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颍上县中医院清代未历史宗教名庙

颍上县民族宗教局领导简介
  赵磊:局长
  主持全面工作。
  联系电话:4412769.
颍上县政务公开办公室主办 颍上县信息化办公室承办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电话:颍上县 - 搜狗百科
声明:搜狗百科免费提供信息查询和信息编辑,坚决打击恶意篡改、冒充官方收费代编等违规行为。
颍上县位于淮河、颍河交汇处,面积1859平方公里,耕地10.3万公顷,人口172万,辖30个乡镇、348个村(社区),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颍上县文化积淀丰厚,春秋时期的、,战国时期的、,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等都是颍上人民的杰出代表。颍上县还是艺术和的发源地,有“东方芭蕾”之称的及颍上推剧分别被评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颍上县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水利建设管理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示范县。颍上历史悠久、人文蔚盛。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建立邑治,周为“慎邑”,秦置“慎县”,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称“颍上”。
行政区类别
安徽省西北部
,淮上公园等
中原官话信蚌片
城北新区政务南路
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
1859平方公里
颍上历史悠久。据铜台孜发现的陶、石器等物考证,此地为。至迟在原始社会晚期,这里已有人类聚居。按其沿革,远在时代,属豫州。周为“慎邑”,属楚国。秦为“慎县”,属泗水郡。初,“慎”属楚王韩信封邑,信被诛,置。置13州刺史部,“慎”属豫州部汝南郡。新莽改“慎县”为“慎治”,汝南为汝汾。东汉复为“慎县”,属汝阴郡。三国时,魏景初二年(238年)划属汝阴郡。时,中原大乱,晋豫州淮北地区被北方石赵夺去,“慎县”属扬州管辖。东晋永和五年(349年)收复,仍属豫州汝阴郡。南北朝属宋地,把山西雁门旧县侨置慎地,名为“令”(按《》郡县均带官名),属豫州刺史、西汝阴太守。将“慎县”置于南汝阴郡合肥以东,后避讳称梁县(今)。齐仍为楼烦,属汝阴郡。永元二年(500年),没于元魏,属扬州。六年(507年),设置、楼烦、宋3县。下蔡、楼烦共为下蔡郡,属豫州。宋县(今南照集以北和东部),属汝阴、弋阳2郡。东魏以下蔡、楼烦共为下蔡郡,属扬州。北齐以下蔡、楼烦属扬州汝阴郡。陈楼烦县没于北周,属同北齐。隋大业二年(606年),楼烦县改名颍上县,当时并有原下蔡(今凤台西南一带)、楼烦(慎地)2县的辖地,属豫州汝阴郡。唐朝,属河南西道,颍州汝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属颍州。赵宋初年,属京西北路,顺昌汝阴郡。南宋绍兴三十一年,即大定元年(1161年),金军占领顺昌,将顺昌改为颍州,辖颍上。金元光二年(1223年),改属寿州府寿州。元代至元二年(1265年),省颍上县入颍州,后复置颍上县,仍属颍州。至元三十年(1293年),属汴梁路汝宁府颍州。明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属中都临濠府颍州。洪武六年(1373年)九月,属中立府颍州。洪武七年(1374年)八月,属颍州。清代顺治初,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凤阳府颍州。雍正二年(1724年),升颍州为;十三年,又升颍州府,颍上均属其辖。民国元年(1912年)1月,裁府留县,民国3年分道,属淮泗道。24年(1935年)废道设行政督察区,区下设县,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29年(1940年)8月,划属第三行政督察区。35年(1946年)属阜阳。1947年,颍河以北的、龚集、江口、杨湖、夏桥一带,属共产党新四军领导的阚疃县民主政府。1948年2月,颍河以南属分局及豫皖苏边区第四分区,成立颍阜县民主政府。1948年4月,豫皖苏边区第六分区在颍河北岸设颍上县民主政府。日,颍上解放,恢复旧建置,成立颍上县民主政府。同年4月21日,划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员公署。日,皖南、皖北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阜阳仍为专员公署,辖颍上。1954年7月,成立颍上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8月,“”期间,改为颍上县。日,复名颍上县人民政府至今。
