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所示的文物展示出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佛至尊至上的神态,这尊佛像凿成于哪一朝代

您好,欢迎访问博宝艺术网!
客服热线:010-
旅游宗教文化
共计次阅读 来源:阿拉善文化网
&<em id="num_num_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与人类文化在纠葛缠绕中发展前进。在我国,宗教与文化结成了孪生姊妹的姻亲关系。宗教文化涉足各个领域,在建筑、雕刻、绘画、音乐、文学、节日、礼仪等各个方面都留下了大量遗迹,成为不可替代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这些久负盛名的文化遗迹更加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通过各种宗教文化遗迹,旅游者可以了解到一个或地区不同时代的历史发展过程,包括他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民族关系、行为方式、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以及对美和时尚的追求。同时,游客在跨越时空的旅游活动中还体验了古人的生活方式,触摸了他们的灵魂,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游客求知求奇求美的心理需求。
&&&&&&& 第一节& 宗教的本质和旅游价值
一、宗教的定义与本质
“宗教”一词在西方语言体系中为Religion,源于拉Religio,意思是人在祖先崇拜、神灵敬仰和巫祝献祭等宗教礼仪中的态度和行为,即人对神灵的敬畏、义务和尊崇。在中国,宗教二字合并起来使用始于佛教术语。佛教以佛所说为“教”,佛的弟子所说为“宗”,即宗教本来是指佛教中的教理,后来才泛指一切“对神道的信仰”。
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恩格斯进一步指出:“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综合而言,可以这样定义宗教:宗教是指有一定的教义、教规,有一定的仪式和一定的组织系统的信神的社会“实体”。
讨论宗教的本质使人联想到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中的观点:“在人类文化的所有现象中,神话和宗教是最难于纯粹的逻辑分析了。”不过,多数学者认为,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历史上来探讨,对人类宗教的沉思都离不开对人类文化的思辨。宗教本身作为整体来看,从根本上是一定人类文化的表现,不同的宗教只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反映了迥异的文化传统。文化是本质性的,宗教只是文化的形式,宗教依赖于文化,有其具体的文化前提。或者可以说,宗教的本质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上层建筑、一种社会生活、一种历史现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宗教作为人的一种精神现象,一种心理需要,一种了解、把握世界的方式,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是一种形态极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有极大的性。宗教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与各种文化现象结下了不解之缘。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几乎所有的文化形态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但那些直接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哲学、科学、文学艺术、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无不打上深刻的宗教印痕,就连那些作为各个时代上层建筑核心的政治制度、法律思想、道德规范等,也深受宗教的制约;至于宗教对于不同历期各个民族的生活习俗、社会心理、文化特征的影响,就更是无处不在,难以尽说。
总之,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对人类文化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独特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未来的社会中仍将继续,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对宗教文化的作用和贡献进行简单的否定和批判。
二、宗教文化的旅游价值
宗教与旅游之间的联系自古以来就十分密切。随着人类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旅游活动的日趋广泛,旅游与宗教就更加显现出一种相互促进的态势。著名的旅游景区和名山胜地的宫观寺庙,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而且是具有重要历物价值的文化设施,这种“文物价值”引起人们的神往。人们在旅游活动中,往往把宗教设施作为一种人文景观加以追求和观赏。我国宗教文化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旅游价值较高,无论宗教教义、宗教建筑,还是宗教艺术以及宗教名山都是游人瞩目、驻足并为之深深折服的旅游吸引物。宗教文化自身的旅游价值主要表现在:
1.宗教教义的哲理性
人类的哲学曾经在宗教的母腹中孕育发展,世界各大宗教都与哲学结成了紧密的关系,宗教教义也因此具有浓厚的哲理色彩。求善情节是其哲理性的明确表达。宗教提倡善行,并把道德纳入自己的教义之中,成为一种劝世谕人的宗教教条。无论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佛教,它们的道德标准与善恶标准都相一致。比如佛教在具体区分善恶的界限时大致有四种情况:对己对他都有利的是善;对己不利但对他人有利的是大善;对己对他人都不利的是恶;对己有利对他人不利的是大恶。这种以他人为重的道德观表现在实践上就是以“慈悲为本”。慈心为希望他人得到快乐,慈行为帮助他人得到快乐;悲心为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为帮助他人解除痛苦。菩萨看一切众生“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如妹”。这种利乐一切众生、救济一切众生的愿行,反映出佛教道德体系中所沉积着的人道因素。伊斯兰教的善恶道德标准更加实际、朴素:守正即向善,这是人类道德发展的最有利的原由之一;善行,包括各种善的和能够提高人类价值、矫正人们性灵使其接近造物主的一切行为;宽恕,即明智的、能忍受他人无端伤害的伟大心灵,鼓励人们以德报怨;诚实,即有责任感,言而有信。宗教道德虽然把幸福寄托世和天国,但它却是立足于今世和尘世。把一己的幸福同他人的幸福联系在一起,把一己的解脱同他人的解脱联系在一起,把自尊同尊重他人联系在一起。这种劝人为善、戒除恶念、净化身心的道德境界和求善情结往往成为旅游者所乐于接受的美好道德品格,其吸引力巨大广泛而且深沉。
2.宗教建筑的艺术性
宗教建筑是众多宗教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本身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追求一种强烈、神秘、的气氛。宗教建筑物的结构、布局、装饰都必须与这一基本要求相适应,从而形成了宗教建筑的艺术特色。哥特式建筑就向人们展示了作为神的居所特有的神秘肃穆的气氛和意境,游客在世俗建筑中难于获得这种感受。这种建筑中厅狭长,两侧支柱间距不大,造成了内部强烈的导向祭坛的动势。祭坛上铺锦列绣,摇曳的烛光照耀着受难的基督耶稣,呈现出一种极其强烈的宗教情绪。再加上中厅高度很高,窗子又占满了支柱之间的整个面积,且以垂直线构成的支柱显得瘦骨嶙峋,显示出一种清教的冷峻和严酷,而这恰恰是基督教所宣扬的“纯洁”的精神生活和对物质世界的否定。正如恩格斯所言,哥特式教堂内部体现的是“神圣的忘我”。这种宗教建筑向人们展示的不仅是天堂的欢乐,也要人们努力体验尘世的苦难,以及神解救苦难人们的献身精神,把人们引领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佛教建筑类型多样,代表性建筑寺庙具有高超的艺术特性和庄重之美。寺院有伽蓝、刹、丛林等不同称谓,是佛教僧众供佛和聚居坐禅修行的处所。寺庙建筑的选址,美学风格的追求,毫无例外都表现出设计营造者卓越的艺术创造能力。我国寺庙建筑因选址不同,有山寺、平原寺和丘陵寺之分。山寺即建在山顶、山内、山腰等处的寺庙。西悬空寺在峭壁上凿洞插梁为基,游人登楼俯视,如临深渊,谷底仰视,则悬崖若虹,带给游人惊险刺激的心理体验。镇江三山堪称丘陵寺的典范。三山皆筑寺,寺寺又各有妙处。其中焦山可谓是“山裹寺”。焦山高71米,居三山之首,屹立心,四面环水,满山苍翠欲滴。营造者运用中国园林“藏”的造景手法,在山底、山腰、山顶视域可及之处,依山傍水建造定慧寺、观澜阁、华严阁、别峰庵以及吸江楼等寺亭楼阁,并努力使其掩映于林木之中。远远望去,仅仅露出寺庙的翘檐,亭的尖顶,近观则豁然开朗。
