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帮我管佛经学习班?可以

“曹德旺们”为何要撤离中国?!
我的图书馆
“曹德旺们”为何要撤离中国?!
&曹德旺又讲大实话:中国除了人便宜,啥都比美国贵
11:42:37 | 本文由华商韬略旗下自媒体知适整理
  |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知适(hstlzs)
  这篇适用于生点小气或反思
  9岁才上学、14岁被迫辍学,经历过食不果腹,被众人歧视的曹德旺,从承包乡镇小厂踏上创业路,终结了中国汽车玻璃市场100%依赖进口的历史,做出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福耀玻璃集团。
  2009年,他还获得有企业界奥斯卡之称的“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他也是首位华人获得者。曹德旺的脾气与贡献,和他的能力与成就一样出名,他有话直说,包括批评各种不良现象;他捐款超过60亿人民币给慈善事业,但公开讲话,不喜欢把钱捐给某些部门或组织,因为不希望被浪费、被挪用、被糟蹋。
  最近,曹先生又有话直说了。
  因为宣布将投资10亿美金到美国建厂做汽车玻璃,第一财经采访了他。结果老先生真是只要你敢问,我就敢答。谈到中国实体经济的问题,他娓娓道来中包藏着大忧虑:中国实体经济的成本,除了人便宜,什么都比美国贵。
  第一财经:我猜以后你在美国待的时间会越来越长?因为美国的机会就像你说的一样,遍地黄金,遍地是机会。
  曹德旺:我不这样看。对中国人走出去投资(跟风式大干快上),我有一点惊讶。因为我做国内做40年了,我在美国投资是1995年开始,原来拿几百万美金、一千万美金去投资,对美国政治、文化、市场,观察了20年后我才下手。因为我在美国卖玻璃,我每年从美国卖回来七八亿美金,我只是把工厂迁移。
  工厂迁移,一个是美国人再三要求我在那边办个工厂,第二个是我们国家现在制造业踟蹰不前,为什么呢?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务跟美国比的话比它高35%。
  第一财经:高35%?
  曹德旺:他没有增值税,我们有增值税。他只有所得税40%,你赚到钱,他的所得税35%,加地方税、保险费其他的这些5个百分点就是40%,因此在美国做工厂的利润比中国高。
  第一财经:美国的土地一定很便宜吧。
  曹德旺:他土地基本不要钱。
  第一财经:能源呢?
  曹德旺:能源,电价是中国一半,天然气只有中国的1/5。
  第一财经:劳动力呢?
  曹德旺:蓝领是中国8倍,白领是中国的2倍多,白领便宜,蓝领贵。
  第一财经:综合劳动生产率是中国高还是美国高?
  曹德旺:这样算吧。做一片夹层玻璃在中国要1块2,在美国要5块5,我们预算是6块5,差5块。差5块的时候我在美国做是5块5,顶掉了不要了。我们出口美国,出口是先征后退,在这基础上还要交4%,这样,一块玻璃出口需要交1块多钱,这就省去了1块多。那么在美国还有电价便宜,气价便宜,还有很多优惠条件,总的来说,算起来他那里比这里,总利润会差10%。
  第一财经:就是在那边会?
  曹德旺:多赚百分之十几。
  第一财经:所以从劳动生产率来看还是?
  曹德旺:中国高,劳动生产率还是中国高。因为我们中国能够招到年轻的工人,美国提出来恢复制造业大国,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劳动力,年轻人不干,都跑到华尔街或者硅谷去。
  第一财经:那你工厂两千多工人都怎么招来的?
  曹德旺:招的都是跟我年纪一样大的人。
  第一财经:制造玻璃或者制造其他的产品,劳动力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曹德旺:美国就是这个问题。全球各国现在都有问题,只是问题的性质不同。
  第一财经:你刚才提到中国哀鸿遍野,你对中国现在整个经济形势是怎么判断的?很多人都很悲观,尤其是制造业。
  曹德旺:我认为你们媒体有问题,中国问题先从媒体身上解决。你看美国那么强大的一个国家,它经济这个事情正常运营是波浪的。要求他这样平下来一直往上升,在变化波浪当中前进向上爬。应该允许他上允许他下。
  我认为不能说是悲观,应该对中国经济的看法要坚持一个客观的态度来评价。因为我们这几年是从美国学回来去工业化,因为我们没有去工业化,美国那么大的国家,那么强大的国家,它现在开始,奥巴马当总统就开始号召恢复制造业大国,但是他发现现在不灵。现在强调政策回归到原来轨道上面,去工业化它经历了四十多年了,它又回去回到工业化的轨道上面去。搬回去最少要15年左右。
  我们中国呢,现在你看看,最赚钱的就是IT,IT实际上本身没有赚钱,他就是忽悠就是从资本化利用民间钱拿来做这个事情,第二个就是私募基金、投资银行,银行这几年赚的盆满钵满。实体经济,因为劳工成本高,大家都去做房地产,盖房子要用劳力,变成我们有效的劳工被房地产拿去,再加上转金融业、IT业,这些服务业的高需要劳工也找不到人,这样的情况你说怎么做?
  现在我们的制造业面临着,人工工资高,我们四年前跟今年比人工工资涨了多少呢?涨了三倍上来。
  第三个运输成本高。我在美国的运输成本算下来,美元换成人民币,一公里还不到一块钱人民币,我们这里过路费比较高。
  再加上,税收比美国高。我们比较了国际上,全球最高的在这里(注:除了在美国投资规模超过10亿美金的工厂,曹德旺还在俄罗斯等国家投资建厂,而且都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工业项目)。
  再加上,我们认为投资化的重复建设,不仅仅是房地产过剩,商场过剩,酒店过剩,制造业这边,钢铁、玻璃、水泥全部过剩。我们宁可继续做哪些不靠谱的事情,从来没想过你救了今年,明年怎么办?救了明年,后年怎么办?
  你知道拖一年严重一年。
  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建设中国、发展中国、保卫中国,是中国国土上每一位精英的责任。这些精英应该站出来说,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困难我们必须正面对待。
  整天讲明年会好,明天会好。谁不想明天好。不切实际的去做那明天会好吗?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我们应该改变这个方式。特别你们这些做传媒的。
  我也在宣传给人家信心。信心要把问题讲清楚才行。不管怎么样,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你不做那以后怎么办?
  福耀美国工厂的竣工,也引起了《华盛顿邮报》的关注,并在10月27日的头版予以报道。一下为原作者Ylan Q.Mui, 图片 Andrew
Spear报道翻译文:
▲工人在福耀玻璃工厂检查玻璃
  俄亥俄州,莫瑞恩市
  不久前的一个清晨,私人飞机刚刚降落俄亥俄州不久,中国亿万富翁就曹德旺沿着75号州际公路出发,前往他的工厂视察。在这间工厂上,他赌上了自己的遗产,以及美国夕阳工业区(原文称之为“铁锈地带”)的未来。
  沿着俗称为“汽车巷”的公路直走下去,这间杂乱的大工厂曾是当地的地标。通用汽车在1920年代建造了它,此后工厂为几代人提供了叫做“蓝领”的工作,而这又定义了美国的中产阶级。但当最后一辆SUV从这里的组装线上驶出时,莫瑞恩市已经被一股浪潮冲毁——平价进口商品和廉价外国劳动力严重冲击了俄亥俄和全美国的工业城镇。
  现在,亿万富翁曹德旺是这间工厂的新主宰,他是中国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商福耀集团的董事长。令曹德旺从贫困的中国农村发家的,正是那股冲毁莫瑞恩的全球化浪潮。
  这个活生生的财富翻转案例,已经令中国成为美国在公开讨论和政治辩论中的头号经济对手。在竞选总统的俄亥俄站演说中,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就把对华贸易称为“单行道”。
▲曹德旺视察福耀玻璃工厂
  但全球化的下一个章节已经在福耀的工厂内部展开,因为世界经济的力量平衡再次发生倾斜。现在,中国的专家们开始担心经济增长失去动力,这促使富有的投资者和企业前往海外寻求利润。他们正在以创纪录的速度抢购美国企业,并雇佣数以万计的美国工人。
  这种转换正在重构中美之间的利益联盟。在莫瑞恩,当地官员都指望福耀来帮助重振这个满是一元店的小镇。不过,这或许永远不足以弥补上一代人所失去的,也无法复原中国经济正在流失的动能。
  然而,曹德旺仍坚信,像福耀这样的中国公司将消除两国之间的经济紧张。在灰蒙蒙的天空和蒙蒙细雨中,他来到了这座让他花两年时间和5亿美元重建的工厂。工厂所坐落的街道,已经被重命名为“福耀大道”。工厂大门外,美国国旗、俄亥俄州州旗与福耀的蓝白色旗帜一起迎风飘扬。
  “我们致力于造福共同中美贸易关系,”他在一次访谈中通过翻译说道,“我们会克服所有的问题。”
  福耀玻璃带来的生意
  这间庞大的工厂大到足以装下41个橄榄球场,而曹德旺几乎每个月都要来莫瑞恩,在工厂里走一走。
  这间工厂是福耀的最大单笔投资,满负荷运行时将有2500人在此工作。曹德旺表示,他希望这座工厂能够成为福耀在美国积极扩张的顶梁柱。此前,福耀已经在伊利诺伊州开设了一座生产原片玻璃的工厂,并在密歇根州设立了一座装配工厂。总投资额将达到约10亿美元。
  “这个美国工厂就是他的孩子,”莫瑞恩工厂运营经理迈克·弗伦坎普(Mike Fullenkamp)说。
  曹德旺是中国涌现出的第一批企业家,他的致富故事折射出就是这个国家本身。在年代共产党政权下的贫苦福建省长大,曹德旺经常一天只能喝两碗汤,饥饿让他在痛苦中尖叫。
  “我经历过中国最困难的时期,”现年70岁的曹德旺说。“即使我想哭,我也没有眼泪。”
▲福耀玻璃俄亥俄州工厂
  1980年代中国刚开始经济开放时,曹德旺接管了一家濒临倒闭的工厂,他瞄准了中国规模迅速壮大的中产阶级,转而生产汽车企业中越来越抢手的玻璃窗和挡风玻璃。福耀开始向其他国家出口玻璃,为中国巨大的出口引擎贡献燃料。最终,出口使得中国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
  与此同时,美国的工业正在着衰退。25年前,俄亥俄州有100多万人在工厂工作。而现在,这一数字已经降到70万以下。
