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二乘,入禅定的人看到的真相有什么不同

大小乘的区别,发心。
&我们修行要先发出离心,这是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界限。然后,在出离心的基础上发菩提心,这是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的界限。菩提心是一切大乘修法的前提,然后通过修持大乘佛法才能成佛。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有很多种,我们要先发出最起码的菩提心——愿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而发誓修持成佛!一切众生都当过我的父母,现在我就是为了这些父母要学佛、要成佛。那时候你没有自私自利心,完全是为众生;你对世间法不会有贪丝毫图和留恋,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为了众生的解脱。为了众生的解脱,无论修什么法都是大乘佛法;自私自利,为自己解脱,不管修持什么法都是小乘佛法。
大乘和小乘的修法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大乘佛法里强调发心、动机;小乘佛法里强调表面和形式上的东西。小乘修行者是为了自己的解脱,最终还是有自私心,所以修法中对表面上、形式上的要求也高,不仅强调动机,也强调行为。大乘修行者完全看心,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佛经里有很多这样的比喻:有一棵树,树根是毒,树枝和树叶肯定也是毒;树根是药,树枝和树叶也肯定是药。发心动机是善,外在的一切语言和行为也是善;发心动机是恶,外在的一切语言和行为也是恶。为自己怎么都不行,为众生怎么都行。在善恶的判断上,大乘佛法里主要强调的是心——心的善恶,小乘佛法里主要强调的是行为——行为上的善恶。
大乘与小乘在结果上区别很大。小乘修行者是为自己的,所以不能成佛;大乘修行者是为众生的,所以能成佛。如果在自己的相续中没有菩提心,不管你念的是什么佛、诵的是什么经、修的是什么法,所修的都是小乘佛法,再努力、精进,最后只能成为阿罗汉,不可能成为菩萨,不可能成为佛,也不可能往生。你只有能发心为众生,才能修持大乘佛法,这样才能成就。
你是小乘修行者还是大乘修行者,就看有没有菩提心。我们都是修大乘佛法的人,一切功夫都要下在心地上。心不到位,做什么也不到位;心到位了,一切都到位了。这样你的生活就是修行的过程,你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为众生:为众生学,为众生修,为众生吃,为众生穿,为众生喝,为众生工作,为众生上班。这个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动机:不能为自己,一定要为众生;不能为某某众生,一定要为一切众生。
佛祖释伽牟尼涅盘之后,佛教分裂为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追求菩萨道的普渡众生,小乘佛教强调修炼自我的声闻乘。
大乘僧人基本食素,小乘僧人可食“三净肉”。
大乘僧人和小乘僧人虽然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但却因宗派不同,一直争论不休。
而如果展开了具体来说,
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可归纳为大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
“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象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小乘”(Hinayana
,音读“希那衍那”),原为大乘佛教(Mahayana,音读“摩诃衍那”)出现后(约公元一世纪左右),对以前原始佛教(指公元前六世纪至四世纪时期,释迦牟尼及其三、四传弟子时的佛教)和部派佛教(指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一世纪时期上座部、大众部各部派佛教)的贬称,而“大乘”则为该派对自己的褒誉。如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各国,所传为小乘系统佛教,但至今他们自称为“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称号。现行一般佛教史著作中沿用“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等称谓,则并不寓有褒贬之意。