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城市社区建设

田镇街道:构建和谐邻里关系
推进新型城市社区建设访问次数:编辑:王磊_田镇街道办城市社区建设是社区服务深化发展的产物,是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服务、解决社区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近年来,田镇街道大力推进青苑、文苑两个城市社区建设,实施社区标准化建设,健全社区网格化管理,完善城市管理职能。通过积极引进现代社区理念,探索建立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四社联动”服务模式,积极探索社区养老与青少年成长融合的有效途径,健全社区网格化管理,成功举办了趣钱社区大舞台、“多彩田镇o多彩梦”、邻居节等大型社区活动,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服务职能。积极探索社区管理和群众工作的新模式,以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干部作风建设突破年活动为契机,不断完善“察民情、解民难、暖民心、促和谐”大走访活动机制,深入开展“亮身份、作表率、联户结对”活动,充分发挥140余名城市社区志愿者连点成线作用,广泛开展“志愿者送服务进社区”活动, 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干部干事创业余热,组建“五老志愿者”队伍,为城市社区建设提供正能量。(通讯员:王磊)
中共高青县委 高青县人民政府主办 高青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鲁ICP备号技术支持:县信息中心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强烈建议使用 IE6.0 以上浏览器 不低于分辨率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关于如何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新型城市化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建设,新型城市化,中国城市化建设,城市化建设,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关于如何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余党发〔2014〕27号
中共余姚市委
余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新型社区治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城市社区建设水平的意见
各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市直各部门:
  社区是群众生活的共同家园、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和社会治理的前沿基础。随着经济社会深刻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社区承担的服务管理任务越来越重,社区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升级,社区组织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功能日益突出。为切实解决城市社区治理难题和群众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中央、省、宁波市加强新形势下城市社区建设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现就构建新型社区治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城市社区建设水平,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富裕幸福新余姚的总目标,按照&强党建、实根基,善治理、增活力,优服务、促和谐&的要求,以&定责、还权,减负、增能&为核心,着力完善社区治理结构,强化党建引领功能,推进社区合作共治,创新服务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归属感、荣誉感和社区建设的参与度、满意度,全面提高社区建设科学化水平。
  2.主要目标。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全市基本形成党政主导、政社互动、多方参与、合作共治的新型城市社区治理格局,全面建立社区服务管理&一委一居一中心&体制和&党建引领、多元协同,网格管理、社会服务,分众动员、共建共享&的运行机制,确保到2016年,群众满意的宁波市级及以上和谐社区保持在90%以上。
  二、着力构建新型社区治理体系
  3.完善社区党建工作体系。创新社区党组织设置模式。按照把党组织建在楼栋(楼道)上的建党思路,建制性和非建制性组织设置相结合,全面推进住宅小区和楼栋(楼道、院落)党组织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商务楼宇、市场商圈等两新组织建党工作;多种路径,专兼结合,选优配强社区内各级各类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务工作者,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实现区间、对象和环节的全覆盖。健全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完善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直选和党员代表议事制度,全面推行社区&大党委&工作体制,落实驻区单位(拆迁安置村)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度;健全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探索构建网络社区党建群,切实强化社区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的党建共建联建,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党建共同体。全面推进服务型社区党组织建设。以服务居民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为主题,大力推进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健全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深入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和结对帮扶等活动。
