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因素可以np难证明 决策版本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方法

导读:试论会计信息与决策有用性,内容摘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不仅是企业有效配置资源、合理引导资金流动、保护资产完整,同时也是企业进行科学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极大地提升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同时会计信息披露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如何充分发挥会计的决策作用,提高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已经成为理性投资决策的关键,本文对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特征,以及提高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与投资决策
试论会计信息与决策有用性 蒋晓红 内容摘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不仅是企业有效配置资源、合理引导资金流动、保护资产完整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企业进行科学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极大地提升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同时会计信息披露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如何充分发挥会计的决策作用,提高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已经成为理性投资决策的关键。基于此点,本文对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特征,以及提高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与投资决策质量的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会计信息;投资决策;有用性
一、引言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最终目的是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而决策有用性往往被视为信息使用者的最终需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的《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结构》中指出,当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以及确认、更改他们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具有决策有用性,也就是相关性。决策有用性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信息使用者是否关注会计信息的内容;二是信息的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
二、会计与决策有用性
决策有用性是会计存在的前提。会计就是通过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定期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报告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使用者的决策提供服务。会计的决策作用无处不在。会计如果不能为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和可能。
(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是主动力,它决定了对会计信息需求的数量和质量。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会计不断受到挑战,必将进行重大变革。决策有用性对会计产生巨大影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 1 1
断完善,成千上万的投资者聚集资本组成规模庞大的公司是经济发展的趋势。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为数众多的股东必须依靠会计信息,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二)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变化 会计就是在对这两者产生反应的过程中逐步发展的。会计信息的最高质量是决策有用性,如果对决策无所助益,就不值得提供该项信息。决策有用性不仅要考虑现有投资者的需要,而且还要考虑潜在投资者的需要,这就要求会计要面向未来,提供更多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既包括财务信息、定量及确定性信息,还包括非财务信息、定性及非确定性信息。如1987年美国开始以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我国也于1998年停止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改为现金流量表。为什么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下决心要废止这张已有17年编制历史,且为国际会计界广泛接受的财务状况变动表,而以现金流量表代替之,并且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纷纷跟随呢?究其原因,是因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更注重现金流量信息,更注重决策有用性。而这一点并不能从财务状况变动表中得到反映。
