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2014年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时有贫困人口多少人

当前位置: &
关于印发六安市“十三五”脱贫攻坚滚动计划的通知
各县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2014年初我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70.96万人(不含寿县),年核查脱贫24.24万人。我市现有贫困人口46.72万人。按照省扶贫办的要求,根据各县区上报的&四项清单&和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现将我市&十三五&期间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出列、贫困县摘帽滚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你们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认真做好落实。
一、贫困人口脱贫滚动计划。
2016年全市计划脱贫12.9万人;2017年全市计划脱贫13.7万人;2018年全市计划脱贫12.93万人;2019年全市计划脱贫7.19万人。
二、贫困村出列滚动计划。
2016年计划出列贫困村25个;2017年计划出列贫困村356个;2018年计划出列贫困村61个。
三、贫困县摘帽滚动计划。
2018年贫困县摘帽4个,分别是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2019年贫困县摘帽2 个,分别是霍邱县、金寨县。
依据上述滚动计划安排,我市2018年贫困村全部出列,2019年贫困县区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附件:1. 2015年农村脱贫人口核查结果汇总表
&&&& 2.六安市脱贫攻坚贫困县摘帽时限清单
&&&& 3.六安市脱贫攻坚贫困村出列时限清单
&&&& 4.六安市脱贫攻坚贫困人口脱贫时限清单
六安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农村脱贫人口核查结果汇总表
乡村人口数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
2014年脱贫人数
2014年底贫困人口数
2015年脱贫人数
2015年底贫困人口数
重点贫困村数
贫困发生率
六安市脱贫攻坚贫困县摘帽时限清单
贫困县摘帽时限
六安市脱贫攻坚贫困村出列时限清单
贫困村出列时限
六安市脱贫攻坚贫困人口脱贫时限清单
贫困人口脱贫时限
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
2014年脱贫人口数
2015年脱贫人口数
2016年计划脱贫数
2017年计划脱贫数
2018年计划脱贫数
2019年计划脱贫数
&十三五&合计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关于推进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
下载积分:80
内容提示:关于推进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
文档格式:TXT|
浏览次数:52|
上传日期: 01:13:0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8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关于推进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
官方公共微信当前位置:> > > >
党员服务: |
干汊河镇龙山村是舒城县8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2016年初该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1户375人。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水稻、油菜等传统作物,种植结构单一,养殖业发展不快,缺乏致富门路。该村贫困户脱贫普遍面临缺产业难题。
2015年初,省国税局扶贫工作队长汤赟巍驻村后,同龙山村“两委”一起谋划发展扶贫产业,提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改善村内基础设施,落实产业扶贫措施”精准扶贫工作计划,重点补齐农村集体经济、特色养殖、特色种植、村路硬化、带富能人“短板”,带动群众早日摘掉穷帽,去年龙山村完成40户99人脱贫任务。
一、 扶贫资金入股,村集体有了保底分红
地处偏僻丘陵区的龙山村原来是村集体经济经济空白村,为民办实事、兴办公益事业缺资金,成为脱贫摘帽的难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使其成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坚强保障,该村“两委”抓住新建的万佛快速公路经过本村的有利地理条件,引进安徽阳光雨露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到该村投资建设水果种植采摘基地,落实流转土地100亩种植草莓,省国税局投入该村扶贫资金15万元、与阳光雨露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合作兴建水果种植采摘基地,以村集体入股参与收益分红。
“入股资金缓解了资金周转困难,可实现生态园和村集体双赢。”龙村委会主任鲍帮文告诉笔者,目前,草莓种植生态园的大棚已由初期的12个增至25个,该项目收益分红使村集体每年固定收益达5万元以上。
“村集体有了稳定收入来源,我们兴办公益事业有了底气”,龙山村党支部书记胡礼柱高兴地说,近年来,龙山村“两委”通过积极向帮扶单位省国税局和相关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广泛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先后投入近180万元硬化了约7公里的村道,投入30万元对谈冲村民组部分农电线路实施农网改造、更换一台200KVA的变压器,投入7万元清理当家塘1口, 投入11万元对村内环境进行治理,投入100多万元对村内西支渠实施除险加固工程,投入近100万元对陈桥危桥实施重建,投入约680万元实施干棠路龙山段拓宽工程。目前各项工程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