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可以从信仰修证和教理义学两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从信仰修证方面来说,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迥)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然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习,可以达到佛果(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扩大了成佛的范围。又,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断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自了汉”。大乘佛教则自称佛法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他认为,修证需要经过无数生死,历劫修行,以“摩诃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强调要适应世间,开大方便门,以引渡众生。
其次,从教理义学方面来说,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即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在乘佛教对“法无我”的理论分析,又可以分为两大派:一为初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一世纪至五世纪),由龙树、提婆创立的中观学派(在我国称为大乘空宗)。它主要阐发诸法“性空假有”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诸法)都是因缘(各种条件)而起,是无自性的,因而是空。但这种空又不是虚无,其假有的现象还是有的。所谓假有是针对小乘认为诸法在概念上是实有的理论而发的,也就是说诸法只是一种“假名”而已。龙树、提婆认为,用这样的理论来分析诸法,既不着有(实有),也不着空(虚无的空),这就是所谓的“中道观”。二为中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由无著、世亲创立的瑜伽行派(在我国称为大乘有宗)。它主要阐发“万法唯识”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均依“阿赖耶识”(亦称第八识,藏识等)缘起,阿赖耶识能发生一切法。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一切法都存在于认识之中,认识无非是心意识的分别作用,因此整个宇宙除了各种不同的认识外,再没有什么实体了,因此叫做“万法唯识”。公元七世纪后,印度佛教开始走向衰微,密教(后期大乘)代之而起,已无重要义理可言了。
此外,大小乘佛教都有各自编集的经典作为立论之依据。小乘佛教的主要经典(以汉译名称)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等。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则有:《大般若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大涅盘经》、以及《大智度论》、《中论》(龙树造)、《瑜伽师地论》(传为弥勒造)、《摄大乘论》(无著造)、《唯识三十论》(世亲造)等等。
佛教约在西汉末、东汉初(公元一世纪左右)传入我国,至东汉末,才开始有佛经的大量翻译。当时有两位著名的译经者,安世高和支娄迦谶。安译出大量小乘经典,支则译出大量大乘经典,在社会上都有相当的影响。因此,在我国,大小乘佛教几乎是同时传入。然而,就佛教以后在我国发展的情况看,主要是大乘佛教的发展。小乘佛教虽也出现过一些学派和学者,但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小乘佛教的各种经典、教理和戒律等只是备参考而已。
大乘佛教在我国可以说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东晋时期大乘空宗般若学受到当时玄学的影响,在社会上十分流行,对般若“性空说”的解释,有“六家七宗”之多。东晋名僧僧肇,著《物不迁论》、《不真空论》等评述了各家理论的得失,对以龙树为代表的大乘中观学派的思想作了通俗、准确的阐发。这一学派发展到隋代,形成了以吉藏为代表的“三论宗”(以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为所依经典),它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中观学(空宗)的思想。而唐初著名学僧玄奘西行求法,回国后大力弘扬无著、世亲的思想,译出《唯识三十论》以及护法、难陀等十家解释“唯识”义的《成唯识论》一书,其大弟子窥基又著《成唯识论述记》等,从而创立了“唯识宗”,它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瑜伽行派(有宗)的思想。
