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国货群逆袭,拿什么支撑消费者对八十年代国货群的信任

社评-陆国货逆袭 用品质推动成长
2014年阿里巴巴双十一全天交易总额为571.12亿人民币。(中新社)
大陆制造品质始终受到西方世界与台湾的质疑,但最近大陆小米空气净化器在天猫网月销量达1.2万台,超越瑞士、日本、美国、德国等净化器生產大国,稳坐销量第一,「三个爸爸」空气净化器在京东网一度卖断货,售价人民币4999元(约台币2.5万元)的空气净化器好评率达99%。
大陆国货正在逆袭,权威机构依据售后评价等指数评出的2015最具亲和力產品名单中,超过一半为国货。淘宝平台2015年「双12」购物狂欢节推出的「中国质造」专场,开场仅1小时销售额就接近2亿人民币。在电子电器业,大陆品牌市场占有率也节节攀高。「美的」电饭煲占据大陆电饭煲市场份额超40%。华为手机2015年第三季占陆手机市场份额18.7%。联想电脑全球市场占有率保持在20%左右,多季领跑。化妆品行业,大陆本土化妆品牌的价值被重新发现。
汽车行业大陆正奋起直追,奇瑞、比亚迪、吉利、江淮、哈飞以及解放、东风,成为大陆汽车制造业的名片,虽然工艺精度还有待打磨,但科技含量提升迅捷,发动机、底盘等核心部件实现国產化。在新能源汽车蓝海,大陆起点高、布局早,与汽车制造大国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受到市场追捧。大陆有望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產国。互联网行业更是一枝独秀。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借鉴国外经验亦重视本土化创新。阿里巴巴触角延伸至购物、物流、金融、云计算、媒体等领域,引领移动互联时代的新业态。腾讯移动端社交平台微信,不仅可以时时聊天,还有购物、运动、游戏等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装机必备。新近崛起的互联网叫车平台「滴滴」,以温馨友好、选择多样的APP接口体验,以及及时贴心的乘车体验俘获了民眾的心,与美国叫车软件「优步」(Uber)在大陆市场分庭抗礼。互联网行业弯道超车成功,关键在服务意识崛起,透过互联网搭建的小区、社群平台,企业能及时看到用户回馈,加快市场预判,引领消费潮流。大陆「新国货」代表者小米就是用户体验的鼻祖。无论手机、蓝牙音箱、小米手环还是净化器,每一款產品发布,都紧紧抓住用户体验。比如第2代净化器就吸收了用户建议,比第1代產品高度降低,占地面积小于一张A4纸,睡眠模式下噪音降为30分贝,耗电量减少58%。小米创始人雷军说,小米的梦想是做大陆的索尼,改变大陆民眾对国產货的印象,借助互联网的效率,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陆商品稀缺,商品只要做出来就会有人买。随着生產力提升,商品过剩,大陆消费者对品质要求水涨船高,而不少国货企业低估本土消费者要求,外销產品品质上乘,内销反而次品多,致使本土市场信誉恶化。在此背景下,大陆企业家破釜沉舟。从產品品质、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品牌打造到研发创新,都在潜心精进。以华为为例,2014年研发投入费用408亿元人民币,占当年营收入的14.2%。华为在全球设立了16家研发中心,专利申请总计76687件,为自主终端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政府监管也在跟进。大陆国家标准委此前发布的首批消费品安全国内外标准对比结果显示,大陆消费品安全标准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处于同一梯队,71%的指标严于或与欧盟相关指标与协调标准一致。企业產品「矇混过关」的可能性降低,不重视品质的代价和成本加大。台湾也经歷过向外「买买买」的阶段,回头才发现本土產品的好。不少大陆民眾心理预设国货没保障,国货变成「易黑体质」,一有问题就被否定。客观来说,大陆制造确有进步空间,但其国货也以自强姿态表明自身的成长,民眾应给与更多耐心。工匠精神的培育亦需时间的打磨。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大陆国货品质预计有更大突破。2015年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计画强调,坚持把品质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加强品质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大家对大陆货应有更强的信心。(旺报)
关键字:、、、、、、、、、
中时电子报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请勿重覆刊登一样的文章,或大意内容相同、类似的文章
请不要刊登与主题无相关之内容
发言涉及攻击、侮辱、影射或其他有违社会善良风俗、社会正义、国家安全、政府法令之内容,本网站将会直接移除
请勿以发文、回文等方式,进行商业广告、骚扰网友等行为,或是为特定网站、blog宣传,一经发现,将会限制您的发言权限或者封锁帐号
为避免留言系统变成发泄区和口水版,请勿转贴新闻性文章、报导或相关连结
请勿提供软体注册码等违反智慧财產权之资讯
禁止发表涉及他人隐私、含有个人对公眾人物之私评,且未经证实、未注明消息来源的网路八卦、不实谣言等
请确认发表或回覆的内容(图片)未侵害到他人的着作权、商标、专利等权利;若因发表或回覆内容而產生的版权法律责任将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不代表中时电子报的立场,请遵守相关法律规范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电子报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
你关心的,才是重点!
