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金融杠杆原理+杠杆是什么含义

“去杠杆化”(Deleveraging)如今正成为全球相关信息经理和经济学者口中的热门词汇。从南至北,从华尔街到香港中环,从美联储主席到一线的对冲基金操盘者,嘴里念叨的都是这个词、以及隐藏在它背后的那个风雨飘摇的市场。
  而在其中一些人眼中,“去杠杆化”已经是未来一个时代的主题词,它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重大变化,是对过去三十年世界金融发展路径的“修正”。这股浩浩荡荡席卷全球的“去杠杆化”风潮,究竟会给世界经济和市场带来哪些影响呢?在全球化背景下,内地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呢?本期基金周刊予以关注。
  何谓......
“去杠杆化”(Deleveraging)如今正成为全球相关信息经理和经济学者口中的热门词汇。从南至北,从华尔街到香港中环,从美联储主席到一线的对冲基金操盘者,嘴里念叨的都是这个词、以及隐藏在它背后的那个风雨飘摇的市场。
  而在其中一些人眼中,“去杠杆化”已经是未来一个时代的主题词,它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重大变化,是对过去三十年世界金融发展路径的“修正”。这股浩浩荡荡席卷全球的“去杠杆化”风潮,究竟会给世界经济和市场带来哪些影响呢?在全球化背景下,内地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呢?本期基金周刊予以关注。
  何谓“去杠杆化”
  综合各方的说法,“去杠杆化”就是一个公司或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的过程。把原先通过各种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潮流。
  单个公司或机构“去杠杆化”并不会对市场和经济产生多大影响。但是如果整个市场都进入这个进程,大部分机构和投资者都被迫或主动的把过去采用杠杆方法“借”的钱吐出来,那这个影响显然不一般。
  一些机构认为,如果这股风潮蔓延,那么原先支持金融市场的大量复杂的组合、杠杆放大的投资工具会被解散。衍生品市场萎缩、相关行业受创,市场流动性因此大幅缩减,并导致经济遭遇衰退 。
  甚至有机构投资者认为,美国(即将)进入大规模去杠杆化的过程,这种影响将逐步向实体经济扩散,导致美国陷入衰退,整个经济调整期或许将需要十年。
  “去杠杆化”会导致什么
  那么去杠杆化将如何影响当前的资本品和资本市场呢?
  美国债券之王比尔·格罗斯的最新观点是,美国去杠杆化进程,已经导致了该国三大主要资产类别(股票、债券、房地产)价格的整体下跌。
  格罗斯认为,全球金融市场目前处于去杠杆化的进程中,这将导致大多数资产的价格出现下降,包括黄金、钻石、谷物这样的东西。“我们经常说总有机会存在于市场的某个地方,但我要说现在不是时候。”
  格罗斯表示,一旦进入去杠杆化进程,包括风险利差、流动性利差、市场波动水平、乃至期限溢酬都会上升。资产价格将因此受到冲击。 而且这个进程将不是单向的,而是互相影响、彼此加强的。比如,当投资者意识到次贷风险并解除在次级债券上的投资杠杆时,那些和这些债券有套利关系的其他债券、持有这些债券的其他投资者、以及他们持有的其他品种,都会遭受影响。这个过程可能从有“瑕疵”的债券蔓延到无瑕疵的债券,并最终影响市场的流动性,进而冲击实体经济。
  “去杠杆化”下的抉择
  那么面对“去杠杆化”,各路投资者的对策是什么呢?
  部分机构投资者认为,考虑到去杠杆化导致的通货紧缩后果,在去杠杆化集中释放的阶段,应该尽量坚持“现金为王”的态度,如果要选择股票,也要尽量选择那些现金充裕,资产杠杆低的公司,因为,他们可能是未来兼并潮中的食人鲨。
  还有投资者认为,要关注短期通缩后部分新兴地区的中长期通胀可能。当然,这是较长时期的一个考虑。而目前达成共识的是,资产价格将结束浩浩荡荡的上涨波段,转而进入下跌。
杠杆(leverage)很简单
就是支付保证金借钱进行交易
比如你自己有100块
在向银行借100块
这就是杠杆交易了
杠杆简单地说来就是一个乘号
使用这个工具...