  4.构筑社区居民立体自治格局。强化社区层面自治功能。突出社区居委会在居民自治中的主体作用,完善社区居委会直选制度,选好配强居委会班子及成员,加强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和居委会下属各类专业委员会的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的职能作用,积极发展社区协商民主,按照《社区重大事务民主议事协商基本规程(试行)》的要求,全面建立由社区党群组织、驻区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社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居民)骨干等参与的社区共建参议会(理事会),不断健全社区层面议事、决策、执行、协助、监督的自治体系。大力推广业主自治等居民自治新形式。保障依法成立住宅小区业主大会和业委会,积极推动老居民区建立住户理事会,规范业主大会运行机制,完善业委会换届办法,健全业委会成员常任制和自治服务常态制,注重提高业委会(住户理事会)成员中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和党外代表人士等的比例;根据民主自治的需要,各地可在加强业委会(住户理事会)建设的同时,建立由社区干部、党员(居民)骨干、业委会成员、物业服务企业代表共同参与的小区共建参议会(理事会),切实引导小区业主和居民通过多种方式协商化解自我管理中的矛盾;积极探索小区楼栋(院落)自治和社会组织自治机制,推动形成社区居民自治、业主自治、楼栋(院落)和社会组织自治的立体自治新格局。
  5.规范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立足规模适度、功能多样、服务优质和覆盖全体居民,充分整合市、街道、社区三级管理服务职能和公共服务资源,建立健全上下联动机制,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事项集约进入社区服务大厅,切实做到形象标识统一、办事流程简化、服务高效规范;新建社区应配置不少于50平方米的敞开式服务大厅,老社区一般应不少于30平方米,难以单独配置的,要探索&居站分设、多社一站&或多社区共建等办法,创造条件予以解决。学习借鉴新加坡&邻里中心&建设理念,以新建社区为突破口,着眼满足不同群体需求,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积极建设一批集公共服务、社区商贸、文化教育、健体休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防灾减灾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邻里中心。
  6.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推行建立街道、社区二级社会组织联合会和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承担社会组织枢纽式管理服务职能,为社会组织创设、运行、发展提供多方面的优质服务;发挥各人民团体、统战性社团等的作用,构建枢纽式社区社会组织工作体系;深入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公益慈善类、科技推广类、文体健身类、志愿服务类、居民互助类和行业商会协会类社会组织,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设立非营利性公益服务机构或基金会,力争到2016年每个社区社会组织达到10个以上;加大党组织导航、典型引路和政策综合扶持的力度,采取项目合作、公益创投、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引导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其服务居民需求、完善社区自治的功能。
  7.理顺社区各类组织关系。社区党组织要加强对社区各类组织的领导和指导,支持保障社区各类组织依法充分行使职权,组织其共商共议社区重大公共事务,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社区居委会要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指导、监督、支持社区(小区)议事协商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开展工作,及时协调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社区(小区)议事协商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社会组织等要主动接受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的管理监督,驻区单位要积极配合支持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开展工作,合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要在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统一领导管理和市直部门、街道的指导帮助下,依法协助政府做好与居民群众利益有关的综合治理、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劳动就业、公共安全、公共卫生、计划生育、文体科教、住房保障、物业关系协调和弱势群体、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工作。