  金融危机中,通用汽车在2008年的圣诞节前夕关闭了莫瑞恩工厂。大约有1000名工人在那天失业,他们曾经工作过的庞大而低矮的厂房则在黑暗中荒废了数年。
▲中国对美出口额(单位:百万美元)
  “当它空荡荡的时候,的确看起来很消沉。”莫瑞恩市长Elaine Allison说。“这个庞然大物突然空了,相比之下过去它是那么充实。”
  金融危机中,经济衰退造成的破坏放大了当地许多选民的焦虑,他们在全球经济大潮中已经掉队太久。在本次总统竞选周期中,他们的失望情绪又助长了他们对政治的不满。本月在俄亥俄州参加竞选活动期间,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指责中国向美国市场倾销钢铁。
  特朗普的言论则更为尖锐。“他们偷走了我们的工作,他们偷走了我们的企业,他们在抢我们的钱,”上周他这样告诉俄亥俄州自己的支持者们。“而我们只剩下毒品,债务,还有空空荡荡的工厂。”
  但俄亥俄州的实际情况要更为复杂。包括特朗普在总统预选中的对手约翰·凯西克(John
Kasich,共和党)州长在内的州政府官员,向福耀承诺提供超过1千万美元的拨款和奖励,成为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的激励措施之一。而作为回报,俄亥俄州的经济获得一笔2.8亿美元的“横财”。
  自从2014年宣布建厂规划以来,福耀雇用的员工人数比计划提高了3倍。一家玻璃回收公司即将迁入附近新建的大楼。亚洲餐馆CJ
Chan’在福耀工厂附近开设了一家分店,因为餐已经察觉到福耀雇员——包括曹德旺将带来的可观生意。
  “我开始意识到我们肩上的责任非常重大,”曹德旺在自传中这样写到。“我们所犯的任何错误都会给我本人,福耀集团乃至全体中国人抹黑。”
  一切为了下一轮增长
  在中国,福耀可以让工厂在开工后一年内实现满负荷运转。莫瑞恩工厂的建设则是2014年开始的。
  “我应该感到知足了,”曹德旺说道。“不过与我在中国开的工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最大的两个挑战是招聘和发薪水。福耀已经雇用了2000名员工,并且正计划再招几百人。而该地区的失业率仅为4.4%,低于全国水平,这导致可供雇用的总人数非常少。历年来下岗的工人有许多去了其他地方,也有许多人已经退休。
  此外,莫瑞恩在衰退后也渐渐开始重建,引入了制造业之外的产业——交通、卫生保健甚至科技等其他行业。这导致企业间争夺工人的竞争加剧。
  对福耀来说,这意味着最重要的是要维持现有的员工队伍,同时提高他们的产能。工厂尚未成立工会,而工人的起薪为一小时约12美元。工厂最近一次中国最高管理者和美国副官举行的会议中,因为不能及时把公司奖金调整得更吸引员工,曹德旺变得有些失望。
▲福耀工厂,一名工人拿着一块玻璃
  “是因为你们对我没有信心,还是你们不尊重我?”曹德旺这样问管理层。“我们需要看到行动。行动是解决问题最简单的对策。”
  中国的事情也在发生改变。其经济在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后,增速正在迅速放缓。全世界已经充斥着中国商品,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已经大大减少。上个月,中国出口额较上一年同期下降了10%。工资水平的提高以及中产阶级的壮大,意味着企业不能再依靠廉价劳动力来填满工厂。
  为了给下一轮增长提供更多动力,福耀以及其他中国企业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国外。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从2005年的137亿美元激增至2015年的1878亿美元,增长了1294%。荣鼎资讯预计,今年上半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将达创纪录的180亿美元。
  “中国现在才开始逐步跻身于富裕国家的行列,”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表示。“我认为我们看到了前沿。”
  然而,公司成立在美国并不意味着是家美国公司。福耀表示,美国员工占员工总数的90%,其余10%是中国人。通过向当地大学捐款,并接待松树俱乐部(当地一家著名的牛排馆)的客人来工厂参观,曹德旺加深了福耀与俄亥俄州社区的联系,尽管他本人并不吃牛肉。
  此外文化和语言方面也存在巨大的障碍。除了必要的话,曹德旺几乎一言不发,这让翻译有足够的时间跟上他的节奏,但给人的感觉是更像是官方声明而不是放松的交流。在关于职工奖金的讨论结束后,曹德旺宣布了第二天上午会议的时间并结束了会议。随后,他走到外面吸了支烟,然后乘坐轿车返回酒店。
  曹德旺一路上凝视着窗外,但下午会议紧张的气氛依然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有时候,”他说,“我会沮丧得像只剩半条命。”
▲福耀玻璃莫瑞恩市工厂
  曹德旺想对美国说什么?
  在世界各地,中国越来越大的投资胃口引发了严格的审查。
  美国立法机构和监管机构审查了中国投资者多笔高调的交易,都是以国家安全受到潜在威胁为由。监管机构搁置了中国保险公司安邦保险收购纽约著名的华尔道夫-阿斯多里亚(Waldorf
hotel)酒店的计划,因为美国总统和其他达官显贵经常在该饭店下榻。他们否决了中国风险资本对荷兰飞利浦公司旗下一家美国照明公司的收购提案。此外,立法机构还要求对中国人收购芝加哥证券交易所一事进行审查。
  福耀并未面临类似问题,但它曾与美国监管机构交锋过,过去它曾被指控倾销但最终胜诉。
  总统大选往往会拿民众对中国的愤怒作文章,不过曹德旺相信新工厂将有助于修补中美两国的关系。
  “显然,这很多都是政治。我们早已习以为常,”他说。“我坚信物质利益终将获胜。”
  曹德旺也有想对美国说的话:经济衰退暴露了美国的裂痕:经济不平等,政治僵局以及华尔街复杂的金融工程与莫瑞恩等地的工业生产之间不断扩大的分歧。他表示,除非能再次制造符合全世界需求的东西,否则美国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苏。
  “为了实现长期繁荣,美国需要坚守成为制造业强国的梦想,”他在自传中这样写到。
  尽管是中国拥有了这间工厂。&曹德旺:为中美投资算笔经济账
  ▌曹德旺:为中美投资算笔经济账
  曹德旺说,自己是对美国政治、文化、市场,观察了20年后才下手的。在美国,蓝领工资价格是8倍,白领工资是中国两倍多。所以“美国制造业回流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在于劳动力,年轻人不干,都跑到华尔街硅谷去了。我在美国2000多工人招的是超大年纪的。”
  但在美国,能源、电价是中国的一半,只有中国1/5,土地基本不要钱。而且我在美国运输成本算下来,一公里还不到一块钱人民币,我们这里过路费比较高。再加上,税收比美国高,我们比较了国际上,全球最高就在这里。中国制造业综合税务跟美国比高35%。因此在美国做工厂的利润还是比中国高。
  曹还指出,在中国,投资化重复建设严重,不仅是房地产过剩,三产过剩,酒店过剩,钢铁、、水泥全部过剩。我们还是宁可继续做哪些不靠谱的事,从来没想过你救了今年,明年怎么办?救了明年,后年怎么办?要知道,拖一年严重一年。&&曹德旺“逃”去美国?除了玻璃大王 还是中国“首善”
来源: 作者:政知道 &原标题:中国首善跑去美国?有人说他讲“真话”,其实一直是“异数” &今天(12月19日)下午,福耀玻璃宣传部工作人员接到政知道电话时颇为意外:你们也关注了这件事?
  他告诉政知君,同事们正在搜集有关他们董事长的报道。
  毕竟,从早晨开始,许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他们董事长曹德旺刷屏了。
  这位远在福建的全国政协委员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制造业回流美国到底靠不靠谱”。正是这个采访视频在网上引起了相当大的热议,网络上还不乏惊悚和大尺度标题文章—
  “曹德旺跑了、宗庆后会跑么”?
  一时间,曹德旺被推向了“中国制造”的对立面,成了为“美国制造”摇旗呐喊的企业家。
  他还上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头条!
  政知道先讲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今年10月,曹德旺在美国俄亥俄州投资6亿美元,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单体工厂。
  在跟媒体对话时,他拿自己家企业造一块玻璃为例,给中美制造业算了笔经济账,称美国税低、电价便宜,气价便宜,还有很多优惠条件,中美经商成本一项一项对比,最后结论是,算起来在美国制造玻璃比在中国,总利润会差40%。
  政知君今天下午针对这个采访视频致电福耀集团,一位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集团也很关注这个视频引发的舆论热议。他们回应说,“逃跑”的说法有些太夸张了,福耀在美建厂,并不意味着要撤离在中国的企业。
  巧的是,政知道注意到,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头条中也提及了曹德旺所执掌的福耀集团,这篇以《中资“出海”
浪大亦扬帆》为题的文章报道了中国企业走向全球,追求共赢并积极与当地融合,并以福耀举例。
  曹德旺的两个特点
  暂且不谈曹德旺真正赴美建厂背后到底是怎样一番考量,这些年来,他始终是个值得关注的企业家。
  商界一直流传着曹德旺早年的经历:1946年出生于福建福清,自幼家贫,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为家计奔波。30岁那年,进入福清市高山镇异型玻璃厂当采购员,1983年承包了这个濒临倒闭的小厂,第一年就实现扭亏为盈。经过10年经营,1993年,福耀集团成功在A股上市,成为福建省最早上市的民营企业,也是中国同行业首家上市公司。2002年、2004年曹德旺领导福耀相继打赢了加拿大、美国两个反倾销案,震惊世界。
  今年6月《中外管理杂志》报道,2015年,在中国制造业的利润只有5%左右的时候,福耀玻璃毛利率达到42%。
  曹德旺是怎么做到的?
