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2016年实施的"宏观审慎监管评估体系

央行宣布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体系 提前晋升总监?
来源:澎湃
作者:金盖
原标题:中国央行宣布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体系,提前晋升总监?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发生重大改革。
  中国人民银行12月29日宣布,从2016年起将现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 以下简称MPA),从而宣告正式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体系。
  按照央行的新闻稿,MPA重点考虑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信贷政策执行等七大方面,基本实现对金融机构监管全覆盖。
  对此,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这一监管体系更为市场化,跟进了金融机构资产多元化的趋势,实现了监管全覆盖,有利于稳健型机构更好发展,也有利于防止恶意竞争。
  此外,鲁政委也提及,MPA对央行的管理工作量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这么细的监管指标如何管理是未来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一行三会(央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合并的说法时有提及,如果全覆盖的MPA正式实施,监管体系或也随之推进改革。针对业内人士戏称中国央行通过该体系晋升金融监管总监(即提前接管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说法,鲁政委回应,这有点言过其实,MPA目前主要覆盖的银行,并未太多涉及保险和证券。
  所谓宏观审慎监管是与微观审慎监管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区别在于,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防止经济增长(如GDP)受影响;而微观审慎监管的目的在于控制个体金融机构或行业的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前,全球金融监管者均只重视微观监管,直到危机发生,各国才引起重视。美国和欧盟在2009年均宣布要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并成立专门机构。
  中国央行也在2010年宣布要启动宏观审慎监管,2011年就开始建立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国另一金融管机构银监会也从2010年开始着手实施巴塞尔协议Ⅲ,制定包括动态资本、动态拨备、杠杆率和流动性在内的四大新监管工具,搭建中国银行业新的监管框架,实施逆周期监管。
  2008年的次贷危机升级为金融危机,就是全球金融监管者不重视宏观审慎监管引发的恶果。次贷,本来是美国政府及机构(主要是房利美、房地美)给偿付能力较低的购房者发放的贷款,但随着层层证券化,进而演变成危机全球的金融危机。
  按照微观审慎监管的思路,购房者还不起贷款,最多是“两房”坏账增加甚至倒闭,大不了政府注资就行了。但没想到随着危机的蔓延,导致投资次贷的银行及保险公司跟着倒闭。原因就是,全球金融监管者忽视了机构间的相互影响,忽视了国与国之间的风险传递。
  由此,日结束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宣布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FSB)作为全球金融稳定的宏观审慎监管国际组织,该组织将评估不同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推动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和信息交换,监测市场发展及其对监管政策的影响并提出建议,对国际监管标准制定机构的标准制定工作进行联合战略评估,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型跨境金融机构提供监管团指导和支持,支持跨境危机管理的应急预案,以及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同开发金融体系的早期预警系统。
  日,国际清算银行发布年报,呼吁各国及国际社会采取宏观审慎的原则,以减轻经济体系的亲周期性特征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国际清算银行(BIS)就提出了“宏观审慎”的概念,以此概括一种关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理念。上世纪80年代,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正式出现在BIS的报告中,但由于微观审慎监管仍然是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中的焦点,直到本世纪初,宏观审慎监管的定义才得到较为清晰的界定。但宏观审慎监管真正得以受到全球金融监管者的重视,则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
  日,美国政府公布了金融监管改革的白皮书,也希望通过新设立一个包含主要金融监管机构成员在内的金融服务管理理事会来负责美国金融体系的宏观审慎监管。继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公布后,欧盟委员会也宣称要成立由成员国中央银行行长组成“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来预警宏观风险。
  按照国际上的划分,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分为宏观审慎监测框架和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两个部分。前者通过指标体系识别和监测系统风险,后者侧重于研发干预系统风险的政策工具。作为二者的基础,还应确立宏观审慎监管的制度安排,建立监管主体之间的分工合作机制。
  在监管内容上,宏观审慎监管侧重在对金融机构的整体行为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影响力的监管上,同时关注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因素;而微观审慎监管侧重于对金融机构的个体行为和风险偏好的监管。从具体监管对象上看,宏观审慎监管更关注具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如银行和金融集团,目前中国中国四大银行入选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的行为,金融市场整体趋势及其与宏观经济的相互影响;而微观审慎监管则更关注于具体金融机构的合规与风险暴露情况,避免使投资者和储户等个体遭受不应有的损失等事件。
