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下属单位排名这一年:只有合作伙伴,没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论坛文章排行
博客文章排行中航工业:“十二五”打一场航空发动机翻身仗_军事频道_新华网
中航工业:“十二五”打一场航空发动机翻身仗
日 08:27:41
中国青年报
【字号 】【】【】【】
资料图片:日,国产C919大型客机展示样机在珠海航展展馆首次揭开神秘“面纱”。展示样机包括驾驶舱和客舱前半段,前两排是头等舱,后边是经济舱。样机尺寸与真实飞机的比例为1:1,全长17米,高度5.6米,宽度为3.96米。 新华社记者 张毅 摄
今天,新中国航空工业创立迎来60周年纪念日。最近一段时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中航工业”)的几次大手笔让世界瞩目。
3月1日,中航工业对外宣布,中航工业通用飞机有限公司已经与美国西锐飞机工业公司股东签订协议,以公司合并的形式,收购美国西锐公司100%的股权。这是中国航空工业首次并购欧美发达国家飞机整机制造企业,标志着中国航空制造体系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
德国时间2月23日,中航工业旗下的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公司完成了收购德国洪堡公司20%的股权交割,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
美国芝加哥时间1月21日,中航工业与通用电气(GE)公司旗下的航空集团宣布签署协议,组建新的合资公司,面向全球商用航空市场,为新型飞机平台开发并推广综合、开放式结构的航空电子系统。
之前,中航工业西飞公司收购奥地利飞机配件公司,这是亚洲航空制造业首次并购欧美航空制造企业。
“只有合作伙伴,没有竞争对手”,这是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经常强调的一句话。“航空工业是一个大市场,不分区域,竞争与合作密不可分。”他透露,中航工业目前正在全面推进海外合作、并购,与世界一流的研发团队共同开发设计新产品。
在中航工业走过60年之际,集团公司提出了加快航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支撑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的目标,具体包括组建若干飞机、发动机、机载专业化能力中心,打造高效的设计、制造和服务一体化组织;依托新项目组建若干新机试制快速反应中心,提升市场响应能力;继续推进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开展科研合作。
“曾经是望尘莫及,后来是望其项背,希望有一天我们制造的飞机能够与波音、空客并驾齐驱,直至遥遥领先。”这是航空人总结出来的奋斗目标。他们提出:到2021年,当航空工业创立70周年时,要把航空工业从先导产业变成支柱产业,要让中国成为世界航空强国。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其设计制造的复杂性代表了人类工程技术的最高智慧。目前,世界上只有美、俄、英、法四国能够全型谱自主研发先进航空发动机,航空动力技术是大国强国对其盟友也要严密封锁的核心技术领域。
“航空发动机非常复杂,最难的是整体集成试验,需要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林左鸣说,“十二五”期间,中航工业打算自主投入100亿元,争取各方支持,推进航空发动机型谱化、系列化发展,决心打一场发动机翻身仗。
要打赢这场翻身仗,让中国制造的飞机与波音、空客在蓝天上并驾齐驱,离不开一群有共同信念、共同理想的人。日,中航工业启动全球招聘高管活动。全球高管招聘工作历时5个多月,吸引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人报名。经过报名、笔试、评估、面试、考察等阶段层层选拔,6位应聘者受聘加盟中航工业,担任高管,平均年龄42岁,最年轻的37岁。
) 【字号 】【】【】
请点击进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请加微信号:xiangmu114
