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哪一项是关于世界最基本,最看懂世界本质的思考术规律

政治考研思修第二单元客观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政治考研思修第二单元客观题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的位置:
&& 学习交流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习题
作者:网编整理&&来源:新东方论坛&&时间:
  一、单选题
  1.承认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是西方哲学的一贯风格()
  B.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D.是一切哲学的共同主张()
  2.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
  B.哲学是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D.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3.哲学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4.否认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是:()
  A.唯物论()
  B.唯心论()
  C.二元论(√)
  D.不可知论()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存在性()
  B.结构性()
  C.运动()
  D.客观实在性(√)
  6.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7.哲学上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
  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
  B.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9.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是指:()
  A.物质能否被意识所正确反映()
  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C.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
  D.意识是否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10.“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这一论断是:()
  A.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的“物活论”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解释物质起源的正确观点(√)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观点()
  D.把意识与物质等同的庸俗唯物论的观点()
  11.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A.人脑的进化()
  B.动物心理的形成()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12.否认意识的主观性,认为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1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是:()
  A.思维和存在的统一()
  B.各种实物的总和()
  C.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14.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15.实践高于理性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性()
  B.绝对性()
  C.直接现实性(√)
  D.客观实在性()
  16.《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时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记载中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
  C.精神运动时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
  18.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是:()
  A.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B.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世界物质存在具有条件性()
  D.否认世界存在的无限丰富性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19.相信意念,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A.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主义()
  B.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C.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主义()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20.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表明:()
  A.人的意识具有客观性()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C.人的意识具有对象性()
  D.人大意识具有主观性()
  21.《传习录》记载:“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A.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承认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C.认为人的意识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D.认为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同一()
  22.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
  C.结构性()
  D.层次性()
  23.承认物质存在,却否认物质的运动,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24.承认运动的存在,却否认运动具有物质承担者,这是:()
  A.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B.诡辩论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
  D.唯心主义的观点(√)
  25.“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B.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C.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D.朴素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26.“时间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形式”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B.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C.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D.朴素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27.“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观点是说:()
  A.认识世界没有必要()
  B.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C.实践无需认识指导()
  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28.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说明:()
  A.运动时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运动,没有静止()
  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运动与静止时绝对对立的()
  2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动即是静,静即是动()
  C.静止是物质的运动的特殊状态(√)
  D.只有绝对的运动,没有相对的静止()
  30.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物质的()
  B.运动的(√)
  C.实践的()
  D.精神的()
  31.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是:()
  A.自然界()
  B.人类社会()
  C.精神()
  D.实践(√)
  32.否认运动,把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
  A.形而上学不变论(√)
  B.相对主义诡辩论()
  C.唯心论()
  D.庸俗进化论()
  33.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会导致:()
  A.形而上学不变论()
  B.相对主义诡辩论(√)
  C.唯心论()
  D.庸俗唯物主义()
  3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共性和个性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有限和无限的观点()
  35.“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歌谣揭示的哲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偶然性的堆积()
  C.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
  D.事物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36.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指:()
  A.对立面之间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C.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D.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和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37.“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论断说明:()
  A.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B.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
  D.承认运动就必然否认相对稳定()
  38.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
  A.是否承认事物的普遍联系()
  B.是否承认事物的永恒发展()
  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D.是否承认事物发展是有客观规律()
  39.人们由于利益的驱动,疯狂挖掘草原上的植物——“发菜”,严重地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局部土地沙漠化,这个案例说明:()
  A.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规律()
  B.过分强调事物的绝对运动,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
  C.只追求人的活动与经济利益直接联系,没有看到眼前活动与生态平衡的长远的间接联系(√)
  D.只看到物与物质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的联系()
  40.“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个论断是:()
  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决定论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41.“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物辩证法观点()
  C.诡辩论观点(√)
  D.不可知论观点()
  42.“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一观点是:()
