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真的存在吗除了脸蛋,真的什么都给他了

> > >上帝的过错上帝的过错篇一:《上帝的错误》
上帝的错误
这是一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
那一天天气出奇的好,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安静平和,似乎在冥冥之中就注定了这一天有不寻常的事情将要发生.果然,在风姑娘轻轻地拂过后,上帝的第十个孩子诞生了。
说来也奇怪,这个小孩出生的时候竟然没有哭,都有流下一滴眼泪,上帝高兴又惊奇,于是就给这个水灵灵的小女孩取名风晨.这是一个可爱的小孩,再加上上帝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照顾小孩了,所以对风晨是爱不释手.在风晨出生十天后,上帝召集了每个神:我的九个儿子现在都已经长大成人了,然后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磨练,受了不少的苦,整日都在为保卫人类的家园而不断地努力着.如今风晨--我唯一的女儿出生了,我实在不想再让她和哥哥们有一样的经历,所以我觉得应该给风晨一个没有丝毫痛苦和挫折的人生之路,你们认为呢?神都很疼爱这个刚刚出生的女娃,他们也是遭受了很多的苦难才成为万人瞩目的神的,所以挫折带来的伤害,他们是很清楚明白的,所以没有经过过于激烈的讨论,一致通过了。
风晨很可爱也很聪明,神都积极地帮助她,哥哥们十年学会的东西,她在五岁的时候就全会了,上帝对她是很满意,只要自己有时间就会给风晨讲故事,带她四处去逛逛,去看美丽的风景.风晨的人生已经注定是没有挫折的,所以她每天都是开开心心地,难受的表情从来不会出现在她那小巧玲珑的脸蛋上.但是上帝总感觉有些不大对劲.哦,对了,有一点忘了说了,风晨特别欢捉弄别人、搞恶作剧,也许是因为别人被捉弄的神情很好玩吧,也许上帝就是因为这个而感到不太对劲的吧。
不知道为什么,在风晨过了十岁生日后,个子再也没有长高了,似乎是拙劣了某种成分,可是就连神界里掌管病痛的医神也不知缺少的是什么万分,上帝为此很伤心,因此在那一段时间身体就差了一点,终于不小心得了轻微的感冒.风晨从来没有见过上帝这个样子,便哇地哭了起来.要知道她从出生以来可是从来没有哭过的啊,一时间,她泪流成海,人间四处流着风晨的泪,因此而给人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病好了,上帝也觉得很奇怪,就连出生都不会哭的风晨怎么会流那么多的泪呢?便找来风晨谈心,想搞清楚空间是为什么,风晨只说了一个字怕.也难怪,风晨一直在上帝身边快乐地生活着,从来没有见过什么异样,也许就是因为太害怕看到上帝发生什么事情,才会大哭。
上帝明白了,自己给风晨的特权并没有帮她,而是在另一种程度上害得风晨变得很胆小,不敢面对生活中丝毫的变化.于是上帝再一次为了风晨召集了众神说明自己要让风晨重新接受生活中的挫折,要让她真正地成为天地间的强人.众神这时也发现的自己的错误,了解要想成为强者,再好的生活的条件也无济于事,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经历挫折,和自己原来一样。
十年后,风晨已经亭亭玉立了,成了上帝的好帮手,能力丝毫不比哥哥们差,同时如此年轻就成了人类心中
最景仰的神之一
所以,人生和挫折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勇敢地面对和接受挫折,才能攀上另一个高峰!
上帝的错误终究没有继续下去,而因此造就了集勇敢聪慧美丽于一身的风晨!
上帝的过错篇二:《丛林热》
是上帝的过错?
看过 这是一篇对电影《丛林热》的评论
首先声明,我不是被上帝拣选的子民,否则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了。
就我所知,根据基督教的教义,人类的原罪是始于亚当和夏娃偷食了伊甸园中的禁果。此后,上帝将他们逐出了那个园子,并且在他们的子孙中制造了不同的语言,以免他们合起伙来建造一个能登天的云梯。真要那样了可了不得,会打扰到上帝的清净。我猜想,在人类中制造不同的肤色可能也是上帝所为,可能也是基于相同的担心。
在那伟大的七天之后,便逐渐诞生和孕育了我们人类的历史和今天。在这样的历史和今天里,人类似乎总是不得消停。我们如此专注而持久地呼唤着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友爱,似乎是因为我们太缺乏这样这些了。
就影片而言,男女主人公固然会由于现代社会中的道德准则对婚外情的排斥而背负压力,但如果没有那个更为强大的肤色差异而带来的压力,则根本无法将其编辑成一个象样的吸引人的故事。这是上帝的过错?这,是值得思考的。
这让我想起来一个朋友曾经告诉我说:他一直记着他母亲说过的一句话“形势比人强”。在这样的情形中,我们可能更愿意看到诸如由于超人(Superman)的及时光临而使局面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让我们对生活又重新充满了希望。然而在影片中却只看到了几乎是最普通的人的最普通的表现,这未免让人在悲伤的同时有些失望。可这正是打动我的地方,如果男主角换成我,我不会比他表现的更好。而这,是值得思考的。当然,导演也给我留下了希望,男配角在怒抗父命又挨了一顿暴拳之后,坚持去找他的意中人。而这,也是值得思考的。
希望我在思考的时候,上帝不要偷笑。
看了一个黑人导演Spike Lee的电影《丛林热》,讲的是美国种族歧视的故事,电影不是简单的表现一种美国种族歧视的恶劣环境,而是展示这种被歧视的恶劣环境反过来对人所造成的深入骨髓的毒害。在一种恶劣的环境下,最巨大的伤害可能并不是你在现实中被剥夺了什么,而是那种剥夺给人心灵造成的深深的伤害。而你常常被非常巨大的伤害而不自知。
贫富差距,城里人和乡下人,黑人和白人,身高长相,专制政治,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荒谬对立等等,这些因素都能在一个恶劣的社会环境中给人的心灵造成深深的伤害。被伤害的人可能会变得敏感,多疑,脆弱,易怒,偏激,怨恨,冷漠,自暴自弃或者攻击性很强。
当你处处疑心提防、在暴怒中争取你的权利,并认为你正在捍卫自己的尊严时,事实上你应经被毁了。你深受伤害的心灵离你本要追求的快乐生活越来越远。面对不公,愤怒或者冷嘲是必须的,但这种愤怒应该是一种发自健康的身心的非常理所当然的愤怒或者冷嘲,不存在深重的压抑、憋屈,和冷漠。
我认为一个人在一个恶劣的环境,恶劣的时代,应该让自己变得更硬朗些,更善于思考一些,排开偏见,明辨是非,如此才能尽量减少种种恶劣对自己心灵造成的伤害而保持健康。否则你将可能变成这个恶劣的环境和时代恶劣而悲剧的一部分。
上帝的过错篇三:《2015年绵阳市公需科目参考答案》
7.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保证和动力
8.生理健康是智力发展和脑功能健全的标志,是确立正确人生观、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基础,是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保证。
9.尊重需求(Esteemneeds),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
10.个人需求的层次内容是由个人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决定的。
11.需要层次理论对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没有启发作用。
1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两个层面
13.积极心理治疗的具体模式和做法有很多,但总的来说其主要作用机制是运用了人的直觉
14.人的直觉是人天生就有的一种本能,是人的自然倾向,也是人最基本的或最原始的心理运算,人正是凭着这种运算而开始自己作为人的生活。
15.无意识心理对人的外在的行为或言语的影响是最有效和最深刻的。
16.积极心理治疗理论发现了东方神话和寓言的心理治疗意义,于是把讲故事作为治疗的辅助手段。
17.主观幸福感是反映整体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种综合评价,它包括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感三个维度。指的是主观幸福中的主要特点中的整体性
18.特质理论又叫从上到下的理论