轻松一下by cteditor国货逆袭!拿什么支撑消费者对国货的信任
21:27&&来源:半月谈网&&
作者:林超
华为手机受阿根廷消费者青睐马丁·萨巴拉摄
  洋火、洋面、洋伞……早在上个世纪初,洋货就是高端的代名词,国货给人的印象就是低劣。但如今,人们的这一印象正在改观,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国货才是“首选”和“优选”,国人的国货自信正在悄然生长。
  国货开始逆袭
  8月初,一个短视频引爆国人自豪感,在朋友圈被广泛转发:一外国人提着一个装满手机的袋子,对着记者的话筒说:“里面是小米手机。在我们国家,人们经常购买小米手机。我帮他们代购。”
  网友“天然萌”在评论中感慨:“10年前,大家都在谈诺基亚、摩托罗拉,现在朋友们都在用小米、华为。”
  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也印证了“天然萌”的感受:今年上半年,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2.16亿部,占同期国内手机出货量的90.5%。国内手机销量排行榜上,前三名都是国产品牌;全球十大智能手机品牌中,有6个是国产品牌。
  事实上,在不少高科技领域,中国品牌都大放异彩。如大疆无人机,已经占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0%的份额;又如中国高铁,截至2016年底累计投入运行的动车组高速列车达到2595组,超过全球总量的60%,通车高铁里程长达2万多公里。
  在传统的居家消费品领域,国产品牌的集体发力也重新刷新国人认知。
  “我们的智能马桶产品一度脱销。”九牧厨卫品牌经理洪智明说。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九牧厨卫公司的营业额增幅达到30%,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大部分国际品牌。
  近些年来,格力、小米、美的推出的电饭煲新产品,也开始叫板日本同行,其中美的集团2009年就成为全球电饭煲产销量冠军。
  在整个汽车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广汽传祺产品实现了逆势增长。“我们的整体市场缺货量一直维持在2万辆以上。”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介绍,广汽传祺首款产品销量5年来增长了近10倍,单车售价达到甚至超越部分合资品牌。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自主品牌正在逐渐发力,一点一点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在一些细分领域甚至超过了国际品牌。2017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93.95万辆,同比增长4.33%;国产品牌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90%,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1.14个百分点。
  “进口党”变身“国货粉”
  长期以来,“中国造”凭借低廉的价格横扫全球,同时也常常被打上“劣质”和“山寨”的标签。但如今,国货崛起的关键词已变成了“信任”。
  正是因为信任,今年初,厦门市民房进义买了一款国产的智能马桶盖。他说:“曾经一直觉得进口质量好。但这一次我对比了一下,发现这款国产的马桶盖质量不比进口的差,价格却便宜了一半多。”
  近年来,国货在市场上的良好表现,让诸多像房进义一样的“进口党”在慢慢改变消费理念。其中不少人在有过美好的用户体验之后,慢慢变成了“国货粉”。
  细数家里有哪些“国货”时,重庆市民王海艺自己也吃了一惊,她买了锤子手机、格力空调、海尔冰箱和洗衣机、联想电脑……她说:“我买国货,就是觉得质量好,用起来舒服。”
  随着时间的积累,国产品牌的口碑效应开始显现。在北京一所大学内任职的教师颜贤斌是一个十分在意生活品质的人,在买车之前,他曾一度担心国产车的质量不稳定,容易出小毛病,但在仔细研究过用户评价之后,他打消了这个疑虑。“我看中的哈弗汽车,这么多年了,在SUV中销量第一,评价也都很好。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吧。”
  在一则“‘歪果仁’觉得中国哪里最厉害”的新闻节目中,十几位外国人列举了支付宝、微信、地铁等令他们感到印象深刻的产品。一项针对20国青年的调查显示,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成为这些在华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
  颜贤斌说:“国际上都这么认可我们的品牌,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自信一些呢?”
