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亚非大河文明ppt的农业社会容易形成中央集

2014年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精品教案_甜梦文库
2014年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精品教案
必修一政治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夏朝: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公共权力和王位世袭制度。 商朝:内外服制度。 特点:商王有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但控制力有限;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分封制。 一.分封制: 1.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前提) ,周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封 国,拱卫王室。 2.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 3.对象:同姓亲族(主体) ;异姓贵族。 4.分封内容:土地、人口、物资和武装。 5.影响: ①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周王与各诸侯国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③周王确立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加强。 ④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⑤易形成割据势力,威胁中央政权和国家统一,埋下春秋战国分裂割据的祸根。 6.分封制瓦解原因及表现: 原因: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受封的诸侯力量日益强大,王室衰微。 表现:出现了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混乱局面,商鞅变法在秦国推行郡县制,开始否定分封制,秦 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废分封,实行郡县制。 二.宗法制: 1.含义: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2.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特点: ①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②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大宗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③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4.作用: ①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③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前提和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领域的具体表现。 6.宗法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形成民族凝聚力。 消极:与现代社会强调的平等和法制意识有所背离。 三.礼乐制度:实质:维护宗法分封制制度的工具。 四.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⑴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⑵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说明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⑶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政权带有原始部族色彩。 ⑷形成了开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特点。 历史第一轮复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原因: ⑴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对分散,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保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 开始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 ⑵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维护其经济利益和镇压人民的反抗。春秋战国,随着生产力 的发展(铁犁牛耕的使用) ,宗法分封崩溃,吸取诸侯割据教训,巩固维护国家统一需要。 ⑶战国法家思想的影响。 ⑷辽阔的大河文明易形成中央集权。 ⑸前提:秦的统一。 发展历程:萌芽:战国 确立:秦朝 发展完善:汉――元(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发展) 顶峰衰落:明清 一.背景:秦统一 ⑴经济:生产力提高(铁犁牛耕的出现),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⑵政治: 春秋战国时期, 宗法分封制度瓦解, 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 各国竞相变革。 ⑶思想:战国百家争鸣,法家思想。 ⑷前提:经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秦王雄才大略,结束了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 统一的大帝国。 ⑸地理:辽阔的大河文明易形成中央集权。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皇帝制: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名称、各自的职责见课本) 作用:互不相属、互相配合、互相牵制,军国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否认了世卿世禄制。 3.地方制度:郡县制(春秋已经出现了县,秦朝是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特点: 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 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无封地, 无特权, 无独立性 (废除世卿世禄制) 。 意义:⑴郡县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地方行政制度发生划时代变革, 对后世影响深远; ⑵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经济发展,国家统一。 ☆补充: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分封制 郡县制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系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建立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不 传承制度 诸侯王位世袭 管理由皇帝任免调遣,官位概不世袭 同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点 官吏权利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官员职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 拥有土地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作用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共 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同 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点 ③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4.选官制度。 5.严苛的法律制度。1 历史第一轮复习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⑴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表现:皇权至上; “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 ⑵在中央集权体制下,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贯穿始终。 ⑶严密的官僚体系。 ⑷严苛的法律。 ⑸思想上的文化专制,儒家思想始终占据正统主流地位。 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 ⑴政治: 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统治,奠定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 础。 ②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③对此后 2000 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④有利于祖国疆域的初步确立,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中心的中华民族。 ⑵经济: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安定的生产生活。 ⑶文化:统一文字,有利于推动古代科技文化的进步。 消极: ⑴政治:容易形成皇帝专权暴政,滋生腐败,阶级矛盾激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⑵经济: 明清时期进一步强化, 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束缚了生产力, 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⑶文化:文化专制牵制思想自由,阻碍科技创新和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造成近代落后挨打。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汉――清) 一.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皇权与相权) 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1.秦朝:三公九卿制,丞相作为中枢机构中的最高行政长官,位高权重。 2.汉朝: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3.东汉: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 4.魏晋南北朝: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设立中书省、门下省。三省萌芽。 5.隋唐: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始于隋,完善于唐) 。 三省的运行原则: 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 作用:①三省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 ②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③中枢权力机构基本定型,对后世国家政治体制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三省六部制与西方三权分立制度是否一致? 三省六部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形式相似,都体现了分权。但是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在于加强皇权专制; 而西方的三权分立是现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两者有本质区别。 6.宋朝:二府三司制 二府:中枢门下、枢密院;三司:度支、盐铁、户部。 作用:①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②行政效率低下,是宋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 7.元朝: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归入,其实是相权的反弹) 原因:疆域空前辽阔,为提高效率,巩固统治。 8.明朝:①废丞相、权分六部(明太祖时期) 根本原因:加强皇权、维护专制统治。2 历史第一轮复习直接原因:吸取元代宰相专权引起动乱的教训;丞相胡惟庸图谋不轨权力过大。 意义:皇权最终战胜了相权,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②设立内阁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地位逐渐上升,内阁大臣拥有票拟权。 内阁制特点及影响: 自身品级不高,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无决策权,是封建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产物,不 对皇权起制约作用。后期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是否一样? ①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无决策权;对皇权无制约作用。 ②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 制独裁。 9.清朝:设立军机处(清雍正年间)。 原因: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特点:本身品级不高,跪受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 作用: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是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趋势及影响: 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 积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巩固统一,维护国家主权。明清时期产生的反封建民主的 批判思想,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 消极:一人独尊和绝对君主专制的出现,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极大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 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秦朝地方上设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⑴原因:西汉初年王国问题. 根本原因: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主要原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⑵解决:①汉景帝“削藩” ,引发七国之乱,平定叛乱后,诸侯王的军事政治权力被收归中央(未 根本解决,为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奠定了基础) 。 ②汉武帝设刺史对地方实行监察,实行“推恩令” ,削弱王国势力。