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做婚庆行业的,需要做小程序 行业吗?有些疑惑。没有技术基础,又怎么做呢?

学生服务号
在线咨询,奖学金返现,名师点评,等你来互动微盟CEO孙涛勇:微信小程序目前没有流量红利
作者: 亿邦动力网来源: 亿邦动力网 20:48:20
【亿邦动力网讯】1月11日消息,前天,小程序火热上线,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小程序真正的红利在哪里?它会给9亿多微信用户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有会对目前的移动市场产生多大的可能性?在亿邦疯人会最新一期线上微课中,我们邀请到weimob创始人兼CEO孙涛勇,做客百人讲为大家解答疑惑。亿邦动力网:小程序最大的用处在哪儿,和公众号有什么关联?孙涛勇:小程序可以降低企业开发成本、降低用户使用成本、还有大家关注的流量红利,目前关联不大。不过企业公众号的数据和小程序的数据可以打通,两者定位也完全不一样。我相信大家其实对小程序最大期待,应该是它的一个流量分发,这应该是每一个企业关注的。但目前来说,微信并没有一开始考虑商业化。所以说,今天如果大家要问,小程序的流量红利最大在哪里,很遗憾的告诉大家,目前来说没有红利。为什么呢?因为微信在一刚开始推出小程序之前,花了很多很多的时间都在研究怎么去防止大家通过早期的红利来获取流量,所以呢目前来说其实没有什么红利。亿邦动力网:小程序的出现会给企业服务市场带来怎样的改变?企业服务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孙涛勇:小程序不会给服务市场带来太大改变。小程序的场景比较适合用完即走这种轻量级应用,它很难满足企业的服务需求。而且其实本身他有专门的企业微信和企业号,所以我觉得小程序并不太适合企业级办公。当然,一些小应用可能会有一些人去开发,但绝对不是主流应用。亿邦动力网:小程序会不会代替APP或者订阅号?比如一些低频使用的APP遇到这么大的冲击该怎么“续命”?孙涛勇:不会的,小程序、app、订阅号其实是三种不同的使用场景。小程序适合长尾的、低频的,比如说线下服务用完即走的这种应用。然后APP适合这种深度的、高频的应用。而订阅号呢,他适合这种订阅型的有粉丝关系的内容型的场景。所以未来谁也不会取代谁,只是说大家的应用场景不一样。那比如说订阅号,它就比较适合媒体类。小程序几乎没有媒体能力,因为它不能订阅、不能分享,这个是致命的。所以说其实没有谁取代谁,只有谁遗忘了谁。如果说APP会担心小程序被取代,那该破碎的就让它破碎。因为用户既然留不住,你想留也留不住,还不如去拥抱小程序,不需要去考虑续命。亿邦动力网:电商如何利用小程序快速转化? 线下流量入口的价值是否通过小程序寻找到机会来放大?孙涛勇:目前小程序对大部分应用是没有太多的流量,比如说线上。但是对于线下服务类的商家其实还是有一些红利的。那电商用小程序如何快速转化?小程序可以让电商转化率变得更高一点,因为小程序的体验比较有趣又更好,那线下的一个入口价值是非常大的。如果说你是一个电商行业,你有实体店,那你可以在每一件商品上放一个二维码,这样线下的用户可以通过扫面二维码进行快速购买,然后在小程序里还留下了历史记录,他下次可以通过这个入口再次进行购买。目前来说微信也是重点把小程序的入口放在了线下,可能大家还不知道,微信即将会有一个叫“附近的店”这个功能,当我打开小程序的时候,它会显示附近有哪些小程序。这种店类似于未来的门店,这也是一个流量入口,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红利期,而且这个是目前来说是不需要收费的,当然提交这个门店是需要审核的。所以我觉得对于有线下门店的这类企业来说要抓住机会,通过线下店来获取红利。同时要抓住微信人与物的连接,通过线下二维码的方式来给自己的小程序导流。张小龙不仅一次提到那个很典型的场景就是通过二维码,线下有门店是小程序非常适合的场景,而对于线上的电商来说跟之前的H5没有太大的差别,除了用户体验有所改善。微信小程序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好处就是,他建立起了整套的移动标准和规范,其实微信以前也想去做一些推荐附近的店等等,但是其实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次小程序其实就是把整个包括门店的数据标准化这些信息统一了之后,未来做搜索、推荐,甚至做附近的店就会非常好了。所以我们认为小程序这一次是微信在建立整个移动数据的标准和规范。