除此之外,陈隋之际形成的“天台宗”和唐代中期创立的“华严宗”,则已不能简单地用原来印度大乘某派的说法予以框范了。因为在他们的理论中,吸收了大乘各学派的说法,以至中国道教、儒家等思想因素,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了。当然,如果就“天台宗”以《妙法莲华经》为所依经典说,可以说空宗色彩稍多些。“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所依经典,则可说有宗色彩稍多些。至于在唐代中期形成的“禅宗”、“净土宗”等宗派,则更是为印度佛教所未有,而完全是由中国佛教徒所独创的大乘佛教宗派。他们具有通俗、简明的教理,广泛的融合和适应性,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大乘密教也在中唐时期传入我国,以后主要在西藏、内蒙古等地区得到发展,流传至今。
虹光身成就。就是要过去以前,知道自己要走啦,就交待弟子们或是朋友们,在一个他的关房,闭起来一个礼拜到十天,然后再打开,这中间不要打开。大概一个礼拜或十天之后打开,人已经化光走,只剩下衣服,一点点指甲跟头发,这叫作虹光身rainbow body realization。rainbow body 就是好像彩虹一样,化光走。还有一种成就,比虹光身成就更高,就是在很多弟子的面前,宣布我要走啦,就这样在大家的面前就慢慢、慢慢化光走掉了。那个叫大迁转。
小乘不承认大乘,大乘不承认金刚乘这是根器使然。
&————————
今人最是神往虹化,实不知虹化实是不得以,对比祖师禅而言,已落下乘。因修彻却难以彻悟,不得以转而通过修光来深入,因根器稍差者见法身时,不稳,不彻,于色身表现为极细脉仍未彻底清净,仍有极细微习气纠缠。乃借外光激发体内之明光,来消极细微习气也,是以大圆满行者常于临终显现虹身。而心之清净体为万物之本,若为最上上根器者,一切妙用本来具足,何其自性,本来清净,何其自性,万法具足!!若彻见清净之体,则于此体内同显一切光明妙用,何需另行修光??!!是以,若得虹身,自能说明已证得非常高之境界,然而,于方便而言,虹身不过不得以之副产品而已。
由于禅宗为防后学迷恋神通方便,是以禅宗大德绝少提神通,若显神通,多为帮助弟子开悟用。
我们而今只能依稀于禅宗公案的蛛丝马迹里略为领略禅宗大德神通之妙。比如师彦禅师,有几家信众邀禅师同一日到家用斋,禅师同时出现在几户人的家里。这样的神通就非得大圆满之大迁转身者不能行之。实际上,且不说禅宗,在几部《高僧传》里,记录了大量的高僧,很多不是禅宗的行者,只是一般的大乘行者,显现了大量的神通,真是光怪陆离,都绝不在大圆满的神通之下。&
&大圆满法本中提到的神通只不过是修行大圆满境界的证量,即若显现此等神通变化,即已得大圆满之最高境界。是则,并非非要在臭皮囊上显现此等神通才能证明已得佛法最高成就。已得最高成就者,显不可显皆可,依因缘而定。比如禅宗文喜禅师圆寂多年后,被贼兵冒犯打开舍利塔,发现禅师身体如生,须发,指甲都一直在长。又比如禅宗初祖达摩只履西归,何等境界!!再说大圆满的这些证量其他派别都有人证到,非大圆满之特有。佛法无别,殊途同归。
是以密宗最爱言神通,因为大体上,藏地人之根器稍不及汉人,然甚是虔诚老实,故神通能令藏人起信虔诚故。而汉地本有老子清净无为之法于前,多言神通反不合时宜,又汉人之根器最是上乘,则无需神通之末节以为化导。达摩大师分别在藏地,汉地传法,而最终住于汉地传法,后花开遍地,岂容怀疑!!故知达摩大师之师授记中土有大乘气象,为他方所不能企及,此真实语也!!是以,神通之显,常由因缘而显。
是以,谈神通妙用也可以,但是一定不能迷方便而失根本。实际上,现在的藏地密宗弟子必然大部分要吃这个亏,无法证到最高境界。
是以,我曾经提过,而今学习禅宗教法的人当学大圆满之脱噶,而修大圆满法的人当看禅宗公案。当然这个设想只是我的一相情愿,会这么作的可能性不大。
我几次说过,我在少年的时候很是神往密宗之方便,但是最近学习禅宗后,密宗之诸多方便,诸多神秘就自然能找到根本,不会去执迷没有必要的一些地方。而实际上,密宗的典籍我只大约读过几部法本罢了,并未深学,然学习禅宗后,再看密宗之法要即大体了然。
所以,佛法大海是非常浩瀚的,一定要懂得理解佛法之根本,概要,一定要懂得分析自己,选择自己所需之法来下工夫,很多佛法根本不需要去多花时间,略为知道即可,很多佛法纵然不知道又何妨。佛法并非考验谁知道的知识多,而是要看谁能由学习而得佛法之根本,由根本而悟佛性。
所以,学佛有时候需要“中庸”,有时候需要“极端”。中庸为了不失根本,极端为了透彻。
————————
以上引自某位修行非常好的师兄的评论,仅供参考!!