  福耀的一家日本原材料供应商的中国区负责人、与曹打交道23年的张俊说:“曹德旺做生意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抠门’,另一个是'抠门’的升级版,'小家子气’。关于产品的价格问题,每一年跟曹先生的福耀集团都有一个针锋相对的很激烈的谈判。平均要谈至少六七次,谈到天昏地暗,谈到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曹总才说就这样,蛮好。”
  中国“首善”
  众所周知,除了“玻璃大王”,曹德旺还有“中国首善”这样一个标签。据媒体报道,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曹德旺累计个人捐款已达70亿元。
  据媒体报道,2010年,曹德旺捐款超过10亿元,成为当年的中国首善。
  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2胡润慈善榜》中,当时曹德旺家族以36.4亿元的捐赠额蝉联“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许家印以7.5亿元位列第二。
  说到慈善,河仁基金会不得不提。
  2011年5月,曹德旺捐出个人名下3亿股福耀玻璃股票发起成立的河仁基金会,当时市值高达35.49亿元,成为我国第一家经由国务院审批、以金融资产(股票)创办的非公募慈善基金会。河仁基金会的官方网站这样写道:基金会的成立,是曹德旺先生慈善公益事业新的里程碑,为中国慈善事业的未来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说起来,曹德旺和哥哥曹德淦也是政商界颇为有谈资的一对兄弟,曹德淦现任河仁慈善基金会理事长,而其还曾有“官员”身份——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福建省原副省长(1999年至2003年)。
  与曹德旺从商经历不同,曹德淦早年就进入政界发展。曹德淦颇为弟弟曹德旺骄傲,他曾对媒体表示,曹德旺在他的领域里做到了行业顶尖。
  制造业转移浪潮要开始了?
  做到顶尖的曹德旺,选择了在太平洋彼岸开拓新的疆土。
  政知道感兴趣的是,他的理由靠谱吗?
  著名时评人陶短房也撰文称,对于曹德旺的这番言论,其中有些是事实,有些则只是“局部事实”。对美国汽车玻璃市场的看好始于几年前,毕竟美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更是几乎不可动摇的全球最大汽车生产、研发市场。作为汽车上游配套产业之一的汽车玻璃制造业,趁当前美国汽车产业“触底反弹”的良机“抢滩登陆”,反映了一名企业家、投资者敏锐的市场眼光和积极进取的雄心。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对政知道表示,2007年第三季度,制造业GDP,中国制造业规模仅为美国的60%。9年过去了,2016年第三季度,美国制造业的GDP规模大概是中国的60%。
  大家对比这几年中美两国制造业数据就可以知道,中国正在不断拉大对美国的领先距离。美国要真正地实现制造业回流,还是要有相应机制真正执行。
  近来,苹果回归美国也备受关注,不少人都在问苹果回归美国现实吗?贾晋京举例称,乔布斯还在世的时候,奥巴马给企业家开会,就问乔布斯,说能不能把苹果生产线迁回来,乔布斯说技术上是可行的,但一个生产线要十几万人,要8700个工程师,在美国凑齐,要花9个月招聘,在中国只需要两周。即使现在综合各种因素,苹果在美国不是生产不出来,但成本要高得多。
  “像手机产业,运输成本、能源价格,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配套产业链,比如一部手机需要200多个零部件,所以配套非常重要,200个零件是要有供应商,而且绝大多数必须都是来自制造国家和市场内部的。”贾晋京表示。
  总的来说,产业链越复杂的行业越难转移,这需要配套,反而是越贴近消费市场的制造业越容易。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判断宗庆后会不会跑并不难!
  资料 | 时代周报、界面、新华网、河仁基金会网站、法制晚报等&评论:曹德旺美国建厂 凸显制造业成本困局日09:58 北京时间
  曹德旺美国建厂 凸显制造业成本困局
  制造业企业成本高、税负重的现状,严重削弱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我国需要加大改革力度,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来迎接越来越激烈的全球制造业竞争。
  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近日接受媒体采访,表示“中国制造业踟蹰不前”,点出制造业企业税负高、劳动力成本提升过快问题。而在此前,曹德旺曾表示,计划投资10亿美元,在美国建厂。
  曹德旺的这次访谈,引发网络热议。相比美国,中国制造业已经不具备成本优势了?
  关于中美制造业成本比较,2015年,波士顿咨询集团发布的一份《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报告,可以作为参考。报告指出,中国制造业对美国的成本优势已经由2004年的14%下降到2014年的4%。
  报告认为,中国的制造业面临巨大压力,主要因为三个原因:一是工人薪资提高。从2004年的4.35美元时薪涨到2014年的12.47美元,涨幅达187%。二是汇率。2004年至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了35%;三是能源成本。据估计,从2004年到2014年,中国的工业用电成本分别上升了66%,天然气成本飙升了138%。
  此外,税负高,是国内制造业企业家抱怨比较多的,也是曹德旺在采访中着重谈到的。
  曹德旺美国建厂,指出中美制造业成本差距已经不大,之所以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原因在于,伴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中国制造业成本不断抬高,已然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大困扰。此前,舆论就非常关注越南、印尼、印度这些国家制造业崛起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如今,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又大张旗鼓地提出“制造业回流”,更是引发大家对中国制造业前景的担忧。
  (17.80)作为一家传统的制造企业,曹德旺作为一位制造业起家的企业家,这样的一番表态,无疑在当下有标志性意义。虽然,我们不能由此得出结论,美国制造业回流将成为趋势,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国制造业外流也成为一些现象。
  这都说明,随着中国经济人口红利快速消失,中国制造业成本优势正在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与其他国家的博弈进入一个微妙阶段。
  需要提出,中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并不应该被抨击,而是要赞扬。因为这实际上是中国劳工阶层分享经济增长红利的表现。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工人工资预计仍将维持一个中高速的增长。
  要降低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真正应该着眼的是降低企业税负成本,以及降低能源价格等。&  美国制造业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回流,目前非常有争议,也需要时间观察。但不管美国制造业能不能实现回流,降低中国制造业成本,都是应该去做的。毕竟,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对手不只是美国。在高端制造业,有我们的老对手--欧盟、日本、韩国。中低端制造业,我们也面临着越南、印尼和印度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媒体评曹德旺美国建厂:中国经济竞争力真不如美国吗日11:55
&&&&&&&&&&&&&&&& &曹德旺美国建厂,中国经济竞争力真的不如美国了?  今年10月,(17.81)董事长曹德旺在美国莫瑞恩投资6亿美元建造的汽车玻璃厂正式投产。日前,他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计划在美国投资10亿美元建,并具体谈到了自己为何看好在美国的投资,以及中美两国制造业在当今的优劣短长。  对于曹德旺的这番言论,有人说“曹德旺跑了、某某某会跑么”,还有人对曹德旺在谈及自己看好美国市场时所罗列的理由加以阐发,其中有些是事实,有些则恐只是“局部事实”或其他。  曹德旺对美国汽车玻璃市场的看好始于几年前,“10亿美元”中的大头也早已到位,毕竟美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更是几乎不可动摇的全球最大汽车生产、研发市场。  作为汽车上游配套产业之一的汽车玻璃制造业,趁当前美国汽车产业“触底反弹”的良机“抢滩登陆”,反映了一名企业家、投资者敏锐的市场眼光和积极进取的雄心。  于此同时,曹德旺并未放松在中国本土市场的布局——就在11月24日,他还代表福耀集团和辽宁省本溪市签署了优质浮法玻璃项目的签约仪式(规划年产汽车用优质浮法玻璃42万吨,年产值12亿元),并表示对在当地投资发展“充满信心”。  不过,对于曹德旺所提出的、有关中国制造业现状和发展前景的尖锐意见,需要予以重视。  尽管纵观曹德旺谈话全文,实际上并没有说美国在劳动力等成本方面占据优势(真如此就不必紧张墨西哥“抢饭碗”了),但在谈及双方企业税负比较、谈及中国制造业税负沉重等问题上,作为一个长期的市场经营者,他的意见可谓感同身受,相信也会引发许多共鸣。  不仅“台面上”的税负,“台面下”的种种负担、掣肘、牵制,也动辄令中国本土及外国来华制造业投资者步履维艰,这是否事实,相信很多人作为投资者、劳动者和旁观者,都是有目共睹的。“为企业减负”喊了十几二十年,效果如何,大家自有判断。  在中国经济、中国制造业的爬坡阶段,过重的税负和行政负担,还可以用“劳动力红利”去对冲,随着社会的进步,工资、福利成本的水涨船高,“劳动力红利”的式微在任何市场都注定是时间问题,倘再不正视税负和行政负担问题,再不将“务虚”落到实处,后果可想而知。
  比这更发人深省的,则是国内某些地方对包括制造业在内、实体经济的态度。  随着中国GDP的堆积和社会面貌的变化,近年来各地都热火朝天地谈论“产业升级”、“腾笼换鸟”,这原本是任何一个经济体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在一些地方,“产业升级”被曲解为“产业虚化”,“腾笼换鸟”被曲解为“放弃实体经济”。  持这些主张者动机各不相同,有些认为“低级产业”已经过时,理应被“高级产业”所替代,并片面地将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理解为“低级产业”;也有人明里暗里嫌弃回报周期长、回报率较低、“傻大黑粗”的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一心想着“高来高去”地赚大钱、赚快钱。  中国是个大国,也是个根基尚不扎实、发展并不平衡的新兴经济体,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不仅是现阶段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许多地方无法“跨越”的发展阶段,也是当地经济、就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不仅如此,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本身也可以“升级换代”。远的不说,即以福耀玻璃而言,当年起家时的平板玻璃、后来发展壮大时的幕墙玻璃,和如今在中美两个汽车生产大国成为新业务重点、热点的汽车用优质浮法玻璃,难道不正是最稳健踏实的“产业升级”?  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曾在一篇短篇代表作中发人深省地指出,在各种“新生事物”日新月异、令人眼花缭乱后,人们往往忘记了“擦火柴”这种看似“低水准”、却仍能解决许多问题的传统技能,结果常常是自食其果。  对于曹德旺的言论、对于中美制造业的优势比较,人们固可见仁见智,但今天的中国在产业、发展方向抉择上,可千万别“忘了擦火柴”。&  近年来,舆论一直有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担忧。曹德旺一席言论激起的舆论反响,也与此忧患意识产生了共鸣。企业家会追逐利益,而在全球寻找最佳的投资地点,曹德旺的选择可以理解。不过,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对中国经济则又是一种警示。降低中国企业的各种外部环境成本,已经不能再拖了。
解局:曹德旺“跑路”背后的真问题
侠客岛 07:53 &
转自微信公众号 侠客岛(ID:xiake_island)
今天早上起,一则消息就在朋友圈刷屏: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人物之一、董事长,投资6亿、在美国莫瑞恩建造的汽车玻璃厂正式投产。
按说,这也不是个“新闻”,差不多两个月前的旧事儿了。结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曹德旺耿直无比,说了一堆大实话,比如“中国实体经济的成本,除了人便宜,什么都比美国贵”、“中国的综合税务比美国高35%”、“投资化的重复建设,拖一年严重一年”、“整天讲明年会好,明天会好。谁不想明天好。不切实际的去做那明天会好吗?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我们应该改变这个方式。特别你们这些做传媒的”,等等。(视频在文末)
一席实话下来,有人心头纳闷:曹德旺这是要“跑”的节奏?
