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领导干部忏悔录观后感成为干部“警示良药”

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中纪委机关报:忏悔录是警示良药,提醒党员干部哪里是悬崖
中国纪检监察报
中国纪检监察报8月30日消息,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公报提出,“深刻剖析典型案件,忏悔录能公开的都要公开,充分发挥反面教材作用”。其实,有关忏悔录的话题可以追溯得更远。从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说,对被立案审查的党员干部,要从学习党章入手,重温入党志愿,唤醒其对“激情燃烧岁月”的记忆,观照自身理想信念动摇、违纪违法行进的“轨迹”,写出忏悔录,真诚悔过自新,警示教育他人。到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提出,审查和审理报告不仅要列明违纪事实,还要反映其对所犯错误的认识,附上忏悔录和违纪事实见面材料。再到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提出,忏悔录能公开的都要公开,又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写”,“附”,“公开”,不断往前拓展的理念设计和具体操作中,目的明确而聚焦:让落马官员当反面教材,充分发挥其忏悔录的警示、震慑和教育作用。忏悔录成为各级党员干部回响耳畔的警钟、自我净化的良药近年来,中央纪委汇编了十八大以来被查处严重违纪违法中管干部的忏悔录,北京、天津、安徽、河南、内蒙古等省区市和一些中央部委也汇编了违纪违法领导干部的忏悔录,作为干部警示教育教材。同时,这项工作一直向基层延伸,做得扎实有效。各种忏悔录,成为各级党员干部回响耳畔的警钟、自我净化的良药。2017年初,江西省纪委发出通报:江西省九江市委原常委、共青城市委原书记黄斌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与以往不同的是,江西省抓住查办这起违纪案件的契机,系统整理利用《黄斌忏悔录》,发回原单位党委(党组),创新性地开展了“三会一书两公开”(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开一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开一次警示教育大会,发放个人忏悔书,向党内公开有关案情、向社会公开整改情况)系列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由九江市四套班子、人武部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等全市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参加的警示教育大会上,每个人面前都摆放着一份《黄斌忏悔录》。百闻不如一见。看完黄斌的忏悔录,甘露镇党委书记许巨峰深有感触:“过去领导干部因严重违纪受到处分,其中的案情道听途说的多,这次公开黄斌的有关案情和个人忏悔录,我从中了解他一步步堕落的轨迹,切实引以为戒。”用好忏悔录,提升警示教育针对性、实效性谈到忏悔录作用,中央纪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组副组长高波告诉记者,很重要的一条,它以鲜活事例和具体数据,“可视化”地再现“落马者”开始堕落的“拐点”和嬗变曲线,可及时提醒其他党员干部,哪里有陷阱,哪里是悬崖,反观自身“软肋”和自省错误苗头,规避风险点和“问题源”,以免重蹈覆辙,实现警示教育价值的最大化。用好忏悔录,提升警示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在这方面尝到“甜头”的,不仅有江西省,还有很多地方和单位。吉林省纪委编辑的《忏悔录》,成为全省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干部警示教育的鲜活教材。《忏悔录》选取了2015年至2016年查办的典型违纪党员干部的反思材料,真实反映了该省违纪党员领导干部的忏悔,深刻剖析了其走向腐败的心路历程和轨迹,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今年以来,安徽省纪委整理汇编全省十八大以来查处的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忏悔材料,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配合全省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开设警示教育课,发放《忏悔录选编》,作为警示教育课程教材。同时,在省纪委监察厅新媒体传播平台刊发忏悔录,发挥反面教材教育作用。5月19日,环境保护部召开会议通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查处严重违纪违法中管干部忏悔录选编》中的部分案例,开展了警示教育活动。前不久,河北省石家庄市纪委选取立案查处的5名严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的忏悔书,辑印《忏悔书摘录》1000册,发放至县处级干部手中,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让落马贪官写忏悔录,是体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的重要举措。