  以下是央行新闻稿全文: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日前,人民银行召开会议,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改进合意贷款管理、从2016年开始实施宏观审慎评估有关工作。
  2011年以来实施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在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促进货币信贷平稳增长、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更加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风险,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并适应资产多元化的趋势,人民银行从2016年起将现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 以下简称MPA)。
  MPA体系既保持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连续性、稳定性,又有以下改进:
  一是MPA体系更为全面、系统,重点考虑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信贷政策执行等七大方面,通过综合评估加强逆周期调节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
  二是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是评估体系的核心,资本水平是金融机构增强损失吸收能力的重要途径,资产扩张受资本约束的要求必须坚持,这是对原有合意贷款管理模式的继承。
  三是从以往的关注狭义贷款转向广义信贷,将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资产等纳入其中,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减少各类腾挪资产、规避信贷调控的做法。
  四是利率定价行为是重要考察方面,以促进金融机构提高自主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约束非理性定价行为,避免恶性竞争,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
  五是MPA体系更加灵活、有弹性,按每季度的数据进行事后评估,同时按月进行事中事后监测和引导,在操作上更多地发挥了金融机构自身和自律机制的自我约束作用。
  六是MPA体系既借鉴国际经验,又考虑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结构调整任务重等现实情况,有利于促进金融改革和结构调整。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借鉴国际经验和立足国情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责任编辑:钟庆辉 UN660)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中的地位与权限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中的地位与权限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中国央行将从2016年起实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金投外汇网-金投网
外汇开户预约
请选择交易商
FXBTG.大旗金融
AETOS艾拓思
ICMCapital英国艾森
Junomarkets君诺金融
ThinkForex
Windsor Brokers温莎经纪
BMFN(博美)
请选择开户交易商
您的当前位置:
中国央行将从2016年起实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
网友评论:0
摘要:金投网12月29日讯—— 中国央行(PBOC)周二(12月29日)在网站上发布关于部署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公告中称,从2016年起将现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且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是
金投网12月29日讯——中国央行(PBOC)周二(12月29日)在网站上发布关于部署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公告中称,从2016年起将现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且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是评估体系的核心。中国央行还称,MPA体系更为全面考虑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信贷政策执行等七大方面。中国央行表示,将从以往的关注狭义贷款转向广义信贷,并将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资产等纳入其中;且利率定价行为是重要考察方面,以促进金融机构提高自主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中国央行还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外汇:1.6$
黄金:4.5$
外汇:1.8$
黄金:5.0$
白银:0.07$
外汇:1.8$
黄金:4.8$
原油:0.5$
外汇:1.6$
原油:0.5$
黄金:2.5$
原油:0.5$
外汇:1.8$
黄金:3.5$
白银:3.5$
外汇:1.7$
外汇:1.4$
白银:2.5$
外汇:0.9$
黄金:2.8$
外汇:1.6$
黄金:3.3$
白银:4.5$
原油:0.6$
外汇:0.4$
黄金:1.8$
外汇:1.7$
黄金:4.3$
原油:0.6$
外汇:1.9$
白银:0.05$
外汇:1.8$
金投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投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国家,流通着不同的货币。例如,在日本是日元,在美国是美元,在英国是英镑,在德国和法国则是欧元,等等。...
100%STP,订单直达国际市场,原始点差,滑点罚十倍
888X交易杠杆,99.85%无滑点。
澳洲知名交易商,进入中国五年,市场规模行业前茅,客户...
平台稳定性好,点差低,有ecn通道
在亚洲发展成为一家具有全球化思维的经纪商
严格的资金安全监管,极低的交易成本,丰富的交易工具。
炒外汇专题
外汇买卖专题
外汇交易专题
近一个月来,人民币对美元已从...
在被中国消费者抵制了近6个月之...
近日,人民币创两年半最长连涨...
随着债券通的正式落地,人民币...
老司机们都知道,安全气囊是汽...
