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战时期世界各国现役军装的军装反而没有19世纪末的帅气

查看: 5535|回复: 16
好书推荐:二战世界军装图鉴+日本海军图鉴+拿破仑时期军装图鉴+民国军服图志
主题好友积分
ZIP=ZIPCOOLO
金钱383191
阅读权限255
在线时间17976 小时
主题好友积分
ZIP=ZIPCOOLO
金钱383191
来自于新浪微博:【世界军装图鉴集】之前发了德国的,就有不少朋友要其他的,东西比较多目前就总结了四本,会持续更新。
这次的四本分别是《二战世界军装图鉴》、《日本海军图鉴(日)》、《拿破仑时期军装图鉴》、《民国军服图志(中)》,
详细内容和介绍请移步博客,本人不讨论政治,谢谢。地址:
do3k6hjpvpj.jpg (440.92 KB, 下载次数: 48)
21:24 上传
★☆兵人在线官方新浪微博☆★:
---------------------------------------------------------------------------------
▄▄◣BBICN兵人QQ交流群------加群验证信息请输入:BBICN
千人1群---(满员)&&千人2群----8812999 (招募)
千人3群---(招募)&&千人4群----8819988 (招募)
千人5群----4990000 (招募)&&BBICN.贰仟人主群----167881
主题好友积分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3871 小时
主题好友积分
好东东·~~~收~~~~~
主题好友积分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5921 小时
主题好友积分
真想抱着ZIP狂亲啊
主题好友积分
在线时间754 小时
主题好友积分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主题好友积分
向各门各派达人学习兵人、军事知识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6670 小时
主题好友积分
向各门各派达人学习兵人、军事知识
主题好友积分
帝国国防军黑暗势力骑兵团团长
〓上将〓, 积分 652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04 积分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3954 小时
主题好友积分
帝国国防军黑暗势力骑兵团团长
〓上将〓, 积分 652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04 积分
好书!感谢Z大分享!
主题好友积分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8269 小时
主题好友积分
第一本我有簡體版..好大一本
主题好友积分
〓准将〓, 积分 364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86 积分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513 小时
主题好友积分
〓准将〓, 积分 364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86 积分
想D的必备啊~~
主题好友积分
〓上将〓, 积分 569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086 积分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7491 小时
主题好友积分
〓上将〓, 积分 569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086 积分
主题好友积分
〓见习军官〓, 积分 49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29 积分
阅读权限100
在线时间39 小时
主题好友积分
〓见习军官〓, 积分 49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29 积分
好东西,感谢LZ分享~
幽默大师奖章
授予时常为论坛带来欢乐气氛的用户
创意天才奖章
授予经常向论坛提供建设性意见、创意非凡的用户
社区建设勋章
授予对论坛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用户
终身成就大勋章
特别授予为论坛发展建设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用户
DIY高手奖章
授予在某方面DIY技巧达到一定水平的用户
社区服务勋章
授予对论坛有突出贡献的用户
忠诚荣誉勋章
授予长期支持论坛发展或者积分超过100000分的元老级用户
社区管理勋章
授予社区各级管理人员
授予发帖满5000篇的灌水达人
金质精华奖章
授予满50篇精华主题的用户
魅力男士奖章
授予人气高涨的魅力男士
授予辛勤发帖的劳动模范
文化传播奖
授予时常发布第一手信息的热心用户
热心助人奖章
授予富有雷锋精神、乐于助人的热心用户
2013 创意DID活动纪念勋章
授予参加2013创意DID活动纪念勋章
2014.爱心勋章
2014.爱心勋章
2014跨年摄影活动 - 入围精华荣誉勋章
2014跨年摄影活动 - 入围精华荣誉勋章
2016 COOMODEL杯大赛-参与纪念荣誉勋章
2016 COOMODEL杯大赛-参与纪念荣誉勋章
2016 VERYCOOL杯大赛-参与纪念荣誉勋章
2016 VERYCOOL杯大赛-参与纪念荣誉勋章
交易版卖家执照
交易版卖家执照
2017文艺青年
2017文艺青年
2011-ZCWO杯潮流科幻主题比赛纪念勋章
授予参加2011ZCWO杯潮流科幻主题比赛纪念勋章
