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和朝鲜两国谁是文明

& 朝鲜对世界文明作出重要贡献
朝鲜对世界文明作出重要贡献
关键字:&nbsp
朝鲜对世界文明作出重要贡献
(丁秋龙,茅于轼老师的学生,创立负价值理论,2007年推翻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价值链理论,发表在新加坡《远东国际评论》等)
提示:朝鲜是负价值国家,越来越穷。1950年6月25日朝鲜发动战争,以一个更大的负价值、更大的财富腐烂及时阻止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战争,拯救中华民族,为圆中国梦的实现作出重要贡献。朝鲜搞三次核武器试验化解世界经济危机,避免了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平衡世界财富作出重要贡献。朝鲜目前这样的状况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对世界有利。
朝鲜是负价值国家,越来越穷,所有的财富全部腐烂了。美国是正价值国家,越来越富,金钱越来越多,美国坚决反对财富腐烂的。恐怖分子要使财富腐烂了,这是美国坚决反对,不允许的。所以,这是价值观点的冲突,肯定要用战争武力来消灭恐怖分子,根本不可能通过什么政治的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朝鲜这些穷的国家怎么对世界文明作出重要贡献呢?这是很难让人理解,我本人开始也不相信,但是通过研究发现的确如此。
日拂晓,朝鲜内战爆发。朝鲜人民军突破划分南北的三八线,于28日攻占汉城,解放了南半部90%以上的土地和92%的人口,将驻韩美军和南朝鲜军压缩到东南角洛东江1万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域。美军在朝鲜战争中消耗各种作战物资7300余万吨,用于战争的经费达830亿美元。志愿军伤亡、失踪36万余人,消耗各种作战物资560余万吨,用于战争的经费为62亿元人民币。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对世界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朝鲜以一个更大财富腐烂,更大的负价值及时阻止了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战争,这个意义特别重大,保留中华民族复兴的火种。朝鲜三次核武器的试验,以一个更大财富腐烂,更大的负价值,同时核武器使用还会带来更大的财富腐烂,更大的负价值,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主要贡献,化解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一,避免&毛二世&的出现,成功实现了社会转型
毛泽东主席在位27年,毛主席在27年里干了什么事情呢?连绵不断的政治运动和种种暴政,造成4千万人饿死(大部分是农民),全国300万知识精英,因轻信毛的&帮助党整风&的阴谋骗局,而成为&右派分子&被打入地狱,累及亲属友好逾千万人。在毛统治27年中,被迫害致死的各阶级人民达8千万人,多少人家家破人亡,多数人民啼饥号寒,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全国人民只能跪倒在毛泽东神象下呼喊:&毛王万岁,小民有罪。&
据毛的贴身侍卫张耀祠回忆:在1969年毛的生日宴会上,毛当着周恩来、林彪、康生、陈伯达、汪东兴、张耀祠等人的面怒斥周恩来,周吓得诚惶诚恐地乞求:&我有罪,我有罪,请主席宽恕!&连首辅宠臣都命危旦夕,小民还有活路吗?据叶剑英的报告: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的干部和群众多达2千万人。毛时代成为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最黑暗最惨酷的时代。人民被迫天天高喊&万寿无疆&。群众斗群众,学生以打老师,交白卷为荣。整个国家的天空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百姓处身在水深火热之中 。&
华国锋是谁的儿子,华国锋身世之谜和毛泽东关系。中共十六大前夕,行将结束在党内挂名中央委员衔头恢复普通党员身份的华国锋,致信中央,提出要恢复自己的身世,随亲生父亲或母亲的姓氏。隔年三月初,中共中组部对华国锋信中所提要求作出了答覆:中央经郑重考虑,从维护毛泽东声誉、从党和社会上的影响,也对你本人的影响,没有必要更改、恢复自己父亲或母亲的姓氏,但批准他返回出生地湖南省湘潭养老。二○○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华国锋曾和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李讷,以及毛生前的机要秘书兼拼头张玉凤,一同到毛泽东纪念堂为毛泽东做冥寿。华国锋在所献花圈的挽带上,还具上了&忠实的儿子国锋敬挽&的字样。但当日下午,这个花圈就被纪念堂的工作人员撤走了。
由此可见,华国锋还不能称为&毛二世&,因为党中央没有同意华国锋改姓的请求。
1978年,邓小平上台成功地实行了社会转型,现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个社会转型有二层含义,第一,政治制度的转型,即任何人不能把国家的财富当成为自己的财富,这个意义特别重要。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国家领导人都没有把国家的财富当成为自己的财富。第二,经济制度的转型,由原来不完全私有制度向私有制度转化,腐烂价值向剩余价值转化,特权商品向劳动力商品转化。
二,避免蒋介石集团被歼灭,成功实现了社会转型
1950年春天,中国人民解放军随着解放海南、舟山诸岛,下一步便是进攻台湾。因为9月,台湾海峡将进入台风季节,不利作战。一般估计,人民解放军进攻台湾的时期是在6、7、8这3个月。国民党在台湾沿海建造防御工事,夜以继日,并训练民众备战,进行防空演习,但民众心里明白,150海里的台湾海峡,300年前尚抵挡不住郑成功的水师,而溃不成军的国民党军队,又怎能挡住排山倒海般的百万解放军,台湾解放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1949年10月,美国中央情报局报告说:台湾可能在1950年底为中共攻占。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将这一报告转交给美国总统杜鲁门,劝他不要阻止这一变故。日,艾奇逊指示驻亚洲各国使团:台湾的重要性应尽可能不强调,因为普遍都预料它会陷落。朝鲜战争爆发了。美国迅速作出反应。6月27日杜鲁门抛出了&台湾地位未定&论,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借机进驻台湾海峡。此举表明,美国的对华政策已经出现了根本转变,也彻底中断了中共解放台湾的战役。
放眼蒋介石在台湾的行政和政绩,今天富有、民生的自由台湾,如果没有蒋介石父子为台湾作出的历史贡献,台湾是不会有今天的成绩。1949年,台湾进行土地改革,三七五减租,耕者有其田,由陈诚主导土改。而那时国民党还在大陆打仗。1950年,76%的产业是国营的,政府控制的,可是10年后,特权经济就成功的转为市场经济。使台湾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
台湾的社会转型比中国大陆早27年,这个社会转型有两层含义,第一,政治制度转型,即任何人不能把国家的财富当成为自己的财富,这个意义特别重要。蒋介石等台湾几任领导人都没有把国家的财富当成为自己的财富,根本没有这个想法。第二,经济制度的转型,由原来不完全私有制度向私有制度转化,腐烂价值向剩余价值转化,特权商品向劳动力商品转化。
