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充许倒闭,本行是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亏,如何保障储户安全?

3月底至4月初,各大银行相继公布了2016年年报,业绩总体来看并不算差,但是有两个数据值得注意:一是中国银行股东应享净利润为-3.67%,上市十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二是去年才上市的邮储银行不良率为0.87%,较上一年末的0.8%有所上升。中国银行和邮储银行都是国内大型银行,全国各地的网点都非常多,尤其是邮储银行,很多乡镇甚至是农村都到处有网点。银行利润下降意味着什么?就是说银行赚钱的能力下降了,比如以前一年能赚100亿元,现在一年就只能赚96亿元。不良率上升又意味着什么?银行的贷款质量在下降,打个比方,原来10个人来银行借钱有1个还不上,现在有2个还不上。不良率上升最终也会导致银行利润下降。如果一家企业利润持续下降是非常可怕的,要么开始裁员,要么开始降薪,仍然无法扭转局面的话,就会导致亏损,最终走向破产或是停业的道路。虽然绝大部分银行利润仍然是在增长的,但在互联网金融的追击之下,传统银行业的优势逐渐消失,利润增幅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躺着赚钱的时代真的结束了。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是,银行利润下降,我的钱放在银行还安全吗?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实施,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存在破产或倒闭的可能,这些金融机构要投保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如果储户存款在50万元以下不用担心,银行即使倒闭了也会全额赔付给你,但是超过50万元以上的部分就不予保证了。银行也会倒闭?!没错,银行都是自负盈亏,经营不善的话,破产或倒闭都有可能发生。以前大家觉得钱存在银行最安全,老百姓好不容易攒了一些钱都往银行放,但是近年来银行给人的形象越来越不靠谱,银行负面新闻不断,其中以下四种情况最常见:1、存款失踪:在正规银行存的钱,除了账面利息,还给额外补贴一部分利息,可是到期之后想取出来才发现存款却莫名失踪;2、存单变保单:去银行存款,工作人员告知在搞活动,利息高并且还送保险,但是后来才发现原来根本不是送保险,本身买的就是保险,不能提前取,否则要倒贴本钱;3、理财亏损:说好买的银行理财,结果推荐基金,并且说保本高息,结果不仅没有高息,还亏了很多;4、离柜概不负责:银行少给你钱,事后去找银行人家可不管,谁让你当时不查清;银行多给你钱,必须退回去,否则就是非法占有或是不当利得。实际上如今银行存款利率水平非常低,如果通胀率上升,钱存在银行越来越贬值。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以来,各类新型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层出不穷,收益率秒杀银行存款,比如余额宝之类的货币基金、保险理财、票据理财、定向资产计划等等,并且风险可控,投资者亏损的情况很罕见。实际上如果单纯从安全角度考虑,银行存款及理财仍然可以算得上是最安全的,但是由于银行内部管理不当,银行员工误导及欺诈现象屡屡发生,一出事银行就把责任推到“临时员工”或“辞职员工”的身上,真是让储户伤透了心。融360《维度》之前的一份调查显示,77.68%用户对银行整体服务不满意,其中超过20%的用户表示严重不满意,仅22%的人对银行整体服务给出了“满意”的评价。银行的态度真的应该端正一下了,在互联网金融崛起的背景之下,银行不再是老百姓的唯一选择。允许银行破产 存款保险制度保障储户存款安全_网易财经
允许银行破产 存款保险制度保障储户存款安全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话题广受关注。专家表示,银行业建立市场化退出和保障机制,既是国际通行惯例,也是我国金融改革的必然选择。
银行业将建立市场化退出和保障机制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近日表示,中国的银行业有体制优势,无论是大银行还是小银行都不能倒闭。“未来我们要让市场说话、让资本说话,如果商业银行最后资不抵债,就会要你退出。”此语一出,立即引发轩然大波。
事实上,银行破产在国外并不罕见,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美国数千家银行倒闭,上一轮金融危机期间,美国也有数十家银行倒闭。而我国尽管也有数千家银行,但银行破产却极为罕见。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受危机冲击而关闭,在政府干预下,储户在该银行的储蓄本金及利息由人民银行指定保证支付,未受到损失。
对于银行破产问题,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目前我国不允许银行破产,政府实际上承担了隐性担保责任。这一方面稳定了市场信心,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市场的“逆向选择”——在银行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政府兜底易使银行“有恃无恐”,部分银行或放松风险约束,为追求高额利润而过度投机,最终放大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以往银行全都是政府独资,政府兜底理所当然。但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银行的股权结构正日趋多元,未来完全由民间资本控股的纯民营银行也将登上舞台。在此情况下,延续计划经济时代的思路,以全体纳税人的钱为市场化的银行业兜底,显然并不合理。必须化政府担保为制度担保,化政府兜底为机构兜底,在银行业建立市场化的退出和保障机制。
银行破产必须慎而又慎
今年1月8日,银监会发文,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订立“生前遗嘱”。按照这一规定,五大国有银行和8家股份制银行均需拟订并提交“恢复与处置计划”,即当其陷入实质性财务困境或经营失败时快速有序的处置方案。“允许银行破产”似已箭在弦上。
央行数据显示,到2013年8月份,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连续3个月突破43万亿元。作为世界上“最爱存钱的民族”,一旦允许银行破产,老百姓的存款该怎么办?
