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存:在这个时代 读千年前的佛经有读什么佛经 有好运用

热门推荐:
点击上图▲直接报名
16位思想者,24堂线下人文课
听杨奎松、沈志华、雷颐、吴思、吴晓波现场授课
  文/食堂君
  在学历不如学区房值钱的时代,“读书无用论”又有了市场。前两天,小巴已经用数据分析了,从结果上看,读书还是很有用的。
  但有人就要问了,读书到底有什么具体作用呢?
  这可算难倒我了。书读多了,你也未必能升职、加薪走向人生巅峰;就算能,那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而且其影响因素何止千万,难以断言读书在当中扮演什么重要角色。特别是在读那些不传授任何技能的书时,真的很难说有啥用。
  可有一个现象是,当一个社会上去关心有没有用的人越多,有趣的人就越少。
  食堂君今天就向大家推荐10本近期的新书,各位不妨挑两本感兴趣的读一读。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读书,至少可以让我们成为有趣的人。
作者:余世存(知名学者、思想食堂讲师)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这是一本先秦时代的专题史、人物纪传史,余世存老师以其中29位人物的预言为中心展开,说明一人、一国都有命运轨迹,我们耳熟能详的重大中国史实,大多都被先知们预言过了。这当然是借题发挥,他的主要意愿是让我们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并思考如何自处。
作者:许纪霖(历史学家、思想食堂讲师)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里的这段话作为儒家文化的最高价值取向,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我们的国家。
  我是谁?我们是谁?家国何在?天下何在?近些年来,围绕“怎样爱国”和“何种爱国主义”的行动和讨论,时刻都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而从未远离过。
  历史学家许纪霖回到历史长河中,历经十年完成《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探寻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家认同”所受到的冲击和转变。
作者:[美]斯蒂芬&金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这大概就是大家所说的那种看了没什么用的书。《它》并不教你任何技能,但是《它》确实精彩。
  暑假里,孤独而难过的威廉与六个在学校不受欢迎的孩子组成了“窝囊废俱乐部”。他们决定查出真相,却在不知不觉中卷入了一场与“它”的战斗……
  二十七年后,电话铃声响起,仿佛命运的召唤。只是,这次有人缺席,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在镜子上写下一个鲜血淋漓的大字:它。
作者:黄靖懿 / 严芷婕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职人(しょくにん)”一词来自日本,专指“传承守护着代代相传的传统技艺,并通过双手制造出良品”的生产者。职人对于制作有很执着的坚持,对自己的职业怀抱着极高的热情,不懈地投注心力于磨炼手艺,为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作品而努力,亦可称为“匠(たくみ)”。
  本书中,两位90后设计系台湾女孩,花一年时间寻访隐藏在台湾各地的52位老手艺人,用民国旧报纸加台湾手绘的形式,将职人的工作生活场景加工描绘出来,展现出浓浓的怀旧气息和细节之美。从事制造业的朋友们,可以通过这本书直面一下工匠精神。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作者:白先勇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红楼梦是我的文学圣经,我写作的百科全书。”
  本书作者白先勇以小说家的艺术功力,检视曹雪芹如何将各种构成小说的元素发挥到极致,甚至比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更早、更前卫:神话架构、人物塑造、叙事技巧、象征隐喻、千里伏笔……
  八十岁的白先勇,遇见三百岁的曹雪芹,看两个时代文学赤子跨越时空的心灵相印,从一本伟大的小说延展开去,漫谈文学、美学、哲学、昆曲的枝枝蔓蔓,织构一座如梦如幻的红楼玉宇。
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
作者:周国平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一个人唯有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灵魂去追求,在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才是真正做了自己的主人。”
  周国平以精神、教育、人生价值为话题,以独特的哲学角度表述并展开什么是爱、什么是智慧,什么才是人类获得快乐的源泉。食堂君读完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近期比较迷惘或是在探索人生奥秘的同学可以去读一读。
文明之光(第四册)
作者:吴军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吴军博士的两套著作《浪潮之巅》和《数学之美》都声名远扬,一套历数了IT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态势,一套则将数学原理和应用讲得妙趣横生,证明了理科生的文笔也可以很动人。
  《文明之光》系列的第四册终于面市了。在本系列中,吴军博士以他独具的观点,从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却在过去被忽略的历史故事里,选择了有意思的几十个片段特写,有机地展现了一幅人类文明发展的精彩画卷。
编者:平凡社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平凡社”是日本一家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出版社,以出版百科事典闻名。本书是平凡社动员全社编辑,经过多年整理归纳,编成的一本“器物”图典。
  所以,食堂君认为这本书的副标题可能更形象一点:“改变世界的万物图典”。
  本事典选取了12类对人类历史影响最大的器物,从“国家&战争”到“海&帆船&蒸汽船”,从“气球&飞机”到“文字&纹样”,用极致的收纳整理功夫,把人类在某个领域发明的物件全都收录其中, 是一本非常形象丰富的“大百科”。
作者:[英]玛丽&蒂芬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作者母亲的家族有三代女性曾经侨居中国,由于一些特殊的机缘成为大清帝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挚友。
  本书通过大量书信和日记等第一手材料,考证家族历史,讲述赫德与这些女性朋友长达半个世纪的交往故事。从女性的视角描述赫德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透过生动的叙事和史实考证,一个由商人、外交人员、海关洋员和学者组成的在华外国人网络凸显出来,并且从侧面反映出近代中国,尤其是沿海通商口岸的政治变迁和社会面貌。
寻找时间的人
作者:[爱]凯特&汤普森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在爱尔兰的肯瓦拉小镇上,时间流逝得似乎比别的地方都要快,人们总觉得时间越来越不够用。少年吉吉为了弄清困扰自己的家族秘密,去到了另一个世界,这是一个犹如世外桃源般存在的地方――永恒之地,他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时间!
