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了全面报表统计报表和普查的区别还要再搞普查

更新时间:日
改革全面统计报表制度设想
&&&   □ 成炳辉/文
&&& 近年来,在进一步完善政府统计体系和在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方面,我们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对一些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进行了修正和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我们的最终目标,即很好地适应各级党政领导及有关宏观调控部门的需要,很好地适应社会各界的需要,很好地适应提高改革开放水平的需要,仍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全面统计报表制度存在的问题&&& ――全面统计报表制度的调查渠道越来越不畅通。&&&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全面统计报表制度的实行,是由按行业划分的、行使着政府职能的经济主管部门,通过逐级布置,尔后逐级汇总上报的形式来完成的,因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按行业划分的行使着政府职能的经济主管部门,已经改制改组为以资产为纽带的(集团)公司,已不再行使政府赋予的部门统计管理职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无主管企业、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民(私)营企业大量涌现,经济组织体制向多元化形式发展,加之基层单位减员(岗)增效,相当多的单位没有专职统计人员,统计基础工作建设十分薄弱,也没有完整的统计资料和统计台账,使全面统计报表制度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困难。&&& ――全面统计报表制度与部门统计报表制度不统一。&&& (一)对不经政府统计部门审批或备案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统计违法行为,由于政府统计部门的行政处罚手段单一,处罚所起的作用不大,基层单位虽然知道违法,但是为了单位利益,不得不按时填报。&&& (二)即使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是合法的,但由于部门在统计调查项目中,报表设计的统计指标、统计口径与政府统计部门的不统一、不一致,造成统计调查项目数据混乱,统计信息资源根本不能共享。&&& (三)由于政治、经济等利益的驱动,一些不合理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既增加了基层单位的负担,也提高了统计生产的成本,更导致了“数出多门、数出不一”的怪现象,使党委政府有看法,社会各界有意见,统计用户无所适从。&&& ――全面统计报表制度的实施喧宾夺主。&&& 统计调查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综合分析等为补充。但由于受到抽样调查方法、技术和实际复杂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常性抽样调查方法这个主体,却让全面统计报表制度方法来代替,而全面统计报表制度分类多、表种多、指标多,且有的统计报表设计得较为复杂,有的统计指标设计得不够合理,分专业实施的统计报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既不能适应企业经营方向多元化的需求,也不能适应企业经济组织形式多元化的需要。&&& ――全面统计报表制度行业分类未按新标准转轨。&&& 国家统计局新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国家标准于2002年10月正式实施,但在2005年的统计报表年(定)报制度中,许多统计报表所使用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还是沿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的国家标准,造成了要按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进行统计,就必须依照新的行业分类标准重新设计统计报表,使按旧的行业分类标准设计的统计报表向新的标准转轨,这样势必要加大基层统计工作量,增加统计生产成本。&&& 全面统计报表制度改革的设想&&& 统计方法制度只有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社会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才能具有生机和活力,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才能充分地发挥统计的服务、咨询、监督职能,才能更好地实现为社会各界服务的目的。&&& ――尽快建立资源协调共享的统计工作平台。&&&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统计成本,就必须打破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分割,打破各专业统计割据的局面,疏通各种统计渠道,避免重复调查,减轻调查对象负担,建立运行平稳、高效协调、资源共享的统计调查工作平台和共用数据库,使政府统计、部门统计、各专业统计之间互通有无,实现统计资源标准化、数据通讯网络化、业务处理电子化、信息服务社会化。&&& ――尽快建立设计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框架。&&&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满足部门统计的需求、企业经营方向多元化的需求和企业经济组织形式多元化的需要,国家要立足市场、立足经济、立足社会、立足需求,尽快制定完整、科学、系统的统计指标体系框架。应减少不需要的统计指标,增加新兴产业统计指标,供各地区根据自身实际的需要进行选择,以满足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需求。这样既可以解决国家统计的需求,也解决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不同需要,同时也解决了统计指标不统一、统计口径不一致的混乱问题。&&& ――尽快建立科学合理、完善配套的统计抽样调查方法体系。&&& 在建立完备、科学的基本单位名录库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抽样调查方法制度,以同期经济普查为基础,设计与之配套、内容精炼的抽样调查方案,加大抽样调查的范围和频率,并切实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龙头产品、支柱产业等的跟踪调查和科学估算。研制、开发先进的抽样调查方式方法和手段,积极推进统计网络调查平台建设,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快速、敏捷、真实”的网络统计调查。&&& ――尽快建立和完善与经济普查相适应、少而精的统计报表制度。&&& 统计时效性是建立在统计准确性基础上的,没有准确性,时效性再强,也只能是画饼充饥,统计出的数据也无法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因此,统计报表要尽快向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转轨,既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要适应统计工作的实际。在建立完善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优化指标结构,尽快设计完善一套与经济普查内容配套的和简洁、高效的统计报表制度体系;建立一套数量不多、功能较强、易于操作、便于使用,能“快、精、准”反映市场经济运行状况的统计报表制度,以获得更为准确的统计调查数据资料。&&& 总之,立足于统计工作实际,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是统计部门的第一要务,统计部门要从总体上把握住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必须全面协调,注重改革,严格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建立一套客观科学、准确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方法制度体系,创造性地开拓出一片统计新天地。
[近期推荐]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10)
广告热线:(010)
发行热线:(010)
举报电话:(010)中国产业报协会产业报行业报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投诉电话:010-举报投诉邮箱: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统计报表制度
一、统计报表制度管理的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二、管理机构与职责权限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统一管理和协调国家统计调查制度、部门统计调查制度和地方统计调查制度。三、管理原则与事后监督1、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原则调查目的、可行性分析、评估论证、方案设计、调查内容、调查方法、绩效评估2、统计调查报表的法定标识经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标识。法定标识至少包括:①表号;②制定机关;③批准文号/备案文号;④有效期限。3、统计调查项目的监督
