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对对中日甲午战争的看法法为什么不同

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中国近30年来甲午战争研究综述
对于甲午战争本身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近30年来,中国的甲午战争研究视“不断拓宽,研究逐渐深入,在不同时期形成了数个研究较为集中的领域,无论从研究方法、研究视“,还是从史料发掘,观点创新,都涌现出一大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今天的甲午战争研究不仅仅限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抑或中日关系史研究,已延伸、扩展到地区史乃至世界史研究领域:一方面,在传统上以中日关系史为切入点的研究基础上又增加、涵盖了近代东北亚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诸多层面,从而使甲午战争研究多维化;另一方面,研究理论与方法呈多样化,除使用传统实证史学、比较史学的方法外,还多运用现代化理论、国际关系学、地缘政治学等相关专业的理论方法进行了交叉研究。
Abstract:
The Sino-Japanese War is a turning point in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China and other Northeast Asian countries.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has been a focus of academic attention. In recent 30 years, scholars in this field have been widening their visions and the studies become more and more intensive. Especially in recent 10 years, a large number of valuable researches have emerged. In brief, nowadays the research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is no longer limited into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or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It has been extended to the field of regional history and even world history. At the time of the 120th anniversar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we try to sort out and summarize the important research findings of the last 30 years,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progress of Chinese scholars' studies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and also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ZHANG Xiao-gang
ZOU Sheng-ying
作者单位:
大连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袁辽宁 大连 116622
年,卷(期):
Keywords:
在线出版日期: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日韩开港与城市社会变迁()”(12BSS016);辽宁省社科联项目“锁国时期中日两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比较研究”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读书会NO.182:从甲午看中国命运的转折-《甲午海战》悦读会
重新认识北洋海军:不要妖魔化&&嘉宾:陈悦(图片来源:凤凰网读书会)
