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市西埌镇垠镇黄少明是什么职位

Processed in 0.061507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EnabledProcessed in 0.041948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Enabled北流市中心一角  北流市,()所辖的一个,位于东南部,南与、、接壤。总面积2457平方公里,辖2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278个行政村,2010年总人口136.26万人。据统计全市有汉、壮、瑶、苗、回、布依、仫佬等2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人口的0.92%。原籍北流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30多万人,分布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广西第二大侨乡。北流因境内向北流而得名,上曾“富甲一方”,素有“金北流”之称。以中国日用陶瓷之都、中国荔枝之乡、水泥之乡、建筑之乡、水稻高产之乡、世界铜鼓王的故乡而闻名。&  北流历史悠久,永明六年(488年)置,以境内流向而得名。(502—557)置北流县,为北流行政建置之始。四年(621年),以北流县、普宁县(今)设置,六年(627年)更名,治所在北流长达百余年。历、、、,至今县行政建置已有1400多年历史。旧称“粤桂通衢”、“古铜州”,素有“小佛山”和“金北流”之称,是世界铜鼓王的故乡。改革开放以来,北流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广西十强县(市)前列,以之乡、之乡、之乡、之乡、高产之乡闻名遐迩。日,北流经批准撤县设市。目前市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万人。绝大部分为汉族,少数民族仅占0.92%。  北流人杰地灵,进士曾任四川道监察史10年,中进士13人,其中19岁中进士点,被誉为“北流神童”;新进士宝和殿复试获一等一名,授职,担任国史编纂,其才思敏捷,学问渊博,时人誉为“才压三江”。现代北流籍的著名专家、学者有国学巨擘、有机化学家、画家、铁道工程专家、教育家、诗人、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光学家、水电专家、音乐家等。北流还是一代名将、总指挥、红八军军长的故乡,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北流市行政区划&&&&&&&&&&&&&&城南新区一角    北流市下辖3个街道、22个镇。  3个街道:陵城街道、城南街道、城北街道  22个镇:北流镇、新荣镇、民安镇、山围镇、民乐镇、西垠镇、新圩镇、大里镇、塘岸镇、  &&&&&&&&&&&&& 清水口镇、隆盛镇、大坡外镇、六麻镇、新丰镇、沙垌镇、平政镇、白马镇、&&&&&&&&&&&&&&&&&&&&&& 大伦镇、扶新镇、六靖镇、石窝镇、清湾镇北流市历史&  南朝齐永明六年 (488年) ,置北流郡,因流向由南而北,故名 ,无属县。&  南朝梁(502—557年),北流郡改称北流县,是北流县行政建制之始。北流县宋、齐属越州,梁、陈属合州。&  隋属合浦郡,大业二年(606年),废陆川县建置并入北流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北流县析置北流、陵城、扶来三县,复置陆川县,均属铜州(治所北流)辖地,贞观元年(627年)属容州。乾封二年(667年),北流增置罗卞县(治所今六靖长江村)。总章元年(668年),又增置峨石县(治所今隆盛香圩村)。新增之两县及扶来县属禺州,北流、陵城属容州。&  宋开宝五年(972年) ,撤销峨石、扶来、罗卞、陵城四县,其地并入北流县,属容州都督府普宁郡辖地。&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北流为容州路总管府辖地。明洪武十年(1377年),北流县改隶梧州府郁林州。&  清顺治八年(1651年),北流改属梧州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属郁林直隶州。民国元年(1912年),北流属郁林府。&  民国2年撤郁林府,设立郁江道,北流为其属县。3年,改郁江道为苍梧道,北流属之。15年,广西省政府成立,废除道制,北流直属省府。19年,北流属郁林民团区。21年,北流属梧州民团区。23年,民团区改为行政监督区,北流属梧州行政监督区。25年,置浔州行政监督区,北流属之。同年,增设郁林行政监督区,北流属之。29年,郁林行政监督区改为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简称第六区),北流属之。31年,原第三、五、六区合并为第三区,北流属之。36年,北流、郁林等6县划出,新置第九行政督察区(简称第九区),北流属之。&  解放后,仍称北流县,属郁林专区。1951年7月属容县专区。1958年7月撤销容县专区,设立玉林专区,北流属之。1971年,玉林专区更名为玉林地区,北流属地区。1994年撤县建市。仍属玉林地区。日,撤销玉林地区,设立地级玉林市。北流属之至今。