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预测未来十年房价会越调越高吗

房价调控越调越高?这或许才是最有效的方法_网易财经
房价调控越调越高?这或许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房价调控越调越高?这或许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盛松成,龙玉,授权华尔街见闻发表。关注作者更多文章可点击作者头像关注。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华尔街见闻立场。
我国房地产调控的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房价几乎单边上涨,似乎越调控,房价越高。就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而言,我们认为,调控效果欠佳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将房地产供给调控与需求调控并重。2016年10月,国内多个房价上涨较快的热点城市再次推出了房地产调控政策。从密集的调控政策可以感受到大家对房价高企、资产泡沫和中国经济未来的担忧。
总的来说,需求调控主要侧重于短期,供给调控则更加侧重中长期,且供给调控有助于稳定公众预期。在市场分化的情况下,在分类施策、因城施策的背景下,我国房地产调控需要注重供给与需求相结合、长期调控与短期调控相结合,并处理好房地产市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可以看出,政府已经开始关注供给端的问题,从而提出了&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落实人地挂钩政策,根据人口流动情况分配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地方政府责任,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盘活城市闲置和低效土地。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等与供给调控相关的内容。
一、我国房地产调控以需求调控为主
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和房地产调控政策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反映了我国房地产调控以短期需求调控为主的特征:当房价过高时,通过抑制需求来给市场降温;而在房地产低迷或萎缩的时期,同样是运用促进需求的手段进行调控。例如,2005年出台一系列需求调控措施后(包括取消住房贷款利率优惠政策、上调房贷首付比例等),房地产销售增速有了明显回落;房地产市场在2008年、2012年的上行,以及最近一轮房价上涨(2015年下半年开始),也都和各部门放松对需求的管制有关。
近期,热点城市再次推出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北京为例,日发布的《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加大住宅用地供应力度,合理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加快自住型商品住房用地供应,强化&控地价、限房价&的交易方式,进一步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等措施。上海继&沪九条&之后,又于日公布六条措施,严格执行限购、限贷等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以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通过比较几个一线城市最新一次房地产调控的措施(如表1所示),可以看到,各地房地产调控举措中,既有需求调控,也有供给调控,但仍然以需求调控(如限贷、限购政策)为主。并且,需求调控的措施更加具体、可落实,而供给方面的调控举措则是比较笼统、原则性的,短期内也难以落实。由于需求调控直接通过硬性标准抑制了交易量,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的,但却不是一个&治本&的方法。并且,我国房地产供给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二、房地产市场供给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
我国房地产市场供给端的问题比较突出,体现在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形成了分化,同时部分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过快。2016年以来,一线城市的住宅价格同比增速持续较三线城市高出十几个百分点。从百城住宅价格指数来看,截至2016年底,一、二、三线城市住宅价格同比分别增长25.20%、17.89%和9.24%。供给稀缺是热点城市房价高涨的最显性的原因。
