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清单时将某玻璃A销售货物清单报错成另一玻璃B销售货物清单如何处理?

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管A和B由一橡皮管连接,构成连通器,一..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管A和B由一橡皮管连接,构成连通器,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柱封闭在A管内,这时两管水银面一样高,B管上方与大气相通.若固定A管,将B管沿竖直方向缓慢上移一小段距离H,A管内的水银面相应升高h,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h=HB.h<H2C.h=H2D.H2<h<H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虹口区二模
封闭气体是等温变化,B端抬高,压强变大,故气体体积要缩小,但最终平衡时,一定是B侧水银面高,故有:H-h>h,故h<12H;故选B.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管A和B由一橡皮管连接,构成连通器,一..”主要考查你对&&气体的压强&&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气体的压强
气体的状态参量:1、温度: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两种温标的换算关系:T=(t+273)K。绝对零度为-273.15℃,它是低温的极限,只能接近不能达到。 2、气体的体积:气体的体积不是气体分子自身体积的总和,而是指大量气体分子所能达到的整个空间的体积。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其体积等于容器的容积。 3、气体的压强:气体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器壁单位面积上受到气体分子的总冲量。①产生原因:大量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碰撞器壁,形成对器壁各处均匀的持续的压力。 ②决定因素:一定气体的压强大小,微观上决定于分子的运动速率和分子密度;宏观上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管A和B由一橡皮管连接,构成连通器,一..”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39491152403344069233381232969344369&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知识点 & “(2010o鸡西)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习题详情
23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2.9%
(2010o鸡西)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分别测量两点到镜面的距离&.(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方格纸,可以直接在纸上判断物体与像之间的位置关系(答出更容易判断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亦可)&.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0-鸡西
分析与解答
习题“(2010o鸡西)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3)从实验的目的: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角度分析即可;(4)从方格纸的方格分析,有方格可以直接判断物体与像之间的位置关系.
解:(1)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即垂直于桌面,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故答案为: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2)实验时用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故答案为: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本实验是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他们下一步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通过归纳处理即可得出如下结论: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故答案为: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分别测量两点到镜面的距离.(4)因为使用方格纸可以直接在纸上判断物体与像之间的位置关系,不用再进行测量,从而使实验步骤更加简单.所以选用方格纸比选用白纸好.故答案为:方格纸,可以直接在纸上判断物体与像之间的位置关系.
对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只要掌握扎实,牢记相关的知识,答案不难得出.此题引入了“归纳法”,“等效替代法”,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应该有所了解,并学会使用.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2010o鸡西)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2010o鸡西)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主要考察你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知识点的认识】(1)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太阳或者灯的光照射到人的身上,被反射到镜面上(这里是漫反射,不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又将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因此我们看到了自己在平面镜中的虚像.(这才是平面镜对光的反射,是镜面反射).
由于平面镜后并不存在光源(S)的对应点(S′),进入眼光的光并非来自对应点(S′),所以把(S′)称为虚像.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
(3)(方案)实验操作要求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可能.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4.记录和结论【命题方向】此知识点是中考的重点.考查的形式非常多,主要从实验的考查,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解题.【解题方法点拨】理解并记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从实验中认识规律,注意物理学方法等效替代法的使用(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
与“(2010o鸡西)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相似的题目:
[2014o衢州o中考]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对该像描述正确的是(  )所成的像是实像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
[2014o舟山o中考]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镜中的像变大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镜中的像将远离你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2014o漳州o中考]图中的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倒立的人像手影桥在水中的倒影放大的文字
“(2010o鸡西)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13o雅安)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美术课上,小琼面前立着一幅“米老鼠”的简笔画(如图甲所示).她从没学过绘画,竟然清晰、准确的描出了画中的“米老鼠”.请说明其中的奥妙,并作图示意(作图时,以图乙中A点代表简笔画中的“米老鼠”).
3(2011o呼伦贝尔)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两只蜡烛大小相同,B能和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选填“实”或“虚”).图乙所示是研究热机工作原理的实验,水沸腾后橡皮塞会&&&&;在此过程中,水的&&&&能转化为机械能.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1o成都)如图所示,物体AB高1.6m,平面镜CD高0.6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3(2011o呼伦贝尔)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两只蜡烛大小相同,B能和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选填“实”或“虚”).图乙所示是研究热机工作原理的实验,水沸腾后橡皮塞会&&&&;在此过程中,水的&&&&能转化为机械能.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2010o鸡西)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____.(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____.(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2010o鸡西)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____.(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____.(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____.”相似的习题。当前位置:
>>>某新型“防盗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金属丝与电源、自动报..