颍上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东部。南临淮河,中跨。地理座标为东经115°56~116°38,北纬32°27~32°54。以县城为起点,东至蒋郢孜东27.1公里与接壤;西到西五十铺大赵庄34.5公里与阜阳、阜南县毗邻;南至淮河13公里与隔河相望;北至毛沟桥29.4公里与交界。全县东西长72.5公里,南北宽56.1公里。总面积1988.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4%,占阜阳地区总面积的10.9%。
地处南部。淮河流经县境南界。颍河纵贯中部,在入淮河。沿淮一带地势低洼,、丘家湖、唐湖、丘岗湖、斑草湖、戴家湖、灵台湖散布其间。河滩湖洼地约占全县面积43%。年降水量904毫米,年均气温15.1℃。矿藏主要为煤。有、、罗园等特大型煤矿。是国家和安徽省水产养殖基地。气候温和、丰富。
颍上县总面积1859平方千米。总人口171万人(2012年末)。全县辖21个镇、9个乡(其中1个):、谢桥镇、、、、、、、、、、、江店孜镇、陈桥镇、、、、西三十铺镇、红星镇、、、、五十铺乡、盛堂乡、、、、刘集乡、、古城乡。县政府驻慎城镇。
2008年,全县实现92.1亿元,增长16.6%;完成规模70.84亿元,增长68.7%;实现规模增加值35.38亿元,增长34.2%;三次产业比例上升到27.5∶45.8∶26.7;固定资产投资36.11亿元,增长2.2%;26.86亿元,增长24.1%;全年粮食总产102万吨、肉类产量7.4万吨、油料产量8030吨,分别较上年增长20%、9%和29.3%。全县优质化率达90%以上,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48.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9.65亿元,增长60.4%;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7780元,增长9.5%;3190元,增长21.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0.4亿元。2012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7亿元,增长12.2%;财政收入30亿元,增长18.5%;固定资产投资78.7亿元,增长33.8%;规模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增长23.6%;非煤工业总产值74亿元,增长36%。强调,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县委、县政府将继续坚持以工业为主导,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抓手,不断做优发展平台,着力打造“产城一体、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宜业宜居”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促进工业经济大发展。颍上县元,在安徽排第57。日,安徽省扶贫办关于申报2016年安徽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申报评审情况公示,颍上县入围。
民国初年,县内仅有刻字、印刷、铁业、木业、、石工、槽坊、针织等36种。1913年,城关办起贫民习艺所,以手工木机织布;后许幼亭、刘宏西私人集资办布厂,以手工操作铁机生产花格。1919年,城内办起3家私人袜厂;抗日战争胜利后,各集镇办起小型袜厂50余家,有工人280人。年,先后有枕霞阁、芸华斋、平民3家印刷厂开业,承印中、小学课文、公文用纸和学生簿本等,并由木刻小印逐步改为石印。年,有3家手工卷烟厂先后开业,日产烟500~900余条。年,3家烟厂相继停办。年,颍上仍以手工业生产为主,由分散的个体,逐步发展为生产组、生产社;由加工订货、到产、供、销均由国家统筹安排。1957年,全县工业企业32个,其中全民7个,手工业集体单位25个,总产值442万元,比1952年增长36.4%,平均每年增长6.4%。1958年,全民性大办工业,县组织1000余人在凤台建立13立方米的高炉3座。县办机械厂7个,乡镇办机械厂12个,办各种厂35个。集体经济急于向过渡。个体工业基本消失。年,是三年困难时期,资金不足,原料缺乏,技术落后,根据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大部分国营工厂相继关、停、并、转。1963年,国营工厂只有6个,比1958年减少19个。1978年,全县工业企业比1963年增加13个,年产值由1963年的308万元上升到2944万元。1983年,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国营工业产值1840万元。1984年,建板鸭厂。1985年后,食品厂分为食品一厂、二厂。1988年,化肥厂在产量上突破万吨大关,在质量上向一等品迈进,利润达200万元;纸厂生产的有光纸和单胶纸,质量已达轻工业部颁标准,产量上升到2394.6吨,创利税103万元。