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机械研究所所毕业去研发还是去生产管理

西南交通大学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西南交通大学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成立于2002 年,是在原来的机械制造教研室和CIMS研究所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专业从事设计、制造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大学简介
西南交通大学肇建于1896年,曾先后定名“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唐山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1972年,学校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总校迁往成都,(峨眉成为分校,后改为校区)。2002年在成都犀浦建设新校区,遂形成今日“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
是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特色985工程”建设序列的高校之一,培育了以竺可桢、茅以升、林同炎等43位院士,姚桐斌、吴自良、陈能宽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以及国家和省部级领导、为数众多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行业领军人物和优秀企业家为代表的近二十万优秀人才。[1]
西南交通大学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研究所简介
该单位所在的学科有一级学科机械工程 (一级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下覆盖的二级博士点: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硕士点:机械制造工程自动化,目前主要研究的方向有:虚拟样机技术,产品反求及快速制造技术,复杂产品数字化设计及制造技术,高档数控机床设计关键技术,数字化工厂及车间物流仿真技术,复杂模具设计及制造技术等。 研究所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和项目开发实力,目前有教授5名,博导3名,博士8名,研究生50余名。还有供教学和科研实践的现代制造技术实验中心。
研究所已完成几十个项目的研究,其中多个项止鉴定为国内先进,获得了软件成果近20个。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2次,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EI检索20余篇,ISTP收录2篇,优秀论文3篇等。
西南交通大学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学科教学
西南交通大学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本科专业
1.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该专业的宗旨是:在学生掌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大专业的基础知识情况下,努力培养学生在制造领域的专业知识,尤其注重自动化和计算机等与制造技术融合的先进制 造技术方面的专业课程设置,使学生既掌握基础专业知识,又掌握一些专业新的方向和研究进展,并在毕业设计的培养中逐步培养其独立从事与设计制造相关的某项 工作的能力。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 , 在机械领及相关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 ,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 个性良好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方向是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大类的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专业限选课和相关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
该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为: 自动化制造系统、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与刀具设计、数控技术、制造系统信息化、数控机床电力拖动系统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限选 12 学分)。此外和开设了部分选修课程如:特种加工技术、精密超精密及钠米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仿真及图形技术、先进制造系统导轮、计算机辅助制 造软件等,供学生丰富自己的专业方向和掌握制造领域新的方向。
可以在涉及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方向的家电、玩具、模具、电子制造业、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咨询管理、销售等行业和学校、研究院所、厂矿企业、机关等单位就业。
2 模具设计与制造
模具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立足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材料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结合的宽口径高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具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基础知识与综合应用能力,掌握现代成型方法与技术,能在材料成型加工和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型工艺研究与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改造及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的 主干课程 :
本专业方向是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大类的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专业限选课和相关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
主要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限选棵: 材料成型理论与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 CAD/CAM 基础、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
实践环节:材料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生产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专业选修课:快速成形技术、材料成形设备、UG模具设计教程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毕业学生的就业方向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方向的 就业方向: 汽车、电子、仪器仪表、材料、机械、模具、航天航空、计算机、轻工、环保等行业。
西南交通大学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硕士专业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为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下覆盖的硕士点。主要依靠机械制造学科,依靠单位为机械工程学院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学术带头人为丁国富所长。该专业是我校较早有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专业, 1986年开始招生,近20年来培养了大量的硕士毕业生,目前有在读硕士生 40 余名,主要研究的方向为:虚拟样机/虚拟制造/虚拟现实、数控技术及伺服装置、数字化模具设计与制造、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及自动化。由于制造业的复苏,全球制造业重心向中国转移,该专业就业形势和前景一片大好,社会需求量很大,学生的主要从业领域为:企业技术研究与开发骨干,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员、研究所研究与开发人员、企事业技术管理人员、项目主管、项目开发人员等等。
西南交通大学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博士专业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博士点为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覆盖下的二级博士点,批准时间为2000年。该点依靠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相关学科,依靠单位为机械工程学院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目前有在读博士生10余人,已经毕业博士生多名。主要研究方向为:虚拟样机/虚拟制造/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网络制造、制造过程智能监控、数控技术、制造基础理论研究、先进制造技术及理论、模具制造技术及理论等。随着制造业的飞速发展,该专业的博士供不应求,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毕业的博士主要从业领域为:高校教学/科学研究,相关研究单位研究人员,相关行业的高层技术管理人员,公司的高层技术开发及项目管理、项目开发人员等。
.中国在职教育网[引用日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共享数据库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难在哪里?