马勇:我和陈悦研究应该是甲午战争史研究当中带有里程碑性质的,我们知道甲午战争史的研究其实在中国也不是非常发达,当然日本的研究也不是很充分。另外毕竟对对日本来说是一个战胜的历史,日本并没有整天去宣扬自己的胜利。对中国来讲又是一个很悲情的历史,刚才陈悦也讲了,其实海军建成之后就没怎么发挥功能就结束了。这段背景其实中国人研究的也非常薄弱。大概在过去我个人感觉,如果说的上我们上一代的史学家当中也就是山东的戚其章先生,戚其章的研究也是非常经典的,应该说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没办法去超越的,就是他的《甲午海战史》今年又出了一个新的版本。
过去戚其章先生在80年代开始编了一套甲午战争--中日战争的资料续编开始的,延续的1950年代的中国史学会编的《甲午战争-中日战争史》,他的研究把整个战争的来龙去脉很明白的说了一遍,当然我们之后中国学术界关于甲午战争的描述都没办法超越他,关于甲午战争的描述都没办法超越他。在这以后还有典型的研究。之前我们能够讲到甲午战争相关研究可能还有上海的江平,江平的研究主要是在北洋海军的建设和发展上,他那本书也出过好几次版,我看过,江平对北洋海军的兴起过程和里面的细节都做得非常好,也是经典型的东西。
陈悦的研究我这几年都比较注意的,其实我们认识很迟,今年刚刚认识。那本书是2008年出版的,当时出版的时候我就看过。另外他在这些年当中有一些文章对学术界的还是很震动的,就是他的论证方式和提出的一些看法,我个人觉得可能是对学术界的震撼还是很大的。像刚才讲的几个问题,过去比较重要的就是在大炮上晾衣服,北洋啊甲午海战的描述陈悦做的贡献很大。我听了和看了之后觉得非常重要的,非常注意技术化的细节,这种细节的考察还是传统的中国近代史演义没有这么做的,像我们基本上是从文献到文献,我们也没有这个条件像陈悦这样进行的去大量的实地考察,或者去还原,有机会介入到一个定员号重新复制过来,我们也没这个机会,如果走到那一步就是研究院的做法。
这几年我从陈悦的成果当中还是获得了很多启示,我个人在做几天的研究当中对陈悦还有一个感觉,陈悦对北洋海军、对甲午战争的描述,你感觉到好像是没有非常明白的一个立场,但是我个人的体会其实陈悦有一个很重要看法,就是对北洋海军带有一种比较同情的立场。其实我们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对北洋海军我觉得有一种妖魔化的东西。
陈悦:要么捧起来、要么妖魔化。
马勇:对,妖魔化的可能更重一点,因为后来的历史变化非常大,后面的历史就变成革命叙事,像孙中山的革命叙事、国民党的革命叙事都是把整个清朝的历史给妖魔化了。这样北洋的历史、北洋海军的历史其实可能都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从陈悦的研究当中受的这个启发就是我们重新描述这一段历史,我今年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就讲,我当时接着你的那个话改,可能我们对黄海海战这几个最重要的战役都要重新估价。我看到这本书黄海海战严格意义上也不是中国彻底的失败,因为我在分析它里面的结局,实际上是中日双方各有胜负,你很难讲五个小时的战斗就把中国的海军、北洋海军三千人的海军全军覆灭。实际上这里面可能有一个战略性的原因,我从陈悦的研究当中受到的启发,就是我们可能回望这段历史的时候要尽量排除掉一些意识形态的干扰。这是我看了之后的一点感想。
刚才陈悦最后讲到一个问题,可能也是我一直在想的,本来甲午战争120周年,对于中国也好、对于日本也好,对于中日韩三国也好,对整个东亚和世界应该一个非常学术化的讨论,但是今年成为中国大陆非常政治化、非常社会化的讨论。我们去看,陈悦的年龄小,20年前甲午战争100周年的时候我就写过几篇问,我们20年前完全是学术化的讨论,1994年。
陈悦:2004年也是。
甲午是悲情的吗?&&&&嘉宾:马勇(图片来源:凤凰网读书会)
马勇:2004年我们就没再提起做这个事情。1994年,当时我印象当中真正出了一本书就是杨健军主持的《甲午百年记》,一个论文集,这个论文集是学术界一批对研究甲午战争时期,往前往后去追溯,写了一本论文集,我估计不到20篇文章,是交给北京一家出版社出的。当时甲午战争就进入历史,完全是一个非常专业化的讨论,无论是讲它的政治、讲到思想也好、讲到军事也好,都是非常学术化的讨论。110周年的时候,像陈悦这样一批人就起来了,像我们都觉得没什么好做的,因为近代史需要做的题目和问题也很多,所以110周年的时候我印象当中我们研究所也没有人去做这个问题。今年突然出现这么一种状况,其实我个人觉得和我们的社会不正常有很大的关系,就是整个国家的一种不正常。