古语有云,“人穷反本,故言善”。这些痛心疾首、触及灵魂的忏悔录,不仅对涉案者是自我救赎,对其他为官者也是一剂警示良药。从媒体披露的较为详尽的忏悔录来看,其内容大多包括“情景再现”“心路历程”“原因剖析”“对策建议”等。在与省、市、县纪委相关负责人交流过程中,记者感到,大家集中认为,“忏悔录是违纪干部用惨痛的教训换来的,是开展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用好忏悔录,发挥典型案例的震慑和镜鉴作用,让党员干部以案为鉴、闻警自省、拒腐防变。同时,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忏悔录的解读和引导,让其起到完善制度、促进监督等作用。”(原题《一剂警示良药》)
责任编辑:姚秋韵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忏悔录,警示教育
评论(18)
澎湃新闻APP下载忏悔录,深可利用的另类警醒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发自内心的忏悔,对忏悔者本人,可谓自我救赎,对他人,则无异于一剂警示良药。
  所谓自我救赎,是指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找回曾经拥有但已失去的东西,包括正义、良知、精气神等,以求心理安慰、心灵解脱。所谓警示,就是用过去的教训提醒、告诫后来者,什么地方有陷阱,哪里是悬崖,一定要小心留神、绕过陷阱、迷途知返,否则可能重蹈覆辙、悲剧再现。无论是自我救赎还是警示他人,于整个社会,都具有积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反腐力度空前,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大批“老虎”“苍蝇”先后落马。我们党培养一名干部不容易,干部违纪违法,毁的是自己,痛的是组织。很多干部从基层干起,做了很多工作,慢慢成长起来,最后毁于一旦,有些甚至倒在精力正旺、经验正足,本该大显身手的时候,的确令人唏嘘痛惋,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而言,也是莫大的损失。因此,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让纪律审查对象从学习党章入手,重温入党誓词,唤醒“激情燃烧”的记忆,写出忏悔录,惩处极少数,警醒大多数,值得做也大有必要去做。
  忏悔过去是为了警示未来。从媒体披露的忏悔录来看,其警示作用不容低估。忏悔录的内容,有“情景再现类”,如辽宁省凤城市委原书记王国强忏悔录,真实而细致地描述了外逃贪官的生存状况,以亲身经历诠释了亡命天涯、心惊肉跳、生不如死的滋味;有“原因剖析类”,如王敏、秦玉海等人忏悔录,深刻剖析蜕化变质的心路历程,反映了党性丢弃、理想坍塌、信念动摇的危害,思想一旦蜕变,行动继之一泻千里;有“对策建议类”,如本刊第8期刊登的天津市城乡规划建设交通委原书记沈东海、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津的忏悔录,二人结合自己的案例,分别提出“对一把手要常敲打”、“加强并购企业管理”……
  强大的政策感召,强烈的现实反差,往往激荡出真实、深刻的情感。正如南宋朱熹所言,“人穷反本,故言善”,人到了一种生活的尽头,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回归生命的本质,说出的话往往是有益的。面对组织的挽救,许多审查对象写下了泣血带泪的忏悔录,堪称用惨痛人生经历换来的“活教材”。因其“活”,更显真实、深刻,能够引起广泛共鸣,产生强烈的警醒,促使有问题苗头的人及早收手收敛,悬崖勒马。
  以忏悔录作为警示教材,胜过教育的千言万语。全面从严治党,治“病树”、拔“烂树”,是我们必须付出的代价,目的是保护整片“森林”健康。把忏悔录等“活”的纪律审查资源用好用足,真正做到“审查一人、警醒一片、教育一批、带动一线、转变一方”,这个代价就没有白付,政治生态自然会逐渐晴朗起来。(北京 楚平)
[责任编辑:【警示录】“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这些忏悔录都是警示良药!
五年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一批批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受到严肃惩处,为自己不该有的行为付出了沉重代价。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这些落马官员蜕变沉沦的人生轨迹发人深省,痛心疾首的忏悔话语直抵人心,犹如“活”的反面教材,给人以有力警示、有效镜鉴。
理想信念莫动摇
白恩培(全国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慢慢随着职务的提升,再加上环境的影响,考虑自己的就越来越多了。尤其是2005年以后,自己也60岁了,又生了一场大病,这个时候思想就抛锚了,就追求物质的金钱的……理想信念丢失了,精神追求没有了,突破了做人的底线,连法律的红线也触摸了。
黄兴国(天津市委原代理书记、原市长):理想信念动摇,打自己的小算盘,出问题了,私欲膨胀。根本的原因,根子上是这个问题——丧失了党性原则,一步一步地放松自己,才走到今天。
