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此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此心是佛

净空法师开示: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净空法师开示: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我们没有见性,我们得依靠圣人,为什么?圣人的这些思想,它没有善恶,它是从自性里头流出来的。我们没有见性,他们已经见性了,从性德流出来的那就是我们自性的东西,不是别的。
佛菩萨的东西完全是自性流出来的,中国古圣先贤像孔孟、尧舜禹汤,他们的东西也是自性流出来的;他们的自性流出来的就是我自性流出来的,我不相信他们,就是不相信自己,这个不能不知道。&
如果你知道,你爱这些东西是爱自己的自性,是真正的自爱。五伦是性德,五常是性德,四维八德是性德,佛家的五戒十善是性德,六和是性德,六度是性德,普贤十愿是性德,你要真正晓得,这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
文殊、普贤、释迦如来他见到了自性,我没有见到,我见到的跟他是一样的,所以他承认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净土宗的理论建立在哪里?《观经》上释迦如来说的两句话,“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极乐世界在哪里?
&《大乘起信论》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我们的念头所建立的,这个念头就是我们的心,离开念头就没有外物,这是大乘佛法的究竟了义。
  很多人喜欢问一个问题,就是极乐世界到底是物质世界还是心灵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不能简单地说它是物质的或者是心灵的世界。因为,如果说它是物质世界,但是它却是从阿弥陀佛实相心里面流现出来的,当体就是佛心。佛心从本体上是空的,但是现象上是有的。如果说极乐世界是心灵世界,但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妙有,却是有它的真实性。它的香还真有香气,它的珍宝还能派上种种用场,用于建造种种宫殿。极乐世界还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种种宫殿、种种乐器、种种宝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还是物,但这个物是从佛心变现出来的,由心回转的,这是心物不二的,是这么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
  所以说,从事相上,一定要认知西方极乐世界是绝对存在的,不能将其认为是心灵的、不可捉摸的、虚无缥缈的世界,它不是海市蜃楼,有其客观存在性,同时这种客观性也是阿弥陀佛的心变现出来的。
  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刹之遥远,这是我们凡夫以生灭心去看待的空间概念,如果从我们凡夫当下一念的自性清净心来说,西方极乐世界就在我们心内,这个心就是我们妙明真心,不是肉团心,不是六尘缘影心。极乐世界即是我们的妙明真心所现物。
------------------------------
天 界 佛 国
修净土法门的人,以往生极乐世界为归宿。所以,平时挂在嘴边最多的词就是“往生”、“了生脱死”、“极乐世界”等等.但对这些词的概念往往又是模糊的,觉得“往生”一词,就是指人命终时,现瑞相种种,蒙佛接引,才算往生,才算了生脱死,才能够到极乐世界。
  初学佛时,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觉得念佛就是为了临命终时蒙佛接引,从这个娑婆世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当然,极乐世界是有的,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感召而成的。但佛陀给我们说出的这个极乐世界跟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一不是二,若一念心悟,当下即是极乐,一念迷惑,眼前就是娑婆。往生就是转化,转个念头而已!转烦恼之心为菩提之心,转黑暗世界为光明世界,转凡夫之境为圣人之境,到最后,娑婆变成了极乐。人一旦真正快乐了,不就“了脱生死”了吗?
  仁焕法师对西方极乐世界有他自己的看法,我觉得相当精彩。他说:“‘西方’是表达时间的经过。太阳升起来的地方为东方,太阳落下去的地方为西方。佛告诉我们应该做到:一天到晚保持快乐,就叫做‘西方极乐世界’。你们看看太阳快乐不快乐?升起来它也这样放光,落山它也这样放光,它保持快乐啊!我们应该像太阳一样,极乐就是乐到终点。”
  从早到晚保持快乐,不就离苦得乐了?不就是转烦恼为菩提了?不就转秽土为净土了?心净则乐,乐则清净,心净则佛土净,当下即是!何用等待临命终时呢!