首先,住宅用地和新建住宅供应不足。国有建设用地供应面积近年来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房地产用地面积下降更多。年,全国房地产用地占供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7.4%、24.8%和22.5%;2016年,房地产用地占供地面积的比例仅为20.8%(如图2、图3)。即使供应减少是由于总量供给过剩,住宅用地和新建住宅供给的结构性问题依然严峻。据有关方面监测,在16个热点城市中,有8个城市住宅用地供应量少于去年同期。厦门减少50.2%,上海减少47.5%,广州减少41.9%,北京减少30.8%,苏州减少21.1%,济南减少21%,南京减少13%,无锡减少9.1%。在16个热点城市中,有6个城市商品房住宅批准预售面积同比下降。北京下降32%,无锡下降27.2%,厦门下降23.6%,深圳下降21.4%,合肥下降15.9%,福州下降14%。从地价监测情况来看(如表2所示),一线城市住宅用地的同比、环比增速均持续、显著地高于其他用途地价。
第二,房地产的潜在供给难以满足居民对房地产的需求。截至2016年末,全国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5.66万亿元,同比增长12.2%。相比之下,购房贷款余额19.14万亿元,同比增长38.3%,增速比上月末高3.2个百分点,反映购房需求依然在上升。
第三,需求端的数量管制虽然使人们看得见的成交量下降,房价增速放缓,却并不能改变公众对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预期。直接从需求的角度进行数量管制,甚至有可能强化房价上涨的预期。2016年7月份,全国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4773亿元,同比多增1984亿元,占全部对实体经济贷款(4636亿元)的102.96%。尽管这一情形在近期已经有所缓解,但当前新增个人住房贷款依然占人民币贷款增量的近三分之一左右。居民部门加杠杆的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2016年9月末,江苏、广东、浙江、北京、上海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为33.80%、32.18%、24.62%、21.15%和18.24%,分别比上月末提高0.77、0.54、0.59、2.06和0.30个百分点。 5省(市)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全国房地产贷款余额的42.50%,比上月末提高0.07个百分点。供给的增加则更有利于稳定预期,应当重视预期管理对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但目前房地产调控中对于供给的措施依然比较抽象和笼统。
三、供给调控的意义及着力点
相比于需求调控,供给调控有利于从更加基础的层面改善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我国土地资本化的模式、以及当前各种资源集中于大城市的现实,都意味着我们需要从供给的角度寻求方法。
一是合理地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融资。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本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竞相追逐促进当地经济增长,需要一定的政府财力支撑。一方面,政府以低价形式将土地转让给工业企业,吸引企业投资并拉动就业,进而带动当地经济和政府税收的增长,在这个过程中,土地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值;另一方面,作为住宅用地的土地要素通过拍卖的形式转让给房地产商,供房地产商开发建设成商业地产用于居民购买,政府一般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的土地财政收入。
根据最新的测算,在房价的构成中,政府所得占房价的六成左右。研究表明,作为政府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土地出让金所占比重都接近50%,有的城市甚至占到了60%以上(周彬和杜两省,2010)。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2016年,全国土地出让合同总价3.56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9.3%。而全国土地出让面积20.82万公顷,同比下降5.9%。全国建设用地出让面积较2015年同比降低,而出让收入较2015年却是增加的,地价上涨的情势十分明显。
