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利通区科技局宣传部长李宁简历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您要查找的资源可能已被删除,已更改名称或者暂时不可用。|||||||||||
||||||||||||||||||||||||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 >>
吴忠市利通区召开安全生产紧急会议
西部门户网
&&&发布时间:日&&&来源:利通区政府办
 近日,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周涛主持召开了利通区安全生产紧急会议。区领导杨玉龙、熊焰、闫浩、李宁等出席会议,区直各部门、各乡镇和重点企业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区委常委杨玉龙、政府副区长李宁分别作了讲话。   会议传达了西吉县北大寺踩踏事故后中央领导、自治区领导的批示精神和吴忠市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并对自治区“两会”及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要求立即成立八个检查组,用一个月的时间在全区各个领域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针对近期安全生产形势,会议强调,要继续统一思想抓落实,各单位党政一把手都要到重要部位、重点企业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亲自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问题;要突出重点抓监管,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所有行业、单位、进行全方位排查,全系统排查,凡是有隐患的一律停止生产,凡是整改不合格者,一律不准开业。查处安全生产问题没有任何回旋余地,任何单位、任何人对安全生产问题不能开绿灯;要强化责任抓督查,区安委办将会同区委办、政府办、监察局等部门对大检查情况进行督查。各单位要充分认清当前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努力克服侥幸、麻痹和松懈思想,严格落实“两个主体责任”,确保自治区“两会”及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责编:&&
上一篇吴忠国土资源局利通区分局举行揭牌仪式
下一篇兴庆区民政局获政风行风评议第一名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利通区召开2017年全域旅游推进大会
日13:15&&来源:
原标题:利通区召开2017年全域旅游推进大会
3月30日,利通区召开2017年全域旅游推进大会,区委书记张晓明,政府区长李玉山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会议。政府区长李玉山主持会议。区委书记张晓明做重要讲话。
张晓明指出,我区作为“滨河首善之区”,要按照我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围绕实现“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产业全域联动、旅游成果全民共享”的总体目标,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张晓明要求,全域旅游发展的同时,要正视当前我区旅游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明确目标定位,凝聚全域旅游发展新共识;聚焦补齐短板,着力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坚持联合共促,落实全业融合新举措及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提升市场营销效果等举措,整合全区之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搞好全域旅游发展,奋力开创我区全域旅游发展新局面。
会上,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樊华峰传达了自治区2017年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对全区2017年全域旅游创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区委、政府兑现了2016年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扶持政策的资金;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宁宣读了《2016年利通区特色旅游商品评选活动获奖单位表彰的决定》;政府副区长赵丽亭宣读了《吴忠市利通区促进旅游业发展政策措施》;区文体旅游局、上桥镇、吴忠灵芝产业园3个单位作了表态发言。
(责编:高丽、乐意)
“产业链经济”时代来临 2017旅游业风向标指向何方?
  记者通过多方调查,结合中国旅游研究院提供的数据,从行业投资、商业模式、消费趋势、热门产品、旅游目的地五大方面看旅游行业的最新热点,从消费者和企业两端前瞻2017年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2016中国游客文明形象报告:文明素质较5年前有所上升
  2月22日,国家旅游局发布《2016中国出境游游客文明形象年度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逾八成中国受访者对本人境外旅游文明素质满意,境外受访者普遍认为与5年前相比,中国游客整体文明素质有所上升。利通区“旅游+”开启全域旅游时代_宁夏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7,899贴子:
利通区“旅游+”开启全域旅游时代收藏
去年以来,利通区以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为主题,加大项目带动,积极宣传推介,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制订落实政策保障措施,推动了全域旅游蓬勃发展,为争取创建自治区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打下了坚实基础。全年共接待游客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00万元,分别增长15%和16%。在利通区感受春赏花、夏耕耘、秋摘果的无穷乐趣,已成为乡村旅游的特色主题。