道教以“崇尚自然,返璞归真”为本,其建筑充分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为了体现“以自然为美”的“自然之道”,道教宫观建筑十分注重与关系的处理。宫观选址大多依山傍水,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道教宫观建筑材料的使用,也受阴阳五行理论影响。根据阴阳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相生相克,共同构成世界的万事万物,因此道教建筑大多以木为建筑材料而少用砖石。另外,道教“崇尚自然”,以“自然为美”,认为树木是大自然中富有生命的物质,木结构能深刻地反映出人与自然相亲相和的朴素情感。
同时,宗教建筑内的许多雕塑、石刻和壁画等更是艺术史上的瑰宝,是祖国珍贵的艺术遗产。宗教石窟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其中的壁画艺术打开了现代世界通向古代世界的大门,向人们展示了古代社会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宗教、社会生活、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及文化交流等,提供了浩如烟海的珍贵资料,是人类恒久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我国石窟艺术高度发达,不仅数量巨大,分布地区广泛,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文物价值。其中最负盛名的敦煌既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和历史悠久的旷世奇葩。目前保存有十六国后期到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各代洞窟492个,彩塑2415身,壁画45000多平方米,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存壁画色彩鲜艳,种类繁多,包括经变画、本生故事画、佛教史迹画、供养人画、飞天画等。无论是“须达孥乐善好施”、“尸毗王割肉贸鸽”,还是“月光王施头”、“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等壁画,故事虽然离奇曲折,甚至荒诞不经,但艺术家们却用高超的技艺表现了佛慈祥大度的精神,使后人明白佛教所宣扬的惩恶除霸、扬善颂德的内涵。石窟中的飞天拖着长长的飘带,成群结队,纷纷扬扬轻盈飞舞,正如唐代大诗人诗中所写:“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佛升天行。”真有“天衣飘扬,满壁风动”的艺术效果。
3.宗教氛围的神秘性
宗教本身就是人们对超自然力量及其象征物所产生的不真实的体验,是自然压力、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综合作用的结果。自从人类从自然界独立出来之后,二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对立紧张的关系。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处于屈从附属地位,对自然界怀有强烈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敬畏感和好奇心。为了调和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们用各种办法将自然力人格化,产生了万能的“神”、“上帝”等形象,并把他们当作偶像来崇拜。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沉重的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将人们推入更加痛苦的处境。人们悲叹茫茫苍天无情,浩瀚苦海无边。在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悲愤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感支配下,人们只能以想象代替现实,幻想救世主把自己救出苦海,走向一个没有压迫和痛苦的“彼岸世界”。在人们心中,追求灵魂不死和天堂幸福的这种宗教情结普遍存在。早期人类对梦境等心理现象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起死回生的人对“绝妙世界”的“目睹”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引发了人们的宗教情感。
因此,在宗教活动过程中,也往往把这些神秘色彩融化进去。旅游者对神仙鬼怪、菩萨罗汉、上帝天使、天堂地狱等所持的将信将疑的心态,或对宗教仪式、宗教场所、宗教设施中所渲染的神秘气氛的猎奇心理,促使他们把旅游的兴趣与对宗教的兴趣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世界各大宗教基本都采用音乐等艺术手段突出宗教的神秘性、迷狂性和威严性。
道教音乐是一种古老的宗教音乐,在曲式和情调的内涵上,渗透着道教的基本信仰和美学思想,反映了道教对长生久视和清静无为的追求。旋律古雅,内容丰富,既有赞美神仙的颂歌,渲染仙境的,又有召神遣将的磅礴之声,镇煞驱邪的庄严之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通过音乐的烘托、渲染,道教宫观举办的斋醮仪式更显得神秘而隆重,道场中灯烛交辉,香烟缭绕,钟鼓齐鸣,庄严肃穆,这样的气氛大大增强了信仰者以及游人对神仙世界的和对神灵的崇敬之情。
中国佛教音乐也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佛教音乐的感染力十分强烈,而且其特有的韵味很符合人们宗教膜拜和祈求幸福的心理。其音清新典雅,超凡脱俗,其韵幽远深长,唱者身心合一,物我两忘;闻者,胸襟豁然,神游情动,于袅袅之音中使人意念净化,既忘却了烦恼忧愁,又体味了人生真谛。
4.宗教名山的清幽性
大凡宗教,基本都追求肃穆澄静、超凡入圣、驱除欲念、返璞归真。中国人所信奉的佛教与道教,其性质同自然山水的性质十分契合。山清水秀的幽静之乡,既没有尘世的车马喧闹,又远离人事的倾轧纷争。这种清静的自然环境,同佛教追求的“禅定”境界,道教追求的“天人合一”、“返璞归真”达到了天然的默契与和谐,使僧侣道士忘怀世事,把思想和意念导引到“清静无为”的境地,在生灭不已的朝晖夕阴、花开花落的大自然永恒宁静中悟道参禅。
“天下名山僧建多”。自古以来,我国清幽秀丽的名往往成为著名的宗教名山。无论是中国古代帝王御封的五岳,佛教四大名山,还是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陕西终南山、四川青城山等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称的道教名山,一座座宗教名山同自然山水形成了高度统一的和谐关系,展示出独特的魅力,使其不仅成为宗教信徒顶礼膜拜、进香朝圣的场所,而且成为具有独特观赏价值的旅游风景区。游人行走于绿水之中,既可观赏自然风光,又可观赏隐逸山间的建筑艺术,兴致浓者还可参加一些宗教仪式活动。听晓钟历历,晚磬泠泠,观岚气重重,云峰乙乙,从而获取悦目、悦心、直到悦神的美的感受。
& &&&&&&&&&&&&&&&&&第二节 宗教的流派及其教义
一、种类繁多的宗教流派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对我国文化产生较大影响的宗教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其中道教以外的世界三大宗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无一不打上中国文化的烙印。
(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众所周知,佛教产生于公元前的6至5世纪,创始人是位于今天尼泊尔国境内的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以法轮和万字符为标志。从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阿育期开始,中经2世纪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佛教传播到印度以外的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在许多国家都形成了各具民族特色的教派,中国就是其中之一。
