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各位,全国人大制定的制定法律法规规

您的位置: &
&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什么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什么
17:04&&自考365 【
  2007年自学考试《》真题单项选择题第14题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 )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规章
  正确答案:B
  自考365网校答案解析:该题目考查的是法律渊源。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为宪法或法律;国务院及有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为行政法规;国务院部委或有权的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类似文件为规章(即行政规章)。P7。
  编辑推荐:
本文转载链接:
欢迎访问:
自考真题库手机应用
& & & & & &
热门搜索:    > 问题详情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A.基本法律 B.行政法规 C.除基本法律以外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A.基本法律B.行政法规C.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D.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网友回答(共2条)展开
匿名网友&&&&&&&&提问收益:0.00&答案豆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第4题:法规汇编是(  )。A.一种立法活动&&B.对现行法律进行集中清理.修改和加工&&C.重新确认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D.按照一定目的或标准将有关规范性文件系统排列并汇编成册2第5题:不以承担责任者存在主观过错为必要条件的法律责任是(
)A.无过错责任&B.连带责任&C.个人责任&D.财产责任3第6题: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在效力裁决程序上,首先应由(  )提出意见。A.全国人大常委会&&B.该部委领导&&C.国务院办公厅&&D.国务院4第7题:《证券法》第108条规定“证券交易所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定,办理股票公司债权的暂停上市,恢复上市或者终止上市事务。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制定,该规定属于(  )A.情况性规范&&B.选择性规范&&C.准用性规范&&D.委任性规范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拒绝访问 | www.1398.org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1398.org)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8b584aab5704388-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新闻热线:021-
张德江: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8部法律 修改27部法律
&nbsp&nbsp&nbsp&nbsp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 今日下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的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关于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说明、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草案的说明、关于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草案的说明。&nbsp&nbsp&nbsp&nbsp张德江在回顾2016年主要工作时指出,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来,常委会制定8部法律,修改27部法律,通过7个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决议,作出1个法律解释,决定将1件法律草案、3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立法工作继续呈现数量多、分量重、节奏快的特点,立法质量进一步提高;检查6部法律的实施情况,听取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个工作报告,通过2个决议,开展3次专题询问和5项专题调研,监督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审议通过专门委员会关于代表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8个、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7个,决定批准我国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协定以及加入的国际公约7件,决定和批准任免一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各项工作在以往基础上又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张德江: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8部法律 修改27部法律
日 15:57 来源:人民网
&nbsp&nbsp&nbsp&nbsp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 今日下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的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关于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说明、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草案的说明、关于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草案的说明。&nbsp&nbsp&nbsp&nbsp张德江在回顾2016年主要工作时指出,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来,常委会制定8部法律,修改27部法律,通过7个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决议,作出1个法律解释,决定将1件法律草案、3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立法工作继续呈现数量多、分量重、节奏快的特点,立法质量进一步提高;检查6部法律的实施情况,听取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个工作报告,通过2个决议,开展3次专题询问和5项专题调研,监督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审议通过专门委员会关于代表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8个、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7个,决定批准我国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协定以及加入的国际公约7件,决定和批准任免一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各项工作在以往基础上又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冲突的问题与出路 - 110法律咨询网
&&热门省份:
我的位置:
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冲突的问题与出路
发布日期:&&& 文章来源:互联网
 一、问题缘起:刘家海诉交警部门行政处罚案
  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两者制定的法律冲突时能否适用《立法法》确立的&法的效力等级规定&或法律适用规则?《立法法》未明确规定,法学界和实务部门也见解不一。刘家海诉交警部门行政处罚案件中提出的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冲突时法律适用问题争议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一)案件事实及争议
  刘家海日驾驶摩托车被值勤交通民警以不按规定车道行驶为由以简易程序处以100元罚款。刘家海不服,于日将交警部门诉至广西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