就像早期我们搜索引擎在抓网站的时候,它也需要建立一系列的规范。亿邦动力网:这么多小程序申请入驻了,开始大家挣着抢入,以后会有竞价排名吗?小程序以后的走向会是怎样的?会不会造就一个别的模式的电商?孙涛勇:小程序会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属于摸索和搬家的阶段,那目前我们正处于这个阶段。第一是大家方向都不明确,都很模糊,然后大家不管怎么样,三七二十一,先把自己的APP和服务搬到小程序里面再说,这个阶段至少需要大半年。然后第二阶段我们认为是持续运营期,这时候呢,小程序这边也开始有一些不错的应用了,商家也开始在里面有一些投入了,这时候呢微信要开始对这些小程序进行运营,来扶持一些标杆案例,来找一些好的场景,来给商家做一个标杆。所以这时是一个关键期。如果说这个阶段挺不过去,也就没有后面所有商业化的东西了。你也别说竞价排名,也别说流量分发,都不会太有。所以第二阶段很关键,就是商家能不能挺过去,微信能不能一起挺过去是很关键的。第二阶段我们把它叫持续运营期,就是大家使用小程序的时候,用户接受了这个场景,商家也接受了这个场景。然后他真的是用完即走,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第三阶段我觉得就会到商业化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我觉得不难想象,类似于竞价排名、还有其他的各种推荐这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前两个阶段都不会有太商业化的东西,但是未来肯定会有,那能不能走到第三个阶段其实现在都是未知之数。小程序是一个工具,或者说它是一个新的客户端,一个轻量级的客户端。就像每一个企业你可能最早有PC的网站,然后你又有了APP,然后你又有了移动官网,然后又有了公众号,再接着又有了小程序。它只是一个端,跟模式没有关系,不会产生什么新的电商模式。亿邦动力网:小程序上线对微盟有什么影响,具体好处在那儿?孙涛勇:1月9号,微盟的小程序同步上线了,只要是微盟的付费商家,可以免费一键生成小程序,所以说之前只要是微盟商户都可以去使用我们的小程序,那好处就是说多了一个入口、多了一个端。然后在功能上其实都差不多,因为微信的小程序开发门槛非常低,主要是一些前端的开发,那小程序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点燃了大家对微信商业化的一个期待。亿邦动力网:小程序的成本及开发周期多长时间?孙涛勇:这个要看你项目的大小及开发的难度,如果说是一个很简单的比如说是一个商城类的项目,最多一个月时间就可以开发完成。成本其实该有的服务端开发人员还是要的,只是说你多了一个前端的开发人员,一般正常我们讲H5开发人员,那小程序可能大概就用到两三个人力,但正常其实商家的话一个H5的开发人员就够了,一个月的时间。所以其实小程序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不需要去开发多套,然后兼容性方面也没有需要去解决,针对企业开发成本来说降低很多。特别是初创企业我还是比较建议可以先从小程序尝试,再去开发APP。我始终认为,也不完全,比如说我们开发了小程序未来还是要做APP的,甚至我们还要自己开公众号,因为其实在创业初期你最核心的是验证你的商业模式,那其实小程序已经满足了。但是当你的用户逐步需求变多的时候,你需要深度服务的时候,小程序是不能满足的,这时候你就要开发APP。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其实我们有时候APP、H5、公众号都是并存的,他只是一个先后的顺序,都没有非常绝对的0和1的关系。亿邦动力网:这是一位做健康类音频课程用户的问题,如何把握小程序方向? 有什么创新玩法?孙涛勇:健康类音频课程不太适合小程序,像类似于这类的课程我不认为他是一种低频的,而是一种高频的,所以公众号是最适合的,因为公众号他有订阅关系,可以提醒用户每天来看,而且还能做一些推送。而且H5其实已经可以满足音频的播放,而且体验也很好。所以其实我不太建议音频类的课程来做小程序,而且你也没有线下流量,那从公众号导到小程序几乎也是不可能的,你不可能通过一个菜单点到一个小程序,相关的程序倒流这个入口很深,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作用的,所以我认为这种健康类的不太适合。亿邦动力网:请您分享一下小程序衍生的创业机会可能有哪些?孙涛勇:小程序衍生的创业机会不是太多,也会有一些机会,但不会太大。