在岛叔看来,当然也不是。只不过,在抛光国内资产上岸的新闻后,大家对此多少会有些敏感。曹德旺的言行背后暴露出的国内营商环境的问题,我们认为倒是一个真问题。换句话说,民营企业、尤其是实体企业们,究竟为什么要“跑”?
远看李嘉诚,近看曹德旺,投资海外在圈子里比比皆是:山东将投资超过10亿至13亿美元在美国阿肯色州建厂,中国天源纺织也将投资2000万美元在阿肯色州设立服装制造厂……和特朗普所言中国“偷走了美国的工作机会”不同,曹德旺此次从通用手中低价收购的废弃工厂,满负荷状态下能给当地提供2500个工作岗位。
企业家们为什么纷纷往外跑?原因很多,细细想来,却也在情理之中。
先说最直观的,税负。近几年,国内企业利润增长乏力,利润率能做到10%以上,已经相当惹人艳羡。但历经国家几次减税,仍然有诸多企业叫苦不迭。
国内企业的税负主要来自哪里?除了25%的企业所得税,还有高达百分之十几的增值税,更别提印花税、车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费等其他税种、费用。
中国的税负究竟高不高?不同的人和企业、机构,都曾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验证,给出了一致的答案。
比如,曹德旺说,美国对企业征收的所得税是35%,加地方税、费其他5个百分点共40%,而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务比美国高35%;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给出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非常大的负担就是税负率太高。1995年,宏观税负率只有16.5%,2000年也只有21%,2005年26%,2010年一下子到了36%了,2015年,企业的宏观税负率已将近37%;
天津财经大学教授李炜光测算,我国企业综合税负达到50%以上,在21个亚太经合组织国家中排名第四。其观点更为激进:中国的税率让企业老老实实交税,基本上处于死亡的边缘,这就是“死亡税率”。
岛妹整理了过去十年的税收收入增速与GDP增速,趋势大体一致。但在绝大多数年份,税收增速都远高于GDP增速。例如,2010年后的5年,经济增速下滑,下行压力增大,企业也遭遇了成本升高、利润下降的现实困境,然而除了税收收入增速依然高于GDP增速,直到去年,随着大量企业盈利能力继续下降、经济“脱实向虚”的问题更为严重,税收收入增速才略低于后者0.3个百分点。
由此,即使各方数据由于口径、测算方式不同,但大家的基本判断一致:目前企业的税负成本的确居高不下。
更现实的问题是,在企业税负普遍较重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常常处于更不利的地位。对于国有企业,国家经常给予返税。一些垄断型央企集中在产业链的上游环节,税负主要转嫁给了中下游企业和者;若剔除企业规模和业务类型特殊的央企,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率,明显高于地方和部委所属国企。
除了税负,中国企业选择往外走,还有诸多原因——
国内要素成本上升。首先便是土地这样的,就曾吐槽:现在工业用地的价格需要几十万、上百万一亩,这么大的投资成本谁去投?
与此同时,水电气等能源价格却始终坚挺。在原材料等成本基本稳定甚至下降时,这类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的占比不降反升。人民日报就曾报道,一些企业即使一个月不用电、同时向供电部门报停,也要交变压器基本电费数百万元。
制度性成本,如环评、能评、清洁生产等一系列审批,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费用成本,哪项都低不了。
产权保护。长久以来,产权保护不到位成了企业家的心病。无恒产者无恒心,产权得不到保护,谁又能认真经营?一些地方,国有企业欠民营企业的钱可以作为商业纠纷草草处置了事,民营企业欠国有企业的钱就被认为是侵占国有资产,叫人如何不心寒?
政府公信力。一些地方政府主导的PPP项目中,签约前答应得很好,签约后却遇到承诺缺失、不讲信用,让一些民营企业吃了亏,对营商环境更缺乏信心。还有的是前任地方领导签的合同,新官不理旧账。虽然根据法律原则和合同法,只要合同条文内容没有违反法律前提下,代表个人签订的与是否在政府任职无关,若存在法律履约能力的应当执行合同。然而在现实操作中,民企地位弱势,想要主张权利常常岂是那么容易?所以,企业前期投资打水漂的事情屡见不鲜。
执法随意性。岛妹有朋友在地方自己创业当小老板,私下里吐槽,现在的许多企业,单说消防设施这一项,如果真按照要求做齐备了,恐怕没几个能活下来的。现实情况常常是大家都不合格,相关部门检查时,自由裁量权很大,会不会被处罚,就看企业自己怎么“运作”了。
还有许多看不见的成本。当年赃款烧坏点钞机的马超群,身为地方供水公司的总经理,区区科级干部,何以在其家中搜出赃款一亿多?媒体报道,企业落户当地,不掏钱就通不了水。相比看得见的成本,这看不见的成本更让企业心惊肉跳。
一些地方政府的态度也不得不说,“宠爱”虚拟经济,而对周期长、回报率低的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爱答不理。虽然发展不能唯GDP,但考核时依然有“稳增长”的考量,怎么能够既生态绿色、又有高利润?于是,、等“高富帅”行业就成了一些地方政府的掌中宝。
看完这些,再对比美国“制造业回归”政策、美元升值、资产吸引力增强等因素,也就更能理解曹德旺说的,为什么在美国白领、蓝领成本各自是中国2倍、8倍的情况下,依然能比中国多赚百分之十几。
故土难离,但资本与企业都总要逐利。
中国的企业、资本出海,优化配置全球资源,本是好事,政府还长期提倡过中国企业“走出去”。为何如今,却变得五味杂陈起来?
一方面,国内民间投资增速大幅下滑,投资主要靠“国家队”撑着;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增速则频频跃升,国内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正面临“空心化”的危险。
形势有多严峻,从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可窥一斑。“着力振兴实体经济”、“稳定信心”、“保护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坚持有错必纠,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等表述,无一不是为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度身定做。
尤其是降成本的部分,中央提出,“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推动企业眼睛向内降本增效”。如岛叔此前文章分析,今年经济工作会的问题意识、针对性都很强,更可见国内实体经济增长乏力、“脱实向虚”的问题已经到了无法回避的程度。
企业家出海大举建厂,有其自身的无奈。我们需要提倡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但企业只有先活下来,才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假如在目前国内的多重压力下,无法获得正常的盈利以持续发展,走出国门寻找更合适的地方只能是符合市场经济逻辑的自然选择。
我们要反思的是,为什么各级政府为企业减负了那么久,税负还居高不下?是原有基数过高,目前减的力度有限?还是税负虽有下降,其他不明不白的费用闸门又重新打开,变相增加了企业负担?这些都值得引起高度注意。
&&&&& 争取企业家的心,不能光靠嘴上说说,还得有实打实的效果。中央经济会议精神句句说到企业家心坎里,中央很急,但难在落实,切实给企业减负,还将有一段痛苦的较量与博弈过程。只要不减税,曹德旺们都得跑日10:06&& 新浪新闻&&&&&&&&&&&&&&&
  原标题:别让曹德旺跑了  作者:连岳 来源:公号“连岳”  最有效的思维方式是什么?  像企业家一样思维。  企业家像你我一样,经常会说错话,不过,他们在计算利润方面的思维,比较不容易错,错了也会迅速纠正,否则,就当成不成企业家了。  我指的企业家思维,就是指他们在计算利润时体现出的理性思维。换成大白话,就是经常想着多赚钱,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就是企业家思维。这思维一直被妖魔化,导致了很多人的思维是反企业家思维的,最后走向贫穷。  企业家思维什么时候都有最聪明的头脑在运用,即使是在市场受到严厉禁止的严酷环境中。  1966年,文革开始时,有个20岁的年轻人,已经做了四年生意,每天贩卖水果,一天能赚两块钱,他此后尝试了各种生意,1975年时,他已赚到五万块钱,相当于现在的数千万元。  一个29岁的年轻人,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赚到几千万,都是奇迹。在当时还有投机倒把罪的赤穷环境下做到,只能用神迹来形容。  他完成神迹的观念是:无论别人怎么瞧不起,把日子过好一点没有罪,所有动力来源都来自于“过好日子”的美好愿望。  这就是最标准的企业家思维:要过好日子,得多赚钱,无论环境如何,赚钱主要取决在我的观念和我的行动。  完成这个神迹的年轻人,就是现在的著名企业家曹德旺。  曹德旺是难得的、几乎所有人都喜欢的企业家:  商学院的教授喜欢他,仅花30多年,他将福清的一家亏损乡镇玻璃厂,领导成为全球玻璃业巨头;  股东喜欢他,股票表现好,分红始终慷慨;  对经济不关心的人也喜欢他,他是一直在大手笔捐赠的慈善家。  可以说,从十多岁开始做生意,虽然外部环境变化多端,曹德旺一直就是成功的企业家。他“过好日子”的动力来源,每人可以复制,一点也不高深。  除了这点,他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也很有参考价值。昨天,他的一段视频让很多人深思。  福耀玻璃在美国俄亥俄州投资约6亿美元建了工厂,成为该州历史上最大的一笔中国投资。  福耀玻璃在全球有不少投资,这次舆论反响特别大。  上个月,《华盛顿邮报》将曹德旺的此次投资视为美国制造回归的象征,位于“铁锈地带”的俄亥俄州,原来工厂关闭,是因为竞争不过中国制造业,现在,中国的工厂反而搬到了美国。  曹德旺的账算得很简单,虽然美国的工资高,但是税低,运费低,电费天然气费用低,还有各种优惠,最后的利润率,比在中国生产高出十多个百分点。  这个账,所有企业家都会算。川普上任后,若落实减税许诺,再加上机器人的大规模使用(即人工成本这块权重减低),在美国生产的优势持续扩大,将有更多的企业家像曹德旺一样,在美国设厂,甚至将重心转向美国。  曹德旺这类企业家,他们去哪里,就把财富带到哪里。企业家是最宝贵的资源,无法轻易复制。一座城市,若有10个曹德旺级别的企业家,这座城市一定不会穷。而一座城市,曹德旺们开始跑了,那未来黯淡。  别让曹德旺们跑了。  不让他们跑,有两种办法,一是强制,想跑就整你,关你,把你搞垮,我得不到你,别人也得不到。这种做法只会彻底毁掉经济,人人赤贫。  还有一种办法是,我让你在我这儿赚到更多的钱,这才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做法。川普减税?我比你减得更多!川普是美国邓小平?中国人学邓小平还不用翻译。  中国企业面临的,是“死亡税率”。最近天津财经大学的李炜光教授研究了中国的税负,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税率让企业老老实实交税,基本上处于死亡的边缘,这就是死亡税率。他认为,这是必须要解决的,否则企业全跑了。  可惜的是,不少专家还在呼吁各种加税,为渊驱鱼。曹德旺们不跑,也要踹一脚:你还不快跑!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2013年的研究报告,当时在美国制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在中国高5%;2015年,在美国低成本地区生产已经变得和在中国生产一样经济划算;到2018年,美国制造的成本将比中国便宜2%至3%。  别说加税了,只要不减税,曹德旺们都得跑。  我们应该要有企业家思维,即使现在再穷,也不应为加税欢呼,应该知道企业钱难赚了,大家日子都过不好。&&  一年前,李嘉诚卖掉内地房产,撒腿跑到英国去了,那时,一篇《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文章火爆网络。由于李超人香港人的身份,让官媒不以为然,跑了就跑了吧,我们不留!但仅仅一年之后,曹德旺就跑到美国建厂,并打算投资10亿美金,让媒体一片哗然,作为大王,同时是中国首善的曹德旺为何要去美国?
