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蜂群作战铺天盖地出动,解析蜂群战术到底有多厉害 / 查查362

无人机铺天盖地出动!解析蜂群战术到底有多厉害
中国新闻网
美国国防部战略能力办公室(SCO)为蜂群战术研发的“山鹑”微型无人机,依据商用标准,由3D打印部件组装而成,适合快速制造,成本低廉,一次性使用,可由战斗机搭载和发射。它可以在空中自行编组,自主协同作战,已完成500余次飞行测试,包括由一架F-16战斗机发射了20架“山鹑”无人机。“山鹑”无人机蜂群适合对空中目标发动饱和攻击,具有很大的作战成本优势。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启动了“编群战术空间”计划,研究了无人机之间的协同作战,包括侦察、搜索与跟踪、电子战、心理战、对地打击、战术牵制等,演示验证了12架无人战机的自主协同飞行、搜索和模拟打击。此外,在AFRL的“协同空域作战”概念中,提出了无人机接受有人机的指挥控制,与有人机协同作战,可执行更复杂的任务,如目标识别、战场态势评估、制空、跨平台联合制导等。美国海军研究局(ONR)开展了“低成本无人机蜂群技术”项目,完成了40秒钟内在海上连续发射30架无人机以及无人机群的编组和机动飞行试验。项目采用的陆基或舰基多管发射装置,可以每秒一架的速度发射上百架小型无人机。无人机群可执行巡飞、情报、吸引火力、通讯干扰等任务。无人机由雷神公司研制,成本控制在1万美元,质量在6公斤左右,一次性使用,能够搭载多种有效载荷。研发X-47B舰载无人战机的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提出构想:15架X-47B自组织编队飞行,空中加油后续航时间达50个小时,作战半径1750海里,可执行情报监视侦察、巡逻、对陆海攻击等任务,提高航母在强对抗的海战场的安全性和生存力,降低有人舰载机执行此类任务时承担的风险,同时提高任务成功率。但是,X-47B造价高,航母搭载数量有限。X-47B性能先进,也更适合与有人机组成小规模混合编队,协同作战。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楔尾鹰撞毁金田矿业公司用于矿产勘探的9架&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无人机&i class=&icon-external&&&/i&&/a&,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10万美元。报道称,老鹰撞击无人机事件在澳大利亚并不少见。澳洲楔尾鹰撞毁无人机轻而易举,因为它的翼展长达2.3米,体型比金田公司的无人机(宽约1米)大一倍。&br&&img src=&/v2-6dde1b9e8738ee3bad56df6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6dde1b9e8738ee3bad56df6c_r.jpg&&&br&
去年8月,一名墨尔本居民甚至还拍下了相关视频。该市民发布视频并配文:“老鹰用自己庞大的身躯撞击无人机。我很开心能告诉大家,通过观察,老鹰一点儿都没受伤。”&br&&br&
看来老鹰绝对是无人机的“天敌”啊&br&&img src=&/v2-af022a81b19cf1d99a1c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4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v2-af022a81b19cf1d99a1c_r.jpg&&&br&
随着无人机市场的迅猛增长,无人机在航拍、送货、救援等各个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各种“麻烦”也就随之降临,如恐怖分子利用无人机搞破坏、影响航空秩序、闯入敏感区域等。所以,相对应的,无人机的“天敌”也随之越来越多。&br&&br&
除了老鹰,这些神奇的东西抓起无人机来也毫不手软呢&br&&br&&b&发射大网捕捉无人机的无人机&/b&&br&&br&
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一位从事机械工程学的副教授 Mo Rastgaar 开发了一台可以捕捉无人机的无人机。这台无人机可以捕捉 40 英尺范围内的飞行物,上面装有发射器和大网,可以极快的速度发射出大网,将“猎物”兜住拖走。由于发射的速度够快,网也够大,所以最灵活的无人机也逃不过它的手掌心。&br&&br&&img src=&/v2-546d0a669e2aca7b050f2f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2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v2-546d0a669e2aca7b050f2f_r.jpg&&&img src=&/v2-70ab336adfbccab36c1dddd1ab786dc4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v2-70ab336adfbccab36c1dddd1ab786dc4_r.jpg&&&br&&b&夺取无线电控制&/b&&br&&br&