  原告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处罚法》)第33条规定,对公民处以警告或50元以下罚款的处罚才能适用简易程序当场处罚;而且《处罚法》第3条还特别规定,法律、法规、规章对行政处罚的规定和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程序,都必须&依照本法&,这是明确排除其他法律、法规、规章作出除外规定的效力的。所以,被告对原告的处罚违反了《处罚法》规定的法定程序,应属违法。
  被告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交安法》)第107条第1款和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7条第2款的规定,对原告作出的处罚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此案适用的是《交安法》而非《处罚法》,是符合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行政执法依据的适用规则的。所以,原告所诉理由不成立。
  (二)一、二审判决要旨
  一审法院审理认为,被告对原告作出处罚依据的是《交安法》,该法是规范道路交通秩序的特别法,按照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的法律适用规则,被告适用上述法律规定对原告作出当场处罚100元,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程序合法。据此,原告主张被告适用简易程序作出处罚决定,处罚程序不合法的理由不成立,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二审法院审理认为,本案出现了法律规定的选择适用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没有上下级的区分,应视为同一机关;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也不存在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区分,只存在&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的区别。《处罚法》是全国人大制定的关于行政处罚的基本法律,《交安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律,属于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由于两法不存在上位法和下位法的区分,故不存在下位法的规定与上位法的规定相抵?的情形,只是出现了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一般规定与特别规定不一致的情形,即《处罚法》的上述规定属于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的一般规定,《交安法》的上述规定属于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的特别规定。根据《立法法》第83条关于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的规定,交管部门实施行政处罚没有违反法定程序。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刘家海不服二审判决,提出申诉。
  (三)案件的法律意义
  本案核心问题是关于《处罚法》和《交安法》的法律冲突如何适用。《处罚法》是日全国人大通过的,《交安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立法法》确定的后规定优于新规定、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的法律适用规则之前提是&同一机关&,所以,《交安法》和《处罚法》的冲突能否适用该规则依赖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否为&同一机关&的理解和认识。此类问题在现实中绝非个案,日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律师法》规定律师阅卷权、会见权、调查取证权等与日全国人大修改通过的《刑事诉讼法》规定明显不一致,对两者效力学术界理解不一,
[①]《律师法》实施中遭遇尴尬。
[②]可见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否为&同一机关&的分析是必要的,具有现实意义。
  二、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否为同一机关
  (一)从现行法律分析
  1.《宪法》文本的分析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向全国人大负责和报告工作,接受全国人大的监督。全国人大有权罢免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不适当的决定。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大组织法专门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一章,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织、活动原则和工作,作了全面规定。
  《宪法》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语言上都使用了&机关&的法律术语,表明宪法对两者的组织定位,明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不是全国人大的内部机构。从全国人大会常委会可以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修改以及全国人大可以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等规定来看,在《宪法》规范上,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存在法律地位、人员组成、职权划分、立法权限、立法程序等方面的区别,两者同行使国家立法权,故不是&同一机关&。
  2.《立法法》文本的分析
  《立法法》中&机关&与&机构&的法律术语具有明确区别。&机构&一词在《立法法》中出现13次,其是指机关内设的具体工作部门,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国务院法制机构和直属机构。而且《立法法》在重申《宪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及其相关规定基础上,分别用两节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限和程序做了规定,明确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权及其法律解释的效力等同于法律,从《立法法》法律术语也可看出,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常设机关并非全国人大常设(内设)机构,两者同为国家立法权主体,虽联系密切但区分明显。所以,两者不是&同一机关&。
  (二)从立法体制历史沿革分析
  我国立法体制尽管历经变动和调整。195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全国人大修改《宪法》、制定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法律、制定法令&。可见,当时国家立法权主体仅为全国人大。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授权常务委员会依照《宪法》的精神、根据实际的需要,适时地制定部分性质的法律,即单行法规&的决议。1959年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又进一步确定:&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大会授权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根据情况的发展和工作需要,对现行法律中一些已经不适用的条文,适时地加以修改,作出新的规定。&两次授权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部分国家立法权,实质上改变了全国人大是行使国家立法权唯一机关的规定。1982年《宪法》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和加强它的组织,明确规定全国人大和常委会共同行使国家立法权。
[③]从立法体制沿革来看,国家立法权并非是唯一而是具有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相区分的二元立法主体。
  综上所述,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地位并不平等,立法权限、立法程序不同,应属不同的国家立法主体,两者非&同一机关&,将两者视为&同一机关&也是不符合法律规定和理论逻辑的。
  立法实践表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大量的、经常性的立法工作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承担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活跃的国家立法权主体。
[④]两者制定法之间的冲突是难免也是现实存在的,如《交安法》和《处罚法》之间、《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之间的法律规定的不一致,这就必须有相应的法律适用规则来解决此类问题。《立法法》是否规定了相应的法律适用规则?