『天涯杂谈』佛学理论通关考试题目(草稿)二。第四页中的部分内容,对你的问题有帮助。
参考资料:
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不同,就是一切的世间法又叫做动摇的法,他是不确定的。世间法也是我们修行要观照的目标,因为它具有无常相、苦相和无我相。而出世间法一共有九种,即:四种圣道心、四种圣果心以及涅槃。在九种出世间法当中,前面的八种是属于有为法,他还是属于心,虽然它是出世间法,但是它是属于出世间的有为法,因为出世间道心、出世间果心还是无常、还是苦的、无我的,是不是?只不过我们不用去观照它为无常、苦、无我而已因为圣道心一生起就立刻怎么?就灭去了,所以它还称为有为法。&对于世间法来说,它表现为我们一般说的身和心,或者说它是因缘聚合、还会毁灭的法,它是动摇的法,它是不确定的法。而出世间法可以说是佛陀教法的目标。出世间法就包括了有为出世间和无为出世间。无为出世间只是一种,即:涅槃,因为涅槃离了一切的生灭。&然而无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也好,它都是无我的。就是我们不能够执着于涅槃或者世间法有一个恒常的我有一个实质在。对世间法来说它包括三世,它还会有烦恼、会有种种的杂染,会受到这些污染的,它都拥有生灭相、由种种的因缘组合所构成的。&从世间法来说,它就包括了二十八种色法、包括了五十二种心法和包括了八十一种世间心,这个是世间法。而出世间法的范畴,就包括了八种出世间心和一种涅槃,这是出世间法。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可以从信仰修证和教理义学两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从信仰修证方面来说,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相关信息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迥)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然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习,可以达到佛果(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扩大了......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可以从信仰修证和教理义学两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从信仰修证方面来说,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相关信息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迥)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然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习,可以达到佛果(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扩大了成佛的范围。又,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断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自了汉"。大乘佛教则自称佛法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他认为,修证需要经过无数生死,历劫修行,以"摩诃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强调要适应世间,开大方便门,以引渡众生。
其次,从教理义学方面来说,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即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在乘佛教对"法无我"的理论分析,又可以分为两大派:一为初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一世纪至五世纪),由龙树、提婆创立的中观学派(在我国称为大乘空宗)。它主要阐发诸法"性空假有"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诸法)都是因缘(各种条件)而起,是无自性的,因而是空。但这种空又不是虚无,其假有的现象还是有的。所谓假有是针对小乘认为诸法在概念上是实有的理论而发的,也就是说诸法只是一种"假名"而已。龙树、提婆认为,用这样的理论来分析诸法,既不着有(实有),也不着空(虚无的空),这就是所谓的"中道观"。二为中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由无著、世亲创立的瑜伽行派(在我国称为大乘有宗)。它主要阐发"万法唯识"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均依"阿赖耶识"(亦称第八识,藏识等)缘起,阿赖耶识能发生一切法。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一切法都存在于认识之中,认识无非是心意识的分别作用,因此整个宇宙除了各种不同的认识外,再没有什么实体了,因此叫做"万法唯识"。公元七世纪后,印度佛教开始走向衰微,密教(后期大乘)代之而起,已无重要义理可言了。
此外,大小乘佛教都有各自编集的经典作为立论之依据。小乘佛教的主要经典(以汉译名称)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等。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则有:《大般若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大涅??经》、以及《大智度论》、《中论》(龙树造)、《瑜伽师地论》(传为弥勒造)、《摄大乘论》(无著造)、《唯识三十论》(世亲造)等等。
佛教约在西汉末、东汉初(公元一世纪左右)传入我国,至东汉末,才开始有佛经的大量翻译。当时有两位著名的译经者,安世高和支娄迦谶。安译出大量小乘经典,支则译出大量大乘经典,在社会上都有相当的影响。因此,在我国,大小乘佛教几乎是同时传入。然而,就佛教以后在我国发展的情况看,主要是大乘佛教的发展。小乘佛教虽也出现过一些学派和学者,但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小乘佛教的各种经典、教理和戒律等只是备参考而已。
大乘佛教在我国可以说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东晋时期大乘空宗般若学受到当时玄学的影响,在社会上十分流行,对般若"性空说"的解释,有"六家七宗"之多。东晋名僧僧肇,著《物不迁论》、《不真空论》等评述了各家理论的得失,对以龙树为代表的大乘中观学派的思想作了通俗、准确的阐发。这一学派发展到隋代,形成了以吉藏为代表的"三论宗"(以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为所依经典),它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中观学(空宗)的思想。而唐初著名学僧玄奘西行求法,回国后大力弘扬无著、世亲的思想,译出《唯识三十论》以及护法、难陀等十家解释"唯识"义的《成唯识论》一书,其大弟子窥基又著《成唯识论述记》等,从而创立了"唯识宗",它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瑜伽行派(有宗)的思想。
其他答案(共4个回答)
阿弥陀佛!