  A.机械决定论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唯物主义辩证法观点(√)
  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43.“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是:()
  A.辩证法观点()
  B.诡辩论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44.科学家洛仑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4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根据是:()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C.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D.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46.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于它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事物发展的结构和层次()
  D.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4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B.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C.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D.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所谓形式()
  48.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绝对性和相对性()
  C.整体与局部()
  D.同一性和斗争性(√)
  49.“白马非马”命题的错误在于:()
  A.割裂了事物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割裂了事物质与量的关系()
  C.割裂了事物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D.割裂了事物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50.事物的性质是由:()
  A.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
  B.矛盾的同一性决定的()
  C.矛盾斗争性决定的()
  D.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51.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
  52.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指:()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D.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
  53.哲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矛盾双方融合促使事物发展()
  54.区分和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是:()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同一性()
  55.区分事物发展过程的量变和质变的标志是:()
  A.事物发展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C.事物发展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事物发展是否显著()
  56.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
  A.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
  B.事物质变的关节点()
  C.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
  57.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抓住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C.把握事物的度(√)
  D.确定事物的量()
  58.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A.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度(√)
  B.要善于把握事物的质()
  C.要善于把握事物的量()
  D.要善于把握事物的二重性()
  59.质与量的最根本的区别是:()
  A.质是内在的,量是外在的()
  B.质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量是由矛盾普遍性决定的()
  C.质与事物直接同一,量与事物不直接同一(√)
  D.质是单一的,量是多方面的()
  60.按照辩证法的观点,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体现了:()
  A.根本性的质变(√)
  B.单纯的量变()
  C.质变过程的量的扩张()
  D.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6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的前进性()
  B.质变()
  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62.任何事物内部都具有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否定方面是指:()
  A.事物发展的积极方面()
  B.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
  C.保持事物存在的方面()
  D.符合事物发展和人的需要的方面()
  63.“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是鲁迅对《三国演义》的点评。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A.对事物既要认识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认识其矛盾的次要方面()
  B.对事物既要看到其现象又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C.对事物既要把握其同一性又要把握其斗争性()
  D.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64.区分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最根本的是:()
  A.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B.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支持()
  C.在形式上是否新奇()
  D.在时间上是否是新近发生的()
  65.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
  A.向着自己的对立面的转化(√)
  B.向任何一个方向的转化()
  C.由坏向好的方向转化()
  D.由低级向高级转化()
  66.“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的发展是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时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D.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6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依据是:()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矛盾的斗争原理()
  68.“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的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一观点是()
  A.相对主义诡变论观点()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庸俗唯物论观点()
  D.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
  69.把同质的食物区分开来的依据是:()
  A.事物的度()
  B.事物的属性和量(√)
  C.事物内在的规定性()
  D.事物等特殊矛盾()
  70.辩证法所说的“扬弃”是指:()
  A.克服和抛弃()
  B.纯粹的否定()
  C.既克服又保留(√)
  D.纯粹的肯定()
  71.我国制定2010年远景规划的依据是:()
  A.现实的可能性()
  B.抽象的可能性()
  C.好的可能性()
  D.现实性(√)
  72.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
  A.不起任何作用()
  B.其决定作用()
  C.可以促进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D.时而起作用,时而不起作用()
  73.事物中的真相和假象的区别是:()
  A.真相表现事物的本质,假象表现事物的外在现象()
  B.客观存在的是真相,主观想象的是假象()
  C.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是真相,显现于事物外部的是假象()
  D.从正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相,从反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
  74.“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衰邦”的说法是:()
  A.否认必然性的非决定论(√)
  B.否认偶然性的宿命论()
  C.承认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辩证决定论()
  D.只承认必然性的机械决定论()
  75.“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观点是:()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宿命论的观点()
  C.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
  D.唯心主义的观点()
  76.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联系是指:()
  A.一切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B.一切同时存在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C.反映和被反映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D.引起和被引起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77.唯物辩证法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认识是:()
  A.必然性意义重大,偶然性可以忽略不计()
  B.必然性是可以预见的,偶然性是无法认识的()
  C.必然性是不可选择的,偶然性是可以选择的()
  D.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
  78.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用思维整体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B.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D.客观事物的本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79.“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几个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确定了”。这是:()
  A.唯心主义决定论()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
  C.机械决定论(√)
  D.非决定论()
  80.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关系()
  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81.荀子说:“心不使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雷鼓在侧而不闻。”说的是意识具有:()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82.人类的意识能动性是指:()
  A.能动地创造客观规律()
  B.能动地改造自然规律()
  C.自由地创造宇宙万物()
  D.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83.正确地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正确认识客观规律(√)
  D.彻底克服错误思想()