  8.强化社区共驻共建责任。建立健全社区与驻区单位共驻共建、资源共享机制。驻区单位要积极参与社区各项建设,加大人力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力度,主动向社区居民开放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性、公益性设施;将配合社区党建、文明创建和平安建设等工作情况纳入驻区单位领导班子考核内容,赋予社区党组织评价权和评优评先建议权。深入推进在职党员向居住地社区报到工作。健全在职党员&双重管理、认岗定责、志愿服务、双向考评、跟踪问效&等机制,为居民群众提供&志愿式、组团式、快递式、菜单式&服务;支持、引导优秀在职党员依法依规参选(兼任)社区各级党组织(党员活动小组)和社区居民、业主自治组织成员,进入社会组织和网络组织,在居民自治、社区共治中发挥好示范表率、引领群众的作用。
  9.探索综合执法向社区延伸机制。按照服务、管理、执法&三位一体&的要求,整合市直部门和街道执法资源,下移执法重心,明确权责关系和部门、属地责任,完善执法监管协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构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重心下移、上下联动,属地责任、高效便民&的城市综合执法机制,建立街道与公安、市场监管、住建、城管、安监、环保等行政执法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提高综合执法的科学化、精细化、常态化水平,切实解决居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区公共秩序、市场市容秩序等违章违规行为执法监管难题。
  10.全面推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按照依法依规准入、分级规范准入和&权随责转、费随事转&、&能减则减、能并则并&的原则,全面梳理社区依法履行职责和协助政府工作事项,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市直部门、街道有关组织机构、工作任务和创建考评等工作事项需延伸进社区的,须报经市城乡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审核批准,未经批准的,一律不得延伸转嫁给社区。经准入的社区协助政府工作事项,由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承接,相关市直职能部门、街道要赋予社区相应职权,提供必要工作经费和条件。经准入的面向社区创建考评项目,相关市直职能部门应简化考评内容和方式程序,大力推行电子台帐,不得以台帐、奖牌或挂牌等作为评估指标;除上级党委政府明文规定的项目外,其他经市批准保留、内容类同的创建考评项目,要探索施行指标统筹设置、考评综合实施、结果分头运用机制,切实减轻社区工作负担。
  三、积极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机制
  11.科学规划布局城市社区。按照聚居人口适度、管理幅度适当、服务半径合理、资源有效配置、居民群众认同的原则,修编制订全市社区发展布局规划,科学合理布局和规划建设社区,促进社区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社区规划建设与城乡开发建设同步。社区规模大体按2500户左右设置,对目前已建规模超大的社区,要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协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适度调整,不搞一刀切;对调整时机尚未成熟的超规模社区,要切实强化小区业主自治和社区服务功能,探索&居站分设、一社多站&、&居政分离、一社多居&等体制机制;对目前已建规模明显偏小的社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合并,也可探索&一站多居&的管理服务模式,提高管理服务资源配置的效率。
  12.扎实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按照&尊重传统、居民认同、规模适度、便于管理、全面覆盖&的原则和要求,以现有居民小组建制为基础,以住宅小区(自然村)、楼栋(院落)为基本单元,将社区科学划分为若干服务管理责任网格,社区辖内人、事、物、组织等归入网格进行服务管理,网格规模一般为250户左右,网格设置数量由各地根据实际确定,一般不超过10个;坚持党组织推荐和居民民主推荐相结合,选优配强网格长、楼栋(院落)居民小组长和楼道(楼群)邻里长,网格长一般由社区工作者或居民小组长担任,根据实际需要各地并可配备相应副职或AB岗,引导、鼓励和提倡居住社区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及业委会成员等担任网格内相应职位;整合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在职党员干部、驻区民警、各类协管人员和社会志愿者等资源,统筹组建网格管理服务团队,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管理服务、公益志愿服务和居民自治服务;严格落实网格的服务管理责任,建立健全网格包片联户、团队成员亮牌、民情分析研判和服务定责考评等工作机制,多种途径保障网格内党组织、自治组织和管理服务团队的场所阵地及必要经费,推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13.拓展增强社区综合服务功能。立足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市场提供商业便民服务,社群提供志愿互助服务,确立&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养项目不养机构&的理念,建立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积极推进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不断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按照&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要求,扎实推进社区经营性服务业连锁化、产业化、网络化、市场化发展,大力发展家政、居家养老、家庭教育和用品配送等特色家庭服务。着力推进社区志愿互助服务,大力发展以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各类代表委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组织骨干为主力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团队),建立完善社区志愿者公开招募、登记注册、激励保障机制;以互助互爱、邻里和睦、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导向,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队伍作用,积极开展社区服务、社区治安、文体教育、科普宣传、应急救援、环境卫生、扶贫帮困等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力争到2016年,全市基本实现社区志愿服务的普及化、常态化和制度化,社区注册志愿者达到常住人口总数的10%以上。