三,朝鲜三次核试验,化解世界经济危机
首先安装价值球模型,这个球本事很大,什么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可以看清楚事物的本质。这是一个价值球模型,地球上所有的人全部都由这个模型球来安排的,所有的人时刻离不开金钱,买什么东西都需要金钱的。皇帝把天下的金钱当成为自己的,最有金钱,而老百姓呢越来越穷了,叫天下人放弃利益,而皇帝自己养的最胖。这个价值球模型四个方向有四个不同的价值,分别是最大价值、腐烂价值、剩余价值、经济价值,这个模型的核心&&金钱,不同的价值代表着不同的金钱。
这个价值球模型的内在联系:
正价值=负价值
正价值=剩余价值+经济价值
其中:经济价值=剩余价值1+剩余价值2(由腐烂价值转化而来)+&&
负价值=腐烂价值1+腐烂价值2+&&
价值球模型时刻都在旋转,有运动规律,只要有人类活动,有买卖交换就会出现旋转。不过,它会向两个方向进行旋转,一是顺时针旋转;二是逆时针旋转。控制价值球模型速度是由正价值和负价值来进行的,如果让这个球顺时针速度快一点,就必须正价值大于负价值,如果让这个球逆时针快一点,就必须要负价值大于正价值。但是,不管价值球模型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旋转都会要人类的命,对人类的危害极大。
经济危机的本质是金钱太多,商品生产出来没有市场需求,商品卖不出去。正价值大于负价值,正负价值之间不能够保持均衡,价值球模型顺时针旋转必然要加快,这对人类来讲都是有害的。人类的第一次经济危机是发生在1857年的美国,美国的银行、金融公司和工业企业大量倒闭。仅1857年一年,就有近5000家企业破产。粮食生产过剩,粮价和粮食出口下降,加上英国工业品的剧烈竞争,促使了美国经济危机的加深。反过来,英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美国危机的打击。由英国向之提供资金的美国银行、铁路、商业公司纷纷破产,也使英国的投资者持有的有价证券急剧贬值。1857年秋季,美国还爆发了货币危机,整个银行系统瘫痪了,美国的货币危机在10月中旬达到了顶点,当时纽约63家银行中有62家停止了支付,贴现率竟然超过了60%。&
这样的经济危机以后每各几年就会发生一次,而且时间越来越短,每次经济危机来临时都会银行、企业商业等纷纷破产,有价证券急剧贬值,会把以前一切的财富全部腐烂了,然后再慢慢地恢复,再进行生产,再经济危机,再把以前的生产的一切财富全部腐烂&&到了20世纪初,干脆发动世界大战来消灭财富,因为以前用经济危机的方式来消灭财富很慢了,不能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到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死的人几亿人,消灭的财富几十万亿美元。
2015年9月14日晚,朝鲜国家宇宙开发局宣布,新型对地观测卫星开发已进入收尾阶段,&世界将清楚地看到,先军朝鲜的卫星将在朝鲜党中央决定的时间和地点,继续飞向天空&。正当外界纷纷猜测&朝鲜可能暗示将在10月10日劳动党建党70周年之际试射远程火箭&时,朝鲜9月15日再度发飚!朝鲜原子能研究院表示,宁边核设施已恢复全面运转,如果美国等周边敌对势力继续实施冒险的敌视政策,朝鲜做好充分准备随时以&核雷声&予以奉陪
朝鲜连续发出的消息让世界舆论错愕不已,中国媒体称让美日韩三国感到震惊!美日指责朝鲜如果使用导弹技术发射卫星违反安理会决议,韩国警告朝鲜发射弹道导弹将是&重大挑衅&。而中国则希望有关方慎重行事,不要采取任何可能导致半岛和地区形势紧张的行动。根据韩国情报局的分析,朝鲜宁边每年可启动4000多台离心机,生产约80公斤高浓缩铀,这意味着朝鲜每年可生产4至5枚核武器。关键是,朝鲜已经调整了核战略方向,在第三次核试验后,宣布核武器实现了小型化、轻量化,这意味着这些&试验成品&可以直接作为武器来使用。
朝鲜搞核武器试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负价值最大化,可以消灭更多的财富,使财富迅速腐烂,这对平衡世界财富有好处的,对世界来讲是特大的利好。正价值和负价值存在三种情况:
1、正价值=负价值(和谐世界,大同世界)
2、正价值大于负价值(经济危机,世界大战)
3、正价值小于负价值(贫穷落后,民不聊生)
朝鲜搞核武器试验是属于第二种情况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目前,世界上并没有发生经济危机,世界大战这和朝鲜搞核武器有一定的关系,朝鲜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世界经济危机,避免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2014年中国的经济总量10万亿美元,美国的经济总量16万亿美元,全球的经济总量大约50万亿美元,这么大的经济总量,代表着正价值的最大化,可是我们的负价值在那里呢?怎样和正价值进行一个平衡呢?多亏了朝鲜在负价值方面作出了最大的贡献啊!
最后,对于朝鲜的贫穷落后,国际社会应该多多地帮助它。帮助朝鲜,朝鲜越来越穷,帮助国越来越富(这和经济制度有关系,过去我们帮助朝鲜,我们越来越穷,朝鲜更加越来越穷,这是负价值观)。朝鲜目前这样的状况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对世界有利。
丁秋龙,你好
朝鲜战争确实救了台湾的国民党。你说得不错。今天的台湾是大陆中国一个极好的榜样。朝鲜战争的微观效果是解决了毛二代的问题,宏观效果是挽救了台湾的国民党。让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
正在读取...
丁秋龙 的近期作品[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最新资讯
丁秋龙,1968年生于江苏镇江,1993年误入经济学之门,被经济学大师茅老及时发现,茅老说,“顺着你的思路可以研究出一大片的研究园地,这是一个新的领域。”
丁秋龙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贺桂梅:“文明”论与21世纪中国
来源:文艺批评公众号
在本文中,贺桂梅老师不仅对活跃在中国知识界的多种“文明论”进行溯源式的脉络梳理,并针对“普遍主义/西方中心主义”与“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二元文明观局限,着重引入了一种将不同文明体作为社会-文化-经济的总体性存在而交互融合的“复数的文明观”。在这样的批判性文明史视野中,本文为我们重新构建中国在全球格局中的主体性位置以及理解世界文明史秩序的内在谱系提供了重要的思考。
  原编者按:冷战后,与前苏联的翻转形成对照,中国的经济和影响力逆势增长,随着高速发展后民族心态的变化和在全球格局中重塑中国主体性想象的要求,&何为中国&成为新世纪知识界讨论的焦点。较之既有的民族-国家论、现代化论、冷战论等不同的理论视野,用&文明&来描述中国的国家特性,显然具有&范式性&转型的意义。但如何从理论上界定&文明&的内涵、探讨&中国&与&文明&间的独特关系,并在把握&器物性&的制度、宗教、技术等&文明&载体之外,如何理解作为自觉的理论认知和政治化实践表征的&传统文化&热潮,等等这些问题都潜藏在各方&文明论&表述之下而尚未得到充分的处理。在本文中,贺桂梅老师不仅对活跃在中国知识界的多种&文明论&进行溯源式的脉络梳理,并针对&普遍主义/西方中心主义&与&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二元文明观局限,着重引入了一种将不同文明体作为社会-文化-经济的总体性存在而交互融合的&复数的文明观&。在这样的批判性文明史视野中,本文为我们重新构建中国在全球格局中的主体性位置以及理解世界文明史秩序的内在谱系提供了重要的思考。
  感谢作者贺桂梅老师授权文艺批评发表!