  84.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也决定物质()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完全受物质制约、影响和作用()
  D.意识决定物质,物质对意识具有反作用()
  85.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通过实践)创造客观世界,这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A.预见性()
  B.决定性()
  C.对象性()
  D.能动性(√)
  86.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A.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B.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C.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D.认为人的思想使人数的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87.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
  A.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
  B.是人类的主观意识()
  C.是意识的客观内容()
  D.既非物质,也非意识()
  8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经达到数百万种。这说明:()
  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物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B.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C.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89.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种,人与世界同时得到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A.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B.工具的制造并使用()
  C.自然界自身的作用()
  D.人的实践活动(√)
  90.人的思想、动机和目的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它们:()
  A.正确反映事物发展的规律(√)
  B.是否在一定的阶段上得到广泛的传播()
  C.是否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是否被全体人民所接受()
  91.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
  A.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B.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C.人类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D.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二、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哲学都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C.具有历史性的意识形态(√)
  D.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2.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会导致:()
  A.绝对主义()
  B.相对主义()
  C.唯心主义(√)
  D.不可知论(√)
  3.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时哲学的基本问题,因为:()
  A.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
  B.它是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关系的根本问题(√)
  C.它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标准(√)
  D.它是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4.下列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A.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心外无物(√)
  D.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5.下列命题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B.万物皆在我心中()
  C.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D.理在气先(√)
  6.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是:()
  A.它试图以机械力学的原理揭示世界万物的存在和变化(√)
  B.它只是从客体的直观的方面去认识对象和事物(√)
  C.它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去解释世界和事物(√)
  D.它没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领域(√)
  7.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主要包括:()
  A.自然事物(√)
  B.人的实践活动(√)
  C.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
  D.思维的活动()
  8.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是:()
  A.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的某一层次的物质形态()
  B.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普遍的哲学范畴(√)
  C.与实际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无关的抽象概念()
  D.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9.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
  A.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B.事物发展到客观规律()
  C.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科学抽象(√)
  D.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意义是:()
  A.指出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批判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B.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C.坚持了世界的多样性的物质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D.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体现了自然馆和历史观的统一(√)
  11.在意识起源问题上,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B.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C.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2.在意识本质问题上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D.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
  1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C.观念的东西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
  D.反映者与被反映者是完全同一的()
  1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是对立统一的(√)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观念的东西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
  D.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15.列宁指出:“一切物质都具有根感觉相近似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一论断:()
  A.科学地揭示了意识产生的必然性(√)
  B.说明意识的产生必须建立在物质世界的基础上(√)
  C.说明意识的产生是合乎物质的特性的(√)
  D.说明意识的产生是偶然的()
  16.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需要:()
  A.经过自然科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
  B.需要哲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
  C.需要经过实践的长期发展来证明(√)
  D.需要通过无数种具体的物质存在形式来证明()
  17.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包括:()
  A.世界是统一的(√)
  B.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C.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D.人类社会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18.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要求:()
  A.同二元论划清界限(√)
  B.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划清界限(√)
  C.同宗教神学划清界限(√)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19.“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A.“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B.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宗教神学观(√)
  C.意识的能动性突破了物质存在的局限性()
  D.精神可以转化为物质()
  20.“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
  A.人造的或认为的世界是惟一存在的世界()
  B.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C.自在世界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D.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21.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运动(√)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静止和运动是相互包含的(√)
  22.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理至固然。”“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运动(√)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静止和运动是相互包含的(√)
  23.鲁迅说:“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长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歪曲的反映(√)
  B.可以在现实世界找到鬼神的原型(√)
  C.人按照自己的形象进行艺术加工的结果(√)
  D.与现实无关,纯粹出自人脑的主观想象()
  24.IBM公司制造的计算机“深蓝”战胜了世界国际象棋大师拉斯帕罗夫,这说明:()
  A.机器也可以代替人进行思维()
  B.计算机是人脑的延伸,是人类扩展自己智力的工具(√)
  C.计算机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物化,计算机战胜象棋大师,实质上还是人类自己战胜自己(√)
  D.人脑的活动和计算机的活动一样,都是电子等物质粒子的运动()
  25.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认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是:()