夺取无线电控制技术采用一个接收器来追踪并确定无人机,使用足够强大的电子信号照射无人机,然后借助阻截无人机使用的传输代码,控制这台无人机,使其返航回到操作者手中。&br&&img src=&/v2-ce_b.jpg& data-rawwidth=&430& data-rawheight=&3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0& data-original=&/v2-ce_r.jpg&&&br&&b&声波干扰&/b&&br&&br&
科研人员做了测试,利用商用扬声器和陀螺仪,扬声器距离陀螺仪4英寸(约10厘米)左右,然后通过笔记本电脑无线控制扬声器发声,声波使陀螺仪发生共振,输出错误信息,一架本来正常飞行的无人机会就会从空中坠落。当声音足够强的时候,声波可以击落40米外的无人机。&br&&br&&img src=&/v2-f892aff1d1f391c12b23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f892aff1d1f391c12b23_r.jpg&&&br&&b&信号干扰&/b&&br&&br&
因无人机无法获得足够精确的自身坐标数据,而无人机在照相时需要知道自己的精确位置,所以无人机上一般都安装了GPS信号接收机。利用这一点,要干扰无人机的信号,只需反无人机系统向目标无人机发射一定功率的定向射频即可。这是目前所有对付无人机的方法中比较温和的一种,不至于让其坠毁。&br&&br&&img src=&/v2-9a5fd41fefe97d77143c_b.pn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9a5fd41fefe97d77143c_r.png&&&br&&b&高尔夫球打落无人机&/b&&br&&br&
澳大利亚8岁女孩在高尔夫球课上一杆击落天空中的无人机,这本是一桩无意事件,但总感觉高尔夫爱好者以后要多一项击落无人机的技能,某些政府又能得到启发去训练高尔夫健将打击“黑飞”的无人机了……&br&&br&&img src=&/v2-d4ef9c9369a3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2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v2-d4ef9c9369a3_r.jpg&&&br&
还有雷达探测、无人机专用子弹、激光炮、黑客技术等打击“黑飞”无人机的高新技术性手段,相比之下你觉得哪个才是无人机最害怕的?&br&&br&无人机专题&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楔尾鹰撞毁金田矿业公司用于矿产勘探的9架,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10万美元。报道称,老鹰撞击无人机事件在澳大利亚并不少见。澳洲楔尾鹰撞毁无人机轻而易举,因为它的翼展长达2.3米,体型比金田公司的无人机(宽约1米)大一倍。 去…
&p&无人机的火热持续高温,民用消费无人机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高潮,而在军用领域,无人机也是网红一般的点位,无人机作战成了军方的一个重要作战手段,以往的无人机作战往往是单枪匹马,而在近期的研究中,无人机集群作战也展示了其重要的潜力。&/p&&img src=&/v2-5e13b5b20c9aef40cf56ade1ee505865_b.jpg& data-rawwidth=&599& data-rawheight=&3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9& data-original=&/v2-5e13b5b20c9aef40cf56ade1ee505865_r.jpg&&&br&&p&
美国国防部战略能力办公室主任威廉·罗珀于9月8日表示,战略能力办公室目前正在积极研发一种蜂群式微型无人机技术,预计很快可以交付空军。&/p&&img src=&/v2-f054cddf77bfab32b83eb_b.jpg& data-rawwidth=&617&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7& data-original=&/v2-f054cddf77bfab32b83eb_r.jpg&&&br&&p&
该项目名为“山鹑”(Perdix),可使美军从战斗机外面发射可乐瓶大小的无人机系统来执行蜂群任务。该型无人机由螺旋桨驱动,装备有可折叠机翼,搭载于装备有降落伞的筒内。&/p&&br&&p&
可以说无人机集群化作战已成为了未来作战的新趋势,其强大的想象空间已引起了各国的研究,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蜂群无人机及蜂群无人机作战&/p&&br&&p&
1蜂群无人机的原理&/p&&br&&p&
蜂群无人机的原理来源于无人机的协同控制。无人机协同控制概念的出现,伴随着很强的军事应用背景。随着作战范围的日益扩大以及难度的增加,单个无人机在执行问题时可能受到观察角度的限制遗漏信息,不能够全方位完成侦察及攻击;同时单个无人机出现故障就必须返航,延误任务的执行。&/p&&img src=&/v2-dfc1d5ececcefea_b.jpg& data-rawwidth=&323& data-rawheight=&1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3&&&br&&p&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人们考虑采用多架共同执行任务的无人机构成一个协同系统,遵照的思路就是生物的群体行为。常见的例子,蜜蜂成群飞行时,通过与周围蜜蜂简单的交流,能够保持一定的队形,可以向蜂群中心靠拢,或者朝着一个方向移动,同时个体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的交互协作行为,可以体现出蜂群的整体优势,有助于它们完成较复杂的任务。&/p&&br&&p&