你好,杠杆比例其实很容易理解的,我给你打个比方吧,就是说你手里只有100元钱,你只能买一克的白银,但是这时银行愿意借给你300元钱,这时你就可以另买3克的白银,...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财务杠杆”这个字眼,但却有很多人不是很了解。简单地来说,财务杠杆操作是借别人的钱,来帮助自己赚钱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现在...
到鼎级理财网可以查看
答: 大家有什么好的互联网理财平台推荐吗?最好是可以进行投资理财,也可以学习理财知识的。
答: 选择好的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一般三年内可在美国或香港上市,回报率在3倍以上,如在美国纳斯达克或纽约交易所可获得十倍甚至更高的收益。例如:百度、杨陵博迪森、中星微电...
答: 选择一个风险和收益自己能够承受了的品种进行操作 一般来说 风险大的品种 收益会高一些 这个自己选择好就OK (Q)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金融杠杆理论是什么?
我叫郭小白266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简单易懂的金融"杠杆原理"解说供参考一.杠杆.目前,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 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二.CDS合同.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所以按照正常的规定,银行不运行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 CDS.比如,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诸如此类.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赚 45亿,这里面拿出5亿用来做保险,我还能净赚40亿.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B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邀请,而是回去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 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三.CDS市场.B做了这笔保险生意之后,C在旁边眼红了.C就跑到B那边说,你把这100个CDS卖给我怎么样,每个合同给你2亿,总共200亿.B想,我的400亿要10年才能拿到,现在一转手就有200亿,而且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因此B和C马上就成交了.这样一来,CDS就像股票一样流到了金融市场之上,可以交易和买卖.实际螩拿到这批CDS之后,并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亿,而是把它挂牌出售,标价220亿;D看到这个产品,算了一下,400 亿减去220亿,还有180亿可赚,这是“原始股”,不算贵,立即买了下来.一转手,C赚了20亿.从此以后,这些CDS就在市场上反复的抄,现在CDS的市场总值已经抄到了62万亿美元.四.次贷.上面 A,B,C,D,E,F.都在赚大钱,那么这些钱到底从那里冒出来的呢?从根本上说,这些钱来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资人的盈利.而他们的盈利大半来自美国的次级贷款.人们说次贷危机是由于把钱借给了穷人.笔者对这个说法不以为然.笔者以为,次贷主要是给了普通的美国房产投资人.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本来只够买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价快速上涨,动起了房产投机的主意.他们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贷款买投资房.这类贷款利息要在8%-9%以上,凭他们自己的收入很难对付,不过他们可以继续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借钱付利息,空手套白狼.此时A很高兴,他的投资在为他赚钱;B也很高兴,市场违约率很低,保险生意可以继续做;后面的 C,D,E,F等等都跟着赚钱.五.次贷危机.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就涨不上去了,后面没人接盘.此时房产投机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的付,终于到了走头无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给了银行.此时违约就发生了.此时A感到一丝遗憾,大钱赚不着了,不过也亏不到那里,反正有B做保险.B也不担心,反正保险已经卖给了C.那么现在这份CDS保险在那里呢,在G手里.G刚从F手里花了300亿买下了 100 个CDS,还没来得及转手,突然接到消息,这批CDS被降级,其中有20个违约,大大超出原先估计的1%到2%的违约率.每个违约要支付50亿的保险金,总共支出达1000亿.加上300亿CDS收购费,G的亏损总计达1300亿.虽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机构,也经不起如此巨大的亏损.因此G 濒临倒闭.六.金融危机.如果G倒闭,那么A花费5亿美元买的保险就泡了汤,更糟糕的是,由于A采用了杠杆原理投资,根据前面的分析,A赔光全部资产也不够还债.因此A 立即面临破产的危险.除了A之外,还有A2,A3,...,A20,统统要准备倒闭.因此G,A,A2,...,A20一起来到美国财政部长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游说,G万万不能倒闭,它一倒闭大家都完了.财政部长心一软,就把G给国有化了,此后A,...,A20的保险金总计1000亿美元全部由美国纳税人支付.七.美元危机.上面讲到的100个CDS的市场价是300亿.而CDS市场总值是62万亿,假设其中有10%的违约,那么就有6万亿的违约CDS.这个数字是300亿的200倍.如果说美国政府收购价值300亿的CDS之后要赔出1000 亿.那么对于剩下的那些违约CDS,美国政府就要赔出20万亿.如果不赔,就要看着A20,A21,A22等等一个接一个倒闭.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美元大贬值已经不可避免.以上计算所用的假设和数字同实际情况会有出入,但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性无法低估.上边文章已经把美国的金融解释的很清楚,一笔钱倒来倒去,似乎很多人都发了大财,实际钱还是那么多,只能是从劳动者还款的利息中来,如果劳动者没有继续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则不会有蛋糕可分.中间那么多人赚得钱哪来的?最后一个入市的倒霉蛋G买的单.就像股市里在最高价接了盘是一回事.一旦真正创造这些财富的人,即贷款买房者,停止了继续向这些金融机构输送他们创造的财富,这些泡沫立刻就爆裂了.大家都会看到,实际只不过是参加了一场赌博,仅此而已.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金融去杠杆是什么意思
  近期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频频出招,监管政策极为罕见地高密度出台,显示金融去杠杆的节奏比市场预期更快。那么你知道什么是金融杠杆吗?
