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台湾新版历史教科书书是怎样讲述“解放战争”的以及现在台湾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关于台湾问.doc 1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50 &&
关于台湾问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中考历史最后冲刺材料、综合题
关 于 台 湾 问 题
一、重点内容再现
1、台湾问题是指:自1949年至今台湾与大陆的分裂对峙局面。
2、台湾问题的由来:1949年(解放战争)国民党退踞台湾,与大陆对峙至今。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①三国时,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今台湾)
②元朝时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③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④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⑤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⑥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台湾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4、中国政府(大陆)如何对待台湾问题(或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⑴态度: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一定要完成统一大业。
⑵方针政策:
①新中国成立后,(武力)解放台湾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争取和平解放台湾
③改革开放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邓小平)
④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⑤2005年,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并颁布《反分裂国家法》(胡锦涛)——(说明了中国政府和中华民族维护统一的坚定信念。)
5、台湾当局及台独势力如何对待台湾问题:
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鼓吹“一中一台”、“两个中国”。
6、台湾人民如何看待台湾问题
渴望两岸亲人团聚,盼望祖国统一。
7、外国的某些看法
⑴美国:维持分裂现状,坚持三个联合公报的准则
⑵日本:支持台独,从中获利
⑶大部分国家认为:世界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希望早日完成统一。
8、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健康发展的举措:
⑴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打破了38年的隔绝状态。
⑵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⑶1992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⑷1993年“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⑸两岸三通(通航、通邮、通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⑹2005年国民党、新党、亲民党领导人访问大陆
⑺2005年实现了春节包机直航
⑻台湾水果等农产品到大陆销售,实行零关税等优惠政策。
9、大陆处理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0、大陆处理台湾问题的前提: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1、谈谈你对“我国处理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的认识。
⑴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两国论”
⑵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放弃使用武力
⑶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12、两个历史上台湾的名称:夷洲、琉球
13、曾经侵略过台湾的国家:荷兰、美、法、日
14、曾经对台湾进行殖民统治的国家:荷兰(明末清初)、日本()
二、真题模拟
1.阅读下列材料:
今年(2005年)三月十四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以高票一致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这是十三亿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和心声。 ———新华网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①.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此诗记述的重大事件是(??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康熙帝统一台湾 C.刘铭传保卫台湾 D.刘永福坚守台湾
②. 台湾诗人丘逢甲几乎用血和泪写了一首28字的《春愁》诗:“春愁唯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去年割台湾指的是哪一年?什么条约?
?③. 当前的海峡两岸形势与南北战争前的美国比较有何相似点。
?①A?②?1895 《马关条约》③战争后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同属于一个国家;都面临反分裂的任务或其它。.读新闻后答题。
材料一: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的亲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胡主席强调:讨论两岸关系发展这个重大问题,必须以宽广的眼光审视当今世界和两岸关系发展的大势,顺历史潮流而动,应人民要求而行,两岸共同发展繁荣正面临着历史性机遇,我们应抓住机遇,携手合作,开创未来,为台湾地区谋和平,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材料二:国务院副总理钱起琛在“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国际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关系到中国人民的民族尊严和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根据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①近代史上,侵占台湾的国家有哪些?
②台湾的地位及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③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④二战中有一个国际文件规定台湾必须归还中国,该文件的名称是什么?这在当时有何作用?对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⑤ 1950年,美国用什么方式阻止我国解放台湾?
⑥举出历史上国共关系的两个典型事例说明“合则两利”。再举出国共关系史上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台湾写的抗战和解放战争史
台湾写的抗战和解放战争史
因为大陆写的抗战和解放战争史,严重歪曲事实,美化自己,丑化国军。希望能够看到台湾写的抗战和解放战争史。
就是想看到事实真相,国军为什么失败?难道国军士兵和将军,那么无能?
切,看台湾写的只会离事实更遥远.
其实任何国家写史,都免不了美化自己丑化对方的动机.但通常来讲,战胜一方的描述更靠谱,而失败一方为自我掩饰会编得比较离谱.
我看过一些台湾描写的战史,一点教训都不吸取,责任全推客观因素,让人无法相信,如此忠勇的国军怎么可能会一败涂地!
请遵守网上公德,勿发布广告信息
相关问答:
举几个家喻户晓的例子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一,东北近30万军队在日本入侵东北时没放一枪,却被蒋介石调到陕西打共军。致使2万多日军就轻而易举地侵占了东三省。
二,汤恩伯在河南对抗日军,老百姓不帮国军反而帮日军,致使汤恩泊的30万国军被6万多日军象赶鸭子一样赶出河南,蒋介石怕日军撵上国军,从花园口掘开黄河放水阻日军,结果300多万老百姓受灾,100多万老百姓死于非命。
三,苏皖的20多万国军打日军没什么能耐,鏖兵4年多毫无建树。伏击新四军倒是利害得很,将9000多人的新四军主力一次性全歼,连司令部一锅端,军长、副军长也未能幸免。
四,八路军、解放军兵源都是老百姓自愿参军,国军兵员全靠抓壮丁,哪来战斗力?淮海战役山东、河南支援解放军前线的农民就有500多万人,国军饿死老百姓也不理,哪来战斗力?