  曹德旺要把新工厂建在美国,理由是中国的成本太高了!曹德旺说,除了工人工资比美国低之外,土地、税收、能源、物流等各项费用都比美国高出不少,制造业的竞争力连美国都不如了,你说中国实体经济还怎么搞?
  作为中国制造代表人物之一,曹德旺算的经济账虽然让人脸红,但却是真正的企业家思维。资本天生追逐更高的收益,但现在,实体经济却逼他们用脚投票。实体经济为何不赚钱?因为需求不足,需求为何不足?因为都没钱!老百姓的钱去哪儿了?被房地产和各种金融骗局拿走了!而且,多年的大放水导致资产泡沫,导致富人更富穷人更穷,M2的增长部分大多落到了高收入群体中,但高收入群体的边际需求是递减的。
  媒体都在喊,曹德旺你给我挺住。但即使曹德旺留下了,宗庆后、董明珠留得住吗?我们现在要认真考虑的是,如何真正留住这些中国制造,并从行动上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自从2014年初实体经济衰退后,涌出的热钱使泡沫一个个被吹起,2014年初债市牛开始,下半年股市牛,随后2015年的房地产牛,2016年开始了商品牛。此外,由于近几年过分追捧互联网+,导致经济加速走向虚拟经济和泡沫化,很多企业讲个故事轻松几十亿,画个PPT就受到热捧。我们现在反思脱实入虚,必须拿出勇气和行动,而不能停留在舆论和思想上,否则企业全跑了。&&钱江晚报:想办法让曹德旺们留下来
这两天,网上忽然热炒一篇“曹德旺跑了,某某某会跑吗?”的文章,其背景是福耀玻璃总计投资10亿美元在建厂生产汽车玻璃。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近日接受第一财经访谈,对中美两国制造业成本进行了比较,并指出“制造业的综合税务(税率)比美国高35%”。
所谓“曹德旺跑了”,是极其不靠谱和不负责任的话。福耀玻璃在美投资设厂,用曹德旺本人的话来讲,是对美国考察了20年才下的决定。目前,福耀玻璃在美国、和都建立了工厂。同时,福耀玻璃并没有放松对国内市场的布局。就在上个月,福耀玻璃还与辽宁省本溪市签署了浮法玻璃项目协议,规划年产值12亿元。
&&&&&&& 这说明,在美国投资设厂是福耀玻璃也是中国制造“走出去”的一个典型案例,根本不是“跑了”。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汽车消费国和生产国,优秀的“中国制造”不进入美国本土,贴近服务厂家和消费者,就很难保证自己的市场地位。将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努力视为“逃跑行为”,完全是带着有色眼镜的、视野狭隘的看法。&&&&&&& 但不容忽视的是曹德旺在访谈中表现出的忧虑意识。他对中美制造业的成本比较,非常具体,不仅涉及到税收和劳动力成本,还涉及到土地成本、能源成本等等。根据他的说法,尽管美国的劳动力成本比中国高不少(蓝领是中国8倍,白领是中国的两倍多),但美国的“土地基本不要钱”,“电价是中国一半”,“天然气只有中国的1/5”,加上税收方面的成本优势,这样算下来,在美国设厂比在中国“多赚百分之十几”。这也是福耀玻璃将生产基地迁移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不断攀升,并不是一个秘密。东南沿海许多工厂转移到东南亚等地区,也已众所周知。曹德旺在这里不过是说了大实话。而他在讲话中还揭示了一个事实,国内制造业成本方面,让企业吃不消的其实并不仅是劳动力成本,还有税收成本、政策成本乃至“垄断成本”。税收成本好理解,政策成本指的是“办事难”问题,而“垄断成本”指的是一些行业因具有垄断特征而抬高了企业成本,如电价、气价等。这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与解决,否则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将消失殆尽。
一直以来,因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凸显,吸引了全球资本前来投资办厂,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但为人忽视的是,许多企业把工厂办在中国,在享受低廉人工成本的同时,也在忍受上述这些有形无形的成本。而当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那么明显,且其他成本难以减轻的情况下,企业就会有外迁的动力。所以,把工厂外迁的原因归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并不客观。
总之,国内生产企业对外投资或外迁有不同的原因,其中有些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有些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当然也有的是二者兼顾。对此,一定要具体分析与判断,不能全凭主观想象,更不能上纲上线。就此更该做的是,加快改善投资与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各项成本与负担,而不是横加指责与谩骂。
宗庆后:做实体经济太难 希望取消点税、少收点费日 13:08&& 来源: &  14日早间,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在2017经济学家年会上表示,当前做实体经济太难、投资成本高,国家应继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降低企业的税费。  宗庆后表示,当前做实体经济税费比较高、利润率很低,导致一些企业生存不下去,很多人不愿意干实体经济。在降低税费改革的方面,就他个人的感受来说,今年的费的部分跟去年的费相比没有任何下降。而且有的费还增加了,特别是环保费增加太多。  对于成本问题,宗庆后认为,企业投资成本太高,现在工业用地也需要几十万、上百万一亩,这么大的投资成本谁敢去投?而且水电气都是国有的垄断企业,用水电气、建设工厂都需要高额的费用,审批的不少环节还需要花不少钱;请第三方评估出报告,环评、能评、清洁生产等一系列审批都要费用。面对如此高的投资成本,如果企业对盈利又没把握,谁还敢贸然投资。  宗庆后建议,要继续有积极财政政策对一些高从资金上予以支持,而且对各行各业的发展要有深入了解。同时,对于被淘汰的企业的产品,不管是国有的还是民营的,都不要盲目贷款。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要一视同仁,适当降低贷款的。  宗庆后表示,实体经济对国家贡献很大,现在应该休养生息一段时间,要少收点税、取消点费。特朗普上台后提出来企业税负从35%降到15%。“一个国家没有实体经济,国家想要富强,我想不可能”。  宗庆后还认为,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扩大收入分配,提高收入,拉动内需。“现在有钱人拉动消费已经拉动不起来了,该有的都有了,而且是过剩的,现在关键是拉动贫困人群的消费能力”。  谈到欧美国家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宗庆后表示,现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能力从经济上制裁我们,而且我们也不怕任何人制裁我们,我们要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利益。我们在国外的企业也受到干扰,越来越困难,应该鼓励大量起用国外的人才,帮助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帮助制造业从低端迈向高端,同时成本更低。深化改革,振兴经济,尽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今天09:39&今天01:00&12月14日 11:45&今天07:38今天03:3812月19日 08:4312月12日 08:12&&12月12日 09:51&&采访手记之曹德旺:从“野心家”到“开悟者”腾讯财经&&&&&
08:48 &这是我第一次采访,他愿意出来接受媒体采访的机会并不多。初初见到他,他周身的气质看不到身上惯有锐利和功利性,他为人随意而圆润,更像一个平常叔伯。很多人关注他,或许并非因,曹德旺另一个被人熟悉的身份是“中国首善”。从创业之初开始,他持续捐赠31年,累积捐款近60亿元。2011年《中国慈善榜》发布,他被评为“中国首善”。顶着法律条款上的空白,他首创股权捐赠。2010年,曹德旺捐出价值数十亿元福耀玻璃股票成立的河仁慈善基金会在递交申请三年后终于正式获批,是中国目前资产规模最大的公益慈善基金会。坐拥巨额财富,同时又高调慈善。我们几次聊到此,他对钱的态度却比想象中还要淡然。曹德旺说,现在钱对他来说就是身外之物。坦白说,如果没有他之后的解释,这句话听起来略显苍白。“财富是大海里面一群游过来的鱼,你是渔民,你一大网进去,捞了几千斤上来,你把孩子老婆等等全部亲属都叫来吃,其实能够吃几条鱼就算不错了,剩下怎么办,拿去冷冻,或者天气好拿去晒,或者拿一个水缸来腌。但是我要提醒你一下,晒的、腌的、冻的,你存着这里,今天晚上一地震,一场海啸,鱼就没有了,一场战争也把你摧毁了。”这是曹德旺的所悟。在他的身上有如此多的两面性。作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福耀玻璃集团的创办者,他白天在全球市场高呼“进攻”,而作为虔心的教徒,他夜里却在佛前诵经默念“放下”。在经营当中,他对成本斤斤计较,却对捐赠一掷千金。他视质疑如风吹过耳,对政府官员从不逢迎讨好,亦不与商界大佬称兄道弟混圈子。面对种种矛盾和疑问,在某种程度上,以上的所悟可以理解为他足够有说服力的价值观。曹德旺没有上过大学,早年被迫辍学以后他在街头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经年累月一日两餐食不果腹,在歧视者的白眼下艰难谋生,尝遍艰辛。“那时候我对钱是有渴求的。”曹德旺坦言。1976年,曹德旺开始在福清市高山镇异形玻璃厂当采购员,1983年,他承包了这家年年亏损的乡镇小厂。1985年,将主业迅速转向汽车玻璃,彻底改变了玻璃市场100%依赖进口的历史。1993年,福耀玻璃登陆国内,是中国唯一一家现金分红是募集资金高达8倍的。这个时候,曹德旺的财富像洪水一般席卷而来。