2011-Soldierstory现代主题比赛纪念勋章
2011-Soldierstory现代主题比赛纪念勋章
2012久光百货杯-1/6电影人偶摄影赛纪念勋章
2012久光百货杯-1/6电影人偶摄影比赛参赛勋章
2014跨年摄影活动 - 前 十 强 荣誉勋章
2014跨年摄影活动 - 前 十 强 荣誉勋章
2015 ACI杯古代兵人大赛-活动纪念勋章
2015 ACI杯古代兵人大赛-活动纪念勋章
2016 COOMODEL杯大赛-入围精华荣誉勋章
2016 COOMODEL杯大赛-入围精华荣誉勋章
Powered by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军装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帅,堪称经典!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1:51:45&)
6479字(675/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字号:大 中 小
2013年全球总量排名前十的国家:1、美 国: 16.57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2.5%2、中 国: 9.40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7.7%;3、日 本: 4.70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2.7%4、德 国: 3.45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0.4%5、法 国: 2.7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0.5%6、英 国: 2.65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1.9%7、巴 西: 2.5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2.35%8、俄罗斯:2.2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3.5%9、意大利:2.05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1.0%10、印 度:1.9万亿美元, 实际增长率为5.0%二战时期各国实力对比如果光比经济实力的话,以下有几组一战前各列强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1. 1913年各国人均工业化水平(以1900年英国的水平为100)美国&&&&&&& 126英国&&&&&&& 115德国&&&&&&&& 85法国&&&&&&&& 59奥匈帝国&&&& 32意大利&&&&&& 26沙俄&&&&&&&& 20日本&&&&&&&& 202. 1913年各国钢铁产量(单位:百万吨)美国&&&&&& 31.8德国&&&&&& 17.6英国&&&&&&& 7.7沙俄&&&&&&& 4.8法国&&&&&&& 4.6奥匈帝国&&& 2.6意大利&&&&& 0.93日本&&&&&&& 0.253. 1913年各国能源消耗(相当于百万吨煤)美国&&&&&&& 541英国&&&&&&& 195德国&&&&&&& 187法国&&&&&&&& 62.5沙俄&&&&&&&& 54奥匈帝国&&&& 49.4日本&&&&&&&& 23意大利&&&&&& 114. 1913年各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中的份额(%)美国&&&&&&&& 32.0德国&&&&&&&& 14.8英国&&&&&&&& 13.6沙俄&&&&&&&&& 8.2法国&&&&&&&&& 6.1奥匈帝国&&&&& 4.4意大利&&&&&&& 2.4日本&&&&&&&&& 1.05. 1913年各国工业潜力(以1900年英国的水平为100)美国&&&&&&& 289.1德国&&&&&&& 137.7英国&&&&&&& 127.2沙俄&&&&&&&& 76.6法国&&&&&&&& 57.3奥匈帝国&&&& 40.7日本&&&&&&&& 25.1意大利&&&&&& 22.5注:以上数据出自【美】保罗?肯尼迪所著《大国的兴衰》。从上面5张表可以看出,美国的经济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各国,排第一;德国和英国水平接近,分列第二、第三,但大体上是德国比英国强一些;沙俄和法国比较接近,排第四、第五,沙俄强在总体实力,法国强在人均工业化水平;接下来依次是奥匈帝国、意大利、日本。把主要的列强经济实力从强到弱排一遍,一次是:美国、德国、英国、沙俄、法国、奥匈帝国、意大利、日本。1、美国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1940年美国GDP达到2000多亿美圆[1940年的汇率],但美国这时依然享受着大西洋天然壁垒的优越,陆军只有可怜的10万人,遍为4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师和1个后备预师,坦克的数量只有300多量,甚至排在波兰后面,勉强做个世界第七.美国参战后,在其经济实力的支持下武器生产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经成为盟军军火的主要供应者[具体武器生产状况如下].