  国货自信需要实力支撑
  自信的背后是实力的支撑。
  专家认为,国产品牌赢得消费者信赖,依靠的是实力,而非盲目的民族保护主义;消费者对国货的信任并非“迷之自信”,而是“中国造”的质量进入历史新阶段的客观反映。
  近年来,随着各项鼓励技术研发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转型。
  一些老字号品牌也在通过技术创新寻求复苏。红白双色的回力鞋曾经是几代人的经典回忆,如今,回力鞋把智能穿戴设备作为新的突破口,在部分鞋子内安装定位芯片,可以防止孩子老人走丢,年销售额节节上升。在欧美地区,原本售价2欧元的回力鞋销售价格已经达到50欧元。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说,过去自主品牌汽车和进口品牌差距主要是不掌握核心技术、产品靠抄袭模仿等。近年来,很多企业注重生产管理和提高服务水平,产品质量有明显提高,特别是汽车造型有明显进步,成为赢得国内消费者的关键。
  另外,一些国产品牌充分认识到自身与国际品牌的差距,并针对自身的弱点进行国际合作,补齐短板。比如,针对国内马桶功能和外观设计较弱的特点,九牧厨卫在2011年开始和IBM合作,以改善自己的管理系统,并与凤凰设计等机构合作,以提升产品研发能力。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建立信任难,毁掉信任却很容易。专家建议,“中国造”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证质量的稳定。在此过程中,国家要健全各类产业的技术标准和各种产品标准体系,政府要完善知识产权的法规体系,打造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更加注重产业的核心技术研发。
  国人正对国货放弃成见,国人消费自信已逐步建立,国货认可度正在不断提高,购买国货渐成消费风尚。在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靳涛看来,国货的春天才刚刚到来。(半月谈记者 林超)
(责任编辑:白金朋)
东北新闻网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iPhone版
【】【】【】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国货逆袭!拿什么支撑消费者对国货的信任_网易财经
国货逆袭!拿什么支撑消费者对国货的信任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国货逆袭!拿什么支撑消费者对国货的信任)
国货逆袭!拿什么支撑消费者对国货的信任洋火、洋面、洋伞……早在上个世纪初,洋货就是高端的代名词,国货给人的印象就是低劣。但如今,人们的这一印象正在改观,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国货才是“首选”和“优选”,国人的国货自信正在悄然生长。国货开始逆袭8月初,一个短视频引爆国人自豪感,在朋友圈被广泛转发:一外国人提着一个装满手机的袋子,对着记者的话筒说:“里面是小米手机。在我们国家,人们经常购买小米手机。我帮他们代购。”网友“天然萌”在评论中感慨:“10年前,大家都在谈、摩托罗拉,现在朋友们都在用小米、华为。”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也印证了“天然萌”的感受:今年上半年,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2.16亿部,占同期国内手机出货量的90.5%。国内手机销量排行榜上,前三名都是国产品牌;全球十大智能手机品牌中,有6个是国产品牌。事实上,在不少高科技领域,中国品牌都大放异彩。如大疆无人机,已经占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0%的份额;又如中国高铁,截至2016年底累计投入运行的动车组高速列车达到2595组,超过全球总量的60%,通车高铁里程长达2万多公里。在传统的居家消费品领域,国产品牌的集体发力也重新刷新国人认知。“我们的智能马桶产品一度脱销。”九牧厨卫品牌经理洪智明说。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九牧厨卫公司的营业额增幅达到30%,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大部分国际品牌。近些年来,格力、小米、美的推出的电饭煲新产品,也开始叫板日本同行,其中美的集团2009年就成为全球电饭煲产销量冠军。在整个汽车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广汽传祺产品实现了逆势增长。“我们的整体市场缺货量一直维持在2万辆以上。”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介绍,广汽传祺首款产品销量5年来增长了近10倍,单车售价达到甚至超越部分合资品牌。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自主品牌正在逐渐发力,一点一点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在一些细分领域甚至超过了国际品牌。2017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93.95万辆,同比增长4.33%;国产品牌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90%,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1.14个百分点。