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的儿子叫小军特别有名,然后当和尚了,这个人是谁

宣化上人开示——千手千眼
我的图书馆
宣化上人开示——千手千眼
宣化上人经典开示选辑(四)
——摘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及《大悲咒句解》
  大弘誓愿为向导 
  大悲疗病缘各异 
  不退菩提心 
  如如不动 
  娑婆诃 
无字真经 
  观世音菩萨的千手千眼,是预备救人,不是预备偷东西的。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千手千眼。怎么会有一千只手呢?这是念〈大悲咒〉修行所证得的威德神通相。我们念〈大悲咒〉,你不要看得这么容易,这么简单。〈大悲咒〉这三个字,要宿世善根深厚才能遇见。如果没有宿世的善根——不单有善根,而且还要深厚——不要说念〈大悲咒〉,就是连〈大悲咒〉三个字也没有机会听。所以说“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况且你得见着,而又能持诵,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可以说“百千万劫难遭遇”,百劫、千劫、万劫都不容易遇着。
我们现在是宿世深厚的善根成熟了,所以才能闻到〈大悲咒〉的名字,才能学习、诵持〈大悲咒〉神妙章句,才能离开经本背诵〈大悲咒〉。这都是有大善根,宿世有不可思议的种子,才能遇到的。
  所以今天来听〈大悲咒〉的人,都是有善根的。你想一想:这个世界上,没有听见〈大悲咒〉名字的人有多少?在整个旧金山,能不能有超过五百人以上听见过〈大悲咒〉的名字?我相信都不一定有的。旧金山有多少人口?你这么计算一下,世界有善根的人有多少?所以我们现在能听见〈大悲咒〉的名字,都要生一种欢喜的心、庆幸的心,生一种难遭难遇的心!你不容易遇见〈大悲咒〉啊!遇到〈大悲咒〉,切记不要轻易放过去!
  这一次,能讲解这部《大悲心陀罗尼经》,这更是不可思议的境界!因为在几个月以前,《金刚经》将要讲完时,佛教讲堂护法果地、果宁和果前等,就研究想要听这一部《大悲心陀罗尼经》,为什么?因为由去年开始,佛教讲堂每个礼拜教“四十二手眼”秘密的法门。这个秘密法门,不单是秘密,根本我就从来不传这种法,因为到美国这儿来,我想把这个秘密不传的法,传给你们这一班有善根的美国人,所以去年开始教四十二手眼微妙不可思议的法门。但是我可没有到任何地方去向人说:“啊!我这是秘密法,不向你传。”我这虽是秘密法,但是传给人,传给什么人?必须要皈依三宝的人、深信佛法的人。
  这四十二手眼传完之后,有几位对这部《大悲心陀罗尼经》发生兴趣,想要明白四十二手的经义。所以由果地居士发起,请讲这部《大悲心陀罗尼经》。当时我看这一班人诚心难却,所以也就答应了。可是讲完《金刚经》,又继续讲《心经》。《心经》虽然只有两百多个字,也讲了两三个月。不过这两三个月,只有礼拜天讲,不是天天讲,若天天讲,大约一个月、半个月就可讲完了。现在《心经》已经讲完,所以讲《大悲心陀罗尼经》。
这一部经,可以说是你们一般人,从来都没听过。不单你们没有听过,就是中国人听过的也很少,中国人听过的,能讲解明白这部经的意思,也是不容易、很少的。
  所以,现在我为你们讲这部《大悲心陀罗尼经》,每一个人必须要把脑子里边的垃圾,先收拾干净。不要打那么多妄想,不要有那么多的贪心,不要有那么多的嗔心,不要有那么多的痴心。把贪、嗔、痴垃圾,先收拾干净,也就是把每一个人的“粪”给除干净。要把自己这些不干净的东西,都丢到外边去,然后再装上甘露法水,那时才能清净地得到这法的力,这是最要紧的。
  现在讲“千手千眼”,有人说:“修大悲心陀罗尼,才能得到千手千眼,这千手千眼,有什么用呢?我们每一个人有两只手、两只眼睛,已经很好了。两只手可以拿东西,两只眼睛可以看东西,要那么多只眼有什么用?要那么多只手干什么?现在是科学时代,这研究起来,这么多手,没有用的,这么多眼睛,也没有什么用。”那么你要是嫌多,就不需要修大悲法。
  我现在把“千眼”先解释解释。你有两只眼睛,但把两眼闭上,就看不见东西;要睁开才能看见。若有千只眼睛,这只眼睛闭上休息休息,把那只眼睛睁开,换一换,你看!这不是妙法吗?你把这只眼睛闭上休息休息,又睁开两只眼睛,不单两眼,而且有千眼那么多。
  这个千眼,所谓“千眼照见”,我们的眼睛,只可以看十里、二十里路,若用望远镜可看一百里路,再望远了,目力恐怕就达不到。而你有千眼,怎么样呢?百里、千里、万里都可以看得见,尽虚空、遍法界,不用看television(电视),你就可以知道,“喔!那两个航天员在月球走路。”你说这妙不妙?你现在要借着television,才能看得见人到月球里。你若有千眼,不用 television,就可以看得见,不单不用television,也不用你去安装天线,也不需要给钱。啊!这省了多少事!你说有一千只眼睛不好吗?现在你知道好了吧?
  不单这样,你这千眼,前边能看见后边,后边又可以看见前边。所以虚老的诗上说:“脑后见腮擒鹞子,顶门具眼捉飞熊。”在脑的后边,有眼睛可以见到自己的腮帮子。你看不见自己的面,但是你若有千眼的话,后边可以看到前边,前边又可以看见后边,可以看见自己的面目是什么样子。不单看见面,也可以看见肚里头有什么,有几条懒虫?几条死虫?这一看就知道。外边可以看到里边,里边可以看到外边,就像玻璃镜子。我们在玻璃里边,可看见外边墙。你要是得到千眼,肚子就像玻璃。玻璃肚子,玲珑透体,里边的、外边的,都没有隔碍,里边有什么,都可以看得见。你心是什么样子?你肚里想说什么话?用眼睛一看,哦!你里边那个machine(机器)怎样动弹?想要说什么话?想要起一个什么念头?一看就知道。所以你要不要千眼?现在你知道了,是不是还认为你有两只眼睛就够了?恐怕现在知道不够了。千眼就有这样的妙用!
  “千手”也是这样。手可拿着东西,你不要说旁的,我们现在就讲拿钱。你有两只手,可以拿十万块钱,我有一千只手,就可以拿一万万块钱在手里攒。你拿不了这么多,我就拿这么多,你说这是不是妙啊?譬如分苹果,你一个人可以拿多少苹果?你有一千只手,就拿一千个苹果,你有两只手,随便你怎么拿,只可以拿两个。你看!这是不是有用呢?但是,这不是就这个小用处,这不是像小孩子,来争着吃,好像我们到果式的家里,她那个小女儿要吃小桃,like(欢喜)小的。这一千只手所以这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能有千手,是救人的。譬如有一千个人掉到海里,你有两只手,这只手救一个,那只手救一个,只可以救两个人。若有千手,把一千只手往海里一伸,就可以把这一千个要淹死的人都给提上来。你说这一千只手有什么用?救人啊!所谓“千眼照见,千耳遥闻,千手护持”,千手是护持众生的。哪一个众生有什么苦恼,你有一千只手,就伸一只手把他救出苦海,若只有两只手,就救不了那么多人。所以观世音菩萨的千手千眼,是预备救人,不是预备偷东西的。你要听清楚!不是到那儿偷苹果。说:“我到苹果树上,可以有一千只手,偷一千个苹果。”不是的!
  这一千只手、一千只眼睛,究竟从什么地方来的?我方才不是告诉你们,就从〈大悲咒〉里生出来的嘛!你只要念〈大悲咒〉、修大悲法、修四十二手。四十二手最后的“总摄千臂手”,你诵一遍咒,手就多出来四十二只。一遍四十二,十遍就四百二十,一百遍就四千二百,你若诵一千遍,就有四万二千只手,也有四万二千那么多眼睛,就看你肯不肯修行!
  但是修行要想有千手千眼,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就的。若你修这个法,天天不间断用功,天天依法修行,就能成就这种不可思议的妙用。你要是今天修,明天停止,那是没有什么用的。就像无二字你读书,想得到人间的博士学位,从开始到成功,都要有十四、五年的功夫,何况你修佛法呢?你若不真真实实去用功,那是不会成就的。
  你若想学观世音菩萨,就是去帮助人、利益人。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观世音菩萨是最勤的菩萨、最精进的菩萨、最不愿意休息的菩萨。他愿意一天到晚救度众生,不怕工作多,不怕众生困难多,所以可以说是最忙的菩萨,他不是懒菩萨,不是欢喜休息的菩萨,是最勤的菩萨。他一只手,救人救得少,两只手,救人也有限,所以他就要千手千眼——千手,可以救大千世界的众生,千眼,可以照顾大千世界的众生——他所照顾的众生,都是受苦的众生,他所救度的众生,也是有灾难的众生。
  “观世音”菩萨的“观”,就是观看。观看什么?观看这个世界。世界上的什么呢?音声。观,是能观的智慧,世,是所观的境界。观是“能观”,世是“所观”,所观的世间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在困苦艰难的时候,就想起来,想起谁来啦?想起大慈悲父、大慈悲母。大慈悲父是谁?观世音菩萨。大慈悲母是谁?观世音菩萨。想起来怎么样呢?他就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一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用千眼——智慧眼看见,用天耳——智慧耳听见,于是就用智慧手救这个众生。因为众生不是分开有灾难的,百千万亿众生,同时都有灾难,在同时,有百千万亿众生,称念“观世音菩萨”,同时都得到解脱,同时都得到快乐。因为这样,所以叫千手千眼观世音。
  菩萨就是帮助人的。你若能帮助人,你就是菩萨,我若能帮助人,我也是菩萨。你若不帮助人,你就是罗刹,我不帮助人,我也是罗刹。罗刹和观世音菩萨,正是相对的。你看罗刹鬼女,也生得很美貌,和观世音菩萨差不多,但是罗刹鬼女就自私自利。所相差的,就是一个只知道利己,而不知道利人,一个只知道利人,而不知道利己。只这一相反,所以观世音菩萨相貌很圆满的,罗刹女相貌也生得不错,但是心地不同,就是有这一念之差,就在这个地方分别。
  所以你若想学观世音菩萨,就是去帮助人、利益人。说:“那我没什么力量,第一我没有钱,第二我不会讲法,我怎么利益人呢?”现在我告诉你:“慈悲嘴,方便舌,有钱没钱都作德。”慈悲嘴,嘴要慈悲不骂人。方便舌,舌头要做方便舌。方便舌,不是尽讲是讲非的,如人家本来有意见,你能用方便权巧的讲话,把这两个人的意见,都给讲和平,调和世间的斗争,调和世界上的战争,这都是方便舌。有钱没钱都作德,有钱也可以作德,没有钱也可以作德。你有钱当然是更好一点,没有钱也不必担心,也不用说:“我很穷的,怎么作功德呢?”作功德,就是要你存好心、行好事,做一个好人! 