  有一位同修,常念《金刚经》,念了十多年,还是苦恼不堪,问一位法师何以若此?法师说,《金刚经》讲无相,你是越念越执着于相了,怎么能解脱呢!离一切相,因了一切相,皆是虚妄!若能看透这个虚妄相,哪里还有烦恼呢!当下就是极乐世界了。
  万法唯心!心造地狱,心造天堂。
  一念之间,境界各异。可见得心念是何等重要!所以,要管住这个“念”,上面一个“今”,下面一个“心”,今心就是现在这个心,当下这个心。心念是霎那霎那变化的,不会停留在某一刻上,也就是《金刚经》里所说的三心不可得,即: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如同河流里的水,永不停息。故没有一个心念可以让我们去固守,我们不必去执着它。过去了,便同梦境无异,认真于它,那是愚痴!
  其实,人一直在极乐世界,根本就没有离开过。感觉不到在极乐世界的那份快乐,是由于人的无明。我有一位朋友,原先是个装潢行业的小老板,大约有200万的资产。他们一家其乐融融,生活非常美满。去年,股市行情好,他便全部投入做了股票投资。后又将房屋抵押进去,一起投资股票,赚了1200多万!全家上下很高兴,一辈子做生意都没怎么发大财,现在靠了股票,一下子成了富翁,感觉真是太好了!他说他终于成了富人了,觉得做得挺踏实的。后来,股票行情愈来愈差,他的股票从1200万跌到600万,后来升上去到了900万,最后又跌到了400万,他算聪明的,去年,股票涨的时候,他把本钱拿出来了。现在的400万是净值,应该说净赚了400万,可他们夫妻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觉得天要塌下来了,从1200万一下子跌到400万,三分之二亏掉了。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阴云一大朵一大朵笼罩在家里面。夫妻俩的关系都弄得越来越紧张了。有一次,他们约我喝茶,因多时不见,我发现他们变化都出奇地大,感觉明显老了十岁!惊讶在心里,不敢当面问他们到底出了什么事。他夫人眼尖,看出我的诧异了,便说:你是不是觉得我们一下子老了很多?我笑笑,心里面确实是这么认为的。她就说了他们夫妻做股票的前后经过.我说,你们就因为这事而烦恼啊?她说这事还不够烦恼吗?我说你们不是赚了400万吗?要是换上我,高兴都来不及呀!朋友说,那你不想想,我们当初赚到了1200万呀!我说,你当初赚了1200万的时候,为什么不早点脱离股海呢?他说,傻瓜才走呢!那时候你不知道每天上涨的钞票是几万几万进来的呀,怎么能走掉呢!我就笑了。他说你笑什么?我说你不走,股票就跌了。他说,跌了总希望会再涨上去呀,可是一直跌一直跌,跌到人心都碎了!他夫人说,跌到我做人不来了(意思是没法做人了)。我说,你们家拥有数百万金钱还说没法做人,那贫困的家庭如何过日子呢?她说,那不一样的。如果一开始就穷,也就算了。最讨厌的是赚了钱又没了。我说那些钱本来就不是属于谁的,它只是一种媒介而已,今天到了你的口袋,明天又到了别人的口袋。人人都想把钱弄到自己的口袋,那钱从哪里来呀?大家都想赚钱,股市跟赌场一样,有输就有赢,有赢就是输。只要人踏入赌场一步,你就得服输,否则别进去!赌场不是银行,你把钱存进去,到期后不管怎么样,你的钱都不会少,反而会有利息加上去。他们说,再这么下去,如何了得!我说赶快割掉,逃离股市,否则,痛苦将继续下去。她说那是不可能的,万一我们逃离股市,股票再往上涨,怎么办呀?我说,那要是一路下跌呢?最后连400万都没有了,岂不更糟?她说怎么可能?总会涨上去的。这一次喝茶,喝到最后没有结果,他们痛苦着来,又痛苦着去。他们明白股市是地狱,但也会是天堂。所以,他们等着天堂到来的那一天。
  其实,他们一直在天堂里,只是他们自己没有觉察到。如果知足的话,他们会比以前更快乐。因为参与了股市,使他们多了400万金钱。可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欲望的无止境,使得他们身在天堂,如入地狱!像他们夫妻俩的这种情况,我估计还有好多。有一位同修,她也参与了股市投资,她想赚点钱做弘法利生的事,譬如放生、印经什么的。家里只有20来万钱,就全部投入进去了。结果,到目前为止,亏掉了一半以上。她说为此也很苦恼,想割掉又舍不得,不割掉呢又担心会继续下跌,左右为难,彷徨苦闷。跟我聊天时说到这个事儿,问我怎么办?我说佛弟子应该能看得开这些事,这些钱会从你的生命中失去,这说明这钱本不应该为你所有,可能在你过去生或今生,收了不该收的钱,有此因,必有此果,故这钱失去就算还了债;另外,佛弟子还可以作如此观:重报轻受想,假如命里注定你要生一场大病,得花去很多很多钱,有可能会花去你所有的积蓄,但因了你学佛之缘故,重报轻受,只让你失财,不让你生病,算是逃过一劫!从这个角度来看,你觉得是生病好呢还是失财好呢?她一听,高兴起来,说那自然是失点财好了!
