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如何指标判断经济周期期

当前我国经济周期阶段分析--金融经济
Search|搜索
当前位置: >>
>> 当前我国经济周期阶段分析
经济周期一般可划分为收缩和扩张两个阶段,波峰(peak)和波谷?trough?是周期的转折点;或者划分为四个阶段:繁荣?prosperity?、衰退?recession?、萧条?depression?、复苏?recovery或revival?。本文要研究的经济周期阶段就是指经济位于以上哪一个阶段?phase?。经济周期阶段分析其实就是研究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其目的是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决策提供依据。如果经济周期阶段判断不准确或失误,就可能误导决策者,作出不合时宜甚至相反的宏观经济决策,很可能南辕北辙,适得其反。5年前笔者曾对当时中国经济周期阶段进行分析,当时得出的结论是:“当前中国经济虽然位于复苏阶段,但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力度也很有限。”(参见拙文:“经济复苏前景分析”,载《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7月18日第5版)。5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经济所处周期阶段肯定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本文旨在探讨周期阶段所发生的变化,即当前我国经济所处周期阶段。
&&&&潜在经济增长率
&&&&潜在经济增长率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是分析一个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重要工具,并且可以用来判断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分析和判断经济周期阶段时,主要是比较实际经济增长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大小。
&&&&这里对我国90年代以来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作一比较分析(参见表1),从中可以看出经济周期阶段的变迁过程。1990年实际GDP增长率(3.8%)远远低于当年潜在经济增长率,差额达6个百分点,这说明1990年经济处于萧条阶段,即当时的市场疲软。1991年,中国经济全面回升,实际经济增长率迅速靠近潜在经济增长率,这说明1991年经济处于复苏阶段。1992年,实际GDP增长率远远高出潜在经济增长率,差额达4个百分点以上,这时经济处于繁荣阶段。
&&&&1993年开始,实际GDP增长率开始趋向下降,1993-1995年,每年的实际GDP增长率不断往回靠近潜在经济增长率,实际经济增长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缺口不断趋向零,表明繁荣不断走向衰退。1996年,实际GDP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已持平,1997年开始,实际GDP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实际经济增长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缺口变为负数,1999年,两者缺口达1.8个百分点,缺口的不断扩大,表明衰退日益严重,以致出现萧条,陷入波谷。
&&&&2000年以来经济开始回升,实际GDP增长率又逐步靠近潜在经济增长率,经济步入复苏阶段。2001年GDP增长率又有所下降,经济波动出现反复,体现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这也印证了笔者5年前“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力度也很有限”的结论。2002年开始,经济真正开始走上稳步增长和回升之路,2003年经济增长跃上一个新的台阶,GDP增长率高达9.5%,再次超越潜在经济增长率水平,实际经济增长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缺口又转变为正数。2004、2005年GDP增长率持续上升,实际经济增长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缺口也不断扩大,这表明2003年以来经济已位于繁荣阶段。2006年上半年,GDP增长率上升至10.9%,居然高于潜在经济增长率(上半年的潜在增长率大体等于全年潜在增长率)2.3个百分点,表明经济在持续扩张,繁荣的大好局面得到进一步稳定和巩固。
&&&&笔者还对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了预测(预测过程分析略),根据预测的结果,2007-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将保持在9%以上,高于潜在经济增长率,这表明,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很有可能持续位于周期的繁荣阶段。
&&&&总需求分析
&&&&周期的四个阶段还可以通过总需求-总供给(AD-AS)模型来加以说明。为了简单起见,这里仅分析总需求。进入2000年以来,总需求回升,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均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推动经济进入复苏阶段。到2003、2004年,总需求继续增加。尤其是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开始高速膨胀,增幅一度达到40%左右,推动经济步入繁荣阶段。2004年投资总规模增幅仍在高位。2005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86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增幅仅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进一步加快。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371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
&&&&总需求持续增长的另一重要表现是,2004年消费实现了显著增长,长期以来消费不足的局面有所扭转。200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万亿元大关,达到53950亿元,增长13.3%,增长速度比2003年提高了4.2%个百分点,增速提高幅度是1997年以来最高的。2005年我国社会消费延续了这一快速增长势头,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67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实际增速比上年加快1.8个百分比。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6%,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今年上半年消费需求稳中有升,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48亿元,同比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4%,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尤其是农村市场消费增速加快,城乡消费差距有所缩小。今年前5个月农村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11.7%,增速提高近1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资料引自各种公开发行的报刊资料)。
&&&&以上分析表明,近3年来总需求确实是进一步持续增加,推动总需求AD′线进一步右移,推动经济跨越长期总供给曲线ASL线,使得短期总供给曲线ASS曲线和总需求AD曲线的交点位于ASL 曲线的右边(图略)。就周期阶段而言,这表明当前中国经济位于繁荣阶段。
&&&&价格指数分析