  你只管念〈大悲咒〉,不要管它对你吃饭、穿衣服,有没有什么帮助。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菩萨”是梵语,具足叫“菩提萨埵”。“菩提”是“觉”,“萨埵”是“有情”。菩萨就是“有情里的觉悟者”,也是“要觉悟一切的有情”。什么叫有情呢?一切有气血的,都叫有情。无气血的,也是众生,但是它无情,没有感觉。虽然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句话说草木无情,可是草木也是有情的,不过草木的情,来得愚痴、不聪明。为什么不聪明?就因为尽做一些愚痴事,所以就变成草木金石——这都是十二类众生之一。
  观世音菩萨有不可思议的境界,这不可思议的境界,就是不可思议,所以我也讲不出来是什么样子。我现在讲一个公案:
  以前有一个人,诵持〈大悲咒〉大约有十二年。在这十二年中,他没得到什么好处,〈大悲咒〉也没送饭给他吃,也没做件衣服给他穿,可是他还是相信〈大悲咒〉,照常念〈大悲咒〉。一天念一百零八遍,是最少的,多呢,就念很多。
  有一次,他去旅行。在中国,有一些地方有黑店。什么叫黑店?这种店,就好像土匪似的。土匪是到外边去杀人、抢劫,黑店是在家里等着。等你来到他店里住下,他看见你身上有钱,或者带着金银财宝,是有钱的客商,就把你招呼到一个很好的小房间,可是房间有他自己可以出入的门,他可随时进来,随时出去。他预备你住到店里后,给你吃一点麻醉的药品,你晚上就睡不醒,或者他晚间就把你杀了,得到所有的钱财。
  这个人住在黑店,但是不喝酒,因为他信佛,所以酒里放的迷魂药,他没有喝,晚上就很清醒,没像死猪睡得什么都不知道。睡到半夜,听见有人进到他房间,一看!这个人拿着一把刀,很耀眼,他吓得不敢动,心想:“这个人拿着刀,一定要来杀我!”正在这时,外边就有人叫门。要杀人的这个人,一听有人叫门,就不敢杀人,把刀放到一边,问道:“是谁啊?谁叫门啊?Who are you?(你是谁?)Who?(谁?)”外边人说:“我啊!我姓豆,叫豆输朋。我有一个朋友,叫某某,在你店里住着,明天早晨,你告诉他到我那儿吃早饭。”开店的一看,外边叫门的那个人穿的衣服,是警察的样子。这警察知道他想杀的这个人的名字,这个人是警察的朋友,警察来请这个人明天去吃饭,所以他晚间也不敢杀这个住店的人。
  第二天一早起来,告诉住店的人说:“你有一个朋友叫豆输朋,昨天晚间来对我讲,请你今天到他家里去吃早饭。昨天晚间很晚,他特别来的,因为你睡着了,他就不叫你。”这个人一听“豆输朋”,啊!〈大悲咒〉里有一个“豆输朋”,他就明白了,说:“是的!我有这么一个朋友,我们两个约定,等一等我到他家里去吃饭。”他住贼店,没有被贼杀了,就因为他念〈大悲咒〉。
  所以你不要以为念〈大悲咒〉没有什么用,你生命有危险的时候,〈大悲咒〉就有了妙用,就会现出来,但是你现在生命没有危险,也不需要〈大悲咒〉来保护你。所以你只管念,不要管它对你吃饭、穿衣服,有没有什么帮助。 
  佛入涅槃之后,我们要结集经藏,经典一开始,应该用什么字样来代表经典?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信成就,你想要学佛法,必须要有信心,若你没有信心,就不能学会佛法。所以一定要具足真正的信心,这是学佛法最主要的条件,必须要有信心。
  如是之法,是说像这样的法,是可信的,不像这样的法,就不可信。也就是说正法,就可信。邪法,就不可以信。如是,是指法之辞,指明这个法。如,是“不变”的意思。是,是“无非”的意思,没有不对的。
  所有的佛经,都用这“如是我闻”四个字开始。什么是这四个字的来源呢?这四个字,是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尊者的。在释迦牟尼佛要入涅槃时,阿难尊者虽然已证二果,但还是感情用事,听说他哥哥要入涅槃,他就留也留不住——知道他请释迦牟尼佛不入涅槃,也办不到。办不到怎样呢?哭!就哭起来了。这证果的圣人,也会哭!他哭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什么也都忘了。为什么?因为他对佛太爱慕了!你看《楞严经》,阿难尊者为什么出家?就因为看佛“相好光明,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生了爱欲心:“喔!佛的相这么好,我时时刻刻都跟着佛、侍候佛,帮他做苦工,也都愿意。”就因为这么一种爱心出家,所以释迦牟尼佛这回入涅槃,他所爱的要没有了,就哭起来。你们知道,阿那律尊者是个没有眼睛的人,不是没有天眼,是没有肉眼,他的肉眼瞎了。你们大约都有这种感觉:瞎子心里特别清楚,他眼睛看不见,但是心里很明白的。因为眼睛看不见东西,就不打那么多妄想,所以脑筋就非常清楚、非常清醒。这时,阿那律尊者也知道释迦牟尼佛要入涅槃,就给阿难尊者出主意。他看阿难尊者哭得这么厉害,和他说旁的,也不会停止他的哭。就说:
  “喂!阿难!你哭什么?”
  “释迦牟尼佛要入涅槃,你怎么教我不哭啊?没法子不哭的。”
“唉!你现在有很要紧的事情应该办啊!你光哭有什么用!”阿那律尊者这样一讲,阿难尊者也就头脑稍微清醒一点,不哭了,说:
“哦!有重要的事情?什么重要的事情?”想一想,又想不起来,因为他头脑哭昏了。阿那律尊者就说:
  “释迦牟尼佛要入涅槃,将来要结集经藏,佛所说的法,要用什么字,做经的开始呢?”
  “这是应该的。这件事是对的!还有没有什么事情啊?”
  “现在佛在世的时候,我们是依佛而住。佛入涅槃,我们到什么地方去住啊?我们现在是佛带着我们化斋来吃饭,佛入涅槃,我们还以谁为首?谁是我们的教主呢?”阿难尊者一想:
  “哦!这件事也很重要的!你若不告诉我,我现在都胡涂了,什么也想不起来的。还有没有什么事情呢?”阿那律尊者又说:
  “佛住世的时候,我们以佛为师。佛入涅槃之后,我们又以谁为师呢?我们应该举出一个首领,一个代表,大家都要听他的教化。我们以哪一位做我们的师表啊?”
  “哦!你讲这个,也是重要的,这是第三个。还有没有啦?”
  “第四,现在佛住世,有一些恶性的坏比丘,佛自己可以制伏。佛入涅槃之后,恶性比丘怎么治理呢?是不是恶性比丘又犯戒,就用火烧了?还是有其它的方法呢?”
  “哦!这个也是很重要的。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没有了!我的问题都已经告诉你,你自己还有没有什么问题?自己再想一想!”
  “我也没有问题,这四个就够了!”于是阿难尊者把眼泪擦干,慌慌张张跑到释迦牟尼佛住的房子里说:“世尊!您老人家就要入涅槃,我现在有几个问题,要请问您该怎么办理?”
  “什么问题?你说啦!”
  “佛在世的时候,这恶性比丘,佛能降伏。佛灭度之后,怎么办呢?哦!这是第四个问题,我不应该先问,但是也可以做第一个,请佛您先答复我!”
  “恶性比丘怎么样调伏?你就要默摈。”“默摈”两个字,什么叫默?就是不和他讲话。什么叫摈?就是人人都不和他讲话,他就受摈斥。受摈斥,自己觉得没意思,就走了。这叫默摈,也就是迁单。迁就是move(搬家),迁他的单。单,就是sleeping bag(睡袋)之类的。佛说:“还有什么问题,你快讲吧!”
  “现在佛住世的时候,我们以佛为师。佛入涅槃之后,哪一个是我们的师父啊?我们是不是要另外再找一个师父来拜呢?”
  “不必!我入涅槃之后,你们就以'戒’为师,以波罗提木叉做你们的师父。是凡比丘,出家之后,就要学习戒律,以戒为师。”这第二个问题,也解决了。
  “我还有个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佛住世的时候,我们和佛在一起住。佛若不在世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地方住了。怎么办呢?我们住到什么地方去啊?”
  “我入涅槃之后,你们依'四念处’而住。四念处,就是身、受、心、法。身,就观身不净。受,就观受是苦。心,要观心无常。法,要观法无我。你若用这四种的观想,就可以得到定,所以你们要依四念处而住。”
“我还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特别重要的,比前面那几个问题都重要。”
“什么问题这么的重要啊?你可以讲啦!”
  “佛这一生之中所说的法,等佛入涅槃之后,我们要结集经藏,编辑经典。经典一开始,应该用什么字样,来代表经典呢?”
  “哦!这个问题啊!你应该用'如是我闻’这四个字,来做经的开始。”所以,是凡佛经都用“如是我闻”。就是说:这种法,是我阿难亲自听见的,不是旁人告诉我的,不是我在路上走,有一个人告诉我:“某某地方有位佛,在那儿讲经说法,那个经说的是什么什么……”不是那个样子,不是道听而涂说,是我阿难亲自听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所以用这四个字。
  “如是我闻”四个字,有三种的意思:第一是异外道,第二是息争论,第三是断众疑。
  一、异外道。什么叫异外道呢?外道所有的经典,一开始用“阿、嚘”两个字。阿是“无”,嚘是“有”,一开始就说“无有”,或者“有无”。外道用两个道理来说一切万物,这是他们的宗旨和见解,一个就是“有”,一个就是“无”。有就是“常”,无就是“断”。说无论什么事情,不是“无”,就是“有”。不是“有”,就是“无”。总而言之,出不了这“有、无”两个字,也就是出不了“断、常”两种的见解——一种“断见”,一种“常见”。现在这“如是我闻”,也不是断见,也不是常见。也不是有,也不是无。非有非无,这是个中道。非断非常,这也是个中道。这是“异外道”,和外道的见解不同。
  二、息争论。在一切的大阿罗汉里,阿难尊者当时仅仅证得二果,以后结集经藏的时候,虽然证得四果,也是很年轻的阿罗汉。好像大迦叶、须菩提尊者,这都是年纪很长,资格也很老。以阿难尊者这么年轻的人,升座说法,结集经藏,恐怕大众就来争,你也争第一,我也争第一,你也要first(第一),我也要first。因为第一(first)只可以一个,不可以多,这么多阿罗汉,给哪一个呢?给年纪老的,年纪轻的不佩服。给年纪轻的,年老的心里也不愿意。给中年的,也不知给哪一个好?所以没有法子处理这件事。那么用“如是我闻”这四个字,这也不是你的意思,也不是我的意思,是谁的意思呢?是师父所说的经典。这没有得讲的了!你也不是第一(first),我也不是第一(first);没有第一(first),所以大家都不争。不会有谁多看几本书,不久他跑到第一,你就要小心一点了!你看,我说这个法,有几个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开颜含笑了。
  三、断众疑。阿难尊者结集经藏、登上法座时,啊!大众顿起三疑。这三疑,是谁起的呢?是没证果的人起的,不是证果的人起的。这三种疑,是什么?因为阿难尊者一升座说法的时候,大约也很高兴,一高兴就现出相好庄严。阿难尊者本来有三十相,结集经藏的时候,一登座说法,就高兴得不得了,“哦!这回我也来结集经藏,我在这儿作chairman(主席)。”他很高兴时,相貌也转了,就变得和佛的相一样,所以这些没证果的,就说:“哦!释迦牟尼佛复活了,释迦牟尼佛又给我们说法来了!”就怀疑释迦牟尼佛没有死,又回来了。等一等又想:“不对!释迦牟尼佛已经入涅槃,不会再来的。哦!这是其它世界的佛,来到这儿,为我们说法来了!要不然怎么佛相这么圆满呢?”又起了一个怀疑,以为他方佛来。后来又说:“不对!不是他方佛来。这位佛,相貌和释迦牟尼佛差不多。喔!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弟阿难尊者,转身成佛,阿难尊者现在成佛了!”大家就生这三种的疑惑。等阿难尊者一说“如是我闻”这四个字,三疑顿息,“喔!这是阿难尊者听释迦牟尼佛说的!”这三种的怀疑都没有了! 