  14.完善健全社区应急动员和平安建设机制。围绕提高预知、预防能力,建立完善社区对自然灾害、安全事故以及社会稳定情报信息的监测预警机制,加强突发事件苗头隐患排查和信息报送工作,着力构建反应灵敏的社区预警体系。以快速高效为导向,制定完善各项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完善社区应急动员统一指挥平台,健全社区、网格、楼栋、楼道应急动员工作网络,强化救灾物资、人员等统筹调配能力建设,加强日常应急模拟演练和减灾防灾宣传教育,切实提升社区组织应急处置能力和居民群众自救能力。健全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网上网下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社区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分批分期提升改造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系统,深化社区警务制度建设,强化和拓展社区综治警务室服务功能,壮大群防群治队伍力量,倡导&我为社区值一夜,社区为我值一年&的理念,引导居民群众深入开展社区治安&红袖标&工程。进一步健全社区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调处机制,继续推进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深入推进流动人口和各类特殊人群的日常动态服务管理。
  15.提升规范城市小区物业管理。理顺市级部门、街道、社区的物业管理职能,建立市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市物业服务企业协会和街道物业管理工作协调委员会,健全完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位一体&的服务机制,完善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双向选择机制,建立健全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联动机制、业主自治组织和物业服务企业协作机制,提升物业管理服务的工作合力。全面推进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专业化,积极探索老旧小区(居民区)物业自我服务管理,加快形成社会化管理与业主自助式服务管理相结合的物业管理新格局,力争到2016年,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强行业自律他律,规范物业管理服务,以小区治安发案、业主有效投诉、建筑装修管理、业主满意程度、配合社区建设情况和实地考评成绩等为主要内容,健全物业服务企业服务质量星级评价体系和准入退出机制,积极探索向物业服务企业购买流动人员、出租房、计划生育管理和社区爱国卫生等公共服务,着力打造物业服务品牌企业,鼓励发展综合性物业服务。加强老旧小区(居民区)的改造工作,积极探索企业&专业型&、准物业管理式、业主&自治式&等多种物业管理服务机制,切实破解拆迁安置、移民安置、老旧小区(居民区)物业管理以及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收费难等难题。
  16.加快推进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整合各类面向居民群众的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全面推行社区工作台帐电子化,加快电子政务信息平台与社区对接,建立融事务办理、工作展示、信息发布、诉求反映、社群互动等功能的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多元筹资机制,加快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发展虚拟养老院、智慧家居系统、智慧楼宇管理和智慧社区服务,使居民生活向&智能化&发展。全方位采集社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信息数据,加快建立社区实有人口信息数据库,积极探索健全市、街道、社区三级信息联网共享机制。积极创新社区信息发布方式,建立社区居民QQ群、微信群、微博群和社区广播、公共邮箱、手机短信群发平台等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社区居民重点关注信息。
  四、高度重视社区建设支撑保障
  17.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充实市城乡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成员,由奚明同志任组长,诸晓蓓、韩永丰、沈海东、叶枝利、李森苗、陈长锋、郑桂春、范焕平等同志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李森苗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市城乡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指导监督,健全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研究社区建设体制机制等重大问题。社区建设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相互沟通协调和日常业务指导,及时研究解决社区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街道作为城市社区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切实把社区建设作为执政治理、群众工作的基础工程和龙头工程,进一步理顺社区工作领导体系,致力改革创新,敢于破难攻坚,不断提高社区建设的居民群众满意度。