贝尔阻垢剂
“旅游+农业”带旺乡村体验游“吃农家菜、赏田园风光、体验乡村风情,这里远离城市喧嚣,可以亲近自然,这一点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益。”4月8日,在利通区扁担沟镇海军生态园,只见千余只散养土鸡在林下欢快啄食;孩子们提着竹篮在果园寻觅七彩山鸡、元宝鸡下的蛋;果园一角的土灶前,厨师有的拉着风箱生火,有的在灶台前煎炒鸡蛋,袅袅炊烟夹裹着蛋香,缭绕林间。家住吴忠万福人家小区的杨丽带着几位好友以及孩子在此度过了一个悠闲的周末。像杨丽一样,近年来,越来越多来自城市的游客在闲暇时间来到乡村观光旅游、放松身心。一传十、十传百,今年利通区乡村旅游也实现了“春来早”。“这样的乡村旅游景点,利通区还有很多。休闲农业横跨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接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如今,在利通区感受春赏花、夏耕耘、秋摘果的无穷乐趣,已成为乡村旅游的特色主题。”利通区委副书记樊华峰表示,利通区把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发展相结合,围绕市民消费趋向,突破式发展体验型农业,把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利通区农业新的增长点加以培育和发展,促进传统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利通区正以三产带一产、一产三产化,努力在一产的土地上做出三产的文章。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城乡统筹、提升民生福祉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利通区加快现代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步伐,精心培育果蔬采摘、乡村休闲、文化体验等回归自然、富有参与性的旅游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旅游经济发展。2013年,荣获亚洲旅游文化联合会颁发的“亚洲金旅奖·大中华区十大最具特色魅力旅游目的地”称号;2014年,荣获农业部、国家旅游局颁布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荣誉称号;2016年被新华网第四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评为“最美中国——民俗(民族)旅游胜地、美丽乡村旅游胜地”……目前,利通区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市场主体不断丰富,带动作用显著提升,品牌建设初见成效。这与全域旅游的概念不谋而合,也为该区创建自治区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变蓝图为现实迈出有力的步伐。为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度,全面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做好全域旅游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日前,利通区还拿出264.1万元,对2016年度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的单位、企业予以资金扶持。作为获得资金补助的四星级农家乐,鑫源休闲农庄负责人马金鑫说,将脚踏实地,奋力拼搏,着力在旅游项目建设、主题活动策划、创新拓展经营及重点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用力,精准施策,为利通区加快推进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和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作出更大贡献。“我们通过农业与旅游融合的发展模式,鼓励农民开办家庭农庄、采摘篱园、渔家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变传统的行政村为经营村,变传统的耕作农业为观光休闲农业,让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就地就业、增收致富。”利通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局长马利江介绍,利通区充分挖掘民俗文化、民族餐饮、特色农业优势,精心培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目前,已建成乡村旅游景区、景点43个,星级农家乐19家。市民与桃花亲密接触。
“旅游+文化”提升旅游产业品位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力。由此可见,一个地区文化深度与挖掘力度会直接影响旅游产业的品位,全域旅游的推进需要一条清晰的文化主线贯穿。4月9日,利通区上桥镇桃源农庄桃花盛开,粉白色的桃花勾画出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春日盛景。“前段时间我们都一直在追《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今天特意来这里拍照。”在宁夏大学就读的丁燕梓与几位同学相约在此,一朵朵、一簇簇挂满枝头的桃花,成为她们自拍照的美丽背景。拍完照片,丁燕梓又和同学们走进位于该农庄的利通区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这里展示了当地村民自发捐出来的农耕用具和农村种地的农具以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百姓家中摆放的家具、缝纫机等。作为90后,丁燕梓和她的同学们感慨道:“没想到原本只是一次拍照,却无意中了解到自己爷爷奶奶那个年代的生产生活历史,让我们在休闲之余又长了见识。”去年以来,利通区将融合旅游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大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精心策划开展了“桃花朵朵开,相约利通来”等10场(次)主题活动,并从84件评选商品中评选出6个代表利通区特色的旅游商品;与区内外媒体举办了“互联互通丝路行”系列采风、交流活动,在京沪线高铁列车电视投放旅游形象广告宣传片,启动了智慧旅游工作,有力宣传和推介了该区全域旅游。