对于世间的得失,学佛与否,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懂了因果之后,没有什么想不通的,如是因,如是果,自作自受!无怨无悔!否则,身处天堂也觉自置地狱。
心若无明,到达极乐也是地狱,心若清净咬着草根便是极乐!
---------------------
佛法的修行是放下,不是拥有
用看破放下见性
你没有见性,怎么办?&
你见性,哪有不通的道理?&
------------------------------------
佛刹是什么意思?还有“一尘一佛刹”的意思?
刹,是土的意思。佛刹就是佛土的意思。十九:“刹,是其人语,此方无翻,盖乃处处之别名也。”慧苑音义:“刹,具正云纥差怛罗,此曰土田也。”
一佛刹,是说如果用一粒尘土来代表一个,那么宇宙里就有尘土那么多的。另一种说法是,佛国只存在于心地,可大可小,大可以大到没有外在的边际,叫大而无外,小可以小到没有内在的边界,叫小而无内,所以,就用尘土来形容佛国可以小到只有尘土那么大,一粒尘土里就有一个佛国。
----------------------
1. 佛土。佛教谓佛陀所居住或应化的种种国土。 唐
王维《赞佛文》:“在微尘中,见亿佛刹。”《》卷六十:“东方去此百干亿佛刹过已,有一佛刹,名无边华世界。”
2. 佛寺。 唐
广宣《红楼下联句》:“佛刹接重城,红楼切太清。” 宋 王安石《金陵怀古》诗之一:“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馀唱落船窗。” 宋
陆游《法云寺观音殿记》:“予游四方,凡通都大邑,以至遐陬夷裔,十家之聚,必有佛刹。”[1]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论“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彻悟禅师论“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较之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尤为直截痛快。何也?以见性难而作佛易故。何为见性?离心意识,灵光迸露,始为见性,故难。何为作佛?持佛名号,观佛依正,即为作佛,故易。经云:“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岂非以想念于佛,即为作佛耶。夫成佛是佛,理无二致。而见性作佛,难易相悬若是。岂非念佛较之参禅,尤为直截痛快也哉!一是祖语,一是佛言。何重何轻,何取何舍。学者但当尽舍旧习,虚其心,平其气,试一玩味而检点之。当必首肯是说为不谬矣。
  《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既举,则言外之“心不作佛,心不是佛;心作九界,心是九界;心不作九界,心不是九界”等义俱彰矣。噫!果明此理,而犹不念佛者,则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不唯是《观经》一经纲宗法要,实是释迦如来一代时教大法纲宗;不唯释迦一佛法藏纲宗,实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藏纲宗。此宗既透,何宗不透。此法既明,何法不明。所谓学虽不多,可齐上贤也。
  真法无性,染净从缘。一真既举体成十界,则十界全体即一真。是故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
  吾人现前一念能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随缘,终日不变。一句所念之佛,全德立名,德外无名,以名召德,名外无德。能念心外,无别所念之佛。所念佛外,无别能念之心。能所不二,生佛宛然。本离四句,本绝百非。本遍一切。本含一切。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莲宗(净土宗)行者,当从这里信入。
&善导大师:何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佛即以无碍智知。即能入彼想心中现。但诸行者若想念中若梦定中见佛者。即成斯义也;悲(化身)智(报身)果(法身)圆等齐无二;言法界者有叁义。一者心遍故解法界。二者身遍故解法界。三者无障碍故解法界。正由心到故身亦随到。身随於心故言是法界身也。言法界者是所化之境即眾生界也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诸佛身也。