19.人格特质的概念反映人们对行为与后来事件之间关系的期望,并反映人们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的倾向性
20.人格特质理论把人格认定为是由诸多人格构成的。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
21.1912年,M.魏特曼发表了论文《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着( )的兴起。
A. 内容心理学派
B.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C. 格式塔心理学派
22.日内瓦学派又称( ),是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杰出的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创建和领导的。
A. 格式塔心理学派
B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C. 皮亚杰心理学派
23.认知心理学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这种说法是认知心理学中的( )
24.( )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心理学,它认为只有从人的本质属性,即从人性出发才能正确地阐明人的心理活动、心理结构、心理动力、个性及其发展、心理病理化、临床心理诊断与矫治等问题。
A.认知心理学
B.机能主义心理学
C. 人性主义心理学
25.( )是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富有现代气息,也是目前中国本土唯一原创的心理学流派
A. 机能主义心理学
B.反省心理学
C.人性主义心理学
26.布伦塔诺和胡塞尔提出( )
A. 现象学哲学
B. 反省心理学
C.人性主义心理学
27.( )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和基础
A.生理健康
B. 心理健康
C.心理沟通
28.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会形成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经验与心理特征,因此每个人与其他人的交往都存在一个( )的问题。
A.跨文化性
29.健康的标准:为了加深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还提出了( )条健康标准。
30.需求层次理论有( )个基本出发点
31.( )对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启发作用。
A.个人需求
B.需求层次理论
C.人性主义心理学
32.主观幸福感是反映整体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种综合评价,它包括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感三个维度。指的是主观幸福中的主要特点中的( )
C.相对稳定性
33.主观幸福感产生于活动本身而非活动目标的实现是( )
A. 判断理论
B. 目标理论
C. 活动理论
34.Katja等对芬兰中学生的调查发现,在( )获得的满足和愉快是影响中学生SWB的重要因素之一。
35.( )认为,挑战-能力平衡是引起流畅体验的原因。
A. Csikszentimihalyi
C. Strauman
36.( )——健康与疾病定量测试法,既是精神卫生工作者进仃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或心理卫生咨询的健康与疾病的调查工具,也是精神科医务人员对病人收集病史和检查,以及提供治疗建议的工具。
A.积极心理
B.流畅体验
C.精神测验
37.积极的心理( ),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或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
38.( )是指个体自身所具备的某些特质,能调节或缓和危机所带来的影响
A.内在保护因子
B.外在保护因子
C.心理保护因子
39.在( )看来,爱在最原本的意义上只能是上帝、只能存于上帝。
A.基督宗教
40.在沟通过程中( )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一个环节,比如信息源可能是不明确的、不可靠的,发送的信息没有被有效和准确地编码,发送信息时选错了信道,目标靶没有能够对信息做出信息源所期望的反应等。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
41.理论把需求五种需要,五种需要可以分为( )和( )
42.积极心理治疗的具体模式和做法有很多,但总的来说其主要作用机制是运用了人的( )和( )。
43.特质理论认为,特质(trait)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 ),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 )。
A.有效组成元素
B.基本单位
C.常用单位
44.复原力的特点有( )
A.接受并战胜现实的能力
B.在危机时刻寻找生活的真谛的能力
C.随机应变想出解决办法的能力
45.一旦当我们谈及爱时,爱几乎顺理成章地、不言自明地、并且几乎仅仅被归入于情感的范围,而相对于这一点本。从基督宗教的角度去言说,爱也具有
A.认知属性
B.价值属性
C.情感属性
46.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 ),是做人的( )。
A.道德准则
B.起码修养
47. 生产出复杂的思想并将之予以沟通,执行基本的任务是( )
A.吸收印象
B.加工思想
C.生产语言
48.被吸收的信息将被( )进行判断和评价
A.个人独特感知能力
B.情绪状态
49.从( )﹐到( )﹐再到构念效度﹐可视为一种累进
A.准则效度
B.内容效度
C.表面效度
50.学会善于( )对适应社会发展、维护心身健康却是至关重要的。
上帝的过错篇四:《2014年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第二版(答 案)》
单项选择题
A、良好的个性品质
B、社会适应良好
C、良好的人际关系
A、社会事件
B、个人期望
C、生活事件
A、行为模式
B、个人期望
C、生活事件
█弗洛依德的人格结构包括自我、超我和______。
A、心理适应
B、作息时间的调整
C、消费方式的改变
A、喜欢与人聊天
B、身体疲惫
C、人际关系的疏远
A、心理保健
B、行为协调
C、展示个人魅力
C、对自己和他人
A、理直气壮地表达 B、平静认真的态度 C、考虑对方的感受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B、生理变化
A、糟糕透顶的想法
B、追求完美
C、过于自负
█在合理情绪疗法的ABCA代表______。
A、诱发事件
C、引发不良情绪的根源
A、分裂型人格障碍
B、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C、偏执型人格障碍
█以情感冷淡为主要
A、分裂样人格障碍
B、分裂型人格障碍
C、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B、一般性焦虑障碍
█强迫观念指的是______。
A、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B、外部强加于自己的错误观念
C、头脑中反复出现但又难以摆脱的固定观念
C、精神分裂症
█自我管理能力是影响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社会适应是改变环境以适应个体要求的过程。
█社会适应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个体在社会适应的过程中是被动的无法实现自身的心理需要。错误
█,对自身的各方面很满意。 错误
█职业适应就是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
█职业倦怠总体而言是缺乏职业价值感的表现。
█职业倦怠主要是个人原因造成的不是组织管理的问题。
█职业规划是个人对生活的全方位的规划。
█所有人都应该进行职业规划。