  时间当然越多越好,人们平常都是这样想的;但如果时间多到超过了常规,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2017思想食堂已经开课
4月8日,地点杭州
听知名学者余世存老师
重新解读佛经里的智慧
点击下方按键
即可成为思想食堂年卡会员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吴晓波频道”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在进行内容发布的自媒体,涵盖...
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
为价值而生 | 原创 | 深度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全球市场,深度解读,就在凤凰iMarkets
金融小故事,有趣又有料余世存:是什么让你和同辈间差距越拉越大? - 心探索
余世存:是什么让你和同辈间差距越拉越大?
阅读:1,474
文章:577 篇
评论:0 条
编辑:jiazhuo
发布时间:7 月前
这三个秘密,做到了,让你保持一生的优秀!
采访、整理|李婧
编辑|张看看
图片|禾田书房
有人问命理学家,如何改变命运?命理学家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做善事,五读书。是的,读书是改变命运的一种方式。我们采访的思想家余世存说,现在的阅读环境相当严峻,都是快餐式的阅读,很少有人主动给自己创造一个阅读世界。我们对新知的捕捉是不到位的,止步于“知道分子”,整个社会的心态没有沉淀。
有人说现在的微信平台就是碎片化的快餐阅读,大家关注慷慨激昂的鸡汤,因为够劲;大家关注娱乐时尚,因为够有趣;大家关注明星八卦,因为够不着……环境越来越浮躁、聒噪,越来越少的人愿意沉下心来读一篇一本正经的文章,更少有人能丢下手机去读书了。你是否也在这样浮躁的环境中浸泡着,将就着做了多年的“知道分子”?因为关注的角度越来越局限,不读书的人和常读书的思想差距,越拉越大,更谈不上滋养自己的心灵了。还好,余世存说:阅读可以救济、救赎。
所以在众多搀科打诨、“寓教于乐”,直接征服人的七情六欲,让观众拍手称好的推送中,今天我们想请你看一篇需要沉淀心情来读的文章。
阅而实行:个人生活先于宏大叙事
大学时候(八十年代末)我的阅读受西化影响很深,包括到现在都拒绝看或说很少看中国电影。西方的人本主义对人的尊重比较突出,而在中国的文艺表达中,我们或搞笑或宏大叙事,忽略了个人。直到今天我们社会仍非个人本位,而是官本位、故事本位、物质本位。当然,我的青年时代对中国文化本能排斥,也是受五四影响,认为中国传统不利于现代化,后来一直在调整,到今天为止渐渐走向平和,我既接受东方也接受西方。
于读书中重新发现我们自己的作家、学者也有很厉害的,他们有莎士比亚我们有关汉卿,他们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而我们也有老子、孔子这样的人,一步一步在经历、转化,发现自家文化也有贴切安顿人的功用,这个阅读的过程伴随了半辈子。90年代有几年春天都会重读一遍《庄子》。每次的阅读点都能够给我带来兴奋,写作出现转机。09年到贵州游玩时看到德国作家黑塞的《悉达多》,属于探索心理式的,这本小册子让我觉得我也可以写我们自己的故事。后来在杭州,用了半个月把《老子传》写完,一口气到底,写得非常快,几乎是我个人创作中最好的作品了。据说黑塞的那本是美国大学生们的常年读物,半个多世纪印行极广,要是我这本也能成为大学生或高中生的阅读物就好啦。
十多年前在日本旅行,看到基本上每个旅馆都会有一本英文和日文的佛经,还有圣经。今天在东京明天到奈良、冲绳,可以接着读,潜移默化的延续性,让人印象深刻。在美国的旅馆也会放经典读物,以圣经为主,和其他文学作品。这样的小细节让人感受到一个社会对文化的继承,经典文化是他们随处可见随手可触及的背景。五四后,我们多少缺了这种共通的知识背景。
我游说了不少人,后来学兄李克先生咬牙,组织人花了三年,把先秦经典做了汇注,从《易经》、《尚书》到老庄孔孟,一百二十万字的大部头《东方圣典》。现在看来,每个民族文明成长的早期,几乎异质同构,我们跟西方文明没有本质不同,我们也有自己的《创世纪》:《易经》、《尚书》;自己的《利未记》:《礼记》;雅歌和诗篇:《诗经》;我们也有自己的四大福音或说是七大八大福音:老子福音、孔子福音、墨子福音、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福音;我们有自己的启示录:易经系辞传、庄子的天下、大学中庸……所以读经只读孔子就偏了,他只读了一家福音,把中国文化拦腰斩断一半。我们用佛经、圣经、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文本和中国自家文本来注这部书,相互发明,上下前后汇通。这个工作很累,也很好玩,相信读者读起来也会感到趣味。