某新型“防盗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金属丝与电源、自动报警器相连接。当有人划破玻璃时,就会发出警报。“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性?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福建省期末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某新型“防盗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金属丝与电源、自动报..”主要考查你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概述:&&& 金属是一种具有光泽(即对可见光强烈反射)、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导热等性质的物质。金属的上述特质都跟金属晶体内含有自由电子有关。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存在,少数金属例如金、铂、银、铋以游离态存在。金属矿物多数是氧化物及硫化物。其他存在形式有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及硅酸盐。金属之间的连结是金属键,因此随意更换位置都可再重新建立连结,这也是金属伸展性良好的原因。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只显正价。金属物理性质的共性:大多数金属在常温下是固体,具有金属光泽,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密度较大,熔沸点较高。 金属物理性质的特性:& 不同的金属有其各自的特性。如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但铜呈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铁、铝、铜等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汞是液体;不同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物理性质差别也较大,见下表。
用途:钛和钛的合金:可用于制造喷气发动机,轮船外壳,反应器和电信器材。锌:锌镀在铁的表面,以防止铁被腐蚀;锌还常用于电镀、制造铜合金和干电池。铜:制造电线、电缆和各种电器。铝:来冶炼高熔点金属;导电性仅次于银和铜,常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①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实际运用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②应用举例 a.日常生活中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这是因为铁的硬度比铅大,并且铅对人体有害。 b.虽然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由于银的价格比铜高得多,所以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c.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这是因为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高温时钨丝不易熔化;而锡的熔点最低 (只有232℃),如果用锡制灯丝,只要一开灯,灯丝就会断开,灯泡不能发光。 d.铁制水龙头要镀铬,这是因为镀铬既美观,又耐腐蚀,可延长水龙头的使用寿命。 e.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到其他金属,如温度计中的液态金属汞、干电池的锌皮、热水瓶内胆上镀的金属银等。
发现相似题
与“某新型“防盗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金属丝与电源、自动报..”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866012828632635752001803453311166&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知识点 & “(2004o闸北区二模)如图所示,A、B...”习题详情
123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6.4%
(2004o闸北区二模)如图所示,A、B两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容器间连有一根玻璃管,管中有一段水银柱D.当容器A中气体的温度为0℃,B中气体的温度为20℃时,水银柱D恰好静止在管中央.求当A、B两容器中气体的温度均下降10℃时水银柱的移动方向.设容器A中气体的初、末状态参量分别为PA、VA、TA和P'A、V'A、T'A;容器B中气体的初、末状态参量分别为PB、VB、TB和P'B、V'A、T'B.由题意PA=PB,VA=VB.甲同学解:设水银柱不动,由查理定理得P′AT′A=P′BT′B,即P′AP′B=T′AT′B=273-10293-10=263283<1,所以P'A<P'B,水银柱应向A容器移动;乙同学解:设水银柱不动,A、B两部分气体都作等容变化,由查理定理得:PATA=P′AT′A,PBTB=P′BT′B,PA=PB,因而P′AP′B=TBT′ATAT′B=293×263273×283<1,所以P'A<P'B,水银柱应向A容器移动;丙同学解:温度变化时,水银柱缓慢移动,受力平衡,所以A、B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应时时刻刻相等,由盖o吕萨克定律得:VATA=V′AT′A,VBTB=V′BT′B,VA=VB,因而V′AV′B=TBT′ATAT′B=293×263273×283<1,所以V'A<V'B,水银柱向A容器移动.请对三位同学的求解作出评价,如有错误,请指出错在哪里.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04-闸北区二模
分析与解答
习题“(2004o闸北区二模)如图所示,A、B两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容器间连有一根玻璃管,管中有一段水银柱D.当容器A中气体的温度为0℃,B中气体的温度为20℃时,水银柱D恰好静止在管中央.求当A、B两容...”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可以先加速水银柱不动,气体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列式分析.
解:①甲错,只能对同一部分气体的两个状态的参量列方程,左右两侧气体质量不同,故不能对两个不同气体的状态列方程;②乙正确,先假设气体体积不变,根据查理定律列式升温后的气压,在进行比较;③丙错误,小水银柱缓慢移动过程中,受力平衡,两边气体压强相等;但对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气体来说压强都是在改变的,不是等压过程,盖-吕萨克定律不成立;答:只有乙同学的解法是正确的.