又通过酎(zhòu)金 夺爵,剥夺列侯爵位,设置中朝。彻底解决了王国问题。 ⑶结果:①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②但权力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 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五代十国的实质:唐末藩镇割据进一步的发展。 周世宗改革――为以后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背景: ①为解决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②为避免自身凭借军权夺取天下的历史重演,巩固统治。 ⑵措施: ①收精兵:杯酒释兵权,削弱朝中大臣兵权。 三衙:统兵权;枢密院:调兵权。 作用:实现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②削实权:宋初削弱或剥夺了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所有州郡直属,设置通判, 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3 历史第一轮复习作用:加强中央集权。 ③制钱谷:设转运使,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⑶影响: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加 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 ②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和积贫积弱的局面。 、 、 ⑷启示:①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 ②对地方应适当给予权力,提高地方的积极性。 ③要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 3.元:行省制度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①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血缘世袭的控制到皇帝任免) ; ②地方管理制度不创新发展; 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强。 三.选官制度 1.目的:根本:巩固封建专制制度直接:补充官僚队伍,保证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2.演变:西周:贵族世袭的世卿世禄制。 战国秦汉初:军功爵制。 汉武帝:察举制(自下而上推荐人才)和征辟制(自上而下选拔人才) 。 作用: 一定程度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 容易任人唯亲, 荐举人和被荐举人容易形成小集团。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按门第选官) 。 隋唐:科举制(隋朝创立,唐朝完善) 。 ⑴隋唐产生科举制原因: ①经济:随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经济的发展,地主阶级力量壮大,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 能够参政议政(根本动力) 。 ②政治:士族衰落,门第选官难以维持下去,统治者为抑制士族力量,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割据 势力,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维护统治。 ⑵含义: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 宋: “重文轻武” ,更为重视科举考试,以致选官过冗过滥。 明清:科举制的八股取士方式更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趋势:世卿世禄→举荐制→科举制。 3.影响: ⑴把官吏的选拔权彻底收归朝廷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⑵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参政机会,扩展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 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⑶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时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⑷明清时期, 科举制的八股取士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限制新型人才的成长和科技文化的进步。 ⑸科举制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监察与谏议 1.监察制度: ⑴含义:监察主要是针对各级官僚机构和官员。 ⑵目的: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巩固专制统治。 ⑶演变: 秦朝:御史大夫。 汉初:御史府监察和弹劾百官。到汉武帝时设刺史,监察地方官员。 宋代:通判。 明清:中央设都察院、监察御史,负责监察弹劾百官,设六科给事中,监督六部业务,合称“科4 历史第一轮复习道” 。 地方:各省有按察使司负责司法、监察。 2.谏议制度: ⑴含义:是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一种机制。 ⑵演变:隋唐:门下省。 宋代: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明清专门的谏议机构已经取消(皇权高度加强) 。 3.评价: ⑴局限性: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 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专制制度和人治社会是导致的根本原因) 。 ⑵先进性:但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 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补充:分析明清时期的中国与同时期英国政治制度的差异,导致差异的原因(经济、思想、文化) : Ⅰ差异: ⑴政体类型:中国人治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英国法治资产阶级君主立宪代议制民主。 ⑵权力运作原则: ①国家元首:中国皇帝为最高统治者;英国为国王(女王) 。 ②产生及权力大小:中国终身世袭,皇权至高无上;英王终身世袭,统而不治,礼仪性无实权。 ③内阁(政府) :中国明朝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仅备内侍机构,完全听命于皇帝,只 对皇帝负责,无决策权,清朝军机处帮助皇帝起草奏章,批复意见,跪奏笔录;英国内阁最高行政机 构,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是决策中心。 ④权力中心:中国皇帝其意志代表国家法律;英国为议会。 ⑤作用:中国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农耕文明繁荣及传统科技的发展,进一步强 化了君主专制,封建制度衰落的表现,违背历史潮流,阻碍了历史发展潮流,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世 界;英国防止专制独裁,促进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工业革命开展,开 创了新政体模式,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借鉴。 Ⅱ原因: ⑴经济:中国封建小农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封建地主阶级力量强大;英国资本主 义工场手工业,商品经济发达,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⑵政治:中国封建君主专制高度强化;英国议会民主传统浓厚,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斯 图亚特王朝统治。 ⑶思想:中国固守儒家传统思想,文化专制,束缚了人们思想,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民主政治发展; 英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思想,推动了民主政治近代科技的发展。 ⑷政策:中国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压制新经济因素成长,缺乏实行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政策 和条件;英国重商主义,海外贸易,对外开放,殖民扩张,为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政策保 障。单元小结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 一.含义: 君主专制: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从中央。 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 z 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兴衰过程: ⑴萌芽:战国(理论:法家思想;实践: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5 历史第一轮复习⑵确立: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秦律》 、选拨考察官吏;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车轨;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 ⑶巩固:西汉(中外朝制度、刺史制度、 “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察举制和征辟制、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改造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特点: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需要的指导思想) 。 ⑷完善: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特点:用分权强君权;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 。 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 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这既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非此不 足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又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 这正是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⑸加强:北宋。中央官制:二府三司制; 特点:强干弱枝;在中央分权的基础上地方分权。 ⑹发展:元朝 中央:中书省;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特点: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展;建立了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 ⑺强化、顶峰(衰落) : 明朝:废丞相,内阁制度;八股取士。 清朝: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发展到顶峰,这也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三.评价: ⑴积极影响:①政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②经济文化: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③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⑵消极影响:①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政治:封建专制空前强化极易出现失误、暴政和腐败。 ③文化:文化专制阻碍科学发展和思想进步。 ⑶认识: ①中央集权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说明它是适应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 ②分散的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社会安定和国家的统一, 保证小农经济生 产的发展; ③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 ④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生产力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也不可能瓦解。 ⑷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①加强君主权力。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王权,明清强化君 主专制等。 ②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 字狱等。 ③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 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等。 ④注重选拔官吏和任免官吏。 自秦废分封制后, 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 隋唐之后科举考试, 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 ⑤加强监察机制。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等。6 历史第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希腊文化(了解)1.爱琴文明是指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⑴克里特文明: 公元前 2000 年至公元前 1700 年克里特岛产生君主制国家,王宫建筑象形文字出现是其标志。 公元前 1600 年进入繁荣时期。米诺斯王宫属于这时的成就。 公元前 1400 年由于古希腊人的一支进入,文明毁灭。 ⑵迈锡尼文明: 形成于公元前 16 世纪上半叶特点是一系列君主国的兴起,伴之出现的是王宫、卫城、王室陵墓 及线形文字。这一时期尚武好战。公元前 12 世纪文明毁灭。 2.黑暗时代: (荷马时代) 迈锡尼文明后的 300 年,古希腊完全陷于沉寂状态,西方称之为“黑暗时代” 。 古希腊城邦(海洋文明) 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地理决定论是错误的) 1.地理概况:岛屿港湾众多,海岸线曲折,山地多,耕地少 2.影响: Ⅰ第一种总结: ⑴政治: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有利于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 城邦含义:是一种国家形态,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公元前 8~6 世纪,古 希腊城邦逐渐形成。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特点: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划分依据: 各邦都有公民大会, 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决定城邦政体的类型。 (城 邦公民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公民,边区居民、外邦人、奴隶、 妇女都没有公民权) 。 政体类型:城邦政体呈多元状态,最为流行的政体是贵族制(如斯巴达)民主制(如雅典) 。此 外还有君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 特征:形式多样;都属于公民政治,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民主氛围浓厚。 实质:城邦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与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⑵经济: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生产生活多样,文明呈现多样化。 ⑶对外:航海业和海军对古希腊人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古希腊的殖民扩张。 影响:①政治:人员的频繁流动扩散,瓦解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地缘战胜血缘私有制战胜原始 血缘共产制,利于民主制发展;扩大了地域生存空间。 ②经济:促进了各地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 ③文化: 吸取东方文化成果, 为创造自己独特的文明奠定基础, 也促进了思想的开放自由, 勇于探索,冒险精神和平等互利的观念。 Ⅱ第二种总结: ⑴政治: 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 不易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 有利于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 (城 邦的相关知识见上) 。人员的频繁流动扩散,瓦解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地缘战胜血缘私 有制战胜原始血缘共产制,利于民主制发展;扩大了地域生存空间。 ⑵经济: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生产生活多样,文明呈现多样化。海外贸易、工商业和商品经济发达。 ⑶文化:吸取东方文化成果,为创造自己独特的文明奠定基础,也促进了思想的开放自由,勇于探 索,冒险精神和平等互利的观念。 ⑷对外:航海业和海军的发展。7 历史第一轮复习雅典的民主政治一.形成条件: ⑴地理环境:岛屿港湾众多,有利于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而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体制的产 物。 ⑵经济:高度发达的工商业为雅典民主政治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⑶政治:贵族制下实行的集体领导制度,为进一步向民主制演化准备了条件。 ⑷平民和贵族的斗争促使雅典发生了一系列改革,最终走上了民主轨道 (雅典民主不是上帝的恩赐,不是天才的发明) 。 ⑸仁人志士的努力。 二.确立过程: ⑴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民主轨道。 (雅典的华盛顿) (具体内容见改革史) ⑵克里斯提尼改革,使雅典的民主制最终确立。(陶片放逐法) ⑶伯利克里进一步进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 三.内容: 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和众多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机关是其民主的充分体现。 民主机构 公民大会 五百人议事会 民众法庭 其他军事行政机构 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机关, 其 地位职责 最高权力机关 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 日常司法机构 他具体事务 符合条件 30 岁以上 组成人员 所有合法公民 符合条件的公民 符合条件的公民 所有公民 成 员 产 生 公民直接全体 抽签 抽签 选举产生 方式 参与 运行程序 民主 民主 公正、民主 集体领导,少数服从多数 原则 ⑴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权参与。 ⑵五百人议事会使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 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 国家最高长设行政机关; 所有符合条件 30 岁以上的公民皆可参加;成员由抽签产生。 ⑶民众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符合条件的公民皆可参见;成员由抽签产生。 ⑷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机关负责处理其他具体事物;符合条件公民参加;成员选举产生。 ⑸一切官职向公民开放并由选举产生。 四.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⑴人民主权――雅典的国家管理大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 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和其他军事、行政机关的人员构成及 运转原则,都是这一特征的充分体现。 ⑵轮番而治――所有公职人员都实行任期制。所有公民轮流统治与被统治。公民内部每个人都是平 等的,人人有权参政议政。一个人统治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统治。在具体运作上,国家公职人员的选 举都用抽签方式决定。这最能体现轮番而治的原则。 五.实质: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六.评价: 1.积极:⑴创新性:在古代君主制盛行的情况下,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势, 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 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推动了雅典的全面繁荣,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先河。 ⑵优越性:民主有利于正确的决策,有利于修正错误,有利于监督政府为公民服务。 ⑶文明进步性:促进了文化广泛深入发展,使希腊文明成为古代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重要 的文明中心。8 历史第一轮复习2.消极:⑴适用范围狭窄,适用于小国寡民城邦的直接民主。 ⑵民主的范围是男性公民,外邦移民、妇女儿童、奴隶和他国公民除外。 ⑶文化素质不高的人参与政权,易造成权力的误用滥用。 总之,它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臻于极盛的同时,又残忍地窒息、限制 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罗马法一.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变(了解) :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帝制 二.罗马法: 1.含义:指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它对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 起到重要作用。也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 (了 解) 2.发展状况:罗马国家形成初期,没有成文法典,只有习惯法。其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无形中 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 ⑴开端(渊源)――《十二铜表法》 ①原因:根本:为维护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利益需要,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 主要:罗马共和国的诞生促进了法律的制定;平民的强烈要求。 ②内容: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 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③作用: 对罗马: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的渊源,是罗马的基本法。 对平民:平民的胜利(按法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 。 对贵族: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既得利益(实质、局限性) ,对维系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起到重要作 用。 此时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被称为公民法,具有明显的狭隘性 ⑵发展:伴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公民法不足以解决帝国疆域内出现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在罗马逐 渐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 。 ⑶完备――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 ①原因:有感于西罗马帝国的覆灭,为巩固东罗马帝国的统治。 ②组成: 《查士丁尼法典》 :包括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敕令;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财产关系和诉讼等方面的法规; 《查士丁尼学说汇纂》 最广博的一部, : 收集不同时期法学家对罗马法提出的各种学说解释; 《查士丁尼新敕》 :查士丁尼颁布的 100 多条敕令汇编成集。 ③作用:它保留了罗马法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 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帝国统治,促成帝国长期繁荣 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④地位:查士丁尼法典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 3.作用: ⑴对罗马: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①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国家统一和帝国统治,调节社会矛盾,促进帝国长期繁荣; ②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对公民平等权利予以理论上的承认,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 ③罗马法在帝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得到推行,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⑵对世界: ①为欧美近代新兴资产阶级提出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②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理论武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不可侵 犯,公正至上, 《人权宣言》《独立宣言》。 , )9 历史第一轮复习③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武器(启蒙运动) 。 ④为近现代欧美国家的立法提供范本( 《权利法案》 、1787 年宪法) 。 ⑶对今天:陪审制度,律师制度,一审终审制,一事不再理原则等。 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 《查士丁尼法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 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它内容丰富,应用性强,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方面起了 重要作用,也被西欧大多数封建国家所采用。 (总之,罗马法蕴含的人人平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民族的永恒价值。 ) ⑷为人类文明由人治向法治发展,做出独特贡献。 4.罗马法不断发展的原因和启示: 原因:①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②罗马政治、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 (根本) ③贫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和奴隶起义的不断发生。为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需要。 ④对外扩张的发展,扩张帝国版图的需要。 启示: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时代的需要,法律需要不断地创新完善,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补充:罗马法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法律可以维护社会稳定;人人守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 会;政治体制改革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青少年要增强民主法制意识。 补充:10 历史第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单元综述】: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文明迅速发展起来。但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制度保障的西方政治制度却经 历了几个世纪的演进和成熟过程。 由于西方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具体国情不同) ,因此其近代政治制度建立的时间不同, 特点各异。但都建立起了近代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度(民主制度) 。主要有两种政体形式: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上代议制民主的道路也不同。英(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美(总统共和制) 、 法(共和制)等通过革命的道路,德(二元制君主立宪制)通过民族国家统一的道路,而俄(君主立 宪制) 、东方的日本(君主立宪制)则通过改革的道路。 虽然英、 法、 美、 德各国民主政治形式和发展程度有差异, 但都属于以代议制为核心的民主制度, 它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也都走上了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的道路,最终形成民主 代替专制、法制代替人治、公民代替臣民的现代民主制。政党政治的形成,也标志着资产阶级代议制 民主的完善。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一.确立的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确立的背景条件: ⑴13 世纪初, 《大宪章》的签署,以法律形式限制王权,为近代君主制的形成创造条件。 ⑵13 世纪中期,早期议会的形成,为英国近代君主制的形成奠定基础。 ⑶ 年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权,解决了国王和议会 的主权之争,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证。 三.确立的标志――1689 年《权利法案》 1.核心内容:用明确的法律形式限制王权,保证议会主权之上。 2.意义:标志着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集体统治,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 走向法治;英国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开创资本主义世界民主政治的新模式。为其他资 本主义国家借鉴。 四.发展和完善: 1.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发展(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⑴早期内阁。 ⑵形成: “光荣革命”后,国王退出内阁,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 年罗伯特?沃波尔为第 一任首相,主持内阁,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⑶发展:19 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两党制形成,促进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 ⑷权力运行原则: 国王:统而不治,象征性礼仪性的角色。 内阁政府:由议会下院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织内阁;多数党的领袖成为首相,是实际上 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和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受议会监督, 对议会负责。若议会通过对政府(内阁)的不信任案,要么内阁所有人集体辞职,要么解散议会,重 新选举。 议会:上院由国王任命,无实权;下院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对行政的监督权等,国家权力中 心。 ⑸作用:责任内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 系。 2.完善:1832 年议会改革,普选权扩大。 ⑴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11 历史第一轮复习⑵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小结: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基本特征:以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国家元首:国王(女王) ,实行世袭制、终身制,统而不治,多扮演礼仪性角色。 责任内阁:掌握行政权,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由议会产生,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政府首脑:首相,最高行政长官,由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实际 上的最高决策和领导者。 议会:国家的权力中心,拥有立法权、财政权、产生和监督政府的权利,政府对其负责。 代议制民主: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 认识:创新制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注意对比同时期的中国) 小结: (不用背)君主制是国家元首世袭的一种政治体制,自古就有。但是,在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的国家中,世袭的君主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权利受到宪法的限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以资产 阶级为主体的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利机关,内阁对议会负责,英国为典型代表美国――联邦制下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制一.政体的确立――总统共和制(通过《联邦宪法》即 1787 年宪法,它是美国的根本大法) 1.背景:⑴邦联制的弊端使其迫切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对内:不能稳定统治秩序;对外:不能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⑵在地域辽阔的大国防止出现专制帝制(古罗马) ,确保共和,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补充:其他的有利条件。 前提:通过独立战争赢得民族独立(民族革命) ;启蒙思想的影响(三权分立) 。 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拥有一定的民主基础,封建思想不浓厚。 2.确立――《联邦宪法》三权分立、三大原则 ⑴联邦制原则: (中央集权制) ①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利。包括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国会掌管联邦财 政;建立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 州实施联邦法律。 ②联邦政府只拥有在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利,而其余未列明的权利属于各州人民。各州保留较大 自主权,为后来对抗中央提供可能 作用: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 ⑵分权制衡原则: 立法权归于国会(并掌管统一的联邦财政) ,行政权归于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以及指挥全部军 事力量的权力) ,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离,互相制约。 (详见课本三权分立的图示) 作用:维护共和,防止联邦权力过于集中而导致专制。 ⑶民主原则: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州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 选出。总统由各州先选出选举人,再由选举人选出。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 ) 3.补充:宪法前 10 条修正案,规定公民若干自由权。 二.国体的确立――联邦制(也是通过《联邦宪法》确立的) 1.概念(特征) :中央与州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 2.考验: 年南北战争(林肯最大的贡献在于维护联邦的统一) ⑴原因:州权主义根深蒂固。 ⑵实质:是州权至上还是联邦至上,是国家分裂还是维护统一的较量。 3.完善:宪法第 13.14 条修正案规定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4.影响:美国再也没有出现过严重的政治分裂。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政治前提。12 历史第一轮复习☆对美国 1787 年宪法的评价: 积极:⑴政治:1787 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根据这 部宪法,美国成为一个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国,既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又加强 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推动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和 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⑵经济: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 ⑶世界:开创了资本主义世界民主政治的新模式,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局限:宪法强调三权分立原则,强调政权的组织形式,但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在印第安人、黑人 问题上种族歧视明显(一开始保留黑人奴隶制) ,妇女地位低下。后来宪法不断在这些方面进行修改 完善。 三.政党政治――两党制 1.形成:1789 年华盛顿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此后,美国总统选举受到政党控制,国会也形成两党 对垒的局面。 2.基础:美国的两党有其截然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19 世纪中期,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种 植园主,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南北战争后,各自的基础都发生了变化。 (了 解) 3.特征:⑴操纵政治选举。 ⑵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影响: ⑴互相监督, 互相制约,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前政府滥用权力, 有利于推进资产阶级文明。 ⑵某种程度上反映人民意愿,人民群众有可能利用两党的斗争实现自己的某些要求。 ⑶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 5.局限:本质上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共和制的区别: (表格见 P17) 相同:⑴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 ⑵都体现了分权的原则。 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民主政体。 ⑷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⑸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⑹对世界新政体的发展有所影响。 小结: (不用背) 美国总统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两种不同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 是不同土壤里产生的不同 民主政治形式,都创造了人类社会的政治文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时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统一 性和多样性, 我们应理解世界各国、 各地区、 各民族的不同政治文明形式, 从不同的文明中汲取养分, 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共和制是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体制,也是自古就有(古罗马贵族共和制) 。到了近代, 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分为议会制和总统制两种。总统制的民主共和制,指总统由选举产生,总统既 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是国家武装力量的总司令;行政权集于总统,总统决定对内对外政策, 拥有极广泛的权利,美国典型。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德、法)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总统共和制) 1.确立的背景: (了解) ⑴18 世纪法国波旁王朝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盛行等级制度,第三等级深受压迫; ⑵法国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批判专制和特权,宣扬自由和平等,提倡法治、人民主权和三权分 立,为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⑶法国在 18 世纪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壮大,资产阶级要求废除封建统13 历史第一轮复习治,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但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⑷美国独立战争推动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2.确立的曲折历程: (了解) (新事物的确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①17.18 世纪波旁王朝封建君主专制→②1789 年法国大革命建立君主立宪→③1792 年废除君主 立宪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④1804 年法兰西第一帝国→⑤1814 年波旁王朝复辟→⑥1830 年建立七 月王朝(代表金融大资产阶级的利益)→⑦1848 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⑧1852 年法兰西第二帝国→ ⑨1870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3.最终确立: 标志: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内容: ⑴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合称国民议会)行使。参议院议员由地方参议会代表组成的 地方委员会间接选出, 众议院由普选产生。 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 但受总统和参议院控制。 ⑵行政权: ①由总统和内阁共同掌握。总统和内阁共同向议会负责。 ②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与国民议会共创法律之权。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总统可解 散任期未满的众议院。 ③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的命令需经内阁部长共同副署才能生效。 ④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4.维护共和制的斗争: 议会对宪法作了修正和补充,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 月 14 日为国庆日。宪法的一条修正 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从此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5.影响: 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和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1875 年宪法的颁布,是法国资产阶级反封建 斗争的胜利,是工业革命后日益成长的工业资产阶级统治的开始,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全 确立。从此,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日趋稳定,各项政治制度不断完善,经济也开始高速发展。 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联邦制半专制君主立宪制) 1.