大陆写的抗战和解放战争史,严重歪曲事实,美化自己,丑化国军
台湾写的抗战和解放战争史,严重歪曲事实,美化自己,丑化共军
蒋介石对西方记者如此解释国民党为什么输了淮海战役:
共军搞人海战术,国军不忍心打,故不得不撤到淮河以南。
抗战初期,国军失败主要是力不如人,日军的优势是全面的,上海会战后期,国军精锐师上战场1天就损失70%,结果还没见到日军的面,日军炮兵、海、空军力量与国军比强的多了;解放战争时期,国军士兵不怎么愿意打仗,基层军官熬完抗战,正想成家的多,也无心打仗,国民党政治上失去人心,情报上再经常出现问题,想胜就难了。反观解放军这边,政策到位,鼓动到位,厌战的国民党士兵,经过发动教育,马上就成为英勇的解放战士。同时战术上,解放军集中兵力打歼灭战,运动中歼敌,积少成多,最终胜利。
我还在上高三,这些年大陆这边的教科书比以前强不少,对国民党的正面评价比以前多了不少。当然,还有不少东西值得商榷。
国军不忍心打,故不得不撤到淮河以南。
只有胜利者才有权书写历史,因为胜利本身就说明了一切。战败者没有资格称有能。
黄植成在上军校时向教官提问国民党军队消灭的解放军超过1亿是不是把全国的老百姓都当成解放军了?既然取得那么大的胜利为什么还要退守到台湾?结果被罚的很惨。
我有一个亲戚是一个老兵,原来是被国民党捉猪仔兵(壮丁),在国民党军中当兵,后被解放军俘虏,转为解放军,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战役,两广战役等战役,在号建国之前加入中国共产党.朝鲜战争暴发后,随所属15军入朝作战,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我还有一个亲戚,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在国民党军任上校团长,在两广战役中率部起义,后回家乡教师.
1是共谍深入国军内部。2是苏联援共。3是群众基础好,即人海战术有源头。4是集团式洗脑。新历史教科书讲述14年抗战,有15点变化
新、旧教材有15处较大不同。
图:左,2017年投入使用的新版历史教材;右,旧版人教社历史教材2017年9月,教育部审定的统编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材正式投入使用。该套教材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首次应用“十四年抗战”观点。同应用“八年抗战”观点编写的旧版历史教材相比(以2016年仍在使用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为参照对象),新教材对抗日战争的讲述,有什么变化?总体变化:从3课变更为5课抗日战争这一部分内容,集中于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初二上学期)讲述。2016年使用的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下文简称“旧教材”),由“课程教材研究所和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2017年的新版《中国历史》(8年级上册,下文简称“新教材”),由教育部组织编写,2017年由教育部审定通过。旧教材第的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共3课(14~16课,第68~85页)。新教材第六单元同名,篇幅增为5课(18~22课,第85~108页)。关于战争的具体介绍,旧教材只有《血肉铸长城》一课,新教材扩充为《正面战场的抗战》和《敌后战场的抗战》两课。新教材还将原本仅三段正文的《抗日战争的胜利》单列为了一课。旧教材中有关“八年抗战”的表述具体内容:新、旧教材有15处较大不同1、新教材将九一八事变作为“抗日战争的起点”(1)关于“九一八”的标志性意义。旧教材的说法是:“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新教材做了大幅度的提升:“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局部抗战”的说法仍然保留,但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有所变化,具体表述是:“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2)关于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活动。新旧教材都讲到“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新教材增加表述:“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3)关于“一二九运动”。新教材增加了“华北危急与一二九运动”,这是旧教材中所没有的。具体描述是:“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着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4)关于第二次国共合作。该小节属于新增内容,为旧教材所无。新课文称:“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声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课文同时介绍了红军改编的历史。新教材对于“九一八事变”的介绍2、增加了对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描述(5)关于淞沪会战。旧教材中只有一句,“卢沟桥事变以后,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接着,又向南京进犯”。新教材详细介绍了会战的发生和经过,告知学生:“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具体到会战的发生过程,仍沿袭史学界的旧说:“日,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被中国守军击毙。日本以此为借口,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6)关于正面战场。新教材增加了对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的介绍,称前者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失败”,后者“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新教材在“相关史事”栏目,介绍了花园口事件;在“知识拓展”栏目,介绍了远征军入缅作战。