那么把这种群智能的思想应用到无人机中,便是多无人机系统控制的思想,可以对多无人机执行任务带来很多的优势。&/p&&br&&p&
2蜂群无人机的特点&/p&&br&&p&
蜂群无人机来源于生物的群体行为,因此它继承了生物群体行为的一系列特点。&/p&&br&&p&
首先,群体包含的个体是完全分散式的,没有中心控制,较为容易和此时网络环境下的工作状况相匹配,不会因为单一个体或者几个个体出现不确定的状况而影响全局,因此整个系统具有更强的稳定性。&/p&&img src=&/v2-df7ab206a57cef3df536a_b.jpg& data-rawwidth=&605&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5& data-original=&/v2-df7ab206a57cef3df536a_r.jpg&&&br&&p&
其次,每个个体不能直接得到整体信息,仅能感知部分信息,并有十分简单的单个自治个体的规则,只需要最小的智能,具有简单性。&/p&&br&&p&
再次,群体中个体之间通过非直接通信相互合作,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互,个体越多,通信消耗的增幅也就越大,系统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p&&br&&p&
最后,具有良好的自组织能力,也就是说群体通过个体间简单的一些行为就能够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执行较为复杂的人物。&/p&&br&&p&
3蜂群无人机的研究成果&/p&&br&&p&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对UAV平台和任务的健康管理、面向多平台操控的实时任务管理系统以及支持全天候任务执行的操控接口等问题展开研究,并将其命名为SWARMS健康管理项目,目的是使多无人机系统具备在动态环境中持续执行预先制定任务的能力,并通过10架四旋翼无人机系统的300余次测试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p&&img src=&/v2-61c33277ded14fbd785c67b94a4b5a58_b.jpg& data-rawwidth=&333& data-rawheight=&18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3&&&br&&p&
美国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提出以无人作战飞机X-47B组成集群,实现自组织作战的概念,由15架X-47B无人机组成的三个中队,续航时间可达50小时(加油),可以实现在航母战斗群1750海里(3240km)以外,每周7天24小时ISR和战斗巡逻任务,每架X-47B覆盖直径达到200海里(370km),这将极大地提高无人作战飞机在高度对抗的不确定战场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任务成功率。&/p&&img src=&/v2-edb29ff916b431cb3e799_b.jpg& data-rawwidth=&334& data-rawheight=&19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4&&&br&&p&
DARPA的“小精灵”项目于2015年9月份公布,计划研制一种部分可回收的侦察和电子战(EW)无人机蜂群。这种无人机蜂群可迅速进入没有察觉的敌人上方,通过压制导弹防御、切断通信、影响内部安全、甚至可能利用电脑病毒袭击敌人数据网络等措施击溃敌人。&/p&&br&&p&
按照DARPA的设想,“小精灵”项目的无人机蜂群成本相对低廉,因此即便损毁也不会危及任务或者造成严重的成本损失。此外,“小精灵”无人机也非常先进,可重新回收利用;如果它们能在任务中幸存,则可继续执行任务。因此,“小精灵”无人机是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无人机。&/p&&br&&p&
美国通用原子公司提出了捕食者C“复仇者”(Avenger)无人机集群与F-22战斗机协同作战概念,计划2017年实现4架F-22战斗机护航下,两个由8架“复仇者”组成的无人机集群,摧毁敌方地空导弹阵地的能力。&/p&&br&&p&
4蜂群无人机的用途&/p&&br&&p&
蜂群技术有很多的用途。最直接的用途是灾后援助,无人机蜂群可以大范围高精度地搜索目标,而且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完成所有的操作。同时也可以用于探索危险建筑、地段,比如说福岛核电站后的辐射区域。而这仅仅用一个无人机则难以实现。&/p&&img src=&/v2-a35a8f34d032055dfaa9_b.jpg& data-rawwidth=&371& data-rawheight=&1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1&&&br&&p&