  金融去杠杆成为热门话题。我们尝试用多部门的简单模型,刻画出金融杠杆的真相,并大致测算杠杆水平。读完本文,你至少能明白:
  (1)金融杠杆(银行视角)是什么?在哪里?有多少?
  (2)为了去杠杆,监管层会做什么(这些措施已体现在近期的监管措施里)?银行又会做什么?
&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普及一下吧。
  1、金融杠杆是什么?在哪里?有多少?
  1、杠杆的本质就是负债
  杠杆就是负债。借入资金,投入经营,可以实现以小(少量资本金)搏大(更大的总资产),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加杠杆。
  所以,只要有债务融资,就会有杠杆。我国金融体系以间接金融为主,也就是以银行信贷为主,信贷在社会融资总量中占比最大,所以经济中的杠杆小不了。
  银行本身是个杠杆,它们向资金盈余方(存款人为主)吸收资金,投放给资金需求方(包括申请贷款的企业和居民)。企业向各银行借了钱,用于生产经营,本身也是一个杠杆。
  于是形成了一个资金链条,其中银行、企业两个环节都形成杠杆。
  其中,后一个杠杆是企业的负债水平,一般用资产负债率来衡量。比如,不同的企业群体,会有不同的资产负债率:
  但资产负债率指标只看资产的总量,忽视了资产产生现金流的能力,为弥补此缺陷,有时改用利息覆盖倍数等指标。企业部门的去杠杆也是我国近期的重点工作任务。但企业杠杆不属于我们今天讨论的“金融杠杆”,也不是金融部委能直接管辖的,因此暂先按下不表(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
  而前一个杠杆,即银行的杠杆,则是典型的金融杠杆。但银行的杠杆水平,我们一般不看它简单的资产负债率,而是另有杠杆率(一级资本净额/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其中,资本充足率还考虑了不同资产的风险权重,更加精细,是最为重要的指标。截止2016年末,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13.28%,是非常健康的水平,在近几年也保持稳定,所以表面上看,银行的杠杆水平并不高。
  资本充足率就是控制银行杠杆率的监管指标。以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为例,那么意味着银行如果自有资本8元,那么它所能扩张的风险加权资产最高只能100元,全行的杠杆水平就设有了一个天花板。
  可事情要是真这么简单要就好了……我们要逐渐在上述简单的链条基础上,引进其他主体(政府、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以便探究,银行的金融杠杆是如何被各种监管套利的手段所模糊掉的。
  2、被模糊的金融杠杆
  随着经济下行,企业经营风险加大,不良增加,银行不太敢再给他们放款,出现“惜贷”现象。但银行的业绩考核压力还在,于是他们转而寻找一些相对“安全”的借款客户。这些客户其实未必是最终的资金使用者,他们是资金链条上新增的一个环节,我们称之为“信用中介”。信用中介角色的出现,使上述杠杆链条日益复杂化。
  典型的信用中介,包括有政府背景的部门(包括国企、融资平台、公务员等,拥有政府信用)、房地产(拥有土地信用)、上市公司(拥有壳价值)、非银金融机构(含各类资产管理产品)等。这些部门因为种种原因,在经济下行阶段依然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或者是银行认为它们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于是,银行的资金纷纷向这些领域集中,融资情况呈“贫富”高度分化,有的撑死,有的饿死。
  此时,就会出现了两种变化,导致上述简单的杠杆链条变得复杂、模糊。
  (1)链条变长:信用中介增多,银行与最终资金使用方之间的环节变多。