酒厂建厂30年来,上交国家利税1065万元。板鸭厂虽系新办小厂,产品远销南京、上海等地,利润年年上升。颍上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手工操作到机械动力,日趋兴旺发达。2011年全县达5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60亿元,同比增长30%,是2006年的5.3倍,年均增长39.6%;实现83亿元,增长17%,是2006年的6倍,年均增长24.6%。煤炭工业快速增长,总产量由2006年的800万吨,提高到1800万吨;非煤工业加快发展,实现产值50亿元,年均增长50.4%,是2006年的7.7倍。煤炭、化工、机械制造、服装纺织、等支柱产业初步形成。
2007年实施“8866”工程,市级龙头企业发展到15家,县级龙头企业发展到26家。全县发展养殖小区321个,其中市级养殖小区20个。粮食生产战胜特大洪涝灾害,获得较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达98.3万吨,比上年增长5.3%,其中夏粮总产50.5万吨,单产365公斤,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2009年实现52.9亿元,增长7.1%。粮食生产全面丰收,全年总产104.4万吨,增长2.3%。养殖业快速发展,养殖小区达326家,全年肉类总产8.7万吨,增长7%,成为全国生猪、肉牛生产优势县。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拥有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30家。建设基地8万亩、绿色食品基地15万亩、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区5万亩。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发放粮食、良种、农机、畜牧养殖等涉农补贴2.69亿元。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科技进村入户有序开展,培训农村劳动力1.93万人。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新增、改善4.2万亩、旱涝保收农田2.5万亩。水利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完成邱家湖、南润段行洪区进(退)洪闸主体工程。成效显著,长防林、荒滩荒地造林1.4万亩,新建、补建农田林网30万亩,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201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7亿元,增长4.5%。粮食生产全面丰收,全年总产106万吨,增长1.2%,位居全市第一,被评为“”。养殖业快速发展,全年肉蛋奶总产13万吨,增长5.7%;水产品3.8万吨,增长2.8%。农业产业化水平快速提升,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3.8万亩、标准化水产品养殖示范区5万亩,有14种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种产品获得,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新增3家,市级龙头企业30家、新增12家,总数位居全市第一。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新增82家,总数达165家。科技进村入户有序开展,劳务经济不断壮大,新培训农村劳动力3万人,全县在外务工人员达46万人,年收入34亿元,农民较快增加。省级红星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投资1.4亿元,整治土地3万亩,沟、渠、田、林、路等全部贯通,示范功能逐步显现。水利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完成淮北大堤加固、治理工程扫尾和邱家湖、南润段退水闸、新长林排涝站建设。林业建设成效显著,植树造林1.2万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18万亩,新增活立木蓄积量4.6万立方米,顺利通过全国绿化模范县验收。2011年粮食总产达107.3万吨,连续8年获得丰收,两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11年全县肉蛋总产12.1万吨,比2006年增长16.4%,规模养殖比重达68%;水产品4.3万吨,增长5%;林地面积达52万亩,活林木蓄积量163万立方米。