关于花园口事件,新教材的表述侧重点放在其破坏作用上:“花园口决堤虽然迫使日军放弃了沿平汉铁路进攻武汉的计划,但给黄河下游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据不完全统计,此次花园口决堤,直接淹死、饿死群众即达89.3万多人,先后逃离家园者391万多人,淹没耕地2994.3万多亩,受灾面积达3省44县5.4万多平方千米,农工各业经济损失,以战前币值折算,超过10.9亿元。”新教材所使用的上述数据是否准确,仍存争议。如“此次花园口决堤,直接淹死、饿死群众即达89.3万多人”一说,出自韩启桐、南钟万于1948年出版印行的《黄泛区的损害与善后救济》。该书统计的是从1938年至1947年黄泛区因黄泛而死亡的人数――该数据显然不能称之为“直接淹死、饿死”;该书的一些统计方式也存在争议,如关于安徽死亡人数的估算被认为过高,不合情理。新教材在使用这类数据时,具体表述的准确性,显然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关于远征军入缅作战,新教材介绍了仁安羌之战、戴安澜殉国、反攻滇缅公路等事件,侧重强调“中国远征军浴血奋战,屡挫敌锋,沉重打击了日军,有力地支援了同盟国军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教材对第三次长沙会战的介绍3、敌后战场增入了“狼牙山五壮士”(7)关于平型关大捷。在旧教材中,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并列介绍,作为正面战场的一部分;新教材里,平型关大捷被放到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似乎不再将其视为太原会战的一部分。(8)关于抗日根据地。新教材增加了“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这部分内容,介绍根据地“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宁”。新教材赞颂“敌后战场涌现出许多抗日军民的英勇事迹”,并在“相关史事”栏目举了狼牙山五壮士的例子,赞扬他们“显示了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2016年的旧教材,没有介绍狼牙山五壮士。(9)关于八路军东进。旧教材无此内容,新教材在“知识拓展”栏目介绍了“八路军挥师东进”,“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八路军三大主力师东进,气势如虹。”新教材对于“狼牙山五壮士”的介绍4、关于抗战的整体表述,新教材称“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10)关于“全民族坚持抗战”。这部分内容为新教材所加,介绍了日军的战略变化、汪精卫降日、皖南事变等内容。同时介绍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牺牲的将领,“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以及各行各业为抗日做出贡献的人们。在“相关史事”专栏,增加介绍了马本斋的回民义勇队,称其是“中共领导下的一支少数民族抗日武装力量。”(11)关于中共七大。这是新教材新加内容,赞扬“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12)关于“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旧教材对此只提及中共领导的局部反攻、美国投掷原子弹及苏联对日宣战等内容,新教材增加“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13)关于对抗战的整体表述。旧教材的说法,“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新教材说,“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新教材有关“十四年抗战”的整体描述5、关于抗战胜利,新教材指明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14)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这一部分为旧教材所没有。新教材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15)关于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新教材总结说:“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旧教材无此内容。图:旧教材中对抗战胜利原因、意义的介绍,内容很少注释:本文对照,依据《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2006年3月第二版,2015年印刷)、《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2017年7月第一版)。
除八年、十四年外,还有四年、十年等说法。
教材中的人物插图,普遍隐去来源。
近日,印度尼西亚史无前例地举行了一场关于印
当年的简体字改革方案,究竟粗糙到什么程度呢
最近一两年,土榨、自制、古法、农家食用油吸
这么小的孩子,就学会以举报威胁小伙伴,教育
联系电话: Email: 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问编辑#
还能输入140字|||||||||||
核心提示:台湾五十年代的小学教科书中,专门有篇课文讲张、杨是&历史罪人&;在台湾的一些历史书里,杨虎城是&被土匪杀害&的。
本文摘自:《文汇读书周报》日第14版,作者:杨瀚,原题:《&国民党应为杨虎城平反&》
在台湾,现在基本找不出历史上有&杨虎城&这个名字。
张、杨二人同属一案,无论从法理上讲还是从道理上讲,两人至少应该受到同样的对待。
&&&近八年来,杨虎城之孙杨瀚三次写信给连战和马英九,要求国民党为其祖父杨虎城将军平反。今年是杨虎城将军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纵横》今年第十二期刊登了于洋采访杨瀚的文章,阐述了致函连战、马英九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问:早在2005年,您就曾致函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要求为您的祖父杨虎城将军平反。请问这个&平反&是什么含义?是怎样的契机促使您写信给他的?为什么会写这样一封信?