哈佛的科学家还尝试利用无人机蜂群来为谷物授粉、监视疑犯或者监控交通。瑞士的科学家最近还准备让无人机蜂群来分担灾害地区的信息处理及通讯功能。&/p&&img src=&/v2-95877e4edf3d74f6a7374f_b.jpg& data-rawwidth=&341& data-rawheight=&19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1&&&br&&p&
在防御方面,无人机蜂群可以摧毁普通的导弹防御系统。来自美国海军研究学院的研究人员就在实验让两个由50个无人机构成的蜂群对战,以此来改善进攻、防御程序。毕竟要阻止一个蜂群,必须得靠另一个蜂群。&/p&&img src=&/v2-36def082bef886a3c0cf_b.jpg& data-rawwidth=&329& data-rawheight=&14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9&&&br&&p&
5蜂群无人机的关键制造技术&/p&&br&&p&
轻量化设计制造&/p&&br&&p&
蜂群无人机的每个个体都需要高度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保障飞行速度以及功耗;因此,机体的重量要求尽可能地小以减少对上述因素的不利影响。一种发展思路是采用轻量化的无人机材料,例如聚赛龙SE9547、PP1120HF和PAFG430等。&/p&&img src=&/v2-0e3bc81f7bf_b.jpg& data-rawwidth=&286& data-rawheight=&20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6&&&br&&p&
集成化装配制造&/p&&br&&p&
未来无人机的体积毫无疑问将会越来越小,相应地其传感器、各种硬件也都会变得更加轻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应的功能却不能因此而损失。因此,未来蜂群无人机想着轻小型化发展的同时,芯片集成设计制造将会成为其体积革命的关键所在。&/p&&img src=&/v2-a4ea811d85a022df63ea2aed9b2b09e3_b.jpg& data-rawwidth=&348& data-rawheight=&19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8&&&br&&p&
高密度能源系统制造&/p&&br&&p&
蜂群无人机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面临高速机动飞行、悬停蔽障等飞行工况,消耗能源的数量和密度都很高,而基于轻量化设计,对能源的携带又有着严格的限制;因此,未来蜂群无人机的能源系统如何能够实现小重量小体积高能量密度,是一个面临着挑战的课题。&/p&&br&&p&
6蜂群无人机的不足&/p&&br&&p&
不具备独立的防空压制能力&/p&&br&&p&
低空活动的小型无人机在完全没有电子侦查、情报分析、电子“软”压制“硬”摧毁的能力,无法有效压制装甲部队的机动式伴随式低空防御火力,也无能力独自攻击被完善的防空体系重重保护的要点阵地。&/p&&img src=&/v2-00fecee34d71f22cbcb8efcdfd363768_b.jpg& data-rawwidth=&312& data-rawheight=&20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2&&&br&&p&
活动严重依赖地面控制站的辅助&/p&&br&&p&
没有地面控制站的辅助,辅助无人机就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目前的无人机无法形成大机群作战的模式,这样,就限制了“蜂群”规模的扩大。同理,低空无人机空战在目前以及较近的未来也是不可能的。&/p&&img src=&/v2-26b95f217caeaf1c6c69f_b.jpg& data-rawwidth=&414& data-rawheight=&18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4&&&br&&p&
必须在较高的飞行高度工作&/p&&br&&p&
由于地球曲率,再加上地形起伏不平的原因,即便是低空活动的无人机也必须飞得较高才能有效监视大片区域以及保持同控制站的联系。飞得高,也就意味着被低空、中空防空武器发现和击落的概率更高。&/p&&p&&img src=&/v2-f12e5b2d789c8d0acd59f_b.jpg& data-rawwidth=&389& data-rawheight=&17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9&&&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无人机丨飞行器丨无人机航拍丨多旋翼飞行器&i class=&icon-external&&&/i&&/a&&/p&