  这种穿着衣服出生的境界,就是八地以上的菩萨来到世界上的样子。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十地的第一地,是“欢喜地”,得到第一地的菩萨,就非常欢喜。观世音菩萨在第一地的时候,听见千光王静住如来说〈大悲咒〉之后,由一地就证到八地的果位——由初地“欢喜地”,跳到八地“不动地”。所以到八地的菩萨,才有真正的定力,才真正不动。
  到欢喜地这个果位上,一切时一切处,都欢喜教化众生。因为欢喜,第二就离垢,所以二地叫“离垢地”。第一欢喜地,还没有离垢,就是没有得到清净。到二地的菩萨,就得到离垢,得到清净。到三地,因为清净之后,就发光,有一种光明,所以三地叫“发光地”。四地“焰慧地”,就是光明智慧比发光地又胜一步,又进一步。第五叫“难胜地”,没有可以比得了这种的智慧。第六“现前地”,什么现前?智慧光明,常常现前。有的有智慧光明,但不是常常现前,到第六地,智慧光明时时都现前的。第七“远行地”,智慧光明不但现前,而且可以遍照法界,这叫远行地。
  第八“不动地”。八地以前,都还谈不到真正寂光不动的定力,到第八地,就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虽然不动,可是能“八相成道,百界作佛。”那时也可以到八地的果位上,也可以现身到其它的世界教化众生,甚至于成佛,都可以了。好像世间异人,有的一生出来,就是一个肉团,如虚老(虚云老和尚),生出来就是一个圆ball(球),这就叫穿着衣服来的。这种穿着衣服生出来的境界,就是八地以上的菩萨来到世界上的样子。八地以前的菩萨来到世界上,没有这种情形。所以无论哪个地方,你遇到有小孩子,一生出来就是个圆ball(球),这都是穿着衣服来的。所谓穿着衣服,就是他很清净的。
  第九是“善慧地”,他这种智慧,最妙、最好了。第十是“法云地”,就好像云扶护一切众生一样。 
  若生疑心,乃至很小很小的罪,或很轻的罪也不得灭。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诵念〈大悲咒〉的人,在今生所有的希望,一切的要求,若不遂心满愿,这就不能称做〈大悲陀罗尼〉的神咒。但是有一点,我们先讲明白,“惟除不善”。你若念〈大悲咒〉,一边念,一边杀人,一边偷东西,一边去邪淫、妄语、酒肉,什么都做,那就没有功效。不善,就包括你种种邪僻的行为,譬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这种种都叫邪僻的行为。除了行得不正当,还有不至诚者,你要是马马虎虎的念,说是我试试〈大悲咒〉,看看到底有没有灵验?你不试,就灵验;若一试,就不灵验。为什么?佛菩萨不是要你来试验的。佛菩萨可以试验众生,众生不可试验菩萨。所以你要是想试一试看,那就是不至诚。不至诚,也就没有灵验。
  若于咒生疑,说 “这个咒,是不是这么灵验呢?是不是这么妙啊?这个咒,说是这么有感应,但是我也没看见,究竟真的?假的?”这对这个咒就不信了。你这一不信,怎么样啊?就完全不灵。为什么?你信不住这个咒嘛!譬如我们托朋友办一件事,都要相信朋友,如果不相信他,他也不会替你做事的。这个咒也是这样,若生疑心,乃至很小很小的罪,或很轻的罪业,也不得灭。所以这是最要紧的!
  于咒生疑,就是说:你不听咒上所说的道理,不依教奉行。譬如观音菩萨叫你每天诵满五遍,你不诵五遍,诵四遍:“啊!少诵一遍,不要紧的,咒多少都一样的。”今天懒惰,诵一遍算了,明天勤勉一点,念一百遍。好像你吃饭,今天吃二十碗,明天一碗也不吃。一碗不吃的时候,就饿得不得了,吃二十碗呢,就撑涨得不得了。念〈大悲咒〉,虽然没有这个形相,但也是这样,你念五遍,就每一天都要念五遍,你不要念六遍,也不要念四遍,要有一定的。说:“那我记不清楚,不知道有没有念五遍?我好像念了四遍。”那你根本就没有念,你记不清楚嘛!记不清楚,你一遍都不成立的,就在这个地方,必须要记得清清楚楚。说:“我念咒就入定,一念咒,就睡着了,那算不算呢?”那也不算,或者说:“我一修法,眼睛就睁不开。”那也不算,因为你念得颠倒不清楚,这必须要清清楚楚的,依法而修。
生少疑心就是说:“我做一点坏事,不要紧,这咒神不知道的。我现在没念咒,咒神没有跟着我来,我就喝一点酒,大约没关系吧!”这就是生少疑心,对咒没有信心。对咒有信心呢,就是丝毫都不怀疑,循规蹈矩,依法修行。
若生少疑心,小罪、轻业都不消灭,况且重罪,更不能消灭了!然而你的重罪,虽然不能即刻消灭,但是还可以远作菩提之因,将来不知道哪一个大劫,你这菩提种子就会出来。你种上菩提因,将来就会生菩提芽,结菩提果,所以因种下去,早晚是会生出菩提芽的。 
  在月球之外,还不知道有多少个月球呢!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什么叫三千大千世界?什么叫一个世界?一个须弥山,一个四大部洲一个日月,叫一个世界。一千个须弥山,一千个日月,一千个四大部洲,这叫一个小千世界。聚集一千个小千世界,叫一个中千世界。再聚集一千个中千世界,叫一个大千世界。因为三次都说“千”,这叫三遍言千,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你看这有多少?我们现在从这儿到月球去,以为不得了,其实在月球之外,还不知道有多少个月球呢!无量无边那么多!你到这个去,那个你还去不了呢!等你都去了,这个世界又完了。
  三千大千世界,虽然有这么多的日月,这么多的须弥山,但是也有很多黑暗幽隐的地方。这些人所看不见、听不见,没有光明的黑暗地方,就是三涂——地狱、饿鬼、畜生,又有的说,血涂、刀涂、火涂。总而言之,这三种都是不好住的地方。虽然不好住,但是还有一类的众生,因为自己的业报所现,一定要住在这种地方。
  那么在这个黑暗的地方,永远也看不见天日,但是他们若听见〈大悲咒〉,就离苦得乐了。所以三恶道的众生,闻到〈大悲咒〉,也会得到利益。 
  你若得天眼通,就知道一切时一切处,都有神在那儿管理着。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凡是河,都有一个神管着,不过普通人不知道。你若得天眼通,就知道一切时一切处,都有神在那儿管理着。
  佛有个弟子叫毕陵伽婆蹉,已证得了阿罗汉果。他过河的时候,就叫河神说:“小婢,住流!”婢,就是给人做工的女人。小婢,还是个小工人,不是个大工人。他走到这儿叫河神:“小婢,住流!”说你不要流水。为什么要住流呢?你不流水,我好过去,因为证阿罗汉果的人,可以随便走到有水的地方,叫水不流动,他就走过去。左一次,过河的时候这样叫,右一次,也这样叫。河神就不高兴了,就到佛那儿控告他,说:“世尊!您这个徒弟一点都不守规矩,说话一点都不礼貌。见到我,他不但不客气,还叫:'小婢,住流!’他不应该这么叫我啊!怎么可以叫'小婢,住流!’呢?”释迦牟尼佛说:“那好!等他回来的时候,我叫他向你认错。”
  等毕陵伽婆蹉尊者回来,释迦牟尼佛就说他:“你为什么走到河边上,叫河神'小婢,住流’呢?你不应该这样子粗气!这么样子讲话,一点礼貌都没有!”释迦牟尼佛又说:“毕陵伽婆蹉!你去向河神认错,自己赔个不是!”毕陵伽婆蹉尊者就去了,对河神说:“小婢,莫怪!”本来河神就不愿意听“小婢”这个名字,他还说:“小婢,莫怪!”