今年年初开始,大概从春节开始进入农历甲午年,我收到的短信里面都是“又见甲午”,或者说中日要再打一次。进入农历年之后都在这么讲,马上甲午已经过了一大半,没打很多人也觉得很遗憾。其实今年的气氛是很不好的,昨天我在网上批评新华社的新国际的一个评论,因为我们的国家是不能批评政府的,日本都可以批评政府。日本的媒体昨天、前天一直在批评安倍,我们新华社的新国际这个机构也跟着日本的媒体,把日本的媒体的新闻转过来也批安倍,后来我就跟着在后面发了一段,我说日本的媒体批安倍,中国的媒体也跟着批安倍,谁说中国不能批政府,照样批。这里面我想表明的是,中国在这样一种言论背景下,中日之间不能够正当去讨论的时候,我们其实都是在借助一种历史,因为我们这些年当中中日之间在过去一百多年当中就有两次战争,两次战争现在都逐步走向离真相越来越远,离想象越来越近。当然像甲午战争的研究,陈悦这边还在坚持要剥离掉那种附加上去的想象,回到真实。但是我们今天去看,今年出版的甲午战争的书有几本是真实的?都在讲今年的中国应该如何如何,我们之前参加的,都不是在做甲午战争史的研究,也不是在做历史研究的。
一个最极端的理论,日本为什么走向军国主义,就因为甲午战争他打胜了,他如果不胜日本就不会走向军国主义,这个逻辑我看了以后就觉得这个逻辑关系是非常强大的。后来我们也在想,当然也是这样的,日本如果在甲午战争当中被中国打败,日本在20世纪可能真的不会走向军国主义,因为完全被中国给摁死住、给制住了。但是历史没有这么走,历史走到今天、走到这么一种状态,中日两次战争,其实两次战争按理说对中国和对日本来讲都是有结论的,甲午战争中国打败了,中国确确实实是打败,但是中国的面子还是保留的。因为我们注意到1895年条约不是讲的投降的条约,1895年的条约叫《中日讲和条约》,这里面很明白,我没有败,实际上是败了,但仍然保留了大清帝国的面子,并没有完全把脸面丢光。第二次当然对中国来讲,我们可能今天也值得反思,第二次明明白白是中国在国际大背景下、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全面胜利,中国作为战胜国,你就是一个战胜国吗,当时的战胜国就这么几家,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但是我们今天和日本打交道的时候,我们一直没找不到战胜国的感觉,老是觉得我们不如日本,这是我们今天中国可能一个最大的问题。这种问题就使得中日之间的这些问题越扯越复杂,我们搞不清楚。最典型的,我们讲中日关系的最大障碍,一个是教科书问题,一个是历史问题,后来增加了靖国神社问题、钓鱼岛问题,现在又增加一个解除集体自卫权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我后来在研究整个大历史脉络的时候讲,我觉得中国一定要慢慢寻找战胜国的感觉,战胜国对战败国,其实70年走过去,有些东西是战胜国应该主动去释放的,能不能够让它成为一个常态国家,你就应该拿出战胜国的一种感觉来,不能够这样去把这个积怨越积越深,何况历史的真相也不是那样的。
比如说甲午战争,甲午战争今年是120周年,我们现在上下就弄得很悲情,好像是日本的侵略。我在今年年初发文章就说不能这么讲,我说甲午战争和两个概念都和我们过去的不一样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在甲午战争时一点点都不成立,为什么?因为不是中国落后日本来打,恰恰是因为中国经过洋务运动三十多年的发展,是中国的强大,中国认为可以去较量。因为在甲午战争之前的十年1884年的时候,中国是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1894年面对是朝鲜未来怎么办,1884年中国面对的是越南怎么办,但是中国当时的力量不具备,1884年还不具备的时候,中国就选择不败而败,就打了一下从宗主国的立场上要履行宗主国的责任,中国派军队到越南打一下,但是打了一下之后仍然同意越南脱离中国,就是让他走向一个近代民主国家。当然后来历史怎么写,后来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成为法国的殖民地,那是一个近代民主国家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1884年中国就没有打成一个全面的战争,就使这个事情通过外交就妥协去解决。中国在1884年的中法战争当中,中国就没有蒙受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后这么大的问题,没有割地、没有赔款,而且中法战争法国说赔款也不要了,就算了,这就是十年前。为什么1894年能够打起来呢?当然原因非常复杂,有中国内政的原则,有国际格局的变化,但是更重要的就是三十多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中国军事力量的强大,使当时的中国相当一部分清流完全高估自己,当然这里面的很多细节都值得追究。所以我觉得得甲午战争并不是一个落后就要挨打的问题。