无人机的火热持续高温,民用消费无人机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高潮,而在军用领域,无人机也是网红一般的点位,无人机作战成了军方的一个重要作战手段,以往的无人机作战往往是单枪匹马,而在近期的研究中,无人机集群作战也展示了其重要的潜力。 美国国防部战略…
&img src=&/v2-f4b58fc7a7fa733580fbd466deb5728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f4b58fc7a7fa733580fbd466deb5728e_r.jpg&&&p&
战争实践表明,兵力的数量和质量同等重要,数量与质量之间是相互弥补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在国防和军队建设、军事斗争准备过程中,如何做到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平衡,是科学也是艺术。&/p&&p&
早在进化阶段,人类就从动物界学习和认识到,集群作战可发挥出远超个体累加的战斗力。自有组织的战争和武装冲突出现后,根据任务需求、战场环境和威胁特征,采用合理的兵力编组形式,通过更高效的战场协同,可以更好地实现集群作战的规模效应。&/p&&p&
随着&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无人机&i class=&icon-external&&&/i&&/a&、自主系统、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等现代前沿科技领域的迅猛发展并基于其研究成果,美军正在研发无人机“蜂群”战术,由大型空中平台搭载和释放大量的无人机,编成战斗集群,无人机群自主协同,实现飞行控制、态势感知、目标分配和智能决策,依靠整体战斗力,应对复杂、强对抗、高度不确定的空战场环境。&/p&&p&
大量无人机编组、集中使用的战场优势是明显的,正如蜂群的威胁要远大于几只马蜂。&/p&&p&&strong&蜂群战术依靠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strong&&/p&&p&
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发布的《无人机系统路线图()》指出,2025年后,无人机将具备集群战场态势感知和认知能力,能够完全自主和自行组织作战。近年来,美军通过项目、计划和作战概念驱动,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试验和演示验证。&/p&&p&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实施的“小精灵”项目,就是把具备自主协同和分布式作战能力、可回收的小型无人机组成蜂群,执行情报监视侦察、压制防空系统、电磁战、网络战和其他可拓展的任务,减小造价高昂的多用途有人空中平台在强对抗战场环境下承担的风险,同时降低作战使用成本,提高战术使用灵活性。通用原子公司为“小精灵”项目研发的无人机,质量大约320公斤,可由大型空中平台或“死神”无人机搭载、发射。&/p&&p&
美国国防部战略能力办公室(SCO)为蜂群战术研发的“山鹑”微型无人机,依据商用标准,由3D打印部件组装而成,适合快速制造,成本低廉,一次性使用,可由战斗机搭载和发射。它可以在空中自行编组,自主协同作战,已完成500余次飞行测试,包括由一架F-16战斗机发射了20架“山鹑”无人机。“山鹑”无人机蜂群适合对空中目标发动饱和攻击,具有很大的作战成本优势。&/p&&p&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启动了“编群战术空间”计划,研究了无人机之间的协同作战,包括侦察、搜索与跟踪、电子战、心理战、对地打击、战术牵制等,演示验证了12架无人战机的自主协同飞行、搜索和模拟打击。此外,在AFRL的“协同空域作战”概念中,提出了无人机接受有人机的指挥控制,与有人机协同作战,可执行更复杂的任务,如目标识别、战场态势评估、制空、跨平台联合制导等。&/p&&p&
美国海军研究局(ONR)开展了“低成本无人机蜂群技术”项目,完成了40秒钟内在海上连续发射30架无人机以及无人机群的编组和机动飞行试验。项目采用的陆基或舰基多管发射装置,可以每秒一架的速度发射上百架小型无人机。无人机群可执行巡飞、情报、吸引火力、通讯干扰等任务。无人机由雷神公司研制,成本控制在1万美元,质量在6公斤左右,一次性使用,能够搭载多种有效载荷。&/p&&p&
研发X-47B舰载无人战机的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提出构想:15架X-47B自组织编队飞行,空中加油后续航时间达50个小时,作战半径1750海里,可执行情报监视侦察、巡逻、对陆海攻击等任务,提高航母在强对抗的海战场的安全性和生存力,降低有人舰载机执行此类任务时承担的风险,同时提高任务成功率。&/p&&p&
但是,X-47B造价高,航母搭载数量有限。X-47B性能先进,也更适合与有人机组成小规模混合编队,协同作战。&/p&&br&&p&&strong&蜂群战术主要用于进攻作战&/strong&&/p&&p&
蜂群无人机的载弹量小,更适合打击防空反导系统或有防空反导保护、无坚固掩体防护的海上或陆上的“软”目标;若与少量大威力的巡飞弹配合使用,则可对保护严密、防护坚固的关键目标构成非常严峻的威胁。&/p&&p&