阅而明心:持续一生的自我教育
我们的学者对现代性包括现代生活的观察和分析,跟社会大众的要求是不太匹配的。城市的小资、白领或中产阶层,都还是在努力寻找新的东西,反而我们的知识服务(或产品)跟不上来。现在成堆的读经热、养生热、灵修热,阅读环境相当严峻。而这其中也有知识人的责任,包括文化、出版相关从业人员,都是快餐式的阅读,很少有人主动给自己创造一个阅读世界。我们对新知的捕捉是不到位的,止步于“知道分子”,整个社会的心态没有沉淀。文明或世道进入中年状态,就如同人进入中年一样,面临着物质极大丰富而心智最为虚无的考验。
哈佛大学哲学系的黄万胜教授近年转向价值哲学领域的研究。我问他为什么?他讲了一个美国纽约街头的随机调查,大概90%以上的上班族,诚实地承认自己不幸福。现代生活出现了很重要的危机,如何为现代人们提供生存的价值?他找到了四个关键词,安全,公益,信赖,学习,最基本的价值就是学习,学习的价值。孔子语录的第一句话便是:学而时习之。所以“学习”不应只是古代的圣人意识到,也是现代国民应该意识到的,学习是人一生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对我们来讲,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阅读,
最简单的道理:现代社会的国民都有责任在漫长人生中去教育自我。不是说大学毕业就不对自己负责了,顶多看一下养生医疗,实用的,快速的……东西。对心灵的探索也很重要,成长是延续的过程。如果用佛学解释,我们都是在造业,现代生活的灾难是我们的共业。在久远的因果律之外,我们还受制于相关关系。信息文明的一个趋势是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其关键原则就是在传统的因果关系之外要注意人们生活的相关关系。比如北京的雾霾天气,有很多人在骂,但骂者又有多少人在开车、抽烟,又有多少人在制造污染?这就是大数据视角下人们的相关关系,比单纯谈论道理、因果、骂政府和他人,这种调研知识更能让每个人知道自己的位置。学习,能让我们知道自己的德行。因此,首先要有责任把自己教育好、救赎好,不沉沦,进而影响周围的人,负起更多责任,从这个角度看,学习、阅读几乎是持续一生的东西。
阅而生觉:保持开放,才能享受心灵自由
读书也有次第,怎么确信自己走在正信之途?如何保证阅读的平衡?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平衡,做不到就有可能出现次第错误。或者有往无返——进去了出不来,不能得到较为健康的内在秩序和外在生活。本来应该是情感、想象力发现发挥的时候,却把精力都耗在逻辑推理上去;本来应该学习培养理性思辨的时候,却任性冲动……这样的人,一辈子既不会阅读,也不会生活。有的人读书很深,但他后来看再多的材料再多的书,引经据典不会超过几本书,这说明他肩上扛着的不是自己的脑袋,而是那几本书,他的思考不超过年轻时读书的某些维度。因此,要学会阅读,要学会健康地生活。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觉得需要用更高意识来观照自己的当下,而不是活在本能中活在拥有中。
你看整个知青一代的文化烙印、心理结构都定在年轻时候了,心智反省和打开很重要。按照星相或易经的表述,每个人从一个太阳年里取得的知识和能量是非常有限的,但是通过自由意志可以走向尽可能的圆满,当然绝大部分人做不到。但阅读可以救济、救赎。在人生过程中要保持足够的开放。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你会发现自己的同学、朋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很多人的心智停滞不前,就认同某类集体意识或无意识了。
有人观察说,中国人哪一年出国,他对中国和世界的认知就基本停在那一年国人的群体水平。很难改,很少有人改。这现象挺有意思也挺可怕的。比如九二年之前到美国去的人多是反官本位者,社会也在骂官倒,他们到现在还在批评政府;九五年出去的人即使曾经是愤青是嘲笑官本位者,但社会在投机,社会有发展的空间和活力,这些出去的人就认同了中国的发展,即使他们享受着外国的好处,他们仍把“中国好西方不过如此”当作真理来宣扬……
周国平先生说:一个现代人负责任有意义地生活,应该是始终处于思考状态的。每个国民自己有责任,知识分子也有责任。很多人回忆当年去木樨地拜见梁漱溟老先生,进家门看到他坐在椅子上,看着来访者,两眼如电,让人的俗气、惰性甚至贪念瞬间消失,而聊起天来,老人家又非常亲切、平和。这就是知识人的人格力量,就有这个气场。望之俨然,即之也温。使浊者清,贪顽者廉,使懦者立,怯者勇强。可见阅读也是一种修行,身教更重于言教。我们要不断发掘人身的觉性,探索、修正,才能享受真正的心灵自由。
点击下方关键词,查看往期内容精选
微信扫一扫,打赏文章~