  A.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B.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C.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D.多元论的思想()
  26.“画饼不能充饥”的哲学道理是:()
  A.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B.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C.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于事物本身(√)
  D.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27.下列观点中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A.经验是世界最终构成要素(√)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C.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D.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
  28.《传习录》记载:“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
  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
  C.认为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
  D.肯定人对花的感觉的能动性()
  29.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为:()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C.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D.意识表达离不开语言(√)
  30.从人们开始打制石器——制造并使用金属工具——制造铁器——机器使用——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生物技术的突破……这一进程说明:()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是历史性活动(√)
  C.实践是社会性活动(√)
  D.实践是能动的不断发展的活动(√)
  31.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
  A.社会发展是一自然历史过程(√)
  B.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活过程(√)
  32.“时间和空间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只是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间和空间是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先天感性直观形式()
  3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指:()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实践是人特有的活动(√)
  D.实践使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
  34.实践具有:()
  A.物质性(√)
  B.自觉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性(√)
  35.人类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A.物质生产实践(√)
  B.处理社会关系实践(√)
  C.科学实验(√)
  D.精神活动()
  36.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体现在:()
  A.实践的主体是客观的(√)
  B.实践的客体是客观的(√)
  C.实践的中介是客观的(√)
  D.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客观的(√)
  37.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
  A.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B.人的现实感性活动(√)
  C.“绝对精神”的逻辑发展()
  D.人的存在方式(√)
  38.实践结构中的主体形式有:()
  A.个人主体(√)
  B.集团主体(√)
  C.社会主体(√)
  D.人类主体(√)
  39.实践活动的客体形式有:()
  A.自然客体(√)
  B.社会客体(√)
  C.精神客体(√)
  D.天然自然客体()
  40.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A.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
  C.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与承认规律的主观性()
  D.主张矛盾时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与否认矛盾的观点(√)
  4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于()
  A.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
  C.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42.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合理的,凡是现存的都是必然要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事物都是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C.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否定的理解(√)
  D.认为凡是合理的就一定存在,凡是存在就一定合理()
  43.下列关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中正确的有:()
  A.联系具有客观性(√)
  B.联系具有普遍性(√)
  C.联系具有多样性(√)
  D.联系具有条件性(√)
  44.联系的普遍性是:()
  A.任何事物内部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B.任何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不同事物经过一系列中介统一起来(√)
  D.世界的发展过程仅仅是纵向联系()
  45.联系的条件性是指:()
  A.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B.一切随时间、地点和条件而转移(√)
  C.只有有条件这一点是无条件的(√)
  D.离开了条件一切都无法理解(√)
  46.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
  A.促进统一体解体,使事物发生质变(√)
  B.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C.使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D.规定事物相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条件()
  47.下列哪些说法中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有:()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8.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是:()
  A.一般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
  B.任何一般(不论怎样)都是个别的(√)
  C.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一方面()
  D.个别与一般相联系而存在(√)
  49.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
  A.个性中包含着共性(√)
  B.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C.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D.共性与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50.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D.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51.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命题,其错误在于割裂了事物的:()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5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矛盾双方在互相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D.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从而制约事物的发展()
  53.早在1999年,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事实证明,它对两国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A.矛盾双方在互相斗争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D.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从而制约事物的发展()
  54.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其中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区别和差异的同一(√)
  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事物是由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55.下列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观的命题有:()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C.“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D.“万物皆化”()
  56.中国哲学主张有差别的矛盾统一,更重视“和合”和统一,其表现是:()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B.凡物莫不有两()
  C.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D.礼之用,和为贵(√)
  57.下列哪些命题揭示了事物的矛盾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A.朱熹指出:“万物皆有两端,独中又自有对”(√)
  B.老子说:“相反相成,物极必反”()
  C.王安石说:“万物皆各有耦”,“耦中又自有耦”(√)
  D.方以智说:“交也者,合二而一”(√)
  58.矛盾分析方法体现为下列具体方法:()
  A.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方法(√)
  B.“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C.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D.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
  59.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矛盾分析方法的思想和成语有:()
  A.尚和去同(√)
  B.执两用中,过犹不及(√)
  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D.举一反三,洞悉症结(√)
  60.唯物辩证法认为,认识事物的基础是:()
  A.认识事物的质(√)
  B.认识事物的量()
  C.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D.认识事物的度()
  61.下列格言和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A.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为山九仞,功于一篑(√)
  62.下列格言和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A.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B.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63.下列格言和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A.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B.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C.防微杜渐(√)