第二我们还可以看到,过去我们所得到的概念这场战争有很大的不一样,这场战争最终所需要的还是需要一种外交活动,陈悦的研究是对战争研究的最充分的,可能到目前为止是国内外关于甲午战争额,战争细节的研究都是很难超越的。但是整个我们算起来,甲午战争其实真正命名为战争我有时候想是非常不恰当的,因为真正打的时间,前后拖了几个月的时间,真正在战场上黄海是几个小时,丰岛也是几个小时,等到日军登录作战之后山东和辽宁打得时间比较长一些,这算是战争。其实甲午战争完全是靠着一个国际斡旋,它是靠外交,这个外交文的部分、外交活动远远大于军事在战场上的冲突。这场战争我们可以看到得出一个看法,不管当时的中国是弱国还是什么,他更需要一种外交。其实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刚才陈悦讲的像高层的政治领导人的这种派系冲突、内部的矛盾,我也是很相信不可能是铁板一块,翁同龢和李鸿章之间、和张之洞之间、龙鸿毅之间,几个大臣之间他们是有问题的,但是我在分析这个问题当他面对一个大的格局的时候,他们其实也有它的一致性,国家利益,尽管那时的国家还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近代民主国家的概念,但是他们对国家一致的认知,就是一致的部分大于分歧的部分。当然互相使绊子也有,但是总体上这场战争在外交上的功能还是非常大的。
比如我们讲一个最重要的,中国为什么在甲午战争在8月1日两国宣战之前,中国就一直没有很好的去调动军力,我们打的很被动的原因就没有真正去把军队调上去,当时整个全国的军事力量很大,但是中国并没有把兵力压上去。这里面的问题在那儿?我就分析,最重要的就是当时的领导人李鸿章也好,还是朝廷也好,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希望国际调解的,李鸿章就把这个宝压在俄国人、英国人和各个大国的博弈上。为什么?因为朝鲜并不仅仅是一个中国的藩国,朝鲜已经成为各个大国在那儿都拥有自己巨大的经济利益,朝鲜在1876年《江华条约》以后已经是对外开放,等到1882年《美朝通商条约》达成之后朝鲜就成为一个国际投资最热点的地方,各个大国在那儿都已经有自己的经济利益。因此,李鸿章在面对要处理东学党引发的中日军队可能发生冲突的时候,李鸿章的重要指向仍然希望能够通过国际力量的斡旋解决问题。当然我们看到很不幸的没有看到李鸿章做到这一点,因为等到7月25日高盛号事件一发生之后,我后来分析光绪皇帝和日本天皇的宣战诏书,其实在多大意义上这个宣战诏书就表明立马就要打呢,天皇官方说暴露自己的委屈,8月1日发布宣布诏书,你这个太欺负人了,朝鲜是我的藩国,实际上这个时候在仍然在等着希望国际上有一个斡旋,但是国际上这个时候也被日本做了工作,都不许介入,这个时候就把中国逼到一种非打不可的程度。所以我们看到8月1日宣战,等到9月14日平壤才开打,这一个半月的时间中国才开始往那儿调军队,当时从中国的政治领导人来讲并不希望这场战争真的诉诸于军事行动,如果一开始就像我们今天讲的要灭日本、要打日本,我想当时的李鸿章把这个军事布局的调整肯定不是已经发生的这个样子。我们今天研究,回过头去看可能还有很多的空间。
我觉得当时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并不是真的想打,这两年我写过几篇文章,一个最重要的原因1894年是中国一个很重要的政治关口,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这个故事也被我们过去完全妖魔化了,一方面北洋海军拨款拨款都去困难都修园子去了、给慈禧太后过生日去了。其实我们就不理解当时这种家天下背景下的活动意义,我有一个博士生几年前写过一个学位论文,就写慈禧太后六十大寿的真实情况,慈禧六十大名为什么国家作为那么重要性的活动进行纪念,从那年年初她的生日是农历10月10日、阳历就到了11月7日就是金州丢掉的那一天。这里面为什么国家作为这么重要的事情去纪念它,因为1888年慈禧太后就要求退位,光绪皇帝17岁亲政慈禧太后就要求退位,但是光绪皇帝的爹醇亲王和其他朝枕资臣,包括翁同龢,翁同龢是光绪皇帝的老师,都不愿意让慈禧太后退位,后来也被妖魔化了,我们都搞不清楚。慈禧太后怎么能够退位呢,掌权的人怎么能退位呢,说这个话的人就因为没掌过权吗,没掌过权就觉得权力很重要。我们去看翁同龢的日记,翁同龢的日记1888年写的慈禧太后怎么要求退位,职务为什么这么安排最后没有同意她。没有同意就要寻找下一个交接的点,下一个交接点在那儿呢?1888年没有退位,唯一能够寻找的交接点就是太后60岁,因为太后60岁的时候这时候皇帝从17岁,又过了6年就是24岁,经过几年的间隙期的实践也应该能够独立的掌握国家的政权,而且大婚了。这时候我们看到1894年这对中国是很重要的点。当然在这几年当中给中国的政治形成一个很恶劣的东西,形成了我们后来讲的帝党和后党。我们在研究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帝党和后党?因为在中国的王朝政治背景,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国家是不能有两个皇帝同时存在的,我们中国历史上二千多年同时存在的二个皇帝只有乾隆最后二年多的时间,天上皇把儿子当皇帝,我当皇帝了,我当太上皇是存在了很短暂的时期,但是仍然给后来的政治留下很多的纠纷。但是我们看到慈禧太后这个时候,由于这种特殊原因使得交班没有交上来,就导致一个很复杂的原因,就是两个政治中心同时存在,同时存在你可以感觉到,小皇帝这边不是刻意的要拉拢一批人,但是他自然就生发出一批政治边缘人,就要去投靠小皇帝。