█我们应该和所有的朋友保持亲密关系。
█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要善于表达自己。
█亲子关系的关键是沟通。
█,很少受到父母的影响。错误
█婚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基础。
█同事关系首先应遵守人际沟通的一般原则。
█因为不同的上级个性不同,因此在与上级沟通时也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心与身无法分开,是一个整体,人的心理变化会引起生理上的变化,而生理上的变化也会产生心理的变化。
█情绪的合理疏泄有益于身体健康。
,越早越好。 错误
█对情绪的调节与控制就是对情绪的抑制或压抑。
█我们可以主动选择快乐的生活方式。
█俗话说“化压力为动力”,在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压力越大越好。
█心理压力总是有害的。
█压力越大,工作效率就越高。
█心理压力总是有害的。
█“表演性人格障碍”和“自恋型人格障碍”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强迫症”和“强迫性人格障碍”是一回事。
█每一种精神疾病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
█心理健康的评估是指借助于专业工具的评估。
█每个人都应掌握一些心理健康的日常评估法,以方便心理健康的自我觉察与自我维护。 正确
单项选择题
A、适应能力
B、智力正常
C、身体健康
D、关系和谐
A、平等原则和相容原则 B、讨好原则 C、互惠原则 D、信用原则
█ 工作压力与
A、工作压力大容易产生工作倦怠
B、工作压力小容易产生工作倦怠
C、没有工作压力容易产生工作倦怠
D、工作压力大不容易产生工作倦怠
A、健康的婚姻关系 B、自己当家作主 C、良好的亲子关系 D、和谐的原生家庭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说明在夫妻关系中我们要和谐
A、积极倾听
B、宽容谅解
C、平等互助
D、个性化、社会化
A、尊重而不吹捧
B、请示而不依赖
C、主动而不越权
D、上级说啥就是啥,好坏没自己的责任
A、培养自信心
B、提高抗压能力
C、通过酗酒、抽烟、疯狂购物来忘却压力事件
D、改变不合理信念
A、过度自卑
B、过度自负
C、过度追求完美
D、自我中心
C、知识水准
D、价值观念
A、否认作用
B、合理化作用
C、投射作用 D
、幻想作用
A、情绪低落
B、意向缺乏
C、情感脆弱
D、意向倒错
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
要食物的鲶鱼。
鲶鱼进入鱼槽后,
多项选择题
自己处于紧张与压力之中
A、自卑感或内疚感
B、心身障碍和精神神经症
C、器质性或功能性精神病
D、接受和遵从新情境的社会规范和准则
A、角色适应
B、心理适应和生理适应
C、人际适应
D、能力适应
A、职业倦怠
B、职业兴趣
C、职业能力
D、职业价值观
A、塑造健全的个性品质
B、克服消极的情绪体验
C、正确的评估自己
D、正确的认识他人
C、给部下更大的自主权,共同探讨,提出对策。
D、让部下提出疑问。
A、情绪低落
B、脾气暴躁
C、思维迟缓
D、运动抑制
C、第一印象不会形成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倾向性,因而不必在意
D、刻板印象都是消极的,应该避免
A、了解自己的情绪
B、驾驭自己的情绪
C、识别、接纳他人的情绪
D、调控他人的情绪
A、自我认识上有问题
B、自我评价上有问题
C、社会比较不妥当
D、自信心不足
█ 专业技术人员对自己专业角色的认同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 职业适应水平是指一个人一生职业适应的程度。
█ 压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
█ 沟通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部,一方听。错误
█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
█ 自我评估法是进行心理健康评估时常用的方法之一。
█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
█ 成就动机高的人喜欢做一些容易的工作。
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双重压力
d(社会比较与个人期望
f(个性特征)
1目标专一 2低姿态入手 3灵活动态的适应 4能力替代或补偿 5维持和培养职业兴趣。
单项选择题
D、社会适应上
A、讨好原则
B、命令原则
C、平等原则
D、补偿原则
A、平等相处、互敬互爱
B、宽容忍让、信任尊重
C、妒忌猜疑、虚荣怯懦
D、建立和谐的性生活
A、支持性倾听和记忆性倾听
B、主动倾听和被动倾听
C、反馈倾听和无反馈倾听
D、鼓励倾听和不鼓励倾听
C、赞美就是恭维
D、赞美就是为了让别人感激我
为了预防心理障碍,个体采取自我调整措施,可以通过训练提高自信心,哪些方法对培
A、关注自己的优点
B、积极地自我心理暗示
C、学会奖赏自己
D、对自己说:!”
A、挑选最难的那一件
B、挑选最容易的那一件
C、挑选中等难度的那一件
D、寻求老板的意见以避免老板对他的可能的负面评价
“走极端、以偏概全、消极思维、敏感多疑、自卑心理、自罪自责、自我评价过低”主
█ 某34岁的男性,每天早上穿衣服,要按照一定的次序,稍稍感到不合适,就要脱下来从新再穿,
A、强迫观念
B、强迫行为
C、刻板行为
D、冲动行为
█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我催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力了,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 “唉
,”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任蜗牛往前爬
,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我忽然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原来上帝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根据上面的
案例,下列论述哪项是正确的
A、认知可以影响改变情绪
C、适当的放松对维护身心健康并不是必需的
多项选择题
A、自卑心理
B、自负心理和虚荣心理
C、空虚无聊
D、报复心理
A、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
B、对社会各种角色的适应
C、自己、他人、社会
D、对社会活动的适应
A、职业角色认知
B、职业期望值
C、职业能力和职业环境
D、个性特征
A、平等交互原则
B、功利原则
C、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D、情景控制原则
A,不要有亲疏之别
C、多“建议”多“命令”
D、批评应对事不对人
A、自我评估法
C、晤谈法(交谈法)
A、直截了当,想批就批
B、要注意适当的场合
C、要从赞赏开始
B、能使宣泄酣畅淋漓
C、阻碍创造力的发挥
D、可能导致各种神经症
A、改变生活情境
B、倾诉、哭泣
A、加强身体锻炼
B、必须了解各类心理疾病的一般性病理性知识
D、少与人交往
█ 自我悦纳是培养健全自我概念的核心和关键,它有三层含义,接受自己的全部,无条件接受自己,喜欢自己。
█ 职业适应是指个人与某一特定的职业环境进行互动、调整以达到和谐的过程。正确
█ 压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呈U型。
█ 与上级沟通时,应该持有的基本态度是领导说啥就是啥,让怎么着就怎么着。错误 █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 小李总是抱怨、否定、指责自己,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夸大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感到自己处处低人一等。他存在的自我意识偏差类型是过度追求完美。
上帝的过错篇五:《信仰问题解答》
中国学人培训材料
信仰系列①
信仰问题解答(一)
第一课 上帝
是否有上帝?