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是不同根基人修行的方法,不同根基从根本上讲是“心量”大小的不同。大乘法是大乘菩萨修的法门,而小乘法则是二乘人修的法门。大乘法在乎修心,而小乘法偏重修身。从持戒上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大乘法的持戒和小乘有明显的差别,大乘持戒,是论心不论事,典型的例子,我们都耳熟能详的“济公活佛”,他就是大乘菩萨的持戒,我们虽然看到他又吃肉又喝酒,表面上看他破戒了,但从大乘菩萨的角度去观察,他没有破戒,因为他心里是真诚、清净、平等、慈悲的,在他看来,肉与窝头、白菜,甚至狗屎都没有区别,而酒与白开水也无异,他的我执、见思烦恼已经断掉了,所以对自己的身体以及外界的境界没有分别执著。表面上喝酒吃肉,可心里一点都没有想吃想喝的念头。这样的持戒功夫,小乘是做不到的,修小乘的人,是论事不论心,我执、见思烦恼没断,所作所为无不是造业,是受业习的控制,所以小乘持戒就偏重在修身,先从行为上规范,控制“身业和口业”,以此渐进地达到摄心的目的。所以,我们看到有些人表面上戒律持的很精严,从小乘戒看没有破戒,可是,心里却还是胡思乱想,看到喝酒吃肉的人,小乘人虽然嘴里念“罪过罪过”,但他心里有没有想喝酒想吃肉的念头呢?很难讲啊!只要心里有念头生起,虽身没破戒,可从大乘戒的角度看是破戒的。所以,由此,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大乘法,事上虽有,可心里一点痕迹都没有;而小乘法呢,事上虽没有,可心里却有“念头”生起。心量、境界完全是两个层次,大乘法“大”在哪里,小乘法又“小”在哪里,由此我们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南无阿弥陀佛
大乘和小乘在教义上没有本质的区别。
所以分大乘和小乘,主要是由于佛教形成过程的某些因素决定的。小乘佛教教派主要由亲自聆听过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的信众组成。即所谓出家人,生活主要以乞讨和信众的施舍为主。通过修行而最后实现涅磐成佛。“佛”在梵语中意思为“觉悟者”,佛教是无神论,从来不认为世界只有唯一的一个佛。任何人都可以成佛。只不过成佛的途径不同。小乘的信徒一般在平常时间穿黑色僧衣。
而大乘教派的组成人员主要是原来的在家者。即未出家而信奉佛教教义的信众。佛教称这部分人为“菩萨”,梵语的意思为“穿白衣者”。目前台湾的佛教寺庙丛林还保留着这种习惯。但这些“菩萨”虽无释迦牟尼佛的亲自指导,但修行以后佛理日益精进,也有实现涅磐成佛者。所以大乘教派是以通过菩萨而成佛作为修行途径的。
在佛教发展看,毕竟亲自聆听过释迦牟尼佛讲法的这些信众不能永生不死。随着岁月毕竟老去死亡消失。而大量的是未聆听释迦牟尼佛讲法但信奉佛教教义的信众。因此小乘教派由于其修行途径的限制决定了其教派逐渐衰微。大乘教派则由于其不必亲自聆听释迦牟尼佛的讲法就可修行,具有现实操作性,便传下来。
顺便补充一点,大乘教派在中国传播时又分出许多教派。但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有时候事情本身不重要,问题是怎么看待,上边说的是对的。我再从另一个方面谈,最早佛教不分派。可是给分派打下基础。释迦牟尼是让志同者和。你们几个喜欢神通那你们再一起...
本来,在佛的时代,并没有分别什么大乘和小乘,佛法是一味的,只是由于说法的对象不同,所说的内容和境界也有不同罢了。
佛对根器浅薄的听众,说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
大乘佛教和小乘传教的区别以及在中国流行的情况*
--------------------------------------------------------...