本题关键利用控制变量法,先假设气体体积不变,根据查理定律求解出升高温度后的压强情况,再进行判断.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2004o闸北区二模)如图所示,A、B两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容器间连有一根玻璃管,管中有一段水银柱D.当容器A中气体的温度为0℃,B中气体的温度为20℃时,水银柱D恰好静止在管中央.求当...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2004o闸北区二模)如图所示,A、B两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容器间连有一根玻璃管,管中有一段水银柱D.当容器A中气体的温度为0℃,B中气体的温度为20℃时,水银柱D恰好静止在管中央.求当A、B两容...”主要考察你对“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与“(2004o闸北区二模)如图所示,A、B两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容器间连有一根玻璃管,管中有一段水银柱D.当容器A中气体的温度为0℃,B中气体的温度为20℃时,水银柱D恰好静止在管中央.求当A、B两容...”相似的题目:
一质量为M的气缸,用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的活塞,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且不漏气.气缸水平横放时,空气柱长为L(如图甲所示),若将气缸按图乙悬挂,静止时求气柱长度为多少.(已知大气压强为P,且气体温度保持不变.)&&&&
如图为竖直放置的上细下粗的密闭细管,水银柱将气体分隔成A、B两部分,初始温度相同.使A、B升高相同温度达到稳定后,体积变化量为△VA、△VB,压强变化量为△pA、△pB,对液面压力的变化量为△FA、△FB,则&&&&水银柱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VA<△VB△pA>△pB△FA=△FB
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气体做等温变化,对外做功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气体做等容变化,压强增大时,气体对外不做功,内能不变气体做等压变化,如果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变小,气体一定吸收热量气体做等压变化,从外界吸热时,气体单位体积的分子数不变
“(2004o闸北区二模)如图所示,A、B...”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07o上海)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汽缸内壁光滑,活塞厚度不计,在A、B两处设有限制装置,使活塞只能在A、B之间运动,B左面汽缸的容积为V0,A、B之间的容积为0.1V0.开始时活塞在B处,缸内气体的压强为0.9p0(p0为大气压强),温度为297K,现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直至399.3K.求:(1)活塞刚离开B处时的温度TB;(2)缸内气体最后的压强p;(3)在图中画出整个过程的p-V图线.
2(2002o上海)有一组同学对温度计进行专题研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十七世纪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个温度计,其结构为,一麦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一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温度.为了研究“伽利略温度计”,同学们按照资料中的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小塑料瓶,B为一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然后进行实验研究:(1)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17&19&21&23&25&27&h&(cm)&30.0&24.9&19.7&14.6&9.4&4.2&△h=hn-1-hn&5.1&&&&&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相邻两次测量水柱的高度差,并填入表内的空格.由此可得结论:①当温度升高时,管内水柱高度h将&&&&(填:变大,变小,不变);②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变化而&&&&(填:均匀,不均匀)变化;试从理论上分析并证明结论②的正确性(提示: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远远小于一个大气压):&&&&.(2)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用“伽利略温度计”来测温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主要的不足之处有:①&&&&;②&&&&.
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气缸内盛有气体,上面被一活塞盖住,活塞通过劲度系数k=600N/m的弹簧与气缸相连接,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已知此时外界大气压强p0=1.00×105N/m2,活塞到缸底的距离l=0.500m,缸内横截面积S=1.00×102m2,今在等温条件下将活塞缓慢上提到距缸底为2l处,此时提力为F=500N,弹簧的原长l0应为多少?若提力为F=700N,弹簧的原长l0又应为多少?不计摩擦及活塞和弹簧的质量,并假定在整个过程中,气缸不漏气,弹簧都遵从胡克定律.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07o上海)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汽缸内壁光滑,活塞厚度不计,在A、B两处设有限制装置,使活塞只能在A、B之间运动,B左面汽缸的容积为V0,A、B之间的容积为0.1V0.开始时活塞在B处,缸内气体的压强为0.9p0(p0为大气压强),温度为297K,现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直至399.3K.求:(1)活塞刚离开B处时的温度TB;(2)缸内气体最后的压强p;(3)在图中画出整个过程的p-V图线.