“旅游向来与文化密不可分,旅游业中相当大的部分是与文化产业水乳交融的。”利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宁介绍,今年,利通区将继续在上桥等乡镇举办“桃花笑春风,相伴游利通”等9个重点文化旅游特色活动,全力做好在古城滨河生态休闲产业园举办的自治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启动仪式,特别是要策划组织好8月份邀请中央电视台乡村大舞台到利通区举办的一期节目,全力提高利通区区域知名度、旅游知名度和文化知名度。下一步,利通区还将利用物产和资源,将文化元素融入特色旅游商品的设计与生产当中。深入挖掘利通区旅游特色商品,在2016年开展的旅游特色商品评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特色农产品、民族用品、民族手工艺品、非遗文化制品等,大力推行旅游商品进农家乐、进景点,在农家乐和景点建设旅游特色商品店或专柜,增加旅游商品在旅游收入中所占比重。利通区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
去年以来,利通区以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为主题,加大项目带动,积极宣传推介,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制订落实政策保障措施,推动了全域旅游蓬勃发展,为争取创建自治区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打下了坚实基础。全年共接待游客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00万元,分别增长15%和16%。在利通区感受春赏花、夏耕耘、秋摘果的无穷乐趣,已成为乡村旅游的特色主题。 “旅游+农业”带旺乡村体验游“吃农家菜、赏田园风光、体验乡村风情,这里远离城市喧嚣,可以亲近自然,这一点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益。”4月8日,在利通区扁担沟镇海军生态园,只见千余只散养土鸡在林下欢快啄食;孩子们提着竹篮在果园寻觅七彩山鸡、元宝鸡下的蛋;果园一角的土灶前,厨师有的拉着风箱生火,有的在灶台前煎炒鸡蛋,袅袅炊烟夹裹着蛋香,缭绕林间。家住吴忠万福人家小区的杨丽带着几位好友以及孩子在此度过了一个悠闲的周末。像杨丽一样,近年来,越来越多来自城市的游客在闲暇时间来到乡村观光旅游、放松身心。一传十、十传百,今年利通区乡村旅游也实现了“春来早”。“这样的乡村旅游景点,利通区还有很多。休闲农业横跨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接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如今,在利通区感受春赏花、夏耕耘、秋摘果的无穷乐趣,已成为乡村旅游的特色主题。”利通区委副书记樊华峰表示,利通区把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发展相结合,围绕市民消费趋向,突破式发展体验型农业,把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利通区农业新的增长点加以培育和发展,促进传统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利通区正以三产带一产、一产三产化,努力在一产的土地上做出三产的文章。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城乡统筹、提升民生福祉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利通区加快现代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步伐,精心培育果蔬采摘、乡村休闲、文化体验等回归自然、富有参与性的旅游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旅游经济发展。2013年,荣获亚洲旅游文化联合会颁发的“亚洲金旅奖·大中华区十大最具特色魅力旅游目的地”称号;2014年,荣获农业部、国家旅游局颁布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荣誉称号;2016年被新华网第四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评为“最美中国——民俗(民族)旅游胜地、美丽乡村旅游胜地”……目前,利通区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市场主体不断丰富,带动作用显著提升,品牌建设初见成效。这与全域旅游的概念不谋而合,也为该区创建自治区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变蓝图为现实迈出有力的步伐。为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度,全面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做好全域旅游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日前,利通区还拿出264.1万元,对2016年度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的单位、企业予以资金扶持。作为获得资金补助的四星级农家乐,鑫源休闲农庄负责人马金鑫说,将脚踏实地,奋力拼搏,着力在旅游项目建设、主题活动策划、创新拓展经营及重点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用力,精准施策,为利通区加快推进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和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作出更大贡献。“我们通过农业与旅游融合的发展模式,鼓励农民开办家庭农庄、采摘篱园、渔家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变传统的行政村为经营村,变传统的耕作农业为观光休闲农业,让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就地就业、增收致富。”