第一个就是这种定制开发,可能很多企业说要做一个自己个性化的小程序,就跟以前APP开发一样,但其实小程序的开发门槛很低,只要学习前端代码的人都能开发小程序,所以我认为这个机会也不会太好,进这个门槛非常低。然后会有一批标准化的一键生成小程序,这个目前来说其实很多家企业都在做,包括微盟、有赞,他们都会有这种一键生成。小程序本身只是一个前端展示,核心还是靠后面的服务端,所以其实不是简简单单写一个前端就行了,还是要有服务端。第三个方向我觉得培训这块可能会衍生一些企业专门对小程序做培训,就像早期的对、微信公众号做培训,但这个市场估计也不太大。可能还有一些企业来作小程序的广告这块,包括广告变现,广告联盟,但是这边从我的观察中判断,小程序其实对链接,对互相导流限制的非常的死,小程序不能往H5导、不能往公众号导、不能往APP导,所以其实对于广告来说如果纯展示广告的话意义不是很大。最后一个方向可能很多人包括现在有些人在做小程序商店,这是一个伪需求。然后其实过了前面的红利期火热期之后基本上大家就对这个不太感兴趣,就像早期的公众号导航一样,而且现在其实微信对小程序的商店是严格禁止的,你只能通过引导的方式,比如说去搜索一下,不能直接跳到小程序,所以这条路基本上走不通。总的来说我觉得小程序里面创业机会不是太多,更多是企业自己来利用小程序然后做一些开发。亿邦动力网:如果说是集中的流量入口,小程序能否借助去中心化制造新的电商浪潮?孙涛勇:其实我今天想引到另外一个话题就是小程序对电商到底有多少促进作用。我认为,其实微信已经放弃电商,为什么呢,因为电商整个阿里的经验已经积累的太深太深了,他有这么好的商家数据的沉淀,这么好的物流体系,这么好的规则跟平台,所以其实阿里的体系已经足够足够的强大了。所以腾讯他自己不做电商,然后他就想到,我自己不做电商,那我找一个仅次于阿里的来做电商,所以腾讯找了,最好的用户体验、最好的物流、最好的速度,然后再加上他自己的超级入口来做电商,但是最后结果呢,还是没做起来。你看我们发现里面的购物入口是跟小程序是平级的,属于二级入口,我们小程序里面应用是三级入口。二级入口都做不了你觉得三级入口能做得了吗?所以腾讯用一个事实证明了即使我用最好的电商运营团队,加上我最好的、最大的流量,我也做不起电商。所以你看到没有,其实腾讯所有的主张、包括他的诉求都是在线下,因为整个线下的服务生态我觉得还是处于一个早期,他的整个移动的数据索引标准规范都没建立起来,而且他的市场要比电商更大,所以他愿意在线下生活服务去ALL IN的,因为至少能跟阿里去拼一把,但是他如果在电商再去all in是很难的,微信做的再厉害难道以后大家购物不用淘宝不用吗?亿邦动力网:微信要放弃电商了吗?小程序的到来彰显了腾讯怎样的布局和“野心”?孙涛勇:其实微信自己可以不做电商,但是它可以支持第三方来做电商。但是微信他自己要做一定是一个足够大的事情,所以我认为他自己不会去做电商。它的核心的主张和诉求不在这边的时候,我觉得很难像老贾说的形成一个电商的浪潮,是不太可能的,倒是未来可能形成一个未来线下生活服务业的浪潮是有可能的。但是我并不否定说基于微信做电商,那在微信里面小而电商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和方向,包括微盟我们也在做基于微信的小而美的电商,但是我觉得你很难去把淘宝和天猫颠覆掉。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我觉得未来其实都是可以并存的,商家在淘宝天猫有中心化的流量,在微信有自己的去中心化的流量,而两者相互的结合和补充我觉得是一个,应该是长久都会存在的模式。甚至我之前我分享一个观点,未来的一个流量占比可能淘宝天猫占个30%—40%,线下占个30%—40%,微信占个30%—40%,差不多是这样的一个比例,他很难去颠覆。亿邦动力网:小程序对于不少拥有社群粉丝的企业来说,是否是一种很好的销售转化的工具,比如拼团,团购或者优惠券发放……孙涛勇:其实没有小程序我也可以做促销,也可以用拼团团购优惠券的方式,比如说微信商城来完成这个交易。只是说小程序对于购物的体验可能会更好一点,可能在中间的转化率上面会更高一点,但是其实有没有小程序对于你的问题不是一个必要关键的作用,其实H5也可以实现。亿邦动力网:早期,企业通过微信公众号吸了不少粉丝,但实际的活跃度并不高,针对企业的小程序,是否可以盘活这些粉丝,并利用微信搭建的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关系,实现口碑和二次传播?孙涛勇:如果说公众号里的粉丝不活跃的话,那我可以非常肯定的告诉你小程序会更不活跃,小程序你可以理解他就是一个网页,只是一次访问记录,他没有任何的订阅、绑定关系,甚至你都不能发一次推送消息,所以说如果用户不会主动想起你,他不会再打开你的小程序。