  三、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冲突法律适用规则之立法漏洞
  1.《宪法》确定的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权限划分不能解决《交安法》和《处罚法》之间的法律冲突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也就是说,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上依据法律规范有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的区分,但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的内涵和外延是不明确的。&尽管在《立法法》的制定过程中,有的同志提出,应当对&基本法律&的范围作出具体的列举,以便于各方面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立法机关经过反复研究,多数意见认为,现在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许多社会关系还没有完全定型,将&基本法律&的事项进行一一列举存在许多实际困难。因此,本法仍然沿用《宪法》的有关规定,对&基本法律&的事项不作一一列举。&
[⑤]立法实践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承担经常性立法工作,《宪法》对基本法律界定不清,使得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与全国人大制定基本法律之间的冲突成为可能。可见《宪法》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权限规定的模糊性不仅不能为两者界定明确立法权限,相反还是造成法律适用规则选择混乱的原因,法律之间的冲突而又缺乏相应适用规则,必然影响立法和执法实践。
  2.《立法法》确定的法律适用规则不能解决《交安法》和《处罚法》之间的法律冲突
  《立法法》确定&上位法高于下位法&的法律适用规则不能解决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冲突。《立法法》规定的的上位法和下位法是指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之间层次效力,《宪法》、《立法法》对法律只有&基本法律&与&基本法律&之外其他法律之分,现行法缺乏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不能说基本法律与一般法律是两个位阶,两者没有同位法和上下位法之别。而且两者统称为法律,所以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冲突是不能适用&上位法高于下位法&的法律适用规则的。二审法院判决对此问题的法律理解无疑是正确的。《立法法》确定&新的规定优于旧的规定&与&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的法律适用规则同样不能解决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冲突。《立法法》第83条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可见本法律适用规则的前提是指&同一机关&之规定,《处罚法》和《交安法》分别是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如上所述,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不是同一机关,所以缺乏适用本法律适用规制之前提条件。可见,一审判决适用&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解决《交安法》与《处罚法》之间的法律冲突值得商榷。二审判决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没有上下级的区分,&所以&应视为同一机关&的结论同样也应受到质疑的。二审判决&视为同一机关&的逻辑前提就是承认他们不是同一机关,既然不是同一机关,就不符合适用《立法法》第83条法律适用规则的条件。&视为同一机关&的命题不仅难以服众,也有超越现行法律赋予法院职权之嫌,存在一定的政治风险。
  3.《立法法》确定的法律冲突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制度不能适用《处罚法》与《交安法》之间法律冲突
  有学者建议,《处罚法》与《交安法》之间法律冲突可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决定具体法律适用。《立法法》第85条规定&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这是解决法律之间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的冲突的规定。就本案而言,《处罚法》是旧的一般规定,《交安法》是新的特别规定,两部法律在罚款程序上冲突属于是&新的特别规定与旧的一般规定&之情形,显然无《立法法》适用之可能。
  4.《立法法》规定的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解释权的制度不能解决《处罚法》与《交安法》之间法律冲突
  有学者建议,《立法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法律解释权,其对法律的解释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所以,针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冲突时可以通过《立法法》确定的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法律解释权的方法加以解决。但《立法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限于&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与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两种情形,《处罚法》与《交安法》之间法律冲突显然不属于上述情形,依法不具有适用此制度之条件。
  5.《宪法》和《立法法》有关&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的规定也不能解决《处罚法》与《交安法》之间法律冲突
  《处罚法》是1996年制定的,《交安法》是2003年通过的,其间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是巨大的,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法律或修订法律必须考量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变化,根据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面临车流量大、行人流动性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又比较多等特点,《交安法》作出&交通警察可以当场作出200元以下罚款&的规定是符合交通警察在纠正道路交通违章过程中的特殊情况的执法实践的,具有执法中的合理性,难谓&不适当&。又如针对律师在实践中会见难、调查难等现实而修订《律师法》有关内容体现国家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符合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精神要求的,具有政治上的合法性,难谓&不适当&。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是具有&不适当&之情形,所以,此制度对《交安法》与《处罚法》之间、《律师法》与《刑事诉讼法》之间的法律冲突缺乏适用余地。