李春城(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我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就是这些罪行和错误发生在我身上,它居然带有必然性。我一直有这样一个思想,就是在这个时期,干部队伍出点小问题是难免的,但只要干事业就“大节不亏”,实际上意味着我对廉洁自律,对党风廉政建设从思想深处就重视不够,因为最根本的一个要求,不但要干事,你还要干净。
宋勇(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我放弃了政治坚守,陷入了精神迷境。我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发生了动摇,入党宣誓时的热血基本变凉了,最后变成无法医治的“败血症”。
公私界限得划清
聂春玉(山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开始的时候有这个拒收的这种情况,随后就是有选择的,一部分人关系好,比如说咱们关系密切,我收,关系不密切的不收,再发展把这个收钱收物不当成多大的事,这个底线不能破,破了以后就收不住,破一次就收不住。
杨卫泽(南京市委原书记):一开始的想法就是不能沾,到后面就好像小的东西收下以后,等于大家之间也建立个关系……不要把人家拒之于门外,到最后就成了不收白不收的状况,所以最后变成了不可收拾。
季建业(南京市原市长):随着职务的提升,权力的变化,地位的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人生境界没有同步提升,相反私心杂念在灵魂深处滋生膨胀。……私念像精神鸦片,麻痹了我,使我灵魂出窍,闯下大祸;私念像脱缰的野马拉着我奔向深渊,私念、私欲成了毁掉我人生的导火线,成了万恶之源。
吴俊平(山西省吕梁市煤炭工业局原局长):总的来讲还是一句话,自己把这个线没有划清楚,哪些是正常的礼尚往来,哪些是违规违纪了,一种社会上不正常的现象,多了,就看成是正常了,所以这是犯错误走到这一步最大的根源。
心存侥幸要不得
倪发科(安徽省原副省长):我总感到辛苦了一辈子,应该到了老有所乐的时候了,应为老人尽点孝心,为子女尽点责任了。从而忘记了党纪、法纪,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把上述问题看成是官场上普遍现象比比皆是,法不责众,没什么大问题,这种侥幸心态铸成又一大错。
魏健(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原主任):我形容我是锥心之痛,现在想起来还是很多地方是感觉很追悔的。说到底根本的就是什么呢?还是私心,我这个私心还是比较重的。人有犯糊涂的时候,也有抱侥幸心理的时候。
吴邦发(海口市琼山人民医院原院长):我之所以堕入犯罪深渊,主要是侥幸心理作怪。在花花绿绿的票子面前,我迷失了方向。那一捆捆百元大钞,就像一朵朵美丽的罂粟花,往往诱使人产生不会有人知道的侥幸心理。正是这种侥幸心理,将我推向了犯罪深渊。
高祝杰(天津市西青区西营门街原党委书记):还有侥幸心理,觉得部门这么多,领导干部这么多,怎么会查到我呢?掩耳盗铃吧,欺骗组织,也欺骗自己。
两面人生行不通
王敏(济南市委原书记):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说一套,做一套;人前是人,人后是鬼……夜夜难以入睡,几乎天天半夜惊出一身冷汗。白天常常魂不守舍,省委通知开会,怕在会场被带走;上班时怕回不了家;上级领导约去谈工作,也怕是借题下菜。
周良洛(北京市海淀区原区长):游走于两个情趣之间,过起了“两面人”的生活。由于自己政治上有追求,两种思想道德在自己身上有斗争,这些年是在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中切换。在工作岗位和同事们眼中,是正儿八经的领导干部形象;在业余生活中,在相当多的时间和家庭里,读书、运动、一副正人君子形象;在放松的时间和特殊的场合,依然纵欲而为。
武长顺(天津市政协原副主席、市公安局原局长):白天一个面孔,晚上一个面孔,就是说在大庭广众之下,就是自己阳光的一面,自己正人君子的一面。
贪念一起悔终身
苏荣(十二届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不仅毁掉了我自己,也坑了老婆,害了儿子,将全家带上经济犯罪的深渊。他们如果不是书记的老婆,书记的儿子,没有我这个省委书记,什么都干不成,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刘铁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起诉书列举了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事实,在这些事实面前,我每每看到起诉书,都在反问我自己,这是我吗?怎么会到今天?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这是哪里呀?我怎么会堕落成这样呢?……每天我都生活在忏悔之中,每天晚上我都要吃安定才能睡着,睡觉之前想着这些事,醒来就是这些事,太痛苦了!
谭栖伟(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我长期在基层工作,我知道我受贿上千万,这个分量何其沉重。曾经自己在做领导干部的时候,信誓旦旦、振振有词地讲话、表态,如今真是已经成了笑料。我真是感觉到对不起党和人民的培养、教育,对不起领导和同事的信任、支持,对不起父母的养育、期盼。
张引(徐州市政协原副主席):面对自己大量违纪违法事实,我时刻反思自己,反思这些年思想蜕化变质的轨迹,剖析灵魂深处,清扫层层污垢,越是深挖,越清楚地看到我腐烂的根源。……漫漫长夜,我无数次身坠悔恨的海洋,纵然是沉入海底,又怎一个悔字啊!