各位如果去注意一下,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是康有为,光绪皇帝是1888年亲政,康有为第一封上皇帝书就是1888年。为什么他上皇帝书?我们认为1888年康有为真的有维新有变法的思想吗,不可能的,1888年是中国经济最好的事,是北洋海军成军的时期,也是慈禧太后准备可以高高兴兴退位的时期,这时候有什么需要你维新变法。而且维新思想到了甲午战争和甲午战争之后才发生,后来康有为说我的上皇帝第一书就是维新思想,我说这肯定是他用后来的感觉讲当时的历史。为什么他会要上书呢?因为中国历朝历代都是这样的,新皇帝继位了,总有一个特别的机会我给皇帝上一个意见,有枣没枣打两竿子,如果皇上看到批了给我一个什么官,我也省得再接着考了,因为那时候正好是康有为到北京来考试没考上,没考就顺手写的一个上皇帝书。
但是这里面我讲这个故事的意思是要说,并不是新皇帝要去拉一个帝党,而是有一波人自觉或者是不自觉的就往皇帝身边去聚集,这样在皇帝身边就形成了一个小的政治集团,有了这个小的政治集团就先有了帝党,原来跟着皇太后那边原来的老人不愿意这么干,已经跟着慈禧太后几十年的,老一代的政治家不能因为小皇帝现在上来的我马上转身投靠小皇帝了,要继续跟着太后混。这样我们就知道先有帝党后有后党,慢慢形成这么个格局。这样我们就看到他使后来的决策,1894年的决策过程当中才开始复杂化。
这几年我写的文章,这里面我们中国在处理外交问题、内政问题的是一锅煮,就没有把内政和外交能够作为职业化的区隔,外交问题就是外交问题,外交问题我们有一个系统专门去处理外交问题,内政问题给皇太后过生日就是过生日,结果内政问题和外交问题搅起来。我们注意甲午战争在6月份朝鲜问题复杂化了,但是从翁同龢的日记里面来看,很多前方的奏折根本没办法报上去,为什么?这边忙着过生日忙,那边一点事就往上报不是填堵吗。你可以看到他报给皇上仍然会保留下来,太后也不管了。这样就导致一个结果,中国的决策也有问题。所以,这场战争120年过去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当年甲午战争打完之后,其实中国人很长时间都不愿意过分去探究这种细节,我们可以看到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知识人、中国政治精英更重要的是丢掉过去往前走,我们看到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一个星期朝廷就发布我们往下怎么办,我们的维新怎么走,大家就发表一下看法吧。我们注意一下《马关条约》不久,仅仅是几个月的时间,中国完全走上一个新的道路,维新、学日本,这是在我们今天不可思议的,被日本打败我们转身就学日本,而且中日之间在1895年-1898年,再从1898年-1915年,20年的时候,中日之间达成一种高度的和谐。当然我想在过去160年过程当中,中日可能最好就是那一段,1915年之前的20年。实际上我讲的意思作为过去100多年的战争,今天去回望应该看到它失败了,它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今天也有人提出一个问题,马老师你说如果120年前中国打胜了怎么样?如果中国打胜这个事情就非常简单了,中国打胜中国就继续沿着已有的道路继续往前走,中国可以恢复到已经丢掉的藩邦,包括越南、琉球他们很可能看到一个大中华帝国,他又回来了,就是中国的世界秩序很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建立起来,就是中国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打击之后把中国的世界秩序给打掉了,如果甲午战争不是败,中国有可能重建这么一个秩序。
陈悦:但是后来可能遇到的就不是日俄战争了,有可能是侵俄战争。
