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方案什么时候提出

【图文】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中的法律问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中的法律问题
大小:87.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路线图”出台
发布时间:
  6月24日从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省国资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6月18日,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拟定了的“路线图”。《意见》提出,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国企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形成市场化经营机制,使70%左右的国企发展成混合所有制企业。
  《意见》提出,用五年时间,使我省80%左右的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集中,力争形成3至4家具有国际竞争力、营业收入过千亿的大型集团,4至5家符合市场规则、有效运营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10至12家行业领先、具有较强带动力、营业收入过百亿的龙头企业,实现省属国有资产总量、营业收入双超“万亿”。
  为实现上述目标,《意见》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调整优化国资结构布局等六个方面,提出了23项具体改革内容,包括: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快推进国企特别是竞争性领域企业改制上市,使上市公司成为国企的重要组织形态;创造公平环境,降低进入门槛,鼓励民营资本、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等各类资本参与国企改制重组;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经过5年左右努力,省属国有资本证券化率提高到60%。
  国有经济布局将产生重大变化。《意见》提出,要积极推动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传统优势产业、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领域和要素市场建设等五大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集中,到2018年达到80%。
  推进国有企业开放性市场化战略重组是一大亮点。我省鼓励有条件的优势企业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跨企业集团强强联合、并购重组,打造一批千亿企业,兼并重组壮大一批百亿企业。聚焦聚神聚力推进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_网易新闻
聚焦聚神聚力推进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报记者 徐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上海市委、市政府就召开全市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工作会议,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被誉为打响“国资国企改革的第一枪”。今年以来,市国资委党委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广大党员在推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国资国企改革推进有力、成效显著。上海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有着什么样的思路和目标,重点和突破口在哪里,如何按照中央的要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各级党组织如何参与决策、带头执行、保证监督……围绕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徐逸波。
五句话了解改革总体思路
问:上海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总体思路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答: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在探索中不断向纵深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面临新的挑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总体思路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就是: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为核心;以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国有经济整体竞争力为目标;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实现形式;以国有资本统一管理和国有企业分类监管为关键环节;以有利于企业家成长集聚的制度性建设为根本,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率先改革突破。
在“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中,我们明确提出了3-5年的阶段性目标,主要是两个定性目标和两个定量目标。两个定性目标:一是国资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形成规则统一、权责明确、分类分层、规范透明的市属经营性国资监管全覆盖体系;二是国有经济在全市经济社会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主阵地作用,在城市基础建设和民生保障领域发挥主力军作用,提高国有经济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两个定量目标:一是国资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80%以上的国资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4大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二是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包括:2-3家符合国际规则、有效运营的资本管理公司;5-8家全球布局、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跨国集团;8-10家全国布局、海外发展,整体实力领先的企业集团。总之,经过3-5年的扎实推进,努力成为全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排头兵。
三项工作是重中之重
问:上海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如何突破?
答:新一轮改革涉及国资和国企两个方面不少重点工作,但重中之重是三项:一是以打造公众公司为主要实现形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加快企业集团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集团加快整体上市、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推进企业开放性市场化双向联合重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基本完成上海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
二是以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国资流动平台为重点,完善国资监管体制。通过纵向整合和市场化重组,推动国际集团、国盛集团战略转型,使之成为部分国有股权的持股主体、国资运营的执行主体、价值管理的操作载体和资金配置的执行通道,确保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统筹配置资源和盘活存量,实现“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良性循环。结合流动平台建设,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切实做到“多管国资、放活企业,不管经营”。
三是以加强企业分类监管为核心,推动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根据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和业务类别,将国有企业分为竞争类、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企业三类,并实行分类指导、分类监管。其中,分类监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分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第二,分类制定考核办法,“一司一策”确定不同类型企业的考核指标;第三,分类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明确不同类型企业领导人员的薪酬结构和长效激励模式。 下转2版
(上接第1版)
明确细则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问: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上海国资系统如何贯彻落实?