——与吴祖垲院士对话
吴祖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真空器件工程专家。他先后参与创办南京华东电子管厂、成都红光电子管厂和咸阳彩虹显像管厂,为我国日光灯管、黑白显像管和彩色显像管等电真空器件的研制,开发,到大量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战略问题:理论和应用谁重要
记者:多年来,科技成果如何转化为生产力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您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科技工作60多年,并有在前苏联、美国、日本、法国和荷兰等国工作、学习和考察的经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应该更深刻和实际。
吴祖垲:近些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一问题,这是一个关系我国工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大问题。我认为,首先要明确科研的方向,到底是应该重“理论”还是重“应用”?这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决策的战略问题。
这方面,我自己有切身体会。早在1956年时,我参加了我国12年科学规划,那时科学院系统和电子工业部门对发光材料就有不同的看法。工业部门认为,对发光材料的研究应着重阴极射线发光及光致发光,主要是当时用这两大类材料的日光灯在美国已大量生产,彩色显像管已开始生产,这两种用途宽广的材料的质量改进、品种的发展,将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当时科学院则认为这两大类材料早已成熟,没有研究的必要,而应该对作为新型材料的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进行深入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阴极射线及光致发光材料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发展,尤其是在1963年美国Sylvania公司研制成功红色稀土发光材料(YVO4:Eu)用于彩色显像管,可使白场发光效率提高1-2倍;随着稀土发光材料不断发展,现在又用于紧凑型日光灯(亦称节能灯),提高了发光功率,改进了性能。如今彩色显像管及彩色显示管的全世界年产量已达2。5亿多只,产值接近250亿美金,另外,日光灯和节能灯全世界的年产量也已超过40亿只,产值大约接近100亿美金。相反,电致发光材料却发展不快,前些年其途局限于仪表显示和体育场馆的计分牌及少数军用产品而已,其产值仅数亿美金,时间过了近50年,最近OLED才有了新的进展。这个事例提醒我们,科研的方向应该着重于应用,而不是着重于以发表论文为目的的理论研究。
关于这个问题,已故的两院外籍院士田长霖博士1983年在西北工业大学演讲时说过一段话,就很有说服力。他说:“英国获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人数较多,但是它在发达国家中,工业是最落后的,我们不要向它学;法国觉悟较早,转向重视应用研究,所以它的工业发展比英国快;美国有钱,舍得在科研上花钱,我们不能向它学;日本重应用,重视生产技术的研究,所以它的工业发展很快,日本的彩电、半导体工业、汽车工业已超过美国,电子计算机和航空工业亦将赶上美国,我们应该向它学。”
核心问题:科研与生产“两张皮”
记者:近20年来,我国非常重视科研工作,投入不断增加,成果成千上万,可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的比例却很低,您认为还有什么原因?
吴祖垲:科研体制是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的核心问题。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科研体制改革,但科研与生产互相脱节,“两张皮”问题仍然严重。我把这一现象概括成“一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二是两断层”。所谓头重脚轻根底浅,就是说我国的科研上层非常庞大,有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委系统、工业部门的研究所,还有大专院校的研究所。然而在基层却很少或没有相互匹配的开发试验机构。所谓两断层,即科研部门和工业部门各不相关,没有正常的渠道相通,这是第一个断层;工业部门有不少的研究所,但是大中型企业却很少有开发试验部门与之相适应,这就是第二个断层。例如,原电子工业部上层有50多个研究所,但工厂有开发试验机构的不多,有的是名存实亡,呈倒金字塔形。这种“两张皮”现象导致科研单位游离于企业之外,企业创新能力较弱,在技术上不能持续进步,产品的性能和价格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记者:发达国家存在“两张皮”问题吗?