佛教传入中国形成三大体系,即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汉地佛教是广大汉族地区人们信奉的一种佛教教派,属于大乘佛教,相信“法我两空”,即不仅实有的我体不存在,而且客观物质世界也不存在。在修行目标上,大乘佛教认为,信徒不仅要自觉,还要他觉,要普渡众生。藏传佛教主要流行于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地区,在纳西族、怒族、羌族、普米族、锡伯族、鄂伦春等接近藏族和蒙古族的少数民族中也有部分人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即小乘佛教,主张“我空法有”,在修行目标上,只追求“自觉”,不追求“他觉”。目前它是我国境内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此外,德昂、阿昌、布朗和佤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部分人信仰。
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百余年间,基本上没产生大的影响。当时,人们多把佛看作一种神灵,跟神化了的黄帝、一样,仅在少数上层人物中间流传和供奉,民间对他的信仰并不普遍。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才开始了长足的发展。当时,玄学是魏晋学术界的主要流派,而佛教般若学中的一些理论和玄学有着许多相近的地方。为了扩大佛教的影响,迎合人们的需求,尤其是上层士族社会的需求,一些名僧开始引玄入佛,通过研究玄学来解释佛理。其间,僧人的社会地位不断得到提高,曾经一度禁止汉人出家的规定也被废除,洛阳和长安还修建了许多寺院,出家僧人达到几千人之多。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佛学大师,较为著名的包括佛图澄、道安、鸠摩罗什,他们主持翻译了大量佛经,对推动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佛教的发展达到了空前鼎盛的繁荣局面。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前发展的时期,这为佛教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唐朝的12个皇帝中,除了武宗灭佛外,其余的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崇奉佛教。在统治阶级的支持下,寺院经济高度发达,僧尼人数大增,官府还建立了“度牒”制度管理僧侣。同时,佛教文化的交流也日益增多,很多僧侣前往印度游学取经,较为著名的有玄奘和。玄奘到达了当时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纳烂陀寺,历经18年,行程5万里,取回佛教经典657部,回国后主持翻译经论75部1335卷,并撰写了《大唐西域记》一书。义净由海路前往印度求法,在归国途中写成《寄归求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两部著作,为中国佛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隋唐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许多寺院开始注释佛经,建立自己的佛教理论体系,形成了不同的佛教宗派,包括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密宗、三论宗、禅宗、净土宗。佛教宗派的形成标志着佛教已经独立发展成为具有汉化特色的中国宗教,并且成为唐代以后中国佛教发展的主流。
从开始,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不断地与中国原有的文化融合,出现了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发展局面,成为普通民众广为信奉的一种信仰。
元朝统治者吞并南宋以后,对藏传佛教极为推崇,元世祖忽必烈奉西藏喇嘛八思为“西天佛子”,统领全国佛教事务。到了清代,统治阶级为笼络西藏、蒙古等少数民族,日益重视藏传佛教,尊喇嘛为国师,由其掌管全国佛教以及藏区事务,而对汉地佛教则加强控制,致使汉地佛教各宗派只有禅宗尚能维持发展,其他宗派则消沉怠滞。正是在清朝统治阶级的扶植下,藏传佛教在全国,特别是在蒙藏和三北地区有相当大的发展。仅据藏地统计,乾隆二年(1737年)属黄教的寺庙为3477所;到八年(1882年),为1026所,加上其他派别的(包括部分甘、青、康藏族地区)寺庙达25000所。藏传佛教的存在,对藏蒙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天文历法、古建艺术等的发展都起了巨大作用。经过几百年潜移默化的影响,佛教的观念内容已渗透到藏蒙民族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规范、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之中,积淀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
同时,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与中国的传统观念产生冲突和矛盾。而统治阶级出于维护自己的政权需要,对佛教的政策并非一成不变,时而大力崇佛,时而降罪镇压,其中最为著名的反佛斗争就是众所周知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即北魏太武帝拓跋涛、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周世宗。“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对佛教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道教的产生与发展
在中国众多的宗教流派中,唯独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在它的孕育、产生乃至发展的全过程中,无一不保留着中华汉民族古代宗教文化意识的传统基因。任何宗教的产生都不是一种短期的文化现象,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各个时代不同的文化思想积淀的产物。道教的内容尽管庞杂混乱,但从其产生的渊源来看,主要内容不外乎三个方面,即殷商时期的鬼神自然崇拜、战国时期的神仙信仰与方术以及盛行于两汉时期的谶纬和黄老学说。如此庞杂的文化思想养料为道教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文献记载,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创始人是张陵(34-156年)。据载,张陵晚年辞官隐居于四川鹤鸣山,自称得到太上老君的亲授,并封其为天师,创立了五斗米道,尊奉老子为教主,尊道家经典《道德经》为道教经典。自宋元以后,历代统治者均奉张氏子孙为师,五斗米道的名称也逐渐被后来的天师道所代替。东汉末年,河北张角等人创立了太平道,奉《太平经》为经典。在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也随之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此后,太平道一直在统治阶级的严格监控下于民间秘密传播,影响越来越小。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几位著名的道士如葛洪、寇谦之、对道教的发展起了关键性作用。葛洪(284-364年),号抱朴子,喜好研究道教经典。他把神仙道教与封建伦理纲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提出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的思想。在他的改造下,道教逐渐上层化,成为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秩序的有力工具。寇谦之是北魏著名道士,对早期道教的思想内容和组织形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成为与当时宗法社会相适应的上层道教。陶弘景(456-536年)是南朝齐梁时期的道士,主张儒、释、道三教合流,并撰写了《真灵位业图》,这是中国道教发展史上首次对庞杂混乱的神仙谱系进行编排和梳理,促进了道教理论和神仙信仰的完善。
唐宋时期,道教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唐高祖李渊自认老子为始祖,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下令士子考试加试《老子》。在唐朝皇室的大力推崇下,道教信徒增多,宫观林立,内丹术兴起,科仪渐次完备,道教的发展达到了鼎盛。到了宋代,道教借助统治者的支持,队伍迅速膨胀,传播日益广泛,但同时也造成了信徒组织成分的良莠不齐,社会上许多闲杂人员混入教团、欺世盗名,对道家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产生了不利影响。