我们想到去做粉丝,要做链接,做二次传播,这些都是不可以。而且小程序是不能去朋友圈分享的,朋友圈分享一断,几乎上二次传播全部端,只能分享到很小一部分范围。亿邦动力网:小程序一开始比较火,如何与微信公众号以及app更好的结合盘活,后续生命力和持续性变现能力在哪里?孙涛勇: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我之前也说过没有谁取代谁,其实在不同的场景,用户不同的习惯,促使我们企业要有不同的渠道,那我的APP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其实都是要做的,当然刚开始并不是所有都要做的,比如说刚刚创业的企业。目前我们的APP公众号 小程序它的数据是可以打通的,比如说你在公众号里买了东西,你在小程序里是可以看到订单的。这个里面有一个技术就是通过unionid,这个你们可以回去跟你们的人说一下,通过unionid是可以把公众号和小程序的数据打通的,这样的话其实在用户数据方面就统一了。小程序后面持续的生命力就是看我们能不能挺过刚才我们所说三个阶段里面的第二个阶段,持续运营期,这也是一个持久战,如果各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后面更多的持续的生命力就是开始微信的商业化了,通过流量的分发,应用的散发,然后最终会让商家有持续投入的动力。亿邦动力网:最后一个问题,微盟围绕小程序,有什么福利大动作给到大家,哈哈孙涛勇:大家有需要,微盟可以免费为大家一键生成小程序,我可以免费提供给大家。然后本身是微盟的商户本身就可以用,如果说不是微盟的商户那最好成为微盟的商户。那实在不想成为微盟的商户如果需要使用小程序我也可以免费为你生成,但仅针对亿邦会员。
【版权提示】亿邦动力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和朋友圈
移动电商频道
电商服务推荐中国领先的IT技术网站
51CTO旗下网站
万众期待的小程序到底想要什么?
小程序希望用即用即走的方式激活线下的弱连接场景。这篇文章,我将对这个定义做详细的阐述。即使没有小程序,这些结论在 2017 年依然成立,甚至接下来几年,也是做产品、创业时应该花时间去思考和实践的。
作者:阿禅 Jason Ng来源:可能吧| 10:40
在上一篇文章《张小龙的不克制》里我用一句话总结了张小龙对小程序的定义:小程序希望用即用即走的方式激活线下的弱连接场景。这篇文章,我将对这个定义做详细的阐述。
月 9 日,小程序正式发布,用户可以体验到各种各样的小程序,从 8 月中旬写了《别开发 app
了》后,我对小程序和微信的观察没有停止过,通过外部的观察以及和一些业内朋友交流,我逐渐清晰地推导出,微信到底想用小程序干什么,以及从小程序当中,我们能看到哪些可用创业的场景。
1、小程序的定位在变化?
1年前的微信公开课,张小龙提出要做应用号,经过 8 个月的研发,小程序(应用号)开始内测。如果你有观察从内测至今微信小程序提供的 API、后台功能等的变化,你会发现,似乎过去 2 个月微信团队做的事比之前 8 个月还要多。
微信团队有 1000 多人,参与小程序项目的人也至少有二三十人,如果这是一个创业公司的项目,显然一年的开发周期太长了。况且,微信团队已经有数年做公众平台的经验,这样一个平台,如果纯开发,可能一两个月就能完成。
是什么原因导致 1 年后才发布当初被外界期待万分的应用号?
我的理解是,微信团队也在推演小程序的定位,在过去一年,尤其是内测前的 8 个月,他们可能推翻了多个版本。
1.1给服务号接棒的小程序
虽然服务号上诞生了招商银行、朝夕日历、助理来也、Yoli 口语等优秀的服务号,但不可否认的是,服务号生态远远没有订阅号的繁荣。
我们能轻松查到,像一条、二更、新世相等公司,通过运营订阅号,获得了丰厚的融资,订阅号领域也出现了很多周边服务,比如 WeMedia,这家为订阅号提供服务的公司已经在新三板上市;比如新榜,这家公司汇聚了非常多的订阅号数据。
前面提到的 3 个订阅号,他们初期只做了订阅号,获得了投资,但你几乎没有听到多少公司是「只」做了服务号,然后做得不错而获得投资。
虽然我们不能只从一小部分产品获得融资的情况去判断某个平台是否足够繁华,但毋庸置疑的是,整个订阅号生态被曝光、被投资的总量相对服务号多了几个数量级。
如果订阅号是微信无心插柳缔造了一个新的创业生态,那么服务号显然是微信想仿照订阅号的路线,把内容之外的东西,也连接到微信,这些内容之外的东西,就是服务。
可惜的是,服务号发展得远远没有订阅号好,但微信从战略层面上,是希望连接一切的,如果服务号没有很好地解决「微信连接一切」的目的,是否应该有新的产品来完成这个使命?