吴祖垲:发达国家也有,但很少。这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的科研系统呈金字塔形。它们也有国家的研究院所,但大量的科研实体却集中在大中型企业里,80%的科研工作在大企业中完成。从工业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试验、试生产到大量生产都在一个系统里完成的,企业的开发试验机构非常庞大和完备,所以科研成果就能很快地转化为商品生产。几年前我曾查阅了日立公司的组织机构,日立公司在全球50家大企业中名列前茅,其产品既有重型机械、原子能发电站、火力发电站,也有家用电器、计算机、IC及半导体等电子器件。由于产品种类多,所以日立公司有近10个研究所,如中央研究所、日立研究所、能源研究所、机械研究所、生产技术研究所、微电子设备研究所等等。在各事业部还有专门的开发中心,下属的大工厂里还有开发试验部。
在发达国家,如果科研单位的项目有明确的产业化目标,那么项目开始时,生产单位的科技人员就会参与科研工作,到了一定阶段,科研部门的科技人员就到生产单位共同搞开发试验,直到试生产。
现实问题:引进和创新不协调
记者: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表明,2003 年我国研发投入1539.6 亿元,其中各类企业投入 960.2 亿元,占62%。相对来说,企业的研发投入已经不低了,可为什么企业的研发能力仍然较弱?
吴祖垲:企业的研发投入有不少水分。由于自身研发能力的局限,绝大多数企业走的是“引进型”的技术创新路子,大规模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使我国工业和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其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多数企业的主要资金和精力用于硬件设备和生产线的进口,忽视技术专利和专有技术的引进,缺乏对引进技术的系统集成和综合创新。分析数据显示,我国大中型企业引进技术的费用往往比消化吸收费用高10多倍。
只是借鉴,没有创新,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这是我国目前工业发展中的一个软肋。如果一个企业只引进而不消化吸收和创新,势必陷入“引进――过时――再引进”的恶性循环,将长期依赖国外,非立国之本。我国是世界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作为“世界工厂”,没有多少值得骄傲的地方。我国彩色显像管工业之所以能有所发展,关键是咸阳彩虹彩色显像管总厂在建厂开工时就实现了零部件及其主要原材料国产化,使彩管成本大幅度下降,在世界市场上有了很大的竞争力,在引进消化或创新上迈出了一大步。但新品开发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很大的进展,近年来才有所改变。
记者:说到彩管工业,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中国和韩国的显像管产业都是从日本引进技术起步,为什么中国进步不大,而韩国在许多方面已超过日本?
吴祖垲:我国生产黑白显像管早于韩国5—6年,彩管几乎与韩国同时从日本引进,如今韩国不仅在中国大陆建厂生产彩管,而且其等离子显示屏、液晶显示屏技术已接近或超过了日本和技术发源地美国。为什么中韩两国会有如此大的差距?这是因为韩国在引进技术时下了大本钱,聘请了许多日本专家协助,建立起了自己的研发体系,具备了自力更生开发新技术的能力。而我国企业却不停地引进先进技术,较少自主创新。一个日本专家在深圳说过一番让我刻骨铭心的话,他说:“你们中国人(大概指深圳的)现在都在享福,我们日本人象你们现在情况的时候,还在吃苦,美国人偷懒,今天的事拖明天,明天拖后天,我们日本人今日事今日毕,而韩国却说我们日本人偷懒。”可见韩国人比日本人还能吃苦。我们中国人真该警醒了。 
基础问题:高技术不是空中楼阁
记者:10多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可是现在回头看看,我们会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似乎并不尽如人意。这是为什么?