相伴一生仍然甜蜜如初,这该如何做到?
头破血流后,需要一双向内的眼睛 |心探索
拿回主宰生命的力量 |灵
灵性咏春拳,修身,修心,活出自信人生。
孟想:和内在世界联结,饱
最重要的,在那些艰难的挑战时刻,确认自己是被爱的。
“安利”朋友圈无数人的手
我非常感谢手账,让我摆脱了半途而废的魔咒。当你完成的事情
川Athena:每个人都
我们就像一个可以调频的电台,而光的课程就是让我们意识到自
川Athena:光的课程
修习光的课程,会让人意识到生活是自己创造,我不是生活的受人到中年,对学习的价值重新认识了,无论过去顺过还是逆过,人身人生中最不会丢失的财富是学习精神,越到后来,学习...
人到中年,对学习的价值重新认识了,无论过去顺过还是逆过,人身人生中最不会丢失的财富是学习精神,越到后来,学习加持人生的能量就越强大。这些年政府和社会都提倡“全民阅读”,但真能把握并实现阅读和学习精神的人不算多。
学习的至上价值文 | 余世存数年前,我见到哈佛大学的黄万盛教授,谈起哲学研究的方向问题,他说自己重在价值哲学。他曾跟同事、《正义论》的作者罗尔斯讨论过,当自由、正义一类的价值不再是理想不再是空中楼阁时,人生社会仍需要弘扬的至上价值是什么,甚至,具体一点,人生社会的幸福跟哪些价值相关?答案就是发达国家地区的人们正在实践的:学习、公益、安全、信任……黄先生说,这些价值并非新发明,而是文明固有。他举例说,儒家经典《论语》并非孔子自己编写,是其弟子和再传弟子们编辑的,事隔那么多年,弟子们想起老师的教诲时,开篇即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见,他们的印象之深。
这样一说,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孔子平时谆谆教导弟子,倡导的价值可谓多矣。提倡仁,提倡孝,提倡礼,提倡做君子儒不做小人儒……但大家在一起讨论时,发现老师是学习的好榜样,学习才是老师至上的价值。老师生前就开始被人封圣,但老师说了,“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入太庙,每事问。故老师虽少也贱,却多能鄙事。在老师眼里,没有比学习更好的生活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老师的学习精神值得大书特书,他自己总结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学习的志向从少年起开始,再未中断,贯穿了一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他的学习意志强大,“朝闻到,夕死可矣。”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到晚年还在学习,“老而好易,韦编三绝”,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老师的学习方法也很值得今人学习。他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跟我们一般人的态度不同,我们崇拜权威、名人不假,但对时人、周围的人,我们多半是瞧不大起的。网络上数年不息的“口水战”,大家相互揭底、执拗地证明自己正确的戾气,一些才子、学者动辄狂言自己在学问、观点上“独孤求败”……即说明我们的学习跟孔子的学习有某种本质的不同。孔子还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学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教学相长,他不止是自己学习了,他还要去教导别人。这也跟我们今人不同,我们是不愿费心教育别人的。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我们经常说别人脑残,“竖子不可教也。”但孔子却说,“有教无类。”
可以说,古往今来最简单的学习,在我们这里跟在孔子那里都有绝大的不同。因此,读《论语》,读孔子,恐怕也需要从这最简单的地方入手,看看我们的差距在哪里。孔子为我们做出了极好的示范。
孔子谈论学习的名言有几十条,都可圈可点。“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因此,孔子虽然是时人眼里的“丧家狗”,是失意者,非成功人士,但他的人生幸福非寻常人可以理解,随时随地的学习足以使之充实幸福了。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他的自画像就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难怪弟子们编辑老师语录,不约而同地认定学习值得放在开篇。孔子的学习人生也给了后人榜样,如三国时东吴的吕蒙,发奋读书,留下“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美谈。南朝陶弘景“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南宋朱熹更是倡导“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