北流市的经济建设工业化主导地位突出  北流市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开展"振兴工业,服务工业"大会战,通过抓园区建设、项目发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节能减排,全市工业经济蓬勃发展。200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98.06亿元,增长29.6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46.2亿元,增长41.86%;工业增加值完成32.68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6.9%;工业实现税金3.5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2.96%。陶瓷、机械、食品、电子等15类产品畅销欧美和东南亚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成为广西首个外贸出口超亿美元的县(市、区)。  水泥产业  北流是著名的水泥之乡,丰富的石灰岩和粘土资源为水泥工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几年来,北流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合作共赢战略,积极引进海螺集团先进的水泥产能,逐步淘汰落后的水泥产能,优化水泥产业结构,做强做大水泥产业,形成集群发展态势。全市现有水泥年生产能力450万吨。龙头企业广西北流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首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已建成投产。海螺水泥第二条生产线已于日开工建设。海螺水泥两条生产线建成后,全市水泥生产能力可达600万吨,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北流海螺厂区一角  陶瓷产业  北流制瓷业始于夏商,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壮大于近几年。尤其是建设广西北流日用陶瓷工业园区后,发展迅猛,已成为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这些年来,北流市大力实施"内强外引"发展策略,对内扶强扶优,做强做大日用陶瓷产业;对外大力引进工业陶瓷、建筑陶瓷、卫生洁具和美术陶瓷产业,实现陶瓷产业多元化发展。全市现有陶瓷企业5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1家,年产白瓷能力10亿多件。全行业有固定资产10亿元,从业人员6万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00多人。2007年,全市生产日用陶瓷11.35亿件,实现工业产值20.63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9.6亿元,实现税金1.24亿元,自营出口创汇9148万美元。  日用陶瓷生产经营标准化、国际化。产品主要有日用细瓷、炻瓷、高档瓷三大类,包括中餐具、西餐具、茶具、咖啡具、航空瓷具、酒店瓷具、旅游礼品瓷具、艺术瓷具、微波餐具九大系列2000多个品种,部分产品质量已达到国内同行业、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主要销往欧美和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北流市日用陶瓷产量占广西的26.3%,出口量占广西的86%,成为我国新兴陶瓷产区和重要出口基地,是我国日用陶瓷四大产区之一。  龙头企业形成规模化、品牌化。三环集团、铭超瓷业公司和仲礼瓷业公司已入选全国日用陶瓷企业50强。其中,三环企业集团公司年产日用瓷2亿件,员工8000多人,生产规模、销售收入和出口创汇三项指标连续七年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三环产品先后获"中国名牌产品"、"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称号,三环品牌被评为"中国陶瓷行业十大品牌"和"中国知名出口品牌"。2007年,三环集团产品销售收入8亿元,实现利税8000多万元,出口创汇6000多万美元。  陶瓷企业发展实现集聚化。广西北流日用陶瓷工业园区是省级工业园区,该园区规划总面积13.39平方公里,由陶瓷生产区、陶瓷文化街和陶瓷配套区三大部分组成。市委、市政府多方面支持和鼓励中、外企业加盟园区,共谋发展。目前,园区入园企业(包括配套企业)60家,已建成投产51家,在建9家,年产日用陶瓷超5亿标准件。2007年,北流日用陶瓷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8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 陶瓷产业发展形成多元化。在做大做强日用陶瓷的同时,积极引进建筑陶瓷、卫生洁具和微晶陶瓷、钢化玻璃器皿等项目,大力推动陶瓷产业向多元化发展。目前,三环微晶陶瓷已经投产,年产值可达1.7亿元,创税利4600万元;总投资1亿元的智鹏建筑陶瓷生产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已于今年3月投产。