拥有省级6家、市级31家,农业专业合作组织235家;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6万亩;全面完成淮北大堤加固、沙颍河治理、沿淮行蓄洪区建设和城市防洪工程,全县旱涝保收农田面积达80万亩,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颍上东临,西接中原,中原文化与在此交融,在颍上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历史。这里孕育出了“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时期杰出政治家,记载其思想的学术典籍《》,博大精深,千古不朽,此外这里还孕育了、、、、等一代名流。淮河水、颍见证了他们的。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造就了特色各异的人文自然景观,其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在整个独树一帜。古迹有慎县古城遗址、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管鲍祠、,名胜有国家风景区、迪沟风景区、五里湖湿地等。有“东方芭蕾”之称的被国务院批准为。省级管鲍祠,青砖灰瓦,典雅幽静,传扬着感人至深的管鲍佳话;颇具苏式园林风格的尤家花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改革开放以来颍上人民创造的和八里河两个生态环保“全球500佳”名扬四海,堪称奇迹。享有绿洲仙境美誉的小张庄,首开中国生态环保与旅游农业先河。和迪沟风景区双双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八里河南湖公园,景点壮观,湖光胜景,如诗如画。迪沟风景区集自然生态、城镇园林、佛教圣地于一体,让人流连忘返。2005年颍上被评为安徽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全县每年接待游客约200万人次,颍上正在成为中原大地迅速崛起的旅游观光胜地。
颍上区位优越,交通畅达。地处腹地开阔的黄淮,占有呼南应北、承东接西的地理优势。阜(阳)淮(南)铁路从北部横贯全境,与京九、淮南、京沪铁路相连,为华东地区第二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颍上站是阜淮铁路阜阳至淮南段唯一一个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县城距京九铁路纽枢和不到60公里。合(肥)淮(南)阜(阳)、济(南)广(州)和规划中的淮北至安庆高速公路纵横贯境,东连京沪高速,西接京珠高速,与102、224、328省道在境内交汇。全县乡乡镇镇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淮河、颍河流经颍上200多公里,通江达海。颍上颍河船闸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县境内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三位一体、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颍上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一所省级示范高中——,两所示范中学——、,此外还有颍上四中等。安徽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县北的迪沟风景区,是阜阳市唯一一所设在县区的高等学校。省级示范高中颍上一中于2011年9月搬迁到城北新区颍阳东路,被誉为“皖北最美的学校”。学校有等2名特级教师。教育质量居全市前列,多名学子考取北大、清华、中科大等著名学府。
八里河风景区
国家AAAAA级,位于安徽省颍上县南部的,南临淮水,东濒颍河,北距颍城8公里,西迄阜阳58公里,东南距合肥170多公里。该风景区是在多年建设的基础上,1991年后充分利用低湖沼泽洼地,综合治理而成的,1996年对外开放,主园区“世界风光”、“锦绣中华”、“”、“碧波游览区”,占地3600亩,风光秀丽,景色迷人,交通便捷,设施齐全。的环保成就被授予环保“全球500佳”,被安徽省列为省级,并成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日上午,在北京为10家新批发放证书和标牌,阜阳市八里河风景区名列其中,成为阜阳市乃至皖北地区第一家、安徽省第七家国家。《淮北明珠八里河》、《渔乡新貌》、《璀璨明珠誉中华》、《》等多部风光片、专题片在美国熊猫电视台、及国内主流媒体都已播放,日本《》曾以《奔腾的中国》为题热情洋溢地称赞八里河。的亲临视察和鼓励更使八里河声名鹊起。
尤家花园景区