言“是心作佛”者。依自信心缘相如作也。言“是心是佛”者。心能想佛。佛身依想而现。即心是佛也。离此心外更无异佛者也。又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言诸佛正遍知海下。此明诸佛得圆满无障碍智。作意不作意常能遍知法界之心。但能作想即从汝心想而现似如生也。或有行者,将此一门之义作唯识法身之观。或作自性清净佛性观者。其意甚错。(善导大师《观经四贴疏》)
印光大师: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含义
凡作观持名,通名为作佛。心不作佛,则心不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者,谓观想佛像,忆念佛德,及与佛号。是佛者,谓当观想忆念之时,佛之相好庄严,福德智慧,神通道力,悉现于观想忆念者之心中,如镜照相,觌体无二。然则心不作佛,则心不是佛,心作三乘,则心是三乘,心作六道,则心是六道矣。心之本体,如一张白纸。心之作用之善恶因果,如画佛画地狱,各随心现。其本体虽同,其造诣迥异。故曰唯圣罔念作狂,唯狂克念作圣,吾人可不慎于所念所作乎哉?(《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五第1063页
千佛图颂并序)
凡作观、持名,通名为“作佛”。(《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八第1114页 复温光熹居士书十)
“作”指心想,“是”指心是,观想既是作,持诵礼拜岂不是作。(《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163页
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世人执空执有,妄生己见,故迷而不觉。世尊设教,即欲令众生破此二见,特设一念佛法门,俾其从有而至空,得空而不废有,则空有二法,互相资助,得益甚大。况仗弥陀愿力,故其力用,超过一切法门,而为一切法门之所归宿也。
世有一种下劣知见人,教以念佛求生西方,则曰:“我等业力凡夫,何敢望生西方,但求不失人身即足矣。”此种知见,由不知众生心性,与诸佛之心性,一如无二。但以诸佛修德至极,性德圆彰,众生唯具性德,绝无修德,纵有所修,多属悖性而修,反增迷悖耳。
&又有一种狂妄知见人,教以念佛,则曰:“我就是佛,何须念佛?汝等不知自己是佛,不妨常念,我既自知是佛,何得头上安头?”此种知见,由于只知即心本具佛性之佛,不知断尽烦惑,圆满福慧之佛。此种人若知性修理事,不可偏执,力修净行,则远胜生下劣知见者。否则自误误人,永堕阿鼻地狱,了无出期矣。
&故执空执有之谬知,下劣狂妄之谬见,唯念佛最为易治。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若不作佛,则不是佛矣。此二句经文,为破下劣狂妄二见之无上妙法也。克论佛法大义,不出真俗二谛。真谛一法不立,即圣智所见之实体也;俗谛万行圆彰,即法门所修之行相也。明理智士,自无偏执。否则宁可著有,不可著空。以著有,虽不能圆悟佛性,尚有修持之功;著空,则拨无因果,成断灭见,坏乱佛法,疑误众生,其祸之大,不可言宣。……等觉菩萨,尚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今以凡夫而不自量,视念佛为小乘,不足修持,则将来定入阿鼻地狱矣。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四·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第六日》)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为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之实义。”(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复康寄遥居士书二)