确立的背景: 德意志帝国的统一 (1871 年) (即是民族国家的统一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革) ⑴统一的根本原因:封建割据阻碍了工业革命后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其他原因:19 世纪中期普鲁士成为德意志最强大的邦国之一;启蒙思想的影响。 ⑵统一的进程方式:自上而下的三次王朝战争。 ⑶影响: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铺平道路;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2.确立的标志: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 内容:⑴普鲁士国王世袭帝国皇帝国家元首。 ①皇帝有权任命首相和帝国官员; ②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 ③有权签署和颁布帝国并监督法律的实施; ④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 ⑵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⑶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①联邦议会由加入帝国的各邦代表组成。 ②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 ③国会不能组成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 ④不能监督政府;可以批准预算。 3.特点(实质) :专制主义、军国主义。 4.评价:14 历史第一轮复习⑴积极: ①政治:确立半专制的君主立宪政体,形式上具备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制的特征,有利于国家统 一。 ②经济:促使德意志帝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 ⑵局限:成为两次大战的策源地,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对比、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见 P17。 ☆补充: 一.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 1.含义:由民选代表组成议会,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讨论并制定国家法律或重大决策,并监督 政府行为。 2.背景原因 ⑴经济(根本)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 ⑵政治: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的推动。 ⑶思想: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古希腊雅典民主制的借鉴 3.特征:以代议制民主(间接民主)为基础,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 使国家权力;法律至上的原则;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原则;都实行政党政治,人权自由。 4.趋势:法治取代人治;民主取代专制。 5.类型:君主立宪(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德国半专制君主立宪) 。 民主共和(美国总统共和制;法国议会制下的总统共和制) 。 原因: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⑵历史传统不同。 ⑶各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方式不同。 6.历史作用: ⑴政治: ①体现了资产阶级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果,是对封建君主专制的彻底否 定。 ②在这一制度下,无产阶级也可以利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合法斗争,维护无产阶级合法权益, 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调节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③实现了国家权力归公民选举产生的议会或总统掌握,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推动人类政治民主 化法律化制度化,促进社会进步。 ⑵经济:顺应了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推动了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文明的 崛起和资本主义文化的繁荣。 ☆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过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认识: ⑴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发展、完善是一个长期、曲折、反复的过程,但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 代人治是历史的必然。 ⑵政体的借鉴过程中,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完善,不能照搬别国模式。 ⑶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呈现出统一性与多样性,这是由于各国国情决定的。 ⑷民主政权的取得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靠人民群众的斗争。 ⑸社会制度的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 ⑹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都带有局限性,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同时分权制衡也会影响行政效率。 ⑺开西方政治民主先河的是雅典,开近代民主政治先河的是英国。 ★欧美代议制共同特点: ⑴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议会是国家形式权利的核心结构; ⑵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⑶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15 历史第一轮复习☆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共和制的区别: 项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政体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及产生 国王;世袭;终身制 方式 国家元首地位 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 不 政府首脑 首相 同 议会下院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 政府产生方式及 组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 与议会关系 议会监督 国家的权力中心 议会美国总统制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总统;民选;任期制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事统帅 总统 选民选举产生,由总统任命政府成员,政府 对总统负责,总统对选民负责,不对国会负 责 总统☆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项目 法国共和制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①都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相 ②国会由两院组成,下院选举产生,享有立法权; 同 ③总统或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揽行政权,有任免官员和解散议会的权力。 政体 国家元首 元首产生方式 不 同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产生方式 政府产生方式 与议会关系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总统 议会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 众议院由普选选出; 君主立宪制 皇帝 皇帝 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 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 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国民议会选举。 (任期七年,连选连任) 世袭总统由议会多数票选举产生有任期; 总 皇帝世袭,皇帝任命首相,只对皇帝负责, 统任命内阁部长, 二者共同对议会负责 不对议会负责☆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对比: 项目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德国半专制君主立宪制 相 政体相同,都为君主立宪制 同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不 与议会关系 同 议会 补充: 国王, 无实权, 国家的象征, “统而不治” 皇帝,由普鲁士国王世袭,有广泛的权力 首相和政府(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 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 会负责 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国家权力中心 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无实权) ,立法机构16 历史第一轮复习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代议制:人民选举代表组成议会,议员通过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对比 代议制 特点 政体 英国 议会制 君主立宪制 美国 1787 总统制 共和制 法国 1875 议会制 总统共和制 德国 1871 半专制 君主立宪制( 政 体 的 ) 主 要 特 征⑴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 ⑴议会拥有立法、 首脑。总统总揽行政权力,统 组 ⑴议会名义上拥有 ⑴议会拥有立法、组 织和监督政府的权 率陆海空三军。 立法权, 没有组织和 织和监督政府的权 力。 ⑵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互相独 监督政府的权力。 力。 ⑵政府(内阁)掌握 立。作为立法机关的议会,其 ⑵政府 (内阁) 掌握 ⑵总统是国家元首, 行政大权, 由议会产 议员不能兼任行政职务;而行 行政大权, 但它由皇 享有一定的权利。 生,对议会负责,受 政机关的政府官员也不能兼任 帝根据个人意志组 ⑶政府(内阁)掌握 议会监督。 议员, 由当选的总统组织政府。 成, 对皇帝负责, 不 行政大权,由议会产 ⑶君主是象征性国 各政党能否上台执政的关键, 受议会监督。 生,对议会负责,受 家元首, 其职责多数 不在于是否获得议会中的多数 ⑶君主是国家元首, 议会监督。 是礼仪性的。 席位,而在于在总统选举中能 享有绝对实权。 否获胜。 当选总统组织政府 关键在总统选举中获胜 由议会产生 关键在议会选举中 获得多数席位 皇帝任命政府 由议会产生 产生办法 关键在议会选举中 政党上台 获得多数席位 关键政府由当选总统组织,政府对 总统负责,总统行使权力时, 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 国家元首 政府(内阁)由议会 对议会不负政策上的责任,议 会负责,当议会通过 政府官员由皇帝任 会只有在总统违反宪法时,才 对政府不信任案时, 议会 选举中的多数党产 命, 首相和内阁对皇 政府 能对总统提出弹劾。议会不能 政府就得辞职或请国 帝负责。 之间关系 生,对议会负责。 因政策问题,投不信任票,使 家元首解散议会,重 总统和政府辞职,而总统也无 新选举。 权解散议会。 国家元首 地位 职权 政府首脑 权力中心 确立标志 立法 司法 行政 军事 国王 虚位 没有实权 首相 议会 1689 年 《权利法案》 下议院(议会) 上议院(议会) 首相和内阁 议会授权首相执行 总统 有实权 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总揽行政权力,统率军队 总统 总统 《1787 年宪法》 国会 最高法院和各级联邦法院 总统和内阁 总统 总统 总统 首相 皇帝 总统 权利受到极大限制 总理 议会 皇帝 掌握最高权力 帝国宰相 皇帝1875 年 1871 年 《第三共和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 议会 议会确立方 立法 式: 代议制的 议会 核心: 最主要的 资产阶级通过议会的设置掌握国家的主要权力立法权,以限制君主或总统对行政权的滥用, 作用: 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17 历史第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综述】: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是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 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列强侵华 侵略国 鸦片战争
英国 第二次鸦片战 甲午中日战争 争
英国、法国 日本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英、美、俄、日 法、德、意、奥 日本侵华战 争