  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的冲突是现实存在,现行法律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冲突相应规则的缺失,不同机关出于诸多考量对冲突法律的不同理解和选择性适用必然带来司法和执法的混乱,最终受到冲击是整个国家法治秩序。所以,寻求适当解决思路就成为论文最后要解决的问题。
  四、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冲突之解决思路
  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冲突或不一致,我们可通过个案解决方法和规则解决方法妥善解决法律理解和适用混乱的问题。
  个案解决方法。个案解决方法就是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制定法律时,应当尽可能将新的法律规定和旧的法律规定一并考虑作出同步修改。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在不同该法的基本原则相抵?的情况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修改是有法律依据的。问题是,仅仅依靠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相关法律作出一揽子统筹考量缺乏现实性也难以周全,对此,立法者可以充分发挥民间法律力量,可以将法律草案公布并鼓励相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积极参与,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关立法机关可以委托有关法律团体进行立法冲突评估,尽可能考虑周延,最大限度减少法律冲突。当然,个案解决方法最好是在新的规定尚未实施前,避免法律实施后再进行解释犹如亡羊补牢,虽未完全不可,但毕竟造成适法中的混乱,难为上策。
  规则解决方法。规则的解决方法就是通过确定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不一致时法律适用规则来解决此类问题。我们在不改变现行法律适用规则的情况下,在《立法法》第83条增加一款,明确规定&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不一致时候准用第一款之规定。&如此,刘家海诉交警部门违法处罚案法律适用的争议就有法律依据,更不会有司法终审判决后当事人和民众的&合法性&质疑。如此,《律师法》也不会出现专家学者各说各话,实施过程中的尴尬就不会出现,这有利于树立法律权威,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作者简介】梁三利,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后、江苏省行政学院。
[①]修订后的《律师法》关于律师阅卷权、会见权、调查取证权等问题的规定和《刑事诉讼法》不一致。中国政法大学陈光中教授认为,关于两个法律之间的关系,《立法法》中只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层次的区别,没有基本法律与一般法律之分,因此,不能说基本法律与一般法律是两个位阶。关于新法与旧法,两者都是法律,只不过刑事诉讼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律师法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根据立法法中的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那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否属于&同一机关&?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不能随便作出解释,需由有关机关作出立法解释。中国政法大学樊崇义教授认为,宪法是最高法律,其他法律是否有效,只要看其是不是违宪即可。宪法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那么新《律师法》关于律师权利的规定并不违宪,应当是有效的。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权力机关的职权,两者应视为同一个机关,其通过的法律应具有同样的效力。因此,新《律师法》的规定优于《刑事诉讼法》。如果实在解释不清楚,应当由人大常委会就二者的适用问题作出一个裁决。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刑事诉讼法》与《律师法》不是同一位阶的法律,《刑事诉讼法》是上位法,《律师法》是下位法。另外,两个法律的宪政基础也不一样,《刑事诉讼法》是由近3000名左右的人大代表表决产生的,而《律师法》只是由100多名常委会委员表决产生的。因此《刑事诉讼法》的效力要高于《律师法》。具体内容参见日的《法制日报》。
[②]《律师法》的规定在现实中难以落实,如据重庆市律协秘书长陈翔介绍,自6月1日新《律师法》实施以来,市律协已陆续接到10余起关于律师会见嫌疑人受阻的反映。有关部门认为《刑事诉讼法》高于《律师法》,所以要执行《刑事诉讼法》。具体内容可见日的《时代信报》。
[③]这样规定的理由是,&我国国大人多,全国人大代表的人数不宜太少;但是人数多了,又不便于进行经常的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是人大的常设机关,它的组成人员也可以说是人大的常务代表,人数少,可以经常开会,进行繁重的立法工作和其他经常工作。所以适当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是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效办法。&参见彭真:《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ziliao//content_2558810.htm,新华网,日访问。
[④]以十届全国人大为例,全国人大制定4件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69件法律。江辉:《十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活动统计分析》,《人大研究》2008年第7期,第36-37页。
[⑤]乔晓阳:《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讲话》,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88页。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相关法律问题
11个回答20
发布您的法律问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问题,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无锡推荐律师
相关法律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律法规制定机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