,又称“淮上公园”,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坐落在颍上城西五里湖畔,占地84公顷。建于1923年,原来是当地乡绅尤荫轩的私人花园,名叫“游园”。人们又习惯以姓命其园,故欲称“”。解放后,才改为“淮上公园”。1954年公园曾被洪水淹没,后经政府拨款整修,基本恢复了原貌。尤家花园三面绿水萦绕,北面花墙高峙,园内3条溪水横贯东西,公园分为四个景区。第一景区以盆景、花木为佳,景色秀丽宜人。步入大门,迎面是太极石,石上地盘绕,中间圆形花池名叫三环套月,奇花异草布满池中,72棵环绕一周。花池东边有梅岭,取“十月先开岭上梅”之意,岭下有雄奇伟崖的苍松称,岭上风官亭古朴典雅,岭东竹林摇曳。花池西有月季池、花桐和八间玻璃花房,种植各种名贵月季,桐下陈设各种。花池南面溪流上有过河小桥,桥东是赏月胜地:桥北有守门,松人迎宾;桥下绿水荡漾,游鱼戏水;桥上江心亭构造精巧,游人可在此倚栏小坐,领略小巧玲珑的园林美景第二景区以山、石、亭、阁取胜,别有一番风光。越过溪桥,就步入古朴典雅的长廊。长廊东边有一座花厅,名“迎客轩”,清静雅致,古色古香,厅前石柱上刻有对联“漫扫落花旦作庭前锦绣,莫惊鸣鸟聊为园中笙簧”,恰到好处,令人称绝厅侧黑柿楼,奇特古朴,东南松桂亭丹桂飘香。长廊向西有九老石,由9块奇异的陨石、岩石、沙石和组成,坐落于精王雕刻的石盆之上。第三景区以茂密的松林,独具特色。一行行松柏苍劲挺拔,犹如翠绿屏障,景区内松亭、松桐、、松伞、松鼓、松扇,造型生动,布局得体,绿荫满处,鸟啼莺飞,微风扶过,松涛阵阵,登紫微山上高瞻远瞩,古木参天,美不胜收。第四景区以新建的花园和植物园区见长。这里终年繁花似锦,四季飘香,园中有展望亭、看—花楼,园内为美化公园种植了各种花卉。尤家花园面积虽小,但园内长廊水榭、亭台假山、松柏竹林、绿树花草俱见匠心,风景雅致清秀,富有山林自然之美。
迪沟生态景区
国家AAAA级位于安徽颍上县东北部的,地处济河、西肥河交汇处,东临凤台,北与利辛相接壤,224省道纵穿南北。94年以前,这里还是一条荒凉的湾地,后来因势利导,结合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在600亩58年遗留下来的小农场的基础,边规划,边实施,建成了生态旅游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整个风景区由竹音寺,五百罗汉堂和生态园组成。
张庄公园景区
公园位于谢桥镇,因其在保护改善和发展生态环境方面成就卓越,1991年被联合国授予环境保护“全球500佳”。、万里、、等先后亲临小张庄视察,联合国官员及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前来参观和考察。原乔石在视察时欣然题词:“发展生态农业,利国利民”。小张庄以为主线,环保塔、张庄温室、韩西新村、张庄广场和小张庄度假村等分布在公园四周,是公园景色的延伸,共同构成小张庄生态旅游体系。张庄公园:始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一座农民公园。公园由望富山、人工湖、动物园、游乐园、等景点组成。望富山高约40米,山坡木茂林修,绿荫环抱,在山北坡有一条笔直的石阶,直达山顶,在山顶建了雕栏玉砌双层飞阁凉亭,亭则为望富亭。登上望富亭,放眼远眺,真是美不胜收,绿色的田野被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分割成一个个方块,路边四十五条整齐笔直的防护林带茂盛葱郁,恰似给美丽如画的田野镶上绿色的镜框。沟渠纵横,清澈如玉,鹅鸭成群,尽情嬉戏。好一派田园盛景。望富山西边是因堆山而挖的人工湖,碧波荡漾的湖水中停泊着龙凤舟,夕阳西下,山色倒映在湖中,山水一体,此时登上龙凤舟,宛如仙境一般,让你心旷神怡。动物园的动物很多,、黑熊、猴子、豪猪、骆驼,还有野鸡、天鹅、孔雀、锦鸡等等,奇禽异兽,形形色色。游乐场内设有各种游艺机,电动火车、等,是人们休闲的理想之处。盆景园中有300多盆形态逼真的珍奇盆景和,置身其间,让你感到大自然的造化是多么美妙。环保塔:公园南门外巍然耸立着一座13层8角宝塔,挺拔俊秀,这就是环保塔。登上塔顶,可以一览谢桥镇在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最新成就。此塔与村口赫然写着“全球500佳张庄村”的古色古香的跨路牌坊遥相呼应,为小张庄增加了几分迷人的姿色。张庄温室:位于环保塔的西侧,建于二00二年底,面积2050平方米。整体系钢制,玻璃屋面。温室内种植有上百种,主要有原产澳大利亚的,又称九瓶树,形状奇异的榕树、各类、、国宝苏铁等。温室外还有各种动物造型盆景。韩西新村:与公园一路之隔,一派,色彩丰富,造型各异,典雅大方。若不是亲眼所见,你一定不会相信这是的普通民居,你肯定认为置身于欧洲的高级别墅或风景区内的度假村。张庄广场:位于公园北侧,是一座兼游乐、会议、文艺、体育和科教于一体的设施。广场周围是八根八仙柱,广场看台外侧墙面是蓬莱浮雕,广场北侧有和壁。小张庄度假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全球500佳”小张庄中心。建于1999年4月,结构设计流畅,布局独特,装饰豪华美观,由18幢风格各异的别墅小楼和会议中心组成,一楼一景。区内绿草茵茵,花木掩映,回环,是旅游度假和举办中小型会议的理想场所。
管鲍祠文化馆