  如何阐释和理解&中国&,在21世纪的中国知识界发生了可称&范式性&的转型。一种从&文明&论角度展开的中国研究和阐释,取代了曾经的诸种中国论述,比如民族-国家论、现代化论、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冲突为主要内容的冷战论等。这里的&文明&,不是一个与&野蛮&相对的形容词,也不是一个大写的普遍价值体,而是一种宏观且复数的人类构成体单位。&中国文明&作为世界史上为数不多的文明形态之一种,具备历史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内涵,成为当代知识界阐释中国的一种主要方式。在这种阐释视野中,中国社会被视为&中华文明体&的当代延续,其国家形态是区别于西方式民族-国家的独特政治体,而其文化认同则需要重新深植于古代传统的现代延长线上。这一范式的转型起源于世纪之交关于&中国崛起&、&中国模式&、&中国经验&等的讨论中,并被思想界持续实践于其理论研究中,进而扩展为一种影响广泛的知识范型。这一知识形态出现的同时,21世纪中国社会也出现了&传统文化热&。这种热潮并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时也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经济的实践,很大程度改变了中国的认同方式。可以说,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文明&论成为阐释与建构21世纪中国的一种重要范式。较为深入地勾勒并分析这一知识形态,因此成为一种批判性思想实践展开的契机。
  一、&文明-国家&的崛起
  以&文明&论来勾勒当下世界秩序,始于美国学者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1993年发表的&文明冲突论&。八九十年代之交苏东解体后迅速出现的两种重要历史叙述,一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二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虽然它们起初都引起了激烈论争,但两者的命运却有所不同。不同于&历史终结&论遭到普遍贬斥,&文明冲突&论固然引起了许多争议,但有意味的是,它迄今仍是最有生命力的一种历史叙述形态。这里的关键不在&冲突&,而是用&文明&这样一个范畴来解释今日世界,被以不同的方式延续或复制。
  &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
  亨廷顿将&文明&视为理解冷战之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新范式,并声称它是取代&冷战范式&的唯一可能:&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亨廷顿所谓&文明&,主要指&文化&特性,即&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观、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因此&文明&被视为&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实体&1。他提出当今世界存在8大文明,&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日本文明&、&东正教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并列。在这样一个&多元文明&的世界里,中华文明构成了对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文明的重要挑战。亨廷顿特意突显了&中华文明&与&儒教文明&的区分:&虽然儒教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文明却不仅是儒教,而且它也超越了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的中国&,因此他使用&中华(sinic)&来描述&中国和中国以外的东南亚以及其他地方华人群体的共同文化,还有越南和朝鲜的相关文化&2。在这样一个文明圈中,中国并不占有特殊位置,由于&4只小老虎中有3只是华人社会&,亨廷顿更强调&华人&这一族群的重要性。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发表之初,即在中国知识界引起了反响。但在当时,这种论述并没有与重新阐释&中国&直接关联起来,而更多地与阿诺德&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的《西方的衰落》等文明形态学研究联系在一起。不过,当2010年,英国人马丁&雅克在他那本于国人读来有些惊世骇俗意味的《当中国统治世界》3中,将中国称为&文明国家&,而且这种称呼没有任何贬低的涵义(比如不是落后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文明帝国&,也不是白鲁恂所谓&一个佯装成国家的文明&),相反,倒是对支撑中国崛起的那个巨大文明充满敬意时,&文明&作为一个阐释性理论范畴,似乎才与&中国&建立了更直接的联系。继而,张维为在《中国震撼》4中,将中国称为&文明型国家&。虽然只是多了一个&型&字,涵义却有所不同:&文明型国家(civilizational-state)-文明国家(civilization-state)&&前者融&文明&与&(现代)国家&为一体,而后者中的两者是个矛盾体&。在这样的表述中,&文明国家&是一种与西欧式&民族-国家&相对立的前现代形态,而&文明型国家&则糅合了传统&文明国家&与现代&民族-国家&的两种特点,是一个现代却非西方模式的国家。张维为总结了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的八大特点,以说明中国的崛起代表的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的崛起。
  用&文明&来描述中国的国家特性,有着明确的历史语境,那就是对中国&崛起&的判断和指认,以及由此在全球化格局中重新认知中国的诉求。汪晖提到,&在1989年之后,中国几乎是当代世界上唯一一个在人口构成和地域范围上大致保持着前20世纪帝国格局的政治共同体&,但是,&在各种有关中国具体问题的讨论中,&何为中国&始终是一个核心的但常常被掩盖了的问题&5。正是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全球格局中日益重要的地位,使得重新讨论这一问题成为可能,用&文明&来描述中国的国家特性则是回应这一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经济的崛起,&文明&论与&中国&挂上钩,或许还有待时日。
  事实上,这种论述方式并非始自马丁&雅克或张维为,国内知识界于21世纪之初就已形成类似的叙述。其中影响最大的,或许是甘阳从政治哲学角度展开的&文明-国家&论。