三、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特征 企业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为内部管理者及外部使用者提供与经济决策方面相关的有用信息,具体应包括以下内容: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以及经营业绩。同时该信息还应符合当前现行的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中的相关规定要求,并以规范的财务报告形式予以披露。此外,该信息还需要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基于此点,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实质上就是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站在理性的角度上讲,投资决策者通常都会选择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经济效益的方案进行投资,这就要求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应当有利于决策者了解并掌握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简单来讲就是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于投资决策过程应具备一定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一)相关性 相关性是企业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一大基本特征,这一特征要求企业在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具体内容中应当涉及投资者进行经济决策所需的信息,这样才能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而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于投资决策者是否有价值和有用,其关键就在于这部分信息是否能够满足投资决策的需要,是否能够帮助投资者改进决策质量。基于 2 2
此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有利于使用者对企业做出的决策进行评价,并对相关预测进行证实及修正,这也是会计信息反馈价值的具体体现。同时,会计信息还应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这样才能帮助使用者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及经营成果进行预测。就相关性而言,其主要是指与决策相关、并能改变决策的能力。简单来讲,就是具有相关性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能够对使用者的决策行为起到一定的影响。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为此,在研究企业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过程中,应当对以下三个因素进行考虑:其一,预测价值。其主要是指会计信息中某一项信息能够帮助决策者对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的可能结果进行预测,从而为投资做出最佳决策;其二,反馈价值。是指某一项信息可以帮助决策者证实或改变以往决策时的预测结果。通常情况下,反馈价值与预测价值既共同存在,又相互影响;其三,及时性。只有及时的信息才最具价值,这是信息本身的时间价值决定的。所以,会计信息必须具备及时性。
(二)可靠性 想要进一步实现企业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就必须确保信息本身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重大案件也屡见不鲜,这一情况对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干扰,而且也对上市公司的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破坏,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和积极性也被严重挫伤,从而导致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信息产生出了一种不信任感。为此,当务之急必须提高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自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其对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做出了明确规定,它要求企业必须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是事项作为基础进行确认、计量,并出具相关报告,如实反映出各项会计要素及相关会计信息
四、传统会计对决策有用性的局限 应当承认,传统的会计模式,特别是会计报表所规定要解释的项目和披露的信息,对报表的使用者决策是有一定作用的,尽管对他们的有用程度各不相同。但是传统会计模式一直存在着缺陷,只不过在工业经济时代尚未显露出来。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不断遭到怀疑,传统会计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一)传统会计使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降低
传统会计采用单一计量属性,以历史成本原则为会计计量基础,而高科技企业中知识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的未来价值,而历史成本反映的则是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尽管历史成本会计信息也具备一定的预测能力,但是决策有用不仅意味着简单地由过去推知未来事物,要真正决策有用,及时的现在信息和具备合理预测能力的未来信息必不可少。这就要求采纳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另外在高科技企业和信息产业以知识产权、人力资源为核心的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比重越来越大,而传统会计尚未对这些主要的无形资产进行恰当地确认和计量,如将一些无形资产费用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账面资产的大小和利润的高低对决策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1.财务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是反映和披露的信息不全面。二是披露信息的质量不高。首先是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得不到保证。其次,信息加工手段的落后,以及会计信息月、季、年定期报告的规定使有用会计信息的时效性越来越差,会计信息不过成为既已发生事实的事后验证,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指导意义却在逐渐减少。这种情况在企业外部市场环境激烈变化、风云莫测的条件下,显得尤为突出。三是财务会计中存在的以上问题主要导致企业的外部不经济,即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本企业兴趣的逐渐萎缩。更重要的是财务会计中存在的问题也会将导致企业内部不经济。