如何证明上帝的存在?
如果有上帝,上帝是谁?
第二课 圣经
圣经真的这么可信吗?圣经是人的著作吗?
圣经的手抄本可靠吗?
圣经的神迹和预言可信吗?
圣经说:“世人都犯了罪”,我从未作奸犯科,为什么就称我是罪人?
为什么一个人信主之后还会犯罪?
我如何避免犯罪呢?
第四课 耶稣
耶稣是神话?真有其人吗?
先懂再信,还是先信再懂?
什么叫做“信”?
第六课 心理寄托
基督教信仰是一种心理寄托吗?
一、心理现象
二、心理需要
三、心理创造
四、心理效果
五、内心的改变
第七课 基督教的独特性
基督教有何特别之处?
基督教强调,宇宙是独一的神所创造;既是如此,为何仍有许多人不相信基督教?
宗教都有崇拜的对象,为何基督教反对人崇拜所谓的“偶像”?
史前文化披露人类早期的宗教活动,这说明了宗教在历史中不断演变的事实。请问基督教是否也有类似宗教演进的过程?
信仰基督教是否会抹煞人的激情与灵感?
基督教信仰所产生的敬虔情愫,和崇拜时肃穆的气氛,是否可以与客观的事实毫不相干?
第八课 科学与信仰
科学与基督教信仰的关系是彼此对立?互不相干?或可以相辅相成呢?
一、什么是科学
二、什么是信仰
三、科学与信仰的关系 答案
第一课 上帝
第二课 圣经
第四课 耶稣
第六课 心理寄托
第七课 基督教的独特性
第八课 科学与信仰
进行信仰问题解答前,首先需要提出:讨论信仰问题是有局限性的。因为无论提出问题或解答问题,都是在理性的层面上,而信仰是灵性深处发生的。但讨论又是必要的,因为讨论过程就好像清路机,将一些似是而非的偏见、成见、短见揭露出来清除掉,目的为要引人走向神,走向真理。对中国学人来说,这种讨论尤为重要。只是我们在讨论中要清醒知道,信仰并非知识、学问,而是心灵的感动,最后还是要倚靠圣灵的带领,以祷告、关心、爱心的手将人引到神面前。 第一课 上帝
是否有上帝?
我是大陆赴德的留学生,看到身边有不少朋友变成了基督徒,有信仰作为精神支柱,我很羨慕。可是真的有上帝吗?我为什么从未见到?怎么能让我们这些无神论者相信上帝的存在呢?
没有人能真正证明有一位上帝的存在──我是指,用人们通用的定性定量分析及完整描述的方式。我没有能力叫神现身给你看:头上发着光环站在你面前,使你得以用肉眼看见──除非上帝自己愿意。
可是,是不是不能用这种方式证明的事物就不存在,或不可信呢?我看未必。当你的女儿要你证明你“爱”她的时候,你完全无法用“科学”的方式向她证明:你既不能把你的“爱”从心里掏出来放在手掌中端给她看,也不能当面把“爱”放在天平上秤秤,好让她看到刻度真的有变化。你只能提醒她:上一次你划破手指时我是如何心疼地把它含在嘴里;前一个星期你想吃某种冰淇淋时我跑遍全城为你买;两个月前你生病时,,,,你的女儿多半会被你说服。为什么?因为这些证据虽然仍不足以严格地证明你爱她,却似乎都极其偏向那一方向。
在“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上也是如此。举头仰望广袤的穹苍,你看到了什么?璀璨的星空、秩序井然的宇宙;低头俯视内心,你看到了什么?爱和道德律;再转头看看周遭:自然界各按其时成为美好,人类社会中虽有邪恶,但正义最终
得到伸张,善良总有报偿,,,,这一切是否已使你认识到,这个世界不可能是偶然的,这个世界有目的、有理性、有公义,还有爱,,,,黑洞收缩和粒子碰撞产生不了这些属性,这些美好肯定是一位超越的创造者赐予的。
如何证明上帝的存在?
上帝看不见,摸不着,不能用科学证明,我凭什么相信神?
上帝是否存在,确实不能用科学实验的方式来证明。不过,这既不是上帝的过错,也不是科学实验的过错,而是那些决定把科学实验作为手段,检测上帝是否存在的人的思维方式出了偏差。
科学实验的对象是什么?是物质世界;科学分析的基础是什么?是人的理性。
可是,上帝是什么?不管是信还是不信的人,都会同意上帝这个词即代表超越人和自然界的神的含义。神超越物质,也超越人的理性和智慧。换句话说,神根本不属于科学证明的范围。所以,想用科学证明上帝,简直像用嗅觉判断色彩──用错了器官啦!
又有人说,既然上帝看不见、摸不着,又无法用科学证明,我总不能闭着眼睛信吧?我凭什么信神呢?
凭你的心灵啊!看东西用眼睛,听声音用耳朵,认识上帝要用心灵──那才是正确的器官。你虽不能用科学去证明上帝,却可以用心灵去体验神。
你可以去读圣经──不是像以往一样抱着先入为主的态度,而是为了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基督信仰。你还可以去教会和团契,听听基督徒的见证,增加一些对基督徒信仰生活的感性认识。或许有一天,你忽然感受到:如果有这么多和我有相同文化背景、同等知识程度的人,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经历上帝,那么我也能!
那时,我就会建议你,不妨做这样一个探索式的祷告:上帝啊,我看过了圣经,也听到了不少基督徒的见证,我希望能更多地了解祢、体验祢,求祢按照祢的方式来启发我。
我相信任何人只要不固执地一昧拒绝,上帝的光就必会照进他,把他的心充满。
如果有上帝,上帝是谁?
我接触到“上帝”这个词已经有不少日子,好像对基督徒而言,“上帝”就是“完美”和“全能”的代名词。“上帝”真的是这个含义吗?真有这样的上帝存在吗?