今年又成功引进了投资1.5亿元的永达建筑陶瓷项目和投资4800万元的红日紫砂陶瓷项目。其中永达建筑陶瓷项目已于6月28日开工建设。  陶瓷企业逐步实现生产清洁化。大力推进技术创新,节能减排,采取了奖罚并举的措施,强力实施陶瓷企业"煤改气"工程 。目前,全市对10条隧道窑进行了煤改气,36条生产线安装了高压静电除尘设备,3条生产线煤改电。  北流市委、市政府已决定从2007年起至2010年,市财政对陶瓷产业每年安排2000万元扶持资金,力争到2010年,全市实现日用陶瓷产值80亿元,年创税金8亿元以上。&&&&&&&&&&&& 万里顺机械厂  电子机械产业  电子机械产业是北流市工业发展布局上重点发展方向,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嘉裕电子、佳鑫电子等 企业,现有一定规模的电子、机械企业15家,总投资达3.61亿元,年产值3.8亿元,就业5000多人。其中:佳鑫电子企业用地270亩,已投资2.3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50000多平方米,计划把属下12家子公司全部转移到北流落户,计划全市电子、机械产业企业达30家以上,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  服装皮件毛织玩具产业  服装皮件毛织玩具产业是北流市发挥与粤毗邻、交通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而发展壮大的新兴产业集群。全市有服装皮件毛织玩具产业150多家,年产值13.3亿元,就业35000多人。规模较大的企业有莉安娜制衣、南达时装、森仕服装、明华皮件、正润玩具、百达宠物玩具、宝极富手袋等。计划全市服装皮件毛织玩具产业年产值30亿元。 节能减排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自治区、玉林市的部署,北流市结合实际,按照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以壮士断臂的决心综合整治污染、能耗问题。  注重源头管理,淘汰落后产能。坚持对拟引进项目实行严格的环保审批,把好"污染源头"关。2007年以来,累计否决了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高污染、高能耗项目6个,放弃直接投资近10亿元。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大力扶持节能减排无污染的项目,推行清洁生产。加大技改力度,大力治理陶瓷黑烟、工业污水。强化污水处理,对制革、制药废水引进先进的生物处理技术,实行生化处理。  抓好监测体系建设。  动真格,令行禁止。对未按规定建设污染减排设施、偷排、滥排污染物、不按规定使用环保设施的企业,进行限期整改,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重罚,直至责令停产关闭。2008年,全市对60条烤花窑,8个再生纸厂,17家水泥厂分别作出限期治理。现有9家水泥厂正在安装除尘设备。对不符合要求的5家企业已责令停产。  节能减排,使北流的天空变蓝了、水变绿了,空气越来越清新,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由衷称赞。&&&&&&&&&&&&& 生化处理设施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按照自治区和玉林市的部署要求,近几年来,北流市实施改革开放、合作共赢战略,积极主动把北流的经济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珠三角经济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敞开大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至今共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项目297个,合同投资额132.75亿元,其中建成投产201个,投资超3000万元项目37个,上缴税收2.4亿元,就业人员4.5万多人,初步形成了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全市有较大规模电子企业6家(总投资3.35亿元,已完成投资2.61亿元,5家建成投产,1家在建),皮革加工企业52家,服装毛织企业84家,彩印、彩合、花纸、包装企业20家,玩具企业10家,其他企业29家。  ——建设工业集中区,打造承接东部产业洼地。主要是建设了广西北流日用陶瓷工业园区和鑫山东部产业转移园。目前,全市工业园区已有企业160多家,已建成投产140家,在建20家。2007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0%,上交税金1.5亿多元,占全市税收入的35%,园区企业安排就业10万人。  ——建设标准化厂房,"筑巢引凤"。北流市委、市政府从财政扶持、盘活闲置土地、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民间资金投资建设标准化厂房等方面制订相关优惠政策,出台了每建成一平方米且用于出租出让的标准化厂房,给予60元奖励的扶持政策,取得较大成效。目前,全市掀起了标准化厂房建设热潮,许多房地产企业和广东老板纷纷进入园区洽谈建设标准化厂房,预计今年全市工业园区可建成并出租标准化厂房超过20万平方米。  ——合作共建,创新建设工业园区模式。