将蜂群战术用于陆上或海上目标防御,因蜂群无人机的航速、飞行高度、机动性、有效载荷能力等性能参数不尽如人意,难以有效拦截来袭的高速战机或巡航导弹。&/p&&p&
不过,若蜂群无人机搭载电磁干扰装置或定向能武器,就可具备一定的拦截能力,自身还可作为假目标或诱饵实施干扰,非常适合应对饱和导弹攻击。在这种情况下,为具有良好的防御效果,要求无人机蜂群能够做到快速发射和迅速编组,对其战场态势感知、协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也会有更高的要求。&/p&&p&
国外有设想:将无人机蜂群战术用于反潜。反潜无人机一般要求能够重复使用。自然,相比水面舰艇、反潜直升机和固定翼反潜机,分布式的大量无人机可同时搜索更大面积海域。但是,无论是声学或非声探潜设备,其探测能力都与设备的功率、质量等参数成正向变化关系,因此,蜂群无人机的探潜能力将会非常低下。&/p&&p&
蜂群战术适合攻潜,在有目标指示的前提下,能够填补反潜导弹(或鱼雷)与火箭深弹之间的射程空白。蜂群无人机的数量远超反潜导弹和鱼雷,造价又低得多。更重要的是,无人机蜂群可在飞行过程中接受对疑似水下目标的重新定位,在大幅提高攻潜效率的同时,攻潜成本也会急剧下降。&/p&&p&
使用水下航行器(UUV)组成水下蜂群用于反潜,目前看来更具可行性,也更有前途。相比无人机,由于反潜型UUV与被探测潜艇同处海水介质环境中,更有利于战场态势感知,探潜和攻潜的效能更高。在此发展方向上,保障UUV续航力的能源与推进、水下远距离通信、数据传输等关键技术尚需取得突破。&/p&&p&
无人机与反无人机技术是相伴相生发展的。近些年来,基于动能和非动能的反无人机技术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实际上,虽然无人机的隐身性能好、目标小,但速度低、机动性和自卫能力差,因此发现后不难拦截。&/p&&p&
但如果大量无人机发动集群进攻,可使当前任何防空反导系统的探测、跟踪和拦截能力迅速饱和,且少量无人机的损失不会影响无人机群的整体作战能力。高度智能化的无人机群能够根据战场形势,自行组织作战计划,自主分配进攻任务,携带多种类型弹药,联合进行电磁压制、网络战、释放假目标、多角度多方向打击,防御难度极大。更重要的是,进攻一方与防御一方的作战成本不成比例。&/p&&br&&p&&strong&反蜂群战术的指导思想是“捣毁蜂巢”&/strong&&/p&&p&
随着隐身战机、高性能防空反导系统、远程打击武器、电磁战、网络战的发展,海空战场的对抗强度快速提高、作战环境迅速恶化,空袭和反空袭的难度都在急剧增大。这种形势不但催生了无人机蜂群战术,同时也应作为研究和思考反无人机蜂群作战的起点。&/p&&p&
捣毁蜂巢,要比四处捕捉马蜂容易得多。反蜂群作战,立足点应放在摧毁或拒止无人机搭载平台上。&/p&&p&
无人机群的整体作战能力与编成无人机的数量、尺寸、质量、性能是正向变化关系。蜂群编成选用小型无人机,虽然可实现同样的空中平台搭载更大数量,但在航程、航时、航速、传感器、打击武器等方面,小型无人机难以满足要求,这种状况在未来中短期内依靠技术进步难以扭转。由“捕食者”、“死神”、X-47B、“全球鹰”等无人机就可以看出,作战无人机大型化是趋势。&/p&&p&
为保证无人机群的编成数量,只能在无人机性能上作出让步,目前,均选用小型或微型无人机,并主要由大型空中平台搭载。例如,“小精灵”项目采用C-130这类远程运输机或B-52H这类战略轰炸机来搭载、释放和回收无人机。&/p&&p&
此外,还有使用大型飞艇作为无人机群搭载平台的设想。飞艇滞空时间长、有效载荷大、飞行高度高,可搭载更多和更大型的无人机,但其机动性、自卫能力、隐身性能均较差,需在敌防区外活动,但这对其搭载的无人机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p&&p&
无人机群搭载平台与目标的距离必须处在无人机的航程内,才能释放无人机,而小型无人机的航程往往要小于现代先进防空反导系统的探测距离,这就给先行摧毁无人机群搭载平台提供了较大的时间窗口,实际上,这可能也是防御一方仅有的机会。&/p&&p&
C-5和C-130远程运输机、B-52H战略轰炸机这类大型空中平台的隐身性能不佳。B-1B、B-21这类隐身战略轰炸机虽然适合,但没有必要作为无人机群搭载平台,因为其可携载大量防区外发射的远程高精度制导弹药,隐蔽突防后并实施精确打击,效能和效率更高。&/p&&p&
无人机蜂群战术要想在强对抗战场条件下具备实战价值,或者要在无人机的航程上取得突破,或者要在机载武器和传感器的小型化上取得突破,或者要在无人机群搭载平台的隐身性能上取得突破,但这些都不是在未来中短期内可以实现的。&/p&&p&
目前,“小精灵”项目进入第二个实施阶段,旨在研发可在距离目标560公里之外释放、飞行高度在6100米至9100米、巡飞时间大于1个小时的蜂群无人机。若再考虑到有效载荷的因素,这类蜂群无人机应归属到中型无人机了。&/p&&br&&p&&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无人机丨警用无人机丨无人机航拍丨航拍&i class=&icon-external&&&/i&&/a&&/p&
战争实践表明,兵力的数量和质量同等重要,数量与质量之间是相互弥补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在国防和军队建设、军事斗争准备过程中,如何做到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平衡,是科学也是艺术。 早在进化阶段,人类就从动物界学习和认识到,集群作战可发挥出远超个体累加…