李华波(江西省鄱阳县财政局经济建设股原股长):就是后悔自己如果不做这个事,就不会到今天这个地步。像我家里的话,当时我走的时候我父母也在,正是希望我在身边的时候,给他们养老送终的时候,自己还给他们背个这么大的包袱。像我父亲去年过世,我家人也不告诉我,这个事我真的是后悔,真的很难过这个事。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js6899开户保证_js6899开户保证:中纪委机关报:忏悔录是警示良药,提醒党员干部哪里是悬崖
但是熊霸不知道的是,进入总舵,这正是唐十三想要的!金大宝瞥了秦枫一眼,无辜道:“本少说的是某些人,你喜欢对号入座,本少也没有办法。”佟福这下不乐意了,扯着古意叫道:“大哥,求求你了,带我一起吧。”而且就算他此时逃,以罗粉的狠毒,也绝对不可能放过他。神境,这可是所有武者向往的境界。第九百四十章 魂奴聂秋
本文相关新闻
编辑:岳霄远
|||||||||||||
||||||||||||忏悔录成为警示良药 中央部委和省市县都在汇编
忏悔录成为警示良药 中央部委和省市县都在汇编
乱世育儿吧
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公报提出,“深刻剖析典型案件,忏悔录能公开的都要公开,充分发挥反面教材作用”。其实,有关忏悔录的话题可以追溯得更远。从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说,对被立案审查的党员干部,要从学习党章入手,重温入党志愿,唤醒其对“激情燃烧岁月”的记忆,观照自身理想信念动摇、违纪违法行进的“轨迹”,写出忏悔录,真诚悔过自新,警示教育他人。到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提出,审查和审理报告不仅要列明违纪事实,还要反映其对所犯错误的认识,附上忏悔录和违纪事实见面材料。再到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提出,忏悔录能公开的都要公开,又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写”,“附”,“公开”,不断往前拓展的理念设计和具体操作中,目的明确而聚焦:让落马官员当反面教材,充分发挥其忏悔录的警示、震慑和教育作用。忏悔录成为各级党员干部回响耳畔的警钟、自我净化的良药近年来,中央纪委汇编了十八大以来被查处严重违纪违法中管干部的忏悔录,北京、天津、安徽、河南、内蒙古等省区市和一些中央部委也汇编了违纪违法领导干部的忏悔录,作为干部警示教育教材。同时,这项工作一直向基层延伸,做得扎实有效。各种忏悔录,成为各级党员干部回响耳畔的警钟、自我净化的良药。2017年初,江西省纪委发出通报:江西省九江市委原常委、共青城市委原书记黄斌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与以往不同的是,江西省抓住查办这起违纪案件的契机,系统整理利用《黄斌忏悔录》,发回原单位党委(党组),创新性地开展了“三会一书两公开”(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开一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开一次警示教育大会,发放个人忏悔书,向党内公开有关案情、向社会公开整改情况)系列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由九江市四套班子、人武部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等全市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参加的警示教育大会上,每个人面前都摆放着一份《黄斌忏悔录》。百闻不如一见。看完黄斌的忏悔录,甘露镇党委书记许巨峰深有感触:“过去领导干部因严重违纪受到处分,其中的案情道听途说的多,这次公开黄斌的有关案情和个人忏悔录,我从中了解他一步步堕落的轨迹,切实引以为戒。”用好忏悔录,提升警示教育针对性、实效性谈到忏悔录作用,中央纪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组副组长高波告诉记者,很重要的一条,它以鲜活事例和具体数据,“可视化”地再现“落马者”开始堕落的“拐点”和嬗变曲线,可及时提醒其他党员干部,哪里有陷阱,哪里是悬崖,反观自身“软肋”和自省错误苗头,规避风险点和“问题源”,以免重蹈覆辙,实现警示教育价值的最大化。用好忏悔录,提升警示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在这方面尝到“甜头”的,不仅有江西省,还有很多地方和单位。吉林省纪委编辑的《忏悔录》,成为全省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干部警示教育的鲜活教材。《忏悔录》选取了2015年至2016年查办的典型违纪党员干部的反思材料,真实反映了该省违纪党员领导干部的忏悔,深刻剖析了其走向腐败的心路历程和轨迹,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今年以来,安徽省纪委整理汇编全省十八大以来查处的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忏悔材料,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配合全省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开设警示教育课,发放《忏悔录选编》,作为警示教育课程教材。同时,在省纪委监察厅新媒体传播平台刊发忏悔录,发挥反面教材教育作用。5月19日,环境保护部召开会议通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查处严重违纪违法中管干部忏悔录选编》中的部分案例,开展了警示教育活动。前不久,河北省石家庄市纪委选取立案查处的5名严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的忏悔书,辑印《忏悔书摘录》1000册,发放至县处级干部手中,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让落马贪官写忏悔录,是体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的重要举措。古语有云,“人穷反本,故言善”。这些痛心疾首、触及灵魂的忏悔录,不仅对涉案者是自我救赎,对其他为官者也是一剂警示良药。从媒体披露的较为详尽的忏悔录来看,其内容大多包括“情景再现”“心路历程”“原因剖析”“对策建议”等。在与省、市、县纪委相关负责人交流过程中,记者感到,大家集中认为,“忏悔录是违纪干部用惨痛的教训换来的,是开展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用好忏悔录,发挥典型案例的震慑和镜鉴作用,让党员干部以案为鉴、闻警自省、拒腐防变。同时,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忏悔录的解读和引导,让其起到完善制度、促进监督等作用。”(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周根山)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乱世育儿吧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育儿知识,精品推荐!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警示教育忏悔录读后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