的知识化战争的特征。&&&&首先,信息战成为非对称作战的主要内容。能否获得准确的情报,历来是非对称作战行动成功的前提。我军过去作战总是能把敌人变成“聋子、瞎子”,就在于我们对敌人了如指掌,而敌人对我们却一无所知。今天美军的非对称作战,靠的是其信息战优势。它拥有完善的全球预警侦察情报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可以提供精确度达30厘米的定位信息,引导超音速导弹在敌方雷达首次开机后几秒钟内将其击毁。达到这种效果的前提就是信息的准确获取和快速处理。美军甚至认为,没有信息优势,是不可能实施非对称作战的。&&&&其次,非对称作战使战场多维化程度大大提高。非对称作战更加强调军种之间的有机联合,更加注重作战行动的系统效能,它将天、空、地、海、电等多种力量,组成有机整体,多维一体,对作战对象进行全方位打击。北约对南联盟实施的非对称作战,战场多维化趋势十分明显,天上有50多颗侦察卫星在不停顿搜集情报,海上有巡洋舰在发射巡航导弹,空中有先进作战飞机与海军相协同凌空轰炸,同时电子战系统不间断对南联盟实施电子干扰。非对称作战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战场多维化的程度。&&&&再次,非对称作战越来越强调技术优势。&&&&最后,非对称作战具有“非接触”性。越南战争使人们认识到,即使在技术和力量对比占有很大的优势一方,在对称作战中也无法避免损失,因为作战双方都存在先发制人或后发制人的机会。而非对称作战可以通过远程奔袭、超越打击等手段,在不与对方接触的情况下给其以重创,并把作战风险和附带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正是由于非对称作战的这种“非接触”性,把战争中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的风险降低到零成为可能,因而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军事强国的推崇。科索沃战争,北约使用巡航导弹和远程轰炸机,从南联盟防御火力圈外对其实施纵深攻击,使南军数百个重要战略目标遭到毁灭性打击。而南军虽有勇敢顽强精神,但由于没有远程兵器,鞭长莫及,毫无还手之力,只能眼看自己的家园被敌人肆意蹂躏,更谈不上后发制人。&&&&&殊途同归&&&&&近年来,美军在干预和应付地区性危机和冲突中,一直致力于非对称作战的研究和运用,特别是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为达成非对称作战采取了种种举措。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达成非对称作战的一些主要手段。&&&&在力量运用上注重集中使用作战力量,通过“力量非对称”,实现以强制弱。&&&&通过快速集中和巧妙运用作战力量,积极为对敌实施非对称作战创造有利的作战态势,可使联合部队各种作战力量的独特性得以充分发挥并赢得胜利。为此,在力量运用上,要善于打破传统的军兵种界限和习惯做法,紧紧围绕以实施非对称攻击为目的,灵活地使用陆、海、空、天、电等方面的作战力量,以此获得决定性优势,为战胜敌人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为达成非对称作战的效应,在战场上集中了多维作战力量,动用了50多颗侦察通信卫星,调遣了2个航母战斗群和460余架先进作战飞机,以绝对的战场优势对南联盟实施非对称打击,并赢得了胜利。&&&&在武器装备上强调技术优势,通过“技术非对称”,实现以高制低。&&&&武器装备系统之间的非对称关系是实施非对称作战的物质基础。在现代,这种非对称关系主要指的是“技术差”。在指挥控制上努力谋求信息权,通过“信息非对称”,实现以主动制被动。&&&&信息是构成战斗力的重要要素之一,是战斗力的倍增器,而成功的非对称作战则依靠“快速准确地获取决定性的能力”。如果不能准确了解敌我双方的各种情况,就不能正确地实施非对称作战,也就不能充分发挥联合作战的优势。因此,建立战场信息优势是实施非对称作战的必备条件。一方面要建立一整套相对独立、比较完整的信息收集处理系统。另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并利用多种手段,在及时获取大量准确信息的同时,又要有效限制敌人对信息的收集与利用,以保障自己的信息优势,牢牢控制战场的主动权,并使对手变成“瞎子”、“聋子”和“哑巴”,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为谋求建立战场信息优势,早在一年前就开始了对南联盟的情报准备工作,先后在太空部署了50多颗侦察通信卫星,动用了大量的高空侦察机,并派出地面特种部队和间谍,构成了地海空天全方位一体化信息侦察网络系统,仅部署至战区的EA-6B电子战飞机就达11架,并首次使用了专门用于信息战的C4I系统,对南实施电子压制与破坏对南联盟实施信息战,保证了美军对战场信息权的全面控制,为美军非对称作战创造了条件。