  但如果只是链条变长,那问题还不算严重,大不了每一环节的杠杆都弄弄清楚就好了,辛苦一点。可第二个问题马上就来了,就是这些杠杆根本是没办法弄清楚的:
  (2)杠杆(或风险)不明:信用中介无法真实穿透,暗中抬升了资金投向的风险水平,扩大银行自身的杠杆。
  比如,银行可借助信用中介为通道,实现向非合意部门(比如融资平台或“两高一剩”企业,是监管部门三令五申限制银行放款的)的放款,抬升了信用风险(其风险权重更大,因此风险加权资产更大,更占用资本)。或者,借助通道抬高资金投放的杠杆水平和期限错配水平,最为典型的是委外业务。因此,信用中介充当了嵌套功能,实现降信用、加杠杆、加久期等目的,使最终的风险难以穿透识别,最后的局面就是风险不明。而这些风险,很大可能仍然是由银行自己承担的,所以本质是银行自己加了杠杆。
  最后,引进了政府、非银两个部门(一定程度上充当信用中介),形成的格局是:
  (上图是打破会计科目桎梏,而是基于交易实质。箭头代表资产运用方向,存款等负债业务暂不体现。非银包括“大资管”,也就是包括银行理财。国企、平台因为基于政府信用而实现融资,因此被纳入政府部门)
  3、初步理清资金流向
  为了获取测算所需的数据,我们需要对上图作一个细节上的修改。就是国企、平台这些企业,在上图中,被归入政府部门。但在金融数据统计上,它们作为企业,属于实体。因此,上图被修改为:
  上图中还有一个细节,就是直接融资。真正意义的直接融资,是实体部门之间的资金融资,比如一个实体(企业或居民)申购企业的股票或债券。这个过程基本不涉及金融机构的资金,因此不涉及金融杠杆。当然,如果是金融机构购买的企业债券,则又属于金融杠杆。
  我们接下来的任务,是要测算上图中的主要箭头的金额。整个资金从银行出来,通过层层环节(信用中介),直至企业部门。当然,其中信用中介也可能拿出了自己的钱一起向企业投放,或者有一部分资金囤积在信用中介手中还未投放出去,这使整个链条更加复杂化。
  掌握银行体系向实体输送的资金,无非两个算法:要么从银行这端统计输送出去的资金(银行表内外资产投放),要么从企业这端统计获得的资金(社融总量)。不管中间经过多少环节,这一进一出的数字必然是大致相当的,因为货币出了银行体系后,就不会再自己派生了,总额不会大幅变化(但中间信用中介的资金投入与囤积,会有点小变化)。
  首先,我们从央行披露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看到,截止2017年3月末,整个商业银行的表内业务向实体、非银输送的资金,大约在148万亿元左右(即商业银行总资产扣除对政府、央行的资产等,还扣除了银行同业资产)。而银行的表外理财也向实体输送约17万亿元左右的资金(29万亿元的理财总规模,其中投向实体的约占60%,假设这部分全为表外理财,即非保本)。因此,银行表内外向实体、非银输送的资金约165万亿元。但这里有两点误差导致高估,一是表内与表外可能有重复计算(因同业理财的存在),二是银行投向非银的资金中,又有一部分不去实体,而是投资了政府债或金融债。因此最终投向实体的金额还要更少,小于160万亿元,甚至在150万亿元左右。
  再看企业端。2017年3月末,整个社融余额为156万亿元(扣除了股票,因为它和银行体系关系较小,仅少量理财资金进股市。但未扣除未贴现银票,因为它虽然无现金流发生,但银行也承担了实体的信用风险)。社融中还包括少量纯正的直接融资(包含于债券、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里面),资金也并非来自金融机构,若扣除此,则数字还会少一点,约150万亿元。
  综上两个方向的统计,我们大致可以掌握,银行体系(表内外)直接或通过非银间接输送给实体的资金,约150万亿元左右。我们用一张简图描述这一资金流向,并直接使用150万亿元这一粗略数。
  这张简图很简洁地揭示了两个问题:
  (1)表外理财游离于资本监管之外,而在刚性兑付的背景下,其风险却是由银行承担的,而未计提资本;
  (2)非银部门充当了前文所谓的银行的“信用中介”,银行先将资金投放给非银部门,非银部门再将资金投放给企业。非银部门赚取利差或通道费,而银行却因此模糊了资产的投向和风险情况,可能依然实际承担风险,因此存在资本计提不足的问题。