  甘阳早在2003年就提出中国应当从&民族-国家&走向&文明-国家&。与80年代在&文化热&中的表现相比,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甘阳的立场和态度发生了某种逆转。似乎并非偶然的,他借用亨廷顿的相关理论描述,区分了现代化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现代化&被等同于&西方化&,其特征是对自身文明传统的激烈否定和批判;进入第二阶段,则&现代化进程越发达,往往越是表现为&去西方化&和复兴&本己文化&&。21世纪的中国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必须树立一种&新观念&:&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中国&现代国家&的最大资源&6。&文明-国家&的提出意味着对&中国&的全新认知方式,甘阳认为中国并非联合国上百个国家中的普通一&国&,而应是一个&文明母体&7。作为一个&历史文明共同体&,中国从古迄今表现出了共同特征,即&共同的文化认同&、&统一的最高主权&和&高度的历史连续性&。甘阳是在全球格局的差异性视角下使用&文明体&这一语汇的,一方面他批评西方中心主义的&世界史&范式,认为中国不仅是&非西方文明&,而且&中国在历史上和西方没有任何关系,是完全外在于西方的,西方也完全外在于中国&,所以,用黑格尔那样的&世界史&视野无法理解中国;另一方面他强调了中国文明具有的内在同一性与延续性,具体到当下中国,需要完成的是新一轮的传统整合,将现代、当代与古典传统融会起来。甘阳由此提出著名的&通三统&说,即&孔夫子的传统、毛泽东的传统、邓小平的传统,是同一个中国历史文明连续统&8。他用&大跃进&时期的地方分权与&改革开放&时期海外华侨的文化认同,论证邓小平时代的中国、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与传统中国的连续性,并提出应该用&儒家社会主义共和国&来概括当下中国社会的&新改革共识&9。
  甘阳强调21世纪中国作为&文明-国家&的特性,最重要的立论便是用&文明&传统的连续性来构建中国国家的文化认同,并与他的&通识教育&实验、重读经典等活动紧密结合。背后的理论资源,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美国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和德国政治家卡尔&施密特的古典政治哲学思想10,也使他在整体文化取向上表现出某种&保守主义&立场11。这里的&保守主义&与1990年代倡导&国学&、&儒学&的文化保守主义有所不同,更多地强调从&中国文明&整体的连续性角度重新认知中国历史与现实。事实上,21世纪中国知识界值得注意的一种现象就是,在1990年代被区分为&社会主义&(左派)、&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知识群体,于近年呈现出某种混融状态,尤其是曾被称为&新左派&的知识群体,大都在&文明&的理论视野中探索重构中国现实与历史传统的可能性。2004年,由甘阳等牵头组织的&中国文化论坛&,几乎囊括了中国人文与社科界的重要前沿学者,其宗旨&重新认识中国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促进对全球化时代中国文明主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12,也可以说表达了这一群体的普遍诉求13。
  如果说甘阳侧重从历史延续性即纵向的时间轴理解&中国道路&,那么潘维联合多个社科领域的学者提出的&中国模式&,则更倾向于从共时性角度建立某种关于&中华文明&的模型。潘维的问题意识也是从理解当代中国的历史经验出发,他把&中国模式&看作&关于人民共和国60年&成功之路&的理论解释&,而这个&模式&的基础是&中华文明的延续性&。在这种&文明&视野中,不仅30年与60年的当代中国是一个连续展开的过程,而且当代中国与&百年&、&三千年&、&五千年&历史也构成了内在的延续关系。&模式&的特征在于结构性要素的稳定性,潘维概括出中国模式的三个子模式,即国民经济、民本政治与社稷体制,而每一子模式又可以分成几种更细微的要素。他联合社会科学界的诸多学者,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以及法律、医疗、乡村治理等不同领域和角度加以阐述14。潘维等的&中国模式&与马丁&雅克、张维为的论述有不同之处,后者更倾向于用&标准化&方式抽象地概括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的特点,用以论证&中国崛起&的&必然性&,而潘维等则更关注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中的独特历史经验。尽管并非相关的所有学者都认可&中国模式&这个提法,但他们阐释中国的共同立场和诉求,是打破西方中心主义范式而从中国自身的历史传统和实践经验出发来解释中国的发展道路。在这样的分析视野中,&中国文明&意味着一种新的阐释平台和研究范式,不再是用西方社科知识来解释中国,也不是用以西方(美国)为模板的现代化范式来界定问题范围,而是打破古/今、中/西乃至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种种区隔,站在中国主体性视野中探询当代中国历史经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并尤其关注将那些在实践中&行而不知&的经验转化为自觉的理论探讨。可以说,在知识研究范式的层面,&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理论范畴的提出,意味着某种真正的转型,即从西方中心范式、现代化范式向&中国学派&15的转变。
  与理论层面上的&文明-国家&论述相关,21世纪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热&,是一种特别值得注意的社会与文化现象。这里所谓&传统文化&,在宽泛的意义上指涉古典中国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文化。它有各种各样的称呼,如&中华文明&、&中国文化&、&国学&、&儒学&、&传统经典&等。对这些文化形态给予关注、讨论、研究、建构与实践的热情,是新世纪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政治、经济现象,在国家治理、文化市场运作、社会生活组织和民族心理及精神状态等各层面都有所表现16。这种社会层面的&传统文化热&与理论层面的&文明-国家&论,构成了彼此塑造的复杂关系。虽然在不同脉络上展开,参与其中的社会力量也纵横交错,难于被统一到某种理论形态中,不过,其共同特征在于:正是在&文明&与&国家&勾连的视野中,新世纪中国的国家形象、社会组织、文化认同等都发生了某种根本性的改变。这是人们在描述、分析21世纪中国时难以回避的。
  二、&文明&与&中国&
  上述&文明-国家&论述中,&文明&这一范畴常常在描述性和自然化的意义上被使用。比如在甘阳那里,&文明&的含义除了表明&三统&的连续性和中国区别于西方式&民族-国家&的特性,并没有做出清晰界定;&文明&往往是&传统&的同义词,而中国文明的内涵又常常缩小为&儒家文明&。如何从理论上界定&文明&的内涵,并探讨&中国&与&文明&间的独特关系,构成了21世纪知识界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文明&作为一个大于&国家&而小于&世界&的人类构成体单位,其特征一方面在于文明体内部超越时间的某种连续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则在其&边界&的模糊性,法国人类学家莫斯称之为&没有清晰边界的社会现象&17。与&民族-国家&所追求的&均质性&和&清晰边界&不同,一个&文明体&能够包容内部的差异性,同时,与他种文明体之间存在着既交融又区隔的复杂关系。由此带来三个问题,一是文明体与政治体的关系。比如汪晖提及一个看法,&在欧洲的语境中,国家的边界与文明的边界并不重叠,而中国历史始终存在着一种将文明的边界与政治的边界相互统一起来的努力&18,这也是将中国视为&文明-国家&的前提。另一问题是文明体与&民族-国家&的差别。源发于18世纪西欧的现代民族-国家,其首要特征在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建立在&国民&与&国家&的直接对应关系上的均质性19。而&文明-国家&及文明体内部则总是包含多种民族、多个区域的差异,呈现出&混杂性&特征。当中国被视为一个由&文明&界定的国家时,其国家特性也发生了变化。其三是文明体间的关系与&世界&想象。亨廷顿的文明理论接近汤因比的文明形态学,强调文明体之间的隔绝、对立而非流通、融合的关系,因而构造了一种&冲突&的世界图景。在这些关键问题上,费孝通、王铭铭与汪晖的研究做了值得关注的推进。