随着道教的不断发展,道教内部形成了不同宗派。在辽金与南宋并存之际,道教分化为偏重于清修(丹鼎)的北派和偏重于符箓的南派。丹鼎派由古代方术发展而来,以炼丹取药、求长生成仙为特点;符箓派由巫术发展而来,以鬼神崇拜、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为特点。这时,主要的教派有正一道、全真道、真大道和太一道。元朝末年,真大道和太一道逐渐消失以后,正一道和全真道便成为我国道教历史上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两大教派。
正一道前身为天师道,源于汉末兴起的五斗米道。虽然历代名称不一,内容也各有变异,但其实质却是一脉相承。从元代开始,道教上清派、灵宝派和天师派总称正一道,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该派是符箓派的典型代表,在下层民间百姓中具有相当的影响。
全真道是在道教形成近一千年以后,由于金世宗大定七年在山东宁海的全真庵创立。全真道的特点是以“性理”学说融贯三教,吸收了儒释两家的许多思想,主张三教合一,经典是《道德经》、《孝经》和《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此派是丹鼎派的代表,不重视画符念咒,讲求个人修炼,崇尚清静自然、淡泊无为。全真道在元代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分化出许多支派,比较著名的有五祖派、北七真派和南五祖紫阳派等,其中尤以王重阳弟子开创的北七真龙门派的影响最大,现在保存完整的北京白云观被认为是全真道龙门派的祖庭。
进入明清,道教在失宠于上层统治阶级以后,逐步走向衰落。特别在清代,统治阶级出于政治需要,对藏传佛教格外重视。从此以后,道教开始深入民间,成为百姓的大众信仰,并植根于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传播范围最广的宗教。公元1世纪由巴勒斯坦境内拿撒勒人耶稣创立,分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教派。基督Christ是希腊文,希伯莱原文是弥赛亚。耶稣被其信仰者相信是上帝的儿子,也是被委托救世的唯一的主,凡信仰耶稣为基督的教统称为基督教。
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可信时间是唐朝初年。当时传入中国的是基督教的一个小教派“涅斯托利派”,在中国的名称是景教。唐高宗时期,景教在我国得到很大发展,后经玄宗、肃宗、德宗几代,景教在中国的信徒越来越多。唐武宗时期,大规模的开展灭佛运动,景教也受到波及,直到元朝,中国史书对景教几乎没有记载,可见这一段时期属于基督教在我国地区传播的沉寂时期。
基督教传入我国的第二次高潮是在13至14世纪。当时流传的主要有两派。一派是景教,它在武宗灭佛后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并没有绝迹,而且,随着蒙古族的入主中原,又在中原地区盛极一时。景教教堂整齐华丽,有十字架以及圣像,用以供奉天主。另一派是天主教的圣各派,这是天主教首次传入中国,时间是1289年。元朝时将两派统称为“也里可温”,统治者对“也里可温”十分优待,允许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开设教堂,设立专门机构“崇福司”,对基督徒的宗教活动进行管理,还经常特诏免租税,除徭役。当时,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无论规模与速度都远胜于唐朝,信徒的数字超过了穆斯林,信众涉及达官、望族、良医、学者、义士等各阶层各领域的人物,地域分布几乎遍及全国。但是,元时的基督教徒大都仍是外来移民和我国的维吾尔、蒙古等少数民族群众,汉人信奉者仍不多。它的传播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并没有产生深远的影响。
明清之际,随着葡萄牙、、荷兰等国对我国的殖民入侵,基督教第三次传入我国。天主教的耶稣会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流派。耶稣会传教士大多把赠送新奇礼品作为推进在华传教活动的润滑剂,采取利用中国儒家经典和介绍当时西方科学知识的手段,并同意中国天主教徒可以尊孔、祭天、祀祖,结果,基督教在中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播。但是,基督教在我国的传播过程中一直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冲突,末年,发生了“中国礼仪之争”。清廷改变支持传教的政策,1720年底,禁止西洋人在中国传教,乾隆年间,甚至制定了“闭关政策”,此后百余年间,中国几乎没有了天主教的传教活动。
19世纪初,基督教新教开始大规模地传入中国。这时,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入侵,基督教为本国政府和本国资产阶级服务的政治色彩更加浓厚,殖民者纷纷把宗教作为他们推行侵略政策的开路者和有力工具。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传教士们所面临的困难减少,不必再像以前那样讲究传教策略,他们享有很多特权,可以在华开设教堂,入内地传教,开办学校、医院等机构。这些活动理所当然的引起我国人民的反抗,从鸦片战争到义和团运动,我国人民反对基督教传教侵略的教案达400余起,遍及全国。1949年中国解放之后,披着宗教外衣从事反动活动的传教士被驱逐出境。目前,我国的基督教、天主教已经割断了同外国教会的政治、经济联系,成为中国信徒自办的教会。全国共有400万天主教徒,1000万基督新教教徒。
(四)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伊斯兰教是7世纪中期在阿拉伯半岛传播开来的一种宗教,创始人是麦加贵族出身的穆罕默德。“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音译,本意为“顺服”,从宗教学意义上讲,是指顺服唯一主宰即安拉旨意和戒律的宗教。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宣称自己受到天启,被安拉选为使者,受命传播一种新的宗教伊斯兰教。630年,阿拉伯半岛各部族的代表团相继来到麦地那,归信穆罕默德倡导的信仰唯一安拉的伊斯兰教。此后,伊斯兰教冲出阿拉伯半岛的范围,由民族宗教发展成为与佛教、基督教比肩而立的世界宗教。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陆路,即丝绸之路;另一条是海路,即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不是采用军事征服的方法,而是采用阿拉伯和波斯穆斯林商人在中国经商留居的方式。唐宋时期,来中国的阿拉伯人日益增多,这些穆斯林大都居住在广州、扬州、泉州等港口城市。由于信仰的需要,建立很多清真寺,较为著名的包括广州的怀圣寺、泉州的清净寺、杭州的凤凰寺和扬州的仙鹤寺。如今都成为著名的旅游景观。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中,受到古老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与其融合,成为带有中国特色的宗教,主要表现是门宦制度的形成与经堂教育的兴起。门宦制度是中国穆斯林特有的,表明封建世袭身份。门宦制度是伊斯兰教尤其是它的神秘主义在中国与封建地主制、儒家思想相结合的产物,表现为神权与俗权合一,道堂与庄园联结。我国较为著名的有四大门宦,即库布林耶、格底林耶、虎非耶和折合林耶。门宦制度的特点是神化教主、信仰拱北(教主坟墓的墓亭)、教主世袭、组织严密、重视道统。经堂教育又称寺院教育,内容是清真寺内由阿訇招收学生,传习伊斯兰功课,培养宗教人才。从办学方式上来说,它是中世纪阿拉伯国家以寺院为校舍的办学形式与我国传统的私塾教育的巧妙结合。
伊斯兰教自公元7世纪中叶传入我国后,先后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10个少数民族信奉了它。其中,回族是我国最早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各个民族因为历史传统和社会经济生活的不同,伊斯兰教在各民族社会中除基本信仰、基本教义和教仪等一致外,在宗教制度、宗教活动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生活在农业区的民族宗教活动比较频繁,宗教活动时的要求也较为严格。而生活在牧区和半农业半牧区的民族,像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就没有像维吾尔族那么多和那么大的宗教机构,有的甚至连清真寺、麻扎、宗教学校等机构都没有,穆斯林的宗教活动较少,也较简便。
迄今为止,伊斯兰教在我国没有形成明显的教派,我国伊斯兰教大部分属于逊尼派(塔吉克族属于什叶派的伊斯玛仪派)。中国穆斯林绝大多数保持伊斯兰教传入时的宗教制度,为了区别明末清初以来的新教派,自称为“老教派”,即格底目派,它对别的教派采取宽容灵活的态度,坚持不攻击任何教派,因此在我国穆斯林中长期处于优势地位。我国的新教派主要有产生于清末的伊合瓦尼派以及产生于清末民初的西道堂派。
二、各具特色的宗教教义