到1945年,美军总兵力达到1050万人其军事工业的规模已经发展到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水平,二战时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有进4万辆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2、 苏联是二战时期军事实力最强盛的国家,苏联是世界第二工业国,苏德战争初期其GDP达433亿美圆,军队人数任何时期一直维持在600万人以上二战末期达到了鼎盛的1200万人,这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最庞大的军队了,二战期间苏联共生产了10.8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有近7万辆在战争中被击毁,苏联强大的生产能力及时的补充了这些损失.3、 德国在希特勒的严抓下,1940经济总量达到561亿美圆,基本度过了经济危机,军火工业生产开始全面的运转,其军火产量在1939年就已经超过英法之和,以坦克生产为例,1940年生产坦克2500余辆[3型为主],1943年达到了顶峰7600余辆,随即就有3000多辆开往库尔斯克,包括200辆新式的5型黑豹坦克,后来多生产虎 豹坦克,数量有所下降,质量却在上升,由于盟军的轰炸和资源短缺,德国经济在1945年开始出现崩溃.4、英国在欧洲孤掌难鸣,国内经济不景气,其经济和资源的维持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殖民地和美国的支援;法国已经战败,其势力范围退缩回在非洲的殖民地5、意大利早在1940年时就已经爆发的经济危机,在加上意大利军队的接连失利,国内罢工浪潮高涨,1943年墨索里尼政权倒台.6、在7.7事变前日本的经济总量达到283亿美圆,是世界第6经济强国, 在7.7事变前,日本全国只有4个装备整员的师团,不到20万人而国民党军队光陆军就达到200多万,7.7事变后,日本开始大量的扩充兵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在中国有110个师团,总共250多万人,此后日本兵力一直升高到1945年达到600多万,但兵员的素质却不断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万,已经不堪重负;二战日本共生产5000多辆坦克,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与同期的美国有很大的差距.7、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军事实力相当弱后,具体的经济总量状况无从考证,二战后期共产党发展到91万人,民兵近百万,解放国土面积一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人,装备大多是缴获的日本武器:国民党兵力有460万人[其中蒋介石嫡系只有100多万人],缴获了大量日军的装备,还有美国的4亿美圆援助和大量武器支援。---------------------日本VS美国1、战争潜力:由于国家战争机器的高速运转,全国的富余劳动力都充实到军队及相关行业当中,日本国民经济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显得空前“繁荣”, 使得日本人错误地认为本国经济与军事实力都超过了与他们最大的敌人美国。而此时的美国已经历了十年左右的经济大萧条。经济危机的深远影响使得整个美国经济依然‘疲软’。但尽管如此美国的综合国力仍远高于日本。这里简单的举例一组数据:1、美国的人口高于日本近两倍;2、美国的国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3、美国的钢铁产量是日本的5倍4、美国的煤炭产量是日本的7倍5、美国的汽车产量更是日本的80倍_此外,美国工厂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要高于欧洲和日本,美国人的生产管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两方面结合起来,美国工人的人均生产力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已经基本无潜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国内的军事、经济以达到顶峰,也就是说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现有的力量迅速消灭对手,那么进入消耗战后,日本必败无疑。2、军工生产: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而在同一时期美国生产了航母(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仅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产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个二战期间仅仅建成了63艘驱逐舰而美国在同一时期却有七百四十余艘反潜舰艇建成下水!日美双方作战飞机年产量对比:盟国不仅在飞机数量上占了上风,而且在战争中不断推出新型飞机,到了战争后期美军的飞机性能已经远远优于日军。反观日本,在整个二战期间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零’式从很多方面来说确实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斗机,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经明显落后于美国的新机型(由于日军轻视对飞行员的保护,只注重飞机性能,过量采用木质材料与蒙皮,‘零’式在被击中后很容易起火燃烧,导致机毁人亡)。在美国生产的飞机中约有97810架是多引擎轰炸机(双发或四发),而日本仅仅生产了15117架(基本上是双发机)。因此,无论是从飞机生产数量上,或是从飞机总载荷上看,两国之间的差别都非常之明显。