2.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第一,目光短浅,从研究企业内部的成本行为、成本习性出发,局限于企业的短期行为,缺乏行为的长期性、方向性和战略性。第二,方法落后。虽然管理会计创造了一套事前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的方法,考虑到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但是,由于管理会计是以新古典经济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表述完全限于某种机械动力的形式,在完全理性和预期的条件下,为求解目标函数而进行数学推理,使理论成为假设中的理想之物。该经济学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假设是“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即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为大量的过去经验所证明是有效的;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赛规则;对于有经验的领导者来说是熟悉的,能把握局势的变化,也很胜任自己的工作;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很快就能反映出来,这些问题比较具体,对有经验的管理者来说也是熟悉的。然而,组织行为学表明,以上假设在企业战略管理的条件下却不成立,组织行为学认为人的行为会对企业组织的会计体系与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产生有效直接的影响,因而过去的经验不能决定新的比赛,基 4 4
于已知假设基础产生的预测、计划等方法无法满足战略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管理会计的手段方法适应企业系统特点的需要,应当具有连续、全面、综合、系统的特点,但在履行时,除连续性尚可以做到外,其他如综合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皆因各方面的原因而无法实现。
3.成本会计存在的问题 第一,成本计算与管理方法落后。第二,成本分析和控制的范围过于狭窄。
(二)会计方法选择上受到限制 在会计核算中,对于同样的经济业务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备选的会计方法。在传统会计中,会计方法的选择,依据有二:(1)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2)简便性。为了更好地满足决策需求,简便性不应成为会计方法选择的依据,会计方法选择的惟一条件应是决策有用性。
(三)会计信息的时效性较差 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以便做出相应的经营决策是会计的职责所在。任何过时的信息,对决策都是无用的。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产品周期缩短,技术不断创新,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可能很快丧失,在此环境下,信息用户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作为相关性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的地位也更加突出。但在传统会计中,采用定期发布财务报告的方式输出会计信息,报告的定期性与用户决策行为经常性的差别,使人们感到信息供给不及时;另外,报表是在一个会计期间结束后编制的,所以无论是动态报表还是静态报表都有面向历史的缺陷,时效性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 传统会计把会计信息使用者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一种通用的财务报告。这种通用的财务报告以固定的形式提供高度综合的信息,忽视了信息用户需求的差异性,不能满足不同用户和同一用户不同时间上的决策需求,并且信息使用者只能被动接受企业所提供的通用报告模式。 五、决策有用性是未来会计存在和发展的灵魂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提供有助于使用者决策的相关信息为目标的决策有用性成为未来会计的主导方向。同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为未来会计提高决策有用性提供了技术条件。
5 5 包含总结汇报、IT计算机、办公文档、党团工作、考试资料、工作范文、计划方案、专业文献、应用文书、外语学习以及试论会计信息与决策有用性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经济学论文】
【会计学论文】
【金融学论文】
【统计学论文】
【管理学论文】
【毕业论文】
您的位置 > 统计学论文
统计学论文论文范文
谈谈决策有用目标下的“信息观”和“计量观”来源:人大经济论坛论文库 作者:孟茜 时间:
决策有用目标下的“信息观”和“计量观”
  【摘要】会计目标是社会环境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决策有用观围绕提供怎样的会计信息形成了“信息观”和“计量观”。本文阐述了两观的理论基础、主要观点和对会计人员的影响,提出了未来两观相融合、“计量观”占主导地位的观点。&
  【关键词】决策有用目标,信息观,计量观&
  一、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
  会计目标,是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想要达到的境界或目的,以及为达到这一境界或目的而确定的衡量标准。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的起点,迄今为止主要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侧重于强调会计信息要为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服务;“决策有用观”则站在投资者、债权人等主要使用团体的角度,强调会计信息服务于其决策需要,即“决策有用观”是通过研究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信息推导他们的信息需要的一种观点。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决策有用观”取代“受托责任观”成为主流的会计目标观点。&
  “决策有用观”一旦被采纳,随之而来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谁是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二是“财务报告的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决策信息”?按照FASB(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财务报告主要使用者的主要使用主体是作为资本提供者对其资本做出决定的目前以及潜在的权益投资者、贷款人以及其他债权人,他们需要有关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数额、时间以及不确定性的信息。财务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是要能帮助主要使用团体做出符合自身需要的不同决定。为此,财务报告必须提供具有信息含量的信息系统。为使信息含量最大化,财务报告还需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之间进行最有用的权衡。&