你说得很对,上帝代表了“完美”,代表了“全能”,代表了一切“好”的东西。倘若“上帝”不是这个含义,倘若上帝也和人差不多,有好的方面、有坏的方面,有的事情能做、有的事情则力所不能及,我们还敬拜神干什么?人世间
从来没有产生过完美和全能,人却创造了这些词、心中有这样的概念,为什么?就是因为人的灵性知道,完美与全能是存在的,在上帝那里。
上帝是谁?神的本体可以透过神的名字“耶和华”(Yahweh)表现出来。神宣称说:“我是我所是的(I'm who I am)”,意即“我是自在者;我是自有永有的。”
上帝的本质是灵,是至高神圣的灵,神被称为万灵之父。耶稣在向撒玛利亚妇人形容神时说:“神是灵,所以拜神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神。”(约四24)
神是无限的。神是宇宙万物的创造主,所以神超越所有被造物之上。神既不受自然规律,如生与死的束缚,人类也不能单靠逻辑思维理解神。神在时间上是“永恒”的,在空间上是“无所不在”的,在知识上是“无所不知”的,在能力上是“无所不能”的。这已经完全超越了人的感性和理性经验范围,所以人认识神光靠理智是不够的,还要凭信心。
我们常说上帝是有位格的,意即神是有自觉性、自决性、有智慧的生命本体。神有很多属性,例如圣洁、慈爱、公义等,神的每种属性,可以说是由神子民的处境引发出来,神藉以彰显自己。例如,在人的痛苦中有神的怜悯,在人的不配中有神的慈爱,在人的灾难中有神的恩典,在人肯忏悔时有神的宽恕,,,,。因此,上帝属性的内涵是无限量的:神的恩慈不会多于神的公义,神的怜悯不会少于神的圣洁,,,,因为神有全然丰盛的本质。
“上帝是谁?”这个问题与我们无关吗?不,上帝既超越我们之上,又贯乎我们之间,也住在我们之内。“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神。”(徒十七
28)你如果用心灵和诚实呼求神、敬拜神,必能体尝神丰盛奇妙的本质。 ■ 作业:
一.请从罗马书一章;希伯来书一章;诗篇十九篇;约翰福音十四章;约翰壹书四章和提摩太后书三章的经文中,找出哪些经文指明人认识上帝的几个途径:
1. 从大自然的奇妙
(罗一;诗十九)
2. 从圣经的启示
(来一;提后三)
3. 藉耶稣基督
(来一;约十四)
4. 从认识人性的败坏
5. 从基督徒的爱心和行为
(约壹四)
二.若有人向你提出:“上帝能不能造出一块神自己也搬不动的石头?”这问题,你要如何回答?
第二课 圣经
圣经真的这么可信吗?圣经是人的著作吗?
我看到圣经在基督徒眼里有绝对的权威,不仅口头引用,而且内心百分之百地相信。圣经真的有这么可信吗?圣经明明是人写的,为什么说是上帝的话?当今有不少信教的人根据圣经预言要坐飞碟升天、耶稣何日再来,都一再失信。可见圣经里预告的,也不那么准确啊!
“圣经可信吗?”这个问题,是基督教信仰中最具根本性的问题之一。因为圣经对基督徒而言,不是有空时才翻看的消遣品,而是生命的基石,是我们行事为人的准则。若不搞清真假就信,岂非迷信?而事实上,探求的结果是:越探越真,越想越信。
让我们来看看圣经是怎样成书的。
圣经分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旧约有三十九卷,新约有二十七卷,共六十六卷。考古学证明,旧约完成于耶稣诞生前数百年至千年,例如摩西五经(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完成于公元前1400年左右,新约则完成于公元一世纪末,所以新、旧约的写作历时1500年左右。
圣经中的各卷书均是独立写成,写成后即在各犹太会堂及基督教堂传读。到了公元前250年左右,犹太大祭司以利沙从犹太十二支派中各选出六位译经长老,聚集在亚历山大城,将希伯来文旧约译成当时流行的希腊文,这就是著名的七十士译本。到公元70年,当圣城耶路撒冷将被摧毁之际,犹太人召开了高级会议,正式确立旧约正典三十九卷书。而在公元382年及公元397年的两次著名会议上,则确立了新约正典二十七卷书的地位。
圣经的执笔者有四十几位之多。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职业、身分也不同。有的是政治、军事领袖,有的是君王、宰相,有的是犹太律法家,有的是医生,还有渔夫、牧羊人和税吏。有的写于战争危难之中,有的写于太平盛世之时;有的完成于皇宫内,有的则在牢狱或流放的岛上,,,,。这些在时间上跨越了千年的作者们,并不知道这些书卷日后会被汇编成册,成为新、旧约正典。然而,当人们把这六十六卷书汇在一处时,这些跨越时空写成的作品,却呈现出前后呼应、和谐一致、浑然一体的风貌来,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穿过千年的时光,操控着每位作者手中的笔,使这些作品,超越了作者身为“人”的有限性,成为宏篇巨著圣经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这奇特的连贯性、整体性,恰好表明了是神的手在操纵一切,是神的灵贯穿始终。
因为新、旧约六十六卷书的写作、收集过程均涉及到人的方面,所以似乎人是圣经成书的关键。但实际上,圣经的内容是神默示的,神藉圣经启示自己。新、旧约各卷书的作者在神的灵促动下,以各自的特色和风格、却是不折不扣地写出了神的话。所以这六十六卷书写成时就是正典了,而且神的子民、各地的会众早已公认这些著作是神的默示。人的订定,只是一个公开的“正式追认”。 圣经的手抄本可靠吗?
老说圣经是神启示人所写的,但今日所看到的圣经已不是当年作者的原稿,而是根据手抄本印成的,我们怎能确知圣经在漫长的传递过程中,没有掺进千万个有意与无意的错误?
在圣经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印刷术尚未发明,一切都靠手笔抄写在蒲纸或动物皮上。古犹太人写圣经时极其慎重,如要抄写一卷书,先要计算该书有多少字,抄时一发现错处,全书都要烧毁。他们如此小心翼翼,以至今天圣经仍能保持全貌。
1947年的一个春日,一位名叫穆罕默德的牧羊人,在死海附近荒凉的昆兰(Qumran)废谷附近,因追寻迷路的山羊而偶然察觉到一个从未见过的山洞。出于好奇心,他随意地将一小石块抛入山洞,岂知远远传来瓦瓶打碎之声。他匆忙找另一位牧羊人同往洞穴,在黑暗之中摸索,竟然找到几个高达二尺的古旧瓦瓶。原来瓶内收藏有形如小木乃伊的卷形物。
这两位牧羊人辗转将寻获的皮卷带到伯利恒城,准备用二十英镑卖给一位古董商,但却遭到拒绝。
后来,他们得到一位叙利亚商人的指引,将其中四卷卖给马可寺院的撒母耳主教,另外三卷卖给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苏勤尼(Sukenik)教授。当时正值巴勒斯坦爆发以色列独立战争。撒母耳主教拖延至1948年2月才找到耶路撒冷美国东方研究学院的特勒费(Trever)代理院长。后者说服主教让他将全部古卷摄影,把照片寄给举世闻名的考古学家威廉奥伯莱(Albright)博士。他很快就认定瓦瓶里原来收藏有历史上最古老的圣经书卷。这些书卷是在主前二百年至主后六十八年由死海岸边的一班古修士手抄的希伯来文经卷。
1953至56年间,考古学家继续在昆兰十一废谷中找到了五百多份希伯来文古卷。除了以斯帖记外,所有旧约圣经古手抄本都被发现了。
死海古卷的发现,不但使我们知道今日我们所拥有的圣经,与耶稣出生前所用的圣经完全一样,更确定了圣经在过去的传递过程中,没有参插任何人为的错误与删改。
圣经的神迹和预言可信吗?