以土地财政为代表的土地资本化模式,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提供了激励。高地价提高了地方政府通过土地拍卖获取的收入,因而地方政府有动机通过维持土地供给的稀缺性来获得更多的土地财政收入。在此前提下,要增加土地的供给就会比较困难。并且,高地价将提升城市发展的成本,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依赖性也有可能进一步增加,不利于吸引人才、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从而削弱城市竞争力。短期内政府财政收入存在&租税替代&的关系,即政府来自于房地产的租金收入越高,来自于其它行业的税收收入越低,房地产片面发展对实体经济具有不良影响。
作为应对,应考虑改革土地拍卖制度。我国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制度下,出价高者得,在未来房地产价格将保持上涨的预期下,土地价格更容易被抬高,&地王&频现。相比之下,上海车牌拍卖制度值得在我国土地使用权拍卖的制度设计中参考。它要求出价进入有效报价区间,而有效报价区间是根据截至一定时间点的最低报价来确定的,在此基础之上,再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规则确定中标者。显然,在这样的拍卖制度下,报价最高者和最低者都无法中标。在土地拍卖中参考这样的拍卖规则,将会改变&地王&频现的现状,更有利于价格稳定和价值发现。
二是优化资源布局。在一些热点城市房价飙升、供不应求的同时,我国房地产行业还面临着去库存的艰巨任务,一、二线热点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分化十分明显。2016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41.5%,最低为下降2.9%。
我国优质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往往在大城市较为集中,人口源源不断地涌入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近年来,国内主要城市学区房现象持续升温,便是公众愿意对优质教育资源支付更高价格的一种体现。有研究测算,学区房的租金收益率平均而言比非学区房低5%,对于小户型住宅更可达19%,且租金率折价存在较大的波动,受教育部门公立学校入学政策冲击的影响大。因此,从长期来看,在更大范围内提升我国教育、医疗卫生等资源的质量,亦有助于破解我国房地产市场面临的难题。
三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城市住宅用地的供给。从国际比较以及我国一线城市的土地使用情况看,完全有可能增加一线城市的住房用地供给。实际上,高地价与目前地方政府面临的考核指标有直接的联系。为了达到GDP的考核要求,各地区需要尽可能多发展工业投资,从而影响了土地资源的配置,导致我国一线城市的工业用地占比远高于国际上其他同类城市。这样的土地使用布局对于我国一线城市来说,并不一定是合理的。
如表3所示,北京、广州和深圳三个城市的工业用地占比分别达到22%、32%和36%,远高于纽约(3.9%)和东京(5.1%)。纽约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重为44%,东京的这一比例更是高达73%,而我国的北京、广州和深圳的这一比例分别仅为28%、29%和26%。
一方面,要改变单一追求GDP的绩效考核办法,纠正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当前利益,更加重视民生、资源环境和长远利益,优化资源布局。另一方面,在增量土地供应空间有限、供需失衡的情况下,存量土地(城乡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闲置未利用土地和利用不充分、不合理的土地,具有开发利用潜力)在城市发展中应该被充分挖掘利用。据测算,上海中心城区成片工业用地转型空间为9000万方,旧住区改造产生的住宅体量约为6000万方。全上海市范围内住宅的建面空间可达1.6亿方,相当于可供应8年的成交量(2015年全年上海市住宅销售面积约2000万方)。在盘活存量土地的过程中,应发挥政府主导、统筹协调的优势,缓解供应紧缺,优化城市发展。
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增加城市住宅用地的供给,不仅可以从供给端缓解我国热点城市房价过高、增速过快,而且有助于稳定公众的预期。
诚然,许多国家在城镇化率达到75%之前进程中都出现了房地产价格远远高于当时的经济增速、租售比等指标看上去也远远超过&合理范围&的现象。我们认为,这一现象是以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未来预期收入提升为基础的。在中国通过土地资本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做了大量的统筹协调工作,例如招商引资、城市规划,从整个地区的全局来考虑产业布局、居住片区的分布等,同时进行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国的经济潜力得到了很大的释放,地区房地产价值亦得到了提升,而房地产价值的提升恰恰是来源于对未来收入的预期。2016年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房地产确实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如果房地产的膨胀趋于挤出其他投资和扼杀企业家精神,对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健康发展则是不利的。因此,还应着眼于中长期,从土地和各项资源的供给,以及制度上做改进。