我相信,这是小程序(应用号)诞生的背景之一,它要接棒服务号,连接更多服务和场景。
1.2连接新场景的小程序
利用小程序提供的框架和 API,开发出来的程序体验是优于 HTML5 的,于是在 9 月底刚开始内测时,业界就出现了很多争论,包括小程序会不会替代 HTML5,会不会替代 app。这些讨论都是脱离场景的。
如果说 App 会被替代,它肯定不是被小程序替代,而是被微信替代,因为我们在微信里已经能找到 90% 以上的常用服务,完全不需要去一个 app。
不久前,张小龙朋友圈发了这张照片:
照片中你能看到,在安卓系统里,小程序能直接「钉在」桌面,就像一个 app 那样。仔细观察这张图,你会发现大多数都是中大型公司的产品,比如去哪儿、猫眼、携程、海航等。
如果我们认同,张小龙分享的照片,代表了当时微信对小程序的期待,那么,当时小程序的定位就是要替代原生 app,让用户在微信里就能瞬间获得服务。
然而,在微信公开课上,他却举了这样两个小程序的例子:
在公交车站,你扫一下公交站牌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下一辆公交车到站的时间
在汽车站,扫一下汽车站的二维码就可以购买车票,而不需要排长队
如果我们认同,张小龙的演讲,代表了当时微信对小程序的期待,那么,这个时候,小程序的定位其实是连接更多线下场景。
我相信,过去一年,张小龙本人也好,小程序团队也好,都在不断思考和推演,小程序到底要解决哪些需求,满足哪些场景的需要。从最新在外界看到的信息来看,似乎,小程序希望更多地连接线下。
1.3既替代服务号又连接新场景的小程序
实际上,从功能角度,小程序替代一些低频的 app 和体验不佳的服务号是合情合理的,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对开发者有好处,对微信也有好处。
另一方面,线下仍有很多未被连接的场景,微信期待用小程序去连接这些场景,战略上,也是符合逻辑的。
外界对小程序的期待不断在变化,微信对小程序的定位,也一直在推演。从外部看到的信息来看,微信似乎更偏向于连接线下。
2、小程序想要连接一切
2014 年 11 月,马化腾()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腾讯要「连接一切」,要成为互联网连接器。
毫无疑问,连接一切的重任落在了微信身上。
何为连接一切?
连接人与人
连接人与服务
连接人与商业
连接人与物品
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第一个版本的微信已经实现,目前,微信已经有超过 8 亿的日活用户,几乎每个有手机的中国人,已经被微信连接。
人与服务的连接,也基本上通过服务号和微信内置的服务连接起来。这里所说的服务包括了内容。我们可以在微信里完成阅读、购物、娱乐等。
人与商业的连接,一个层面是建立在服务上,另一个层面是建立支付手段上,从这个角度,微信也已经连接了商业。
然而,物品仍然没被连接。
一张桌子、一支笔、一台空调、一辆公交车、一只狗&&都没有通过微信与人产生连接。
微信以及腾讯的野心是要连接一切,但世界上仍然有很多物品没有被电子化,没有被电子化意味着无法被连接起来。
过去几年,我们看到很多「智能设备」出现,很多创业公司强行把芯片塞进手表、空调、自行车、水杯、台灯等现实世界的物品里,然后通过手机的 app 与这些物品产生连接。
似乎这是解决人与物品连接的好方法,然而,我们不可能在所有现实世界的物品里都塞上一块芯片,那么,这些物品该如何被连接起来?
一种很容易想到的思路是,利用图像识别和 AR 技术,通过摄像头,把现实世界的物品一一识别,就像以下这张「科幻」图片一样:
然而,如果你玩过最近支付宝推出的 AR 红包,你会发现,计算机还远远不能精准识别物理世界的物品,换个角度、变换一下光线,就会出现识别误差,我们也不可能花时间让机器 360 & 扫描所有物品。
那么,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实现人与物品连接的「折中」解决方案有可能是什么?