2(2002o上海)有一组同学对温度计进行专题研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十七世纪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个温度计,其结构为,一麦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一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温度.为了研究“伽利略温度计”,同学们按照资料中的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小塑料瓶,B为一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然后进行实验研究:(1)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17&19&21&23&25&27&h&(cm)&30.0&24.9&19.7&14.6&9.4&4.2&△h=hn-1-hn&5.1&&&&&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相邻两次测量水柱的高度差,并填入表内的空格.由此可得结论:①当温度升高时,管内水柱高度h将&&&&(填:变大,变小,不变);②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变化而&&&&(填:均匀,不均匀)变化;试从理论上分析并证明结论②的正确性(提示: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远远小于一个大气压):&&&&.(2)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用“伽利略温度计”来测温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主要的不足之处有:①&&&&;②&&&&.
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气缸内盛有气体,上面被一活塞盖住,活塞通过劲度系数k=600N/m的弹簧与气缸相连接,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已知此时外界大气压强p0=1.00×105N/m2,活塞到缸底的距离l=0.500m,缸内横截面积S=1.00×102m2,今在等温条件下将活塞缓慢上提到距缸底为2l处,此时提力为F=500N,弹簧的原长l0应为多少?若提力为F=700N,弹簧的原长l0又应为多少?不计摩擦及活塞和弹簧的质量,并假定在整个过程中,气缸不漏气,弹簧都遵从胡克定律.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2004o闸北区二模)如图所示,A、B两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容器间连有一根玻璃管,管中有一段水银柱D.当容器A中气体的温度为0℃,B中气体的温度为20℃时,水银柱D恰好静止在管中央.求当A、B两容器中气体的温度均下降10℃时水银柱的移动方向.设容器A中气体的初、末状态参量分别为PA、VA、TA和P'A、V'A、T'A;容器B中气体的初、末状态参量分别为PB、VB、TB和P'B、V'A、T'B.由题意PA=PB,VA=VB.甲同学解:设水银柱不动,由查理定理得P′A/T′A=P′B/T′B,即P′A/P′B=T′A/T′B=273-10/293-10=263/283<1,所以P'A<P'B,水银柱应向A容器移动;乙同学解:设水银柱不动,A、B两部分气体都作等容变化,由查理定理得:PA/TA=P′A/T′A,PB/TB=P′B/T′B,PA=PB,因而P′A/P′B=TBT′A/TAT′B=293×263/273×283<1,所以P'A<P'B,水银柱应向A容器移动;丙同学解:温度变化时,水银柱缓慢移动,受力平衡,所以A、B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应时时刻刻相等,由盖o吕萨克定律得:VA/TA=V′A/T′A,VB/TB=V′B/T′B,VA=VB,因而V′A/V′B=TBT′A/TAT′B=293×263/273×283<1,所以V'A<V'B,水银柱向A容器移动.请对三位同学的求解作出评价,如有错误,请指出错在哪里.”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2004o闸北区二模)如图所示,A、B两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容器间连有一根玻璃管,管中有一段水银柱D.当容器A中气体的温度为0℃,B中气体的温度为20℃时,水银柱D恰好静止在管中央.求当A、B两容器中气体的温度均下降10℃时水银柱的移动方向.设容器A中气体的初、末状态参量分别为PA、VA、TA和P'A、V'A、T'A;容器B中气体的初、末状态参量分别为PB、VB、TB和P'B、V'A、T'B.由题意PA=PB,VA=VB.甲同学解:设水银柱不动,由查理定理得P′A/T′A=P′B/T′B,即P′A/P′B=T′A/T′B=273-10/293-10=263/283<1,所以P'A<P'B,水银柱应向A容器移动;乙同学解:设水银柱不动,A、B两部分气体都作等容变化,由查理定理得:PA/TA=P′A/T′A,PB/TB=P′B/T′B,PA=PB,因而P′A/P′B=TBT′A/TAT′B=293×263/273×283<1,所以P'A<P'B,水银柱应向A容器移动;丙同学解:温度变化时,水银柱缓慢移动,受力平衡,所以A、B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应时时刻刻相等,由盖o吕萨克定律得:VA/TA=V′A/T′A,VB/TB=V′B/T′B,VA=VB,因而V′A/V′B=TBT′A/TAT′B=293×263/273×283<1,所以V'A<V'B,水银柱向A容器移动.请对三位同学的求解作出评价,如有错误,请指出错在哪里.”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暂时进口货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