总的来说,我国当前的房地产调控应注重需求调控与供给调控相结合,短期调控与长期调控相结合,并处理好房地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同时,针对市场分化的情况,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政策,甚至采取&一城一策&的方式。一方面,密切关注一线城市以及部分二线城市库存下降的情况,加大住房供应;另一方面,对三、四线等商品房库存较大的城市,根据当地市场情况,采取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的措施。在现有的需求调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供给调控的措施,兼顾短期和长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本文仅反映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所服务机构的意见)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华尔街见闻App)
本文来源:华尔街见闻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房价会越调越高吗?一盘大棋,正在路上!【密云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16,882贴子:
房价会越调越高吗?一盘大棋,正在路上!收藏
今年楼市异常火爆,搞得大家人心慌慌,都没心思正常工作了,甚至闹得不少家庭祖孙三代集体离婚、又交叉结婚,礼崩乐坏、毫无底线,虽然我不苟同这一做法,但也能理解吧。而房价到底怎么走,听专家的吧,说啥的都有,有的说房价永远下不来,因为我们的党与房价同在;有的说泡沫快破了,只要房产税一启动,将整体崩盘;有的则搞起了折中主义,说会出现了分化,有的涨有的跌是新常态……听听都有道理,但搞到最后不知听谁了。现在我就来细细分析一下,这轮暴涨和调控,到底是怎么回事。楼市疯涨,是国人太贱的结果!年初,原本他们是不打算拉高房价的,因为去年还面临着“去库存”的压力,高层纷纷喊话开发商“降降价吧”——结果,他们发现:越降价越不买!(比如沈阳,当地政府都说要帮购房者垫首付了,仍是没人买帐。) 那怎么办呢,这么多库存集中在“庄家”手中(表面是开发商,背后是银行)太危险了,必须要转移到众多的“散户”(购房者)去呀,毕竟千斤重担万人挑才不累。 好,既然“降”你们不买帐,那就反而行之——“涨”!结果一涨就见效啦,同样一套房子,去年80万开发商求你你不买,现在你却要花180万去求开发商卖给你,你说人是不是贱?不过,我也是这样,都是买涨不买跌的“二货”! 如此看来,“去库存”最好的方法不是降价,而是“集体涨价”啊!如何涨价?也是一门技术好,既然“涨价”是去库存的良药,但有几个问题是要先考虑清楚的:第一、在哪里涨?答案肯定是一线大城市,除了示范作用之外,更主要的是大城市有钱啊,因为三四五城市涨了老百姓也买不起,而且大城市之前还一直限购着呢,说明潜在购买力大大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是“限购”的城市日后是必大涨的!) 第二、如何让它涨?对我们政府来说,让它涨那是分分的事,一是控制住宅用地供给,二是在郊区搞出几个地王(注意“郊区”出地王比“市中心”出地王更有杀伤力),只要“面粉比面包”还贵,就不用担心第二批面包不涨价,所以郊区地王一出,全市跟着疯涨。
(本图片来自公众号“一房一万”)弱弱地问一句“土地拍卖时,万一不出地王那怎办?”考,那更容易了——弄个国企或央企过来,自家人嘛,兄弟你就往死里举牌,一定要搞个地王出来,而且越高越好,你放心,要么到时我退还一部分土地款给你,要么后面的土地款就别给了,反正都是自家人嘛,帮忙唱个双簧就行了! 第三、涨到多少为止?答案是,为了去库存嘛,要一直涨到“一线城市的水溢向二三线城市”为止,不溢出就继续涨(注:溢出的标准就是大城市周边库存消灭完成)。 举例,去年上海房价3万,它周边的如嘉兴才8千,这样上海的水是溢不过去的,只有让上海涨到6万,6万与8千,高铁才20分钟距离,这样才能溢得过去。所以,就有你们之前看到的京沪深等一线城市半年涨了一倍,然后引发周边的三四城小城市房价也疯涨两三倍,仍集体保持缄默的原因,因为这是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去库存”战略呢!调控的真实目的!第一步先拉“疯涨”,达到消灭大城市及周边小城市库存之后。上海周边的嘉善、平湖、嘉兴、海宁、桐乡所有住宅全部被上海人一扫而光,房价从五六千直飙到一万五,仍一房难求,现在几十万分销大军正在引领着浩浩荡荡的上海购房团沿着申嘉湖高速公路席卷湖州、南浔、长兴、安吉,估计安徽的广德、宣城、黄山也即将马上“沦陷”了。 于是要接着执行了第二步“调控”了——
携程订密云君腾阁,优惠多!最高返现201元!App/网站/电话全方位服务!住哪里都上携程!折扣低!月月狂减,天天低价,有房保障!