  与“受托责任观”相比,“决策有用观”要提供满足主要使用团体的需要、有助于其决策的信息,因而在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中更倾向于相关性,即不仅提供已经发生的各类交易或事项的信息,而且提供尚未发生的但与企业未来业绩相关的各类交易或事项的信息。在决策有用会计目标下,围绕如何计量这些交易或事项形成了两种主要观点:“信息观”和“计量观”。以下我们站在投资者的视角对比分析决策有用目标下的这两种观点。&
  二、决策有用目标下的“信息观”&
  (一)“信息观”的理论基础。“信息观”的理论基础是理性决策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理性决策理论假定,投资者是风险规避者,他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选择产生最大期望效用的投资方案,即在证券的风险和期望回报之间进行权衡,只有在能取得高期望回报时才愿接受高风险,反之亦然。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需要有关证券风险的信息。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存在一个价格能充分反映所有可获得的信息的证券市场,在这个证券市场中的证券价格总是随机波动的。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如果证券市场上任何时候的证券交易价格将充分反映证券所有为公众所知的与该证券有关的信息,则称之为市场半强式有效。&
  (二)“信息观”的主要观点及对会计人员的影响&
  “信息观”认为在半强式有效市场中,预测公司未来业绩的责任在投资者个人,只有当投资者获得的信息能改变其选择投资方案的信念与行为时,才是有用的信息,这种信息的有用程度可以通过其获取的信息公布后所导致的证券市场的价格变化程度来衡量。即“信息观”把决策有用性等同于信息含量。为此,“信息观”认同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并通过充分披露附注以及其他补充信息的形式来加深投资者对信息的理解,提高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
  在假设证券市场是半强式有效的前提下,投资者获得的所有公开信息将会迅速不偏不倚、真实地反映到股票价格上。在“信息观”看来,证券市场反应不受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以历史成本进行计量也不会影响会计信息的作用,提高会计信息的唯一途径在于充分披露。为此,投资者会想方设法搜集各式各样的相关信息,而不一定仅仅局限于会计信息,比如说可以从媒体、网络等其它信息渠道中获知的信息。这样,就产生会计人员与媒体、网络等其他信息渠道的竞争,增强了会计人员对“财务报告的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决策信息”的研究兴趣,产生了以Ball和Brown(1968)为先河的一系列实证研究。如果将证券市场的反应作为衡量信息对投资者决策有用的一种方式,那么鲍尔和布朗的研究认为,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会对财务报表的信息含量(公司发布的本期净收益)做出反应。由此结论,我们可预期当会计人员对投资者在对财务报告信息的反应方面获得更好的理解时,会计人员向投资者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的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从而引导证券市场稀缺投资资金的流动,促进证券市场的有效与投资者的理性决策。&
  三、决策有用目标下的“计量观”&
  (一)“计量观”的理论基础&
  虽然“信息观”有助于投资者的决策,但是在提高投资者的决策有用性上还存在很大的空间:(1)行为金融学(以行为为基础的证券市场效率研究)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了质疑。由于证券市场存在股市泡沫、公告后的股价漂移、市场对应计项目的反应等异常现象,股价对信息明显的过度反应或缺乏反应,说明证券市场不是完全有效的,而是相当接近有效。(2)财务报表信息的低价值相关性。Lev(1989)和其他学者的研究表明市场对净收益的反应不想Ball和Brown的结论一样(他们认为净收益信息的大部分在公告前就已经反映到股价中),虽然市场对净收益做出了反应(相对应没有反应),但是市场对净收益的反应非常小,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报告净收益只能解释收益公告日前后证券价格变动的一小部分(仅2%-7%),而且比例可能还在下降。(3)Ohlson的净剩余理论主张利用财务变量估计公司财务报表项目的现值。他认为,当证券市场不是完全有效时,公司的市场价值可以用财务会计变量加以表述,在资产负债表中使用现值计量的项目越多,投资者在估计公司价值时犯错误的可能性也越低。(4)注册会计师面临着日益沉重的法律诉讼压力。为使注册会计师(甚至是会计)这一职业持续生存和发展下去,可以使用稳健性会计维持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计量上,以帮助其减轻法律责任。&  行为金融学、净剩余理论、多项实证研究对“信息观”主要观点的检验和注册会计师执业实践中日益面临的诉讼压力为“计量观”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共同推动了“计量观”的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理性决策理论也支持行为金融学。在证券市场不是完全有效时,理性决策理论仍然有效。因为理性决策理论和行为理论都可用来解释证券市场的无效。在财务报表中引入现值计量属性,可以减少投资者理性决策的成本和风险,也可以帮助投资者克服行为偏误,这都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市场都不会对会计信息做出充分的反应。&
  (二)“计量观”的主要观点及对会计人员的影响&
  “计量观”认为在合理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不以牺牲可靠性为代价),会计人员有责任在财务报告中恰当地引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之外的现值计量属性(如公允价值等),提高信息系统的信息含量,以帮助投资者更好的预测公司未来业绩。&
  “计量观”同样体现了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的权衡。“计量观”增加了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相关信息是能帮助投资者评估公司未来业绩的信息。在“计量观”下尽可能使用资产和负债项目的现值,如市场价值(今天的市场价格是明天市场价格的最佳评估)。因此,这种方法比基于历史成本的计量更相关。假如市场是有效的,“计量观”并不降低可靠性。价格的反映是忠实,也就是说,它们是当前价值的完全的、无误的、无偏见的反应。然而,证券市场是无效的,必须对公允价值作出估计,这些估计意味着较低的可靠性。因此,决策有用目标下“计量观”的效果取决于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相对效果。如果信息系统的主对角线的概率增加导致更高的相关,相比于减少较低的可靠,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也会适当增加。实际上,现值计量属性的使用替代了投资者的部分决策工作,在市场近似有效的情况下,不再需要以附注或者其他补充信息形式提供的信息。当然,“计量观”并不否认股票价格整合各种信息来源的能力。在“计量观”下,会计人员应加大对现值计量属性的使用,通过计量方式的改变以及提供更为精确的计价模型,以发挥会计信息为股票定价的帮助。&