事实上,近期“银行破产”的争论确已引起一些储户的不安。天津某城商行大堂经理告诉记者,“最近经常有储户来银行咨询,问银行是不是可以破产了,存在银行的钱是否还安全。还有一些大银行的客户经理‘趁火打劫’,以银行可以破产为由,鼓动储户把钱从中小银行取出来转存他们银行。”
中央财经大学民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壮认为,银行是“外部性”极强的企业,其存款是对公众的负债,是老百姓的保命钱。一旦出现银行破产事件,极易因储户挤兑而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产生系统性风险。对于银行破产问题,必须准备充分,慎而又慎。
赵锡军认为,允许银行破产,建立市场化的退出和保障机制,既是国际通行惯例,也是我国完善金融体制、稳定金融秩序、促进金融改革的必然选择。考虑到银行的特殊性,应通过完善的制度设计,将银行破产的不良影响限定在破产银行自身,最大限度地防止风险蔓延。
老百姓的存款将得到保障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尽管未来我国将允许银行破产,但在我国现实国情以及相关制度设计的影响下,绝大多数储户的存款安全都将得到保障。
中央财经大学业研究中心秘书长李宪铎指出,尽管现阶段我国银行业面临不良贷款上升等问题,但拨备充足,风控健全,即便允许银行破产,银行破产也是概率极小的事件。至于工商银行、等国有大行,牵扯国民经济命脉,政府和民众谁都无法承受其破产的灾难性后果,已经到了“大到不能倒”的程度,根本没有倒闭的可能。
今年1月召开的2014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指出,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央行将在今年择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为市场服下定心丸。
何为存款保险制度?李宪铎告诉记者,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保障制度,目前已有约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简单说就是建立一个存款保险机构,各银行作为投保人为自己的存款缴纳保费,当某银行出现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时,由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
李宪铎说,“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是即使银行破产了,储户的存款也是安全的。按照国际惯例,存款保险会设置一个限额,这个限额要足以保证绝大多数储户的存款安全。目前我国的限额仍未最终确定,假设每个储户的存款保险限额为50万元,如某银行破产,单个储户50万以内的资金都会获得赔付,超出部分储户也有权从该银行清算资产中得到追偿。假设一个储户把500万资产平均分散到10个银行,即使这10家银行全都倒闭了,该储户也不会受到任何损失。”新华网天津2月3日电(记者 邓中豪)
本文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当前位置: >
中国银行倒闭储户怎么得了:但是新的银行政策出台之后
时间: 11:12 来源:未知 作者:妈妈网 阅读:次
摘要:作者:黄少雄连日来,中国金融界不断动荡,从新股上市到证监会屡屡发文,一直被嘲弄的a股大盘也萎靡不振。那么中国金融界在未来将会朝着一个什么方向发展?在银行方面,从几个月前就一直热门的民营银行到部门银行在
作者:黄少雄连日来,中国金融界不断动荡,从新股上市到证监会屡屡发文,一直被嘲弄的a股大盘也萎靡不振。那么中国金融界在未来将会朝着一个什么方向发展?在银行方面,从几个月前就一直热门的民营银行到部门银行在筹备社区银行,再到目前的存款保险制度准备完毕,银行有可能破产,最高赔付民间一直流传着最多赔付50万元,虽然官方一直没有给予明确的答复,很多人都在翘首企盼着,未来中国的银行业又该何去何从?两天来,银行股开盘几乎全面飚绿。正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似乎在预示着银行业正经历着大的变革。对于银行允许破产来说,官方虽然给出了大的方向,但是细则一直未出,民营银行的热点也正在慢慢降温,是官方动作太慢,还是民间对其失去了信心?银行向来被称为最赚钱的机器,这块具有巨大诱惑力的蛋糕没人会对其置若罔闻,那么该怎么去吃这块蛋糕,官方是否真的允许大家一起来分着吃到目前为止还真的看不出来,官方的态度似乎一直在画饼,这张饼已经被画的无限大了,是时候拿出点真材实料了。中国的银行历来被称为“万年不倒”,即使前段时间的钱荒来袭,央行不出手也没人感觉到银行会倒。因为在几乎所有人看来银行背后有央行和政府,所以是绝对不会倒的,政府会最终买单。但是新的银行政策出台之后,政府明确表示不再买单,或由保险公司买单,这可以说是一种革新。银行用几十年的时间和先进的技术让老百姓把钱从家里的某个犄角旮旯里放到银行,这个成就了今天的银行的壮大。然而在老百姓看来,储户成就了银行的壮大之后反对来要“过河拆桥”了。在民间有句话是穷去存钱,富人去贷款。先不管人民币是否对得起中国人。但就穷人用毕生的积蓄去成就银行和富人,这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贡献。而银行作为一个富人,不能“为富不仁”吧。在改革的大背景下,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在寻求改革,有句流行的话是:改了就是找死,不改就是等死。自然所有人宁愿找死也不愿意等死。银行如果彻底脱离了央行的庇护,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然后自负盈亏、允许破产,这会不会更加有利于银行的发展?市场化是当今的主题,一切交给市场,有竞争才能带来更好的服务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这种给人没有保障的感觉会挥之不去,“把钱放到银行最保险”这种习惯已经深深的植根于人的脑中,如果银行都不保险,难道要放到股市吗?政府允许银行破产是否意味着,政府想让民众把钱放到其他地方?2013年整体萎靡不振的股市似乎不能最好的选择。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当然要把钱放到市场中,如此一来银行自然就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再加上民营银行的不断挑动和互联网金融的大波来袭,银行的垄断地位逐渐被打破,所以银行也该考虑下一步该如何走。如果允许银行破产只是银行革新的一种体制化的改革,并不能根本改变现有的面貌,而民营银行的加入也只是增加了竞争力,提高了服务质量。在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金融才是银行最大的劲敌。
(本文关键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负盈亏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