为什么“调控”呢?我认为,有以下三大目的: 第一、要巩固前期的“去库存”阶段性成果,“调控”表面上是调开发商,实质是防止炒房客高位抛盘,通俗称为“关门”,因为调控了,接盘的人也会相对少了。 那不怕炒房客“降价处理吗?”一是限购了,你降价也没有人有资格接盘;二是你肯定也不会降价,毕竟你不是开发商,资金压力肯定是在你的承受之内才敢买的,所以你会死杠。 第二、引领大城市的投资客到更广阔的三四五线城市去“解放开发商”,放眼全国,目前只是一线和少量二三线城市火了,其他的二千多个小城市还是冬眠中,“去库存”的压力仍是任重而道远。 你只有调控那些比较火的城市,迫使他们的资金沿着高铁或高速沿线去解救众多四五线城市的“库存”(那里不仅没有限购限贷,而且还出台新政欢迎你们这些远道而来的炒房朋友们,这叫“分城施策”嘛对不对),如不调控,那资金就离不开那些疯涨的城市,全国“去库存”整盘棋的战略就无法完成。
再弱弱问一句,“不从大城市引水,直接按你前面说的方法在小城市搞个地王出来,不就省事了嘛?”靠,那些四五线小城市没购买力啊,相当于“地下没水”,你再搞地王也没有毛用啊(注:小城市搞个地王,是疯涨之后当托底的,比如你要担心嘉善一万五的房价有水分,人家就在九月拍出了个地王,楼板价就近九千,等开盘肯定要买一万五啦,所以让高价位买了嘉善的炒房客倍感安全,如果疯涨之前,房价才五六千,你搞个地王一万五,当地购房者也没人鸟你的。)所以才迫使高层出政策让16个疯涨的城市限购限贷,挤出水源引向广袤又干旱的祖国大地,呵呵,是不是有点房产版“南水北调”的意思。
第三、调控是为了保护楼市的泡沫,避免过早地破灭,如同给垒得高高、摇摇欲坠的砖墙外面涂上一层厚厚的水泥,增加安全度,既延长了房地产产业的生命,又保护了银行资金安全,用时间去换空间,其中道理显而易见,就不做过多展开了。“去库存”的真实目的,背脊发凉!好,行文至此,可以管中窥豹,看出上头的布局了,首先解决如何“去库存”?第一步“拍地王,拉房价”,消灭一线城市周边的库存,第二步“调控限购限贷”,引一线城市之水解全国四五线城市之渴!一旦“去库存”成功,就会迎来了“去库存”的目的——“去库存”只是手段,目的是“房产税”! 对的,现在终于看明白了吧,醉翁之意不在酒,“房产税”才是最终的归宿。不过也没什么可怕的,因为“房产税”是早晚的事,想想,土地都卖光了,政府靠啥吃饭,肯定是靠存量房的“房产税”嘛。
有的人说了,“房产税”收的话我们都抗议,都不交,法不责众,看你政府能把我们怎么地!呵呵,同志们,你也太低估我们伟大的政府了,人家聪明着呢:举例,先只收20%的房子的税,其他80%的人肯定支持的呀,然后慢慢来,再从80%里面再收20%,其他的60%+前面收过的20%肯定支持的嘛……就是这样步步蚕食,中国人嘛自古“不患寡而患不均”,要收就一起收嘛,要死也就一起死,所以到最后都一起乖乖地主动上缴哈! 不信你回想一下,以前计划生育抵抗那么厉害都执行下来了,相对于征收你那点房交税(加上是不动产你又跑不掉),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所以各位土豪们,放弃幻想吧,请你们把房产税提前准备起来,什么时候开始交呢?我估计在2020年前后。 有人看到这,肯定倒吸一口冷气,说尼玛的如此下去,房子没有人敢买了,中国楼市要崩盘了!我听了,只能哈哈大笑,你太低估我们的政府了,我对我们的政府掌控楼市的能力是绝对相信的,政府想让它涨分分钟,想让它跌也是一招搞定……
现在买房是高位套牢吗?现在的楼市该怎么办,我不知道,估计连我们的李总理也不知道该怎办,不过我的建议是,别听那所谓的经济专家扯鸡巴蛋,要听就听中央的。 但他们说,听不明白啊,你看一直说“调控调控”,从温总理调到现在房价越调越高呀;我说这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你不能看文件、听政策,那都是表相,而是要看换届周期,那才是本质。怎看呢,其实很简单——看好了,叫“换届周期理论”: 每一届新政府上任的第一个五年,房价都是要爆涨的,而第二个五年,会进入走平或相对下跌通道。因为第一个五年,新官上任三把火,要搞经济,必须要靠房产拉动,所以上涨!而第二个五年呢,要保民生,稳民心,搞和谐社会,那肯定要打压房价! 这就是“五年换届周期”规律,前五年为阳,后五年为阴,一阴一阳,既是治和国之道,也是买卖房的周期节奏。 