很多人不相信圣经,是因为圣经里记载了许多神迹奇事:童女生子、死人复活、五饼二鱼……。“这简直是荒诞。”你也许也会这么说。
且慢,当你说这话时,你是否意识到,你在逻辑上犯了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你根据自己不能行神迹、周围的人不能行神迹,便推论出“神迹可能不存在”,继而推论出上帝也不能行神迹的结论来。这样的逻辑思维,你看是合理的么──尽管或许有千千万万个人都采用了这种思维方式,却恰好反应了人本身的有限性。神迹就是神的作为,在神岂有不可能的事吗?
“天地都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可十三31)许多世纪以来,圣经饱受质疑和反对,著名学者兰姆说过:“没有任何一本书,像圣经这样被宰割、被考察、被查缉、被诽谤,,,,。有哪一本书曾经经历这么多的集体攻击?人对其
中的每一章、每一节、每一行、每一个字都不肯轻易放过?然而,如今圣经仍为数以千万计的人所爱、所读、所默想、所传扬,而且乐此不疲。”
圣经的真实性,还从它预言的多样性、准确性和独特性表现出来。圣经中每四节经文中就有一句是预言性质的,另外还有一千多个独立的预言。上帝藉众先知预言个人、民族、城市、国家几百年、几千年之后的事,而这些事在历史上都验证了。我们只举一个例子作详细说明:
地处地中海东岸的古城推罗,曾是世界著名的航海、商业中心。由于当时的居民腓尼基人罪大恶极,神通过先知以西结预言说,推罗城将受到多国的攻击,财物被掠,城垣、房屋被毁,城中的石头、木头、泥土都将被抛在水中,使之成为净光的磐石,作渔夫晒网的地方。(结廿六)同时,明确说明此城不会重建:“我必叫你令人惊恐,不再存留于世;人虽寻找你,却永寻不见。这是主耶和华说的。”(结廿六21)
果然,推罗后来先后被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及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攻破,老城的土、木、石均被抛入海中筑堤。风雨洗刷后,昔日奢华的城市只剩下裸露的磐石,终成为渔人晒网的地方。后来推罗城虽有重建,但很快又遭覆灭。公元1291年被回教军征服、摧毁,推罗城从此永远消失了。从尼布甲尼撒攻城(公元前587年)算起,历经一千多年的沧桑,圣经中对推罗城的预言完全应验了。
这是一个极不平常的预言。首先,预言一个城市不得重建是十分冒险的,因为很多城市被毁后都重建了。其次,古推罗城中有一个叫瑞斯兰(Reselain)的大泉水,当初全城的淡水全靠它供应。如今此泉仍源源不断涌出泉水,直流到海里(有人估算每天大约一千万加仑)。这些淡水足够免费供应一个现代化大城市的需要,是建筑城市最理想的地方,因此推罗城重建的可能性相当大。如果推罗城被重建,预言就落空,圣经也就不那么可信了。然而,今天的古推罗城仍是一块供渔夫晒网的净光磐石。第三,在预言推罗的同时,先知以西结还预言了地中海东岸另一座古城西顿的命运,“使血流在他街上,被杀的必在其中仆倒,四周有刀剑临到他,人就知道我是耶和华。”(结廿八23)后来西顿果然屡遭刀剑、血腥。但神没有预言西顿要被消灭,故西顿劫后重建,到1975年时有四万多人口。这两座古城相距仅几十哩,圣经预言的精确和准确性,确实无与伦比,令人敬畏。
旧约中还有关于耶稣基督的三百多个预言,在新约时代,无一差错地应验在耶稣一人身上。圣经预言的种类之多、时间跨度之大、准确性之高,是远超过人的智慧。圣经中的预言,若有一处错误,都能成为人的把柄,被攻击为不是神默示的。可是,至今,还没有人找出这样的错误──因为上帝不会出错。
至于那些称耶稣将于2000年降临地球,本世纪人类将要毁灭,人可以用服毒、坐飞碟或蹈海的方式升天的种种说法或做法,都是没有圣经依据的。有的是误解,有的则是误入歧途了。
一.旧约圣经中有关耶稣基督的预言,共有333处。请找出其中有关耶稣降生的地点、童女怀孕、受苦及死亡的经文。(参看弥五;赛七及赛五十三)
二.圣经对你个人及历代的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第三课 罪
圣经说:“世人都犯了罪”,我从未作奸犯科,为什么就称我是罪人?
谈到罪,很多人会理直气壮地问道:“我不偷不抢,没有杀人、放火,从未被判刑,何罪之有?!”从世俗的观点看,此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没有触犯社会刑律、或触犯了但未被他人发现、甚至虽然触犯了刑律而出庭受审,却因律师辩护有方而推翻起诉的,都算无罪。人们这里所讲的乃是刑事犯罪(Crime),然而圣经中所讲的罪远较世俗罪的含义深广。
圣经中讲的罪,按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的含义都是“未中鹄”,或射箭没有射中红心;也就是说,所谓罪,是指人无法完全达到神的道德标准。神对人在道德上的要求,集中体现在以色列的伟大先知摩西从神那里领受的十条诫命:耶和华是唯一的神;不可拜偶像;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当记念安息日;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别人的房屋、妻子、仆婢、牲畜并他一切所有的(参见出廿2~17)。
新约的作者指出,“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雅四
17)在这种意义上,应该做的不去做,是消极地在犯罪,即亏欠就是罪。这些作者也指出另一种犯罪的表现,“凡犯罪的,就是违背律法,违背律法就是罪。”(约壹三4)这种罪乃是人用言行直接对抗神的诫命,是所谓“积极犯罪”,如,不顾许多确据、故意不信神,和一切恶行和不义。使徒保罗尖锐地指出,“他们既然故意不认识神,神就任凭他们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装满了各样不义、邪恶、贪婪、恶毒,满心是嫉妒、凶杀、争竞、诡诈、毒恨,,,,。他们虽知道神判定行这样事的人是当死的,然而他们不但自己去行,还喜欢别人去行。”(罗一28~32)
平心而论,谁能说自己与这些消极和积极的罪不沾边呢?达不到神的道德标准的人,虽不一定触犯世间刑律,在神眼里仍是罪人。
为什么一个人信主之后还会犯罪?
