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网上工作的工作

当前位置:&&&&&&&&&
中国,到底有没有能干一辈子的工作
来源:深窗综合&|& 14:29&编辑:谢荣泼
2005年,我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月收入1500元。当时我住在北京城北天通苑小区,那时候身边有结了婚的同事,在小区内租了个小一室一厅,价格800元。800元是我工资的一半,我负担不起,我住的是合租房,价格400元每月。我当时在想,等我工资到了3000的时候,我一定要租个800元的房子。
2006年年底,我的工资达到了3000元。等我想去租房子的时候,一室一厅的价格,已经涨到了大约1300元。我考虑了下,占工资比重太高,踌躇了半晌,最终作罢,继续住我的合租房。此时合租房的价格,已经涨到了700元。
2005年我回老家,老家县城的房价,大约是1500每平;同村在外打工的发小说,在浙江上班,一个月接近2000元,2个月可以攒出一平米的房价,4年后回家买房。4年后,当他们回家买房的时候,房价是3000多元每平。
各位看客不要觉得我这是个人回忆录哦,下边马上要深刻了。
说说2009年以后的事情吧,2010年的时候,我的工资到了7000多,我满怀希望但是谨慎乐观地冲去租房的时候,北京沿线一室一厅的价格,已经到了3000元。
我发现我身边的人特别容易换工作,大家都想通过换工作跑赢CPI;结果最后发现,根本跑不赢。我在加州的那个大学同学,从2008年大学毕业到现在,没有换过工作。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租的公寓,还是当初的价格,一千多美金,麦当劳,还是十几美金吃个饱。我和我老婆每月加起来一万多美金,我活得很好。
我算了下,我和我女朋友,在2010年的时候,工资加起来也是一万多人民币,我们却很恐慌。
前几年有篇,说欧洲国家,有很多人一份工作就做了一辈子。这份工作可不是大公司高管哦,而是酒店服务员、厨师等最基层的职业。究其原因,其实还是心态放松,物价不涨,工资微涨,一切都是在控制范围内,活得很&&&&淡定。
好吧,我这么说,不是要把我们这一代80后90后随风飘荡的个性,成因责任推给政府。我只是想说,&&,嗨,你懂得。
说说我接触过的企业吧。我一个做广告公司的朋友,09年我认识他的时候,他给下边的策划人员的工资是4500左右,2013年的时候,他给到了8000多。可还是留不住人,为什么,那些员工,都差不多30了,要买房要生孩子,你给8000,让人活吗?可纵向比较, 工资已经翻了一番。
刚毕业的时候我去广东出差,和企业的人聊,那是2005年的光景,北京的煎饼还是一块五一个,广东的白切鸡还是十几块钱半只。那时候广东一线工人工资是一千多,2011年用工荒,听说工资涨到了2500以上,还是招不到人。人都去哪儿了呢? 回老家问同村的发小,说是2000多在沿海城市打工,钱都不够花。我不想发出钱都去哪儿了这样的疑问,只能目视远方,学学古人哀民生之多艰,顺便哀下自己。
这次格兰仕事件,有人说是罢工,我了解到的真相是普通治安事件被放大。但也折射出80、90后这代人的一个问题,工资永远跑不赢CPI的沉重压力,年轻人永远想通过换工作、发泄压力,企图换得超高的回报,放弃了应有的沉淀过程。如果社会的经济链条还是这么无序,各种房地产财团、期货资金还是这样疯狂压榨普通民众,疯狂蚕食制造业呕心沥血剩下的一点利润。那么,年轻人不断换工作、不工作、工人罢工的事件永远不会停止。今天是格兰仕,明天就会是其它企业。佛祖说,一人犯错,就是众生在犯错。上帝说,对其他人的灾难置之不理,是最大的灾难。所以大家一起想想吧,为什么年轻人这么浮躁,是大家觉得换工作、跳槽、搬家、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好玩吗?大家是在刷存在感吗?大家非要玩&在路上&的吗?
根本不是,是年轻人受不了来自失衡无序的物价房价暴涨压力,妄图通过投机行为,获得超出自己能力范畴的超额回报,以对抗已经疯了的物价房价。我在2011年幡然醒悟,一直换工作,到了40多岁,能通过换工作,实现几万的月薪吗?到时候老了,又没有在某个企业某个行业的积累,打开自己的履历,全部是某个企业半年某个行业一年这样的经历,怎么办?所以我从那时候开始沉下心来沉淀,其它的先别管了。
最后再说一个故事,某年杭州参加一个会议,一个老板在台上说:去年我代理了一个家电品牌,累死累活带着工人搞促销、安装、售后,一年瘦了十几斤,到年底一算,不亏不赚。然后我在西湖边买了个别墅,管都没管,年底卖掉,赚了400万。
台下先是哄笑,继而无数人咂嘴。这是个冷笑话,但道出了这个时代的五味陈杂。
的相关阅读:
深窗公众平台推荐到广播
5604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千夫影子)
(学海无涯)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工作可以全国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