一休和尚法名一休宗纯(公元),是日本室町时代的一个禅僧,动画片集描写的只是他童年时代的一小段生活,实际上他活到八十八岁。他出生在应永元年正月初...
想带上一岁的小孩出家,庙里会收吗?现在的庙宇是不是都有学历要求啦?
答: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有其产生的认识和社会根源,反映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的局限性和精神世界的依赖性产生了这种以宗教的形式表现出来...
答: “释然”的答复?
期待中..............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是什么?
我是好人FT18AZ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小乘佛教也叫做“小乘教”,略称“小乘”,梵文音译“希那衍那”.今学术界沿用之,已无贬义.亦称“二乘”,及“声闻乘”、“缘觉乘”.其主要经典是后来在各部派中形成的经、律、论三藏.小乘佛教在中国曾相当流行,中国最早流行的禅数学以及此后的[田比]昙学、成实学、俱舍学等,均属小乘类.中国的律学和唐代创始的律宗,皆以小乘律本为依据.现小乘佛教主要流行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亚及东南亚各国,他们自称“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称号.中国云南上座部佛教,也属于这个系统. 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可归纳为大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 “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象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小乘”(Hinayana ,音读“希那衍那”),原为大乘佛教(Mahayana,音读“摩诃衍那”)出现后(约公元一世纪左右),对以前原始佛教(指公元前六世纪至四世纪时期,释迦牟尼及其三、四传弟子时的佛教)和部派佛教(指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一世纪时期上座部、大众部各部派佛教)的贬称,而“大乘”则为该派对自己的褒誉.如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各国,所传为小乘系统佛教,但至今他们自称为“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称号.现行一般佛教史著作中沿用“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等称谓,则并不寓有褒贬之意.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可以从信仰修证和教理义学两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从信仰修证方面来说,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到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回)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然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习,可以达到佛果(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扩大了成佛的范围.又,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断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自了汉”.大乘佛教则自称佛法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他认为,修证需要经过无数生死,历劫修行,以“摩诃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强调要适应世间,开大方便门,以引渡众生. 其次,从教理义学方面来说,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即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在乘佛教对“法无我”的理论分析,又可以分为两大派:一为初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一世纪至五世纪),由龙树、提婆创立的中观学派(在我国称为大乘空宗).它主要阐发诸法“性空假有”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诸法)都是因缘(各种条件)而起,是无自性的,因而是空.但这种空又不是虚无,其假有的现象还是有的.所谓假有是针对小乘认为诸法在概念上是实有的理论而发的,也就是说诸法只是一种“假名”而已.