设想一张桌子、一支笔、一台空调、一辆公交车、一只狗&&上面都有一个二维码,通过扫码,我们能进入相应的服务,比如桌子的二维码告诉你桌子的产地,公交车的二维码告诉你下一辆车什么时候到你不用着急挤上去,狗身上的二维码记录了你与它之间的回忆&&
似乎,通过一张简单的黑白二维码,我们就能轻易把现实世界的物品「拉到」电子世界中去。二维码成为了现实世界和电子世界的超链接。
你可能会问,难道
AR 不是更好的解决方案么?二维码那么丑。可是,刚才说了,图像识别技术并不成熟;难道用 NFC 芯片不是更好的解决方案么?每个物品都贴一个
NFC 芯片不更方便么?况且 NFC 成本那么低。可是,二维码的成本更低,而且,不是每一台手机都能识别
NFC,但可能中国每台手机,都有能识别二维码的程序 & 微信也好,支付宝也好。
所以二维码成为了当前技术条件下,最有可能实现人与物品连接的「技术」手段。二维码的背后,可以是信息,也可以是服务,微信希望用小程序来承载这些信息和服务。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小程序就是微信尝试通过二维码连接物理世界的实验田。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张小龙举的两个例子,都是线下的场景。
其实,从小程序的功能限制上,也能看出这个偏向性。
3、人为的线上导流限制
微信小程序无法分享到朋友圈,甚至无法通过长按二维码进入,也就是说,即使你在一个网页或一篇订阅号的文章里放上小程序的二维码,用户还是无法长按打开小程序。
用户只能通过:线下扫码、搜索、朋友分享、来打开小程序。
微信人为地限制了小程序的线上导流,通过主动搜索进入,量显然不会特别大,朋友之间的分享,扩散的速度也有限,可以说,微信在逼迫开发者尝试线下的导流渠道。
这与微信想通过二维码连接现实世界的战略是具有一致性的。
4、为什么是线下?
如果前面的论述是正确的,那么,小程序的出现,要解决的就不是 HTML5 的体验问题,没错,它是提高了网页应用的体验,但更多地,它是要解决商业问题。
过去 1 年,我不少创业圈的朋友都感叹,五六年前,做一个纯线上的产品,可能能养活一家公司甚至上市,但如今,开发一个纯在线的产品,比如社区、比如工具、比如内容,已经没有多少生存空间了。
App 的世界已经趋于饱和,我们几乎可以在 App Store 找到各种各样满足不同需求的 app,每个 app 都在互相竞争用户的时间,线上的竞争如此激烈,一个新网站或新 app,可能一年只能获得一个用户 10 秒的使用时间。
面对这样的现状,作为一个创业者,如何才能获得更多的用户时间?
设想这样一个图景,你的创业项目是一本书,你最大的期望是希望用户把书读完。然而,用户在阅读时,可能一边还在看微信,一边在看综艺节目,一边还在吃着薯片,可能一个微信通知,就让用户离开了阅读状态,「专注」地去回复微信,你的用户时间被微信「抢走」了。
那么,如果你有权力,可以把用户都关在一个密闭的小房间里,并且能取走他们身边所有电子设备和零食,只给他们一本书,他们可能一两天就能把一本书看完。在这个小房间里,用户的时间都是你的。
又或者,你的书有足够大的吸引力,能持续占有用户的关注度,用户也可能很快地把书读完。
再或者,你能证明,读完你的书,用户能马上走上通往财务自由之路,用户也可能很快把书看完。
在这个图景里,书是你的产品,小房间是场景,吸引力就是你提供的精细服务。
在线上,我们已经很难把用户装进一个「小房间」里,让它只能看书,因为面对屏幕时,用户有太多选择。
但在线下,用户的时间是可以被某个线下场景独占的,比如等公交时,被公交站独占,吃饭时,被餐馆独占,那么,如果在这些用户时间被独占的场景,提供最适合这个场景的服务,是否更容易让用户从微信、从手游中离开,去使用这个服务?