由于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上的差距,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陆军根本谈不上机械化,其重型装备供给量与实际需求之间差距甚远。年,日军只生产了604门口径大于105毫米的野战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径火炮6512门,而同一时期美国却生产了重炮7803门,其他中型口径火炮27082门。年,日本将坦克生产列入了A级(即最高级别),但由于科技水平和生产工艺的落后,日本只生产了中型坦克1065辆,轻型坦克1024门。而美国却生产了中型坦克24997辆,轻型坦克4052辆。要指出的是,二战时期日本的中型坦克无论是火炮威力还是装甲厚度都只能相当于盟军的轻型坦克。由于日军坦克在战斗中的表现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产被降到了D级。日本不但缺少坦克,车辆也是日军的软肋,日本车辆生产在顶峰时为1941年的47901辆,而美国在1943年的汽车生产量却达到了621502辆。除了重型装备,其它武器日本的生产数量也是严重不足。1941年底日本的武器库足够装备103个师团,陆军战斗序列有51个师团和59个旅团。战争初期陆军的武器弹药的产量和消耗量大体相同,但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军队数量急剧增,而日本的武器弹药保有量却没有明显的增加。1943年日本陆军规模从240万人升到310万人,美国则从415万人激增到了889万人。到战争结束时日军的武器弹药虽然可以装备104个师团,但其战斗序列却达到171个师团,这还不包括日本大量的准军事人员。1940年统计,日本本土人口7314万,虽然强征了大量中国和朝鲜劳工,但并不等于这样腾出来的本国人力就能形成战斗力强的部队。事实上,太平洋战争前6个月日军在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胜利正是依靠多年积累的精锐部队。1944年日本有1335万名女性劳动力,但其中的780万人从事的是农业和林业工作,只有225万人参加工业及军工生产。而美国1941年就有1460万名妇女参加工业生产。德国VS苏联日,德军进攻苏联,苏德战争正式爆发。在此之前,苏联的军事装备和军人综合素质都不在德军之下,由于苏联在三十年代的经济增长,使得投入于军事准备的经济能力大大增强,这十年里,苏联的整体军事实力已经世界上最强的几支,和德军的整体实力差不多。但结果却是,在三年的苏德战争里,苏联共死亡了包括1000万士兵在内的2000万人,平均每天死亡3万多人。在战争进行时,苏联的军工机器一直没有停下来,共生产了约10余万辆坦克和火炮。苏联的面积是22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亿;而德国的面积是37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5、6千万。德国没有丰富的战时资源可供使用,而苏联的资源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从资源上的实力分析,双方不是一个等级上的。苏军一开始就被动挨打,每次战役都会10万10万的士兵被俘或被歼,而且苏联还有美国在太平洋和日军作战,牵制了日军的北进;同时英法及欧洲反法西斯军民在西欧、南欧、以及北非几条战线上和德军抗战,使德军整体的军事实力的总值分化掉一部分,可以说德国是以其最多60%的综合军事实力来同以近95%的综合军事实力的苏军在苏联本土进行战争,苏联在双方的战争条件上占着比德国多得多的优势。(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在二战期间 能排在中国前面的 有 美国 苏联 德国 日本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加拿大 比利时 荷兰 捷克 西班牙 澳大利亚 即便是日本占领下的中国东北三省 工业综合实力 都比国民政府控制下的中国强1937年前,经过两次北伐,蒋中正领导的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虽经史称黄金十年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国力有所增强,但地方势力依旧是各自为政,就整个中国而言,仍是一盘散沙,经济、军事、以及社会组织能力方面与日本相比,差距太大。那么这个差距究竟有多大呢?这里整理了一些资料供参考。工业方面的比较日本方面:1931年至1937年间,日本工业增长的平均速度达9.9%,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1937年,日本产钢580万吨、生铁239万吨、石油169万吨、水泥611万吨,煤5070万吨,发电量303万千瓦,工业总产值已近60亿美元,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80%,成为工业强国。日本根据1936年8月制定的《国策大纲》,把“扩充国防军备”摆在首位。1937年军事工业投资达22.3亿日元,比1936年增加了2.2倍,占当年工业投资总额的61.7%。其武器装备的生产能力达到了年产飞机1580架、大口径火炮744门、坦克330辆、汽车9500余辆的水平,造船能力为40余万吨,造舰能力为5万余吨。中国方面:20世纪30年代中国当时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大国,拥有4.6亿人口和1142万平方公里(包括外蒙古)的领土。虽然资源丰富,煤、铁和各种有色金属以及石油等的蕴藏量很大,可是多数尚未开发,已开发的也很不充分。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手工业仍占主导地位。