中国具有土生土长的宗教即道教,同时又拥有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当外来宗教传入中国并且经过一定程度的中国化而相融于中国文化之后,并没有完全泯灭自己作为一种宗教形态所具有的个性特征,它们不仅保留了自己独特的宗教教义,同时还将其不断的传播发展。
(一)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经典分经、律、论三藏,即“大藏经”;藏传佛教的经典包括《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佛教的标志是表示吉祥之意的“万字符”和象征佛法无坚不摧的法轮。了解佛教的经典、标志以及基本教义不仅有助于各界人士对佛教真谛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对我国现存丰富的佛教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四谛是原始佛教的核心思想,也是佛教的基础。谛(Satya)是真理的意思,是印度哲学体系里经常使用的概念。所谓四谛是对佛陀参悟到的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四种真理的概括。
苦谛:指人生的各种痛苦,它是四谛的基础,共有八种,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构成人的色、受、想、行、识五种积聚而产生的痛苦)。
集谛:集谛探讨的是产生人生各种痛苦的原因,佛教认为苦的最根本原因是“贪、嗔、痴”,贪即贪求、贪爱,嗔即愤怒、生气,痴即“无明”,愚昧无知,不明事理。
灭谛:灭谛是指熄灭一切苦和烦恼,进入没有生死轮回的涅槃境界。涅槃是古印度梵文的音译,意译“圆寂”、“灭度”。原意是指火的熄灭或者风的吹散,后成为佛教的专用术语。佛教认为众生既受烦恼和欲望的折磨,也受生死的束缚,涅槃则是对烦恼、欲望、诸苦以及生死的最后的断灭,众生通过修行实践,可以达到超越生死的无苦的涅槃境界,它是佛教追求的最高理想目标。
道谛:是指消灭痛苦到达佛教最高境界即涅槃的方法和途径,具体可以概括为8种途径,即八正道:正见即正确的见解,正思即正确的思维,正语即正确的言语,正业即正确的行为,正命即正确的生活,正精进即正确的修行,正念即正确的思想,正定即正确的修持禅定。佛陀认为,这八种途径是消灭痛苦的神圣真理,因此也是每个渴求得到解脱的佛教徒必须做到的。
佛教主张事物的生灭由因缘决定,一切事物和现象均按照一定的因果关系聚合在一起,又按一定的因果关系分解,所谓“因此有彼,无此无彼,此生彼生,此灭彼灭”。按照这种“缘生”或“缘起”的理论,佛教把人生分为彼此互为条件和因果关系的12个环节,由此形成一个因果链条,通称为十二因缘。它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在这12个环节的因果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无明”,即痴,不明佛理,人生的各种痛苦都由“无明”引起,只要“无明”不再存在,就可以从根本上摆脱生死苦恼,而要消灭“无明”,只有信奉佛教。
十二因缘说实际上内涵了三个层次的内容,即无造物主、无我和无常。无造物主的观念否定有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佛教不承认有人格化的造物主,否定有至高无上的神,佛陀是觉悟了的人而不是神。无我即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自体,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都是相对的、暂时的。无常即世界万有都受到时空条件的制约而变动不居。
佛教相信善恶因果报应。认为人的行为包括身、口、意三个方面,又称“三业”,众生按照今世不同的业力(行为)在来世可以获得不同的果报,行善者得善报,行恶者得恶报。这种报应是在前世、今生、来世三世间轮回转生不止。众生修习善业,坚信佛法,严守戒律,来世可以转生到天上或者人间。反之,坚持恶业,心生邪念,来世只能坠于阿修罗、地狱,或者沦为恶鬼,或者变作牲畜。善恶业行都是由作业者今世自己的行为决定的,到了果报成熟的时候,同样由自己领受,其他人无法替代,即“各自之死,善恶殃咎,各身随其身”。通过轮回说,佛教旨在告诫世人从善如流,多行善事,少作恶业。
(二)道教的基本教义
目前,国内外研究道教的学者基本上都认为,最深刻地表现中国社会生活的传统,而且最本质地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性的宗教就是道教,而道教这个宗教的全部理想,就是对永恒生命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因此,认识并理解其教义就成为探索中国人追求幸福和快乐人生理想的重要方式之一。
道教的主要经典是《道德经》和《道藏》。《道德经》即《老子》,内容丰富,涉及宇宙观、人生观、社会观等方面。《道藏》是道教经典的汇编,明代的《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道藏。道教标志是八卦太极图。
1.“道”崇拜
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道教的核心信仰是“道”。“道”这一概念出自《老子》,是老子哲学体系中的最高范畴。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换言之,道是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的法则,道是普遍存在的、视而不见而又无所不在的精神实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也是万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是超越一切时空的永恒存在。这些规律和法则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总之,道崇拜反映了一种宇宙观、一种社会观。道教完全尊崇这种道崇拜,并且将其神化,相信道是宇宙万物的造物主,是至高无上、具有神秘力量的人格化的神,三清尊神就是道在人间的化身。
2.神仙崇拜
神仙崇拜是道教的最基本信仰。道教崇拜神仙,对神仙的解释也很独特。神仙二字的内涵完全不同,神是指天地尚未分开时就存在的真圣,比如三清尊神、玉皇大帝、南极仙翁、南辰北斗诸星辰的星君。而仙不同,其乃后天修炼而成,凡是开天辟地以后通过修炼达到长生不老的人,就是。客观而言,道教徒的修炼目标是成仙。道教既尊神,又尊仙。
3.重生恶死的生命观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生死问题上,道教形成了贵生恶死的观念。概括而言,道教以死为苦,以生为乐,以长寿为大乐,以不死成仙为极乐。这与其他宗教存在很大差异。其他宗教谈论的是“死后如何的问题”,认为现实世界的生活是苦的,是暂时的,而彼岸世界是快乐的,是永恒的,即否认现有的生活,肯定超现实的生活。而道教探讨的却是“如何不死的问题”。道教重视个体生命的价值,认为现实世界是最好的,敦促人们努力修道,以成神仙,享受恒久的幸福和快乐。
道教的这种生死观念促使中国发展出一整套旨在健身长寿的养生术,享誉世界。养生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庄子》一书中,庄子本人也是养生术的提倡者。道教的各门各派经过长期的实践与实验,渐渐形成了一种理念,即人们可以通过修炼、药物,借用外在坚固永恒的物质比如黄金和汞,使自己也获得同样坚固、不朽、永恒的性质。实现这种理念必须依靠一整套方法和技术,其中既有吐纳、导引、服食、金丹、养气、炼气等养形方术,又有“存想、存神、主静、坐忘等”养神的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尽教养生术的主观目的是为了延年益寿,很多人包括古代帝王将相还因为服用金丹而损害了健康或者失去生命,但客观上,养生观念以及相关的方法却与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甚至是难以分割的关系。正视这一点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国近代科学独特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旅游业界开发道教旅游资源提供了一些思索和路径。
(三)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基督教创立以后,形成了诸多宗派,虽然内部存在一些纷争和差异,但基本教义大致相同。其经典是《圣经》,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组成。标志是十字架,十字架既代表基督本身,又代表基督教信仰。
1.上帝创世说
每一个宗教都有关于世界诞生的理论体系,基督教认为,宇宙中万事万物都由上帝创造。在宇宙被造出之前,世界上一片虚无,不存在任何物质,包括时间和空间。上帝是造物主,他用了六天的时间创造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第七天,上帝停止一切创造活动歇工,这一天便成为安息日(Sabbath)。
2.原罪说(Original Sin)