北流市不但引进企业,还充分利用北流的土地优势,借商引商,采取合作方式建设工业园区。目前,合作建设的工业园区有:广东省广西商会北流工业区、南部工业集中区、皮件集中区。  ——立足北流优势,有"的"招商。充分利用北流劳动力资源、农业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引进与陶瓷、水泥、皮件等支柱产业关联度大的产业。通过有"的"招商,提高了招商效果。  ——优化投资服务环境,以真诚引商。以开展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和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破解招商引资难题。对落户企业实行包办证、包招工、包回访、包解决问题等一条龙的"四包"服务,使企业早开工、早投产、早出效益,以真诚吸引了大批东部转移企业落户北流。  标准化厂房建设  随着北流市招商引资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东部产业转移企业落户北流,企业对标准化厂房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北流市根据现实需要,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打破资金、土地等瓶颈的制约,大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已建成标准化厂房21.89万平方米。其中,2007年全市建成17.79万平方米; 2008年建设目标为20万平方米,已建成竣工4.1万平方米,正在建设的15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的标准化厂房全部出租投入使用,在建的标准化厂房也与企业签订了预租协议。  坚持政策扶持,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融资平台,实现投入多元化。  落实目标任务,多方参与建设。  创新经营模式,降低投资成本。实行 "建设-租用"、"建设-转让"、"建设-租用-转让"等模式,为各类投资企业降低进入成本,吸引了大批项目进园入区。目前,广西北流日用陶瓷工业园区、鑫山东部产业转移园租用标准化厂房入园企业15家,租用面积规模12万平方米。  城镇化建设  &&&&&& 城乡风貌改造示范点----民乐 镇萝村新村北流市紧紧围绕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的中等规模城市的总体目标,按照"玉-北-福一体化"的要求,实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效益经营,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品位日益提高,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明显增强。目前,城区建成区面积已达18.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8.8万人,全市城镇化率达35.4%。未来5年内,北流建成区的总面积将达到2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5万。  高起点规划,城市布局科学合理。高标准建设,城市空间明显拓宽。高效能管理,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高效益经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近几年来,北流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先后获得了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广西文明城市、广西园林城市、广西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广西城镇化综合示范县等荣誉称号,连续五届夺得广西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特等奖。  农业发展&&&&&&&& 大容山瀑布  北流市特色农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北流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商品粮基地和荔枝生产基地,优质谷、荔枝、龙眼、提子、八角、蘑菇、奶水牛、三黄鸡、优质芭蕉、百香果、火龙果、花生、中药材、无公害蔬菜等农业优势产品名声远扬,水稻免耕抛秧面积位居全国县(市)第一,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被自治区农业厅认定为广西首个无公害农产品(荔枝)生产基地县(市)。生态家园、新型集体庄园、小集镇、人文乡村、社区型乡村五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得到了自治区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央新闻媒体采访团先后三次前往采访报道,"聚焦广西o北部湾"国际广播电视采访团也前往采访报道。