他在事业上成功的愿意是多方面的。当然这与他的勤奋和抗争不可剥离,他自己也认为这与父亲在经商上对他的耳濡目染和母亲从小在信仰和心智上的影响不无关系。但除此之外,在采访中我还看到了他“开悟”的特质。问起他最崇拜的人是谁,曹德旺的回答居然是日本的卡通人物“一休”。他解释说,“一休非常聪明,他是最会用脑用心做事情的人。”回头想一想他在多个企业经营关键节点的处理,就能反观出其通过一休悟出的智慧。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不久,加拿大国际贸易法院向包括福耀玻璃在内的中国汽车玻璃行业发起反倾销调查。经过8个月的艰苦应诉,日,加拿大国际贸易法院裁定,来自中国的汽车玻璃在加拿大的销售不构成侵害。福耀玻璃大获全胜,赢得我国入世后的第一起反倾销案。在2001年——2005年福耀对美国反倾销官司中,曹德旺带领福耀团队艰苦历时数年,花费一亿多元,打赢了这场举世闻名的官司。福耀玻璃也成为中国第一家状告美国商务部并赢得胜利的中国企业。2006年美国商务部部长访问中国时,点名约见曹德旺。曹德旺如此总结可借鉴的经验,“反倾销官司是一个贸易条约国唯一允许的行政保护手段,但是企业必须站出来讲清楚。”但是他同时提到,这件事情给他最大的收获却是反省。“我的成功告诉我,一件事情开始发生的时候,我会去跟他争,争赢了以后,我会反省自我,我有没有错,我错在哪里,我应该去改。如果争不赢,我认为更是要去看。我建议中国的企业家跟国际上走出去的时候,面临着反倾销官司的时候,应该要反省自我,据理力争相结合的策略。”“中国企业走出去不能盲目扩张”,面对当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日趋热络,曹德旺以他的悟性提出了警醒。“我是认为走出去的同胞们,要注意,要小心,首先我想问你,你出去想干什么,去投资,去赚钱,还是去移民?走出去你准备拿出什么东西出去,是劳务出去,劳工出去,技术出去,还是资本出去。第三,你要想一想,你对这个国家的商业文化,政治文化,地缘文化,了解多少,你路都找不清楚,你怎么跟人家合作?第四,你所用的技术是自己的还是买的,你原来在这个地方是贴牌跟人家生产,还是你自己的品牌。”可是曹德旺的野心体现在哪里?撇开企业经营上的方法论,在采访最后的一个细节,足以体现,我问他,“如果现在给您一个机会,让您可以穿越时空,跟一个逝去的人对话,您第一想到的是谁?”曹德旺脱口而出,“曹操!”我有些吃惊,“您想跟他说什么?”曹德旺说,我想告诉他,曹操的人生观我认为是正确的。“你在评价政治人物的时候,应该用政治家的标准来评价,不应该用民间的伦理道德来评价他,对人的评价不同的阶层的人,不同位置上面的人,应该有不同的标准。政治家的抱负是国家的富强、稳定,跟平民百姓的温饱完全是两回事。你看到他杀了臣相,很残酷的,如果我也杀,为什么,我比你重要,我肩负着这个国家的存亡,万一你出卖我,今天死在这里,不值得。”对曹德旺来说,一个曹操,一个一休,这大抵就是从“野心家”到“开悟者”的距离。(腾讯财经 杨倩 发自北京)&&曹德旺回应“曹德旺跑了”:我跑出去干什么? 日 16:56& 来源: &&&&&&&& & 最新价:17.99&总市值:451.30亿  近日,一段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接受媒体采访的视频刷爆朋友圈,事情起因缘于曹德旺计划在美国投资10亿美元建厂生产汽车玻璃。被问及原因,曹德旺表示“中国实体经济的成本,除了人便宜,什么都比美国贵”,迅速引发舆论连锁反应。他既被外界认为是“说了实话”,也被猜测是曹德旺准备“逃离中国市场、把制造业回流美国”。  对于“曹德旺跑了”、“别让曹德旺跑了”一系列讨论,曹德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什么时候跑了?福耀制造的市场销路65%在中国,我跑出去干什么呢。中国厚待我,我才说出这些话。”  当被问及福耀玻璃目前走出去的投资与国内投资的比例大概时,曹德旺表示:“其实在外面建厂的还没有销售,占的比例2%、3%不到。我们在中国出口运到其他国家占销售总额的35%,65%的福耀玻璃是卖给本土的汽车厂商。中国汽车商70%是我的玻璃。你说我跑出去,把那些汽车商扔下来,首先告状的就是那些汽车厂,那我跑出去干什么呢?”  据媒体报道,曹德旺对美国汽车玻璃市场的看好始于几年前,“10亿美元”中的大头也早已到位,毕竟美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更是几乎不可动摇的全球最大汽车生产、研发市场。  曹德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在美国建厂是20年前开始。在美国项目开通的时候,我在天津的项目也开通。我在苏州工业园区刚刚拿了一块地。我们做玻璃的,都随着汽车厂走。汽车厂去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
中国民营大佬“跑路”美国背后:税收负担太高
日05:50 &&
中国制造业没没落的原因
play 中国制造业没没落的原因
  今天早上起,一则消息就在朋友圈刷屏: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人物之一、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投资6亿美元、在美国莫瑞恩建造的汽车玻璃厂正式投产。
  按说,这也不是个“新闻”,差不多两个月前的旧事儿了。结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曹德旺耿直无比,说了一堆大实话,比如“中国实体经济的成本,除了人便宜,什么都比美国贵”、“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务比美国高35%”、“投资化的重复建设,拖一年严重一年”、“整天讲明年会好,明天会好。谁不想明天好。不切实际的去做那明天会好吗?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我们应该改变这个方式。特别你们这些做传媒的”,等等。(视频在文末)
  一席实话下来,有人心头纳闷:曹德旺这是要“跑”的节奏?
  在岛叔看来,当然也不是。只不过,在李嘉诚抛光国内资产上岸的新闻后,大家对此多少会有些敏感。曹德旺的言行背后暴露出的国内营商环境的问题,我们认为倒是一个真问题。换句话说,民营企业、尤其是实体企业们,究竟为什么要“跑”?
  远 看李嘉诚,近看曹德旺,投资海外在企业家圈子里比比皆是:山东太阳纸业将投资超过10亿至13亿美元在美国阿肯色州建厂,中国天源纺织也将投资2000万
美元在阿肯色州设立服装制造厂……和特朗普所言中国“偷走了美国的工作机会”不同,曹德旺此次从通用手中低价收购的废弃工厂,满负荷状态下能给当地提供
2500个工作岗位。
  企业家们为什么纷纷往外跑?原因很多,细细想来,却也在情理之中。
  先说最直观的,税负。近几年,国内企业利润增长乏力,利润率能做到10%以上,已经相当惹人艳羡。但历经国家几次减税,仍然有诸多企业叫苦不迭。
  国内企业的税负主要来自哪里?除了25%的企业所得税,还有高达百分之十几的增值税,更别提印花税、车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费等其他税种、费用。
  中国的税负究竟高不高?不同的人和企业、机构,都曾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验证,给出了一致的答案。
  比如,曹德旺说,美国对企业征收的所得税是35%,加地方税、保险费其他5个百分点共40%,而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务比美国高35%;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给出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非常大的负担就是宏观税负率太高。1995年,宏观税负率只有16.5%,2000年也只有21%,2005年26%,2010年一下子到了36%了,2015年,企业的宏观税负率已将近37%;
  天津财经大学教授李炜光测算,我国企业综合税负达到50%以上,在21个亚太经合组织国家中排名第四。其观点更为激进:中国的税率让企业老老实实交税,基本上处于死亡的边缘,这就是“死亡税率”。
  岛 妹整理了过去十年的税收收入增速与GDP增速,趋势大体一致。但在绝大多数年份,税收增速都远高于GDP增速。例如,2010年后的5年,经济增速下滑,
下行压力增大,企业也遭遇了成本升高、利润下降的现实困境,然而除了税收收入增速依然高于GDP增速,直到去年,随着大量企业盈利能力继续下降、经济“脱
实向虚”的问题更为严重,税收收入增速才略低于后者0.3个百分点。
  由此,即使各方数据由于口径、测算方式不同,但大家的基本判断一致:目前企业的税负成本的确居高不下。
  更 现实的问题是,在企业税负普遍较重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常常处于更不利的地位。对于国有企业,国家经常给予返税。一些垄断型央企集中在产业链的上游环节,税
负主要转嫁给了中下游企业和消费者;若剔除企业规模和业务类型特殊的央企,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率,明显高于地方和部委所属国企。
  出逃?
  除了税负,中国企业选择往外走,还有诸多原因——
  国内要素成本上升。首先便是土地这样的稀缺资源,宗庆后就曾吐槽:现在工业用地的价格需要几十万、上百万一亩,这么大的投资成本谁去投?
  与此同时,水电气等能源价格却始终坚挺。在原材料等成本基本稳定甚至下降时,这类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的占比不降反升。人民日报就曾报道,一些企业即使一个月不用电、同时向供电部门报停,也要交变压器基本电费数百万元。
  制度性成本,如环评、能评、清洁生产等一系列审批,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费用成本,哪项都低不了。
  产权保护。长久以来,产权保护不到位成了企业家的心病。无恒产者无恒心,产权得不到保护,谁又能认真经营?一些地方,国有企业欠民营企业的钱可以作为商业纠纷草草处置了事,民营企业欠国有企业的钱就被认为是侵占国有资产,叫人如何不心寒?