  D.物极必反(√)
  64.割裂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会导致:()
  A.灾变论(√)
  B.庸俗进化论(√)
  C.循环论()
  D.直线论()
  65.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是说,奢靡逐步发展或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质变是量变得必然结果(√)
  66.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说明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一事实表明:()
  A.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是错误的()
  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67.形而上学否定观主张:()
  A.事物自我否定()
  B.外在力量的作用(√)
  C.绝对的否定和绝对的否定(√)
  D.包含肯定的否定和包含否定的肯定()
  68.下列例子中表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是:()
  A.冰——水——汽(√)
  B.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像说(√)
  C.团结——批评——团结(√)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自发的结合——近代唯物论辩证法的分裂——现代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自觉结合(√)
  69.“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A.对肯定的理解是片面的、孤立的(√)
  B.对否定的理解是片面的、孤立的(√)
  C.不承认肯定与否定是对立统一的(√)
  D.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70.辩证的否定式:()
  A.事物自我的否定(√)
  B.事物发展的环节(√)
  C.事物联系的环节(√)
  D.扬弃(√)
  71.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
  A.新生事物内部增加了新的结构和功能(√)
  B.新生事物否定了旧事物的糟粕(√)
  C.新生事物继承了就事物的精华(√)
  D.新生事物从时间上说是新近出现的事物()
  72.割裂事物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关系,会导致:()
  A.激变论()
  B.庸俗进化论()
  C.直线论(√)
  D.循环论(√)
  73.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
  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74.下列方法符合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原理的是:()
  A.欲擒故纵(√)
  B.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C.有备无患()
  D.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7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A.事物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B.事物是仿佛向旧事物复归(√)
  C.事物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运动(√)
  D.事物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76.主观辩证法是指:()
  A.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B.辩证的思维(√)
  C.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
  D.唯心主义辩证法()
  77.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现象形态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切开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个论断表明:()
  A.现象和本质是由区别(√)
  B.现象是由本质决定的()
  C.科学的任务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D.现象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现象不能反映本质()
  78.下列正确的命题有:()
  A.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
  B.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是概念辩证法(√)
  C.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D.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的形式,主观辩证法灾区观念的、逻辑的形式(√)
  79.下列属于辩证法基本范畴的有:()
  A.原因和结果(√)
  B.必然和偶然(√)
  C.运动与静止()
  D.可能性与现实性(√)
  80.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是:()
  A.必然性中包含着偶然性(√)
  B.偶然性表现必然性(√)
  C.必然性制约着偶然性(√)
  D.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
  81.下类各项属于因果关系的有:()
  A.摩擦生热,热胀冷缩(√)
  B.冬去春来,昼夜交替()
  C.实践长才干,勤学出智慧(√)
  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82.“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这说明:()
  A.精神、意识对物质具有依赖性(√)
  B.精神和理论的作用可以取代物质的力量()
  C.人的意识不仅反映现实世界,并且可以通过实践改变现实世界(√)
  D.理论和精神可以通过群众转化为物质力量(√)
  83.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A.意识活动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B.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C.意识活动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D.意识活动对人的生理活动的控制(√)
  84.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表现在:()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客观规律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客观规律(√)
  D.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85.马克思说过:“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件住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段话说明:()
  A.动物和人一样,也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世界()
  B.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
  C.人的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D.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
  86.正确发挥意识能动性的途径和条件是:()
  A.认识规律(√)
  B.尊重规律(√)
  C.利用规律(√)
  D.改变规律()
  87.实事求是体现着:()
  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C.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D.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88.马克思主义认为,规律是客观的,它揭示了:()
  A.事物内在的联系(√)
  B.事物本质的联系(√)
  C.事物稳定的联系(√)
  D.事物发展的主动性()
  89.下列体现事物发展具有规律性的有:()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D.万物皆流,无物常住(√)
  90.下列体现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辩证关系的有:()
  A.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有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B.人可以借助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有目的地引发、调节和控制自然界中的事物、能量和信息过程,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
  C.自然规律是一种盲目的五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D.自然规律在同样的条件下可以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三、辨析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它能够合理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它能够合理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这一说法不准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它合理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和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是通过人类长期实践证明的;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即世界是否可以被认识的问题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通过实践,思维反映存在又反作用于存在,实践是思维和存在的对立和辩证统一的基础。实践是驳斥唯心论、不可知论和旧唯物主义的武器。
  2.人的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
  答案: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人们进行活动的动机和实现动机的意志对与活动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人们进行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即能否取得预期的成功,并不取决于人们的动机和意志。只有人们的动机和意志符合客观实际及其发展规律,并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条件,才能保证人们活动的目的得意实现。否则,即使动机善良、意志坚强也会事与愿违。
  3.“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答案:这是列宁在意识起源问题上的正确论断。反映特性是一切物质形态都具有的属性,它是物质形态在同他物的相互作用中复制、再现他物属性并留下“痕迹”的属性和能力。非生命物质的反映特性表现为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反应,包含着发展出生物反应形式的可能性。生物出现后,则具有了刺激感应性这种反映特性,动物则先后产生了各种感觉和动物心理这种反映形式。高等动物的长期进化则产生了人类和人的意识。这说明人的意识这种高级反映形式不是凭空突然产生的,时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列宁的“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的论断不仅是合乎逻辑的,而且是合乎事实的。
  4.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
  答案:“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是在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特征问题上的一个正确的论断。意识固然从非生命的机械、物理、化学反应,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和动物的感觉及动物心理长期演化而来。但它和其他物质反映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感觉不同与动物的感觉心理活动,它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人大感知能力在个别方面不如某些动物,但在整体水平上确实任何动物本能比拟的。更重要的是人的意识的本质是抽象思维,能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趋势,提出改造世界的目的和蓝图,并通过实践创造世界,这是动物所没有的。如果认为动物、甚至一切非生命物质都是具有意识,那会犯“物活论”的错误。