  18.加强专职社工队伍建设。积极创新社区选人用人机制,完善面向社会公开考录办法,配足配强配好工作人员,各社区原则上按实际管辖户数每250户配置1名专职工作者,1500户以下和工作任务特别繁重的社区可适当增配人员;提倡社区&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多种途径提高社区工作者中青年、男性和户籍属地比例,力争到2016年社区专职工作者属地化率达到30%左右;积极吸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从事社区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等优秀人才到社区任职。全面梳理市直部门、街道下派或聘用到社区工作的协管人员,按照&一岗多能、一员多责、多网多岗合一、条块左右协同&原则,整合社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协管岗位及人员,纳入社工管理体系,由社区统筹综管。完善社区工作者工作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机制,推行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双重考核,确保担任社区&两委&正职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年收入不低于本市上一年在岗职工社平工资的1.5倍,其他社区专职工作者年收入不低于本市上一年在岗职工社平工资水平;建立网格包片联户专职社工专项绩效奖励制度和其他网格服务管理人员误工补贴、绩效奖励制度。加大社区工作者岗位培训力度,建立&两委&成员和社工的年度例训制度,鼓励社区专职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统一考试,建立职称奖励津贴制度,确保到2016年全市持证社区专职工作者比例达到35%以上。着力打通优秀社工人才的成长通道,通过定向招考、优先录用等办法,加大从社区优秀&两委&成员和专职工作者中,选任机关事业单位、街道(乡镇)领导干部的力度,不断提高社区工作岗位的吸引力。
  19.加强经费投入。社区工作经费、人员报酬以及基础设施、公益项目建设等经费统一纳入财政预算。从2014年起,城市社区事业保障经费的标准调整为按社区实际管辖户数每年每百户2.8万元,并按每年5%递增。市财政、审计和民政等部门要规范社区经费使用监督管理办法,确保社区经费专款专用、落实到位。着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建立财政资金、公益创投、社会捐赠资助、辖内单位共建等多元投入机制。着力加大老小区整治改造力度,规范住宅小区维修基金管理,积极破解老旧小区住宅物业共有部位、共有设施维修难问题。
  20.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将社区公共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社区发展相关专项规划,研究制定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配置实施办法,明确街道、规划、住建和市社区办等部门的职能责任,规范规划设计、方案会审、建设审批、工程验收和签章销售等操作流程。新建社区应根据集中建设、集约配套的原则,按每百户居民不少于40平方米、每社区200平方米以上文体活动阵地的标准配置综合办公服务用房及设施;社区办公服务用房与其他建筑物合建的,应当设置在一二层,具有独立出入口;零星开发住宅区应采取由开发商用资金抵等值用房办法,由市规划局牵头协调,进行易地集中建设。老社区中办公服务用房未达标的,应通过新建、购置、改造、调剂、共享等办法予以逐步解决。社区配套用房所有权归属市政府,由街道负责管理,社区无偿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出售、出租或用于其他经营活动。社区公共设施的水电、煤气、电信等费用按照社区居民使用价格标准收取。各地要根据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需要,按每个网格不少于20平方米的标准,配置好新建住宅小区的网格工作活动用房;对老小区的网格工作活动用房,各地要立足资源整合、共建共享,采取多种途径办法予以协调解决。
  附件:1.构建新型社区治理体系工作任务分解表
  &&&&& 2.构建新型社区治理体系配套办法调研拟订责任分解表
  &&&&&&&&&&&&&&&&&&&&&&&&&&&&&&&&&&&&&&&&&&&&&&&&&&&&&&&&&&&&&&&&&&&&&&&& 中共余姚市委
&&&&&&&&&&&&&&&&&&&&&&&&&&&&&&&&&&&&&&&&&&&&&&&&&余姚市人民政府
&&&&&&&&&&&&&&&&&&&&&&&&&&&&&&&&&&&&&&&&&&&&&&&&&2014年5月15日
构建新型社区治理体系工作任务分解表
具体工作目标任务
着力构建新型社区治理体系
完善社区党建工作体系
1、创新社区党组织设置模式,全面推进住宅小区和楼栋(楼道、院落)党组织建设,大力推进商务楼宇、市场商圈等两新组织建党工作,选优配强社区内各级各类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务工作者。
2、全面推行社区&大党委&工作体制,完善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直选和党员代表议事制度,落实驻区单位(拆迁安置村)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度,健全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探索构建网络社区党建群,切实强化社区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的党建共建联建。
3、推进服务型社区党组织建设,大力推进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健全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深入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和结对帮扶等活动。
市委组织部
城区四街道
构筑社区居民立体自治格局
1、完善社区居委会直选制度,选好配强居委会班子及成员,加强社区居委会下属各类专业委员会建设,发挥社区居民(代表)会议职能作用。
2、大力推广业主自治等居民自治新形式,积极探索小区楼栋(院落)自治和社会组织自治机制。
城区四街道
3、加强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建设。
城区四街道