  政府公信力。
一些地方政府主导的PPP项目中,签约前答应得很好,签约后却遇到承诺缺失、不讲信用,让一些民营企业吃了亏,对营商环境更缺乏信心。还有的是前任地方领
导签的合同,新官不理旧账。虽然根据法律原则和合同法,只要合同条文内容没有违反法律前提下,代表个人签订的与是否在政府任职无关,若存在法律履约能力的
应当执行合同。然而在现实操作中,民企地位弱势,想要主张权利常常岂是那么容易?所以,企业前期投资打水漂的事情屡见不鲜。
  执法随意性。岛妹有朋友在地方自己创业当小老板,私下里吐槽,现在的许多企业,单说消防设施这一项,如果真按照要求做齐备了,恐怕没几个能活下来的。现实情况常常是大家都不合格,相关部门检查时,自由裁量权很大,会不会被处罚,就看企业自己怎么“运作”了。
  还有许多看不见的成本。当年赃款烧坏点钞机的马超群,身为地方供水公司的总经理,区区科级干部,何以在其家中搜出赃款一亿多?媒体报道,企业落户当地,不掏钱就通不了水。相比看得见的成本,这看不见的成本更让企业心惊肉跳。
  一些地方政府的态度也不得不说,“宠爱”虚拟经济,而对周期长、回报率低的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爱答不理。虽然发展不能唯GDP,但考核时依然有“稳增长”的考量,怎么能够既生态绿色、又有高利润?于是,金融、房地产等“高富帅”行业就成了一些地方政府的掌中宝。
  看完这些,再对比美国“制造业回归”政策、美元升值、资产吸引力增强等因素,也就更能理解曹德旺说的,为什么在美国白领、蓝领成本各自是中国2倍、8倍的情况下,依然能比中国多赚百分之十几。
  故土难离,但资本与企业都总要逐利。
  中国的企业、资本出海,优化配置全球资源,本是好事,政府还长期提倡过中国企业“走出去”。为何如今,却变得五味杂陈起来?
  一方面,国内民间投资增速大幅下滑,投资主要靠“国家队”撑着;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增速则频频跃升,国内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正面临“空心化”的危险。
  形势有多严峻,从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可窥一斑。“着力振兴实体经济”、“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保护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加
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坚持有错必纠,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等表述,无一不是为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度身定做。
  尤其 是降成本的部分,中央提出,“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
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推动企业眼睛向内降本增效”。如岛叔此前文章分析,今年经济工作会的问题意识、针对性都很
强,更可见国内实体经济增长乏力、“脱实向虚”的问题已经到了无法回避的程度。
  企业家出海大举建厂,有其自身的无奈。我们需要提倡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但企业只有先活下来,才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假如在目前国内的多重压力下,无法获得正常的盈利以持续发展,走出国门寻找更合适的地方只能是符合市场经济逻辑的自然选择。
  我们要反思的是,为什么各级政府为企业减负了那么久,税负还居高不下?是原有基数过高,目前减的力度有限?还是税负虽有下降,其他不明不白的费用闸门又重新打开,变相增加了企业负担?这些都值得引起高度注意。
  争取企业家的心,不能光靠嘴上说说,还得有实打实的效果。中央经济会议精神句句说到企业家心坎里,中央很急,但难在落实,切实给企业减负,还将有一段痛苦的较量与博弈过程。
&曹德旺回应跑路传闻:我什么时候跑了?生产率还是中国高 08:32:17 来源: 证券日报
&&&&   曹德旺的问题并不是要跑  近日,有关()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到美国办厂,指“制造业的综合税负比美国高35%”的文章、评论不断刷屏。  如果仅仅依据这些文章和评论,不少人会认为曹德旺不想在中国经商办厂了,继而引发出中国制造业无望、中国经济前景没落一类的话题。但是,经笔者认真比对曹德旺谈话的原声,发现他的谈话已被“选择性炒作”。  曹德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到“我猜以后你在美国待的时间会越来越长?因为美国的机会就像你说的一样,遍地,遍地是机会”的问题,他是这样回答的:“我不这样看。对中国人走出去这样去投资的时候呢,我有一点惊讶。”他继而强调“我在国内做40年了”,“对美国观察了20年以后我才下手”。显然,曹德旺并没有认为“美国遍地”,而是说,基于其在国内长期从事生产的经验基础,并经过对美国20年的考察,才能够成功地走出去,并相对稳妥地赚到钱。  所谓曹德旺“跑了”或“准备跑”的渲染缺乏基本的事实支撑。事实上,福耀玻璃产品从中国出口到其他国家的规模占35%,在中国国内销售的占65%,在境外建厂生产的还没有销售,占比为2%-3%。媒体对曹德旺的谈话进行“选择性炒作”,实在令人惊讶。  在曹德旺说明中美两地经营环境差异的过程中,媒体再度发问:“你刚才提到中国哀鸿遍野,你对中国现在整个经济形势是怎么判断的?很多人都很悲观,尤其是制造业。”曹德旺直言不讳地批评说:“我认为你们媒体有问题,中国问题先从媒体身上解决。”随后,他进一步阐释说:“你看美国那么强大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运行是波浪型的,你知道吧?要求它这样平下来一直往上升?在变化波浪当中前进向上爬,你应该允许它上,允许它下。我认为不能说是悲观,对中国经济必须坚持一个务实客观的态度来评价。因为我们这几年是从美国学回来'去’,(可是)因为我们没有'工业化’啊。美国那么强大的国家,它几乎要把它(指制造业)减完了,奥巴马当总统就开始号召恢复制造业大国。'去工业化’经历40多年了,它现在要回到原来的(工业化)轨道上。最少扳回去要15年左右。”  曹德旺所说的美国玻璃制造业税负低、土地成本几乎为零、电力和成本低,是基于美国制造业长期空心化,美国政府推行“再工业化”等大背景的。同时,他也指出了美国劳动力成本高、缺乏青壮年劳动力的问题,明确指出“劳动生产率还是中国高”。  笔者认为,中美两国处于“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两国税收政策、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都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有关,而不是数字高低那么简单。换言之,美国也需要靠政策招商引资,把流失的制造业吸引过来。  就玻璃制造业而言,中国早已过剩,美国却没有那么过剩。曹德旺凭借长期从事玻璃制造的经验,通过对美国政商的情况长期观察,并且找到明确的“下家”后,决定在美国设厂。由于美国处于“再工业化”的初期阶段,福耀玻璃可以凭借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优势,运用好美国的政策优势,获得高于中国内地同行业的回报率。这才是事情的真正逻辑。  除了曹德旺,山东()将投资10亿美元至13亿美元在美国阿肯色州建厂,中国天源纺织也将投资2000万美元在阿肯色州设立服装制造厂,等等。这些企业的选择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但只要它们遵纪守法,按照市场规律办事,都无可非议。不过,把曹德旺等到美国参与“再工业化”进程、获取差额利润的正常举动,夸大成中国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在“跑路”,就违背基本事实了。特别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特别是到发达国家去经营,还面临很多挑战,不能仓促行事,而要学习曹德旺“观察20年才下手”的科学精神。  具体到国内企业面临的税负和其他成本问题,一是要科学看待,二是要务实改革。曹德旺所说的“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负比美国高35%”,需要认真加以分析,税负大头主要包括增值税17%、所得税25%,其他税种包括以增值税为课税基准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此外,企业为员工缴纳的社保费和住房公积金也是一笔重要支出。今年5月1日,国务院已下调两者的费率和缴存比例。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各国社会发展阶段不同,不同税种的计税依据不一,税率设定也不同,衡量企业税负轻与重,不能只看税率高低,还要多维度综合考量,包括将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和税费减免情况等都纳入评估范围。  据经合组织(OECD)按税收收入和社会保障缴款之和占GDP比重口径计算各国税负水平,2014年OECD国家平均水平为35.3%,同期我国仅为23.5%,低11.8个百分点。近两年,我国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税减负是重要抓手之一。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也提出,“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推动企业眼睛向内降本增效”。  笔者认为,进一步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就是要为企业创造更为优化的营商环境。但需要认识到,降成本、补短板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是一个整体:如果过剩产能问题不解决,也会制约降成本;补短板的落脚点,就是优化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我们相信,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落实,“曹德旺们”的切身感受会显著改变。我们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中国的营商环境形成全球比较优势。这一点是十分坚定的。  曹德旺的谈话是一个整体,但由于语序上的原因,这番谈话显得不那么规整。不过,只要认真听了他的上下文,不会得出“曹德旺跑路”;“曹德旺认为中国经济哀鸿遍野”;“中国除了人便宜,啥都比美国贵”的结论。令人遗憾的是,一些人对此进行了炒作,他自己对中国经济大势有误读,拉上曹德旺做垫背。  此文于12月20日中午写就,意在还原曹德旺谈话的原貌,批评那些断章取义者。令人欣慰的是,在笔者发稿前,曹德旺先生通过多家媒体做出了澄清:“我什么时候跑了?福耀制造的市场销路65%在中国,我跑出去干什么呢?!”&&不是危言耸听!1年后“美国制造”可能彻底杀死中国 07:44:53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   15日凌晨3点,美元加息如期而来,而特朗普(Donald Trump)当天在位于纽约的特朗普大厦也举行了一场圆桌会议。根据此前预期,特朗普上台之后将采取减税+基建+宽松财政的整体策略,很可能带动制造业再度兴起。  据彭 博社报道,在此次会议之前,IBM公司CEO罗睿兰描绘了该公司填补美国技术职位空缺的愿景:在美国新增2.5万个工作职位,并将在未来四年投资10亿美元。  罗睿兰在《今日美国》(USA Today)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曾表示,很多技术职位并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她鼓励政府在和职业培训方面进行大力投资。这一举动也被外界解读为迎合特朗普制造业回归政策的一项积极举措。  在此背景下,一个不可忽视的真相是,中美制造成本差距正在缩小。  两个月前(10月7日),来自福建的亿万富豪——()董事长曹德旺在美国莫瑞恩投资6亿美元建设的汽车工厂正式竣工投产,而根据福耀玻璃昨日(15日)向每日经济新闻提供的显示,当地政府至少向其补贴了3000多万美元。  一面是中国制造成本的不断上升,一面是美国政府力推的制造业回归。有机构预测,2018年,美国制造成本将比中国制造便宜2%~3%。  “我购买厂房基本上没花钱”  “不久前的一个早上,当降落在俄亥俄州后不久,曹德旺,这位中国亿万富翁就动身驱车沿75号州际公路前往他所豪赌的工厂。在这间工厂上,他赌上了自己的遗产,以及美国夕阳工业区(原文称之为“铁锈地带”)的未来。”  这是10月27日,《华盛顿邮报》头版对曹德旺的一篇报道的开头。  