马勇:可以打一次真正意义上中国作为世界的主角的世界战争。当然中国在这个当中也可能有自己的内部的政治改革。我们今天把中国的近代历史描写成,有时候觉得中国的政治理念很落后。其实中国在一个传统的帝制时代中国对周边国家还是很王道主义的,中国如果没有王道主义的立场,就没有办法维系出一个庞大的帝国,建一个庞大的宗藩体制。但是历史没法假设,走过了就走过了。但是我觉得中国过去一百多年来,当然我们可以看到没有甲午战争我们就不会有后来的变法,不会有后来的新政、宪政、共和。这些东西都是中国自己本身已经走过的路。因为我们作为历史演进国家,历史本身是没办法去遗憾,走过就走了。我们这种体制已经走了60多年,走过就走了,而且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可能要回望这120多年的战争,我觉得还是要把它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学术对象去处理,它没办法和今天的现实完全结合起来。
这是我听陈悦讲了之后一点自己的想法,请大家批评。谢谢!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磊]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读书官方微信
播放数:191569
播放数:123532
播放数:173221
播放数:79746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使用您的微博帐号登录,即刻尊享微博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QQ帐号登录,即刻尊享QQ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人人帐号登录,即刻尊享人人用户专属服务。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收藏成功,可进入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方式1:用手机看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甲午战争120周年日本又欲改变现状 中日韩陷紧张局势
方式2: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爸爸去哪儿2游戏 立即参与
甲午战争120周年日本又欲改变现状 中日韩陷紧张局势
播放量数据:
8,096人已订阅
你可能还想订阅他们:
{{#needAdBadge}} 广告{{/needAdBadge}}
&正在加载...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安装爱奇艺视频客户端,
马上开始为您下载本片
5秒后自动消失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a& &/li&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
色情低俗内容
血腥暴力内容
广告或欺诈内容
侵犯了我的权力
还可以输入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一百年前的中日韩(1重新发现近代)/中日韩三国文化系列
邀请好友参加吧
版 次:1页 数:305字 数:印刷时间:日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印 次:1包 装:平装-胶订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5所属分类:&&&
下载免费当当读书APP
品味海量优质电子书,尊享优雅的阅读体验,只差手机下载一个当当读书APP
本商品暂无详情。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积分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划线价: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化和市场行情波动,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折扣指在划线价(图书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厂商指导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客服咨询。
异常问题:如您发现活动商品销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请立即联系我们补正,以便您能顺利购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甲午战争的看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