4、全面建立由社区党群组织、驻区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社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居民)骨干等参与的社区共建参议会(理事会),探索建立由社区干部、党员(居民)骨干、业委会成员、物业服务企业代表共同参与的小区共建参议会(理事会)。
市委统战部
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住建局,城区四街道
5、保障依法成立住宅小区业主大会和业委会,积极推动老居民区建立住户理事会,规范业主大会运行机制,完善业委会换届办法,健全业委会成员常任制和自治服务常态制,提高业委会(住户理事会)成员中在职党员、&两代表一委员&、党外代表人士的比例,扩大社区&两委&成员与业委会(住户理事会)的交叉任职面。
市直相关部门
城区四街道
规范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建立健全社区公共服务市、街道(乡镇)、社区三级联动机制,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事项集约进入社区服务大厅;按照新建社区不少于50平方米、老社区不少于30平方米标准配置社区敞开式服务大厅,探索建立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试点建设一批集公共服务、社区商贸、文化教育、健体休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防灾减灾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邻里中心。
市规划局、住建局、商务局、文体广电局、卫生局、计生局、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城区四街道
具体工作目标任务
着力构建新型社区治理体系
加强社区社
会组织培育
推行建立街道(乡镇)、社区二级社会组织联合会和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着力构建枢纽式社区社会组织工作体系,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采取项目合作、公益创投、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引导社区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确保到2016年每个社区社会组织达到10个以上。
市委统战部
城区四街道
理顺社区各类组织关系
理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小区)议事协商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和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等社区各类组织之间关系。
▲市委组织部
市委统战部、市住建局,城区四街道
强化社区共驻共建责任
1、将配合社区党建、文明创建和平安建设等工作情况纳入驻区单位领导班子考核内容,赋予社区党组织评价权和评优评先建议权。
2、深入推进在职党员向居住地社区报到工作,健全在职党员&双重管理、认岗定责、志愿服务、双向考评、跟踪问效&等机制,支持、引导优秀在职党员依法依规参选(兼任)社区各级党组织(党员活动小组)和社区居民、业主自治组织成员。
市委组织部
市委督查考核办
城区四街道
探索综合执法向社区延伸机制
探索构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重心下移、上下联动,属地责任、高效便民&的城市综合执法机制,建立街道与市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
市公安局、城管执法局、市场监管局、住建局、安监局、环保局、消防大队等有关部门,城区四街道
全面推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
全面梳理社区依法履行职责及协助政府工作事项,全面清理归并面向社区的考评检查项目,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
市纪委(监察局)
▲市民政局
市编办、财政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城区四街道
具体工作目标任务
积极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机制
科学规划布局城市社区
修编制订全市社区发展布局规划,完善社区布局。
市规划局、住建局、国土局,城区四街道
扎实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科学划分社区服务管理责任网格,选优配强网格内专兼职服务管理人员,统筹组建网格管理服务团队,建立健全网格包片联户、团队成员亮牌、民情分析研判和服务定责考评等工作机制,多种途径保障网格内党组织、自治组织和管理服务团队的场所阵地及必要经费。
城区四街道
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综治办及其他相关部门
拓展增强社区综合服务功能
1、推进社区经营性服务业连锁化、产业化、网络化、市场化发展,大力发展家政、居家养老、家庭教育和用品配送等特色家庭服务。
市财政局、老龄办、市场监管局,城区四街道
2、推进社区志愿互助服务,大力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团队),建立完善社区志愿者公开招募、登记注册、激励保障机制,积极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力争到2016年,社区注册志愿者达到常住人口总数的10%以上。
城区四街道
完善健全社区应急动员和平安建设机制
1、建立完善社区对自然灾害、安全事故以及社会稳定情报信息的监测预警机制,制定完善各项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完善社区应急动员统一指挥平台,健全应急动员工作网络,强化救灾物资、人员等统筹调配能力建设,加强日常应急模拟演练和减灾防灾宣传教育。
市气象局、水利局、卫生局、安监局、民政局、综治办、信访局,城区四街道
2、健全社区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分批分期提升改造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系统,深化社区警务制度建设,强化和拓展社区综治警务室服务功能,壮大群防群治队伍力量。
▲市公安局
城区四街道