“进口党”变身“国货粉”长期以来,“中国造”凭借低廉的价格横扫全球,同时也常常被打上“劣质”和“山寨”的标签。但如今,国货崛起的关键词已变成了“信任”。正是因为信任,今年初,厦门市民房进义买了一款国产的智能马桶盖。他说:“曾经一直觉得进口质量好。但这一次我对比了一下,发现这款国产的马桶盖质量不比进口的差,价格却便宜了一半多。”近年来,国货在市场上的良好表现,让诸多像房进义一样的“进口党”在慢慢改变消费理念。其中不少人在有过美好的用户体验之后,慢慢变成了“国货粉”。细数家里有哪些“国货”时,重庆市民王海艺自己也吃了一惊,她买了锤子手机、格力空调、海尔冰箱和洗衣机、联想电脑……她说:“我买国货,就是觉得质量好,用起来舒服。”随着时间的积累,国产品牌的口碑效应开始显现。在北京一所大学内任职的教师颜贤斌是一个十分在意生活品质的人,在买车之前,他曾一度担心国产车的质量不稳定,容易出小毛病,但在仔细研究过用户评价之后,他打消了这个疑虑。“我看中的哈弗汽车,这么多年了,在SUV中销量第一,评价也都很好。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吧。”在一则“ 歪果仁 觉得中国哪里最厉害”的新闻节目中,十几位外国人列举了支付宝、微信、地铁等令他们感到印象深刻的产品。一项针对20国青年的调查显示,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成为这些在华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颜贤斌说:“国际上都这么认可我们的品牌,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自信一些呢?”国货自信需要实力支撑自信的背后是实力的支撑。专家认为,国产品牌赢得消费者信赖,依靠的是实力,而非盲目的民族保护主义;消费者对国货的信任并非“迷之自信”,而是“中国造”的质量进入历史新阶段的客观反映。近年来,随着各项鼓励技术研发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转型。一些老字号品牌也在通过技术创新寻求复苏。红白双色的回力鞋曾经是几代人的经典回忆,如今,回力鞋把智能穿戴设备作为新的突破口,在部分鞋子内安装定位芯片,可以防止孩子老人走丢,年销售额节节上升。在欧美地区,原本售价2欧元的回力鞋销售价格已经达到50欧元。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说,过去自主品牌汽车和进口品牌差距主要是不掌握核心技术、产品靠抄袭模仿等。近年来,很多企业注重生产管理和提高服务水平,产品质量有明显提高,特别是汽车造型有明显进步,成为赢得国内消费者的关键。另外,一些国产品牌充分认识到自身与国际品牌的差距,并针对自身的弱点进行国际合作,补齐短板。比如,针对国内马桶功能和外观设计较弱的特点,九牧厨卫在2011年开始和IBM合作,以改善自己的管理系统,并与凤凰设计等机构 合作,以提升产品研发能力。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建立信任难,毁掉信任却很容易。专家建议,“中国造”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证质量的稳定。在此过程中,国家要健全各类产业的技术标准和各种产品标准体系,政府要完善知识产权的法规体系,打造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更加注重产业的核心技术研发。国人正对国货放弃成见,国人消费自信已逐步建立,国货认可度正在不断提高,购买国货渐成消费风尚。在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靳涛看来,国货的春天才刚刚到来。
[责编:gaoqinglin]
本文来源: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国货逆袭!拿什么支撑消费者对国货的信任
洋火、洋面、洋伞……早在上个世纪初,洋货就是高端的代名词,国货给人的印象就是低劣。但如今,人们的这一印象正在改观,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国货才是“首选”和“优选”,国人的国货自信正在悄然生长。
国货开始逆袭
8月初,一个短视频引爆国人自豪感,在朋友圈被广泛转发:一外国人提着一个装满手机的袋子,对着记者的话筒说:“里面是小米手机。在我们国家,人们经常购买小米手机。我帮他们代购。”
网友“天然萌”在评论中感慨:“10年前,大家都在谈诺基亚、摩托罗拉,现在朋友们都在用小米、华为。”
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也印证了“天然萌”的感受:今年上半年,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2.16亿部,占同期国内手机出货量的90.5%。国内手机销量排行榜上,前三名都是国产品牌;全球十大智能手机品牌中,有6个是国产品牌。
事实上,在不少高科技领域,中国品牌都大放异彩。如大疆无人机,已经占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70%的份额;又如中国高铁,截至2016年底累计投入运行的动车组高速列车达到2595组,超过全球总量的60%,通车高铁里程长达2万多公里。
在传统的居家消费品领域,国产品牌的集体发力也重新刷新国人认知。