在2016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上,曹德旺以17.4亿美元的身家位列第1198名。  根据福耀玻璃向每日经济新闻提供的资料显示,福耀玻璃早在1995年就进军美国市场,美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汽车消费市场和生产国,一直在福耀的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福耀在美国市场的年销售额近4亿美元,是福特、通用、克莱斯勒、卡特彼勒等美国品牌的供应商。  10月7日投产的福耀玻璃莫瑞恩工厂原址曾是通用汽车的工厂,2008年金融危机后,通用关闭了这座工厂,此后一直闲置,直到2014年3月被福耀买下。  目前,这座工厂是世界上制造汽车玻璃最大的单体工厂,面积18万平方米,整个厂区占地面积675亩里不仅采用了先进的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于国内现有工厂水平,主要生产汽车前挡玻璃、后挡玻璃、门窗玻璃以及天窗等汽车配套玻璃,具备450万套配套产品和400万片配件产品的生产能力,雇佣当地工人2000多名。曾有人预计,全部投产后,美国每四辆汽车就有一辆配有福耀生产的玻璃。  福耀玻璃购买该工厂时,奥巴马政府已提出“让制造业回归美国”的政策。为了吸引中国制造业投资,美国从各级政府到民间机构都积极采取措施,营造适合制造业发展的投资环境和社会氛围,让中国制造业企业安心落户。  那么,曹德旺在美国的新工厂究竟拿到了美国政府的多少补贴呢?  曹德旺曾亲口表示:“我买这个厂房花了1500万美元,改造用了1500万美元,当地政府通过各种渠道补贴我3000多万美元,所以我购买厂房基本上没花钱。”  此外,在总统大选期间,曹德旺甚至拿到了更多的优惠承诺。《华盛顿邮报》指出,包括特朗普在总统预选中的对手约翰.凯西克(John Kasich,共和党)州长在内的州政府官员向福耀承诺提供超过1千万美元的拨款和激励,成为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的激励措施之一。  如此优厚的补贴,有多少企业家能一点也不心动?  福耀玻璃方面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2014年7月,福耀成立福耀美国伊利诺伊有限公司,收购世界汽车玻璃巨头PPG公司旗下芒山(Mt.Zion)工厂,包括土地、厂房、两条浮法玻璃生产线设备等。2016年6月,芒山工厂的两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均完成升级改造,进入正式生产阶段,年产量达28万吨。  除了上述两个项目之外,福耀集团在美国密歇根州有附件装配工厂以及产品设计中心,并在多个州设立了销售部门,形成了汽车玻璃完整的供应链,未来,福耀还将继续在美国建立研发中心和汽车玻璃生产基地的意向,预计总投资额达到10亿美金,以及5000个就业岗位。  中美制造成本差距在缩小,但人工成本仍是挑战  据波士顿咨 询公司2013年的研究报告,当时在美国制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在中国高5%。2015年,在美国低成本地区生产已经变得和在中国生产一样经济划算。更令人震惊的是,到2018年,美国制造的成本将比中国便宜2%~3%。  这个预测很可能要成真,因为中美制造的成本差距正在缩小。  此前,一家浙江制造企业给出的中美制造成本对比的精准数据也颇令人瞩目。浙江省慈溪市江南化纤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一直位居国内同行出口的前列。  2014年,“江南化纤”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投资办厂,成为首家在美国建立再生聚酯短纤维制造工厂的中国企业,一期计划投资2500万美元,二期计划投资2000万美元。“江南化纤”反映,去美国投资办厂,主要原因是国内综合成本连年攀升,颇感吃力。“江南化纤”测算比较了创办相同规模企业的中美成本,并提供了部分成本构成对比表。其中:  土地成本:中国是美国的9倍;  物流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  银行借款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4倍;  配件成本:中国是美国的3.2倍;  人工成本:中国成本优势趋弱;  电力/成本:中国是美国的2倍以上;  折旧成本:美国是中国的1.7倍;  ……  只有厂房建设成本:美国是中国的4倍。  不过,《华盛顿邮报》也指出,对福耀玻璃而言,最大的两个挑战是招聘和发薪水。工人的起薪为一小时约12美元。  对此,曹德旺表示:“对美国投资,美国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将占到总营业额的40%,的确比中国高。但制造业的税负却更少,只征收所得税,没有流转税的税负,这样就能省下一半。另外,美国的能源也比中国便宜。比如天然气的价格只是中国的五分之一,电费是国内三分之一。这对我们投资是个很大的鼓励。”同时,将生产基地移到国际市场的前沿,可以降低物流和服务成本。  当然,即使美国制造的成本真的比中国制造更低,也不能与“卖得更便宜”画上等号。如何避免,或者说如何应对这样一天的到来,值得所有关心制造业的人深刻思考。 &郎咸平:产业再次转移 中国还剩什么? 11:11:56&&&&&&&&&&&   中国制造业曾经依靠廉价劳动力、土地、能源等优势,成为“世界工厂”。然而2011年以来,中国制造业从辉煌走向停滞,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的对手是谁?我在《拯救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理论实践案例》中深度分析了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危机,东南亚等地抢夺了低端市场,而高端市场则回流至欧美地区,中国还剩什么呢?  要承认中国不再是“世界工厂”的事实  近代世界史上共有三次大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把钢铁、纺织这些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了德国和日本。第二次转移是六七十年代,日本、德国把纺织、玩具、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亚洲国家和地区,诞生了“亚洲四小龙”。第三次就是我们熟悉的,20 世纪90 年代“亚洲四小龙”把玩具、纺织、服装等产业转移到中国沿海地区。当时,中国大陆正在进行改革开放,两边一拍即合,大陆凭借当时低廉的生产成本和政府开出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形成了“世界工厂”。这三次转移都是从生产成本高的向生产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迁移,是正常的经济现象。  这之后又过了20 多年,我们的生产成本不可避免地不断,而越南、印度这些东南亚国家的成本优势逐渐显露。就像20 多年前我们很自然地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一样,现在我们也要面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的现实。  在这里,我还必须特别强调一个可怕的对手——墨西哥。为什么说它可怕?墨西哥不但吸引到了西门子、克莱斯勒等跨国公司到它那里建厂,还在悄无声息的情况下,“突袭”了我们对美洲的出口额度,甚至极有可能抢占我们在全球的订单。我给各位提供一组,2009 年,中国商品占美国制成品进口额的29.3%,但到了2012 年,这个数字下降到了26.4%。再看墨西哥,2005 年,墨西哥商品占美国制成品进口额的11%,但到了2012 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14.2%。可以说,我们失去的美国订单几乎都被墨西哥抢去了。另外,墨西哥现在生产的电视和冰箱已经超过中国和韩国,成为全世界第一。  高端制造业也流失,中国还剩什么?  如果今天我们面临的这次产业转移也仅仅是阿迪达斯、耐克这类服装品牌把生产线迁移到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地,这也没什么好讨论的,这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寻找廉价劳动力和土地!所以它们要离开中国,这很正常。  但事实上并不仅仅是这样,因为这次转移走的主力不是耐克和阿迪达斯的厂,而是高端制造业,比如通用、卡特彼勒、福特等,现在已经迁走100 多家了。这次产业转移集中在以下四大行业:首先是高端消费品,其次是精密制造业,最后是汽车和工程机械。这些企业回到美国后效率均大幅提升。  在高端消费品领域,通用电气已经将洗衣机、电冰箱和加热器的业务从中国回迁到肯塔基州,而且回迁以后效率更高。搬回美国后,生产Geospring热水器的原料成本下降25%,组装时间提高了5 倍。以前在中国生产这种热水器终端零售价是1599 美元,现在在美国生产后只卖1299美元。2009 年高端厨具商国王制品公司搬回美国,物流效率提高15 倍,在中国生产时它们对大客户的交货时间一般在30~60 天,搬回美国后2天就能交货。另一家高端炊具制造商All-Clad Metalcrafters也正把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到美国。  在精密制造领域,NCR 公司的自动取款机工厂也从中国搬回了美国。美国AmFor 公司把在中国的生产线搬回俄勒冈州。亨特实业有限公司把灌溉控制系统生产线从中国大连迁回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谷歌新推出的谷歌眼镜以及2012 年上市的无线家庭媒体播放器Nexus Q 也都是在美国本土生产。  上面这些是已经走了的,计划走的还有更多。2012 年,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对106 家年收入超过10 亿美元的美国企业进行调查发现,37% 的企业考虑将制造业迁回美国本土,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橡胶和塑料制品行业(67% 准备回撤)、机械行业(42% 准备回撤)、电子行业(41%准备回撤)以及计算机相关行业(40% 准备回撤)。  麻省理工学院(MIT)进行的类似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结论,即33%的全球化美国企业考虑开展制造业务的本土布局。埃森哲调查的跨国公司中约65% 表示,过去24 个月进行了转移制造业的活动,2/5 表示工厂已经迁回美国。下表列出了一些回流企业的简单情况。  过去的三次产业转移,本土留下的都是拥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美国把钢铁、纺织等行业转移出去了,国内留下的是飞机制造、医疗器械、生物工程、航空航天等至今仍然是全世界最领先的行业。德国、日本用20 年把纺织、服装等行业转移出去,剩下的是汽车制造、精密仪器、电子行业。即使到今天,德国、日本制造的精密仪器、光学元件依然可以和美国匹敌,德国、日本的汽车也是行销全球,一个占据高端一个占据中低端。  亚洲四小龙也用了20 年把低端制造转移出去,它们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中国香港是金融和旅游;新加坡除了这两项还有造船和石油化工;中国台湾也是可圈可点,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基地,全世界每一台电脑里面都有台湾制造的产品,光学产品可以和日本同台竞争,联发科的IC 设计也是全球一流,能和高通、三星竞争;韩国自然不用说,消费类电子产品已经超过日本,其他如造船、半导体、液晶面板也都是全球一流。但是这次产业转移后,中国会剩下什么呢?  不是产业升级,而是“产业链整合”  面对重重危机,中国制造企业的出路在哪里呢?我们的传统制造不是要简单地转型为高科技产业,而是要把我们的重心从加工制造这个“1”,转移到产品研发、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以及零售这个“6”上来,在“6+1”全产业链上发展。  我想通过一个简单例子——西班牙的飒拉(Zara),世界知名的服装品牌,系统地解答这一问题。飒拉的成功,就在于整条产业链“6+1”的高效整合。而我国服装制造业有没有“6+1”的产业链呢?基本上都有,但大多分属于不同的企业,更重要的是缺乏高效整合。什么叫作高效整合?简单来讲,我国服装业者走完整条“6+1”的流程需要180 天,而飒拉走完整个流程只需要12 天。也就是说,它们整条产业链的整合速度是我国服装业者的15 倍。  这种高效整合的意义重大,因为这是节省成本最有效的方法。例如,一件衣服库存12 天的成本比库存180 天的成本起码节省了90% 以上。而飒拉85% 的生产都在欧洲,由于飒拉大部分的销售也都在欧洲,因此在欧洲生产可以提高速度。但是}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