  1988年在香港的一次讲座上,费孝通提出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说法,将&中华民族&的形成描述为两个相关联的历史过程:其一是&几千年来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自在的民族实体&,其二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自觉的民族实体&。&自在的民族实体&并非单质的,而是&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裂解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他同时说,&这也许是世界各地民族形成的共同过程&。也就是说,&民族&并非如民族主义理论描述的那样具有单质性,而总是在&交融&中形成,中华民族&大混杂、大融合&的历史不过更突显了这一过程而已。从&自在的民族实体&转化为&一体性&的&自觉的民族实体&,意味着一个政治性的&国族体&的构建过程20。这种描述突破了一般的民族国家理论,而与&文明&论视野中的中国论述关系密切。1990年代后期,为回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费孝通提出了&文化自觉&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坚守传统&&21。王铭铭写道:&费孝通先生读了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提出&文化自觉&与之对垒,认为冲突背后有一种秩序,这个秩序也是理想,可以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来理解与期待&22。可以说,在费孝通这里,&文化自觉&的中国诉求与&和而不同&的世界构想是一体两面的,在看似平实的历史性描述中,包含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设想。
  王铭铭承续费孝通的思考,从人类学、社会学和民族学的视野出发,强调&中国&不应被理解为一个&民族体&,而应是&文明体&。&民族体&有着将&社会&与&文化&等同于&国家&的局限,固化了一些实际上是历史地构成的社会单位,因此王铭铭提出&文明人类学&,以期形成一种新的宏观研究视野。人类学领域注重传播、交融的&文明&研究,往往采取一种普遍主义的文明观,由于这一理论范畴常与&进步的信念&这种启蒙主义思想相关联,使得强调地方性知识的二战后人类学研究者常常避之唯恐不及。不过,王铭铭却认为,放弃&文明&这一范畴同时也意味着人类学抛弃了与传播论相关联的宏观研究视野。他重新钩沉出1920-30年代莫斯的理论,将&文明&界定为一种&超社会体系&,借此分析地方性的&文化&与作为复合体的&文明&之间的互动关联。在体系性的&文明&和结构性的&文化&(&社会&)之间,王铭铭倡导的&文明人类学&力图打破凝固性的结构主体,特别是社会共同体的民族国家和普遍而单一的世界体系这种二元论。这里的&文明&涵义不同于&文明-国家&论的理解。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并不将&文明&视为与国家同一的凝固特性,比如&中国模式&那样的&模式&,或张维为归纳的&八大特点&,而将之视为&体系性&的、而又不断传播、交流、融合的过程。与之相应的是,被视为&文化&(&社会&)的那些差异性结构,从来就不是自我生成的,毋宁是&外生的&,其独特性总是在&文明&的宏观体系中才能成立。因此他说:&脱离了&超社会体系&研究中的&互为主体&的人文世界观,世界史将是不可能的&,对于文明而言,&&融合&同时是历史与价值&23。
  具体到中国研究,&从历史上看,过去的中国确实是超社会的,它既不同于世界体系,又不同于文化,历史上无疑是一个帝国,一个我们叫做&天下&的东西,但过去这个超社会体系是有价值和伦理定义的,过去的政府处理内外关系,很大程度上依赖某种既非政治经济又非文化的&技巧&,这些&技巧&跟莫斯所说的&文明&有些接近,但又不同于他所说的&超社会的宗教&&24。如何理解这样一个&超社会体系&,是王铭铭重新认知&中国&的基本内容。他提出&三圈说&(即汉人核心区、少数民族&混杂区&和国家边界之外的&世界&),以描述中国这一&文明体&的内在世界观。作为一个圈式结构关系中的文明体,其中心与边缘的关系并非固定,而存在着圈与圈之间互为主体的可能性。由此,中国既不是民族主义意义上的&国家&,也不是普遍主义意义上的&帝国&或&世界&,而是包含了诸种混杂性族群与区域(&圈&)的&体系&。
  汪晖以与王铭铭的&超社会体系&概念对话的形式,提出了一种关于中国的新的界定方式即&跨体系社会&,并将其实践于对西藏、琉球等&边疆&问题的讨论中。汪晖颠倒了&社会&与&体系&的位置,显示出其中国研究的不同侧重点。莫斯/王铭铭的&超社会体系&,是要将&社会&从民族主义知识构造的社会-国家一体中解放出来,将其放在复数文明的体系性关系中加以考察。而汪晖&跨体系社会&概念的重心,则强调中国作为一种具有内在差异性(跨体系)的&社会&即&一体&性面向。他认为任何社会构成体(包括国家、区域、地方、村庄乃至个人)都是&跨体系&的,是在体系性的互动关系中形成的。因此,理解&社会&的前提是其在变动历史关系中形成的&跨体系&性。他由此提出了&区域作为方法&这一基本方法论原则,瞩目于&区域&范畴包含的&独特的混杂性、流动性和整合性&,一方面破解&民族主义的知识框架&,另一方面考察&更广阔的区域内的各政治共同体连接在一起&的历史形态25。比如他在对西藏问题的阐释,特别强调了&民族区域&作为政治认同单位的建构如何区别于&民族&(自决)与&区域&(自治),从而对当代中国民族和边疆问题提供了创造性的阐释思路。26
  但是,诸种多元性结构或体系最终是如何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治体的呢?汪晖突显了特定&政治文化&在构造&一体性&认同时的重要性。&多元性&存在于中国多民族、各区域的互动关系中,&一体性&则源自一种超越族群、区域身份政治的普遍政治文化的构建。&社会&与&体系&是互动互生的,其关系既是历史性的,也是价值性的(或政治性的)。&历史性&指的是诸如朝贡体系、现代世界体系、殖民体系、王朝中国的政治体制、区域关系、地方性形态等建构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政治性&指的则是特定政治实践与这些历史结构的关系乃是一种自觉建构的产物,总是建立在自觉的政治文化或合法性表述基础上。比如,在论及历代中国王朝的连续性问题时,汪晖说:如果没有用公羊思想特别是&大一统&、&通三统&和&别内外&等政治文化构想来确立新朝之&正统&的过程,&讨论王朝之间的连续性是完全不可能的&27。
  事实上,所谓&文明&的连续性、整合性,既涵盖了制度、宗教、心态、习俗、技艺等层面,更包含了自觉的理论认知和政治化实践。在断裂性的诸历史形态与话语构成之间,缺少&政治化&这个环节,文明的连续性并不会自然生成。
  三、&文明&的当代性:从过去寻找未来
  在&中国文明&的连续性视野中,&传统&(或&古典&)得到了极大重视。从当代中国经验中追溯出&传统&的影响,强调在长时段视野中思考中国文明的当代性,可以说是21世纪中国&文明&论的主要内容。但这一态度和取向与20世纪&反传统&的主流思潮形成了明显对比,而这种对文明当代性的关注显然也是&政治化&的产物。因此需要追问的,一是为什么&传统文化&会在21世纪中国社会成为不同力量的&共识&,并以此来建构中国身份与文化认同?二是&传统&的确切内涵及其意义怎样理解,它如何与当代中国发生关联?