  5.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答案:“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符合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正确论断。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包括正确的意识或思想,也包括错误的意识或思想,它们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只不过,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颠倒的反映。错误的思想使客观存在的反映,是指:第一,错误的思想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型,如神、鬼等错误观念的客观原型就是人自己,是人这一原型的主观变形。第二,错误思想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由其产生的客观物质根源,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根源。第三,错误思想也随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在分析和克服错误思想时,就要分析这种错误哦思想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前提和根源。
  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思维将取代人类思维。
  答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思维将取代人类思维”是一种片面夸大电脑作用的机械论观点。机器思维即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的某些脑力劳动,在某些特定方面甚至可以超过人脑的功能,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同人类所谓有着本质区别。人工智能是人工制造的机械物理电子装置;它没有自己的思维,只是对人脑功能的部分的近似的模拟;它的思维过程是机械式的,是由人事先设计、制造的,没有创造性;他只是执行指令而不顾社会后果。人类思维则以人脑为物质承担者,它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是人类自身特有的精神活动;它具有能动的创造性、随机灵活性;它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性。因此,无论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电脑将永远是人脑的工具,只是人脑功能的部分的近似的模拟和人类智慧的反光,它不会取代人类思维。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答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从不同方面反映事物不同关系的两对范畴。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性之中,通过特殊性来表现出来;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但比普遍性丰富,不能完全进入普遍性之中。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是一般与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整体有部分组成,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才能存在。不能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混同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8.在辩证思维中,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就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答案:在辩证思维中,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就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从抽象到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重要方法。是从一个抽象的逻辑起点开始,经过一系列逻辑中介,一步步解释所谓对象的内在矛盾,达到思维具体的过程,这是思维的发展和深化。从理论到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是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再回到实践中去,用以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他已经超出思维的领域。二者是不能混同的。
  9.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答案: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偶然性和必然性是解释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胆丑。必然性是客观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不可避免的趋势,是由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则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如此,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是有事物外部因素和非根本矛盾决定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二者不可分割。偶然性事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通过无数偶然事件为自己开辟道路并得以实现。科学探索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活动,它的主要目的是风险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但科学的任务却是要小噢难关偶然性中去发现必然性,偶然性是科学活动中的机遇,对科学发现有着重要作用。把偶然性看作科学的敌人,就会无法认识偶然性被后的必然性,实际上也就取消了科学。
  10.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科可言。
  答案: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科可言。现象和本质是解释客观事物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它具有生动具体、多变易逝、表面外露等特点;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他相对稳定、隐藏在事物内部。现象和本质是相互联系的,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是表现本质的,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也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事物的本质要通过现象才能表现出来,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也是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表现着事物的本质。认为他们无本质可言旧割裂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11.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
  答案: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这是恩格斯关于联系和运动之间相互关系的正确论断。一方面,联系是运动中的联系。联系和相互作用本身就表明不同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也就是在运动,所以运动存在和表现于事物的相互作用之中。另一方面,运动时联系中的运动。运动本身就是动态联系,说明缘由联系的改变。所以,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实现都是运动过程;运动时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联系和运动的统一,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性质和它的全面性调整,
  12.斗争性是绝对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条件。
  答案:斗争性是绝对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条件。这是对“斗争性是绝对的”这一正确命题的错误理解。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并不是说它不需要任何条件,或不处于一定条件之中,而是指它虽然处于一定条件之中,受特定条件的限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并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新的条件。从而表现出矛盾的斗争性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下去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受同一性制约。把“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理解为它不需要任何条件,同样是割裂了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因而是错误的。7.发展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
  13.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导致唯心主义。
  答案:“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导致唯心主义”是对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种片面认识。主观能动性及意识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认识和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活动和能力。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包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指导实践、改造世界两个基本方面。认识世界是为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以正确认识世界为前提。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在实际生活中,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我们有时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时强调尊重客观规律性,都是以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为基础,不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只有片面地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所欲为,否认客观规律的存在,才会产生主观主义,进而导致唯心主义。只要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起来,就可以避免和克服主观主义,不会导致唯心主义。
  14.人们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
  答案:人们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这一说法不对。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人们进行活动的动机和实现动机的意志对于活动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人们进行活动的目的是否实现,胡能否取得预期的成功,并不取决于人们的动机和意志。只有人们的动机和意志符合客观实际及其发展规律,并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条件,才能保证人们活动目的得以实现。否则,即使动机善良、意志坚强也会事与愿违。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根据是:第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对思维和存在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核心。
  2.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是什么,各自有什么特点?