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治理地上的万物。但是,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受了化身为蛇的魔鬼撒旦的引诱,违背了上帝禁止他们吃“知善恶树上的果子”的告诫,结果被逐出伊甸园,结束了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这一罪过累积给他们的子孙后代,成为人类的原始罪过,也是现实生活中各种苦难的根源。任何人即便是刚刚降临人间的婴儿,在上帝面前也是有罪的。而且,人通过自身无法获得拯救,需要外来的救赎。上帝慈爱的属性促使他在人类堕落后,差遣爱子耶稣基督降世为人,来到世间施行拯救。
3.三位一体说
虽然《圣经》中并没有三位一体的字样,但这一教义有其《圣经》依据,它同时也贯穿于基督教的全部教义之中,并在基督徒的崇拜仪式和灵修生活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所谓三位一体是指,基督教宣称信仰的是一位独一的真神,认为上帝就其本质而言只有一个,但又有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位格,这三个位格互不混淆地联接成一体。其中圣子耶稣基督为拯救世人而降临人间,被钉在十字架上受难,受难后第三天复活,第四十天升天,将来要再次降临人间。根据《圣经》记载,圣灵是上帝之灵或者基督之灵,是三位一体中的第三位,从父出来,与父子同受敬拜与尊荣。圣灵的工作是使人知罪而悔改,进而追求圣洁,信徒接受圣灵的感动,便有能力制约罪恶,履行公义,能在生活中表现出种种美德。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既三又一的关系,只能凭信仰接受,无法用理性说清。
4.天堂地狱说
基督教认为,信仰上帝而得救的人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天堂是上帝的住所,黄金铺地,宝石盖屋,人们在这里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反之,不信仰上帝的人,在末日审判的时候会被投入地狱,在地域中忍受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与痛苦。
5.爱人如己说
爱人如己来源于爱上帝。爱上帝是指在宗教生活方面全意的侍奉上帝,甚至不惜抛却尘世的财富,相信上帝才是人类唯一的真正的父。爱人如己是爱上帝的必然表现。人类都是上帝的儿女,就应当彼此相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饶恕他人的罪过,甚至爱自己的仇敌,为逼迫自己的人祷告,不要以恶报恶,倒要以善胜恶。
(四)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
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和《圣训》。《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基本的经典,《圣训》是仅次于《古兰经》的伊斯兰教重要经典,即默罕默德的言行和他认可的弟子言行的记录。伊斯兰教的标志是。
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大致可以概括为“六大信条”、“五项功课”,简称“六信”、“五功”。
1.“六信”
所谓“六信”包括信安拉、信经典、信天使、信使者、信前定和信末日。
(1)信安拉
“安拉”是阿拉伯语音译,为伊斯兰教信仰的唯一主宰。我国穆斯林将其译为“真主”,穆斯林本意就是服从真主者。伊斯兰教认为,安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受拜者。安拉无现象、无方位、不生而又不被生、无所在而又无所不在、超然绝对、自在永恒、全知全能、支配一切而又不被一切支配。信仰安拉是伊斯兰教教义的核心与基础。
(2)信经典
一般而言,每一种宗教都有其信奉的一种文本经典。伊斯兰教的信经典就是信奉安拉在不同时期降示使者的经典,其中权威性最高的是安拉通过天使降给穆罕默德的《古兰经》。《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国家立法、道德规范和思想学说的基础,是穆斯林学习宗教理论的最高范本。
(3)信天使
“天使”是安拉用光创造的一种妙体。天使数目很多,无性别之分,圣洁无暇。他们的职责是顺从和执行安拉的命令。
(4)信使者
所谓使者就是按真主命令向人间传达信息的人。他们受到真主的“启示”,负有向人间传播宗教的神圣使命。据说,安拉曾先后派遣过300多位使者,其中穆罕默德是封印的使者,即他是真主向人间派遣的最后一位使者。
(5)信前定
所谓信前定是指伊斯兰教认为,人世间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由安拉预定和安排好的。在安拉的命令下,人有决定自己行为的自由。
(6)信末日
信末日包括信后世和信末日审判等内容。信后世是指伊斯兰教认为,如同现世,后世确确实实存在着。后世分为“天园”和“火狱”。今世短暂,毁灭的那一天就是“世界末日”,后世永恒,是人生的最终归宿。生前行善者将永居天园,享受幸福的生活,作恶者则堕入火狱,永劫不复。所谓信末日审判是指,伊斯兰教认为,世界末日确实存在着,末日到来时,安拉将使人类死而复活,届时,每个人都手持“功过簿”,接受审判。
2.“五功”
所谓“五功”是指伊斯兰教要求教徒必须修持的五项功课,包括“念功”、“礼功”、“斋功”、“课功”和“朝功”。对这些宗教功课做出的规范性、程序性规定就是宗教礼仪。穆斯林通过宗教礼仪即外在的动作和语言来表达和坚定自己对主的信仰以及内心体验。
所谓念功就是念“清真言”,即“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念包括口念和心念,无论是高声朗诵的口念,还是默默无声的心念,都表示教徒对真主安拉的坚定信仰。
礼功即礼拜,它是伊斯兰教实践功课的主要部分,也是穆斯林向真主感恩的一种方式。礼拜的种类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3种,即主命拜、圣行拜和拜,其中又以主命拜中的每日五时拜最为重要。五时拜即每日的五次礼拜,分别是“晨礼”、“晌礼”、“晡礼”、“昏礼”和“宵礼”。没有正当的理由而未履行这些礼拜,是一种必须惩罚的行为。
斋功即斋戒,中国穆斯林又称其为“封斋”或者“把斋”。每年伊斯兰教历9月是当年的斋月,其间穆斯林必须实行斋戒,即斋月内每日从拂晓到日落禁止一切饮食、吸烟以及房事等。这是成年穆斯林必须履行的义务,没有正当理由而未能予以遵守,是一种严重的罪行。
课功又称“天课”,即以安拉名义征收的宗教赋税,是穆斯林必须遵守的一项天命。根据《古兰经》的规定,天课的收入主要用来救济穷人、无法还债的人、陷入窘境的人、旅行中发生困难的人、无力赎身的人等等。
朝功就是朝觐。伊斯兰教规定,凡是身体健康,有足够财力的穆斯林一生当中到圣地麦加朝觐一次是必尽的义务,以表示自己对真主安拉的虔诚信仰。
& &&&&&&&&&&&&&&&&&第三节 宗教的神佛偶像
中国境内信仰较为普遍的四大宗教都有其独特的神佛谱系,其中道教和佛教是多神崇拜和偶像崇拜,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虽然都是一神崇拜,但是,基督教允许偶像崇拜,而伊斯兰教则严格禁止偶像崇拜。
一、&& 普渡众生的佛教神佛偶像
佛教供奉的对象种类繁多,按照神佛偶像的等级地位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佛、菩萨、罗汉和护法天神,他们各司其职,拯救众生。
佛是佛陀的简称,也称浮陀、浮屠,梵文中“觉者”、“知者”、“觉”的意思,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小乘佛教讲的佛一般专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佛教则认为佛是一切觉醒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佛多得像恒河中的沙子,数不胜数。
三世佛有横三世佛和竖三世佛之分,均供奉在大雄宝殿中。
横三世佛是从空间上讲的,“世”相当于世界,即佛的净土或称佛国。横三世佛是指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中央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三尊佛像的排列一般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居左,阿弥陀佛居右。释迦牟尼佛是中央娑婆世界的教主,这是释迦牟尼进行教化的世界。药师佛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又称“大医王佛”,是佛教中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发过12大誓愿,满足众生的一切愿望,解除众生的一切痛苦,与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合称东方三圣,又叫“药师三尊”。在寺院中,药师佛居中,日光菩萨居左,掌中持一日轮,月光菩萨居右,掌中持一月轮。阿弥陀佛又叫无量受佛,是中国佛教各宗派中净土宗的主要信仰对象,也是中国民间百姓最信奉的佛之一。佛经上说,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修行的方法非常简单,只要一心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死后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使佛身出血、毁坏寺庙经书等人除外。阿弥陀佛与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居中,大势至菩萨是右胁侍,观世音菩萨是左胁侍。