“七七事变”之前,中国钢铁年产量4万吨石油1.31万吨,煤2800万吨(其中外资煤矿约占55%),工业总产值13.6亿美元。农业生产仍然是依靠人力、畜力。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军事工业当然难以发达,飞机、坦克、大口径火炮生产能力为零。军事方面的比较海军:七七事变前夕,中国海军25000人,仅66舰艇,总吨位57608吨,其巡洋舰最大吨位海圻号仅4300吨,其他巡洋舰平均吨位2000吨。超过30艘舰艇吨位在500吨以下,多为只能在内河航行的炮舰,淞沪会战后的江阴一战,海军舰船几乎损失殆尽。日本海军截至1937年6月,总计舰艇285艘,总排水量115、3万吨,其中航空母舰4艘,水上飞机母舰2艘,战列舰9艘,重巡洋舰12艘,轻巡洋舰21艘,驱逐舰102艘,潜艇59艘,其余各型舰艇49艘。空军:中国空军仅600余架,抗战爆发时能投入战斗的仅223架,编为31个中队。飞行员620人。飞机全部依靠进口,不能自产,甚至各型零部件也需进口,并且因采购于美、英、法、德、意等多国,机型多,维修困难。日本空军拥有飞机共计2700架,,其中作战飞机1600架(陆军960架,海军640架),所有飞机均由日本自行研制生产。陆军:当时中国现役正规军220万,编成步兵182个师及数个独立旅。中央军直属部队70个师,其中40个师接受了德式装备。75毫米以上火炮800门,坦克装甲车数量不祥,有资料显示,淞沪会战期间,国军曾派南京装甲兵学校仅有的三个坦克连中的两个连参战,且因与步兵缺乏协同作战配合,全部被击毁;1938年兰封战役,邱清泉将军曾帅一个坦克营参战,抗战初期的其它会战中,几乎没有坦克部队参战的记录。至七七事变前,日本陆军常备兵力38万,编成17个常备师团。4个混成旅团、4个骑兵旅团,3个战车联队,16个飞行联队,5个独立野战重炮旅团。总计火炮6000门,坦克786辆,装甲车450辆。陆军作战单位实力比较淞沪抗战后,蒋中正计划在全国建立60个师的国防军,作为日后中日战争的国防力量,这些师被称为:调整师,到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完成了20个调整师建设。这20个师当中,王敬久的第87师、孙元良的第88师、宋希濂的第36师是由德国顾问训练的,战斗力最强,以作为教导师的87、88师为例:每个师有2个旅,每旅2个团,直属分队有炮兵营、工兵营、通信兵营、辎重兵营、骑兵连、特务连、卫生队,全师10923人,步骑枪3800余支,轻重机枪328挺,各式火炮与迫击炮46门,掷弹筒243具,第88师有1个战车防御炮连装备6门苏式37罗通炮。而同为“德械师”的第36师只有9000人,其它各师的情况差别更大,如淞沪会战中来自湖南的第8、19师,1个连只有6挺轻机枪,步枪则是汉阳造和湖南自造的杂牌抢,来自贵州的第26师,1个连只有3挺轻机枪,所用的步枪中有的枪膛甚至没有来复线日本陆军一个师团,有4个步兵联队、1个骑兵联队、1个山炮兵联队、1个重炮兵联队、1个工兵联队、1个辎重兵联队,兵力2.2万人,马5800匹,步骑枪9500余支,轻重机枪600余挺,火炮108门,坦克24辆,战时日军每个师团还要补充战车、装甲车、高射炮、探照灯、电信、航空、红十字等部队,兵力可达三万人。单从以上这些数字的比较不难看出中日两国国力的巨大差距,可以说,我们的前辈就是在这种技不如人、器不如人的情况下,凭着满腔热血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的。今天是“七七事变”71周年纪念日,让我们记住那些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英灵。=========================================经济是一切的基础,尤其是工业,进一步说重工业,可以从经济,工业实力角度说明战争的大方向。1939年的统计,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38.7%,苏联占世界工业生产的17.6%,德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13.2%,英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9.2%,法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4.5%,日本占世界工业生产的3.8%,意大利占世界工业生产的2.9%,中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0.3%,举个形象的例子,或者说我们来制定一个战争游戏规则,世界上有一百万支枪,美国有39万支枪,苏联有18万支枪,德国有13万支枪,英国有9万支枪,法国有5万支枪,意大利有3万支枪,日本有4万支枪,中国有0。3万支枪,可见,(1)日本欺负中国有一定本钱,但这个本钱不大,顶多是4万支枪欺负3千支枪而已。而且他的野心太大,没有把全部的力量都投入进来,有5千支枪防着苏联,2万5千支枪打着美国,真正只有1万支枪打着中国,比中国的3千支枪最多多7千支枪,所以中日打成了八年持久战。(2)日本挑战美国绝对是注定失败的,差的本钱太大,是4万支枪跟39万支枪比较,绝对值差距是35万枪,而日本和中国是4万支枪比3千支枪,只差3万7千支枪,可以说绝对值的差要厉害得多。日本输得一塌糊涂是情理之中的。(3)德国欺负法国有一定的胜算,是13万支枪对5万支枪,实际情况也如此,利用闪电战很快占领法国。(4)德国占领法国后,合起来有18万支枪,欺负英国9万支枪有相当胜算,实际情况也如此,英国年几乎在崩溃的边缘。(5)德国占领法国后,合起来有18万支枪,欺负苏联19万支枪,可以说是打个平手,实际情况也如此,两者互有攻防,如果不是第二战场的开辟,两者顶多打成惨败和惨胜。