信了耶稣,圣灵内住,新生命就开始了。这新生命是圣洁的光,将旧生命的龌龊照得一清二楚。每当旧生命凭着巨大的惯性蠢蠢欲动时,新生命立即敏锐地觉察到,并且尽力制止。但是,人若不像活祭一样,已经全然献给了神,新生命在自己里面难免弱小,旧生命有可能从意念到行为,重新犯罪。这时,会有十倍百倍于信主前的罪疚感发生;这是好事,这是新生命的能力,是圣灵的声音。接下来,一个顺服圣灵引导的基督徒,会以十倍百倍于信主时的敬畏痛悔之心,重新认罪悔改;而一个不顺服圣灵引导、却用“犯罪难免、无妨救恩”来自慰的基督徒,就会失去痛悔的心;即便认罪,也清淡许多。显然,前者旧生命发作的能力会越来越小,新生命的活力会越来越大,直至成为“新造的人”;而后者久而
久之,就只能活在“难免犯罪”的境况,在新旧两种生命之中痛苦挣扎;更有甚者,实际上只是活在旧生命的样式中。
我如何避免犯罪呢?
一个基督徒,罪性仍在,它指挥旧生命(旧的知、情、意),滋生罪念。罪念一生出来,圣灵的亮光立即就会认出:这是罪念!并命令说:不要顺从它!于是,战斗在这里打响。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一般情况下,只要顺服圣灵,罪念就会败北、消失;当罪念来得突然而强大,我难以平静自如地对付时,便立即转心向神(不再面对诱惑者),祷告,让主耶稣来掌控自己。我体会这正是保罗在罗马书七章结尾表明的经验。到第八章,保罗便确知自己是靠着主耶稣,顺从了圣灵的律,败坏了属乎肉体血气的律。
一定有人想起主说“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主在这里强调的是,罪念也是罪,要把罪念当成罪行去对待,因为不被战胜的罪念必然产生罪行。胜过罪,不是指消灭罪性,如果是这样,无人能胜过罪;胜过罪,是说战胜罪念,消灭罪行。所以,一个真正的基督徒,第一,绝对不犯罪行;第二、靠神战胜罪念(罪念日见寡淡,心灵日见纯净);第三、恨恶警觉罪性。
保罗写了他与罪念的争战和得胜;耶稣在旷野时,魔鬼也是将试探的意念放在神心里,却被神战胜了。记得有两个大陆姊妹说,罪念就是魔鬼的试探,只要严肃对待,靠神的话来拒绝,就是得胜了。
基督徒若允许罪念长成罪行,就是明知故犯,后果惨重。主曾说要“将绊倒人的沉到海里”,又说“亵渎圣灵的不得赦免”。基督徒的罪行,常常是在罪念滋生时,听到却不遵从圣灵的命令,以致酿成行为,结果是将别人、尤其是慕道朋友绊倒;因为他的罪已经由内向外、由隐到显,不仅向神败坏、也向人败坏了。 ■ 作业:
一.读完本文后,请列出圣经论及“罪之基本定义”的经文。
二.请从新约圣经罗马书找出保罗教导“如何战胜罪念”的经文。
第四课 耶稣
耶稣是神话?真有其人吗?
真有一位耶稣──上帝的儿子──在历史上出现过吗?抑或是后人的杜撰、想象?
耶稣在人类历史中出现过吗?尽管不同立场的人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回答,但是,我们可以找到大家都认同之处,作为起点,讨论这个问题。
首先,一般的历史学家和西方人,根据(一)罗马史学家的证据;(二)犹太人的证据;(三)考古学的证据,都同意:根据史书记载,在大约二千年前,有一个出生在犹太的伯利恒城,又在拿撒勒城居住过的人,名叫“耶稣”,神确实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存在过;而且后来世界各国把神出生的那一年,规定为公元元年。其次,我们也知道神必定是一位超常出众的人,否则神的影响力不会持续这么久、范围这么广。第三,神在耶路撒冷被罗马人处死。第四,也是毫无疑问的,神的跟随者成立了一个新团体,开始传福音(即“好消息”)。这福音是关于耶稣所说的话和做过的事。
所以,我们同意耶稣存在过。这在今日已证据确凿,毋庸置疑。
若是耶稣真有其人,那么神顶多是伟人、圣人或是像神的人。怎样会自称是神,又说是神的儿子?这不是“神话”吗?
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中,“人”与“神”的位格界定是十分含糊的。“人”可以“神格化”,以至于可以代替神的位置;同样,神也被人为地“人格化”了,神似乎成了可以被人随意评判的对象。这种特殊的文化背景造成了相当多的人在认识神时的困扰。
若耶稣仅仅是一个品行高尚的人,而不是神,那么,接受神或不接受神就都没有什么关系了。世人所缺少的不是“榜样”,乃是把“善”活出来的那种生命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不是哪一个“人”可以加给别人的,而是神生命中的一种“特质”。一个接受了神的人,生命中就有了神加添给他的“特质”,他就能或多或少活出神的样式。
耶稣在世时,身份卑微,神是个木匠,可是神却影响了整个人类历史,改变了无数人的生命。这个世界上有大约百分之七十的著名科学家是神的信徒。若神不是神,这一切就太不可思议了。
耶稣是神的儿子(“儿子”在原文有两个字:① teknos──指从父母而生的孩子;② huios──指承受产业的后嗣。圣经每次提到主耶稣时都是用huios,从不用teknos)。神死后三天复活,这是历史上确曾发生过的事情,证明这件史实的人证、物证俱在。远的,有圣经为证,有亲眼见神复活的门徒为证;近的,有无数基督徒生命生活的见证。耶稣当年只有十二个门徒,如今神的门徒遍及全世界。世界上有哪一个人有如此大的影响力?神是人,一个卑微的木匠?还是神,一个主宰全人类的超自然的力量?哪一个答案更合理呢?