2009年以来,全市引进推广超级稻、花生等品种30多个,引进农业新技术20多项;全市新增奶水牛、肉黄牛、三黄鸡等规模生产基地271个,建立全国最早成熟优质提子示范基地7个共3000多亩,超级稻、花生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成为全区的样板;优质香蕉、百香果、提子等高效农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9.4万亩;无公害稻谷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通过了区农业厅的产地认定,其中稻米产品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全市现有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玉林市级11家。这些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了7.5万户农民靠发展种养业致富增收。结合城乡风貌改造,坚持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治区城乡风貌改造示范点之一民乐萝村风貌改造取得了较好成效。  北流市山川秀丽,资源丰富  &&&&&&&&&&&&&&&&&&&&&&&&&&&&&&&&&&&&&&&&& &&&&& 北流设设县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具有丰富的旅游、矿产、劳动力资源。著名景点有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道教二十二洞天勾漏洞、汉代冶铜遗址铜石岭、古道名关"鬼门关"、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罗政村。境内已探明的矿藏有铁、黄金、白银、铅、锌等20多种,贮量特大的石灰石、高岭土、黏土为发展陶瓷、水泥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市劳动力人口达70万,有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近2万人,每年外出务工人员22万人,半小时交通区域内富余劳动力15万人,一小时交通区域内富余劳动力50万人。北流地理自然环境  北流地势北高南低,主要山脉北部有大容山其主峰梅花岭海拔1275.6米,为桂东南最高点。主要河流有16条,分属珠江、南流江和淦江水系,最大河流为圭江,全长121.6公里。属亚热带生风气候,光热丰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市境内山地主要为砖红性红壤。耕地中水田以潴育性水稻土居多。  地理位置和交通区位  北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北流市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西靠黎湛铁路和桂海高速公路,境内国道324线玉容一级公路横贯东西,连接广东水东港和广东高速公路网的北宝二级公路纵穿南北。南(宁)-广(州)高速公路、洛(阳)湛(江)铁路经过北流,并在北流设有火车客运站、货运站和多个高速公路出口。从北流出发,2小时可达南宁、北海,4小时可达广州,5小时可达珠海、桂林。北流还形成了镇镇通硬化公路、村村通四级公路的现代化交通大网络。&北流市--旅游服务北流旅游概况  北流市古称铜州,位于玉林市东27公里处,广州至南宁等级公路贯穿其境,陆路交通发达。北流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 北流沟漏洞  北流市山川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二十二洞天”的勾漏洞风景区;有桂东南第一峰、高山瀑布的大容山森林公园;有丹霞奇观、铸铜遗迹的铜石岭;还有伟人山、鬼门关、大成殿、景苏楼、粤东会馆等。北流市的旅游设施齐全,拥有金荔酒店、精通酒店、荔园饭店、东方酒店等一批星级饭店,可为宾客提供食、住、游、购、娱等不同层次的服务,以满足客人的需求。  北流市是中国的“荔枝之乡”和“陶瓷之乡”,热情的北流人民欢迎海内外朋友前来投资、观光、旅游度假。  北流旅游线路  一日游  A线:北流接团—乘船游圭江—观圭江大坝—勾漏洞—李明瑞纪念馆—孔庙—景苏楼—送团  B线:北流接团—孔庙—景苏楼—李明瑞纪念馆—勾漏洞—圭江大坝—乘船游圭江—送团  二日游  D1北流接团,游勾漏洞风景名胜区,观道教二十二洞天奇特的喀斯特地貌—铜石岭风景区(丹霞奇观)—景苏楼,晚饭后乘船夜游圭江,沿途观龙桥夜月、圭水秋波、望夫山等。宿:金荔酒店或同级  D2游风光旖旎的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市内大成殿—铜鼓博物馆—李明瑞纪念馆—三环集团(瓷器)购物,送团。  北流旅游服务设施  金荔酒店位于北流市中心,汽车总站对面,是一栋高23层集办公、商务、住宿、餐饮、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三星级酒店。拥有大型停车场,豪华单人、双人、三人套房52套,能供300人同时用餐的中餐厅和设有70个餐位的西餐咖啡厅,还配备观光电梯、桑拿按摩、娱乐健身中心和大型会议室、夜总会等设施。&&&&&&&&&&&&&&&&&& 铜石岭  北流市人民政府招待所拥有场地面积9500平方米,共有客房120多间230多个床位,有能停放60多台汽车的大型停车场,所内设有餐厅、豪华包厢,可承办各类宴席。