答: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明确提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按照三中全会的精神,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的要求,今年7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本市国有企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试行)》,明确了未来3-5年上海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要求与目标、形式与途径、比例与结构、对象与程序,以及职工权益保障等5个方面的内容。
我们感到,要推进上海国有企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注意在四个方面着力:一是坚持基本原则,把握关键重点。按照“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既要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又要充分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重点推进双向进入、交叉持股、融合发展的“国民共进”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突出一个导向,注重三个结合。以公众公司为主要实现形式,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与优化国资布局结构、实施开放性市场化联合重组相结合;与推动国资有序流动、盘活用好国有资产相结合;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三是明确发展目标,分类有序推进。除国家政策明确保持国有独资外,其余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其中:负责国有资本运营的国有资本管理公司,保持国有独资;负责基础设施和功能区域开发建设、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改善民生的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国有企业,可保持国有全资或国有控股;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可保持国有控股或相对控股;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根据发展实际,按照市场规则有序进退、合理流动。四是规范操作程序,防止国资流失。重点是把好“三道关”:科学决策关,明晰企业改制重组的决策程序;审计评估关,规范财务审计、企业价值评估、改制方案必须同时出具法律意见书;市场交易关,通过证券市场和产权市场,做到进场交易,由市场决定对象;竞价交易,让市场发现价格,坚决防止出现国资流失的情况。
带动国企改革的“关键一招”
问:上海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提出“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为核心,其内涵是什么?
答: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推进新一轮国资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归纳了一下,也是五句话,就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从上海的实际看,建立国资流动平台并实施市场化运作是深化国资改革的重中之重,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起长远作用的基础性改革,也是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的“关键一招”。
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推动下,无论是国际集团的纵向整合,还是国盛集团的资产清理,目前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可以说国资流动平台建设推进有力、成效初显。结合国资流动平台建设,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快推进国资管理与企业经营适度分离,促进国资国企开放性市场化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市国资委要按照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要求,进一步聚焦国资监管重点,创新国资监管方式,逐步形成“国资委负责资本监管、平台公司负责资本运作、企业集团负责日常经营”的格局。
已实施40余个较成熟改革项目
问:“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出台以来,上海国资国企改革进展如何?
答: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企业集团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努力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实现良好开局,可以归纳为“五个一”:
一是建立了一个各方联动的改革工作推进机制。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周波副市长任组长,市国资委和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任副组长的,由市委、市政府25个部委办局负责人参加的市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市国资委建立两委领导班子成员全覆盖对口联系、服务企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机制;企业集团成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挂帅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3月底前全部上报改革方案。
二是出台了一批改革配套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引。去年12月17日以来,我们先后出台了深化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实施企业分类监管、加快培育本土国有跨国企业、推动国资布局结构优化调整,以及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新转型、跨国经营的“三个视同于和一个单列”考核操作指引等11个配套细则。
三是启动了搭建国资流动平台的关键一招。3月底,国资流动平台实质性启动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国际集团、国盛集团按照功能和定位,完成了经营性资产梳理并启动一批重组项目。包括国际集团下属浦发银行收购上海信托股权;国泰君安收购上海证券、受让华安基金股权,中国太保收购安信农保股权,类金融和房地产资产以市场化方式,整体协议转让上实集团。国盛集团完成蔬菜集团与光明食品集团联合重组,推动长江计算机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联合重组等工作。
四是推进了一批开放性市场化改革重组项目。企业集团在制定改革方案的同时,积极推进一批比较成熟的改革项目,今年以来,先后实施40余个项目,如上海电气、上汽集团、光明食品集团、现代设计集团加大了海外投资并购力度;上海建工、锦江股份等21家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实施重组,以及文广集团整合东方传媒、商投集团与百联集团重组等项目。
五是营造了一个鼓励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
主动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帮助,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国资流动平台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争取社会各界对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关心支持,上汽集团、上港集团、上海建工等通过整体上市推动发展的成果形成示范效应。特别是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促进改革创新的决定》,其中的容错机制为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市政协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有关提案列入重点督办内容,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鼓励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和推动改革的动力与合力。
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上半年,本市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829.05亿元,同比增长8.9%;利润总额1098.47亿元,同比增长19.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70.06亿元,同比增长22.5%;实现增加值2212.27亿元,同比增长12%,高于全市GDP增幅;已交税金总额1201.01亿元,同比增长13.3%。截至6月末,全市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11.45万亿元,同比增长14.5%。
国资监管逐步实现“三个转变”
问: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中,市国资委如何适应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答:6月底,市国资委出台了“管好资本,服务企业”的履职清单,明确了管理资本、服务企业18大类事项43项子项,这是在去年12月19日市国资委取消下放17项出资人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再次取消下放16项基础上形成的工作清单。我们统计了一下,前后两次共累计取消下放出资人审批事项33项,占总数的43.43%。目前,这份履职清单明确的18大类管理事项中,14项与资本管理相关,占77.78%;4项与履行出资人职责相关,比如领导人员任免委派、考核薪酬管理等。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布局结构、公司治理、考核激励、风险控制等6大国资重点内容,通过公司章程、任期契约、履职清单和社会协同4个载体,不断提高国资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逐步实现“三个转变”:从关注国有企业转变为更加关注国有资本,从注重企业经营形态管理转变为更加注重资本价值形态管理,从关注国有经济转变为更加关注整个国民经济。
改革当先锋为民做表率
问:上海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中如何发挥作用?