好消息,中国香港加入亚投行了...
一夕之间,卡塔尔成为阿拉伯国...
日,土耳其修宪公投...
2017年第一个货币崩溃的国家,...
7x24小时咨询热线
400-664-4881
金投网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了解金投网最新动态,掌握第一手金融理财资讯。
24小时免费咨询热线
400-664-4881央行明年将开始实施宏观审慎评估 : 经理人分享
央行明年将开始实施宏观审慎评估
央行表示,从2016年起将现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关注广义信贷;促进金融机构提高自主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29日消息,央行日前召开会议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改进合意贷款管理、从2016年开始实施宏观审慎评估有关工作。
央行表示,2011年以来实施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在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促进货币信贷平稳增长、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更加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风险,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并适应资产多元化的趋势,央行从2016年起将现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简称MPA)。
MPA体系既保持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连续性、稳定性,又有以下改进:
一是MPA体系更为全面、系统,重点考虑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信贷政策执行等七大方面,通过综合评估加强逆周期调节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
二是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是评估体系的核心,资本水平是金融机构增强损失吸收能力的重要途径,资产扩张受资本约束的要求必须坚持,这是对原有合意贷款管理模式的继承;
三是从以往的关注狭义贷款转向广义信贷,将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资产等纳入其中,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减少各类腾挪资产、规避信贷调控的做法;
四是利率定价行为是重要考察方面,以促进金融机构提高自主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约束非理性定价行为,避免恶性竞争,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
五是MPA体系更加灵活、有弹性,按每季度的数据进行事后评估,同时按月进行事中事后监测和引导,在操作上更多地发挥了金融机构自身和自律机制的自我约束作用;
六是MPA体系既借鉴国际经验,又考虑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结构调整任务重等现实情况,有利于促进金融改革和结构调整。
(来源:中国证券报记者 任晓)
央行实施宏观审慎评估利好中小银行
文/新浪财经金融e观察专栏作家 毛军华
央行部署改进合意贷款管理,从2016年开始实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是核心。广义信贷增速是重要改进。监管行为市场化有利于中小银行。
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是核心。之前央行通过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来管理信贷增长,但今后将通过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来调控银行信贷增长。我们估计,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的主要参数包括:1)结构性参数,主要参考机构稳健性状况、信贷政策执行、利率定价行为等;2)系统重要性程度。银行机构规模越大,资本充足率要求越高;3)广义信贷增速,如果广义信贷增速超过(目标GDP增速+目标CPI),那么该机构会受到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
广义信贷增速是重要改进。央行广义信贷增速,不仅包括狭义贷款,也包括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资产等,这能更好地适应资产多元化趋势,减少金融机构套利行为。
引入MPA体系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创造了条件。MPA体系共包括资本与杠杆、流动性、资产质量等七大方面,央行获得更多宏观审慎监管的权限。金融危机后,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在宏观审慎监管中处于核心地位。在中国引入MPA体系,为下一步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
监管行为市场化有利于中小银行。在合意贷款规模和贷存比监管取消后,MPA体系的引入增强了宏观调控的市场化程度,这使得资本充足率较高的中小银行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在整体信贷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资产能力的重要性更加明显,从这点上我们相对看好更加市场化的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看好资产质量压力相对较小的北京银行、重庆农商行。
(本文作者介绍: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主要负责对中国金融行业的研究。)
我来告诉你啥是央行MPA
文/新浪财经金融e观察专栏作家 王剑
今天央行称:“部署改进合意贷款管理、从2016年开始实施宏观审慎评估有关工作。”内容跟天书似的。我来翻译给大家听。
(1)将视野从单一信贷扩大到广义信贷,因为广义信贷共同影响M2;
(2)要宏观审慎,控制住机构们的行为。给银行打分(MPA是个打分体系),好的银行给奖励。
【背景:啥是宏观审慎】
长期以来,金融监管上一直有个头大的问题,就是微观稳健并不必然带来宏观稳健。即使每个金融机构是稳健的,某些情况下,也会暴发宏观风险。
最为典型的例子,股市配资,每笔业务杠杆率都是可控的,但所有这些可控的杠杆加起来,在极端情景下,市场就会踩踏。
所以,金融监管,不但要管好“金融机构个体”,还要管好“宏观整体”。不能只盯住某某机构是不是合规,还要大处着眼,监控好宏观风险。
通行的做法是:如果宏观有风险苗头,就要开始控杠杆,把杠杆水平降下来。经济周期越好时,机构们越容易头脑发热加杠杆,监管者就越要控杠杆。这就是逆周期监管。
虽然降了杠杆会少赚钱,但当妈的是为你好。
怎么样让机构们降杠杆呢?很简单,给风险低的“乖银行”奖励,惩罚“野孩子”。
怎么分辨“乖银行”、“野孩子”呢?这不就编了一套MPA评分体系吗?