龙树、提婆认为,用这样的理论来分析诸法,既不着有(实有),也不着空(虚无的空),这就是所谓的“中道观”.二为中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由无著、世亲创立的瑜伽行派(在我国称为大乘有宗).它主要阐发“万法唯识”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均依“阿赖耶识”(亦称第八识,藏识等)缘起,阿赖耶识能发生一切法.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一切法都存在于认识之中,认识无非是心意识的分别作用,因此整个宇宙除了各种不同的认识外,再没有什么实体了,因此叫做“万法唯识”.公元七世纪后,印度佛教开始走向衰微,密教(后期大乘)代之而起,已无重要义理可言了. 此外,大小乘佛教都有各自编集的经典作为立论之依据.小乘佛教的主要经典(以汉译名称)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等.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则有:《大般若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大涅盘经》、以及《大智度论》、《中论》(龙树造)、《瑜伽师地论》(传为弥勒造)、《摄大乘论》(无著造)、《唯识三十论》(世亲造)等等. 佛教约在西汉末、东汉初(公元一世纪左右)传入我国,至东汉末,才开始有佛经的大量翻译.当时有两位著名的译经者,安世高和支娄迦谶.安译出大量小乘经典,支则译出大量大乘经典,在社会上都有相当的影响.因此,在我国,大小乘佛教几乎是同时传入.然而,就佛教以后在我国发展的情况看,主要是大乘佛教的发展.小乘佛教虽也出现过一些学派和学者,但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小乘佛教的各种经典、教理和戒律等只是备参考而已. 大乘佛教在我国可以说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东晋时期大乘空宗般若学受到当时玄学的影响,在社会上十分流行,对般若“性空说”的解释,有“六家七宗”之多.东晋名僧僧肇,著《物不迁论》、《不真空论》等评述了各家理论的得失,对以龙树为代表的大乘中观学派的思想作了通俗、准确的阐发.这一学派发展到隋代,形成了以吉藏为代表的“三论宗”(以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为所依经典),它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中观学(空宗)的思想.而唐初著名学僧玄奘西行求法,回国后大力弘扬无著、世亲的思想,译出《唯识三十论》以及护法、难陀等十家解释“唯识”义的《成唯识论》一书,其大弟子窥基又著《成唯识论述记》等,从而创立了“唯识宗”,它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瑜伽行派(有宗)的思想. 除此之外,陈隋之际形成的“天台宗”和唐代中期创立的“华严宗”,则已不能简单地用原来印度大乘某派的说法予以框范了.因为在他们的理论中,吸收了大乘各学派的说法,以至中国道教、儒家等思想因素,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了.当然,如果就“天台宗”以《妙法莲华经》为所依经典说,可以说空宗色彩稍多些.“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所依经典,则可说有宗色彩稍多些.至于在唐代中期形成的“禅宗”、“净土宗”等宗派,则更是为印度佛教所未有,而完全是由中国佛教徒所独创的大乘佛教宗派.他们具有通俗、简明的教理,广泛的融合和适应性,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大乘密教也在中唐时期传入我国,以后主要在西藏、内蒙古等地区得到发展,流传至今. 大乘佛教亦称“大乘教”,略称"大乘”,梵文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等.因自称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大河之此岸到达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故名.又贬称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为“小乘”,或“二乘”.传出印度本土的大乘佛教(即北传佛教)主要指中国佛教中的汉、藏两大系统. 佛教派别.公元1世纪左右形成于印度,而后传播至中亚、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印尼以至斯里兰卡.它是北传佛教的主流.大乘思想根源于某些早期部派,但有许多理论创造,如不仅讲人无我,而且讲法无我;强调菩萨理想胜过阿罗汉,宣称人皆具菩提心可以成佛.大乘伦理中倡导慈悲一切众生,力主以功德回向他人等等. 特征 大乘同样包含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作为预备功夫的理论,思索了存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其对最高体验的追求和修持实践可回溯至印度的瑜伽传统.