也就是说,与线下的场景分享它所占有的用户时间是有可能的。
就像张小龙在演讲中提到的,如果你去到长途客运站,刚好你看到有个二维码可以扫码购买车票,显然在这种场景下,你扫码的可能性会比在线上时高,这样,就相当于你原本被客运站独占了时间,这个购票产品,在这个场景里,与客运站分享了你的时间。
这样一种场景化的推广方式,是否比在线上投放一个广告更容易获得用户?实际上,线上推广的成本已经奇高无比,而且往往很多推广带来的都只是一次性的用户,不少创业者已经在思考如何通过线下场景化的方式更低成本地获客。
小程序主推线下场景,除了带着腾讯「连接一切」的目的,其实也迎合了挖掘线下流量的趋势。
5、小程序想要最短服务路径
微信试图用小程序来重新定义服务路径的长度。
过去几个月,业界一直在讨论微信对小程序的定义:即用即走、触手可及。这一度让开发者疑惑,因为如果微信你期待我做的产品是即用即走的,那为什么我要开发小程序?难道产品不应该想方设法粘住用户么?
这种疑惑,是因为很多人把眼光放到了「即走」上面。事实上,好的产品用户自然会回来使用,不必花小伎俩留住用户,就像
Google,你不会因为它给你提供了精准的搜索结果「即用即走」了然后再也不用,相反,下次想搜索时,你还是会打开
Google。所以问题就变成,我们怎样才能让用户判断我们的产品是好产品?
用户的时间很宝贵,要让用户第一次使用就喜欢我们的产品,显然要让用户在最短时间里感受产品的核心,判断是不是他想要的,而不是:
打开 app,默认看几秒钟广告
第一次使用需要花时间注册
功能层层堆叠,难以查找
就像写文章一样,如果读者没有在短时间内判断文章的价值,他就可能停止阅读。
所以,如果我们做的产品确实是好产品,问题回到了「即用」上面,如何让用户马上感受产品的好?
答案是 & 建立最短路径。
如果我们认同,帮用户节省时间的产品是好产品,那么,服务号就不是一个好产品。
我明明只是想买一张汽车票,我需要扫码关注一个买票的服务号,关注后我需要花时间寻找买票的菜单,然后可能还需要注册才能完成支付。为什么不能扫码后直接购买?为什么要先关注?为什么不能在武汉扫码就默认选择武汉出发的票,在北京南站扫码就默认选择北京南站?
小程序没有关注功能,它所期待的,是用户扫码后立即获得服务,就像张小龙在演讲时举的例子,扫码后立即购票,不用关注,也不用花时间寻找购买按钮,甚至,扫码后自动用微信帐号登录,连注册的时间也节省下来。
相比之下,小程序比服务号更节省用户时间,缩短了用户获得服务的路径。用户在整个过程中是畅快且愉悦的,当他下一次需要服务时,自然会想起曾经「即用」过的产品。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推断,微信之所以要逐渐用小程序替代服务号,是因为服务号并没有为用户建立比 app 更快的服务路径,没有节省用户时间。
6、场景化的最短路径
脱离场景讲缩短路径是耍流氓,不妨举几个例子。
6.1线下场景
一个小程序能生成 10000 个带参数二维码,用户通过不同的二维码可以进入同一个小程序不同的页面。
拿前面公交车的例子举例。假设某个城市,每一个公交站的每一路车的站牌上都贴了不同的二维码,在等车的乘客扫某路车的二维码,就可以知道该路车的位置以及预计到达时间。
如果拿服务号来做,也能生成带参数二维码,但用户依然需要点击关注和点对应的链接进入公交车的页面。如果拿 app 来做,除了需要下载之外,我们还需要输入想查找的公交车号码。
显然,小程序在等车这个场景中,缩短了用户获得信息的路径。用户将会更喜欢。
你可能会说,上面说的,用 HTML5 不也可以实现么?每一路车不就是一个不同的 URL 么?是的,但在这个场景里,HTML 的体验远远没有小程序优秀。
所以,小程序可以缩短线下场景的服务路径。
6.2社群场景
在《小程序的想象力》这篇文章里,我曾经说过,微信小程序是适合做垂直社交产品的。
你会发现,不管哪个产品里,但凡我们跟其他人建立了联系,几乎都会交换微信号,然后就在微信里继续聊,而很少回到原来的产品。
因为我们的社交关系已经被微信牢牢握住。然而,每个人都有垂直社交的需求,比如,我喜欢看赛车,所以想跟其他喜欢看赛车的人交流;他喜欢旅游,想和其他驴友交流心得;A 和 B 都是冯大辉的粉丝,他们想和其他大辉粉一起交流&&
过去大半年,你会发现大辉经常在公众号推他的小道消息读者群,最初,这个读者群是基于另一个 app 的,后来,这个 app 出了微信网页版。
你可以很容易想象,从公众号导流到一个 app 是很不容易的,况且,还是导流到一个非刚需的垂直社交圈子里。
路径太长,用户很容易流失。
设想小道消息读者群,或者可能会有的「可能吧读者群」是一个微信小程序,用户在微信里就直接使用,转化率是不是会高很多?