  释迦牟尼佛和当时那些大阿罗汉也都笑起来。笑什么?因为他去向人认错,还叫人家“小婢,莫怪!”本来就因为叫小婢,人家不高兴,现在他还叫人家说:“小婢,你不要怪我,是我不对!”自己不对,你或者应该叫“河神”,或者“尊神”,或者叫她一个其它的称呼,但他不这么叫她,还叫她“小婢”。
  为什么他向她认错,还叫她“小婢”呢?因为在过去五百世,这个河神都是做毕陵伽婆蹉尊者家里的小婢,就是小工人。他这么叫惯了,因此今生虽然证了阿罗汉果,他这个习气,还认为她是他的小工人,所以见着她,就叫她“小婢”,有这种因果。
  由这件事情证明,任何地方都有一种神,不过这个神,不是人可以看得见、碰得见的。你开五眼六通,可以看得见,若没有,就见着,也不认得、不知道的。 
菩提达摩祖师吃了毒药,吐出来就变成蛇,这是用蛇毒来毒他。你要知道,就因他念〈大悲咒〉,所以毒不死他。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念诵、受持《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咒〉的人,能得到十五种好处,不会受到十五种的恶死。恶死,就是死得不吉祥,死得不好,死得意外。而诵持〈大悲咒〉的人,就受不到十五种的恶死:
  一、不令其饥饿困苦:你若诵持〈大悲咒〉,就不会饥饿,没有饭吃而饿死了。困苦,就是一切事情都非常的艰难。苦,就是没有快乐。人有饿死、冻死,或者有种种困难而死的,你不受这种种死。
  二、不为枷禁杖楚死:枷,就是披着头枷。在美国不知道有没有这种刑具?在中国以前有枷,披到犯人的脖子上去游街,叫大家看这是犯罪的人。禁,是圈到监狱里,禁闭起来。杖,就是棍子,若犯罪就用杖来打腿,几乎把腿都打断。楚,是用杖责打,也可说是痛楚,因为用杖打,身上就痛。有的长期带着枷,有的被杖楚打死。你要是能诵持〈大悲咒〉,不会有这种的死亡。
  三、不为怨家仇怼死:我们在世界上,谁都有冤家对头。所谓怨家,就是大家没有缘,有怨、有冤。冤家呢,互相冤枉,好像心里总有一口闷气,发散不出来。总之,有一股怨气,互相你仇视我,我仇视你,这叫仇对。雠和“仇”字一样的,就是仇恨,大家有事情,与人过不去,互相仇视。
  四、不为军阵相杀死:诵持〈大悲神咒〉的,就在两军阵前和人作战,也不会被打死的。所以你若训练一班兵,教他们念〈大悲咒〉,冲锋作战都不会被打死的。虽然话是这么说,你要是用〈大悲咒〉训练一班兵来作战,虽然打不死,但是也打不胜!因为菩萨不愿意人作战。
  五、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不会被虎、狼,或者其它的恶兽,把你咬死、残害。
  六、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蚖,是黑色的蛇;蝎,是蝎子。这种种东西,都是有毒的,中这些毒,都会死的。但是你诵念〈大悲咒〉,就不会被毒死。
  七、不为水火焚漂死:就是入水不溺,入火不焚。
  八、不为毒药所中死:菩提达摩祖师吃了毒药,吐出来就变成蛇,这是用蛇毒来毒他。你要知道,就因他念〈大悲咒〉,所以毒不死他,但是毒了六次,以后他想:“何必这么麻烦?令人对自己生出这样的恶心!”于是就假装被毒死。实际上,菩提达摩祖师没有被毒药所中死。为什么?因为他念〈大悲咒〉。
  九、不为蛊毒害死:在南洋一带,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地方,甚至于中国的广东,都有这种蛊毒。被人下了这种蛊,即使只吃了一个很小的东西到肚里,就可以长得很大,把你涨死。这种蛊毒很厉害、很厉害!蛊有很多种。
  十、不为狂乱失念死:不为发狂,或者头脑不清楚,而失念死。
  十一、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不会被树砸死,或被山上滚下的石头砸死,也不会被墙砸死。
  十二、不为恶人魇魅死:恶人魇魅,就是他有邪咒,好像摩登伽女的妈妈——黄发外道用的咒。恶人用恶咒来咒咀你,令你头脑不清醒,使你没有什么知觉,不能有主宰力,你就跟着他转,跟着他跑,甚至令你死。
  十三、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你诵持〈大悲咒〉,邪神恶鬼没有机会令你死,你不会被邪神恶鬼害死。
  十四、不为恶病缠身死:不会有恶病。就是很严重的病,或者瘫,或者不能动弹,或者有治不好的病,例如生cancer(癌症)。
  十五、不为非分自害死:就是不会自杀。非分自害,就是自杀——或者服毒、悬梁、跳井、跳海,或者是自己不愿意活着,用种种方法把自己杀了。 
  我没念〈大悲咒〉,觉得好饥饿啊!我没念《大悲咒》,觉得不够睡。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念〈大悲神咒〉,不但不受十五种的恶死,而且得十五种的善生:
  一、所生之处,常逢善王:所生的地方,常逢也是修五戒十善的国王。
  二、常生善国:你所生的国家,不会有刀、兵、水、火、战争、瘟疫,一般的人民都非常良善,和平共处,不互相残杀。
  三、常值好时:你所生的时候,也非常太平,没有兵荒马乱、战争之类的。
  四、常逢善友:你常常遇到好的朋友,教你学习佛法、修行。
  五、身根常得具足:你若常念〈大悲咒〉,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非常圆满,非常美丽。
  六、道心纯熟:纯,就是不杂;你的道心,纯一不杂;熟,是成熟。道心纯熟,就是你修道的心,既坚固,又已经要成熟。
  七、不犯禁戒:你修道受什么戒,不会犯禁戒。叫你不要做这件事情,你去做,这就犯禁戒。
  八、所有眷属,恩义和顺:你家庭里所有的眷属,都互相感恩报德的,你对他好,他也对你好,没有自私自利的心。
  九、资具财食,常得丰足:你所有的财宝、用具,都会不缺,常常得到丰足。
  十、恒得他人,恭敬扶接:谁见到你,谁就恭敬你,帮助你。
  十一、所有财宝,无他劫夺:没有他人来抢你、夺你所有的财宝。
  十二、意欲所求,皆悉称遂:你求什么,都是满愿,称心如意的。
  十三、龙天善神,恒常拥卫:天龙八部、一切善神,常常拥护你、保卫你。
  十四、所生之处,见佛闻法:你生到什么地方,都见佛闻法。虽然佛入涅槃,我们现在能见到佛像,这也是见佛,能听佛法,这也是闻法。
  十五、所闻正法,悟甚深义:你所闻的是正法,也能明白很深的道理。
  若有诵持〈大悲陀罗尼〉的人,得以上所说的十五种善生。所以应该常常念〈大悲咒〉,切记不要懒惰!切记不要贪着睡觉,贪着吃东西。若你念〈大悲咒〉,能像贪着睡觉、贪着吃东西那么注意就好了:“我没念〈大悲咒〉,觉得好饥饿啊!我没念〈大悲咒〉,觉得不够睡。”以念〈大悲咒〉作为睡觉,以念〈大悲咒〉作为吃饭。你不要懈怠!不要懒惰!若你能以好吃饭的心,改变成好念〈大悲咒〉同,好睡觉的心,改变成好念〈大悲咒〉,你看妙不妙? 
  上座啊!你现在入水不溺,入火不焚,你还找什么房子!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以前有个老修行,就修“出玄入牝”的功夫。什么叫出玄入牝?就从头顶上,有个小人可以出去,又可以回来。回来,就叫牝,出去,就叫玄。
  他各处去参方修行,这一天走到一个庙上,庙上有个老师父带着一个小沙弥修行。出玄入牝的老修行,天黑到庙上借宿,他晚上打坐,用出玄入牝的功夫就出去了。出去,到日本玩一玩,又到德国、澳洲,都去玩一玩,啊!这些地方,外国人讲话,虽然听不懂,但是他看得很清楚。他尽挂着出去各处看,看样子或者到美国也来过。他看美国,啊!这金门桥修得是不错的,工程很大,在桥上玩一玩,就忘了回去。
  天亮之后,小沙弥和老比丘准备吃早饭,老比丘说:“叫住宿的老修行来吃饭!”小沙弥到那儿一看:“哦!老修行坐着死了!”就回去对老比丘说:“啊!师父!昨天晚上住宿的人,已经死了!”老比丘去一看,果然死了。因为出玄,他出去了,里边就没有呼吸气,和死人一样。老比丘说:“哦!死了!好了!那我们用一把火,把他烧了。”于是就点着火烧了。
老修行也不用坐飞机,到各处旅行,大约玩够了,就回来,一找,找不着自己的“房子”。自己房子没有了,到处找也找不着,在晚间就作起怪来,大声喊着:“你把我的房子放在什么地方啊?把房子还给我啦!”老比丘和小沙弥一听:“谁讲话呢?”他们虽然是修道的人,但没有五眼六通,若有五眼六通,就可以看一看,知道是住宿的老修行回来。那么看不见,听有人这么讲,就说是闹鬼:“哦!这是闹鬼啊!那天晚上来的老修行,现在回来要房子。”第一天就在晚间闹,第二天呢?天一黑,就闹起来,以后天天,甚至于白天,都来要房子。大约闹了有一个多月,一天到晚都来庙上要房子,吵得老比丘和小沙弥就生了恐惧心,说:“哦!庙上也闹鬼,我们快搬家吧!不要在这儿住!”他们也要搬家了。
明天就要搬家,晚间又来一个借宿的和尚,要在这儿住下。老比丘叫小沙弥说:“你去告诉他,我们现在不留人住宿!这个不得了,我们太麻烦了。”小沙弥就说:
  “您到旁的地方找宿去吧!我们现在不留人住宿。”老修行说:
  “哦!你现在不留住宿?以前你一定是留人住宿过。现在为什么你不留了呢?你可以告诉我吗?”
“哦!因为以前有一个老修行在这儿住,住完就死了。死了,我们就把他的尸首烧了,现在他天天回来要房子。所以我们现在不留人住宿,我们也要搬家了。”
“哦!是这样子,这不要紧!我可以治鬼,我可以帮你的忙,把鬼降服了。”小沙弥一听说他会治鬼,说:
  “那我回去告诉我师父一声,看看我师父怎么说。”回去就和老比丘讲:“来的这个老修行,说他能治鬼。他要住一宿,可不可以?”
  老比丘说:“嘿!他说他能治鬼,他是骗人的呢!我们出家人都治不了鬼,他和我们一样,他怎么会治鬼呢?啊!不管他治不治,我们留他住一宿再说吧!”这个意思,也就是试一试。他若能治,更好,不能治,只住一宿。于是把这个老修行留下。
  老修行说:“以前的老修行在哪个房子死的?他现在要房子,他在什么地方出来要房子?”
  老比丘就说:“他在西厢房那儿住的,第二天就死了。以后总闹鬼,回来说要房子。太阳一落,他就会来,你怎么办呢?”
  他说:“这容易!你给我预备一缸水,要很大的缸,再给我点着一堆火在我住的房子里。你就这样做!”
  等到天一黑,以前出玄入牝的老修行来了,说:“啊!你把我的房子弄到什么地方去了?快把我房子找来!”所谓他的房子,就是他的身体。
  这会治鬼的老修行就说:“你的房子啊?你的房子在那水里哪!你到水里去找。”于是老修行就跑到水缸,钻来钻去各处找,说:“没有啊!”“没有啊?你的房子在那火堆里呢!你到火堆里找一找。”老修行又跑到火里去,跑出跑入的,在那一堆火里,也没找到他的房子,说:“也没有啊!我的房子也没有在火堆里。”
  老修行就说了:“啊!上座啊!你现在入水不溺,入火不焚,你还找什么房子?”说这么两句话,这个人:“哦!”哈!开悟了。
由此之后,就不闹鬼,老比丘和小沙弥也没有搬家。这是修出玄入牝的危险。出玄入牝,虽然可以到各处去玩,你若不遇到行家——行家,就是懂道理的。——就以为死了,把你身体烧了,那你就找不着房子。
  你若依照我的办法去做,我保证你,不单一百天之内,在这一百天之外,都不会死的。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香港一个很有名的和尚,生cancer(癌症)一年多死了,这是恶病。我相信他不信〈大悲咒〉!他教人家修行,自己不怎么样注意修行,所以就生cancer。我告诉你们,这个人在香港专门好沽名钓誉,在香港各处宣传,就说度轮法师是他的徒弟。根本没有这回事,不是的。我和他风马牛不相及,根本相离有几千里路!我在东北的时候,他根本不认识我。在香港,因为信仰我的人很多,他就对所有的人说,我是他的徒弟。很多人相信我,他要是我的师父,人人当然对他更加恭敬,就好像有位法师,说虚云老和尚是他徒弟一样的。以后在很多情形之下,他就生了cancer。
  这要从有一个姓张,名玉阶的人说起。这个人生cancer,请了六个最高明的医生,这些医生断定他说:“一百天之内,一定死的,不能活。”张玉阶在五月十八那天,就皈依我,皈依我之后,我告诉他做点功德。我说:“你若依照我的办法去做,我保证你,不单一百天之内,在这一百天之外,都不会死的。但是你要依我的办法去做!”怎样做呢?当时从大陆到香港的出家人,那时候有三、四千个。我告诉他: “你每一个人布施二十块钱(的物品)、一匹花旗布(一匹布,可以做很多衣服的)。你若这样和所有的出家人结缘,我就保证你不会死。”他答应去做,又说,如果一百天内不死,就布施我二十万美金(的物品)。他在香港的钱有几千万,很多钱的,他要从中布施出二十万美金(的物品)。
  到了一百天,果然没有死。在这期间,有位和尚就帮这个人拜忏,拜什么忏?每个星期拜《药师忏》。过了一百天没有死,那位和尚就对这个姓张的说,是他拜忏的功德。因为这个人有钱,要是没钱的人,那位和尚根本就不会帮他拜忏的。张玉阶在我这儿,一点也没布施,那位和尚那儿帮他拜忏,他送了五千块钱。那位法师对他说:“用这五千块钱给你拜忏的功德,你才没有死。”
  他又活了八年。这一年正月间,过年的时候,我就对大家讲:“今年,张玉阶再有事情来求我,他就在我门口跪三年,我都不管他!因为我等他八年,他发的愿没有做。”但是我不能把这当帐去要:“你不死,要给二十万块美金(的物品)!”因此我说:“我等他八年,他不发心,从今天开始,以后他再有什么事,我都不管!” 