> 内容林左鸣 中航工业这一年(3) 全球品牌网 & 请加微信号:xiangmu114,有惊喜!  对于此次合作的股权安排,为何中航工业与GE各持有50%的股份?林左鸣告诉《英才》记者,这种股权安排,在国际航空界有很多成功的案例,而G E与S N E C M A公司合作的CFM国际发动机公司便是成功的典范之一。  1969年,法国政府为了发展自己的航空产业,针对国际民用航空市场形势提出了研究10t推力级涡扇发动机的课题。当时,法国首先找到了美国的普惠公司,因为当时普惠发动机市场占有量大,效益好,但是遭到了普惠公司的拒绝。后来又找到英国的罗罗公司,但也遭到拒绝。最后法国找到了美国的G E公司,当时GE航空发动机市场几乎被普惠抢光,GE提出以B-1飞机的F101军用涡扇发动机的核心机为基础,双方共同开发满足上世纪80年代飞机低油耗、低噪声、低污染要求的发动机。但是遭到美国国防部的坚决反对,而后经过法国政府对美国政府的游说,美国觉得应该跟法国进行战略上的合作,最终同意了这项合作。  1971年,法国SMA公司(后与国防电子企业Sagem公司合并为赛峰Safran公司)与美国GE公司成为,以各50%的比例成立CFM国际发动机公司。后来,CFM迅速发展,一直在刷新着销售纪录。  也正是因为这段合作,让GE更加坚定了合作发展航空产业之路,也成为航空产业发展的一个可以复制的成功案例。  虽然各占50%比例的股权安排有合作成功的范例,但是究竟这50%的内涵是什么?各自出资如何构成?如何界定?又成为中的“利益”焦点。  张新国说:“首先进行的是双方的能力评估;其次双方设定合作的形式是开放式的,钱、技术、资源都要对对方开放;第三,对设备选择开放的态度,以保证达到集成系统的最优;第四,也是最难的,就是对核心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往往无形资产的评估是最难的,比如我们之间在做尽职调查的时候,要用联合的大目标来缓和之间可能的冲突,因为如果不联合,我们各自都显得单薄,只有联合才能共同发展。”  除此次合作本身具有重大的意义之外,负责谈判的张新国告诉《英才》记者:“伊梅尔特跟林总谈的时候就讲,要再造一个GE与SNECMA的奇迹,而且是一个中国模型。但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美国和法国虽然理念不尽相同,同样都是资本主义强国,而我们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实际出发,我们与GE并不是一个梯队的,那么支撑GE与我们之间合作的战略和理论思想究竟是什么?”  在与GE的交往中,张新国不断了解伊梅尔特的思想,《商业评论》一篇伊梅尔特的文章让他很受启发:“在文章中,伊梅尔特提到断裂式创新,并提到两个新观点:第一,发展中国家不一定要走发达国家的老路,可以跳跃式发展,比如的迅速发展;第二,为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也可以卖给发达国家。比如,GE为中国设计了便携式B超,为乡村医生服务,价格也很便宜。虽然这个东西完全是为中国市场而开发的,但这个产品美国的私人诊所也都喜欢购买这种设备。”  伊梅尔特的“断裂式创新理论”解答了张新国的疑惑,而如果未来中航工业与GE再创如CFM一样辉煌的业绩的时候,伊梅尔特的断裂式创新或许真的值得更多的思考。  李方勇认为合作的背后根本还是利益。“GE的这次合作还是以C919配套这种角度提出来的,有一个C919市场的诱惑和未来发展空间的诱惑,不光是G E,还有一系列的设备领域的动作,它的前提动因都是因为C919,中国商飞提出不合资、不搞工业合作,直接把你的东西卖给我,我不要。有这么一个压力在这里,他们还来,这说明他感觉中国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很大,不能失去这个位置,这都是战略考虑。”李方勇正在主持的欧洲直升机与中航直升机的合作,虽然国内市场并不大,但是他告诉《英才》记者,其动因都是因为未来中国的航空市场。  对于林左鸣来说,GE是一家很有诚意的合作伙伴,而且中航工业“只有合作伙伴,没有”的理念已经同GE、霍尼韦尔、UTC、赛峰、古德里奇等众多世界知名公司达成共识,未来要做的就是,使产业成为继、空客之后的第三极。  空城计 整合大戏  从操作来说,中航与兵装这两家大型央企之间的合作中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并购案例。  如果说与GE等跨国公司的合作是在推进中航工业进军,那么中航工业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旗下的联合重组汽车产业,则是林左鸣在重组沈阳黎明10年之后,再唱资本“空城计”,以退为进,上演的一出产业整合大戏,而用林左鸣的话来说,这次真的是“四渡赤水”。  采访中,林左鸣向《英才》记者否认了网上传说的在10月与中国兵装徐斌“煮茶定乾坤”一事,他坦言:“茶确实喝了,但是不止这一次。”  其实,中航汽车最初的合作伙伴找到的是公司,但是由于“整个谈判最后一分钟,被东风委员会否决”,而扫兴收场。