(6)但是美国参加欧战后,德国绝对是注定失败的,因为那是39万支枪对18万支枪,如果把英国和苏联的枪加上,美国胜利只是时间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前世界各国实力排名1、美国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1940年美国GDP达到2000多亿美圆[1940年的汇率],但美国这时依然享受着大西洋天然壁垒的优越,陆军只有可怜的10万人,遍为4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师和1个后备预师,坦克的数量只有300多量,甚至排在波兰后面,勉强做个世界第七.&美国参战后,在其经济实力的支持下武器生产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经成为盟军军火的主要供应者[具体武器生产状况如下].到1945年,美军总兵力达到1050万人其军事工业的规模已经发展到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辆的水平,二战时美国共生产8万辆坦克,有进4万辆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2、&苏联是二战时期军事实力最强盛的国家,苏联是世界第二工业国,苏德战争初期其GDP达433亿美圆,军队人数任何时期一直维持在600万人以上二战末期达到了鼎盛的1200万人,这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最庞大的军队了,二战期间苏联共生产了10.8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但有近7万辆在战争中被击毁,苏联强大的生产能力及时的补充了这些损失.&3、&德国在希特勒的严抓下,1940经济总量达到561亿美圆,基本度过了经济危机,军火工业生产开始全面的运转,其军火产量在1939年就已经超过英法之和,以坦克生产为例,1940年生产坦克2500余辆[3型为主],1943年达到了顶峰7600余辆,随即就有3000多辆开往库尔斯克,包括200辆新式的5型黑豹坦克,后来多生产虎&豹坦克,数量有所下降,质量却在上升,由于盟军的轰炸和资源短缺,德国经济在1945年开始出现崩溃.&4、英国在欧洲孤掌难鸣,国内经济不景气,其经济和资源的维持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殖民地和美国的支援;法国已经战败,其势力范围退缩回在非洲的殖民地&5、意大利早在1940年时就已经爆发的经济危机,在加上意大利军队的接连失利,国内罢工浪潮高涨,1943年墨索里尼政权倒台.6、在7.7事变前日本的经济总量达到283亿美圆,是世界第6经济强国,&在7.7事变前,日本全国只有4个装备整员的师团,不到20万人而国民党军队光陆军就达到200多万,7.7事变后,日本开始大量的扩充兵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在中国有110个师团,总共250多万人,此后日本兵力一直升高到1945年达到600多万,但兵员的素质却不断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万,已经不堪重负;二战日本共生产5000多辆坦克,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与同期的美国有很大的差距.&7、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军事实力相当弱后,具体的经济总量状况无从考证,二战后期共产党发展到91万人,民兵近百万,解放国土面积一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人,装备大多是缴获的日本武器:国民党兵力有460万人[其中蒋介石嫡系只有100多万人],缴获了大量日军的装备,还有美国的4亿美圆援助和大量武器支援。---------------------日本VS美国&1、战争潜力:由于国家战争机器的高速运转,全国的富余劳动力都充实到军队及相关行业当中,日本国民经济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显得空前“繁荣”,&使得日本人错误地认为本国经济与军事实力都超过了与他们最大的敌人美国。而此时的美国已经历了十年左右的经济大萧条。经济危机的深远影响使得整个美国经济依然‘疲软’。但尽管如此美国的综合国力仍远高于日本。这里简单的举例一组数据:&&&&&1、美国的人口高于日本近两倍;&&2、美国的国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3、美国的钢铁产量是日本的5倍&&4、美国的煤炭产量是日本的7倍&&5、美国的汽车产量更是日本的80倍_&此外,美国工厂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要高于欧洲和日本,美国人的生产管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两方面结合起来,美国工人的人均生产力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已经基本无潜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国内的军事、经济以达到顶峰,也就是说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现有的力量迅速消灭对手,那么进入消耗战后,日本必败无疑。&2、军工生产: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而在同一时期美国生产了航母(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仅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产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个二战期间仅仅建成了63艘驱逐舰而美国在同一时期却有七百四十余艘反潜舰艇建成下水!