  就第一个问题而言,&文明&论的兴起确与亨廷顿所谓世界性的&后冷战&处境密切相关。&文明&被视为一种&非政治&或&超越政治&的运作方式,替代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冲突的冷战论述。在&去政治化&的普遍趋势下,&中国文明&这种看似非意识形态的文化身份,更易为人接受。国家形象的建构如此,&新儒家&的兴盛如此,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叙事策略如此,大众社会的认同心理也是如此。同时,&传统的复兴&也与高速发展后的民族心态和在全球格局中重新定位中国的主体性想象密切相关。
  但是,由于对&传统的复兴&这一现象缺少足够政治化的自觉,传统文化往往成为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运作的主要场地。对内而言,是通过对&传统&的不断发明和再造,将国族认同建构为一种基于地缘与血缘、看似&自然&的共同体意识,以强化社会凝聚力,并有效地调解、转移结构性社会矛盾。对外而言,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抗的失效,使得已进入全球格局的中国在确立主体性身份时,可以有效借用其重要资源,主要是前现代帝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在这个意义上,&全球化&并未能真的&消灭&民族-国家及其身份认同,甚至应该说,民族主义本身便是全球化的副产品。正是全球化本身,使得基于&文明&传统来重新构造身份认同成为必要的发明,其最大问题在于无法逾越国家(主义)视野。在此,称这一国族体是&民族&还是&文明&,并没有太大差别。这样的问题在将中国视为&文明-国家&的理论阐释中与在现代民族-国家装置内重新发明和构造&传统文化&的热潮中,都同样存在。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之外,知识界也存在着将传统转化为批判性思想资源的可能性。霍布斯鲍姆曾将&传统的发明&视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不过,21世纪中国的传统文化热却包含着既与之相同又与之相异的因素。就其同而言,这次热潮确是一种现代的发明,它并非&复古&行为,而是市场社会、消费时代与全球化语境下对传统的现代性构造。霍布斯鲍姆关于传统发明阐释的两个要点:一个是&被发明的传统之独特性在于它们与过去的这种连续性大多是人为的&,因此需要将之与实践性的&习俗&区分开;另一个是被发明的传统是一种&形式化和仪式化&的过程,不同于&实践中的惯例或常规&28。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热中,情形更接近后者,即&习俗&或&实践中的惯例或常规&。比如&恢复传统节日&并不是无中生有的&发明&,而是原本就一直在民间社会中流传,只是现在以法律形式确定为国家节日。在许多时候,这些被重新&发现&的传统,更接近&复兴&的涵义,其实践性内涵也远大于仪式性含义。&传统文化&在许多人的体认中,是那些一直存在但没有得到承认或理论化的东西,一种&日用而不知&的形态。
  知识界的&文明&论在讨论&传统&问题时,更愿意突显后一层面的含义。费孝通所谓&文化自觉&,甘阳所谓&熟知不是真知&,王铭铭所谓&既非政治经济又非文化的&技巧&&等,都是如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零依据地理山川、经典文献、考古材料、制度形态等考察长时段&中国&的稳定性内涵29,则更深入地显示出中国文明的延续性并不全是一种&虚构&。这也是探讨中国&传统&和文明当代性问题时的独特性所在。
  不过,对于&传统&如何转化为当代形态,研究者的立场和思考方式并不相同。比如甘阳对古典政治哲学的推崇,特别强调问题的关键乃在&古今之争&。他认为列奥&施特劳斯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他坚持必须从西方古典的视野来全面批判审视西方现代性和自由主义&,&在他看来欧洲十七至十八世纪的那场著名的&古今之争&或&古典人与现代人之争&,虽然表面上以&现代人&的全面胜利为结果,但这场争论本身并未真正结束&30。施特劳斯所从事的这场争战,显然也是甘阳的立场与选择。他回归古典的前提,是对西方现代性危机的诊断,并以立足&古今之争&弥合&中西之争&的方式,将中国古典思想与西方古典置于同一平台。据此展开的通识教育实践,则强调&精英教育&,将教育理念设定为&教育未来的管理者&。这种思想实践在知识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但其保守主义和精英主义立场如何避免新的西方中心主义,&通三统&、&文明-国家&等论述如何区别于民族-国家主义仍有可讨论之处。王铭铭瞩目的,则是以&中国文明&破除西方式现代民族-国家观念。他沿用费孝通的说法,称20世纪是&新战国&时代,&这个时代,以民族为单位建立国家,成为一条世界性纲领,但矛盾的是,国与国之间的竞赛,又是这个时代的另一大特征&,&所谓&冷战&、&后社会主义&、&文明冲突&、&全球化&不过是&战国式竞赛&的具体表现&31。他提出的&超社会体系&、&三圈说&、&文明&与&天下&是可以互相替换的概念,目的是重构一种新的&世界&观。中国古典社会的结构方式是&&家、国、天下&和&乡民、士绅、皇权&三者之间,相互分阶序交错着,形成不对应的关系体系&,其实践主体则是士大夫阶层,他们构筑的观念体系&规定行为规范并支持这个结构&。近代以来,这种&社会&观念的衰落导致三层结构各丧失了一层,即&天下&观念的缺失和士大夫作为社会中间层的消失,&只剩下家与国或国与家&&即我们所理解的&国家&&32。但在王铭铭这里,&天下&的世界观和&士&的社会功能如何转换为当代形态,则缺少更明晰的理论构想。与之相比,汪晖更侧重探询新的以&人民&为主体的普遍政治的可能性,他对古典和传统的重估也是在这一立场上展开的。在研究现代中国思想如何兴起时他说,需要关注传统中国的&内在视野&,&这不仅仅是用古代解释现代,或用古代解释古代,也不仅是用现代解释古代,而且也是通过对话把这个视野变成我们自身的一个内在反思性的视野&33。在这种反思性视野中,古典与现代处于同等的、&互为主体&的思想平台上,为研究者回应当代问题提供批判性资源。
  上述研究者的差异性和深层对话关系,尚需更深入讨论。不过,构成知识界&文明&论述的共识,在于破除进化论的现代性意识形态和西方中心主义范式。正是在这样的视野中,中国文明的&过去&得以浮现出来,成为人们探询未来的一种重要思想资源。
  四、中国与世界:文明史视野中的批判实践
  &文明&这一范畴,如同&文化&一样,涵义极为模糊,将其理论化存在着很大的风险。焕发出这一范畴的批判活力,需要厘清三种不同的文明观:一是普遍主义的文明观,一是民族主义的文明观,另一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复数的文明观。重构&文明&理论,特别是不使其为民族-国家主义所限,需要更广阔的文明史视野。
  最早于18世纪法国和英国出现的&文明&概念,是在启蒙主义的视野中,在与&野蛮&相对的&开化&这一意义上使用的。这是文明的基本涵义之一,并形成了一种普遍主义的文明论。&它主张存在文明这样一种东西,这种东西与进步的信念相关,仅为少数特权民族或特权集团(也就是人类的&精英&)所拥有&34;同时还认为,人类社会最终将统一于一种最高文明,并以此&成为对国族进行世界性的等级排序的手段&35。这也使普遍主义的文明论成为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扩张的意识形态。文明的另一涵义等同于&文化&,这是18世纪德国为对抗法英的普遍主义文明论而发明的一种&特殊主义的文明论&,&文化&的涵义等同于&民族&,成为民族主义的具体表征。普遍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文明论,其实是一体两面,都将文明视为一种单质的价值实体,其特殊性与普遍性同处一个可以互相转化的结构中。