  换言之,银行向企业提供了约150万亿元的资金投放,但其中只有表内的120万亿元,和通过非银部门投放的28万亿元中的一部分,是有合格的资本管理的。其余大部分表外理财,和一部投放非银,却未严格资本管理。
  更值得注意的是,自2013年以来,银行向非银部门的资金投放,呈激增的态势。
  而该类资产占银行业总资产的比例,也是飙升。
  4、测算真实杠杆水平
  然后,计算银行体系的杠杆水平。我们依然使用资本充足率衡量银行的杠杆水平。我们需要大致掌握银行通过理财、非银和自己直接投给企业的150万亿元,有没有充分计提资本。
  首先,银行表内资金直接投向实体的120万亿元(信贷为主),长期以来接受较为严格的监管,我们假设这部分资本计提较为充分。
  其次,表外理财投向实体的17万亿元,几乎全部未计提资本,测算时需要补提。
  然后,是问题最模糊的非银部门。前文已述,银行借助非银通道,可以额外增加资产风险(手段包括加杠杆、加久期、降信用等),但却没有相应的增加资本计提。因为,理论上非银部门的信用等级高于底层资产(比如企业债权)。这一假设,针对部分大型非银金融机构而言,当然是成立的。因为非银部门用自己的资本进行风险缓冲(也就是说,万一这企业还不了钱,那么这家非银机构先拿自己的资本吸收损失),因此,对于银行而言,多了一道保障。这就是银行向非银投放的某些资产风险权重比企业信贷低的依据。
  但是,这一依据是否随时随地成立呢?这就要看:(1)非银部门是否有吸收这个损失的能力;(2)非银部门是否有吸收这个损失的责任或意愿(如果只是通道,则无此责任)。
  (1)先看损失吸收能力。这要看整个非银部门的杠杆率了,也就是整个非银部门的资本充足程度。上面已经统计过,银行投放给非银部门的资金,高达28万亿元(不全去实体),这几年是持续提高的。
  而非银部门的资本呢?我们首先来测算下整个非银部门的“资本/总资产”:
  以2016年12月的数据大致测算。将净资产作为资本金的替代指标,证券行业12月净资产为1.64万亿元,信托行业净资产为0.45万亿元,期货行业尚未公布,根据以往数据估算约0.09万亿元。基金子公司净资产数据以注册资本代替,为0.005万亿元。以上各行业净资产总额为2.19万亿元。然后,统计四个行业管理资产的规模,2016年12月的数据为41.16万亿元。
  将各行业净资产除以各行业管理的总资产,得到的结果是5.31%。当然,还可以用另一个分母,即把银行对非银放款总额(2016年12月为26.53万亿元)当分母,算出来是8.24%。
  这一比率是非银机构净资本对银行资金的覆盖程度,即一个相对粗糙的资本充足率,仅供参考。但我们发现,这是一个非常低的水平,而观察从2014年至今的数据,可以发现后一个比例还处不断下降的趋势中。
  也就是说,“万一这企业还不了钱,那么这家非银机构先拿自己的资本吸收损失”这一假设,对于某些非银部门而言,很可能是难以成立的,至少不可能完全吸收。因为,这个信用中介自身的资本实力有限。所以,银行依然高度暴露在底层资产的企业信用风险之下,按非银投放来设置风险权重,显然是不合理的。
  (2)再看损失吸收责任。毫无疑问,非银部门里面有一大部分业务是通道业务,不可能有损失吸收责任的。当然,我们无法把握通道业务准确的占比。
  最后,如果非银吸收损失的能力和责任都成问题,那么它只是用来包装业务的通道,而不是真正意义的“信用中介”,不可能在企业发生违约时帮银行“挡枪”。那么,如果这样的资产未计提100%的风险权重,那么银行的资产风险水平就可能被人为低估,也就是造成资本充足率的高估。
  最后的结论就是:银行业的杠杆,并不如监管当局所公布的数字那么低(或者换个说法,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并不是如监管当局所公布的数字那么高)。同样,那些充当通道的非银部门,也是面临杠杆过高问题。