不信我们回过头来看,从,第一个五年是房价发韧上涨时期,而第二个五年从年底,是房地产的下调或平整阶段,特别是08年都快崩盘了,多亏四万亿投入拉成了个回光返照,一直苟延残喘至今!从十八大开始计,2012年底到2017年底是第一个五年,房子肯定是上涨通道,在这期间你就闭着眼睛买,无论是几线城市,只要是房子你就吃下,基本没有风险的。 但是要注意的是,下一个五年马上就要到来,因此关键看是什么时候想抛,要抛也就是2017年上半年要出手了,否则到下半年就抛不掉了,除非你再捂5年,等待下一波上涨浪潮。 你一旦掌握这个五年一周期之后,就知道什么时候该买进,什么时候该抛出,我就是用这个“土方法”,帮助了不少开发商老板什么时候该买地,什么时候该大批上市,什么时候捂盘惜售,让开发商的利润得到了最大化,而且准确率几乎在90%以上。(注:千万别骂我,在其位谋其职,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嘛)在文章的最后必须指出,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本理论对两个国家是不管用的:一个是朝鲜,周期是有的,但是尼玛太长了,正常情况下,我是没机会看到下个周期了另一个是俄罗斯,我虽然能看它的周期,但普京大帝周期也太长了,一个周期起码二三十年,纵使我们看到了,也不能用,因为到时我们已英雄迟暮矣。最后,总结一下吧:1、疯涨和调控都是为了“去库存”战略服务的;2、“去库存”完成之后,“房产税”真的就要来了!3、越调控的城市说明越安全,越要优先购买;4、“宁可相信地球爆炸,也不相信国家的楼市会崩盘。”
不买的时候看房价涨,天天着急,买完了踏实多了。爱涨不涨吧,爱调不调吧。
像我这种愤青居然觉得你说的特别有道理
以为自己是专家?分析这么多无聊不
优秀品质 坚固耐用 各类款项供您选择欢迎新老客户咨询
太长没看,只要央行放水超发货币京沪就会永远涨……一印解千愁地产不能倒!
我到觉得说的挺牛逼的
我就这么说吧,房价肯定降不了
现在不买,等明年的时候说房价贵的还是这帮人
对这篇文章不敢苟同,国家希望的是稳中上涨,如果从更高度的角度看就是,国内稳步提升生活质量,外部埋头苦干争取利益。外部战略不说,先说内部,如果从顶层开始算,第一层,国家领导人的层面,那么就是希望大家住有所居,但是还不能让大家闲着,人多又闲会出乱子,怎么能不出乱子还能拴住人?过去是土地,让每户都有土体,那么都有事干。现在呢,大家都有工作,都在创造价值,如果都去消费必然带来问题,那么就需要另外一个载体承担大部分消费,所以城镇化,说白了就是让大家都买房子,然后让房子拴住人,所以房子拴住了全国90%的人,大家都兢兢业业的工作。在说道房子价格上涨与否的问题,说再多,国家的大的方向就是稳步提升房价,这些年也是这样过来的,但是为什么还有暴涨呢,我不是行内人,只是行外人分析,就是 国家经济建设的不均衡,大城市的优势还是太大,所以涨幅快,国家现在做的是让经济分布更均衡,在家门口工作跟去大城市工作享受的经济发展水平差不多了,你觉得房价还是暴涨吗?所以,国家是暂时用手段控制房价,另外一面大力让经济均衡,这个过程总有个周期,所以房价在这个周期会急剧拉升,然后稳步上涨。至于说政府靠房产税发展经济之类的,还是看看国家经济结构在说吧。
中国房事就指望中介公司了,赶紧去买。
涨到一万亿一平米再买
追涨杀跌 越涨越买 越跌越不敢买 就好比股票茅台越来越高 什么原因
这个理论的出现就是去库存。国家看人们不去,引导一下。如果这个理论成立,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危机就不会出现。市场会有一个平衡的过程,当一个平衡严重失衡不出灾难才怪。国家做的就是用行政手段阻止可能出现的失衡并让他们尽量保持平衡。试想密云房价三万有人买,五万呢,市里人来买。十万呢,差距大了就不想了。只有他前面跑你在后面追还追不上,瞅你累了等等你逗你一下。只有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才能守住高房价。
同意楼上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来房价是涨还是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