我讲了之后没有好久,张玉阶就病重,又不得了了。叫他家里去找我,多少次我都不见,连门都不让他们进,不开门的。你来见我,我不见你!在香港,任何的出家人都做不到的——这么有钱的人来见,还不见呢,这简直是……!所以我受很多人批评:“真是太不懂佛法!啊!人家去见他,都不见!”有一次,他送两佰块钱给我,我把钱丢到门口外边去。所以,在那位和尚那地方的出家人,尽量来破坏我,批评我说:“他!他不是个出家人!人家供养他钱,他都不要,给人丢到外边去。哪有这个道理?太不近人情了!”大约三个月吧?张玉阶因cancer病就死了,接着那位和尚也生cancer,这时候谁给他拜忏,也拜不好。他能帮人家拜忏拜好,现在所有香港的和尚替他拜忏念佛,都不好,都不灵,经过一年多,我这个假师父就死了。这叫恶病缠身死。
  众生业力太重,就会发生变故。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六种震动,是震、吼、击、动、涌、起。震,是震动。吼,是吼叫。击,是互相撞击。这是属于声的动。动,就是向上动。涌,是涌现,也就是往上面涌的意思。起,是起来。这三种属于形。由这六种震动,又可以变出来十八种的震动。地震有种种的原因:
  一、世界上有人成佛,会大地六变震动。
  二、有证果的阿罗汉,也会有六种震动。
  三、诸佛菩萨说大乘经典,地也会六种震动。
  以上是属于善的方面,还有:
  一、魔王出现,也会地震,因为魔王用他的魔力,也可以把大地变成六种震动。
  二、有天灾人祸,众生的业感,地上发生很多灾害,这也会地震。
  三、天地发生灾变,也会地震的。
地震有的好,有的不好。前三种,对人类不会有什么害处,后面这三种,对人类就有害处。可是地震的灾害,方才讲过,这是看众生的业感,众生业力太重,就会发生变故。可是虽然这样讲,在应该发生灾害的地方,有圣人出世——或者有佛、有菩萨、有阿罗汉,这地方的灾害,也就可以转移到其它的地方,也可以从大的灾害,变成小的灾害,从小的灾害,变成没有灾害。所以世间的事情,没有一定的法。这是地震大略的意思,有这种种情形,要是详细说起来,在微细里,又有微细的关系,原因很复杂的。
  大悲心就是〈大悲咒〉,〈大悲咒〉就是大悲心。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什么叫〈大悲陀罗尼〉呢?我告诉你:“大慈悲心是!”大慈悲心,就是〈大悲陀罗尼〉。慈能予乐,悲能拔苦。你若存着大慈悲心,这就是〈大悲咒〉。听见了吗?大悲心就是〈大悲咒〉,〈大悲咒〉就是大悲心。你有大悲心,就是念〈大悲咒〉,你没有大悲心,就是没念〈大悲咒〉。你天天从早晨念到晚念〈大悲咒〉:“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但你若没有大慈悲心,那就不是念〈大悲咒〉,你就是没念〈大悲咒〉,但你尽存着大慈悲心,那也就是念〈大悲咒〉。明白了吗?所以念咒,若存慈悲心,才是真念咒呢!
  什么是〈大悲咒〉?“平等心是!”最平等心,没有分别心。平等,就是无党无偏,这种心就是〈大悲咒〉。你念〈大悲咒〉,若尽存着一个私人结党的心:“这个人是我的兄弟,我就和他近一点。那个人是我的朋友,我就和他亲一点。哦!那个人我不认识他,我就和他远一点。”这就不平等。平等,兄弟也是平等,不是兄弟也是平等,朋友、兄弟、一切一切人,都是平等待遇,都一样的。我对我兄弟好,对一切人,也都当我兄弟这么看,这就是平等心。我对父母孝顺,对一切老人也都当父母那样看待,那样观想,都要对他们孝顺,这也就是平等心。这平等心,总而言之,就无党——没有个党派,无偏——不偏私的平等心。你有了平等心,这就是念〈大悲咒〉,你没有平等心,就是没有念〈大悲咒〉。
  什么是〈大悲咒〉?“无为心是!”无为什么?叫你无为那些邪事、邪念、邪知邪见,叫你不要做那些坏事,这叫无为心。你不要做坏事,就是念〈大悲咒〉,你要是一边念〈大悲咒〉,一边还做坏事,那就不是无为心,也是没有念〈大悲咒〉。
什么是〈大悲咒〉?“无染着心是!”无染着心,就是心清清净净,没有一点杂念、妄想、邪念、欲念,尤其是淫欲的念头。你没有淫欲的念头,就是无染着心,有淫欲的念头,就是有所染着。
  真正持戒律的人,就是最微细的地方也要不犯。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
我们人拜佛、念经的衣服、鞋,最好不穿到厕所里,虽然抽水的厕所是很清洁的,但是那也是放屎尿的地方。所以到厕所,要把衣袍脱下来,把鞋也换一换。我以前对你们讲过,印光老法师要去厕所的时候,把鞋袜都换了,身上穿的衣服,也都换下来,去过厕所,回来再把衣服换过来。他在普陀山十八年,都是这样的行持。真正持戒律的人,就是最微细的地方,也要不犯。所以我们要记得,以后不要穿着衣袍到厕所去,到厕所,要把衣袍换一换!
  你要知道,这妄想一打,就是个染污心,就不是大悲心。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念〈大悲咒〉、修持大悲法的人,切记不要生那种desire(欲念)的妄想。护法善神都跟着修持的人,你一生那种的思想,他都知道:“这个人……,嘿!我不可以保护他!这么样子!这么搞法!这怎么可以呢?”所以你们修法,不可以打妄想,不可以又想这个女朋友,那个boy friend(男朋友),不可以的。你想这个,金刚藏菩萨就拿起宝杵打你,你就该头痛,再不就该身体也痛。你若头痛,或者觉得身体不舒服,那就是被金刚藏菩萨打了,说:“你……太不守规矩!你这个东西真可恶!混帐!”你小心一点!不要再马马虎虎的,一边诵〈大悲咒〉,一边起邪知邪见、打妄想,那是不可以的!你心里这一动念,护法菩萨就知道了,因为护法菩萨有五眼六通,他看见你的身体,就像看玻璃一样的,从外边看到你里边。你不要说:“我心里想什么,他怎么会知道?”他若不知道,他就不叫佛,不叫菩萨,不叫护法!所以你不能欺骗他。你不可以存有侥幸的心:“啊!不要紧的!打个妄想,大约没有什么问题。”你要知道,这妄想一打,就是个染污心,就不是大悲心。
  你怎么会有十不住呢?就因为魔王来破坏!魔王钻到你心里,令你心里变化。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当你在深山,没有人烟的地方,或者念经,或者坐禅时,有一切的山妖水怪、魑魅魍魉,这些鬼神横相恼乱。它们来捣乱你,给你麻烦,令你心里生魔,生杂乱心、恼乱心。想要念经,心里就觉得很烦闷的:“念经干什么?”想坐禅,一坐着,就打妄想来:“坐着太不舒服了,腿也痛,腰也酸,唉!起来了!”这就是什么?这就是魔来恼乱你,令你不要坐了。“坐干什么?不要修行了,跟着我玩一玩多好啊!你在这又要打坐,又要诵经,又要守规矩,这才没有意思呢!啊!你快来啦!和我在一起做眷属啦!”“嘿!世界你看啰……!”魔王就令你生这种的妄想。“啊!淫欲心啊,男女行淫欲,这是没有问题嘛!”他就给你做这种的破坏者,破坏你的定心,破坏你的戒心,破坏你的慧心,你的戒定慧都没有了。
  又如昨天晚上,黑板上写的“十住”。魔王一扰乱你,这“十住”就不住了!想住“信心住”,也就没有信心。没有信心,就生出“不念心”。你想“念心住”,你想念经,念佛、念法、念僧,“嘿!睡一觉比这个好得多!”你的:“念心住”也没有了。“念心住”没有,“精进心住”就没有,就不精进,“修行都不知道是不是一定成佛?或者这都靠不住吧?”这“精进心住”,也不住了。“精进心住”不住,智慧心就没有,“慧心”也不住了。“慧心”不住,“定心”也没有,“定心”也不住了。“定心”不住,“不退心”也没有了,“不退心”住,就变成“退心住”,把不退的“不”字去了,就剩“退心住”。一“退心”,也没有“护法心”了,“我何必供养三宝呢?三宝供养我不更好?”好像做居士要三宝来护他法,这就是“护法心住”也不住了。“护法心”不住,“回向心”也不住,“回向心住”也没有了。“回向心住”没有,就变成“戒心”也不住了,也不受持戒律。最后一个“愿心”也不住了,还发什么愿呢?“我不发愿,我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这多自由啊!何必又有一个愿来拘束?太不自由了!”“愿心”也不住。把“十住心”,变成“十不住”。你怎么会有“十不住”呢?就因为魔王来破坏!魔王钻到你心里,令你心里变化。
你有这种心里烦乱的情形,这是魔王来破坏你,你应该诵〈大悲咒〉,你一念〈大悲咒〉,这些鬼神、魔王,就都给抓起来,用绳索绑上。
  若想有真正的感应,就要没有一点的疑心。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谈到金刚护法,每一位金刚,都有他的神力,所谓各有所长。护法呢,也是每一个有每一个的长处。什么长处呢?譬如,这个护法就发愿说:“若有人能念〈大悲咒〉一百零八遍,我就常常保护着他,即使我护法的生命没有了,也要保护这个持咒的人。”
  有的就发愿说:“有人念〈大悲咒〉一个字,或者一句,我就永远来拥护他,保护这持咒的人。”有的护法就发愿说:“不要说他念〈大悲咒〉,就他听见〈大悲咒〉的名字,我也就保护着他,令他所求如愿,所欲遂心。”所以每一位金刚护法所发的愿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一个。什么呢?就是拥护持〈大悲咒〉、听闻〈大悲咒〉、对〈大悲咒〉有真正信心的人。