因此,耶稣自称为上帝的儿子,说人们看见神,就是看见了上帝。这意味着只有三种可能:一.耶稣疯了;二.耶稣是一个骗子;三.神确是真神。
但是,疯子不会有清醒的头脑、超人的智慧及正确的逻辑,讲出那些哲学家都想不到、却连最底层的劳苦大众都听得懂的道理来。同时,人们也很容易辨别一个人是否精神错乱,或心态不平衡。可是,和耶稣同时代的人中没有任何人认为神疯了,或称神为疯子,没有人因神是“疯子”可怜过神。罗马当局按清醒人的标准审判神,神最后也以一个清醒的人的形象被处死──而一个疯子,是不必受这些苦的。
上帝的过错篇六:《浅论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理论》
浅论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理论
一、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理论
奥古斯丁认为自由意志是上帝创造的,因为上帝创造的东西都是善的,因此自由意志也是善的。“一切善的事物,无论大小,都来自于上帝,自由意志也是一种善,也是来自于上帝”。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所以人可以自然而然地过上正当的生活,追求一种智慧而又幸福的生活。换句话说就是上帝把自由意志赐予人类是为了让人类有能力按照自然事物的必然性去生活,从而能够成为真正的人。
奥古斯丁还把善分为三个等级,“小善”、“中善”、和“大善”。自由意志是属于“中等之善”,它既不同于拥有德行的“大善”,也不同于物体之美的“小善”。但是又因为人由于选择的自主性,这种中等之善会趋向于德行、真理、智慧等大善,也可以堕落为沉迷于肉体和金钱等欲望的小善。
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理论还和罪恶联系起来。奥古斯丁认为人的意志虽然是上帝给予的,上帝给予的是善的,但是这并不能避免世界上存在罪恶这种事物。不仅人的善与自由意志相关,人的罪恶与自由意志也有关。但是同时他又认为虽然人的自由意志是上帝赐予的,但是罪恶却不能因此而归结于上帝,反而可以认为罪恶是对上帝赐予的善的一种背离。
那么既然上帝赐予的自由意志是善的,而罪恶又与自由意志相关,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罪恶呢?奥古斯丁在他的《论自由意志》中给出了答案。罪恶并非是来自与上帝,而是来自于人的自由意志的选择或者应该说是决断。虽然上帝赐予人的自由意志的本意是让人过上正当的生活,但是因为在人有了自由意志这种能力之后,他也可以滥用自由意志,使自己沉迷于各种各样的欲望之中,然后去为恶。所以罪恶并不是上帝的错误,而是因为人并没有体会到上帝赐予自由意志的苦心,却反而滥用了上帝的这种恩赐。因此在上帝给予与自由选择之间,上帝给予并不是罪恶的原因,只有自由选择才是罪恶的原因。
二:与康德的自由意志理论的比较
在奥古斯丁对自由意志的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之后,康德也对自由意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康德的自由意志有自我决断或自我选择的含义。这是有其合理性的”。康德的自由意志理论是与实践理性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人的自由决断不是任意的决断,而是建立在实践理性基础之上的决断。“在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将自由决断与消极自由和意志他律联系在一起,而自由意志与积极自由和意志自律联系在一起。”这就意味着康德的自由意志不是简单的自由意志,而是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自由决断,另一个则是自由意志。对于康德的自由意志来说,实践理性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自由决断的基础是一般的实践理性而自由意志的基础是纯粹的实践理性,两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统一于意志这个概念之中。
那么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理论与康德的自由意志究竟有何不同之处呢?
首先:两者的来源不同。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是来源于上帝的,是上帝赐予人类的一种最求正当生活的能力。因此可以说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带有神学的色彩。而康德的自由意志是来源于实践理性的,实践理性是产生自由意志的基础,没有实践理性也就无所谓自由意志。因此当人们利用自由意志行为之时,并不是任意的、感性的,而是一种理性地选择性行为。所以说康德的自由意志理论是带有理性色彩的。
其次,两者的内涵也有区别。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是上帝赋予人们追求幸福和智慧生活的一种能力,自由意志是善的,但是由于人的不良的滥用会导致恶的结果。而康德的自由意志则不仅仅是自由意志,康德的自由意志包括自由决断和自由意志,两者都具有理性的特点。但是两者又不是完全分离的,是相互联系的,自由决断是自由意志的前提,自由意志又会是自由决断的根据。
最后,两者与恶的关系也不一样。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会导致恶的结果,自由意志是
中等之善,它会引导人们走向德性、真理的大善。但是同时因为自由意志是可以自主选择的,有些人会因为不正当的滥用自由意志而走向恶。在康德的著作中并没有清晰地阐明自由意志与恶的关系,但是可以推导出来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人的自由决断具有理性的决断,这种判断不同于冲动的感性判断,是经过思维和分析之后的一种判断,所以这种自由决断来自于实践理性,经过实践理性是的这种决断不断地理性化,最后这种自由理性要受制于道德自律。因此,康德的自由决断是一种高级的理性的决断,所以这种自由决断而导致人为恶。 三: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理论之中的矛盾
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理论对于伦理学和哲学有着重大的意义,但是不难发现其自由意志的理论也有不完满之处。奥古斯丁说恶是人的自由意志滥用的结果,不是上帝的过错。在奥古斯丁的晚期,其似乎也认识到了自己的理论的一些不足,做出了一些更正,把自由意志的作用严格地限制在恶的起源问题上,而将其他的都说成是上帝的预设。他强调:“探讨恶之来源是一回事,问我们如何能回复到原来的纯真或达到更大的善,则是另一回事。”比如说,既然上帝是全能的,既然上帝能预设所有的事物,为什么上帝在直接赐予人以善的同时也给予人不为恶的能力?这样人岂不是能够生活得更加幸福?再者,奥古斯丁提出,恶是人们对自己的欲望的放纵的结果,是对俗世之事追求的结果,也是人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那么人为什么要进行这种选择,也就是说意志为什么要在善显然更有利于人的生活选择的情况下选择为恶呢?这些问题奥古斯丁都没有给出理想的答案,而是将其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为意志本身,却不在对其溯本求源。由此可见奥古斯丁对于其理论的一些矛盾之处进行了有意地回避,他并没有提出实质性的回答。在探讨了自由意志是恶的本源之后,没有再对自由意志选择的原因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奥古斯丁虽然用自由意志理论解决了恶的来源的问题,但是却无法解决这种自由意志与上帝赐予的善的自由意志为何不能统一的问题?这就是奥古斯丁的自由意志的矛盾之处。正是因为奥古斯丁是将其理论的起点归结于上帝,而他自己又说上帝是完满的缔造者,所以当其理论为恶——一种不完满的意志作辩护的时候,自然就会引起很多人的质疑,而这种质疑也因为其上帝的预设而成为回答不了的质疑。所以奥古斯丁最后只能将他人这种无限制的追问归结为没有意义的追问了。
上帝的过错篇七:《上帝的律法》
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上帝的过错”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原文地址更多相关文章注:上帝的过错一文由免费提供,来源于网络。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否则因《》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
最近更新热点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帝真的存在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