&&&&&双刃剑&&&&&非对称作战是把“双刃剑”,强军和弱军都可能通过实施非对称作战,通过“以己之长克敌之短”来打击和战胜对方,但由于非对称作战能最大限度发挥军事高技术优势,因而更受到强军的青睐,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近年来的现代局部战争说明,西方军事强国通过实施非对称作战谋求战场垄断的特点越来越明显。&&&&拥有技术优势的军队实施非对称作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非对称作战”是其实施首次突击的主要作战样式。80年代以来,西方军事强国发展并装备了大批高新武器装备,形成了对作战对手的技术装备优势。这种军事技术上的非对称优势使得其在战争方式、战场范围等方面有了更为灵活的选择。为了迅速夺取和控制战场主动权,同时将己方风险和附带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实现“零伤亡”和“零损失”,军事强国十分强调运用技术优势实施非对称作战,来撕开敌军防御和摧毁敌之“重心”。因而“非对称作战”成为在作战初期的首选打击样式。&&&&“对称作战”与“非对称作战”协调并用。以“非对称作战”为“对称作战”行动创造条件,以“对称作战”为“非对称作战”创造战机。特别在中期,“对称作战”往往能从正面吸引、消耗敌人,使敌军暴露出弱点,从而为“非对称作战”的决定性打击创造战机;而“非对称作战”的决定性打击又为“对称作战”的全歼行动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对称作战与非对称作战相互配合,协调并用,是当今高技术条件下军事强国实施联合作战的主要作战方法。&&&&强调综合运用多种“非对称”手段打击敌军。军事强国在实施非对称作战时强调,必须综合运用多种“非对称”手段打击对手。如,在同一次战斗中,在使用装甲部队突击敌步兵阵地的同时,又使用攻击直升机打击敌坦克编队,并使用导弹打击敌人的攻击直升机。同时又使用航空兵消灭敌重兵集团。使用电子战飞机和反辐射导弹压制并摧毁敌预警系统及防空体系,使用战役战术导弹袭击敌指挥控制中心,并使用特种作战部队袭击敌炮兵阵地及铁路桥梁等,由此获取和掌握战场主动权,使对手陷入绝境,并最终击败对手。&&&&在近年来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倚仗其技术和力量优势,采用非对称作战方式,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战绩,几乎是“打败天下无敌手”。那么,就没有对付强敌实施的非对称作战的办法了吗?回答是,有,且随着非对称作战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办法会越来越多。就目前来看,对付强敌实施的非对称作战要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以积极的作战行动有效地抑制敌非对称作战行动。&&&&应该看到,随着现代军事科技的不断发展,拥有技术优势的军队更能发挥出非对称作战的优长。但还要看到,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要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任何理论都不是万能的,其优势都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不是永远的。为此,对强军实施的非对称作战,弱势一方要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念,要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决心,同时还必须灵活应付,以积极有效的作战行动予以反击,削弱其非对称作战能力,减少其非对称优势,夺取战场主动权。&&&&破坏敌高技术指挥和武器控制系统。强敌实施非对称作战,对指挥、控制、情报、侦察、监视和计算机系统以及高技术武器系统的依赖性很强,这些系统构成或支撑着整个作战系统,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影响着大系统的运行。