杨瀚(以下简称&杨&):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拉开了中国从长期内战到全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序幕。说他们是&民族英雄&,一点儿也不为过。然而,对于杨虎城这个人的历史,国民党一直是完全抹杀掉的,最多提提张学良。后来,国民党羞羞答答地给张学良平了反:虽然没有公开地对张学良作正面的评价,但在张过九十大寿的时候,台湾的政要全都出席了庆祝活动;张学良在美国过一百岁生日的时候,台湾的&总统&、&副总统&都发了贺电,国民党还专门派人前去祝贺;张学良去世之后,国民党也举行了较高规格的悼念活动。
张、杨二人同属一案,无论从法理上讲还是从道理上讲,两人至少应该受到同样的对待。然而,台湾五十年代的小学教科书中,专门有篇课文讲张、杨是&历史罪人&;在台湾的一些历史书里,杨虎城是&被土匪杀害&的;在台湾,现在基本找不出历史上有&杨虎城&这个名字。在国民党看来,张、杨是&逆&,西安事变属于&发生叛乱&。另外,第二次国共合作也基本不提。
在台湾史学界,对于西安事变及杨虎城的认识也是有分歧的。一些学者是崇蒋的,关于蒋介石的事怎么谈都行,但是一谈到西安事变就戛然而止,仅仅强调杨虎城&做了坏事&;部分开明、进步的学者比较尊重历史,已经认识到蒋介石杀害杨虎城是错误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学者是李敖,他在《蒋介石评传》里专门讲了蒋杀害杨的过程,批判了蒋的封建专制。然而学者们所能见到的史料是有限的。实际上,台湾有很多有价值的档案,比如:台湾在抗战六十周年纪念展所设的专柜中就有一些很有价值的杨虎城遗物;我曾从台湾拿回来一张杨虎城参加国民党五全大会时的照片,照得很清晰;另外,杨虎城与蒋介石从三十年代到西安事变爆发前这六年中密切往来的电报,也都完好地保存着。台湾还有更多的档案资料被秘密地封存着。
另外,台湾史学界有些错误的观点需要更正。比如有种观点说蒋介石不是不抗日,而是要准备好了再抗日,西安事变破坏了蒋介石的计划,使抗日战争提前爆发,造成了国民党军队惨败的局面。这是很可笑的说法。日本早在西安事变五年前就开始侵略中国,并步步进逼。另外,既然是&侵略&,根本不可能允许蒋介石&准备好&。蒋是等到全国人民都团结起来抗日了,才不得不抗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惨败根本不是西安事变造成的,而是由蒋介石错误的战略决策造成的。
这些情况,我到国外以后才逐渐有所了解。在加拿大期间,我接触了一些台湾同胞,也看到了一部分台湾出版物,发现存在这些问题,所以觉得非常有必要把这件事提出来。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两党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所以我很自然地想到,应该对杨虎城的事情作一个了结。我希望通过致函连战,促使国民党真正实现对这段历史的正确认知,肯定西安事变对民族团结、一致抗日积极的历史作用,这也有助于促进两岸关系进一步和平发展。
问:后来是否得到连战的回应?
杨:收到信后,连战非常重视。当年正好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他专门指示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在举办抗日战争纪念展时设了一个专柜,展出了张学良、杨虎城的照片和部分遗物,虽然仍对二人与西安事变这段历史避而不谈,但较以往已经迈出了积极的第一步。对此,连战确实从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台湾历史教科书相关信息
台湾历史教科书专题栏目,提供最新新最全的台湾历史教科书下载_台湾历史教科书pdf_台湾教科书、以及台湾历史教科书等相关信息
台湾历史教科书下载
台湾历史教科书pdf
台湾教科书大家可以去搜搜台湾教科书对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描述【东南大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52,951贴子:
大家可以去搜搜台湾教科书对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描述收藏
果然共D和国民D是对好基友.....真欢乐
北京义翘神州现货供应ELISA试剂盒,全国范围1-4天送达
历史都是假的,不论是哪一边的历史。
回复2楼:所以说是对好基友
今天近代史讲国共第一次合作……
回复5楼:要带着辩证的眼光看待....这样你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赤果果的“基情”
“18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台湾的历史书中是这样评价的,“其政治制度为文武合一,极端专制,形成历史上罕见的恐怖统治。”而大陆版对太平天国运动极其推崇,不仅肯定它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而且下面还详细分析了它的五点意义。”这个差距……
看看日本教科书都侵华的描述去
回复8楼:这个就不评说了....你主要看抗战和解放战争,很欢乐的说
回复9楼:国共更有比较性一点,重点在于欢乐的基情.....日本.....不用想都知道它要说什么了
【唐国强再饰诸葛亮】《神道三国》今日公测领豪礼! 抢看新三国剧情!
发现他们还保留着人名地名下加下划线的用法……
这个比较全面,百度的那些都是抄来抄去有的都变味了
三克油背影君果然是技术帝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解放战争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