有装饰豪华、设备一流的ok厢房20多间,还有歌舞厅、商务中心等综合性服务设施,是顾客食宿、娱乐的理想选择。  东方酒店是港商独资兴办的一家功能齐全的现代化酒店,环境幽雅。酒店拥有空调高档、中档、普通客房60间,内设闭路电视、国内国际直拨电话。餐厅豪华宽敞,夜总会装饰高雅,票务、洗衣、汽车出租、桑拿浴、按摩一应俱全。是会议、设宴、差旅、娱乐的最佳选择。  荔园饭店是直属市政府管理的、园林式的旅游涉外饭店,位于市中心,环境幽雅,由风格各异的华清园、荔香园三幢主体建筑构成,拥有高中档客房床位160多个,大、中、小空调会议室,餐厅,舞厅,有北流唯一的室内露天游泳池和桑拿浴室。酒店的服务设施齐全,装修豪华,设备先进,安全舒适。是融住宿、餐饮、歌舞、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酒店。  北流市精通大酒店是由广西北流精通兽药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按四星级标准投资兴建,是一座集住宿、饮食、康乐、商务活动为一体的高级商务酒店。酒店拥有各类客房110间套,全部设有中央空调系统,设备齐全的卫生浴室,24小时冷热水供应,IDD、DDD直拨电话,“迷你吧”和多频道的电视节目,此外,还设有中餐厅、高级包厢、西餐咖啡厅、大堂吧、歌舞厅、夜总会、商务中心、多功能厅、游泳池、停车场等综合服务设施。  北流市游船公司成立于2000年6月,拥有圭江号、顺风号、好望角等游船14艘,客位1000多个。游客乘船品茶漫游圭江,一路上可观赏到景苏楼、西牛古井、龙桥夜月、圭水秋波、文化长廊、印岭朝霞、金龟吸露、望夫山、圭江大坝等两岸迷人的风景,让你留恋忘返。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晚风习习在船上听歌、品茶,夜游圭江别有一番情趣。 旅游景点  大容山森林公园  &&&&&&&&&&&&&&&&&& 大容山大容山森林公园位于北流市北端23公里处,总面积2930公顷,平均海拔1000米,其中莲花顶海拔1275.6米,为桂东南第一高峰。  勾漏洞风景名胜区  勾漏洞风景名胜区位于北流市城区东面3公里处,占地面积204公顷,是全国道教“三十六洞天”的“二十二洞天”。  铜石岭探秘  中国是世界上保存铜鼓最多的国家,也是拥有铜鼓历史文献最丰富的国家。日,新华社发布了一个轰动世界考古界的消息:当今世界上第一次找到铜鼓铸造遗址,发现北流型铜鼓铸造遗址——中国广西北流铜石岭。  铜石岭  铜石岭位于北流市东郊10公里处,分大小两山,圭江自南而北饶过山前,山层变耸秀、巍峨壮观,石皆紫铜色,有的兀然独立,骨骼清奇;有的苍茫一片,气势雄浑。  李明瑞、俞作豫纪念馆  李明瑞、俞作豫纪念馆位于城东北的田螺岭,该馆是纪念红七军、红八军首领李明瑞、俞作豫而建的。  大成殿  大成殿又名孔圣殿,高18.7米,长15.77米,面积247.6平方米,为两层重檐歇山式宫殿建筑。北流孔庙建筑设计精巧严密,体现了古代建筑艺术风格。  景苏楼  景苏楼位于城区南门外河滨公园内,专为纪念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留迹北流而修建的,楼前有匾额“坡仙舣筏”。  伟人山  伟人山位于北流市陵城镇甘村地段(玉容一级公路旁),有一座大石山,平地突起,酷似一位巨人仰卧朝天  北流市文化  北流地处祖国南疆,与中原文化的开始接触,有实物可证的,应是铜鼓文化。汉代,世界最大的铜鼓在北流出现,标志着北流文化的第一个高峰。唐宋以后,中原文化对北流的影响更大,至清朝乾隆、嘉庆时期,北流进入了文化的黄金时代。后来,由于多种原因,北流文化曾出现下滑迹象。到民国时逐渐恢复发展,进入北流文化的美玉时代。  乾嘉:北流文化的黄金时代  铜鼓文化、“贬官文化”对北流文化之影响&&&&&& 外国朋友到三环参观  北流铜鼓出名,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与之相应的铜鼓文化更是意义深远。据专家考证,铜鼓的铸造,曾吸收了中原铸铜文化的成果。至汉代,北流型铜鼓“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世界最大的铜鼓在北流出现,标志着北流文化的第一个高峰,也是难以逾越的高峰。至晋代,葛洪为勾漏令,葛洪是道家的代表性人物,又是青史留名的医学家、化学家,著有《抱朴子》内外篇及《肘后救急方》等多种典籍。北流人纪念葛洪,实质上是对中原文化依皈和认同的典型事例。唐宋以后,中原文化对北流大地的浸润影响加大,其中尤以“贬官文化”为甚。唐宋间,贬官南来,路经北流者不乏其人,如唐代沈佺期、李德裕;宋代苏轼、李纲;明代的解缙等贬官,皆饱学之士,虽鸿迹之偶经,但对北流文化的影响却极其深远,其直接结果,便是北流文气初开,“敦品力学,代不乏人”。中进士者,宋有冼积中、坦中庸,明有陈文昌、李文凤、李宏,这些人物的出现,不仅标志着北流文化已渐与中原文化融为一体,更重要的是为清朝乾隆、嘉庆北流文化黄金时代的到来造成了一种蓄势。  北流文化的“乾嘉盛世”  清代自顺治开国,历经康熙、雍正,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安定时期,社会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北流在康熙年间建孔庙(大成殿)、修县志,雍正年间修勾漏洞,都是当时一种重大的文化举措。地方官员贤达重视文化,奖励学人,更促进了北流文化的发展,缩短了北流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差距,到了“乾嘉盛世”,北流便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文化的黄金时代。