  此句释心佛不二、念念即佛之妙义。良由吾人现前一念介尔之心,竖穷横遍,具含十法界。又复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行人正念佛时,即随缘于佛法界,其他九界均隐而不彰,俱化成佛法界矣。阿弥陀佛与一切诸佛,同是法界身,故我六字洪名才举,阿弥陀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即在我心中全体显现。《《观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若众生心不念佛而起别念,则随其念之善恶,又随缘而成别的九法界中之一界,则佛法界亦复隐而不彰,变成是心作众生,是心是众生矣。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其理如是。彻悟大师说:“《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既举,则言外之心不作佛,心不是佛。心作九界,心是九界。心不作九界。心不是九界等义俱彰矣。果明此理而犹不念佛者,则吾末如之何也已。”
  由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故,正念佛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即是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因果同时,乃圆教修法,而一句弥陀,心佛双彰。因心果海,圆融交彻,即是圆顿修法,究竟实义。
  佛之心,如出矿之金。吾人之心,如在矿之金。虽有金之体性,了无金之功能。是以自心是佛,更须要认真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念佛之心为佛因,则近之即得往生西方,远之毕竟圆成佛道。
 【众生者,未悟之佛。佛者,已悟之众生。其心性本体,平等一如,无二无别。其苦乐受用,天地悬殊者,由称性顺修,背性逆修之所致也。其理甚深,不易宣说。欲不费词,姑以喻明。诸佛致极修德,彻证性德。譬如大圆宝镜,其体是铜。知有光明,日事揩磨。施功不已,尘尽光发。高台卓竖,有形斯映。大而天地,小而尘毛,森罗万象,炳然齐现。正当万象齐现之时,而复空洞虚豁,了无一物。诸佛之心,亦复如是。断尽烦恼惑业,圆彰智慧德相。尽来际以安住寂光,常享法乐。度九界以出离生死,同证涅盘。众生全迷性德,毫无修德。譬如宝镜蒙尘,不但毫无光明,即铜体亦被锈遮,而不复现。众生之心,亦复如是。若知即此铜体不现之废镜,具有照天照地之光明。从兹不肯废弃,日事揩磨。初则略露铜质,次则渐发光明。倘能极力尽磨,一旦尘垢净尽,自然遇形斯映,照天照地矣。然此光明,镜本自具,非从外来,非从磨得。然不磨则亦无由而得也。众生背尘合觉,返妄归真,亦复如是。渐断烦惑,渐增智慧。迨至功圆行满,则断无可断,证无可证。圆满菩提,归无所得。神通智慧,功德相好,与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了无异致。然虽如是,但复本有,别无新得。若唯任性德,不起修德,则尽未来际,常受生死轮回之苦,永无复本还元之日矣。吾辈既为佛子,当行佛行。纵不能豁破无明,顿复性体,以直趣妙觉果海。岂可不圆发三心,笃修净业,以期断烦惑於此身,托心识於莲邦,为弥陀之弟子,作大士之良朋,安住寂灭,游泳佛国,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乎?倘不自奋勉,高推圣境,自处凡愚。畏半生修持之勤劳,甘永劫沉沦之酸楚。迷衣珠而弗珍,登宝山而空归。以具无量功德智慧神通相好之妙真如性,枉受无量生死轮回烦恼业果之幻妄极苦。岂非丧心病狂,恶升乐坠。生作行肉走尸,死与草木同腐。三世诸佛,称为「可怜愍者」。凡我同伦,各宜努力。】
&【按】印光大师是近代大善知识、佛门泰斗,被尊为净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师一生梵行精进,坚苦卓绝,极意弘扬净土,倡导老实念佛。虽深通教理,而不肯升升座说法。凡有来信求皈依或登门求开示者,谆谆教其“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大师之开示、深入浅出、事理俱臻,具详《文钞》。《文钞》语言朴实无华,不谈玄说妙,但一字一句,无不是从真知灼见的菩提心中流出,乃证道者阅历之言,有极强的摄受力。读其文而皈依佛门,念佛而往生西方者,遍布全国各地。读其书而归向佛门者何止千万,禀其教修净土法门而得大法利者,遍及海内外。弘一大师极赞印公,认为三百年来第一人而己,诚非虚誉!果能将《文钞》当作座名铭,时时对照省察,身体力行,则往生西方稳操左券矣!   