&日美双方作战飞机年产量对比:盟国不仅在飞机数量上占了上风,而且在战争中不断推出新型飞机,到了战争后期美军的飞机性能已经远远优于日军。反观日本,在整个二战期间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零’式从很多方面来说确实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斗机,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经明显落后于美国的新机型(由于日军轻视对飞行员的保护,只注重飞机性能,过量采用木质材料与蒙皮,‘零’式在被击中后很容易起火燃烧,导致机毁人亡)。在美国生产的飞机中约有97810架是多引擎轰炸机(双发或四发),而日本仅仅生产了15117架(基本上是双发机)。因此,无论是从飞机生产数量上,或是从飞机总载荷上看,两国之间的差别都非常之明显。&由于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上的差距,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陆军根本谈不上机械化,其重型装备供给量与实际需求之间差距甚远。&年,日军只生产了604门口径大于105毫米的野战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径火炮6512门,而同一时期美国却生产了重炮7803门,其他中型口径火炮27082门。年,日本将坦克生产列入了A级(即最高级别),但由于科技水平和生产工艺的落后,日本只生产了中型坦克1065辆,轻型坦克1024门。而美国却生产了中型坦克24997辆,轻型坦克4052辆。要指出的是,二战时期日本的中型坦克无论是火炮威力还是装甲厚度都只能相当于盟军的轻型坦克。由于日军坦克在战斗中的表现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产被降到了D级。日本不但缺少坦克,车辆也是日军的软肋,日本车辆生产在顶峰时为1941年的47901辆,而美国在1943年的汽车生产量却达到了621502辆。&除了重型装备,其它武器日本的生产数量也是严重不足。1941年底日本的武器库足够装备103个师团,陆军战斗序列有51个师团和59个旅团。战争初期陆军的武器弹药的产量和消耗量大体相同,但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军队数量急剧增,而日本的武器弹药保有量却没有明显的增加。1943年日本陆军规模从240万人升到310万人,美国则从415万人激增到了889万人。到战争结束时日军的武器弹药虽然可以装备104个师团,但其战斗序列却达到171个师团,这还不包括日本大量的准军事人员。&1940年统计,日本本土人口7314万,虽然强征了大量中国和朝鲜劳工,但并不等于这样腾出来的本国人力就能形成战斗力强的部队。事实上,太平洋战争前6个月日军在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胜利正是依靠多年积累的精锐部队。1944年日本有1335万名女性劳动力,但其中的780万人从事的是农业和林业工作,只有225万人参加工业及军工生产。而美国1941年就有1460万名妇女参加工业生产。&德国VS苏联&日,德军进攻苏联,苏德战争正式爆发。在此之前,苏联的军事装备和军人综合素质都不在德军之下,由于苏联在三十年代的经济增长,使得投入于军事准备的经济能力大大增强,这十年里,苏联的整体军事实力已经世界上最强的几支,和德军的整体实力差不多。但结果却是,在三年的苏德战争里,苏联共死亡了包括1000万士兵在内的2000万人,平均每天死亡3万多人。在战争进行时,苏联的军工机器一直没有停下来,共生产了约10余万辆坦克和火炮。&苏联的面积是22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亿;而德国的面积是37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5、6千万。德国没有丰富的战时资源可供使用,而苏联的资源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从资源上的实力分析,双方不是一个等级上的。苏军一开始就被动挨打,每次战役都会10万10万的士兵被俘或被歼,而且苏联还有美国在太平洋和日军作战,牵制了日军的北进;同时英法及欧洲反法西斯军民在西欧、南欧、以及北非几条战线上和德军抗战,使德军整体的军事实力的总值分化掉一部分,可以说德国是以其最多60%的综合军事实力来同以近95%的综合军事实力的苏军在苏联本土进行战争,苏联在双方的战争条件上占着比德国多得多的优势。(wmj007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function open_phone(e) {
var context = document.title.replace(/%/g, '%');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
open("/ishare.do?m=t&u=" + encodeURIComponent(url) + "&t=" + encodeURIComponent(context) + "&sid=70cd6ed4a0");
!觉得精彩就顶一下,顶的多了,文章将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请根据下图中的字符输入验证码:
(您的评论将有可能审核后才能发表)
已成功添加“”到
请不要超过6个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苏联军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