日本签定条约《南京条约》 《五口通商章程》 《天津条约》 《虎门条约》 《北京条约》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 《天》增开 10 处通商口岸,允 许外国人到中 国内地游历经 商传教; 《北》 增开天津为商 埠,割九龙司。《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割香港岛;赔款 2100 万银元;开 放广州厦门宁波 福建上海为通商 口岸关税协定。割辽东半岛台湾 澎湖列岛及附属 岛屿;赔二亿两 白银;开放重庆 沙市苏州杭州; 日本可设工厂。赔偿 4.5 亿两, 以关 税盐税做抵押; 成立 使馆, 界内不许中国 人居住, 各国驻兵保 护; 准许各国驻兵于 北京至山海关铁路 沿线;惩办反帝官 员, 禁止中国人参加 反帝性质的组织; 改 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主要影响一百多年来 中 国 开 始 沦 为 半 中 国 半 殖 民 地 中国社会半殖民 第一次取得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社 半 封 建 化 的 程 地化的程度大大 反对帝国主 建社会完全形成了。 会。 度加深了。 加深了。 义侵略的完 全胜利。二是面对外来侵略,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为 维护国家,起而抗争;仁人志士不懈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使中国避免了沦为殖民地的厄运,并把中 国革命推进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直至胜利。 在这个过程中, 不断发展资本主义, 以谋求国家富强。1.鸦片战争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首先担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 农民阶级提 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妙构想,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而宣告失败。农民阶级不 可能完成救中国的任务。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建立了中华民国。 但胜利果实被袁世凯 窃取,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也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也行不通。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经过 28 年的艰苦斗争,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 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对本单元,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来看待: 1.文明史观: (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碰撞。 ) 2.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 将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社会史观: (推动近代社会发展)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成为双半社会,社会习俗、衣食住行等都发生变化,带有双半色彩。 4.近代化史观: 主要指近代化的问题, 包括经济工业化、 政治民主化、 思想理性化科学化法制化。 5.革命史观: 旧民主主义革命(近代前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近代后期)反封建反侵略反官僚。18 历史第一轮复习☆近代的两大主题: 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近代化,国家富强。 ☆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1.顽固派与维新派论战: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2.保皇派与革命派论战:要不要推翻封建君主专制;要不要兴民权,实行民主共和;要不要改革封 建土地制度。 3.新文化运动。 ☆列强在华资本输出方式:开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开银行。☆各阶级阶层反抗斗争的最大贡献:地主阶级抵抗派:启迪中国人民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地主阶级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大机器生产,标志中国近代化起步。 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扫荡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的纲常礼教,动摇了清王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农民阶级的义和团: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创建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 民国临时约法》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传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五四运动: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启迪了中国人民新的觉悟,解放思想,后期宣传 马克思主义。列强侵华 鸦片战争(1840――1842 年 道光)一.原因: ⑴根本:英法美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猛发展,需要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 对外殖民扩张,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 ⑵直接:中国的禁烟运动――1839 年虎门销烟(体现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鼓舞 斗志,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 二.经过: (略,看看课本即可) 结果:失败,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内容见前面表格。。 ) (关税协定严重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便利英国对华商品倾销,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 图。 ) 主观原因:清王朝封建制度腐朽落后;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不能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三.影响: ⑴政治:国家主权、领土主权遭破坏,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中国历史进程发生重大改变,开始沦为双半社会,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国革命任务 发生变化;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革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⑵经济:中国从此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 ⑶文化: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代表“开眼看世界” 。 ⑷客观积极: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兴起,城乡商品经济发展,中国被迫向近 代化迈进。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年实质: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咸丰)19 历史第一轮复习一.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直接原因: “修约”要求被拒绝。 二.经过(看看即可) :1856 年英法两国联合发动战争。在此后的两年间停停打打,直至 1860 年英法 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列强迫使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1858 年)《北 、 京条约》 (1860 年)(内容见前) 。 三.影响: ⑴对中国: 政治:国家主权完整进一步破坏,双半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 经济: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内地,扩大经济侵略,中国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⑵对清政府: 权力结构变化:建立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和京师同文馆。 统治阶级内部: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补充: 1.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的继续和扩大,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为什么? 同意;目的、性质相同。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相比,在通商口岸布局上有何变化? 由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沿江乃至内陆。 3.通商口岸为什么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 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原料丰富,中国当时海防力量薄弱,英国海上优势得以发挥。 4.烟台在历史上两次对外开放,有何本质不同? 第一次:二鸦,社会性质发生变化进一步沦为双半社会,主权不独立,综合国力弱,被迫对外开 放。 第二次:20 世纪 80 年代,主权独立,完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主动对外开 放。甲午中日战争( 年)一.背景:⑴根本: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积极对外侵略扩张,制订了大陆政策。 ⑵主要:日本爆发经济危机,政局不稳,日本政府企图通过发动对外战争挽救危机。 ⑶直接:朝鲜东学党起义(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中日关系破裂) 。 二.经过:了解 三.结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内容见前 影响: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卖国条约。 ①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台 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②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于列强利用贷款加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同时,促进 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 ③开埠: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伸向内地; ④设厂:外国资本的积压,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反映了西方列强资本输 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从此,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 四.影响: 1.对中国: ⑴政治:宣告洋务运动破产,中国双半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国际地位下降。 ⑵经济:促进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逐渐登上历史舞台。 ⑶思想:掀起维新思想,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热潮。 ⑷为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清政府进行现代军事改革。 ⑸为挽救民族危机,各阶级民众和知识界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救亡图存斗争(戊戌变法和义和团) , 中华民族开始觉醒。20 历史第一轮复习2.对西方列强:极大刺激了列强侵略的野心,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划分势力范围,严重破坏中国主 权和领土完整。八国联军侵华( 年)一.原因: 根本原因:列强为瓜分中国,扩大侵略;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二.过程:略 三.结果: 《辛丑条约》 (与以往条约相比,有何变化?无割地无开通商口岸,开始政治控制军事控制为主。 为什么不再瓜分中国?中国人民反抗的决心) 影响:巨额赔款不仅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而且使中国的税收被列强操纵控制;在北京设立使馆 界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四.影响: ⑴政治: 对中国社会: 完全沦为双半社会,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两大矛盾趋于汇流。 对清政府:一定程度上推动清王朝改革运动。1901 年实行新政,1911 年预备立宪。 对中国人民:巨额赔款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引起人民反抗,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 展。 对列强:改变策略,由瓜分中国转为以华制华。 ⑵经济:促进小农经济进一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⑶思想:引起民主革命思想,客观上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客观上促进近代化。日本全面侵华( 年)一.回顾日本侵华: ⑴19 世纪 60 年代,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不断膨胀,逐渐形成了侵略朝鲜、占领 中国,进而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 ⑵ 年发动甲午战争,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 ,从中国攫取了大量利益。 ⑶ 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日本参与其中。 ⑷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1915 年,利用袁世 凯称帝的野心,提出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⑸1931 年 9 月 18 日,发动“九一八事变” ,开始侵略中国。 ⑹1937 年的“七七事变” ,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⑴1937 年 12 月南京大屠杀,被杀的中国人达 30 万以上。 ⑵日本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 ,惨无人道地用中国活人作实验,仅哈尔 滨惨遭杀害的中国人达三千以上。日本遗弃在中国的生化武器仍然威胁着中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 全。 ⑶日本在占领区建立伪政权,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 ,进行残暴的殖民统治。并进 行经济掠夺。 (以华治华、以战养战、奴化政策) ⑷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频繁“扫荡”实行残暴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归纳总结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 ⑴消极: ①一方面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中国经济因依赖列强而丧失 了独立自主的地位,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是造成中国近代日益贫穷和落后的根源,中国的社会性质以及与其密切联系的社会矛盾、革命任21 历史第一轮复习务都发生了变化。 ⑵客观积极: 列强侵华的同时把西方先进技术、思想带到中国,给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 也促进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 代化。 ☆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性特点: ⑴19 世纪 40―60 年代,列强侵华的开始阶段,包括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侵华国家是 英、法,其次是美、俄。侵略范围主要是在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主要方式是武力侵略, 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各种特权,加紧商品输出,掠夺原料。 ⑵19 世纪 70―20 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逐步增强。包括甲午中 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列强在继续发动军事侵略的同时,加紧资本输出,政治侵略方式从“中外 和好”到瓜分再到“以华治华” 。 ⑶一战至二战期间,美、日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逐步先是日本独霸中国,后美国逐步确立在 中国的优势地位,侵华的主要手段扶植代理人。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 侵略国家:由英法等几个国家到多国; 侵略范围:由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沿江到内陆到瓜分狂潮; 侵略方式:以军事为后盾,掠夺原料,以商品输出为主到继续军事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侵略 以“中外和好”到瓜分再到“以华治华” ; 经过的战争:两次鸦战到甲午战争到八国侵华。 ☆对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的认识(不用背) : 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即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 (了解)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把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逐 步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从原因来看,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是它们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武力打开和占领中国市场,攫取侵略权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当然,中 国的落后和历届政府的腐败,也是列强敢于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 (2)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来看,两次鸦片战争主要是以战争为手段,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 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中法战争和甲午 中日战争则是以侵吞中国邻国和边疆地区,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反映出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 渡时期分割世界的要求;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中国革命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是资本输出 导致领土瓜分的必然反映;至于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则是 30 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妄图独占中国、 征服世界的称霸战争,是帝国主义阵营分化的结果,也是东西方帝国主义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 (3)从发动者来看,侵华国家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再由多国到一国的变化。先是以英国为首的 欧美列强,接着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加入,最后是美日两国在中国进行激烈的争夺。在地域上 由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两国为主, 反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它的两侧转移的变化趋 势。 (4)从规模来看,战争的持续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涉及地区一次比一次广,危害程度一次比一次 大。 (5)从结果和影响来看,除了 30 年代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失败告终外,其他历次侵略战争都以 中国的失败宣告结束,失败的基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的落后和政治的腐败。同时,每一次侵 华战争,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近代中国落伍的最主要根源。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和日 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不断 觉醒,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6)对于列强的侵华战争,在复习中要注意加强比较。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中法战争与甲午 战争的比较,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比较,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以往历次侵华战争的比较等。22 历史第一轮复习中华民族的抗争 太平天国()一.背景: ⑴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⑵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广西) ,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人民起义此起彼伏。 ⑶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成为太平天国的理论基础。 (局限性) 二.过程: ⑴开始标志:1851 年广西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 ⑵正式建立政权的标志:1853 年定都天京(南京) ,正式建立起与清对峙的农民革命政权。 (近代史上在南京建立的政权:太平天国、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⑶军事上全盛标志:先后进行北伐(失败)西征(胜利) ,1856 年攻克江南江北大营,军事上全盛。 ⑷由盛转衰的标志:1856 年天京变乱。 ⑸失败的标志:1864 年天京陷落。 三.纲领: 1.前期: 《天朝田亩制度》 ⑴内容: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根据“天 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建立“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理想社会。 ⑵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⑶评价: 革命性: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愿望,调动了农民参加 革命的积极性,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思想结晶。 落后性:不代表先进生产力――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仍然属于封建小农经济的范畴,具有封 建落后性。 空想性:建立在个体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利于解放 发展生产力,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⑷结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提不出先进科学的革命纲领。 2.后期: 《资政新篇》――洪仁\提出改革内政的治国方案 ⑴内容:政治上主张依法治国等;经济上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等; 文化教育上,提倡设立新式学堂等。 ⑵评价: 特点: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提出最早最完善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 积极:代表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方向,具有资本主义时代特色,是进步的。 消极:未能反映农民最迫切的土地问题;战争的环境,缺乏实施的社会条件。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背景 1853 年定都天京,强盛时期提出的。 天京变乱后于 1859 年提出,处于由盛转衰期。 经 济 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分配为原 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顺应了历史 主张 则,违背了客观规律。 潮流。 目的 结果 推翻清王朝,建立理想的人间天国。 都未能实施。 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反映农民的土地要 求,缺乏相应的经济阶级基础) 。 未能付诸实施。 振兴天国,改革内政。群 众 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提出废除封建土地私 基础 有,实现农民私有) 。 作用 直接推动了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23 历史第一轮复习特点标志着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但同时缺乏 科学先进的理论知道。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 民之路的迫切愿望。本 质 都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天》废除封建土地私有; 《资》发展资本主义) 。 上 四.失败原因: ⑴根本原因(主观)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⑵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五.意义: 1.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2.意义: ⑴太平天国坚持 14 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⑵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⑶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达到了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并 破天荒的提出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这是当时先 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智慧结晶。 3.教训: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民主革命的胜利。 4.时代特点: 背景新:发生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 性质新(任务新) :反封建同时反对外来侵略。 思想新: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其纲领是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结果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双办社会的性质。 ) 六.如何从近代化的角度看太平天国: 积极: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的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 化减少阻力; 《资政新篇》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愿望,顺应了历史潮流。 消极: 《天朝田亩制度》仍以小农经济为基础,违背了历史潮流,阻碍了近代化;政治上仍带有封 建传统的等级特权观念,不利于近代化发展。义和团运动一.背景: ⑴根本原因:民族危机严重。 ⑵直接原因:反洋教斗争兴起(兴起于山东) 。 二.口号:扶清灭洋 进步性:具有爱国性质,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 局限性: “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员,却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 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笼统排外色彩。 (从这个角度看,不利于中国近代化) 三.结果:失败,原因同太平天国。 四.意义: ⑴性质: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 ⑵意义: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 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补充: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与局限: ⑴作用: ①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②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阻止了中国半殖民地化加速。 ⑵局限: ①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目光短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②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③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可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用迷信思想宣传和 组织群众。24 历史第一轮复习④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带有严重的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辛亥革命(1911)一.背景: ⑴社会根源: ①《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②清政府“新政”未能挽救其统治危机,反而激化了矛盾。但在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③维新变法的失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更加认清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决心推翻清政 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⑵酝酿准备: ①组织基础: 1894 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标志其兴起。1905 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 国同盟会创立(东京) ,第一次提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共和国。 ②理论基础: 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确定。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从此有了统一的 政党领导,有了以孙中山为核心的革命领导集团,有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③舆论基础:革命派同保皇派的思想论战,推动革命高潮到来。 ④实践基础: 年,革命党人多次发动起义(黄花岗起义影响最大) ,虽失败,但打击 了清朝统治,鼓舞了革命斗志,为推翻清王朝做了必要准备。 ⑤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骗局,使其更加孤立,革命形势高涨成熟。 二.高潮――武昌起义 1911 年 10 月 10 日,成立湖北革命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 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三.两大成果: 1.1912 年 1 月 1 日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⑴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 ⑵意义: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中国 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 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 新的共和代议制度的法律形式的确立, 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推翻君主专制,终结帝制:1912 年 2 月 12 日,袁世凯逼宣统帝退位,结束君主专制统治。 四.结局:失败 1.直接失败: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根本失败:中国双半社会的性质依旧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依旧。 失败原因:根本原因: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由经济决定) 。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力量过于强大。 五.意义: 1.性质: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意义: ⑴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自由的权利。 ⑵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 ⑶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⑷在生活风俗上,革除旧风,促进了社会进步。 ⑸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亚洲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3.教训:双半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行不通。 4.从近代化的角度看辛亥革命的意义: ⑴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 心。 ⑵颁布《临时约法》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大法,为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 5.辛亥革命既是一场政治革命,也是一次社会革命。25 历史第一轮复习政治革命:见前面的意义。 社会革命:社会习俗的变化:断发剪发;社会礼仪:鞠躬握手,婚姻丧葬;中山装、旗袍。 6.辛亥革命的局限: ⑴没有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⑵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⑶没有形成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 ⑷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所窃取。 ⑸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双半社会性质未改变。五四运动一.背景: 1.原因:一战期间,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加紧侵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北洋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妥协卖国,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根本原因) 2.条件:国际: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解放的道路。 国内:经济阶级条件: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上: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运 动。 二.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三.过程: 1.爆发:1919 年五月四日,北京(中心)学生(先锋)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 、 一条”“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 、 2.高潮: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主力军) ,运动中心北京转移到上海,并展 开“三罢”斗争。 3.初步胜利:①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职务。 ②中国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4.特点:群众性、广泛性、彻底性、坚决性。 四.意义: ⑴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 ,运动中青年学生为先锋。 工人阶级为主力,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⑵运动中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⑶比辛亥革命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⑷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⑸五四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成为主旋律; 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补充: 1.为什么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⑴从领导阶级看: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运动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 用。 ⑵从革命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 结合在一起。 ⑶从革命前途看:工人阶级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旧世界,而是为了建立起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政权 的新社会。 ⑷从时代特点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可见五四运动成为民主革命的一个分水岭,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义和团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异同点(角度:领导阶级、根源、过程、结果及原因、意义等) 相同:领导阶级: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 结果:都失败。 失败原因:根本: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26 历史第一轮复习不同:背景:太平天国发生在鸦片战争后,是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 义和团发生的甲午战后,是民族危机加深的结果。 斗争矛头:太平天国的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清政府,后期带有反对外来侵略的特点。 义和团矛头直指帝国主义,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组织方式和纲领:太平天国有统一的领导组织和统一的斗争纲领(《天》《资》)。 义和团无统一的组织领导,也无明确斗争纲领。 其他:太平天国曾提出向西方学习,而义和团则一味地盲目排外。 太平天国曾建立政权,斗争时间较长,而义和团未建立政权,斗争时间较短。 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 根本不同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见下表格) 。 名称 社会、 革命性质 任务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目标 前途 旧民主主 资产阶级 社会性质:双 义革命 反帝反 半;革命性质: 新民主主 资产阶级革命。 封建 无产阶级 义革命 资产阶级共和国,世界 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革命一部分。马 克 思 主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世 社会主义 义 界无产阶级革命一部分4.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的不同点: ⑴领导阶级不同: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⑵组织形式不同:太平天国利用旧宗教组织“拜上帝会”;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 会。 ⑶革命性质不同:太平天国虽然处在民主革命时期,但仍然是旧式农民起义;辛亥革命是完全意 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⑷结果不同:太平天国没有推翻旧政权;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 5.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探索抗争的特征: 渐进性、层次性、继承性、开放性、广泛性。 ⑴器物→制度→思想; ⑵在前一个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⑶向西方学习; ⑷各阶级参加。 6.从近代前期的反抗和探索中得出的认识: ⑴双半性质的中国,由于时代阶级的局限,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 利,只有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才能走向胜利。 ⑵近代中国,阻碍中国独立富强的两大敌人是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只有明确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任务,取得民族独立,才能实现国家富强。 ⑶各阶层的反抗斗争是中华民族不断进步发展的动力,也避免了中国沦为完全的殖民地。 ⑷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⑸腐朽落后的封建农耕文明难以抵挡先进的工业文明, 要积极对外开放, 并随时代发展不断创新, 与时俱进。 ⑹救国道路的选择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不能盲目照搬别国模式。 ⑺革命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先进的理论做指导。 ⑻向着民主化、法制化、近代化方向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内部: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尤其是五四后。27 历史第一轮复习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相继建立。 外部: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共一大的召开: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 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废除私有制, 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社会主义革命) 。 二大召开: 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 反对封建主义, 反对军阀; (新民主主义革命) 。 3.影响: 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到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深远影响,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 ⑴领导核心:有了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⑵奋斗目标: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⑶群众基础:放手发动工农群众,建立统一战线,为中国革命找到了真正的力量源泉(动力)。 ⑷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向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 ⑸革命道路: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⑹实践结果:最终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结束双半社会。 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心任务:开展工人运动――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⑴领导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21)。 ⑵起止点: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大罢工为结束。 ⑶教训:必须团结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5.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 ⑴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⑵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 ⑶抗日战争(1937――1945) ⑷解放战争(1945――1949) 二.国民大革命(1924――1927) 1.国共第一次合作 ⑴原因:必要性: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的教训。 可能性:中共:1922 年中共发表《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建立民主联 合战线;1923 年中共三大确立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国民党: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 共产国际的帮助。 ⑵合作的标志: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和共产党现阶段奋斗目标基本一致, 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 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