&img src=&/v2-bba862dbf2ec55dbd77b46e2adc0b445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bba862dbf2ec55dbd77b46e2adc0b445_r.jpg&&珠海航展渐入佳境。&p&在无人机这个领域,这次也有不少压箱底的好货展示。而且老蒋的感觉今年无人机企业特别多,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才第二天,就传出成飞的翼龙-2无人机获得了中国军用无人机行业中史上金额最大的一笔订单。&br&&/p&&img src=&/v2-ddb3888bfb794f78e70a7a69b90f7e10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ddb3888bfb794f78e70a7a69b90f7e10_r.jpg&&&p&为什么咱们的无人机制造井喷?为什么咱们的无人机能得到大订单?&/p&&p&因为咱们的无人机是实战验证过的,是行之有效的。而且相比美国、以色列等国的无人机,咱们价格公道,服务一流!&/p&&p&有很多东西不让说,可以公开的数据是,咱们的无人机&b&上半年就历经300余次实战,并在这些实战中取得了95%的命中率。&/b&&/p&&p&&img src=&/v2-a6b331ac5cdba71efc26c539edc60d50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79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伊拉克武装部队发布的一段视频显示,在重夺拉马迪市的战斗中,士兵使用中国彩虹-4(CH-4)无人机摧毁了“伊斯兰国”组织的一个据点。&/p&&p&&img src=&/v2-a19d4e66a73f056f60df15d7e4db7aa0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a19d4e66a73f056f60df15d7e4db7aa0_r.jpg&&(热成像设备拍摄获得)&/p&&p&彩虹-4最辉煌的战果是在6月29日至30日。当时彩虹-4第一时间捕捉并跟踪了费卢杰附近正在撤退的IS武装车队。随后彩虹-4也参与了对这个庞大车队的空中围歼。&br&&/p&&p&网上有很多伊拉克发布的中国无人机实战视频。另外阿联酋、卡塔尔、沙特也先后装备了中国彩虹或翼龙系列无人机,有消息说这些无人机已经参与了也门地区战斗。&br&&/p&&p&&img src=&/v2-b200c7e820d5b298e8a0bedc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v2-b200c7e820d5b298e8a0bedc_r.jpg&&简氏:7月23日空客公司卫星图显示,阿联酋在利比亚东部Al-Khadim机场建立军事基地,其中包括2架中国产的“翼龙”无人机,6架AT-802轻型攻击机。&br&&/p&&p&除了彩虹和翼龙这两个王牌系列,还有云影、海鹰等中国军用高端无人机也首次多型号、成系列对外展示。&/p&&p&&img src=&/v2-b87a105a1f7f7cdb96ecf20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b87a105a1f7f7cdb96ecf20_r.jpg&&这是彩虹805靶机模型,外形很讨打,不愧是靶机。&/p&&p&&img src=&/v2-31bb2af8aaa9d25ef0b84ac6dd41ae59_b.jpg& data-rawwidth=&881& data-rawheight=&5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1& data-original=&/v2-31bb2af8aaa9d25ef0b84ac6dd41ae59_r.jpg&&成飞“云影”涡扇/涡喷式无人机,号称可以和J20并肩作战,要买也没问题,还包邮哦。&br&&/p&&p&还有很多,老蒋就不一一列举了。&/p&&p&看到现在,各位一定很好奇老蒋标题说的到底是什么,居然可以颠覆现有空战模式?别急,听老蒋慢慢道来。&/p&&p&上面那些威武霸气的无人机,无论是侦查、察打一体还是攻击,其作战模式和现有空战模式并无不同,区别只是飞行员上机或后方遥控而已。&/p&&p&但是在中国电科展台,一段演示视频却让人看到了全新的空战模式!是的,没有实物,没有模型,就是一段视频(视频地址在文章结尾)。&/p&&p&这个视频展示的是我国第一个固定翼&b&无人机集群&/b&试验原型,实现了&b&67架&/b&规模的集群原理验证,打破之前由美国海军保持的50架固定翼无人机集群的世界纪录,该成果由CETC电科院、清华大学、泊松技术携手完成。&br&&/p&&p&&img src=&/v2-833c71f428ffadd8abd2ea307fae3ad0_b.jpg& data-rawwidth=&557& data-rawheight=&3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7& data-original=&/v2-833c71f428ffadd8abd2ea307fae3ad0_r.jpg&&集群智能(SwarmIntelligence)作为一种“Game-Changing”的颠覆性技术,一直被中美等军事强国作为军用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未来无人化作战的突破口。