如果结合小程序可以在对话列表置顶、可以收藏、可以深度搜索的特点,这种垂直社交的转化率和活跃度是不是会高很多?
所以,小程序可以缩短社群场景的转化路径。
6.3协作场景
和社群场景类似,以往我们要在手机上与同事做工作上的沟通或协作要通过微信之外的工具,但与外部合作伙伴的沟通又必须回到微信,信息在两个工具之间并不能做很好互通,在这种场景里,沟通的路径被拉长了。
设想一个公司内部沟通用的是阿里的钉钉,但与外部沟通依然是微信,假设(不过不太可能)阿里做了一个微信小程序版本的钉钉,这个公司的协作和沟通就可以全部在微信里进行,不管是信息的传输路径还是员工的协作路径,都被缩短了一大截。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做小程序就是缩短了路径?因为绝大部分中国用户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被微信这个「场景」霸占了,通过小程序,可以与微信分享用户的时间。
所以,小程序可以缩短协作场景的沟通路径。
7、小程序生态的3个阶段
这篇文章其实是比较发散的,如果你已经读到这里,那么,让我们回到小程序本身吧。
因为写了不少关于小程序的文章,过去几个月很多人问我小程序适合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小程序是一个生态、这个生态希望连接更多线下场景
生态里出现的产品,会分3个阶段
这 3 阶段分别为:
7.1摸索与搬迁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开发者的摸索和互联网公司的搬迁为主。开发者会在这个平台做各种小玩意尝鲜,看看能玩出什么花。互联网公司会把已有的业务,复制一份到小程序平台,比如美团、携程等。
这个阶段里,会出现各种围绕小程序生态的产品,比如:
快速拼装小程序的服务
培训(比如有可能学院)
数据统计(比如阿拉丁)
小程序商店
这个阶段,大家都在摸索。
一句题外话,我认为小程序商店对用户来说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小程序的获得应该是场景化的,而不是通过在商店探索获得,试想我们已经有多久没有在
App Store 探索新的 app
了?但对开发者来说,用来研究竞争对手,是个不错的工具,用来做数据服务帮助广告主做投放决策,也是不错的,本质是,这是个 to B 的产品。
7.2工具阶段
因为大部分尝鲜者都是互联网公司,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线下能力是比较弱的,如果要针对微信场景做深度尝试,从成本等角度考虑,他们会优先寻找基于微信的线上场景。
互联网创业者的嗅觉很敏锐,他们会很快找到用户在微信里未被满足且能用小程序满足的需求,前面提到的社群场景、协作场景有可能会在第二阶段出现。
7.3场景化阶段
有了开发者的尝鲜和互联网公司的产品搬迁,小程序已经逐渐为人所知,真正的场景化小程序会在这个阶段出现并被推广到普通用户身上。
这个阶段强调的是场景化和本地化,线下的流量在这个阶段可能才被真正激活,被真正地连接起来。
8、通过小程序看趋势
小程序的本质是提供一种服务触手可及的能力,并建议开发者尝试连接线下场景,一方面为开发者带来新的流量,另一方面,帮助微信构建更大的帝国。
这篇文章的目的,与其说是分析微信想要什么,不如说通过微信小程序看创业的趋势,因为小程序想要的,其实也是创业者想要的。
前面举例的场景化最短路径,如果支付宝也做一套应用号,我相信他们也会采用同样的思路。
举这些例子,包括分析微信为什么要让小程序先主攻线下,并不是想说微信有多精明,而是想通过我观察到的现象,抽离出一些趋势,比如线上已经没有太多流量空间但线下依然有可连接的机会,比如能帮自己节省时间可能是用户越来越看重的产品特性,比如场景化的精细运营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即使没有小程序,这些结论在 2017 年依然成立,甚至接下来几年,也是做产品、创业时应该花时间去思考和实践的。
【编辑推荐】【责任编辑: TEL:(010)】
大家都在看猜你喜欢
调查热点头条原创原创
24H热文一周话题本月最赞
讲师:108831人学习过
讲师:151088人学习过
讲师:12035人学习过
精选博文论坛热帖下载排行
本书紧紧围绕“软件架构设计”这一主题,立足实践解析了软件架构的概念,阐述了切实可行的软件架构设计方法,提供了可操作性极强的完整的架...
订阅51CTO邮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餐饮行业小程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