乾隆十五年,建铜阳义学,嘉庆十三年改为铜阳书院,这是当时北流的最高学府,由名师执教,先后执掌教鞭的如梁孔珍、李治泰、夏之松等人,皆一时之选。北流清代文化名人,多出铜阳门下。乾隆时进士,在京任内阁中书的北流籍人士有柯之澍、罗爌、梁孔珍、李治泰;嘉庆年间,中进士三人,为阙邦觐、李绍昉、梁宗敏。乾隆年间,中举31人。嘉庆年间中举13人(中有先举人而后进士者)。从中可见北流文化的飞跃和后继有人。乾嘉时的北流文化有着南来移民性和家族性特点。下面我们试看几个文化型家族的情况。  南门李:一门四进士  南门李家族的来祖李廷柱,湖北安陆人,学识丰富且娴熟弓马。康熙时,在福建著军工,后题带粤西为北流千总,是文武全才,著有《临流三集》、《扣角吟》、《燕赵余言集》。其玄孙李治泰是乾隆年间进士,曾任江苏盐城知县、扬州知府,告老回北流后,掌教铜阳、紫泉(玉林)、绣江(容县)书院,“生徒悉重学行,有科甲登仕版者数十人”。治泰第三子李敏贤,道光年间进士;第二子李敏暘 ,道光年间举人,退休后也掌教铜阳书院,著有《史论》二十卷。李治泰的侄孙李善章,道光举人,博通经史子集,离官后主教铜阳及玉林、兴业各书院,“书院名下,士多出其门”。其长子李士瑞、四子李士琨都是进士。南门李就是北流的一门四进士(父子进士和兄弟进士)的文化家族。李士瑞后来做到国子监丞,更是国家最高学府的高级教授(或官员)了。  附城夏:3个儿子中“乾嘉”举人  附城夏姓先祖夏友亮(俗称夏老五),其先来自广东南海,少孤贫,经商起家。北流人传说他从香炉底拾得一文钱,连赌二十一盒幺(念“腰”),发了大财起家。(这被认为不确。哪有赌博之家出大儒的?)夏老五有个特点,他十分尊敬读书君子,极好学,平时督课子弟读古人书,他坐在旁边听着,终夜不倦。儿子之松,之瑚,之琳,分别成为清乾隆、嘉庆年间举人。夏之松更是当时北流的名师,他淡于仕宦,做官一年便辞职回乡掌教铜阳书院八年,北流才俊,多出其门下。他的诗曾被巡抚学者梁章钜收入《三管英灵集》行世。夏友亮甥孙阙邦觐(祖籍福建),受业于舅父夏之松,邦觐聪慧绝伦兼之好学,是个大才子,17岁中秀才,18岁中举人,19岁中进士入翰林院,次年卒于京师。阙邦觐少年得志,不但是北流文化史上的奇迹,在中国文化史上也不多见。  朱砂李:一家三代,科甲连登  朱砂李家族的先人李毓蕃,其先福建籍,后由茂名迁来北流清湾。毓蕃是乾隆举人,其子程泌“以选拔朝考二等补教职”,其孙李绍昉嘉庆进士。毓蕃生平嗜学,以教授培植人才为乐。绍昉满腹经纶,兼工书法。入翰林院,任国史馆编修。著有诗集《勾漏山人集》。丁忧回乡,热心地方文化建设,倡建城东奎光塔,参与地方文化活动。毓蕃一家三代,科甲连登,成了北流文化史上的佳话。  东平梁:世代书香,人才绵延  东平梁姓来祖梁遗,字东平,河南汝州人,南宋进士,官至朝议大夫。南宋灭亡后,拒绝仕元,落籍北流。梁遗孙梁经,明洪武间举人。梁遗裔孙梁台玉,明亡后拒绝仕清,与祖梁遗被尊为“北流二节士”。台玉著有《击木诗集》。梁遗裔孙梁孔珍,乾隆进士,为官卓有政绩,回籍后与李治泰主编《北流县志》,掌教铜阳书院,人才多出其门。孔珍诗书画均佳,得之者奉为至宝。梁遗裔孙梁宗敏,嘉庆进士。宗敏才思敏捷,少年即成文名,历掌北、陆、兴各书院。与李敏旸等人筹建宾兴馆,劝捐置产,支持北流士子求学。梁遗家族,世代书香,人才绵延,代代不乏通儒硕学,是北流文化的奇观。  在封建时代,科举考试的成绩,往往反映了当地文化水平的高低。乾嘉年间北流人才辈出,科举场上捷报频传,是北流文化的黄金时代。以上列举北流当时的四个名门望族,只是当时北流文化的侧影,远非全体。这几个家族的特点:一是家族外来,有较好的经济条件。二是世代书香,在家族或家庭中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上进精神,继往开来。三是功成名就的饱学之士,去官回籍之后,提倡和推动教育,呕心沥血,以培育人才为荣为乐。四、地方有识之士,慷慨助学,成绩卓然。  民国:北流文化的美玉时代  北流文化经历了清朝乾隆、嘉庆黄金时代,至道光、咸丰年间得奋其余烈,在科场上仍有可观成绩,然颓势已渐露端倪。咸丰、同治年间,颇显下滑迹象。考其原因,在于国内外的不利形势。一是从1840年(道光三十一年)肇始的太平天国起事,使南中国长期陷于兵荒马乱的蹂躏。在北流,匪患连绵的“咸丰年”,盗贼如毛,更是令人谈虎变色,那些贼匪攻城破寨,打家劫舍,杀人放火,劫掠财货,无所不用其极。贼群过处,庐舍为圩,玉石俱焚。更有甚者,他们连读书人也不放过。1857年(咸丰七年),范亚音贼众攻破北流城,杀典史施源,禀生张贤禄,附生夏延龄、张家玉,增生梁缙禧。名士举人梁宗敏被逼自杀。直到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朝,建立民国,北流的社会才又相对安定,文化也逐渐恢复发展。  一间著名的中学  晚清的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建立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此风于民国初年吹至北流。民国元年,县内有识之士,开始筹建北流中学,次年建成北中民二楼,又次年开始招生,北中建校至今,已近100年。“看欧风美雨,正暮鼓晨钟”,从《北中校歌》这句歌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北中放眼世界与时俱进的精神。著名的国学家、诗人、教育家冯振;机电专家吕焕祥等不少饱学力行德高望重之士,先后出任北中校长,建立了一套严格、科学的学规制度,使北中成了大批培育人才的沃土。像版画家马达,银行金融家罗豫禄、刘古谛,水电专家窦章桂,历史学家陈千钧,光学大家顾去吾,航天科学家陈奇妙,气象学家陈瑞荣,河港工程专家李毓锦,船舰动力专家陈蒲英,外交官邓朝从、杨家春,计算机专家刘甲耀等都是精英人才。