  答案: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精神,即人的感觉、经验、意志等看作是世界的本原,是万事万物的创造者,而客观世界反而是这个主观精神的产物。它夸大了主观精神地位和作用。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是先于物质世界、独立与物质世界之外而存在的,并把这种客观精神称作“理念”或“绝对观念”等,认为这种客观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或本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他演化产生的,并最后归结为这种外在于物质的精神。它的错误是把本来属于人的精神和理性,经过抽象变成一种离开人而客观独立的神秘的精神实体。这种精神实体从根本上说是虚构的,甚至会成为上帝的代名词。
  3.对于“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哪两种观点?
  答案:对于“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这一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是说思维能否反映世界,世界能否被认识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认为,人的思维能够反映存在,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世界能够达到一致,这就是可知论的观点。所有的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有些唯心主义也是可知论。但也有少数哲学家否认思维能够反映存在,认为世界在原则上是不可认识的,或至少是不可彻底认识的,把思维和存在绝对对立起来,否认他们之间具有同一性,这是不可知论者。
  4.怎样理解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答案:从意识的起源看:第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第二,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从意识的产生的生理基础和对象与内容看:第一,意识首先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第二,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形式上是主观的。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5.怎样理解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答案: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物质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6.怎样理解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答案: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表现在:(1)从概念看: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物质运动在特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2)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3)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7.什么是时间和空间?怎样理解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答案:时间和空间(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2)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第一,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第二,时间和空间业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只是存在于思维中的抽象概念。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8.怎样理解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答案: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时间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2)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的特性的具体性和可变性。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随着物质运动特性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特性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非欧几何学和冠以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特性随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这些都进一步证明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以及时间空间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形而上学的时空观割裂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联系,否认时间空间特性的相对性。相对主义时空观借口时间空间特性和人们对时间空间观念的可变性、相对性,否认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客观性,陷入唯心主义。
  9.怎样理解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答案:时间空间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时间空间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1)物质运动的永恒性决定了作为物质运动形式的时间空间的无限性。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发展的持续性是无限的,它无始无终;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无限的,它无边无际。时间的无限性表明物质世界的永恒性,空间的无限性表明物质世界的唯一性,即物质世界是唯一现实的世界。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而具体事物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在时间上是暂时的,在空间上是有界限的。(2)时间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辩证统一的。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无限的时间空间是由特定的有限时间空间构成的;有限包含着无限,任何有限的事物都包含无限的结构和层次;有限转化为无限,有限的界限是可以超出的,超出有限即趋向无限。因此,只有同有限相联系的无限,才是具有现实性的无限;(3)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不断冲破时间空间有限论所设置的界限,日益证实着时间空间的无限性。时间空间无限性原料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坚持世界物质性原料的必要条件,使批判唯心主义、破除宗教迷信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来积极的革命人生观的科学依据之一。
  10.关于物质定义,恩格斯、列宁有哪些经典论述?
  答案:关于物质定义,恩格斯和列宁有过经典论述。(1)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时候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①。这样就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②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11.实践具有哪些特征?
  答案: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首先,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引起了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给人们提供现实的成果,也是外在于人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所以,实践是同主观认识活动相区别的物质活动。其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具有真正的实践的意义。最后,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地进行的,任何个人活动都不能离开社会的联系。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社会的人,即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因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都是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都是具体的、历史的。
  12.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哪些?
  答案: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1)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以自然为对象,运用人们自身的力量,借助于物质工具和手段,改造自然界以获取人们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条件的活动。生产劳动进行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着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生产劳动基础上,人们形成了多种社会关系,调整和处理这些社会关系中的矛盾的活动,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所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例如,人们所从事的政治活动、社会改革活动等,都属于这一类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是主要的社会关系,由不同的阶级利益引起的阶级矛盾通常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也就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3)科学实验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是指科学上为阐明某一现象、揭示其客观规律而创造特定的条件,以便观察它的变化和结果的过程。科学实验是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科学实验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实验活动,而且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实验活动。科学实验一经产生,就具有与生产实践和变革社会的实践所不能代替的特点,即自觉地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验仪器和装备为手段(或通过社会调查),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中,物质生产劳动处于基础的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的作用。无论何种形式的实践都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包含着物质变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
  13.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答案: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并非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的人。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社会本质。人不仅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使自然界成为自己的对象,而且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发展着多方面的社会需要,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社会本质。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人类必须依赖于自然界才能生存和发展,但自然界的天然状态并不完全适合于人,人类是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将自己的理想转化为现实的,即将其对象化,以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实践改造的自然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构成了物质生活本身。人是在社会活动中改造自然的,社会状况直接制约着人对自然的改造,因此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社会。
  14.实践内在地包含哪三种关系?