有效地打击敌作战系统的重要部位和关键关节,可以使敌人的整个作战系统陷入混乱甚至瘫痪,从而有效遏制其非对称作战。为此,要先机制敌,集中精兵利器对敌C4IRS系统以及高技术武器系统实施打击,使其指挥失灵、协同失调、信息中断、兵器失控、保障不济,制其一点而瘫其全局,最终遏止并挫败强敌的非对称作战。&&&&摧毁敌实施非对称作战的前方基地。军事基地是强敌实施非对称作战的依托,影响着作战的范围、强度和时间。如果没有前方基地作支撑,其攻击强度和持续能力势必大打折扣。科索沃战争中,如果没有意大利、西班牙、匈牙利、德国、阿尔巴尼亚、土耳其等国的空军基地供其使用,美军的全方位攻击行动就难以实施和奏效。为此,应择机对敌设在第三国的前方基地实施先期打击,摧毁其支撑非对称作战的依托,可收到釜底抽薪之效。&&&&从作战要素上破解敌非对称作战优势。作战时间、空间、力量、战法等是构成作战行动的要素,只要其中一个要素出现问题就将影响作战行动。为此,要摸准情况,选准目标,充分准备,先机制敌。在时间上,可在强敌实施力量投送过程中或尚未完成作战部署时果断出击,制敌于未形成整体合力之时;在空间上,采取各种措施,诱迫敌人在次要方向和态势不利的地域、地区进入交战,创造利于己方的不对称条件;在力量上,针对敌人某些方面或部位力量上的不足,局部集中,攻其一点,打掉其作战系统上的重要一环,从而削弱其非对称作战优势;在战法上精心谋划运筹,以奇制正,运用先进有效的战法,实时造势,以变制优,避其武器装备的技术强势,提高我反制敌非对称作战的力量。&&&&其次,坚持持久作战,通过在作战相持中大量消耗敌人财力和物力来夺取战争的主动权。&&&&非对称作战追求以最小代价、最快速度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为此必然倾其全力。美军在科索沃战争中出动了包括B-2、F-117等作战飞机在内的先进武器装备,还动用了巡航导弹、石墨炸弹、贫铀炸弹等一大批新式精确打击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弹药,其高新技术武器使用率高达90%以上。。&&&&非对称作战实质上是充分发挥己方全部优势,与对手进行“不平衡”作战的一种作战样式,因而它并不是高技术一方的“独门兵器”,劣势一方也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非对称作战取得高技术战争的胜利。&&&&充分动员和利用国家各方面的科技力量,积极寻求打击强军的方法和手段。&&&&实施特种作战。战时可以特种作战力量实施区域外进攻,即对那些能对敌人作战体系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乃至造成其作战体系瘫痪的目标,实施破袭等行动,给其以重创,遏制其非对称作战行动。&&&&充分发挥现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作用,选择强军的关键部位和环节实施重点打击。如,择机使用陆基中远程导弹、战略核潜艇等高技术武器对强军一些有重要军事意义的设施实施远程奔袭,以非对称作战手段遏制敌非对称作战行动。&&&&最后,要转变传统的以劣胜优观念,既要重视战法,更要拥有“撒手锏”。&&&&从北约空袭科索沃的行动可以看出,交战双方在武器装备上的代差越大,战争就越可能成为拥有技术优势一方体现单方面意志的行动。因此,大力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尽快缩短与强敌的技术差,是知识化战争时代必备的物质基础。从长远来看,只有努力缩小这种差距,才是对付强敌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但高新武器的研制与装备部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劣势一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武器装备仍将处于劣势。为保证国家安全,在立足现有条件,积极探求对付强敌办法的同时,还要拥有“撒手锏”,使敌人望而生畏,不敢轻举妄动,从而为国家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和平环境。
(2002年第六期)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对称算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