竖三世佛是从时间上说的,包括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和未来佛弥勒佛,这体现了佛教的因果轮回说教义。其位置为释迦牟尼佛居中,燃灯佛居左,弥勒佛居右。燃灯佛又称定光佛,生在过去世“庄严劫”,释迦牟尼的前慧仙人是他的徒弟,曾经买五茎莲花献给他。燃灯佛预言,在“贤劫”时,善慧将成佛,号为释迦牟尼。弥勒佛本是菩萨,释迦牟尼曾预言,在他灭寂之后,弥勒菩萨经过56亿7千万年出生于第十之灭劫,继承释迦牟尼佛的佛位,在龙华树下成佛,即弥勒佛,所以弥勒佛是未来佛。弥勒佛的塑像一般有3种类型。一种是作为竖三世佛之一的未来佛,庄严肃穆,一副悲天悯人的神情,在大雄宝殿中常见。第二种身着菩萨装,戴天冠,单独供奉在天王殿中。第三种是中国寺庙中最常见的“大肚弥勒”形象。
首先必须明确佛身的内涵。佛身本来是指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的身体,以后这个概念逐渐神秘化、复杂化了。现在通常认为,身不仅仅限于肉身,更侧重精神本体含义,由积聚功德和觉悟而成就的佛体就叫佛身。三身佛具体指法身佛、报身佛和应身佛。法身佛是对佛法的人格化,象征佛法的绝对真理,也指人所先天具有的佛性,这是人能成就佛身的内在原因和根据。报身佛是指以法身为因,经过艰苦修习而获得佛果之身。应身佛指佛为度脱世间众生,随应三界六道不同情况和需要而变现之身。少数大雄宝殿供奉三身佛,法身佛居中,报身佛居左,应身佛居右。
五方佛是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佛的总称。中央是摩诃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佛,职责是驱除黑暗,带来光明。东方是香积世界的阿閦佛,是欢喜世界的宝生佛,北方是莲花世界的不空成就佛,西方是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五方佛常见于宋辽时代的古刹中,密宗寺院的大雄宝殿中和金刚宝座塔上也常有他们的雕像。
(二)菩萨
菩萨是“菩提萨锤”的简称,菩提的梵文意思是“觉悟”,萨锤的意思是“有情”,菩萨就是“觉悟而且有情的人”,即能自觉觉他、自利利他、自救救他、自度度他的修行者。菩萨的地位次于佛,但高于罗汉。他们的职责是用佛的宗旨解救在苦海中挣扎的芸芸众生。在中国的佛教信仰中较为流行的四大菩萨是指文殊、普贤、观音、地藏。
1.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意译为妙吉祥。相传他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专司智慧,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与右胁侍普贤菩萨合称“华严三圣”。在佛教寺院中,常见的文殊菩萨形象是手持,象征智慧如同金刚宝剑,能够斩断妖魔和一切无名烦恼,坐莲花宝座,下骑狮子。传说唐朝年间,西域僧人波利来到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显现一老人形。自此,五台山成为文殊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也成为佛教徒心中的圣地。
2.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又称“遍吉”,专司佛的“理德”,是释迦牟尼的右胁侍,旨在将佛教所推崇的善普及到一切地方。在唐朝以前,是男身女相,宋朝以后,多是女身女相。他的法像常为头戴宝冠,身披法衣,手持如意棒,以满足众生的愿望,身骑六牙白象,道场在四川峨眉山。
3.观音菩萨
全称“观世音菩萨”,别名“光世音”、“观自在”,尊号“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唐时避唐太宗的讳,略称观音,道场在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的地位虽然不及佛高,但他在中国民间的影响和名气最大,几乎超过一切神灵,超越了普贤菩萨,成为百姓心中的第一菩萨。至于他的寺庙之多、造像之广在佛教中更是首屈一指。“佛殿何必深山求,处处观音处处有。”这句诗道出了观音菩萨在我国民间的广泛影响。据《法华经》记载,众生遇难时,只要颂观音菩萨的名号,就会得到拯救。观音可随机变成的化身形象种类很多,包括“施药观音、“马郎妇观音”、“观音”、“白衣观音”、“水月观音”、“送子观音”,而人们通常看到的观音则是指作为所有观音代表的“圣观音”或“正观音”,造型是头戴宝冠,结跏趺坐,手中持莲花或结定印。
4.地藏菩萨
他因“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而得名。据称地藏接受释迦牟尼的嘱托,在释迦牟尼灭寂之后,弥勒佛未出世之前,发誓普渡众生,拯救诸苦。地藏菩萨的特点与其他三位菩萨不同,现出家像,作比丘装束,男身男相,持锡杖,表示爱护众生,左手持如意宝珠,表示满足众生愿望之意,坐骑颇像狮子,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安徽九华山。
(三)罗汉
罗汉是梵文阿罗汉的简称,意译为“应供”,即跳出轮回、除去烦恼,应当受到众生供养的意思。小乘佛教讲究个人修行,修行的最高果位是罗汉,达到这一果位,意味着消除一切烦恼,进入涅槃,再也不受生死轮回之苦。大乘佛教兴起后,罗汉逐渐被赋予了在佛祖灭度后护教弘法的任务。他们常住人间,普渡众生,并受世人供养。寺院中常见的罗汉像有16罗汉、18罗汉、500罗汉,均指释迦牟尼的弟子。罗汉的塑像不像佛、菩萨那样公式化、定型化。他们形象生动,富于变化,更多地带有现实尘世中凡人的神态表情,或威、或醉、或笑、或慈,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这些极富个性化的塑像群保留在一些古老的寺院中,成为我国佛教造型艺术中的瑰宝。
(四)护法天神
1.四大天王
又称“四大金刚”、“护世四天王”,他们住在须弥山腰的犍陀罗山,是世界的保护者。佛教寺庙中,进入山门的第二层大殿称天王殿,正中是大肚弥勒佛像,两旁是四尊高大威猛的四大天王像。东方天王提多罗吒,汉译持国,能护持国土,保护东身州人民,塑像是白色,手持琵琶,用音乐使众生皈依佛门;南方天王毗琉璃,汉译增长,塑像是青色,手持宝剑,保护南方阎浮提洲人民;西方天王毗留博叉,汉译广目,能用净眼观察护持人民,塑像是红色,手中缠绕一条龙,保护西牛货洲人民;北方天王毗沙门,汉译“多闻”,保护人民的财富,塑像是绿色,右手持伞,左手持银鼠,保护北俱卢洲人民。自宋代以后,四大天王的形象不断汉化。经过著名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改造,四大天王彻底中国化了,成为商朝佳梦关总兵的魔家四将。形象完全是中国古代武士的打扮,而且被赋予了风调雨顺,天下太平等独特的含义。
原名“韦天将军”,韦琨,又称韦驮、韦驮天。相传是南方增长天王手下的著名神将,其职责是保护东、南、西三州的出家僧众,是佛教寺院必供的护法天神。在天王殿中,一般正面供奉大肚弥勒佛像,背面供奉韦驮像。韦驮是一个地道的中国武将形象,手持金刚杵,通常有两种姿势。一种是双手合十,直挺站立,杵于手腕上,意味着欢迎来客住宿,代表是北京法源寺。另一种是左手握杵拄地,右手叉腰,意味着不接待客人住宿,代表是杭州灵隐寺。
伽蓝原来指僧众居住的场所,后来专指佛教的寺庙。因此,伽蓝神就是佛教寺庙的守护神,我国最著名的伽蓝神是,这种信仰始于唐朝,是佛教为争取信众、扩大影响而不断汉化的表现。
4.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是佛教的八大护法天神,共分八部,称为八部众,即天众、龙众、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迦。天龙八部诸天鬼神,均受佛的教化,以护持佛法、保护众生为天职。
二、&& 贵生恶死的道教神仙谱系
道教的神仙谱系非常庞杂,而且是崇拜主神的多神信仰,根据学术界目前的研究成果,道教的神仙谱系可以分为尊神、神仙和俗神三大系统。
(一)尊神
尊神是道教信奉的主要神灵,著名的尊神包括三清、四御、真武大帝和西王母。
我国著名道观如北京白云观、苏州玄妙观都有非常宏伟肃穆的“三清殿”,其中供奉着道教的最高神灵“三清”的神像。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的称呼源于道教哲学的“三一”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教认为,道生出混沌元气,元气又生阴、阳二气,阴阳不断变化,生出世间万事万物。道教创造的三清,象征着宇宙万物都由他们创造。