俞作豫、黄嘉菊、李殷丹等,都是北中的学生。作为民国时期北流的最高学府,北中不但在培养人才方面成绩斐然,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不凡的业绩。  民国16年,在广西第一次中学生运动会上,北中夺得了足球冠军,传誉八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北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是相当高的,冯振任校长时,就用英语授课;吕焕祥不但自己用英语讲授物理课,而且还经常请天主堂(美国)神父来开讲座,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当时有些学生就是用英文写日记的。种种情况表明,北中是一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校。后来,北流二中(1927年)、三中(1930年)、四中(1930年)相继建立,北中则于1941年开始招高中学生,至此,北流中学格局基本形成,造成了北流文化迅速提高的合力,直追国内先进省区。  一群最初的大学生  据1935年重修的《北流县志》统计,当时已有124名大专毕业生(在校生未统计),当然,这不是完全的数字。这些学生有两个特点,其一是,部分成了美国、日本等国的留学生,如罗豫禄、梁士梯、梁士梓、梁毅之、李乃浚、李唯真、刘古谛、冯介、陈柱、陈一百等。其二是,出现了若干学自然科学的优秀人才,如吕焕祥就是上海交大电机系的优秀学生,冯介则是美国伊利大学机械工程学硕士等等。这些大专生和留学生,是北流文化的精华,是北流教育的亮点。  一个具有国内外影响的学者专家群的出现,标志着北流文化教育发展的实绩。如陈柱(留日),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有一百多种论著,至今他的学术著作仍然不断再版行世。冯介(留美),土木工程专家,修建湘桂铁路的工程师和技术组主任,在建筑学界与梁思成齐名,有“北梁南冯”之誉。冯振,原考取留学美国工科的大学,后因事滞留国内,长期主持无锡国专教务的教育家,是国学家兼诗人,朱东润、周振甫、冯其庸等都盛赞他的诗歌。马达,著名版画家,曾任教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后为天津美协主席。吕焕祥,电机专家,是广西无线电事业创始人。这里只举述了几个人,借一斑以窥全豹。他们是北流文化天空的明星,是北流文化天平的砝码。  一个家庭留学生群  北流新丰观南塘屏梁士枢、梁士模兄弟之家是旧时东平梁的首富。梁士枢早年赴南洋经商,发了财,回国后又大办实业;梁士模为民国名宦,民国初年曾为国会议员,交通部次长,孙中山大总统顾问。这两兄弟本来出身世家,文化根底深厚,文化意识特浓;加上见世面多,感知时代脉搏,深谙送子弟读书的重要,于是便很自然地在他们的家庭出了一个留学生群。  留学生群成员:梁士梯,东京帝国大学高师;梁士梓,福冈高等工业学校;梁 栻,东京日本大学福岛高等商业学校;梁毅之(女),奈良女高师;梁左四(女),东京高师;梁景英,日本工科。  这个留学生群遍及诸多学科,诸贤各自为国效劳,贡献颇大。  一所国学专科学校  无锡国专是我国国学名校,抗日战争期间曾两度迁来北流,由北流籍国学家冯振代理校长,先在山围后在萝村借屋授课,得到当地人士全力支持,一代名师钱仲联、饶宗颐、郑师许、蒋庭曜、蒋庭荣、张世禄、俞瑞征、吕逸卿、王子畏、陈一百、封祝祁、吕集义等人云集北流执教,极一时之盛。国专迁北流,成了中国抗战教育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章。&
词条分类[]
按学科分类:
按行业分类:
按地域分类:
开放式分类:
注释信息[]
扩展阅读[]
1.北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新华网:
相关词条[]
申明:1.中文百科在线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一些人是某学科领域的专家)贡献,供您查阅参考。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健康、经济、法律相关问题),出于审慎起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2.中文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给予删除。3.如需转载本页面内容,请注明来源于www.zwbk.org
词条保护申请
* 如果用户不希望该词条被修改,可以申请词条保护
* 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该词条会被设为不能修改
注意:只有该词条的创建者才能申请词条保护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评论评论内容为网友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109.230.216.*在
11:17:32 发表
TYVM you've sovled all my problem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流市大伦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