&br&&/p&&p&中国电科此次打破由美国海军保持的固定翼无人机集群编队飞行记录,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入无人系统技术全球第一梯队。&br&&/p&&p&要怎么理解这个技术的牛叉呢?老蒋不想复述那些专业的介绍,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设想一下,&b&假设咱们已经攻克了无人机长程续航和不受干扰阻塞的量子通讯&/b&(老蒋科幻的啊,现有理论没法实现这种通讯)两个大难题,那么庞大集群的无人机,就是受遥控的——&/p&&p&&b&自爆蝙蝠群!&/b&&/p&&p&&img src=&/v2-2c5cfa37fa4b803b9a573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2c5cfa37fa4b803b9a573e_r.jpg&&&b&蜂群战术是最无解的战术之一&/b&。&/p&&p&对地就不用说了,无论是攻坚、抢人头还是装甲目标,只需集群区域巡航,发现目标,围而爆之。就这么简单,要考虑的只是值不值的问题。&br&&/p&&p&空战呢?在防御和守卫区域制空权时,集群区域巡航,发现目标,密集迎击,当敌机进入无人机的不可逃逸距离后,启动火箭推进器,追而爆之。当几百架老鹰大小的无人机向你围过来时,任何现有空战手段都会失效,你能做的只有转身而逃。因为电子干扰对量子通讯无效;你把全部弹药打光了也打不了多少;你高速机动转向规避,多个无人机集群立体分布可以大范围梯次围堵……这是一道真正的“叹息之墙”。&/p&&p&进攻时就需要混编了。1预警/指挥+12架J20+10架运20改装的&b&航空母机&/b&,在敌舰队航空防御圈外开始释放无人机集群,10架母机每分钟释放80架无人机,30分钟后集结起2400架的第一波攻击集群……&/p&&p&&img src=&/v2-0bfbfd620db0ebb4a9fc3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6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v2-0bfbfd620db0ebb4a9fc3_r.jpg&&等自爆蝙蝠集群把敌航母战斗群的战机、防空力量消耗或摧毁后,J20收割。&/p&&br&&p&当然,以上只是假想。目前还是老老实实爬科技树吧,大编组、长续航、通讯这些不攻克,就没法用。咱们现在的量子加密通讯领先世界,但是只能做到防破译防劫持,还是需要传统电磁波作为通讯链路,这和科幻小说里那种无视距离的“量子通讯”完全是两码事,这样的通讯人家一发EMP或者一架咆哮虫就全成无头苍蝇了。&/p&&p&不过这是未来的方向。&/p&&p&以后的战争,不再是成群的炮弹、导弹,而是成群结队的无人机。其他武器都无法对抗漫天的机群,只有机群才可以对抗机群。没有机群技术的国家只能任人宰割。&br&&/p&&p&目前除了美国做到了50架集群以外,就是咱们了。其它国家都跟不上。&br&&/p&&p&第一工业国就该玩这个啊,然后招募百万网瘾少年负责操纵……嗯,电竞高手可以直接任命为军官。&/p&&p&关键是这种无人机成本低啊,把比拼高精尖技术变为比拼低技术暴兵暴产能。&/p&&p&&b&暴产能,中国怕谁?&/b&&/p&&p&————————————————&/p&&p&&b&附中国电科视频地址&/b&:&a href=&/?target=http%3A///video/av689954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固定翼无人机集群实验原型&i class=&icon-external&&&/i&&/a&&/p&&p&那些以为无人机集群就是简单凑数量,再加几个指挥中继的想法,完全没有领会到这个技术的革命性。&br&&/p&&p&你要这么理解:你一个人可以控制100架无人机,这个无人机小队里每一架飞机都是平等的,损失任何一架或多架都不影响执行指令;你只需注入简单的攻击,回避,跟随,躲闪等命令,由集群的智能逻辑进行自动控制。量产引发质变,神奇的蜂群效应将会体现,战斗力随数量增加而呈立方的增长,机群不再是一个个无人机的个体,而是一个遵循某种规则的强大有机体。&br&&/p&&p&这和导弹饱和攻击完全不同,更智能,更灵活,更难防御,成本更可控。&/p&&br&&img src=&/v2-f7b46a5e675e_b.png& class=&content_image&&
珠海航展渐入佳境。在无人机这个领域,这次也有不少压箱底的好货展示。而且老蒋的感觉今年无人机企业特别多,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才第二天,就传出成飞的翼龙-2无人机获得了中国军用无人机行业中史上金额最大的一笔订单。 为什么咱们的无人机制造井喷?为…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105 人关注
319 条内容
2137 人关注
600 条内容
36468 人关注
2999 条内容
376 人关注
16243 人关注
2255 条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蜂群无人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