  布罗代尔考证,在1819年前后,出现了一种新的文明论,即复数的文明论36。对于这一范畴,王铭铭做了耐心和深入的关键词梳理37。他回溯到法国年鉴学派民族学研究者涂尔干和莫斯,瞩目于他们提出但未受到重视的&复数的文明论&,即人类社会存在多种文明,并且都具有同等的主体位置。&文明&作为一种&超社会体系&,既超越了被民族-国家限定的&社会&,具备国际的流动性,同时也不同于普遍的世界体系,而有其传播、扩散的地理限度。实际上,&复数的文明论&也是法国年鉴学派史学代表人物布罗代尔研究的观点。在《文明史纲》中,布罗代尔从地理空间、社会、经济、集体(无)意识四个方面概括了&文明&的基本特点,描述了伊斯兰、非洲、远东(中国、印度、日本)等&欧洲以外的文明&和欧洲文明(欧洲、美洲、俄罗斯)的历史演变过程。对&文明&范畴的关注,显示了布罗代尔的一种新的世界史构想。在被称为&总体的社会学&的观照视野下,他对特定文明的存在方式(如地中海文明)、诸文明的传播交流形态(如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资本主义)做了典范式研究。这种被人概括为&长时段、大范围、跨学科、日常生活&的宏观研究方法,被沃勒斯坦等学者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发展为现代世界体系研究。  
  追溯文明史研究的形成,1960年代是重要时段。在布罗代尔写作《文明史纲》(初版于1963年)的年代,一种新的史学形态出现了:麦克尼尔写作了《世界史》38(初版于1967年)、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出了《全球通史》39(初版于1970年),巴勒克拉夫则确立了不同于&现代史&的&当代史&概念,认为这种&全球的历史观&与19世纪西方中心主义历史观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纳入了&欧洲之外的世界&40。更不用说,阿诺德&汤因比自一次大战期间开始构想,历时30多年终于在1961年出版的巨著《历史研究》。可以说,&文明史&是一种新的&世界史&、&全球史&,突破了欧洲中心主义和黑格尔意义上的世界史的局限41。复数的诸&文明&,它们各自的历史与相互的交往融合,构成了这一&世界&/&全球&历史图景的内容。在倡导&地方性知识&这一点上,复数的文明论超越了西方中心主义;在强调诸文明体的交流与融合这一点上,它又超越了民族主义。这使得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全球&理解成为可能。不过,需要区分的是,同为复数的文明观,汤因比的文明形态学和文明比较研究更倾向于将诸文明理解为历史&有机体&式的存在,并偏于文化主义的描述,而布罗代尔等更突出文明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经济的总体性存在。在这一点上,亨廷顿采纳的主要是汤因比式的文化主义文明观。
  1960年代出现这种新的史学并非偶然。那是欧洲殖民体系瓦解,第三世界崛起、非西方国家成为主权国家、&黑人也是人&的解放时代。尽管这仍是一种&西方文明&内部的史学变革,但通过&复数的文明&这一范畴,非西方国家与文明得以确立其主体地位。但是,在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延续和冷战结构支配下,诸种非西方文明主体很难逾越民族国家主义与现代中心主义,并将自身的合法性建立在对资本主义/西方主义批判的基础上。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冷战的终结,使得这种文明史叙述丧失了批判的核心支点。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丧失了文明史研究曾有的批判性,而成为对历史危机的一种表述形态。他一方面立足美国利益将&国家&视为&文明&的真正代理人,同时,则使&文明&变成了一种非历史的范畴。&文明冲突论&不仅无法应对冷战后民族主义、文化复古主义和不同形式的原教旨主义及宗教力量的兴起,它自身就是这种现代性危机的具体表征。
  对文明范畴与文明史研究的知识谱系考察,可以为从文明论视野展开中国研究提供更可靠的批判支点。复数的&文明&观的出现与1960年代以来的文明史研究实践,都瞩目于破除西方中心主义而从真正&多元&的意义上理解人类历史,但悖谬的是,&反西方中心主义&常常是西方学者与西方学术内部的一种研究和论述。因此,21世纪中国学者提出&从中国的视野&或&以中国为本位&42去描述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变迁,无论如何评价都不为过。而复数的&文明&观,则提供了真正&多元世界&的批判性视野。
  在现代中国的语境中,&文明&这一范畴常被视为一种普遍性的价值范畴,而&文化&一词则与民族特性的描述相关。自五四时期开始,&文化&就一直是知识界探讨中国特性的关键词,即便在关于东西方文明的大论争中,人们使用的也主要是&文化&而非&文明&一词。这种思维方式一直延续到1980年代的&新启蒙&思潮中。在如何使用&文明&与&文化&这两个基本范畴的方式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种普遍主义的现代化意识形态,其中&中国&与&西方&、&古&与&今&、&传统&与&现代&是一种不言自明的同构关系。这也意味着有关&文明&的理解始终是在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二元对立框架内展开的。21世纪中国知识界的&文明论&,在将&中国&视为一个&文明体&时,已经提出了一种区别于这一二元框架的不同理解,包含了在多个文明的世界图景中理解中国这一特殊文明的复数文明观。但由于对&文明&这一核心范畴的界定和阐释不清,文明论述中&国家&、&文明体&、&世界&这三者的关系往往是含糊的。引入并明确复数的&文明&论有助于说明三个重要关系维度:
  其一是可以同时破除特殊性的&国家主义&与普遍性的帝国/世界主义。作为&没有明晰边界的社会现象&,诸文明体之间存在着&国际间&的流动性。这使得人们有可能在民族主义与普遍主义这两端之外,来观察特定区域群体之间的交流融合形态。&中华文明&论述若能超越&中国主义&及其变形的&大中华主义&,而关注作为&世界经济体&/&文明体&的中国在复杂地缘格局中的交往形态,显然更有助于批判性地理解中国的主体性。其二是可以同时超越复古主义与现代中心主义。&文明&论所强调的&历史连续性&,可以帮助人们理解长时段视野中的历史关系。但是这种连续关系既是实践性的,也是&解释性&的,所以布罗代尔将&文明史&称为&用过去解释现在&、&用现在解释过去&这两个双向过程43。这使我们可以从现代中心主义的世界(观)中解放出来,看到前现代的社会与历史,但又并非坠入复古主义,而能够在一种整合性视野中,理解中华文明体的全部历史生存。其三是&文明&这一边界模糊的体系性存在同时也是总体性的。这种&总体性&不同于&整体&,后者是现代国族主义构造的&社会&、&文化&、&民族&这样的整一性存在,而&文明&却是互相关联而又并非整一的总体性构成体。布罗代尔对之做了非统合性的分层,如物质文明、经济、资本主义44,莫斯则区分了技艺、社会生活团体、制度等可传播性的&文明现象&与缺少传播性的&社会现象&45,王铭铭进一步将其概括为三个层次:宏观方面,可以理解&各种大的文明板块互动的复杂局面&;中观方面,可以&在区域的范围里研究文明互动方式&,微观方面,则可以理解&&生活世界&中的跨文明关系&46。这使得人们可以在多重交互的关系中来理解中国内部与外部不同社会体系的交流融合,而又不凝固于某种边界。
  在这种复数&文明&论的前提下重新思考中国,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批判性思路。传统中国作为区域性国家形态(帝国)、市场形态(经济)以及独特的世界观体系(文化),不仅可以成为今天重新阐释中国的&活的传统&,也是跳出&现代&之外来思考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这并不是指&回到中华帝国&,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批判性思想资源吸纳进来,重新构建中国在全球格局中的主体性位置。缺少这样的批判性文明史视野,不仅世界史是不可能的,而且要从民族主义(及其变形&中华中心主义&)的羁绊中摆脱出来,从世界史高度理解21世纪中国的意义,也是不可能的。
  2013年初稿,2017年改定
  本文原载于《文艺理论与批评》2017年第5期
  注释:  
  [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第5、21页,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9年。
  [2]【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第24页。
  [3]【英】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张莉、刘曲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