  印光大师此段殊胜开示,文词显豁,事理并臻。依之而修,利益难思。试为逐句诠解,冀阅者共沐法化,见闻者共沾法益。&
“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以菩提心为根本;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为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之实义;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下手最切要功夫。由是而行,再能以以四弘誓愿常不离心,则心与佛合,心与道合,现生即入圣流,临终直登上品,庶不负此生矣”(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康寄遥居士书二)&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彰显念佛成佛之妙用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这段经文不仅是净宗理论的心要,亦是一大藏教的总纲。
法界身,指佛的法身。法身无形无相,周遍法界,众生有感,法身随缘而应,故名法界身。正遍知海:佛之正遍知,深广而不可测量,故譬之于海。
  诸佛如来是随感而应的法界身,进入一切众生的心想中。所以,你们忆佛念佛时,那忆佛念佛的心就具足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忆佛念佛为始觉),是心是佛(念佛的心即是本觉),诸佛遍知万法的深广智慧,便从忆佛念佛的心中出生。
净宗与通途法门迥异的特质在于阿弥陀佛的果觉愿力作为一种超验的存在,与生活在地球上的我等众生有着一种隐秘而实存的互动关联。这种关联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有如是的表诠:“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意谓阿弥陀佛以众生界为所化之境,能化的阿弥陀佛法身普遍地渗入到任一众生的念头中。法身内蕴报身与化身,是故吾人介尔一念,全体具足阿弥陀佛法报化三身。于是,当吾人心想阿弥陀佛相好或持念万德洪名时,这能念能想的心便具足阿弥陀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佛的相好光明就从我们能念的心中显发出来,那么吾人能念佛的心当下就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揭念佛法门之心要,彰显念佛成佛之妙用。吾人一念具足十法界。是心作天,是心是天;是心作畜生,是心是畜生;是心念佛号,是心即佛。是故,我们的心系念六字洪名,那么阿弥陀佛遍知法界事理性相如大海般的深广智慧,就在吾人念佛的每一念中启发出来。
这段经文彰显真善美慧钩锁相连之意蕴。我们以至诚心忆佛念佛,这是真;所念的是佛法界,这是至善;具真善便自然显现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是美;所谓诚于中形于外,有真善美的性德显发,便会开启智慧。即谓阿弥陀佛遍知法界事理奥藏的深广智慧,便从忆佛念佛心中生发出来。证知信愿持名即是真善美慧。阿弥陀佛借助六字洪名,向九法界众生传达真善美慧的文明,将众生从假恶丑愚的沼泽中拔济出来,安顿到常乐我净的涅槃净土。净土法门彰显诸佛度生出世之本怀,乃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至极圆顿。
念老(黄念祖)谓「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为净宗第一义谛。净土宗十二祖彻悟大师曰:「《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不唯是《观经》一经纲宗法要,实是释迦如来一代时教大法纲宗;不唯释迦一佛法藏纲宗,实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藏纲宗。此宗既透,何宗不透?此法既明,何法不明?所谓学虽不多,可齐上贤也。」
宣化上人:佛知见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就是念南无(读那模)阿弥陀佛。南无就是至心归依的意思。阿字正确读法是汉语拼音中的a字。这个“阿”字很重要,阿字是华严字
母音里面的第一个字。一个阿字有无量功德,无量涵义,其中第一个涵义,就是无生。这一句佛号要把“阿”字念准。东密兴教大师赞叹念佛法门:从一个“阿”字
出生一切陀罗尼,一切咒都从“阿”字出生,一切诸佛都从咒出生。阿为第一字。弥字表一心平等无我大我义。陀字表含摄一切法藏之究竟处。阿弥陀名号是法界大
密咒,是阿弥陀佛万德的载体,是圣凡同构呼应的媒介。其中包括无量密义,可译成无量寿、无量光。
  念佛无异于持咒。(一)咒语是佛的密语,只有佛明了,等觉以下菩萨均不知其义。(二)咒语每