说到学习,当代人的感受可能更深。技术的推动使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手机这一移动网络上,网络随时向我们传递朋友圈、微博、论坛上的新闻、信息、文献……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吸收新知,但似乎我们离孔子说的“知者不惑”更远了。
因此,读孔子还要从孔子那里学习如何学习,如何把学习跟人生相结合。如当代价值哲学表述的,如何把学习当作人生至上的价值。这一点,孔子也做得相当好。他自承“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他不仅向老子、苌弘、师襄等前辈学习过,他也从弟子颜回、子路、子贡那里学习过……黄万盛教授曾总结,除了书本知识, 我们还要向前辈学习,以建立我们的学术谱系;向同龄人学习,以建立属于这个时代的交叠共识和历史记忆;向年轻的人学习,以使我们具有未来的方向,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的精神力量。从孔子那里,我们可以学习到人生通过学习抵达完善、快乐和幸福!
转载自:余世存
=========================================
【学堂简介】
温州溥谦学堂原(文正)是一所全日寄宿制读经私塾,学堂初创于2014年7月,坐落于美丽的温州七都华侨之乡,多年来以落实王教授推广之读经理论和复兴华夏传统文化为目标,以开发人性为目的,遵循“教育时机、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密切配合的原则,以“及早读经、老实读经、大量读经,快乐读经”为标准,通过诵读经典全幅开发和深度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记忆力、理解力、毅志力等“综合能力”,协助蒙童开显智慧,培养福德,完善品格,求取人生真正之幸福。为落实王财贵教授“老实、大量、包本” 读经的教育理念,本学堂以纯读经方式从事基础教育,带领孩子反复诵读中英文经典,达到“包本”背诵,以此提升孩子全方面的能力。更有志于寻觅有教育理想的家长,共同陪伴孩子完成三十万字中英文经典背诵,入学文礼书院,造就时代大才。
【课程设置】
1.中文读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选》、《易经》、《诗经》、《佛经选》、《书礼春秋古文选》、《诗歌词曲选》等(中文经典约20万字)。
2.中医读经:《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经穴赋》《药性赋》等。
3.英文读经:
《英文圣经选》《苏格拉底的自辩》《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仲夏夜之梦》、《英文名著选》、《柏拉图苏氏自辩》、《英文常语举要》、《英文对话一千句》等(英文经典约10万字)。
4.书画经典:古今中外传世书法、名画鉴赏。
5.音乐经典:古今中西经典音乐背景及经典书法美术作品观摩熏习鉴赏。
5.体育:站桩、八段锦,易筋经,体能锻炼等。
6.礼仪:礼仪的学习融入到日常教学生活之中。
【班级设置】
一:幼儿班:3-8周岁,限10人,
二:书院班:限10人,(每天至少9至10小时的读经时间,争取3至6年内完成30万,进入书院深造,以铸大才)
【招生报名须知】
1、招生对象:3-13周岁身体健康儿童。
2、就学方式:全寄宿
3、报名流程:家长报名前请加溥谦学堂微信公众号后认真观看王财贵教授的视频《一场演讲百年震撼》《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和《读经教育的百问千答》;并仔细阅读溥谦学堂《家长须知》和《家长公约》。
电话报名—约见面谈—学生考核—签定家长公约—缴纳学费—办理入读手续
学堂地址;温州七都街道呤州村东江沙60号,联系电话,,练老师,微信,zkun518918
小说全文阅读APP
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要回复文章请先或
微信扫一扫 进一步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什么佛经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