吴祖垲: 我们有不少人高呼高技术,殊不知高技术仍是靠坚强和完整的基础工业来支持的,如果高技术产品的核心零部件和元器件要依靠进口,那是来料加工,是虚的高技术,是空中楼阁。
基础工业指的是化学工业、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及某些轻工业,现在连建筑在这些基础工业之上的电子工业亦成为了基础工业。美国的高技术为什么容易转化为生产力?那就是因为美国有强大基础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实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时,炼铀的技术就是采用的美国西屋公司的现成技术,大大加速了原子弹的试验成功并投入生产。40年代初,西屋公司为提高钨丝白炽灯的发光效率,设法以铀丝来替代钨丝。铀虽然提炼出来了,但它的熔点却比钨丝低。这种设想虽然失败了,但西屋公司却掌握了炼铀技术,为原子弹的研制打下了工业基础。这样的例子很多,如:美国RCA公司试制成功彩色显像管,大量投产时,要用一种有机膜材料改进产品质量,它就采用了另一家公司现成的聚丙烯酸树脂的共聚物,使得彩色显像管很快就投入了生产。而我们在上世纪70年代试制彩色显像管时,一切都需要从头做起,其难度可想而知。
记者:从您举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基础工业也有高技术。
吴祖垲:是这样的。基础工业还有精益求精和专业化生产的问题。1937年我大学毕业就到湖南一个电子管工厂工作,当时用到了美国Acheson公司的石墨乳,过了51年后我在咸阳彩色显像管厂又发现用于彩管屏幕涂黑底的石墨乳,亦是从美国Acheson公司进口的,但是质量提高了,它的石墨乳制造实际上已经采用了纳米技术。这家公司成立于1907年,迄今近100年了,它之所以能存在,就是依靠技术不断进步,精益求精。
同样,爱迪生发明白炽灯迄今己100多年,美国GE公司和荷兰飞利浦公司都以白炽灯起家,它们精益求精,坚持电光源不放,不断提高发光效率,延长使用寿命,不断发展新产品,从炭丝灯改为钨丝灯,从真空到充氮,从充氮到充氩气,而到充氪气,还有卤素灯。气体放电灯从低汽压放电的荧光灯发展到超高压UHP的水银灯和高强度汽体放电HID灯。某些特殊的荧光灯如CCFL正是用在TFT-LCD为背景光源,UHP及HID用于高端背投电视,LCOS及DMD,而且UHP及HID两种光源的寿命严格的讲仅4000小时,每只的零售价为350-400美金,以上这些特殊光源都是高端显示器的重要元器件。你能说这些基础工业没有高技术吗?
在我国,工厂为了提升级别,灯泡厂改为电子管厂,将灯泡逐步由国营厂转交给地方国营厂,又转移到乡镇企业,产品质量不断下降。最近我在深圳买到了一只白炽灯,才用了不到40分钟就寿终正寝了。依照这样的思路,我国的基础工业很难强大起来。因此,我们在发展高技术的同时,对基础工业还得有的放矢,进行补课。
根本问题:决策者的决心
记者:请您谈谈人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的作用?
吴祖垲:一个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与决策者有没有决心以及决心的大小,有着很大的关系。我国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研制成功“二弹一星”,是与我国的最高领导的决心分不开的。美国原子弹的研制也一样。当时专家们提出了5种方案分离U235,为了争取时间,5种方案同时进行。其中的一个方案是采用强电磁场分离的方法,强的电磁场要用到大电流的线圈,那就需要良好导电率的导线。那时还没有超导材料,只有用银为导体。美国政府就把国库中的所有银锭拨给有关部门,制成银质线来产生强大的电磁场,最终制成了原子弹。
   现在大家都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真正落到实处时,有的领导宁愿把钱花在搞形象工程上,也不愿意投资见效慢的科技开发。这个问题,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本文已收录于以下专栏:
相关文章推荐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难在哪里?
——与吴祖垲院士对话
吴祖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真空器件工程专家。他先后参与创办南京华东电子管厂、成都红光电子管厂和咸阳彩虹显像管厂,为我国日光灯管、黑白显像...
Android开发中,技术这种理性理性范畴的事情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学习者只需要多多练习便可以熟能生巧。感性范畴的事情才是真正的难点,那么难点有哪些呢?
首先,Android系统是在不断地更新的,...
人生苦短,都说必须python,那么我分享下我是如何从小白成为Python资深开发者的吧。2014年我大学刚毕业..
参考:/sharpxiajun/p/3395607.htmlhttp://lavasoft.//sess...