利通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局长马利江介绍,利通区充分挖掘民俗文化、民族餐饮、特色农业优势,精心培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目前,已建成乡村旅游景区、景点43个,星级农家乐19家。市民与桃花亲密接触。“旅游+文化”提升旅游产业品位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力。由此可见,一个地区文化深度与挖掘力度会直接影响旅游产业的品位,全域旅游的推进需要一条清晰的文化主线贯穿。4月9日,利通区上桥镇桃源农庄桃花盛开,粉白色的桃花勾画出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春日盛景。“前段时间我们都一直在追《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今天特意来这里拍照。”在宁夏大学就读的丁燕梓与几位同学相约在此,一朵朵、一簇簇挂满枝头的桃花,成为她们自拍照的美丽背景。拍完照片,丁燕梓又和同学们走进位于该农庄的利通区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这里展示了当地村民自发捐出来的农耕用具和农村种地的农具以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百姓家中摆放的家具、缝纫机等。作为90后,丁燕梓和她的同学们感慨道:“没想到原本只是一次拍照,却无意中了解到自己爷爷奶奶那个年代的生产生活历史,让我们在休闲之余又长了见识。”去年以来,利通区将融合旅游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大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精心策划开展了“桃花朵朵开,相约利通来”等10场(次)主题活动,并从84件评选商品中评选出6个代表利通区特色的旅游商品;与区内外媒体举办了“互联互通丝路行”系列采风、交流活动,在京沪线高铁列车电视投放旅游形象广告宣传片,启动了智慧旅游工作,有力宣传和推介了该区全域旅游。“旅游向来与文化密不可分,旅游业中相当大的部分是与文化产业水乳交融的。”利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宁介绍,今年,利通区将继续在上桥等乡镇举办“桃花笑春风,相伴游利通”等9个重点文化旅游特色活动,全力做好在古城滨河生态休闲产业园举办的自治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启动仪式,特别是要策划组织好8月份邀请中央电视台乡村大舞台到利通区举办的一期节目,全力提高利通区区域知名度、旅游知名度和文化知名度。下一步,利通区还将利用物产和资源,将文化元素融入特色旅游商品的设计与生产当中。深入挖掘利通区旅游特色商品,在2016年开展的旅游特色商品评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特色农产品、民族用品、民族手工艺品、非遗文化制品等,大力推行旅游商品进农家乐、进景点,在农家乐和景点建设旅游特色商品店或专柜,增加旅游商品在旅游收入中所占比重。利通区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 “旅游+项目”做大旅游产业格局全域旅游能实现九大转变,其中之一便是从单一景区建设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最终实现小格局旅游向大格局旅游转变。由“点”向“面”的转身,重点在星罗棋布的旅游项目建设。近年来,利通区积极发展全域旅游,持续开展休闲农业推进年活动,全力打造了苦水河沿线乡村休闲旅游观光产业带、古城镇滨河文化休闲区、郭家桥乡鲜食水果采摘区等7个乡村休闲旅游主题区,建成了吉水湾休闲度假村、牛家坊村生态观光园、古城镇灵芝生态园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景点。特别是依托这些建设项目,成功举办了四月赏桃花、五月自驾游、六月摘西瓜、七月游田园、八月垂钓赛、九月摘红枣等一系列活动,利通区乡村休闲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利通区将2017年确定为“全域旅游推进年”,根据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总体要求,今年的工作目标是将利通区创建成为自治区全域旅游第二批试点县(区),全年实现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经营收入突破1亿元,分别增长15%和18%。“去年,利通区突出项目带动,全年重点建设了牛家坊民俗文化村、灵芝产业园等11个新建旅游项目,对海军生态农家园、吉水湾休闲度假村等6个原有项目进行了提升改造,扩规提质。今年,我们将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在‘一切围绕项目干’的浓厚氛围中,使得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春风得意’。”利通区委书记张晓明表示,利通区将结合实际,集中财力,重点实施“234工程”,即建设两个生态观光园,建设三个特色村,打造四个亮点,推进全域旅游项目建设。目前,已突出规划引领,抓好顶层设计,编制完成了《利通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利通区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推动全域旅游实施方案》,制订了《利通区促进旅游业发展政策措施》。据悉,利通区将依托灵芝产业园、中苗林木繁育研究所实施河道改造等建设项目,建设集种植、加工、旅游、销售为一体,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综合性滨河生态休闲产业园;围绕吴忠市区城南南环水系河道进行改造,建设水上乐园、两岸观光廊道和以赏荷、观景为主的荷色天香、荷花谷等十六个功能区,全力打造城南生态文化公园。在建设牛家坊民俗文化村、东塔寺乡回族印象村和山水沟特色产业示范村三个特色村的同时,围绕创建“吃在宁夏核心区”、建设苦水河沿线旅游观光带、实施农家乐差异化提升改造及新建乡村旅游景点,进一步打造四个亮点,形成全域旅游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利通区正按照全域旅游建设要求,围绕“全景、全业、全时、全民”模式,把旅游业发展成开放利通的先导产业、富裕利通的支柱产业、和谐利通的富民产业、美丽利通的绿色产业。
你从哪转载的,能给个网站链接吗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吴忠市利通区城区人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