  作一个最为极端的假设测算:截止2016年末,17万亿元的表外理财,如果全部要求计提100%的风险权重;而26.53万亿元的银行投放非银,如果其中有10万亿元未计提100%(而是只计提了25%)。那么把这两部分该计提未计提的补提,则2016年末的全行业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将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降至10.85%、9.19%、8.79%,好在基本达标(标准分别为10.5%、8.5%、7.5%,系统重要银行再加1个百分点)。因此,多亏现有的资本充足率留有一定富余,为去杠杆留有一定空间,银行补提资本的压力较小,我们也算可以松口气。
  因此,那额外的未计提资本的杠杆,正是监管当局的心腹大患,是我们此次金融去杠杆的重点。
  2、金融去杠杆大戏:理解监管措施
  延续上面逻辑,银行方面的金融去杠杆,第一步要做的工作,便是穿透非银等信用中介,查明银行真正承担的企业风险敞口,还原一张真实的资产负债表,还原一个真实的资本充足率。然后,再想出台措施,针对不同情形,通过补提资本,或纠正不当的资产投放项目,把杠杆降下来。
  很显然,监管当局已经开展第一步工作了。随着清查的推进,第二步也会提上日程。
  1、查清真实金融杠杆
  第一步工作,是查清真实的风险权重,进而算出真实的资本充足率(也就是杠杆水平)。监管部门为此开展的工作,无非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从银行入手,彻查银行微观业务层面通过层层嵌套、杠杆叠加、隐性担保等方式,绕开监管要求扩张杠杆的行为。这就是3月末至4月初银监部门出台的一系列监管文件,强调了对银行违规业务的检查。目前,这些检查工作已经铺开,银行的朋友们正在应对监管领导们的检查。与金融杠杆较为相关的,是检查有没有通过各种监管套利手段,逃避资本监管,节省资本的情形。
  另一方面是从非银部门入手,彻查与统计所有非银通道的实质,尤其是否充当银行投放资产的通道。其中最为重点的就是各种资管产品,因为它们的表外性,隐匿作用更强,特别是跨监管部门嵌套时(比如,非银监体系的资管产品作为通道时,银监部门无法实施详细检查)。这就是前期媒体披露的,央行正在着手准备的“大资管”综合统计方案。实现所有资管产品的统一统计之后,可以实现真正意义的穿透,才能让借助资管通道进行监管套利的行为无处遁形。
  这些便是目前监管部门正在开展的工作,这些工作从本质上看,均是银行体系金融去杠杆的关键部分。我们已另有报告详述,此处便不展开。目前排查的结果还未出来,待监管部门将来公布后,我们再做更精准的测算。
  2、新老划断逐步清退
  完成数据清查后,金融去杠杆进程将全面地铺开。在查清银行的真实资产投向后,若有监管套利情形,要么补提资本,要么清退问题资产。
  补提资本,是指本质上由银行承担风险的资产投放,未足额计提风险权重,现在要补提。监管部门可能会要求银行在一定时限内完成计提(短期内全部完成计提可能是不现实的)。在这过程中可能进一步导致两种情形:(1)银行因自身资本不足(补提消耗了不少资本),新增资产投放开始减少;(2)部分银行可能有补充资本金需求,会有再融资。好在前文已有测算,因现有的资本充足率就比考核标准留出一定富余,所以全行业看补提的压力不大,可能个别银行压力较大。
  清退问题资产,则是针对部分违规问题较大的资产,比如非合意投向的资产。对于依靠这些业务来融资的企业,则意味着清退债务。所以,金融去杠杆和实体去杠杆,本身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那么,清退的阻力在于,企业若想把所有有问题的债务偿清,这无异于天方夜谭。于是,想要不发生大面积企业债务违约,那么“新老划断,逐步清退”成了惟一的选择。
  所以,监管当局的政策重点,是要督促金融机构在老的问题业务到期时,当清则清。在此过程中,即使最小心翼翼地推进新老划断,不发生一起信用违约事件也是不可能的,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们依然会时不时在各种媒体上看到企业债务违约的新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杠杆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