  四、决策有用目标未来的发展趋势&
  无论“信息观”还是“计量观”,都认可了投资者是理性的;会计目标是为投资者作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在市场不是完全有效的情况下,“信息观”倡导的充分披露而不管披露形式的做法是有限的,随着市场条件的改变,为保证会计这一职业旺盛的生命力,会计人员要相应地调整计量模式,更多的关注现值计量属性,提供兼顾“信息观”和“计量观”的会计信息。因而,决策有用目标下“信息观”和“计量观”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在两观融合下,“计量观”成为发展的主流。&
  当然,会计目标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并非一成不变,当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的目标得以或近似得以实现后,会计人员会追求更高的理想与目标。这一追求使得会计这一学科的研究永葆生命力,使会计这一职业能持续生存和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威廉・R・斯科特著、陈汉文等译.财务会计理论[M](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戴书勤.关于会计信息观和计量观的研究[J].商业文化,2007(09):246-247 ​
关键词标签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24页).pdf 2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24页)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
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表
从第2章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现值模型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某些严重的缺陷。
人们不禁对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的可行性产生怀疑。因为,在会计活动所处复杂的现实世界
中,并不存在那种理论上完备定义的净利润指标,所以,就无法用现值来评估整个公司。
在本章,我们将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第 2章中,我们已经看到,虽然在相关性方面,历史
成本法不如市价法或现值法,但是由于它提供了更可靠的信息,因而历史成本也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鉴于现实中主要计量资产和负债的历史成本法已经根深蒂固,接下来的问题就集中于如何使
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财务报表变得更加有用。这引入了会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决策有用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此概念,我们需要借鉴经济和理财方面的某些理论(即非现值理论)。会计人员,
只有把握了有用性的真实内涵,才能继续提供更为有用的财务报表。此外,我们还要给信息下个
准确的定义。实践证明,决策理论和资本市场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何谓有用的财务报表信息。
本章侧重于介绍这些理论,并讨论它们与会计的相关性。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会计准则制
定机构已经非常熟练地运用这些理论,并将它们作为自己制定会计准则和公告的理论依据。
决策有用观
第2.5节指出,决策有用观认为:“假如我们不能提供理论上正确的财务报表,至少应该使历
史成本报表更加有用。”这一结论虽然简单,但可适用于许多会计理论和实践。特别地,我们必
须比以往更加注重财务报表使用者和他们的决策需要,因为,在非理想状态下,我们已经无法直
接从报表中阐释公司的价值。
在谈论决策有用性时,我们应指出两个主要问题。其一,谁是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很显然,
存在许多使用者。将他们分成诸如投资者、借款者、管理者、工会、准则制定者以及政府等各团
体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这些团体被称为会计的信息群体 。
其二,报表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决策信息?通过理解它,会计人员将更好地满足各信息群体的
信息需要,从而也可以使财务报表从本质上满足他们对信息的需要。换言之,按照报表使用者的特
殊需要剪裁会计信息将有助于他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从这种意义上说,财务报表将会变得更加有用。
当然,推断使用者的特殊需要绝非易事。例如,一位公司长期债券的持有者需要什么信息来
决定出售债券?当资产负债表中包含递延所得税时,该信息是否会帮助或阻碍他的决策行为?为
了解决这些难题,会计人员已经转向经济和理财领域寻求答案。
本章我们首先介绍单人的决策理论 。该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个人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进行理
性决策以及决策所需的信息。这些信息能使决策者不断修正他们对未来回报的主观概率。
接着我们将讨论投资理论,即决策理论在理性投资者投资决策过程中的一种特例。特别地,
投资理论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投资组合中的风险属性。
以上这些理论因为被多数专业准则制定委员会所采纳而显得尤为重要。如果重新回顾一下财
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 S B )(第3 . 8节)概念框架公告的某些部分,我们不难看出,这些理论就蕴
涵于其中。因而,理解这些理论将有助于理解公告本身。
鉴于无法编制出理论上完全正确的财务报表,会计人员纷纷接纳了决策有用观。然而,此观
财务会计理论
点同时带来了如何确认报表使用者和如何选择与决策相关信息的问题。会计人员普遍认为,投资
者构成了主要的使用者,因而转向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定价决策的影响因素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