这种禅定止观的修持目的在于排除分别心,达到无所见,体会不可言说的绝对境界.被称作般若智慧的理性活动是受到鼓励的,但它最终仍然是为了导向对空性的认知.大乘理论中的涅盘不仅仅是寂灭不生或超越轮回流转,它是佛的境界,故又可以称法身、佛性、真如等,即我们所谓的绝对者或本然之体.涅盘是无所不知的存在,按佛教的说法,它不是某种世间的知识,而是明净的心识之体,它反映世间一切生灭而本无的诸相却不为其所染.这种状态也就是密教中修持者在本心中去寻求的空.通过观想,修习者可以有无量诸佛现前,因为空是一切缘生相有者之母, 秘密咒术和陀罗尼一类的经典被合法地吸收到大乘中来. 阿弥陀佛净土(西藏布达拉宫壁画) 基本教义 佛陀在大乘佛教中已经神化并形成泛指的多数,例如佛的品格同样可见于大日如来、阿閦佛、宝生佛、阿弥陀佛等等.有的佛被认为是某种新教义和仪式的揭示者.阿弥陀佛是净土信仰的中心,融合了印度和伊朗的宗教观念;焰光佛是乔答摩之前24佛之首,反映了伊朗和中亚古国的神王观念.大乘发展伴随着《譬喻经》和《出曜经》等的流行,该类经典认为佛陀教说不是唯一的一种而应有不同层次,因为信众的根器与宿业本来就不一样.乔答摩也不再是历史上的释迦族圣人,而是出世间的佛了.菩萨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发菩提心,立誓愿要为众生利益不入涅盘,履行艰苦的十波罗蜜修行而历经十地.前六地仍属初发意的预备阶段,七地以上虽有缺陷,但已具佛性而不退转,第十地则至于来生成佛的候补阶次了.佛的三身学说是大乘学说的主要论题.三身为变化身、受用身、自性身.变化身指佛陀为度脱众生,随应显化之身;受用身指佛陀修行所得能享法乐并给十地菩萨示现功德之身;自性身即是作本体之法身.法身已见于较早的《法华经》.许多大乘经典都说佛有无量之多,但一致承认其本质为同一的法身.佛同无为法是同一的,从而与菩提与涅盘也就没有差别.大乘佛教最初的经典被认为是释迦牟尼佛或别的佛为天人讲述的.有资格听闻这些经典的是声闻及菩萨二众.经典本身的神秘性,同时也是晚出性质被说成是保留在雪山或龙宫,而等到机缘成熟时才向人们显示,为此,它的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 将众生引入净土的引路菩萨 宗派与主张 大乘佛教派别包括中观派、瑜伽行派等 ,以及别的一些或以经典为宗依,或以修持主张为差别形成的宗派,如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三论宗、禅宗等,它们代表了大乘思想从印度向中国和日本传播的千余年间的演化结果.中观派的思想依据在般若经类中,其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为龙树及提婆等.依据他们的论著,以后形成了中国的三论宗.龙树的《中论》,在从缘起而显示相待性相对性 ,从不生不灭之八不而肯定空性与中道;从世俗与胜义二谛来看待缘起、空、假,从而得出中道正观.中观思想对于天台、华严、禅宗都有所影响.在印度,中观思想刺激了瑜伽行派的产生.无著、世亲等将《楞伽经》等的思想系统化.其学说可概括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它描述世界的虚幻性及本体真实性用三性三无性的理论;认为解脱过程无非转染成净,转识成智.主张通过修习瑜伽功夫而培养正智.瑜伽行派的特征是瑜伽观想和琐细的心理分析.在中国及日本这一学说通常称唯识宗或法相宗.真谛(6世纪 )译出《摄大乘论》为瑜伽行哲学流通之始,玄奘师徒是中国以及日本法相宗的创立人.玄奘的学术渊源可回溯至那烂陀寺的护法一系.华严宗的思想根源在印度,但宗派成立是中国才有的.该宗成立的依据是《华严经》,该经主旨是说大日如来为世间万法本源,一微尘一刹那均同全体和永恒是同一的圆融的.由此引出华严宗的宇宙论及世界观——法界缘起,以及一整套关于顿悟的信解行证理论.华严宗在中国的思想前导是依于《十地经论》的地论学派(6世纪).天台宗也是佛教在中国和日 本发展的产物,但其思想可以追溯到印度经典《法华经》.该经由鸠摩罗什译出并由慧文慧思加以发挥,但该宗真正的创立者是在天台山传教的智?.《法华经》的要义可归结为开仍实,会三归一.但在天台宗体系中,佛陀教说被归纳为五时八教.天台宗的中心教义是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禅定修持则主张一心三观.净土宗经典主要是《无量寿经》,该经出现于2世纪时北印度,宣扬了对无量光佛的信仰及其果报.3世纪时这一信仰传至中国并逐步成为重要的派别.在日本,起初净土信仰与天台宗合流,至13世纪才分立为一大派别.净土宗认为解脱之道不在读经和习禅,而主要应取念佛法门.印度的净土信仰取何种仪轨并不清楚,但大约不外称名念佛或观相念佛.大乘佛教宗派中最重要的还有在中国和日本发展了千余年的禅宗.禅宗的经典依据在《楞伽经》和《六祖坛经》.前一部经说众生皆具佛性,亦即空性.悟入此理即是菩提.佛性或空性不可言说,因为它是离言分别的.只有个人的直接体证才可以把握它.《坛经》是禅宗六祖慧能的著作.禅宗以后发展为五家七宗.其中的临济与曹洞禅法传到了日本.在日本另有一个依《法华经》而持净净土信仰的日莲宗.它创立于13世纪并一直流传至今.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禅定几年才有神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