元始天尊是三清中的最高神,在道教的神仙谱系中排在首位。元始天尊一般被供奉在三清殿的中央,头上发出灵光,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着“天地未形、万物未生”的无极状态。灵宝天尊是三清中地位第二的尊神,被称为“太上道君”,来历不清楚,影响不大,香火不旺。在三清殿中,居于元始天尊的左侧,手持太极图或者是,象征着世界从无形向有形过渡的“混元”状态。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老子。在三清殿中居于右,老君像的神态一般是白发、慈祥、微笑,手摇太极扇,象征着世界已经初步形成的“太初”状态。供奉老子的宫观一般叫做“太清宫”、“老君殿”、“老君庙”。在我国较为著名的有成都的青羊宫、河南鹿邑的太清宫、沈阳的太清宫、陕西西安终南山的台。
四御是道教中地位仅次于三清尊神的天神。御者,帝也,四御就是辅佐三清的四位天帝。分别为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玉皇大帝在道经中的名字是“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他的权限很大,总管天地人三界,是四御中最高的神,在中国民间的影响很大,甚至超过元始天尊。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在四御中位列第二,对他的信仰与中国古人的星辰崇拜有关。道教吸收了这位民间信仰的星神,规定他的职责是协助玉皇大帝,掌管天地经纬、日月星辰、统御众星和四时。勾陈南极大帝在四御中排名第三,“勾陈”是“紫微垣”中星座的名称,靠近北极星,共由6颗星组成,被道教神化为勾陈南极大帝。他的职责是协助玉皇大帝掌管南北两极,并主持人间的兵戈之事。后土皇地祇是一位女神,虽然在四御中位列第四,但她在中国民间的影响却仅次于玉皇大帝。她负责妇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宗的皇后曾经在嵩山建造了殿宇,专门供奉后土皇地祇。农历每年3月18日后土诞辰,善男信女会到庙里祭祀后土,求得子嗣。
3.真武大帝
真武即玄武,原为我国古代民间崇拜的四方神之一,后晋时被奉为道教所尊奉的尊神。真武大帝在我国民间尤其是南方有着极大的影响。元朝时期,真武在许多地区受到的崇信仅次于三清和玉皇大帝,被元成宗封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信仰遍及全国。明朝时期,明成祖将对真武大帝的信仰推向高潮,在武当山大兴土木,修建宫观,“五里一庵,十里一宫”,把武当山建成了一座庞大的真武道场。真武大帝的职权很大,道经记载和民间传说的多种多样,但基本上不外乎两大类,即司职水火与主宰人的生死寿命。
西王母又称王母娘娘、金母、金母元君等,在道教的神仙谱系中位居女仙之首。西王母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西方一个原始部落的名称,其部落首领也因其族名被称为西王母。随着人们对他的神化,逐渐形成为管理西方的神灵。西王母最初是一个没有性别区分、半人半兽的形象,《山海经》形容他:“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道教兴起之后,西王母被收进神界,将其说成是元始天尊与太元玉女的女儿,并塑造成雍容华贵、仪态万千的丽质天仙。西王母的权限很大,不仅女仙都归她管辖,而且还和东一起负责群仙的考核升降。
(二)神仙
神仙是道教理想中的修身得道、神通广大的长生不老的人,又称为神人或者仙人。最初流传的神仙大多数都是我国上古时期传说中的人物,著名的有彭祖、广成子、子、九天玄女等;汉魏之后,大多数神仙则是道教人物仙化而成,著名的包括在江苏茅山得道成仙的三茅真君,即茅盈、茅固和茅衷;唐宋以后,大多数神仙则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仙化而成,在我国民间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八仙。
(三)俗神
俗神是指流传于民间而被道教信奉的神。主要包括与自然现象相关的自然神,如、风伯等;执掌读书人命运的魁星神;专门保护个人、家庭和城乡公共安全的守护神,如门神、灶神、土地神、妈祖等;具有某些特定职能的行业神,如药王、财神等。
三、三位一体的基督教上帝信仰
基督教宣称信仰的是一位独一的真神,即上帝。基督教相信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和造物主,传统神学根据《创世纪》第一、二章的记载,认为上帝是在6天时间内按照一定次序“各从其类”创造了这个世界。而且,上帝不仅超乎一切被造之物,还要在创造世界之后,继续主宰管理这个世界。这既排除了认为上帝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泛神论,又排除了如摩尼教那种认为物质本身为恶而对神持二元的论调。
基督教信仰独一的真神上帝,同时也崇尚偶像崇拜。教堂里供奉的一般都是基督圣像、圣母玛丽亚像和耶稣受难像、天使等,供信徒们朝拜。
四、笃信真主的伊斯兰教一神信仰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伊斯兰教是最严格的一神信仰,而且严格禁止偶像崇拜。穆罕默德创建伊斯兰教之初,就号召人们放弃多神信仰,只崇拜唯一神安拉。他宣称,他是安拉从阿拉伯人中选派的使者和先知,除了安拉外再没有神,安拉是独一的,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这种一神信仰论是伊斯兰教的基础和核心,在其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并且被绝对化。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安拉是独一而固有的真实存在,不是抽象的概念;安拉是万能的,具有绝对的权威。天地万物的创造、日月星辰的运行、昼夜的往复、风雨雷电的发生、动植物的生长等自然现象以及人类的产生和繁衍、人生的富贵贫贱和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等现象,无一不是安拉的意志决定的;安拉是永恒的,先于万有而存在,万有毁灭之后仍然存在,“前无始,后无终”,“任西都要消亡,而安拉的本体永存不灭”;安拉是绝对完美的,任何东西都不与他相似,因而不能用形象描述他,不能为他造像、设像和画像;安拉造化了人类并赐予了其理性,使他们优于其他被造物,并为人类创造世间的一切,因而人们不仅要信仰安拉,顺从他的遗志,而且要崇拜他。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博宝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博宝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张春贤,1958年12月生人,河北水利大学毕业,高级工程师,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协会会员自幼酷爱书法,业余苦练...
李江,河北昌黎人2003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绘画专业,师从黄耿卓先生;2009年公费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
侯春喜,男,1977年12月出生于河北定兴现为保定市书协会员,定兴县书法家协会理事,春喜书法学堂主人自幼喜爱书法,但始终...
刘纪军,法名:曙恒,觉真法师皈依弟子师从美籍华人意象派大师顾山虎先生,先后受著名画家萧万庆、魏峰,中央美院王同仁教授指教...
刘海岚,中文大学毕业,现任”当代实力派画家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曾任襄阳市人大代表国际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海岚出...
推荐艺术家
马章乘,斋号,静心堂。国家艺术品鉴定评估师。中国书协、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刘西厚,山东夏津县人,主攻花鸟画。先后就读于山东省花鸟画创作课题研究班。北京现代工笔画院。...
孙培增,号抱璞,山东诸城人,现为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央民族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教授、国家民族画院创研部主任、刘大为工作室助教。被中国收藏家协会等多家权威机构、媒体、画廊等评为二零一一年至二零一二年最具学术价值和收藏潜力人物画《二十家》和《人物画百家》荣誉称号。...
刘景光, 1960年10月出生於北京,现任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画师 ,1978年拜著名书法家戴晓峰先生,学习书法,绘画1
王雪笔名诗淇,祖籍山东,出生于辽宁.现居于北京. 北京藏宝斋画廊副总经理,北京古庙画院副院长,北京市丰台区美术家协会会员
边华玲,职业画家,擅长工笔画家,兼小写意他笔下的作品,雅致而不失灵动现为山东工笔画学会会员,当代工笔画院研究员作品曾多次
杨雪、青年花鸟画家系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邯郸教育学院美术系,师从著名画家王雪涛入室弟子马志丰、著名油画家郑锋、版
只说艺术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释迦牟尼佛传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