字每句均有无量义。研究大乘经时,知道显说的经文亦含无量义,法味无穷,久读不厌,何况如来神咒。(三)有的咒中有许多鬼神名号,佛呼唤鬼神令其保佑修行
人,故咒中并不完全包括世间语言。(四)咒亦为诸佛的密语,如军中口令。诵咒无往不利,一定能得诸佛护念,龙天保佑。(五)诵咒蒙诸佛如来不可思议神力加
持。至心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够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汉译本译成无量清净佛、无量觉、无量清净平等觉。总之彼佛的功德、智慧、慈悲、方便、依正庄严、度
生功德,等等,各各都是无量。由于极乐教主多劫勤修,有无量妙德,所以成佛后有无量功德名号,每一名中皆具无量功德,名能召德,所以持名的人以名召德,就
召来了彼佛阿弥陀的无量功德,持名的妙用就在这里。念这一句佛号,阿弥陀佛能成为佛,而出现这句佛号,是万德的一个果实,是万德之所庄严。由于是万德成了
这个名号,所以这个名号之中就包括了万德。‘老实念佛就是植众德本’!当你念这句名号的时候,这个名号就在你心里头,也就是用”阿弥陀佛”这句佛号的万德
庄严了你自己的心。也就因此而全摄了佛的功德成自功德。
  大家注意: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在当你至心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就把阿弥陀佛的所有功德摄即成你自己的功德,即你的凡心成佛心。这也就是密宗的道理。所谓“密宗”就是把凡夫的”三业”(身、口、意造业叫做三业),使之顿然同于佛的“三密”。念佛就是
这个方法,使你的口业同于佛的“意密”。你“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庄严了你的“意密”,你的“意业”同于佛的“意密”,这就是密宗的道理——即你的凡
心成为佛心。我们自己的佛性和阿弥陀佛、释加牟尼佛是平等的!我们念佛就是把佛的功德摄成为自己的功德。『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佛知见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你问南无阿弥陀佛是什麽意思?一部《无量寿经》就是「南无阿弥陀佛」的注解。所以,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念一部完整的《无量寿经》。八十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无量寿经》的注解。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我们今天称作《大藏经》,就是《华严经》的注解。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全部
的《大藏经》。不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一法不漏,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在十方世界教化一切众生所说一切法,也离不开一句「南无阿弥陀
佛」。几个人知道这句佛号有这麽大的功德,有这麽深广的义理。
我们虽然天天念,没有发觉到佛号对我们有什麽好处,原因是你念得不如法,因为需要一心称念。「一心称念」,才是如法。因为这一声佛要念得如《大势
至菩萨圆通章》上所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把六根收起来,都摄六根,还要净念相继。净念就是一心,什么念也没有了,
这是清净一念的净念,相继就是不断。要用清净心念、真诚心念、大慈大悲心念,感应就不可思议。心地最重要的是清净。‘至心念一句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生死
重罪’,我们念上一万声也消不了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因为你忘掉了‘至心’啊!至心念一句佛,才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至心就是一心,什么心都没有了,至至诚
诚的一心,念这一句就消这么大的罪业。念这一句佛的时候,什么坏的种子都无法发生。你要没这个至心,散心念佛只得些福,消不了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菩提
正道’,此四字乃修净土宗最要紧的一句话,善根就是菩提正道。菩提正道由什么事情发生呢?信愿行!信愿行是真正功夫啊!信愿行就是菩提正道,信愿行完全归于心法。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作明佛母心咒感应恶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