  经上说若“生少疑心者,必不得果遂也”,你要是有一点点、一根头发这么多的怀疑心,也得不到、达不到你这种愿望,所以必须要真了。我常讲:
  你舍不了疑  就生不了信
  你舍不了迷  就得不了悟
  你舍不了邪  就归不了正
  你舍不了假  就成不了真
  你舍不了死  就了不了生
  所以不能生怀疑心,生少疑心者,必不得果遂。这“必得果遂”,是要没有怀疑心。若有一点点怀疑心,对〈大悲咒〉不生信心,那你就不会成就的。 
说:“我念咒念得很多,怎么不灵呢?怎么没有功效呢?”不是没有功效,就因为你有这一念的不信心:“它怎么不灵呢?它怎么没有功效呢?”什么功效、什么灵验,也就都没有了。所以你若想有真正的感应,就要没有一点的疑心,即使你诵〈大悲咒〉没有什么功效,也应该自己回光返照:“啊!我是心里不诚心,所以不可思议的咒力才没有相应?”你不能说:“〈大悲咒〉没有灵验,它所说的,都不是真的!”不能有这样的心。
  就因为有妖魔鬼怪来遮障着她,令她非常痛苦,不容易忍受。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女人生小孩子,有的很难生产,小孩子一天也生不出来,两天也生不出来,甚至于三天、五天,都生不出来。喔!这时候,这个女人最痛苦了。为什么她这样?就因为有妖魔鬼怪来遮障着她,令她非常痛苦,不容易忍受。
我记得,我在东北母亲坟上守孝的时候,就遇到一位姓唐的,生小孩子生了三天,也没有生出来。以后她们就到我那边去请教,问怎样才能容易生产,我就教她们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和〈大悲咒〉。回去念了没有好久,果然就生出了,但是生出的小孩已经死了,大人可没有什么事情。所以这都是观音菩萨有特别的感应。
那么生产的时候,若至诚恳切念〈大悲陀罗尼咒〉,鬼神听见也就跑了,退散开来,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
天天至诚恳切念〈大悲咒〉,久而久之,淫欲心就消灭了。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末法时代,诸恶充满,这五浊恶世就乱糟糟的,佛法也灭了。这时候,“淫欲火盛心迷倒”,就像现在一般人,淫欲心比学佛法的心要重。他没有说我天天研究佛法,研究了又研究。睡不着觉,我就来研究佛法,或者醒着的时候,我更应该要研究佛法。不是的!睡不着觉,就生出一种淫欲心,总觉得研究佛法没有什么意思。一生出淫欲心,觉得:喔!这是非常地非常的妙了。他认为这个是妙,就是一种无明把他支配得心迷倒了。观音菩萨早就知道末法的人是这样,这个心迷乱颠倒。迷,就不清楚了。好像某某人,见到他女朋友,啊!就不得了了!这个时候,就忍耐不了了。这就是心迷倒了!confused(迷乱),很奇怪的。或者做太太的,就偷偷摸摸到外面找其它的男人,找情夫,或者做丈夫的,就偷偷摸摸到外面去找女人,找情妇。就为了淫欲火的发泄,到外边去贪染。
  白天想这个事情,晚间也想这个事情,这个不正当的邪思,一时一刻都不停息。你们都知道的,有的到教堂去,不是去做弥撒,就是到那个地方想找一个对象,男的、女的都有这种思想。有的到学校去,不是读书,也就到那个地方去找一个对象。淫欲火盛,暂时间也不停。
在这个时候,要是能称念〈大悲咒〉的话,你的淫欲火也就一点一点地灭了,邪心也就一点点地除去了。讲到这个地方,无论我们男的、女的,淫欲心如果太盛了,可以天天至诚恳切念〈大悲咒〉,久而久之,淫欲心就消灭了,你那个邪知邪见也就除去了。
  没有自私心,就不会发那么大脾气。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布施度悭贪:人要是有悭贪,就要行布施。那么没有悭贪的心,要不要行布施?更要行布施!所以说,你能行布施,就没有悭贪。
  持戒度毁犯:持戒就会守规矩,不守规矩的人,就是不持戒。不持戒的人,就是不信仰佛法。佛灭度之后,戒律就是佛教徒的师父。
  忍辱度嗔恚:你要是脾气大的人,就要修忍辱行。不要一点点的事情,就发起脾气来,不要有一种自私的心。没有自私心,就不会发那么大脾气。不会发那么大脾气,就是忍辱了!
  精进度懈怠:你若懒惰吗?就要修精进。
  禅定度散乱:你尽欢喜打妄想,欢喜生一种攀缘心,就要修禅定的功夫。禅定生出来了,你的散乱就度了。
般若度愚痴:愚痴,就因为没有智慧,若修智慧,就把愚痴度了。
  如果不是释迦牟尼佛把鬼子母教化过来,现在世界上恐怕就没有这么多人。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鬼子母就是神母女,她有一班大力众,这是说她的鬼神都有大力量,但她自己没有大力量。
  为什么她叫鬼子母?本来可以说是神子母,可是因为她做事像鬼似的,尽各处去偷人家的小孩来吃。有的小孩子生下来,她就偷去吃了,有的小孩子长到两、三岁,她也偷去吃了。这鬼子母有一千个儿子,所以她各处去偷人家的小孩子,偷回来,不单她自己吃,还给她儿子一起吃,所以叫鬼子母。
  有一次,护法善神看她所行所做太不合法了,于是就到释迦牟尼佛那儿控诉说:“现在世界小孩子几乎都被这个鬼子母给吃了,剩很少了!世界上的人类都要断了。这怎么办呢?”
  释迦牟尼佛说:“这不要紧,不是一个大问题!我想一个办法。”于是就派出密迹金刚,去把鬼子母一千个儿子中最小的抱来,放到释迦牟尼佛的钵里。佛把钵翻过来,扣上,就把这个小孩子扣到钵里头。
  但是这个小儿子就在钵里哭,这个鬼子哭的声音,鬼子母听得见,认出是自己的小儿子。就令其它九百九十九个儿子来兜着这个钵,兜不动,就想把钵翻过来,也翻不过来,鬼子母用她的神通力量来翻,也翻不过来。本来她想把小儿子抢回去就算了,现在抢不回去,于是就去问释迦牟尼佛说:“为什么你把我的小儿子放到你的钵底下呢?啊!他这么哭,你一点慈悲心也没有!”你看!这个鬼子母说人家没有慈悲心!她把人家的小孩子都给吃了,你说她有没有慈悲心?释迦牟尼佛说:
  “你这么多儿子,少一个不要紧的!你有一千个儿子,就少了一个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可以!我一个儿子也不可以少的。”
  “你把人家的儿子都吃了,那你是有慈悲心?”
  “我也不想吃,你以为我想吃吗?我不吃,这个肚皮饿得受不了!因为小孩子的肉,是最嫩、最甜、最好吃了。啊!又滑,又软!我的牙也不太好,我就欢喜吃小孩子的肉。”
  “哦!你把人家的儿子都给吃了,我把你这一个最小的抱来,你就舍不得,那你想天下的父母心里如何?”
  “我管他们那么多!我吃饱了,就算了嘛!”
  “那我管你那么多,我管你有没有儿子!你有本事,就抱回去!”鬼子母一听佛这么样讲,她又去翻那个钵,也翻不过来,没有办法了,于是就哭哭啼啼跪在释迦牟尼佛前面,请佛发慈悲心,还她这个儿子。
  “你叫我还你儿子,可以的!我不会吃你的儿子,因为我不像你那样,我是吃斋的,不要说人肉、小孩子,就是所有的肉都不吃。”鬼子母一听,喔!这个人不吃肉?说:
  “那你怎么活着?”
  “我是去化斋,去吃斋。”
  “那我到什么地方去化啊?你是佛,可以化斋,我怎么可以呢?我也不是和尚。”
  “好啦!那你若从今以后不吃小孩子的话,我可以叫我的弟子送斋饭给你吃,只要你不吃小孩子就可以了。”
  “我若有东西吃,当然不吃小孩子也可以啦!”
于是释迦牟尼佛就把她的小儿子还给她。因为这个,所以出家人在用斋前都施食。施,是布施。食,是饭食。施食时说:“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刹鬼子母,甘露悉充满。”若念这个咒,鬼子母们也就都有东西吃了。他们有东西吃就不饿,那就不吃小孩子了。所以,我们现在没有被鬼子母吃了,都长得这么大、这么高,又读书,又做工的,如果不是释迦牟尼佛把这个鬼子母教化过来,那么现在世界上恐怕就没有这么多人。而且她不单不吃小孩子了,还变成佛教的护法。所以观音菩萨说:“好啦!你做点功德,有念我这个〈大悲咒〉的人,就去保护着他。”所以她带领她这一千个儿子,都是有大力量的,就常常拥护受持〈大悲咒〉的人,因此就叫神母女等大力士。
  科学和哲学没有穷尽的一天,可以说是越跑越远,没有完了的时候。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在今天科学非常发达,日新月异,一天比一天进步,一天比一天有新奇的发现,可是发现到什么时候,也没个“究竟”,可说是任何时候也没办法完,没有穷尽的一天。现在的科学说是进步,过五百年之后,现在的又是落伍了!五百年以后的科学是新奇,等再过五百年之后,前五百年所谓新奇的科学又落伍了,后五百年的科学又是新的。现在认为过去的是古老,将来五百年之后,认为现在一切的新奇东西,也都是古老。所以科学和哲学没有穷尽的一天,可以说是越跑越远,没有完了的时候。
  尤其现在科学、哲学,虽然发展,可是对人类的益处,没有多过不益处,也就是害处多过益处,对人类的帮助,无法超过对人类的杀害。怎么说呢?以前科学没有这样的发展,人类没有死得这么多,现在科学发展得越迅速,人类将来死得更多,甚至于可以把人类毁灭了!如果把人类都毁灭了,这个科学、哲学又有什么用?根本就是没有用!