  答案:实践内在地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实践首先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同自然界发生联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相互制约,共生于物质生产实践中。实践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实践者头脑中作为目的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而这个目的又决定人们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可见,人与其意识的关系也生成于实践活动中。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15.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三大规律以及主要范畴是什么?
  答案:唯物辩证法是辩证法的最高形态,其本特征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很多,其中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性与现实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最具代表性。唯物辩证法的所有规律和范畴,都是从不同方面解释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本质的。
  16.怎样理解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及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答案: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同唯心辩证法、诡辩论的重要区别所在。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17.怎样理解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答案:恩格斯在谈到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时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东西。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本质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社会中人与人的一切现实联系的基本方式和途径。这已为人类的实践经验和科学发展所证明。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一个网结,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18.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的多样性包括那些内容?
  答案:联系具有多样性。统一的物质世界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19.怎样理解事物相互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关系?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1)联系构成运动,运动引起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如,地球和太阳的相互作用构成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并引起地球上事物和现象的变化,比如四季更迭就是由此引起的。一定形式的运动都意味着一定的变化: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会引起物体位置的变化,物理运动是物质分子状态的变化,化学运动是物质化学成分的变化,生物运动是生物机体的变化,社会运动会引起社会有机体的变化等都说明这一原理。(2)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0.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答案:(1)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2)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两方面也就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表现得特别明显,把握这一规律对于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1.怎样理解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的思想?
  答案:(1)过程就是指事物自身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①。(2)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现代科学凭借科学仪器所能观察到的一切事物,都有自己兴衰变化的过程。(3)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再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的国家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表现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趋势。从我国的现实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作为过程的集合体,它将经过自身的长期发展,向着共产主义迈进,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潮流。
  2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案: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①“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②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因为: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23.什么是矛盾?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
  答案: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这种性质和趋势因矛盾的本质不同,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凡矛盾都具有斗争性,但矛盾斗争形式是多样的。
  24.怎样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1)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首先表现为相互联结、相互制约。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脱离对立的同一,是绝对的或抽象的同一。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以双方具有内在的同一性为前提的。脱离同一性的斗争性即脱离同一的对立,是绝对的对立。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斗争是同一中的斗争。(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3)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25.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答案:(1)矛盾的普遍性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2)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和过程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6.怎样理解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答案:从纵向讲,一个系统的矛盾的展开和逐步解决都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和阶段。过程和阶段有长有短,但都有其特殊矛盾。而且在矛盾群中又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1)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非根本矛盾是不一定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不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是辩证的。既要把握根本矛盾的变化,又要时刻注意非根本矛盾发展的状况,研究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区别、联系及变化,认识时务发展过程及其不同阶段的特点,把握矛盾的特殊性。(2)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出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但这种矛盾地位不是僵死固定的,而是变化的,如果条件改变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会发生变化。主要矛盾与根本矛盾是有区别的:根本矛盾是从规定过程性质的方面确定的,而主要矛盾时从它在浮在的矛盾体系中所占的地位确定的,但当一个矛盾既规定过程的性质又在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时,根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时重合的。(3)在每一对矛盾中矛盾双方的力量都是不平衡的。其对立的双方总有一方出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则出于被支配的地位,不能起到主要作用,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7.怎样理解矛盾问题的精髓?
  答案:(1)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我们理解和唯物唯物辩证法的关键,可以以三种方式表示,即: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辩证关系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之间是相互对立的,一般、共性只是同类个别事物的共同本质,这种共性、一般不可能包含个性、个别的全部内容和所有方面,一般只包含了个性、个别的某一方面,某些特点,任何事物的个性都比共性丰富。其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又是同一的,是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的,个性中包含着共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个性一定与共性相联结而存在;共性就存在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一般、普遍也只能通过个性、个别、特殊才能显示出来。其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8.什么是质、量、度?
  答案:(1)质是指一事物同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质是内在的,是通过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属性中有本质属性,也有非本质属性。认识事物的质,就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了事物的质,才能正确区分事物,分清不同事物之间的界限。(2)量是事物存在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和事物的存在不具有直接同一性,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在一定限度内,量的变化不会影响事物的存在,不会改变事物的质。量也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定性,任何事物总是一定的量的事物,没有任何量的规定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同事物的质及属性是多方面的一样,事物量的规定性也是多方面的。人们则总是根据实践的需要研究事物某些方面量的规定性。从认识事物的顺序来说,区分事物的质是认识的开始,是认识量的前提;由对事物质的认识,进入到认识事物的量,这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3)度是反映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或幅度、范围),是保持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界限。事物存在的度作为质和量的统一,首先就意味着有量之质和有质之量,单纯的质或单纯的量都无法规定事物。度就是尺度、限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也就是事物保持自己存在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本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