【MPA主要内容】
这次先针对银行业,引进了“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 以下简称MPA)。
(1)原来只管狭义信贷(就是贷款),现在变成管住广义信贷(包括债券、非标等其他放款手段)。因为银行对企业的各种放款手段都能派生M2,所以仅管住信贷是控制不住M2的(年就是例证,央行只管信贷,没管同业,结果同业那边漏出了好多M2,导致M2过量,央行不得不大动干戈,导演了钱荒来遏制)。这一点,我们在2014年初就已经在报告《钱荒往事》里提了,当时也使用了“广义信贷”一词,可惜我当时不够出名……
(2)设计了一套打分,用来考量宏观风险水平,就是MPA(包括7大方面)。
(3)央行会根据季度数据,引导金融机构的广义信贷合理增长(不再预设一个信贷额度,而是视需求而定),学术上这种做法称“相机抉择”。
每季度给银行们打分,90分的为A等生,奖励;60-90分的是B等生,合格;60以下的不及格,等着周老师收拾你(奖励和收拾的工具主要是差别准备金利率等)。
同学(银行)们也分班考核,分为三班:全国性重要机构、区域性重要机构、普通机构。
央行祭出一整套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根本目标是为了维持宏观金融体系的稳定,避免类似过于几年那样,因监管不够协调或不够宏观,导致监管真空,小型、局部流动性危机每两年出现一次(温州事件、钱荒、股灾,后面还会有啥?)。
这也是对前期高层会议要求金融监管统一的落实。
目前是针对银行,不排除对其他金融机构也会出台类似的办法。
如果运行得当,主要两点:
(1)宏观审慎监管收效,小型流动性事件杜绝,金融体系更加平稳,长期看是重大利好。
(2)对“乖银行”产生正激励:比如某行(指谁?),由于长期业务审慎,资本充足率高,导致ROE反而低于别人,进而估值低(人家的银行大干业务,盈利猛,估值高),使资本市场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劣后果。央行MPA实施后,通过激励约束措施,奖励“乖银行”,约束“野孩子”,能够使“乖银行”从财务上实质性获利,从而提升其盈利水平。所以,重大利好“乖银行”!
(作者简介:东方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央行自2016年起实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
  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专电(记者吴雨、刘铮)中国人民银行29日发布公告称,从2016年起,将现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2011年以来,人民银行实施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在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促进货币信贷平稳增长、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更加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风险,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并适应资产多元化的趋势,人民银行将从2016年起实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
  据介绍,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将重点考虑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信贷政策执行等七大方面,通过综合评估加强逆周期调节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该体系既借鉴国际经验,又考虑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结构调整任务重等现实情况,有利于促进金融改革和结构调整。
  记者了解到,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是评估体系的核心,资本水平是金融机构增强损失吸收能力的重要途径,资产扩张受资本约束的要求必须坚持,这是对原有合意贷款管理模式的继承。与此同时,该体系从以往的关注狭义贷款转向广义信贷,将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资产等纳入其中,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减少各类腾挪资产、规避信贷调控的做法。
  利率定价行为是该体系的重要考察方面,以促进金融机构提高自主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约束非理性定价行为,避免恶性竞争,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
  人民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更加灵活、有弹性,按每季度的数据进行事后评估,同时按月进行事中事后监测和引导,在操作上更多地发挥了金融机构自身和自律机制的自我约束作用。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借鉴国际经验和立足国情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