管鲍祠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管子祠,祠内有管鲍享殿和衣冠冢和管仲父墓。始建年月已不可考,因同时纪念管仲、两位贤人,改名为管鲍祠。明万历六年,由、戏曲作家屠隆在颍上县令任上重建,并作名文《管鲍祠碑记》。管鲍祠修成后,明末毁于战乱,清道光六年重修。现存的享殿与,为民国年间重修。
位于颍上城南17.5公里,邱家湖北坡南,寺庙占地5000平方米,周围清溪围绕,院内绿荫掩映,鼎盛时建于盘龙卧虎之地、丹凤朝阳之泽,有玉塔龙井,砖砌花墙,台阶高筑,院落深邃,现存泥金颜体楹联一副,桐邱鸣鹤、淮渚潜龙立于主殿二旁。清凉寺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大明成化年间,西蜀富顺名僧祖云祥师,游抵清凉寺,见寺颓废,慨然以兴废为己任,建大雄宝殿5间,山门,如来金碧争辉,然师疾驾鹤西归,清同治七年主持们茂林祥师又募资重修。
南照风景区
南照风景区位于颍上西南,南枕淮河,北依润河,中贯,与霍邱、阜南、固始三县接壤。南照古镇最早始于,明正德《》载,水台在颍州(今阜阳)南50公里,相传荒滩筑台,以为游观之计;清代高泽生《颍上风物记》亦云,水台在。南照建镇的确切年代,据清代同治九年《颍上志》碑记记载,南照即古港口镇也,临淮水,水之阳有东岳神庙敕建于唐,是本镇创建远在之前证。东岳庙大殿正梁上也有“大唐监修”字样,北崇《元李九域志》载,颍上辖二乡,正阳,漕口、三镇。相传宁都汴梁南粮北运,穿清河入颍以达汴,因濒清河口,故名漕口镇。南照镇还与明太祖朱元璋有段缘分,元至正四年(1344年)旱蝗大饥,太祖时年17,父母兄相继死去,孤无所依,乃入为僧,游历北照寺、南照寺等处。因其寄食于南照集,登基后敕建寺于此,名日“宿缘寺”。漕口镇也因寺更名为“南照镇”,沿习至今,明清二代商贾云集,贸易兴隆,故旧志称其:“扼豫皖之咽喉,规模之大,城市符,商业之盛驾城市之上,沿淮市场应无其匹”。古迹遗址有楚平王台,铜台子、古板桥、明代双塔、浆洗塘、南照寺、东岳庙、、清真寺,文物有兰亭石刻,大小铁钟、石龟等。
2016年4月,安徽61县市经济实力排行榜出炉,颍上县2015年GDP总值205.4亿元,排名第19位。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合作编辑者: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点击编辑词条,进入编辑页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水文化之中华江河文化】供参考学习.doc 2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89 &&
【水文化之中华江河文化】供参考学习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水文化之中华江河文化】由一定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狭长凹地流动的水流,称为河流或河川。河流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的重要路途,宛如血管中的血液流淌在大地上。世界河流的总水量不到地球总水量的万分之一,但人类与河流更接近,取用的大多是江河之水。因此,尽管河流只是河流水量的一小部分,但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却远远大于其他水体。在地球的各类水体中,滔滔江河之水总是流动着,载浮载沉,一路滋润、一路养育,然后涌进大海。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大大小小的江河,就是它们,冲开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冲出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江河息息相关。江河是哺育人类的母亲,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认识江河、顺应江河和治理开发与保护江河,从而推进文明进步的伟大历史。华夏民族栖息之地幅员广阔,各地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差异较大。河流作为地理气候的产物,同样存在着很大差异。从我国的江河补给水源来看,有雨水、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季节积雪融水,以及各种混合补给类型的河流;从江河之水最终的归宿来看,有外流河和内流河之分(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称外流河,不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内流河);从江河水力状况来分,有长年流水的河流和季节性河流。外流区的江河,几乎都沿着三个地形斜面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外流河的集水范围称外流区域;内流河的集水范围称内流区域。