  现在科学、哲学虽然这样发展,可是并没能令世界的灾害消灭了。譬如种种的怪病生出来,在这科学发展之下,也没有办法令这些病没有,这是一点。还有战争,科学发展到极点,战争就越厉害,杀人的武器,一天比一天精妙。精妙,无非就想令人类死!国与国战,家与家战,人与人战,互相残杀,这样,到什么时候是个了结呢?你防备我,我防备你。你想要毁灭我,我也想要毁灭你,互相毁灭。这终究有一天要同归于尽,那大家才都没有事情干了。
  不但战争难以平息,还有水灾,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就发生了。火灾,你看到处都是火灾,一天到晚,救火车比什么都响得厉害。风灾,打飓风,一打就打死多少人?前几天,台湾有好几百人,就被风灾害惨了。还有地震,这是很厉害的一种灾难,人人都怕,旧金山很多人都怕地震。在科学这样进步的时候,没有法子把这种种的灾难消灭了。因为看这种种的情形,想要消灭这种种的灾难,就必须要研究人生的真理,把人生的真理明白了,然后才能知道这些灾难的来源。那么想要避免这些灾难,必须要人人改过向善,改过自新。这些灾难怎么来的?就是由大家的共业所感,众业聚集到一起,才有这种种的灾难发生,没有法子消灭它们,因为这是众业所感。谈到这个“业”上,只有佛教才能清楚这个业相的来源、业相的道理。所以我们现在还要发心出家,研究佛教的道理。把佛法明白了,用佛教这种伟大慈悲的精神,来救度一切众生,令世界上所有的灾难,都在无形中消灭了。这样才能拯救整个人类,把人类真真地从水火之中救出来。所以现在我们要发心,放下一切世间法,来研究出世法。在宇宙间互相竞赛杀人的利器,互相疯狂发明杀人利器的时候,很奇怪的,有人出家想学习不杀人的法门,可以说是令整个宇宙间的人类,都非常地惊奇。我希望在人类惊奇的当中,人人都会省悟,人人都要回光返照,学习不杀人的这种法门。
  因为世界是人心所造成的,人心好杀,就是一个战争的世界。人心好生,就变成一个和平世界。所以现在在西方的人里边,有这样能先觉悟者,来发心学习不好杀生的法门、宗教。由现在来讲,这是一个开始。我希望将来西方人、东方人,大家都把战争的心改为慈悲心,嗔恨心改成一种慈悲喜舍的心,来共同研究佛教。这在西方人是一个觉悟的开始,希望将来,能把西方的总统变成拥护佛教的总统。
现在宣布每一个出家人的名字。头一位是果前,字恒谦。他过去觉得这世界没有可值得重视的,就好像各处跑的一个游人,无家可归,那么现在遇到佛法了,也就以出家为归宿。第二位叫果宁,字恒静。他也是觉得人生没有什么意思,以后也是时节因缘的关系,遇到佛法,才知道真正的真理在佛教里,所以就出家了。第三位是果现,字恒授。这个青年人也是与众不同的,想研究人生的真理、究竟的归趣,和生死问题,所以也就出家了。第四是果逸,字恒隐。这个青年的女子,在过去也是想要把人生的问题真正了解,现在遇到佛法,才知道这是值得人研究的,所以也就出家修行了。第五位是果修,字恒持。她对世界上的认识很清楚了,把一切都看破放下,一心要修道。果修说了几句话:“果必能得,修诸福德,恒念定慧,持戒成佛。”这四句是她自己作出来的,很有道理。这是五位西方人出家的大概,要是详细说他们的因缘,那要很长时间才说得完。
  身、口、意三业清净,这才是真正一个诵持陀罗尼者。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你要是单单记得〈大悲咒〉,单单学过〈大悲咒〉,而不诵不持,这是没有用的!你必须要诵。诵,就是离开书本来诵念〈大悲咒〉。持,不是今天诵念,明天就不诵念,后天又诵念了,这个持,就是持续不断的意思。你今天念一百零八遍,明天也要念一百零八遍,后天也要念一百零八遍,天天这么继续不间断的,这叫诵持,你要是间断,就谈不到诵持了!说:“我记得了,我是心里也记得,我不念它。”那是没有用的,必须要“朝于斯,夕于斯”,早晨也是这样修行,晚间也是这样修行,不间断的,丝毫都没有懈怠心,没有懒惰心,这才是诵持陀罗尼。
这个陀罗尼,就是总持〈大悲咒〉。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也就是总持你的身、口、意三业不犯。你身不造杀、盗、淫,心不生贪、嗔、痴,口不起恶口、妄言、绮语、两舌,这叫身、口、意三业清净,这才是真正一个诵持陀罗尼者。
  世界有八万四千种病,〈大悲咒〉悉皆治之,但是你要诚心诵持,才有这种功效和力量。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大悲咒〉是治世界一切疾病的,世界有八万四千种病,〈大悲咒〉悉皆治之,但是你要诚心诵持,才有这种功效和力量。若不诚心诵持,平时也不诵,也不持,等到有病的人来了,你说:“哦!我给他念一遍〈大悲咒〉,来治他的病。”念一遍?你念十遍也没有功效!必须要平时修大悲法,诵持〈大悲咒〉,到用的时候才灵验,才有力量。
  你平时若不修不诵,说是:“我拿来现用,我现想起来才念。”那么功效也会有的,只是没有那么大。就好像你平时不造个井,等到渴了,想起喝水说:“我这地方没有水,我要挖个井!”啊!你要挖个井,要等几天才能有水。你说:“我即刻挖井,即刻就有水喝。”没有这个道理!诵持〈大悲咒〉,也是这样。
你若平时诵持〈大悲咒〉,到用的时候,就好像药王藏,所有一切的药品都在这〈大悲咒〉里边,你念〈大悲咒〉,一切的病痛都离开你的身边。
 && 我们众生不知道法的原理,所以见着这个法,认为很奇怪,其实都是不离自性。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大悲心陀罗尼经》讲到役使鬼神,你想要支配鬼神,叫鬼神替你做工。这个地方,就有人说:“很奇怪的!”这个并不奇怪,这都是世界上常有的事情,不过我们没有明白这个道理,没有懂这种的法,就认为很奇怪。也好像我们人没有登陆过月球,到月球里拿几块石头回地球,人们觉得奇怪,和地球上的石头不一样。本来月球的石头和地上的石头,都是差不多的,没有什么分别,并不是月球里头的石头,就像金刚钻石那么宝贵。可是虽然不是那么宝贵,但是用几千亿钱把它取回来,就是石头,还是宝贵的。因为我们众生不知道法的原理,所以见着这个法,认为很奇怪的,其实都是不离自性。
  现在这是讲役使鬼神。役使鬼神这件事情,本来是很平常的。但是一般人不能役使鬼神,所以就认为有人可以役使鬼神,是很奇特的。古代的人,能役使鬼神的很多很多。怎么叫役使鬼神呢?就是叫鬼神来做工,可以叫鬼来给你扫一扫地,抹一抹桌子,做一顿饭吃,或者去买一点东西,这都是可以做得到的事。但是现在人都不修这种法,也都不信这种法,所以现在也就没有人能役使鬼神了。
你们知道中国有个纪晓岚吗?纪晓岚是很聪明的一个人,他去参加科试,因为文学程度太高了,主考人就妒忌他,所以没中举就出家了。出家呢,就有五个鬼来帮他做工。这五个鬼原来是什么呢?那天不是讲这是五个魔?他和这五个魔斗法,五个魔都斗不过他,就皈依他了。以后就跟他学法术,他叫他们做什么,就去做什么。这是在中国清朝时代,几千里外的事情,他可以派鬼去看看,去特务特务一些消息,就像现在的特务。现在的国家特务,人可以看得见他的,这还谈不到真的。这种的特务,人看不见他,他可以看得见人。“你到那边去看看某某人做什么啦。”所以就到那地方把事情都给看好了,回来就告诉主人;无论什么地方都是这样。这就是把大悲法修得非常精,能役使鬼神。
可是修这种法必须小心戒慎,否则就变成鬼神役使你。
 〈大悲咒〉的威神灵感,广大无边,令人想象不到。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六祖大师在南华寺,把具一展,所有南华寺方圆大约有五六十哩那么大,都给盖上;四大天王现身,站具的四个角落上。为什么?也就是六祖菩萨平时就修大悲法,所以到用四大天王的时候,说:“你们都来给我守着四边!”四大天王就都现身了!喔!都是威风凛凛的样子。陈亚仙一看说:“这是和尚神通广大。”于是把这个地方都献出来。
这也都是六祖大师修大悲法,才有这种的成就。所以〈大悲陀罗尼〉这个咒的威神灵感,广大无边,令人想象不到那么妙。
  在有灾难起的时候,这一个国家的国王,要是崇拜佛法……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假设国土有这种灾难起时,什么叫灾?什么叫难?灾有三灾,难有八难。三灾,就是水、火、风灾。八难,难本来不只八个,有很多很多种。凡是一种不容易过去的都叫难。难,就是在这种时候很难过,所以有的时候和“劫”连到一起,叫“劫难”。劫是梵语,本来叫“劫波”。译成“劫”字,是“去”字再加上一个刀刃的“刃”,言其到刀刃上去。也就是说,这个劫很不容易过去,就好像到刀刃上,你要是过去呢,就要被杀了,所以这是劫难。难,是不容易过去,好像水、火、风灾,或者地震、天下雹雨、地发洪水,或者瘟疫病流行,这都叫灾难。
  在有灾难起的时候,这一个国家的国王,要是崇拜佛法,或者他受五戒、修十善、行菩萨道,用正法治国。还有宽纵人物,宽是放宽,纵是把他放了。不把人民圈到监狱里,叫宽纵,不把禽兽圈到笼子里边,这也叫宽纵。这国王不枉杀众生,就是不随随便便把众生杀了,也就是断杀心,不杀众生。无论人民有什么过错,都不责怪,原谅他,把他放了。
在七天七夜中,这位国王身也精进,心也精进,身心一起精进。精进做什么?就日夜都念〈大悲咒〉,修这总持陀罗尼的法门。想使令国家所有的灾难,无论是大难、小难,是三灾八难、三灾九难,或三灾十难也好,悉皆除灭了。并祈求五谷丰登,五谷是所种的稻、梁、黍、麦、菽、稷之类的,所有这个国家种的谷都丰足,年成非常好,谷类都到家里来了。老百姓没有灾难,就都得到安乐,不会吃也吃不饱,穿也穿不暖,受苦不安乐。
  莲池大师没到台湾,也没有到香港去,就得到具足戒。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这次你们去台湾受具足戒,一定要保持我们佛教讲堂的道风!不要到台湾那儿,看见大家都吃两顿、三顿,早起也吃,晚间也吃,中午又吃,我们就也吃一点了!你吃,可以,但是对于美国的佛教,未免没有那么好。你若一定说是:“我愿意倒美国佛教一下,不往好的做!”那就可以随便,愿意吃二顿、三顿都可以,因为你到那边,受那边的影响,不是听师父的教化,不是学师父的法,而是学台湾那些法了!我也不勉强你们。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迷的时候,我把你们引到佛教门径里边来,可以说把你们度到门里头,现在你们进门了,怎样做,由你们自己了。受过戒之后,你们欢喜怎么样,那是自己的事情。
  今天我为你们排名,默默中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我给你们取名字,不单你们的,给每一个人取的名字,都有他的因缘。这个事情虽然是不太大,但是也不小,因为有前因后果这种关系。
  莲池大师那时受戒,他自己到佛前拜佛、念佛、拜忏,得到佛来为他摩顶授戒,并且智者大师也来给他授戒。所以莲池大师没有到台湾,也没有到香港去,就得到具足戒。
现在果现虽然没去,但他如果诚心一点,能拜佛、念佛,在这儿得到具足戒也不一定。他得不得,我会知道的。若得,更好,要是不得,慢慢得更好。得不得都慢慢求,就有菩萨来加持。你们到台湾,切记要勇猛精进,不要反而没有一点精进。你们要是到台湾不得戒,而没去的果现已经得戒了,那你们就白枉费了!哈!这真是现身说法,他没去已经得了。
  我叫这个老弟子念多点佛,积多点功,让她为大家来求雨。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水旱不调,水怎么不调呢?或者应该下一个月雨,就下三个月,把庄稼什么都淹死,因为水多了!什么叫旱呢?本来应该下雨,却一天到晚也不下。
  现在张果慧和谭果式都在这里,我讲讲我的事情,你们替我证明一下,让大家相信这不是讲大话。香港每隔一个时期就闹干旱,有一年,半年多也没有下雨,香港天天都制水,没水喝。我那个西乐园本来没有水,因为造了西乐园,那个地方就有水,水是从石头缝流出来。最初来水的时候,给我很多的麻烦,什么麻烦?左右邻居都来抢水。一看我这个地方有水,这个也来抢,那个也来抢,水桶一摆,摆二十几个在那预备抢水。以后我没有法子,只好用铁丝网把它就拦上,就没有人来抢水了!