  [4]张维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5]汪晖:《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外二篇)》,第147页,三联书店,2014年。
  [6]甘阳:《从&民族-国家&走向&文明-国家&》,《21世纪经济报道》日。
  [7] 甘阳:《&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缘起》,《通三统》,第1页,三联书店,2007年。
  [8]甘阳:《三种传统的融会与中华文明复兴》,《21世纪经济报道》日。
  [9] 甘阳;《通三统》,第23-38页。
  [10]相关论述参见甘阳:《政治哲人施特劳斯&&古典保守主义政治哲学的复兴》(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文明&国家&大学》(三联书店,2012年),他主编的&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丛书和&经典通识讲稿&,以及刘小枫主编的&西方传统:经典与阐释&丛书等。
  [11]甘阳:《社会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关于中国的软实力》,《21世纪经济报道》日。
  [12]有关&中国文化论坛&的简介和活动情况,见&经典通识讲稿&(甘阳主编,三联书店出版)诸书附录。
  [13] 相关论述参见贺桂梅:《&文化自觉&与知识界的&中国&叙述》,收入《思想中国:批判的当代视野》,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
  [14]潘维主编:《中国模式:解读人民共和国的60年》,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潘维、玛雅主编:《人民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三联书店,2010年。
  [15] 吴志攀在为潘维主编的《中国模式:解读人民共和国的60年》所写序言&旧邦新命&中,提出了&中国学派&这一说法(第3页)。
  [16]相关描述参见贺桂梅:《传统文化热:&国家&与&文明&的交互塑造》,《社会科学报》日。
  [17]【法】马塞尔&莫斯、爱弥尔&涂尔干、亨利&于贝尔:《论技术、技艺与文明》,蒙养山人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年。
  [18]汪晖:《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外二篇)》,第149页。
  [19]参见【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睿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0]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版),第3-4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21]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第185页,刘豪兴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22]王铭铭:《&中间圈&&&费孝通、民族的人类学研究与文明史》,收入《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第61页,三联书店,2007年。
  [23]王铭铭:《超社会体系&&文明与中国》,第321、319页。
  [24]王铭铭:《超社会体系&&文明与中国》,第127页。
  [25]汪晖:《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外二篇)》,第149-150页。
  [26]汪晖:《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外二篇)》,第72-96页。
  [27]汪晖:《亚洲视野:中国历史的叙述》,第82页,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
  [28]【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传统的发明》,第2-4页,顾杭、庞冠群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
  [29]李零:《我们的经典》,三联书店,2014年;《我们的中国》,三联书店,2016年。
  [30]甘阳:《政治哲人施特劳斯:古典保守主义政治哲学的复兴》,第2页。
  [31]王铭铭:《超越&新战国&:吴文藻、费孝通的中华民族理论》,第8页,三联书店,2012年。
  [32]王铭铭:《经验与心态:历史、世界想象与社会》,第157、16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3]汪晖:《亚洲视野:中国历史的叙述》,第69页。
  [34]【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27页,肖昶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5]王铭铭:《人类学讲义稿》,第318页。
  [36]【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26页。
  [37]王铭铭:《超社会体系:文明与中国》,第3-70页。
  [38]【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第四版),施诚、赵婧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
  [39]【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七版),吴象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0]【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初版于1964年),张广勇、张宇宏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
  [41]近年也有西方学者对布罗代尔的文明史研究提出批评,认为其未能从根本上超越&西欧中心主义范式&(参见【英】杰克&古迪:《偷窃历史》(2009),张正萍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
  [42] 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第1页,九州出版社,2009年。
  [43]【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论历史》,罗北成、周立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44]【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顾良、施康强译,三联书店,2002年。
  [45]【法】马塞尔&莫斯、爱弥尔&涂尔干、亨利&于贝尔:《论技术、技艺与文明》,蒙养山人译。
  [46]王铭铭:《超社会体系:文明与中国》,第418-426页。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晨钟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wyzxwk0856)
电话:(乌有之乡站长范景刚)
&乌有之乡.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 /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打朝鲜朝鲜打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