后来,林左鸣在一航、二航整合之后,又首先找到东风汽车总经理徐平,但最终还是未能谈成。虽然一切是秘密进行,但是得到“谈判破裂”风声的零部件供应商、商以及银行纷纷中断了与中航汽车的合作,而这使得中航汽车顿时陷入了困境。  干汽车和干航空太接近了,很多技术与飞机有相通之处,但是由于中航工业过去没有把汽车做成‘列强’,所以战略转型势在必行。与东风没能合作成功,这让中航工业陷入了巨大的危机。销售不销、配件不供、银行不贷,而且开始讨债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航工业就不得不唱空城计,高调宣布一定要搞汽车,必须搞上去。这一来便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很多业内人士疑问重重:“搞汽车,中航汽车根本没有优势,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格局之下,有可能杀出一条血路吗?”而且,对于林左鸣的做法,也有看法:“你航空工业不是要发展主业,为什么又要搞汽车?”甚至在与兵装重组之后,有记者质问李方勇,“你们不是要大力发展汽车吗?怎么又不干了?这不是让我们报道假新闻吗?”对此李方勇也很无奈,“其实我们还有汽车资产,只不过是做了股东。”  解释归解释,但是林左鸣认为:“你要允许企业家四渡赤水,你要允许我走弓背。如果我当时宣布汽车不干了,我几万人的队伍,这么多的资产就全垮了,而且整个汽车板块并不是全不行,是整车不行,但是我发动机搞的很好。当时,准备跟我们搞一个变速箱的合资企业,这是国外第一次在变速箱方面跟合作。如果我不高调提出要继续干,人家不会跟我签这个协议的。”  而这一出空城计,为中航汽车的稳步撤退提供了宝贵时间。  当中航工业摆出要拼死发展汽车的架势之后,为了使得资金链不断,集团为中航汽车进行了贷款担保,同时出台一系列措施,借启动内需之机,推出凡中航工业职工买自己生产的汽车,一律给予15%降价优惠的政策。这些组合拳,使得中航汽车下面两家整车厂,一家发动机厂,全部完成2009年下达的计划指标,而且大幅扭亏。  在中航工业高调宣布大力发展汽车,同时整顿绩的同时,林左鸣已经与徐斌不止一次喝茶密谈了。而其后,两方面组织团队,密集接触。中航怎么退出,兵装如何接手,股权比例如何安排,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按照市场机制稳步推进,并没有依靠政府的力量主导或者斡旋。查看
所有文章相关文章·&·&·&·&·&·&·&·&·&·&·&·&
本站微信号:创业加盟项目大全
关注创业,关注项目,每日精选各领域有趣文章。(微信扫描如上二维码,或者直接添加微信号:xiangmu114)
加入全球品牌网项目库
&|&&|&&|&&|&&|&&|&&|&&|&&|&&|&&|&&|&&|&&|&&|&&|&&|&&|&&|&&|&&|&&|&&|&&|&&|&&|&&|&&|&&|&&|&
&|&&|&&|&&|&&|&&|&&|&&|&&|&&|&&|&&|&&|&&|&&|&&|&&|&&|&&|&&|&&|&&|&&|&&|&&|&&|&&|&&|&&|&&|&&|&&|&&|&&|&
&|&&|&&|&&|&&|&&|&&|&
&|&&|&&|&&|&&|&&|&&|&&|&&|&&|&&|&&|&&|&&|&&|&&|&&|&&|&&|&&|&&|&&|&&|&&|&&|&&|&&|&&|&&|&&|&&|&&|&&|&
&|&&|&&|&&|&&|&&|&&|&&|&&|&&|&&|&
&|&&|&&|&&|&&|&&|&&|&&|&&|&&|&&|&&|&&|&&|&
&|&&|&&|&&|&&|&&|&&|&&|&&|&&|&&|&
&|&&|&&|&&|&&|&&|&&|&
&|&&|&&|&&|&
&|&&|&&|&&|&&|&&|&
&|&&|&&|&&|&&|&&|&&|&&|&&|&&|&&|&&|&&|&&|&&|&&|&&|&&|&&|&
&|&&|&&|&&|&&|&&|&&|&&|&&|&&|&&|&&|&&|&&|&&|&&|&&|&&|&&|&&|&&|&&|&&|&&|&&|&&|&&|&&|&&|&&|&&|&
微信扫描二维码,或直接加微信号:xiangmu114中航工业高管首次参加欧洲航空节活动(组图)_新闻中心_新浪网
中航工业高管首次参加欧洲航空节活动(组图)
  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在欧洲第六届欧洲航空节上作大会报告(魏金钟摄)