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养殖助脱贫
为解决龙山村产业结构单一、养殖业发展不快的问题,省国税局扶贫工作队通过走访调研,确定引导农民利用当地荒丘和林地,饲养土鸡、山羊,走特色养殖致富的路子。
“贫困户对发展养殖既担心缺资金,又担心缺技术,更担心市场风险,为此,我们就想到通过培育养殖大户带动贫困农户”,驻村第一书记汤赟巍介绍抓大户带动的办法。前年,村里青年蔡家正从外地返乡创业,龙山村“两委”积极支持他在30亩荒废的板栗林下办土鸡生态养殖场。他苦于缺少销售渠道,村“两委”积极帮助他宣传拓宽销售渠道,并且联系搭建网络销售平台,成功实现在网上销售土鸡蛋和土鸡,目前他的土鸡蛋和土鸡销售行情良好,年养殖土鸡5000只,产蛋10万枚,获产值30万元,带动了5个贫困户饲养土鸡。
“我的养殖场能发展这样好离不开村里支持,我必须以帮助贫困户致富来感谢村里支持”,养殖大户曹佑俊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前年他在自家住宅旁边建成了两间鸡苗孵化室,从事鸡苗孵化饲养,为帮助解决他的鸡苗孵化室销售出行难问题,村里在他家住宅边修建了约100米的水泥路,目前他家的鸡苗销售情况也良好,并扩大投资在周围的空闲林地、荒地进行土鸡、土鹅生态养殖。他的养殖场年养殖鸡苗4万只,土鸡1000只,鹅1000只,产蛋5万枚,获产值20万元,带动了5个贫困户饲养土鸡。如今,龙山村有更多贫困户饲养土鸡,由养殖大户蔡家正和曹佑俊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已有近20户贫困户走上生态养殖脱贫致富的路子。
针对部分缺资金发展养殖业的贫困农户,去年,帮扶单位省国税局向有发展养殖意愿的5个贫困户每户捐赠200只鸡苗,并请养殖大户曹佑俊为他们免费提供养殖技术、帮助代售成品,使5个贫困户有了稳定增收的产业。去年,贫困户曹佑根利用省国税局捐赠的200只鸡苗,发展养殖业增收15000元,实现了脱贫目标。今年,残疾贫困户王为材凭借自己外出打工时学到的养羊技术,想在自家门前荒坡地饲养山羊,却苦于缺资金,村里得知情况后,通过镇扶贫办帮助获得产业扶贫贷款3万元、加上自筹资金3万元,从外地购买回100只优质波尔山羊仔羊,搭建起饲养棚,购置了饲料,并利用附近荒坡地放养山羊。预计该户到今年底饲养100只波尔山羊就可获收入约5万余元,可望脱贫致富。
省国税局扶贫工作队和龙山村“两委”在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措施的同时,还针对每个贫困户的不同致贫原因,及时准确把低保、危房改造、代缴医保、雨露计划等扶贫政策落实到每个贫困户,实现每个贫困户家庭至少享受了2项以上的帮扶措施。并积极积极争取帮扶单位先后为贫困户送去帮扶资金和生活用品共计约47800元,争取舒城县兰花草协会到村向贫困户捐赠20000元爱心捐款,争取安徽峻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和舒城县宏通丝业有限公司到村向贫困户捐赠了价值22000元的大米。(卢贤傲)
【相关文章】:新华社南宁10月26日专电(记者何伟)记者26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了解到,广西大力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151万名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广西是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截至2015年底尚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52万人,排在全国第4位。剩下的这些人都是脱贫难度大的“硬骨头”,致贫原因复杂、重叠,扶持成本高,脱贫后也容易返贫。发挥低保政策兜底保障作用是广西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自治区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广西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和平均补助水平进一步提高。截至9月30日,全区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由年初的2556元提高到2774元,预计到年底,全区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将达到2800元左右。从今年7月起,全区农村低保平均补助水平由平均每人每月125元提高到140元,增加了困难群众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收入。目前,广西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已实现全区低保信息系统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数据交换和共享,可以及时掌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的进展情况。各地通过建立健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及时把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相应的社会救助范围,为困难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畅通救助政策“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区1243个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建立健全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建立了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的窗口,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制定部门转接办理程序,明确办理时限。(完)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把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您举报的是:
请选择举报的类型(必选):
色情广告假冒身份政治骚扰其他
您可以填写更多举报说明:
新华社记者看广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