答:上海国资系统有1万余个党组织、15.9万党员,他们是推进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力量。上海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中,要切实发挥思想政治优势、组织队伍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为深化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队伍保证。目前,我们正在全系统开展为期三年的 “改革当先锋、为民做表率”党建主题活动,按照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与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相结合、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相结合的要求,要求各级党组织在党建主题活动中,找准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创新发挥作用的方式方法,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鸣锣开道、鼓劲加油、保驾护航。要求广大党员按照先进性、纯洁性标准,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围绕重点目标任务公开承诺践诺,用立足岗位带头完成任务的实际行动,支持和推动企业改革。
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反腐
问:在上海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进展中,如何处理好抓改革与反腐败的关系?
答: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两个为主”、“两个全覆盖”和“两个责任”,特别是“两个责任”,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这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改革举措,对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按照韩正书记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坚持一手抓改革创新发展,一手抓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最近,市国资委党委结合深化国资改革和国企发展的重点工作任务,就全面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进行了研究部署,制定了贯彻落实的实施办法。重点是通过构建“三个体系”,把反腐倡廉工作贯穿于改革发展的全过程,确保党委、纪委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做到守土有责:一是深化“制度加科技”的风险防控体系。坚持制度管人、制度管事,大力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建设,通过流程再造,加大资金、土地、大宗货物采购、工程项目等领域的集中管理,真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资源在市场上配置,资金在网络上监管。二是完善“三重一大”的科学决策体系。细化重大事项集体决定的原则、权限、内容、执行、监督和反馈等程序,严格规范企业领导人员在重组整合、放开搞活、改制上市中的履职行为,绝不允许借改革之名,打擦边球、搞小动作。三是健全“勤政为民”的教育监督体系,改革创新任务艰巨,企业领导人员更要时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领导干部的要求,坚持正道弘扬正气、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肃纲纪嫉恶如仇,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主动把自己置于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监督之下,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在接受监督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为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作者:徐蒙
(来源:解放日报)
本文来源:解放牛网-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中央国资国企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地方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酝酿近一年几易其稿的合肥市《关于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若干意见》本月正式出台,意见在总体目标上提出经过3—5年扎实推进,在国资管理体制、国有资产布局、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上实现“三个进一步”。    无独有偶。河南省国资委近日出台了《省管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工作方案》和《省管企业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试点工作方案》,并圈定8家省管企业率先试水,河南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正式破题。    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上海打响国资国企改革“第一枪”后,已有北京、天津、重庆、甘肃、山东、江苏、江西、山西、广东等20余个省市陆续出台了地方国资国企改革意见,朝着“充分调动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积极性,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期许努力探索,改革速度日渐加快。    虽然各省市国资国企基础情况不尽相同,但改革路径大同小异。    通过梳理已经公布的地方版国资国企改革意见发现,各省市的方案几乎都包括国企改革总体目标、引入非公经济、企业治理结构提升、监管方式转变、区分不同国企功能、经营收益上缴等六大方面内容。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后,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新一轮地方国资国企改革的“标配”,扮演着“重头戏”的角色,多个省市在国资国企改革意见中提出明确的时间表和目标。    7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宣布在6家中央企业中开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改组组建投资运营两类公司等四项改革试点,试点进展备受关注。    作为民营资本最活跃省份之一的广东提出,到2015年,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到2017年,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比重超过70%,国有资本主要集中在基础性、公共性、平台性、资源性、引领性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    江西版国企改革意见明确提出,用5年时间,使70%左右国企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省属国有资本证券化率提高到60%,80%左右国有资本集中在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    在国有经济占比颇重地区更是如此。