  环球网航空消息:3月30日至4月1日,欧洲航空界盛会&&第六届欧洲航空节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副总经理张新国出席大会,应大会组委会邀请,林左鸣总经理作了题为&中国民用航空工业的机遇和研发战略&的大会报告。这是中航工业高管首次参加欧洲航空节活动,也是历届中国航空工业界参加该活动的最高级别代表团。本届航空节的主题是&全球环境下可持续发展航空的创新(Innovation for a sustainable aviation in a global environment)&。
  林左鸣总经理在报告中分析了中国民用航空工业的发展形势,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航空运输和民用客机带来了旺盛的市场需求,低空开放和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将促进通用航空的快速发展,中国民用航空的本土化为航空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提出了中航工业未来民用飞机业务的发展思路,在大型客机方面做好中国商飞、波音和空客等公司的供应商,发展经济、安全、环保、高效的新一代民机技术,大力发展支线飞机、直升机、通用飞机,为用户提供技术先进、性能好、适应性强的系列飞机,满足不同使用环境和不同消费档次的需求。
  林左鸣表示,作为民用航空产品的提供商,中航工业将积极打造绿色航空,不断提高民用飞机的环保性,降低飞机噪声,减少油耗和污染物排放,发展高效、环保的新型航空产品。为此,需要在一些技术领域持续不断地开展新技术的研究,如气动技术领域、结构技术领域、航空动力领域、机载系统领域、航空材料领域和制造领域等。为达到上述目标,中航工业将继续增加科研投入,继续扩大国际合作,建立开放的航空科研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林左鸣总经理表示,中航工业将秉承&只有合作伙伴,没有竞争对手&的理念,将以积极的姿态开展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建立互利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最后,林左鸣总经理表示,中航工业在航空技术领域中的努力和进步不但将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将为世界航空技术的进步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会见欧盟科研和创新总署副署长一行(魏金钟摄)
  航空节期间,林左鸣总经理还会见了欧盟科研和创新总署副署长,双方通报了目前中航工业与欧盟在欧盟七框架下开展的技术合作的进展情况,讨论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扩大合作领域,共同应对未来航空领域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双方应加强技术和商业合作,共同抓住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机遇,欧盟将促进欧洲科研机构和工业界与中航工业开展合作。此外,中航工业副总经理、中国航空研究院院长张新国、副院长华俊在分会上作了&中国航空科研与国际合作&的报告。
  欧洲航空节是欧洲航空界的盛会,来自欧洲和全球航空运输界、工业界和科研机构的政府官员、工业界高管以及专家学者们共同研讨航空发展热点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加深相互了解。欧洲航空节每2-3年举行一次,本届是第六届,为期3天,也是参加人数最多的一届,共160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前五届活动分别在布鲁塞尔(1991年)、那不勒斯(1993年)、图卢兹(1997年)、汉堡(2001年)和维也纳(2006年)举行。
  航空节期间还举行了一系列活动,包括新产品新技术展览、参观航空航天博物馆、参观空客等公司、学生参加的年轻科学家竞赛等。本届航空节的最重要的事件是发布欧洲航空发展白皮书,即欧洲航空2050年愿景规划。这是继10年前欧盟发布2020年航空愿景规划以来,又一次重大愿景发布活动,该愿景提出了欧洲在未来几十年在航空领域的科技创新方向。
  波音公司首席技术官、空客负责工程执行副总裁、俄罗斯国际超级喷气客机公司CEO、庞巴迪公司副总裁也作了大会报告。大会报告分别从可持续发展的空中交通、全球前景的演讲、把握航空发展的未来、空管的未来等为主题,各抒己见,畅谈了航空未来发展前景和需要全球航空界共同合作应对的挑战。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航工业下属单位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