&&&&判断经济周期阶段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价格指数,因为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价格指数正越来越灵敏地反映我国经济运行状况,已成为观察宏观经济景气变化的“晴雨表”。
&&&&1997年10月,物价开始负增长,此后我国出现长达6年的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一直在低位运行。但是2003年下半年以来物价出现了近些年来少见的上涨,并且上涨趋势持续到现在。2005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涨幅比上年回落2.1个百分比。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9%,涨幅回落1.2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8.3%,涨幅比上年回落3.1个百分点。从这些指标来看,2005年物价涨幅虽然确实全线回落,但物价总趋势还是处于上涨中,只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相对温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都还比较高,这说明物价上涨趋势的压力依然存在。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3%,涨幅比去年同期低1个百分点。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0.8%;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6.1%。这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市场价格是温和上涨。
&&&&这里还要特别提到的是,观察物价不能囿于传统的一般的市场价格,还要密切关注房价,也就是说分析价格指数,不能忘了还有一个房价。目前我国还没有一种综合考察消费物价和房价的价格指数,因此必须同时关注物价和房价。在经济学中,购买住房虽然是一种投资行为而非消费行为,但住房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房价的高低牵动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心,因此房价是反映价格指数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一旦将房价考虑进来,物价涨幅就不再是温和了。2005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6%,今年上半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6%,涨幅虽然回落3.3个百分点,但涨幅还是相当高的,给中低收入阶层居民带来很大压力。一些大城市房价上涨尤为显著,如北京住房价格一直在加速上涨,今年北京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一季度涨幅为7.6%,二季度涨幅为9.5%,7月份达到11.1%,其加速上涨之势不言自明。
&&&&这样看来,如果综合考虑物价和房价,不难发现近年来我国物价上涨是很明显的,上涨趋势并且还很有可能持续下去。因此从价格指数来看,这一轮物价上涨显示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周期阶段已出现明显变化,已从前几年的复苏阶段进入繁荣阶段。
&&&&本文从潜在经济增长率、总需求、价格指数三个宏观方面的指标对当前我国经济周期阶段进行了分析,最后可得出如此结论:当前我国经济正位于周期的繁荣阶段,已彻底从5年前的不稳定的复苏阶段走出来了。当然,这只是就宏观层面分析而得出的结论,说繁荣并不意味着各行各业都蒸蒸日上,歌舞升平,其实宏观层面的繁荣的背后依然隐藏着种种问题,诸如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经济增长方式依然粗放,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加大等等,但是,宏观经济指标的分析显示,当前我国经济确实正位于繁荣阶段。
&&&&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周期所处阶段,下一步中国经济的目标和任务是两方面:一是继续保持经济繁荣的大好形势,努力延长扩张阶段;二是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实现这个目标和任务,目前来说主要是要保持总需求的稳定增长。总需求的主要问题是结构失衡,投资膨胀,消费增长则相对慢一些。延长扩张阶段,主要是继续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主要是控制投资需求过快增长。控制投资过快增长,相对说来比较容易,短期来看主要是依靠政府实施宏观调控,长期来看是要建立起具有自我约束机制的投融资体制。目前的难点是如何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扩大消费需求,不外乎几个老生常谈的一些对策:继续创造条件切实增加农民和普通城镇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发展消费信贷,缓和信贷约束;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如果消费持续保持较强劲的增长势头,就能延长我国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确保经济持续位于繁荣阶段。
客服电话:010-
010-/17/18 备案序号:京ICP备号---苹果/安卓/wp
积分 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自定义头衔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开心签到天数: 69 天连续签到: 1 天[LV.6]常住居民II
关于产业生命周期判断的困惑。多个权威期刊根据2000年以前的数据计算判定是衰退型的产业,近10年来无论是产值和产商数量的增长率都高于GDP的,按标准可列为成长型的产业。该怎么解释?最让我担心的是,现在归类为衰退型的产业,会否只是阶段性的波动,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又被证明是成长型的产业?如果这样,基于衰退型产业而得出的很多论点都会被推翻。
支持楼主:、
购买后,论坛将把您花费的资金全部奖励给楼主,以表示您对TA发好贴的支持
载入中......
总评分:&论坛币 + 20&
我最近也在研究这些东西,你说的权威期刊的定量计算方法能否参考参考。
把数据再扩充一下试试,直接2000年之前到2015年。。。。一起分析一下试试。
期刊了使用的是1987年-2000年的数据,得出了某行业属于衰退期的结论,但是2000年该行业迅速增长,用同样的办法计算判断,2000年到2010年属于成长期。从衰退期发展到成长期,怎么说都感觉有点勉强。
另,回答二楼问题。涉及到的期刊是中国工业经济的《成长性_成熟性和衰退性产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也有一篇文章引用了该方法。
很难,首先对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很了解,并作出准确预测
高考之后,我们谨慎选择的专业,将有四成同学后悔。人生的复杂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一次的选择决定不了未来,重要的是在不断的选择中成长,很多学生已经将数据分析作为第二专业!& CDA大数据分析圈& 扫码加入!&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经济周期的识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经济周期的识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1|
上传日期: 00:22:2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经济周期的识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判断经济周期的指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