外流区由南到北分布着珠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及松花江七大江河,其中除松花江汇入黑龙江后流出境外,其余皆东流注入太平洋。此外,还有桂南粤西沿海诸河、东南沿海诸河、山东半岛诸河、冀东沿海诸河、辽西诸河、辽东半岛诸河以及台湾、海南岛诸河等中小河流直接入海。这些沿海河流的主要特征是:流域面积不大,源短流急,水量丰富,河水较清。中国的内流区的面积很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6%,主要分布于中国北部的内蒙古高原,西北的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新疆的大部分地区,以及西藏的藏北高原。此外,东北的松嫩地区也有局部的内流区域。位于新疆的塔里木河,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之一。国际性河流多位于中国东北、西北、西南,流向不一,分别注入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中国东北的国际性河流有黑龙江水系,黑龙江干流的南源额尔古纳河以及支流乌苏里江,都是中俄两国的界河。黑龙江干流的北源石勒喀河,发源于蒙古国北部的肯特山东麓;南源额尔古纳河,源出中国大兴安岭西侧的吉勒老奇山。南北两源在黑龙江省的漠河镇西部汇合后始称黑龙江。黑龙江先向东流,后又折向东北,先后接纳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支流,最后在俄罗斯境内注入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之间的鞑靼海峡。黑龙江在中国境内全长3420公里,流域面积25.48万平方公里,径流总量达2709亿米3,为黄河水量的5倍。图门江和鸭绿江为中朝界河,前者东流入日本海;后者则流向西南注入黄海。绥芬河的支流班布图河亦为中俄界河,克鲁伦河和哈拉哈河均为中蒙国际河流。中国西北边疆的国际河流,有北疆的额尔齐斯河、额敏河及伊犁河、乌伦古河,南疆的喀什噶尔河及塔里木河的支流阿克苏河,其中额尔齐斯河和伊犁河是中国西部沟通哈萨克的两条重要的国际河流,也是西北边疆流量最大、具有独特水文特性的两条大河。中国西南地区的国际河流,主要有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均发源于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其下游分别流经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注入印度洋和太平洋。这些河流具有源远流长、坡陡谷深、水力资源丰富的特征。另外,中国古代的人工河流——运河系统十分发达,并已成为中国江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河流虽多,但在地区上分布很不均匀。中国的河网密度(一个地区河流的多少,常用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面积河流的总长度来表示)总的趋势是南方大,北方小;东部大,西部小。东部地区河网密集,其密度都在0.1以上,而西部内陆区几乎都在0.1以下,而且有大片的无流区(即河网密度为零)。东部地区的南方与北方河网密度的差异也很大,南方几乎都在0.5以上,其中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河网密度最大的地区,都在2.0以上,长江三角洲甚至高达6.7。北方的山地丘陵地区,河网密度一般在0.2~0.4之间,地势低平的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华北平原,一般都在0.05以下,甚至出现无流区。中国的河川径流,除少数高山区有冰川融雪补给外,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降水的多寡及时空分布,决定着江河的水文情势。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水汽主要由东南输入,同时受地形因素影响,降水量总的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因而造成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局面。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也很大,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的比值在2~8之间,而雨季降水量一般占全年的60%~80%,这就增加了河川径流利用的难度,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周期性的水旱灾害。中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徽省颍上县教师工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