那一年,六个月没有雨下,我的水也不来了!山上的水来得很少,并且硫磺味很重很重的,简直不能吃。这个时候,我有个老弟子刘果娟,我就向她下令说:“在三天之内,你要天天念佛,为我求雨来!如果你求不到雨来,以后就不要来见我!”我和她是这样说的。刘果娟就慌张了,她时时都要来见师父,最怕的就是不见师父,怕不见,所以什么都可以。这个老弟子慌张了,就天天拿着一串念珠在那儿忙着念〈大悲咒〉,大约念了三天,连饭也都忘了吃,她怕求不到雨来。
在那半年多,香港所有的佛堂、庙宇、斋堂,东普陀、西普陀都求雨,求了几个月,也没有雨下。我这个地方,限刘果娟三天求不到雨,就不要见我,大约两天半,雨就来了。这雨来了,所有的佛堂,就登报纸卖广告,这个说:“这个雨是我们求的!”那个说:“这个雨是我们佛堂求的!”啊!所有的佛堂都有了功,就是西乐园也没有报功,也没有报德,雨就这么样下。
  为什么能这样呢?我为什么限她三天下雨呢?其实我告诉你,不要三天,当天叫它下雨就来了!不过我叫这个老弟子念多点佛,积多点功,让她为大家来求雨,所以这工作交给她。我知道不要说三天,就一天,我叫它下雨,它就要下雨。为什么?因为我有十条龙的弟子,这十条龙,我叫哪一条要下雨,都要给我下一点雨。好像现在有六个美国出家的徒弟,我叫他们干一点什么,他们都要干。不干,这个徒弟也就不要了,我不勉强。
  我又惹了麻烦了!什么麻烦呢?有一个人去找我,见到我说:“你说旧金山不会地震,所以没有地震啰?你讲的话也不兑现!”不错,去年三月初一的时候,旧金山有人说四月、五月地震,我说:“不准它地震。”我就敢说这么大的大话,这个话好像一粒微尘那么大!“我在旧金山一天,就不准它地震!等我离开了,就不管。”说起地震,我可是这样讲:“大地震,我就叫它小一点。小的地震,我就叫它没有。”
去年有的人相信我,就请我不要离开旧金山。因为我一离开,旧金山恐怕就沉到海里,所以不应该离开旧金山,若离开旧金山就没有办法了。我说:“你不要害怕,旧金山不会地震的。”有的人说我一定不对,因为地震是科学家算的。我说我也算,我这不科学的算出来——它不地震。这是我敢说这么大、这么肯定的话:“我不准它地震!你们放心好了。”但是一些有钱的不相信,就离开旧金山了,有一些就不怕。那么就有个地震,这个地震震得很小。为什么?那是我叫护法要拥护。我知道天龙八部、护法善神,一定会拥护,为什么?护法天龙八部不会害人。
  你有楞严肉吃饱了,大悲酒喝足了,法华饭也吃饱了,就什么也不怕。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你们这次去台湾求戒,有一个求戒的人就问我,到那儿可不可以吃肉?你们猜是哪一个?我告诉你们是谁问的,就是问我的那个人问的。我说可以吃肉的,吃什么肉呢?这回要吃楞严肉。又有一个人问我,可不可以喝酒呢?你不要问是谁问,总而言之,好喝酒的人问的。我告诉他可以喝酒,喝什么酒呢?喝大悲酒。你以大悲作为酒,以楞严作为肉。说要不要吃饭啦?饭当然要吃,吃什么饭呢?吃这个法华饭,你拿《法华经》就当饭吃。
我告诉你们,在飞机上不要害怕,你有楞严肉吃饱了,大悲酒喝足了,法华饭也吃饱了,就什么也不怕,那架飞机就应该出事,也没有事了!因为有这三种的宝贝保护着,加上你们五个人,就是四种宝贝。所以不要害怕的!但是你若明白我对你们说的这个道理,你才可以喝这个酒,吃这个肉,吃这个饭,若不明白,就参一参!。
  为什么他记忆力这么强?就因为他过去生中修很多定力。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阿难尊者是佛的堂弟,斛饭王的儿子。阿难这个名字是梵语,译成庆喜。为什么庆喜?因为他出世时,正是佛成道的这一天,所以就叫庆喜。他的相貌和佛差不多,佛有三十二相,他有三十相好,所以他的相貌也特别圆满。
在佛教里,他是多闻第一。多闻就是听得多,记忆力也是第一。他听过一遍,就永远不会忘了。为什么他记忆力这么强?因为他过去生中修很多定力。因为定力充足,就不散乱。不散乱,于是听一遍就永远都记得了。所以佛说的经典,阿难尊者一字也没有忘记,全部都记载出来。
  你再造恶业障,就不要说一个陀罗尼,一万个陀罗尼,也破不了你明知故犯的恶业障!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大悲咒〉这么妙的咒,不只是一个名,有很多的名字。好像同一个人有好几个名字,一个叫Steve,一个叫果瞻,还有一个其它的名字。这个咒也是一样,有种种名字。
一个名字叫〈广大圆满咒〉,一个名字叫无碍〈大悲咒〉,一个名字又叫〈救苦陀罗尼咒〉。广大圆满,就是既广大又圆满。无碍大悲,无所障碍而又具足大悲。救苦陀罗尼,能救拔一切病苦的一个总持神咒。
  又有个名字叫〈延寿陀罗尼〉,有人要死的时候,你为他一念〈大悲咒〉,啊!他就得到长命了!所以又叫长命的总持咒。还有一名叫〈灭恶趣陀罗尼〉,能把地狱、恶鬼、畜生、阿修罗,四恶趣给消灭。
  又可叫〈破恶业障陀罗尼〉,它能破除一切的恶业障。可是你不要以为它是破除恶业障陀罗尼,念了〈大悲咒〉,就是尽量造恶作业,也能替我破了。我作一点,它就替我破一点,尽量作,〈大悲咒〉就尽量破,破阵似的。不是这样!你以前有的恶业障,它可以替你破,你现在知道这个恶业障是恶业障,就不应该再造恶业障。你再造恶业障,就不要说一个陀罗尼,一万个陀罗尼也破不了你明知故犯的恶业障!所以要明白一点。
  又有一个名字叫〈满愿陀罗尼〉,你想求什么都满愿;说:“我想发财!”那你念〈大悲咒〉,就会发财的。说:“我想要当官。”那也会满你的愿的。说:“我还有种种的,我想到雷诺那儿赌钱呢!我念念〈大悲咒〉会不会灵?我写那个lottery(乐透彩券)就中,写十个字,就中九个字,或者十个字。会不会呢?”这个我不知道,I don't guarantee it(这个我不保险)。你要求正当的,我保险。求邪的,我不保险。
  另有个名字是〈随心自在陀罗尼〉,你心想什么,就随心自在得到什么。最后一个名字叫〈速超上地陀罗尼〉,很快就超到十地上。
像上边种种名字,我们要顾名思义,来照这样来修行受持。
  凡是治病的药,都是以毒攻毒,因为有这种毒了,那种毒就会没有了。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前几天果宁有亲戚来,他问是不是照常讲《大悲心陀罗尼经》。因为他觉得《陀罗尼经》说的事情很奇怪,他怕他这一些亲戚听见,更不相信佛法,都有毁谤心。其实这种情形并没有什么奇怪,不过西方人没有这种经验,认为这是奇怪的事情。在印度和中国,对这种情形就不足为奇,因为常常都有这种情形。
例如经文上说“若有猫儿所着者”,什么叫被猫儿着?这个世界有八万四千种病,很多奇奇怪怪的病症,你没有法子完全了解。猫虽然是个小东西,有的时候也会作怪,并且有这种猫神——这猫神其实是猫怪。在东北,我遇到一只生了一种邪病的猫,这种邪病也就是有魔,它得了魔障病,跳上跳下,一天到晚也不停着,总是这么发神经。这种的猫要是死了的时候,就会变成猫鬼来捉弄人,令人精神不清楚,糊里胡涂。因为〈大悲咒〉什么奇怪难治的病都可以治,所以现在就说着这个猫迷的。这种不容易治得好,因为猫像老虎一样,在家里养了那么一头小老虎,这种的鬼也不容易治的。所以必须要用一种对治的方法,就是以毒攻毒——以这种的毒,来治中这种毒的人。凡是治病的药,都是以毒攻毒,因为有这种毒了,那种毒就会没有了。
 & 如果没有定力,就会被八风吹动,若有定力,八风来了,不动不摇,好像没有这回事。
 ◎节录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谈到观世音自在菩萨,观是观察,也就是用他能观的智慧来观察。观察什么?观察世界的音声。世界的音声,也就是所观的境界。他所观的境界是什么?所有善的众生、恶的众生、强的众生、弱的众生,种种色色、种种音声,一切众生种种的境界,是他所观之境。以能观的智慧,观察所观的境界。可是在这个时候,要是没有定力,那怎么办?因为他有大定,所以就得自在。这自在是什么?也就是定力的表现。若没有定力,就不自在。不自在,就被八风所转了。
  八风,就是八种的境界。没有定力的人,就随着八种境界跑了。有定力的人,就不被这八种境界所转动。以前苏东坡和佛印禅师两个人打机锋,苏东坡天天在江南堰参禅打坐,自以为境界最高了。啊!觉得自己坐到金莲花上,如如不动,了了常明,这种境界是再高没有了!就写了一首诗:
  稽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
  稽首天中天:稽首就是叩头。天中天,是佛。佛是天中之天、圣中之圣。在最高的境界上,没有比佛再高的。在最低的境界上,也没有比佛再低的。佛是尽虚空、遍法界,所以没有高,没有低。苏东坡就向佛叩头。毫光照大千:他觉得自己放起光来,这种光照天照地,照着三千大千世界。然后他就说自己是八风吹不动了。八风是称、讥、苦、乐、利、衰、得、失。称、讥,也有说是毁、誉的。
  称,是称赞你。譬如称赞你说:“某某居士啊!你真发大菩提心。啊!你真是大护法,你这个功德可是太大了!”左一顶高帽子,右一顶高帽子,不知给你戴多少高帽子,戴得顶到天上,把三十三天都顶破了,到了三十四天了!你这时觉得:“哦,我是不错的!要不然他怎么赞叹我?”你这一想,心里就手舞足蹈的。什么叫手舞足蹈?就是手这么来回摆起来,足也好像跳舞,跳起来,又跳起来。这就被这一股“赞”的风、“称”的风,把你吹到虚空里头去了!本来你戴这么高的帽子,再往虚空里一跳,就到半天云里。这是有一股“称”的风,把你吹起来了。
  讥,是讥讽你,讥刺你。什么叫讥刺?你学佛法的,他就说:“是啦!他是学佛的人,这是最好啰——”这拉着长长的声,就好像一把刀扎你的耳朵,这叫讥讽。总而言之,你不愿意听这个道理,他就这么讲,把你耳朵扎得唏哩咕噜的,觉得不舒服。不舒服就走了,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有一个人要先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