日前,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提出,支持东北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绕不开振兴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振兴出路在于深化改革。    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对于昔日老工业基地辽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挖潜增效”不仅是民营企业惯用的法宝,也是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所必需的利器。    被寄予厚望的混合所有制魔力到底有多大,还需要时间来显现效果,不过“一混”不能“解百忧”却是不争的事实。国资国企改革的关键在于以市场化取代行政化,否则即便是民营资本进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遇到过多的行政干预,恐怕激发活力方面也是无能为力。    地方版国资国企改革意见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区域特色上,因地制宜制定细则与目标。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中,东部地区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先行者,“敢为天下先”的上海国企改革已经进入实际行动阶段。究其原因,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市场化程度高、国资实力雄厚,第三产业比重较大,国有企业类型更适合改革,改革的需求也更为强烈,国企和民企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比如上海、广东、浙江、江苏。    而西部地区、东北三省与东部地区相比,不仅市场化程度稍有逊色,国企类型也基本是能源、军工、原材料等改革的“老大难”,因此,提升国有资本收益率、保值增值和持续提高资本化率是这些地区国资改革的重点要求。    好事多磨。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的国资国企改革尚处在意见细则出台、圈定省管企业试水阶段,迈出实质性重要一步的省份还不多。不过,根据当前各省市国资基础和改革的推进力度来看,未来国资改革红利不容小觑,有望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分享本文地址:
& 11:51:43
& 13:39:11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首页&>&市国资委&>&工作动态&>&其他业务信息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我市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拉开序幕
近日市委、市政府正式下发《关于推进市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嘉委发〔2014〕21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市市属国资国企改革总体方案正式落地,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拉开序幕。&
《若干意见》提出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为指导,以加快转变国有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和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嘉兴“三城一市”和“两富”现代化建设中的引领、支撑和保障作用。&
《若干意见》分五大部分共20条,在具体改革方案上有五大方面突破。&
一是明确了企业的分类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市国企分基础公益类和经营竞争类两类企业进行监管,实行分类改革发展。同时,明确了这两类企业各自的发展定位和目标要求,提出了国有企业“主业清晰,适度多元”的产业布局要求,及“归并严控二三级公司、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等工作举措。&
二是突出了企业的市场主体功能。强调推进企业市场化改革,按照市场要求配置资源,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体制机制,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运作。&
三是明确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点和方向。《若干意见》明确了应积极发展以公众公司为重点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同时,明确了提供重要公共产品、重要民生等领域的国有资本应保持控股,优势支柱产业和金融业国有资本保持合理比例等。&
四是完善了选人用人选拔机制。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提出稳步推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制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激励监督、培训培养、调整退出等机制,按照企业化管理方式实行分类考核。新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去行政化、级别化。合理增加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市场化选聘比例,力求构建充满活力、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
五是依法规范了国资监管职责。《若干意见》按照《企业国有资产法》和《国有资产监管暂行条例》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国资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利,并从出资人职能完整统一及监管规范高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逐步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建立外派监事会制度等工作举措;提出了建立以企业经营绩效为核心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及相应的薪酬分配体系和工资总额管理等制度办法,从而构建顺畅、规范、高效的国资监管体系。&
近年来,我市国资营运公司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承担建设了一大批重大投资项目,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国资营运过程中一些潜在的风险与问题也随之出现。《若干意见》的出台,吹响了加快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集结号,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市属国企的发展定位和体制机制问题,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的改革努力,实现国资布局更加合理,企业发展更加稳健,管理体制更加优化的发展目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一轮国企改革看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