“我们的智能马桶产品一度脱销。”九牧厨卫品牌经理洪智明说。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九牧厨卫公司的营业额增幅达到30%,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大部分国际品牌。
近些年来,格力、小米、美的推出的电饭煲新产品,也开始叫板日本同行,其中美的集团2009年就成为全球电饭煲产销量冠军。
在整个汽车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广汽传祺产品实现了逆势增长。“我们的整体市场缺货量一直维持在2万辆以上。”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介绍,广汽传祺首款产品销量5年来增长了近10倍,单车售价达到甚至超越部分合资品牌。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自主品牌正在逐渐发力,一点一点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在一些细分领域甚至超过了国际品牌。2017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93.95万辆,同比增长4.33%;国产品牌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90%,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1.14个百分点。
“进口党”变身“国货粉”
长期以来,“中国造”凭借低廉的价格横扫全球,同时也常常被打上“劣质”和“山寨”的标签。但如今,国货崛起的关键词已变成了“信任”。
正是因为信任,今年初,厦门市民房进义买了一款国产的智能马桶盖。他说:“曾经一直觉得进口质量好。但这一次我对比了一下,发现这款国产的马桶盖质量不比进口的差,价格却便宜了一半多。”
近年来,国货在市场上的良好表现,让诸多像房进义一样的“进口党”在慢慢改变消费理念。其中不少人在有过美好的用户体验之后,慢慢变成了“国货粉”。
细数家里有哪些“国货”时,重庆市民王海艺自己也吃了一惊,她买了锤子手机、格力空调、海尔冰箱和洗衣机、联想电脑……她说:“我买国货,就是觉得质量好,用起来舒服。”
随着时间的积累,国产品牌的口碑效应开始显现。在北京一所大学内任职的教师颜贤斌是一个十分在意生活品质的人,在买车之前,他曾一度担心国产车的质量不稳定,容易出小毛病,但在仔细研究过用户评价之后,他打消了这个疑虑。“我看中的哈弗汽车,这么多年了,在SUV中销量第一,评价也都很好。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吧。”
在一则“‘歪果仁’觉得中国哪里最厉害”的新闻节目中,十几位外国人列举了支付宝、微信、地铁等令他们感到印象深刻的产品。一项针对20国青年的调查显示,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成为这些在华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
颜贤斌说:“国际上都这么认可我们的品牌,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自信一些呢?”
国货自信需要实力支撑
自信的背后是实力的支撑。
专家认为,国产品牌赢得消费者信赖,依靠的是实力,而非盲目的民族保护主义;消费者对国货的信任并非“迷之自信”,而是“中国造”的质量进入历史新阶段的客观反映。
近年来,随着各项鼓励技术研发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转型。
一些老字号品牌也在通过技术创新寻求复苏。红白双色的回力鞋曾经是几代人的经典回忆,如今,回力鞋把智能穿戴设备作为新的突破口,在部分鞋子内安装定位芯片,可以防止孩子老人走丢,年销售额节节上升。在欧美地区,原本售价2欧元的回力鞋销售价格已经达到50欧元。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说,过去自主品牌汽车和进口品牌差距主要是不掌握核心技术、产品靠抄袭模仿等。近年来,很多企业注重生产管理和提高服务水平,产品质量有明显提高,特别是汽车造型有明显进步,成为赢得国内消费者的关键。
另外,一些国产品牌充分认识到自身与国际品牌的差距,并针对自身的弱点进行国际合作,补齐短板。比如,针对国内马桶功能和外观设计较弱的特点,九牧厨卫在2011年开始和IBM合作,以改善自己的管理系统,并与凤凰设计等机构合作,以提升产品研发能力。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建立信任难,毁掉信任却很容易。专家建议,“中国造”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证质量的稳定。在此过程中,国家要健全各类产业的技术标准和各种产品标准体系,政府要完善知识产权的法规体系,打造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更加注重产业的核心技术研发。
国人正对国货放弃成见,国人消费自信已逐步建立,国货认可度正在不断提高,购买国货渐成消费风尚。在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靳涛看来,国货的春天才刚刚到来。(半月谈记者 林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费者信任品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