统计报表制度的贯彻与实施/统计报表制度
一、普查制度的贯彻与实施设立普查领导小及其办公室→制定普查方案和组织实施普查工作普查机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普查对象填报普查表普查数据处理 →普查数据质量抽查二、经常性和非经常性调查制度的贯彻与实施各级统计部门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有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等。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5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16:09:42
认领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普查与全面统计报表的区别
我的图书馆
普查与全面统计报表的区别
普查与全面统计报表的区别
被浏览48次
采纳率:66%
普查一般就是按户来计算,只要核对家庭的人数即可,不要求所有的家庭成员必须到场或者证明;而全面统计则不同,就是必须要求所有的家庭成员逐一核实,落实到位,以及详细的去向,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实清楚,资料才能详尽完整。此回答由管理员&& &&推荐为最佳回答。
馆藏&133540
TA的最新馆藏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属于全面调查
【质量资格考讯】统计调查方法
常用的统计调查方法有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它们各有其特点。1994年全国统计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同时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少量的全面报表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1、统计报表
统计报表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自下而上逐级定期提供基本统计资料的调查方式方法。我国大多数统计报表要求调查对象全部单位填报,属于全面调查范畴,所以又称全面统计报表。
统计报表具有统一性、全面性、周期性、可靠性等特点。
目前我国统计报表,是由国家统计报表、业务部门统计报表和地方统计报表组成,其中国家统计报表是统计报表体系的基本部分。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不连续性全面调查。主要调查一定时点状况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搜集那些不能够或者不适宜用定期全面报表搜集的统计资料,以搞清重要的国情国力。
普查的主要特点是不连续调查。
普查的组织形式有两种:一是组织专门的普查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普查人员,对调查单位直接进行登记;另一种是利用普查单位的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颁发一定的调查表格由调查单位自填上报。
普查按资料汇总的特点分为一般普查和快速普查。前者逐级上报资料,后者越过中间环节,由基层单位将资料直接报送给最高领导机关。
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属于全面调查,但二者并不能互相代替。普查属于不连续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而全面统计报表属于连续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需要经常掌握的各种统计资料。全面统计报表要经常填报,因此报表内容固定,调查项目较少;而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在调查时可以包括的单位、分组更细、项目。因此,有些社会经济现象不可能也不需要进行经常调查,但又需要掌握比较全面、详细的资料时,就可通过普查来解决。普查花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不宜经常组织,取得经常性的统计资料还需要靠全面统计报表。
3、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的特点:
①既是非全面调查,又要达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
②按随机原则去抽取调查单位。
抽样调查具有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灵活性等特点。
抽样调查的作用:一是能够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难以解决的问题;二是可以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三是可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控制,四是可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
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
抽样调查的基本形式有简单随机抽样、类型随机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
4、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对所要调查的全部单位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重点调查的关键是选择好重点单位。所谓重点单位,是从标志量的方面而言的,尽管这些单位在全部单位中只是一部分,但这些单位的某一主要标志量占总体单位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对这些单位进行调查,就可以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的选择着眼于标志量的比重,因而重点单位的选择具有客观性。当调查目的是掌握现象的基本情况,而部分单位又能比较集中地反映所研究的项目和指标时,可用重点调查。重点调查可以定期进行,也可以不定期进行,重点调查实际上是范围比较小的全面调查,它的目的是 反映现象总体的基本情况。
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具有调查单位少,省时省力的特点,在选取调查单位时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但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首先是调查单位的意义和取得方式不同,重点调查是选择为数不多但标志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绝大比重的单位进行调查;抽样调查中的样本单位是按照随机原则从研究总体中抽取的、具有较高代表性。其次,二者研究目的不同。重点调查是为了了解现象总体的基本情况,但不能推断总体总量;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以样本量来推断总体总量。再次,适用场合不同。重点调查适用于部分单位能比较集中地反映所研究的项目或指标的场合;抽样调查最适合于不能或很难进行全面调查,而又需要全面数值的场合,在能进行全面调查的场合也有独到的作用。
5、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任务目的,对所研究的现象总体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借以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典型调查的特点一是深入细致的调查,既可以搜集数字资料,又可以搜集不能用数字反映的实际情况;二是调查单位是有意识的选择出来的若干有代表性的单位,它地取决于调查者的主观判断和决策。
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相比,前者调查单位的选择取决于调查者的主观判断,后者调查单位的选择具有客观性;前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用典型单位的量推断总体总量,后者不具备用重点单位的量推断总体总量的条件。
典型调查在做总体数量上的推断时无法估计误差,推断结果只是一个近似值。
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魁网质量资格考试频道
------分隔线----------------------------
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属于全面调查相关文章:
质量资格栏目
考试网推荐
一、 内容提要: 主要介绍质量和质量管理的概念、术语和相关知识。 二、 重点、难点:...
2008年质量专业考试(中级)大纲 第一章概率统计基础知识 一、概率基础知识 1.掌握随机...
初级质量专业人员资格考试大纲 第一章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 一、 质量与质量管理 (一) ...
质考试网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口普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