C++难在了哪里?打个比喻,C++好比一个普通人在热带雨林里探险,一旦遇到“坑”掉下去可能就没救了。而Java程序插上了翅膀,让探险者可以安全的在天空飞,为了保障安全,限制翅膀飞行速度,并且将腿退化,...
知乎讨论:“Deep Learning 的专家如此急缺,它难在何处?”这篇文章是对知乎上大家讨论结果的一个汇总和备忘。初读时感觉醍醐灌顶,读完后忍不住想把文中的观点告诉我身边的每个人。作为一个入门深度...
现今,裁定永中科技破产清算,时间已经过去两月有余,但是,仍然不见什么实际清算行动。何故也?
          实际上,永中科技公司不仅
本文源链接:/html5-semantics-section.html
HTML 5的革新之一:语义化标签一节元素标签。
在HTML ...
昨天看到一个微博,说一个老板打算做app,从广州请了个主程,15k,本地招了普程2个,5K*2,又招了个产品经理,3K。不知道这是不是个笑话。不过也不禁对产品经理的职业前景有一点担忧。
一个好的产品...
/history/zhongguojindaishi/special/wangqisheng/detail_/.sht...
吸着被雾霾污染的空气,看着被塑料盒各种垃圾包围的世界,一种悲凉无数次侵入心头:我们今天研究科学是为了什么?创造的一切只为把自己淹没吗?科学最终是否将人类带入灭亡?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是不是就是人类最后的...
他的最新文章
讲师: 许鹏
讲师:董付国
您举报文章:
举报原因:
原文地址:
原因补充:
(最多只允许输入30个字)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八0一研究所/7801所
一、简介/7801所
研究所成立于1992年,十多年来先后研制和生产了多个型号导弹挠性捷联惯性测量组合、50型与90型激光陀螺捷联惯性测量装置及组合、75型光纤陀螺惯性测量装置与80型光纤陀螺制导控制装置、系列电动升降天线杆系统、DD系列电动舵机系统、直流伺服电动机、发控设备系统等产品,多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优秀奖和进步奖,为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2003通过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的现场审核,通过了GJB军工产品质量体系认证。2004年获得军工产品科研生产许可证(含惯导设备、光纤陀螺等22项产品)。 研究所在多年的科研生产和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科研、管理、生产、质保体系,造就了一支专业全、技术精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全所现有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55%以上。2000年以来,研究所的科研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经营规模日益壮大,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实现了年年翻番增长。研究所拥有近4000m2的电装、系统调试生产线和单模去偏光纤陀螺中试线,具备完整的航天型号产品焊接、装配、系统调试、老炼等生产工艺手段;机械加工设备精良, 工种齐全,具有很强的机械加工能力;计量检测中心是国家二级计量单位,计量、检测、试验手段齐全。现已形成了年产数百套中高精度惯性测量组合的生产能力,投入批量生产以来,交付的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均为100%,飞行试验成功率100%,得到了军事代表室、总体单位、部队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研究所坚持“批产一代、在研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产品发展战略,瞄准惯性技术 “高、精、新、小、低”发展方向。近年重点开展了激光、光纤陀螺工程应用的研究,今年又投资2000万元建设年产量5000只以上的单模去偏光纤陀螺生产线,为实现惯性技术科研生产基地的目标奠定基础。在持续发展主导产品的同时,为开拓新的产品,我所已同国内有关院校、军工院所、部队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惯性产品和系统。新的世纪,新的机遇,我们热忱欢迎热爱航天事业的优秀毕业生加入我们的团队,与我们携手共进,共创7801所更加灿烂的明天。
三、待遇/7801所
1、&&&&&&& 按建筑面积100-120平方米标准,根据当年购房均价由提供全额,在我所服务满六年,产权归个人所有。2、&&&&&&& 按15000元、硕士研究生按6000元一次性发给安家费。3、& & & & 对、研究生家属、子女,按照有关政策提供落户、就学、就业的帮助。4、& & & & 博士研究生年收入不低于8万、硕士研究生不低于6万,本科生不低于4万。
四、联系咨询/7801所
电话:& &8147976&&传真: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次
参与编辑人数:2位
最近更新时间: 23:44:42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冒险岛2机械研究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