3、进一步健全社区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调处机制。
城区四街道
4、推进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
城区四街道
5、深入推进流动人口日常动态服务管理。
▲市流管办
城区四街道
6、深入推进各类特殊人群日常动态服务管理。
城区四街道
具体工作目标任务
积极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机制
  提升规范
  城市小区
  物业管理
1、建立市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市物业服务企业协会和街道物业管理工作协调委员会,健全完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位一体&服务机制,完善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双向选择机制,建立健全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联动机制、业主自治组织和物业服务企业协作机制。
2、积极探索企业&专业型&、准物业管理式、业主&自治式&等多种物业管理服务机制,力争到2016年,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90%以上。
3、健全物业服务企业服务质量星级评价体系和准入退出机制,鼓励发展综合性物业服务。
4、加强老旧小区(居民区)改造工作。
5、破解拆迁安置、移民安置、老旧小区(居民区)物业管理以及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收费难等难题。
市直有关部门
城区四街道
加快推进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
1、整合各类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加快建立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
2、建立多元筹资机制,加快推进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发展虚拟养老院、智慧家居系统、智慧楼宇管理和智慧社区服务。
▲市经信局
相关市直部门城区四街道
3、全方位采集社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信息数据,加快建立社区实有人口信息数据库,积极探索健全市、街道(乡镇)、社区三级信息联网共享机制。
市流管办、党政信息中心、民宗局,城区四街道
加强专职社工队伍建设
1、配足配强配好社区工作人员,创新社区选人用人机制,力争到2016年社区专职工作者属地化率达到30%左右;整合社区公共服务协管岗位及人员。
市编办、人社局,城区四街道
2、完善面向社会公开考录办法。
▲市委组织部
城区四街道
3、加大社区工作者岗位培训力度,确保到2016年全市持证社区专职工作者比例达到35%以上。
城区四街道
4、着力打通优秀社工人才成长通道。
市委组织部
城区四街道
5、切实保障社区工作者待遇。
▲市民政局
市委组织部
城区四街道
具体工作目标任务
加强经费投入
1、将社区工作经费、人员报酬以及基础设施、公益项目建设等经费统一纳入财政预算。从2014年起,城市社区事业保障经费标准调整为按社区实际管辖户数每年每百户2.8万元,并按每年5%递增。
2、建立健全社区经费内外部监督管理机制。
城区四街道
3、加大老小区整治改造力度,规范住宅小区维修基金管理,积极破解老旧小区住宅物业共有部位、共有设施维修难问题。
市直有关部门
城区四街道
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
1、将社区公共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社区发展相关专项规划。
▲市规划局
城区四街道
2、研究制定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配置实施办法
3、配置好社区综合办公服务用房及设施。
4、配置好社区网格工作活动用房。
市规划局、国土局、民政局、财政局(国资局),城区四街道
5、明确社区公共设施水电、煤气、电信等费用按照社区居民使用价格标准收取。
构建新型社区治理体系配套办法调研拟订责任分解表
  配套办法、方案名称
牵头责任单位
为主配合单位
关于推行社区&大党委&工作体制、进一步加强社区共驻共建的实施意见
2014年6月底前
市委组织部
市民政局,城区四街道
关于全市专职社工队伍建设和社区协管岗位整合的实施意见
2014年7月底前
市委组织部、市编办、人社局,城区四街道
关于全面推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的实施意见
2014年5月底前
市纪委,城区四街道
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创建考评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4年5月底前
市民政局,城区四街道
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4年6月底前
市民政局、城管执法局、公安局、环保局、物价局、财政局、规划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消防大队,城区四街道
关于进一步加快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
2015年6月底前
市府办、▲市经信局、民政局、档案局
市直相关部门
城区四街道
余姚市住宅小区物业公共维修基金使用管理实施办法
2014年10月底前
市财政局、发改局
城区四街道
余姚市城市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管理和配套保障办法
2014年10月底前
市民政局、规划局、发改局、市住建局,城区四街道
关于全面推进综合执法工作向社区延伸的实施方案
2014年8月底前
市编办、民政局、规划局、住建局、国土局、环保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安监局、人社局等,城区四街道
关于加强社区应急动员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2014年5月中旬前
市气象局、水利局、卫生局、安监局、民政局、综治办、信访局,城区四街道
注:打&▲&者为主要牵头责任单位。
抄送:中共余姚市委办公室日印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