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和招工难又在节后一起来看流星雨动画版,是怪圈还是机遇

招工难用工荒的法眼思维
来源:中国法院网
作者:詹菊生
  春节过后,广大农民工纷纷外出找工作,许多企业也敞开大门或分兵下农村招募农民工,这似乎成了周而复始的节后规律。然而,从主流媒体到一些用工企业又都也重复传递出“招工难”、“用工荒”这一并不新鲜的信息。社会在发展进步,经济环境冲破金融危机后在发展复苏,各类企业和多种经济成分也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机遇,农民走出家园、打工赚钱、提升生活质量的人数和欲望并非骤减,“招工难”、“用工荒”居然仍不绝于耳,介中之问当引起人们深度思考。
  两年前颁布的劳动合同法第四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这一规定不仅仅是对劳动者的权利、义务的法律保障,而且明确了劳动者一旦与用工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就具有企业的主人身份,可以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确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实践中,劳动者的用人单位主人身份往往难以实现。
  观念更新是解决“招工难”、“用工荒”的钥匙。经济社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用人单位和多种经济成分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展,其经营管理模式各有特点各具千秋。然而,现代许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农民工的廉价奉献和辛勤付出。在经济发展发生转变的过程中,用人单位的管理者、既得利益者与劳动者之间,要更新管理观念,拆除“老板”与“伙计”的隔离墙,平衡企业发展与劳动者的利益关系,摆在管理者与劳动者的位置,给力劳动者的尊严。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身份关系确立后,不仅要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而且必须保障劳动者充分享有平等协商确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的权利。用人单位一旦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就应当从长计议,与劳动者建立起企业发展壮大休戚攸关的利益整体关系,激发劳动者自觉自愿地以主人身份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在经济社会有序发展、劳动环境不断优化、就业吸引力竞争渐强、劳动者择业机会不断增多的今天,用人单位的管理者不依劳动合同法管人用人,还是沉迷于“老板管伙计”的陈腐管理模式之中,必然是招不来人,也留不住人。
  用人单位观念要适应现代农民工。大家知道,改革开放之初的头几拨打工族,大多是农闲或富余农民进城靠卖苦力赚点零花钱添补家用,他们朴实单纯,欲望也并不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思维观念的转变,到城市发展、去城市生活、做城市居民成为许多新一代农民的理想,可谓是90后更胜于80后。特别是那些进城打工的90后们,都是有知识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有个性有视野的“现代派”农民工,打工赚钱并非他们唯一的渴望。8小时工作制按时领取工资的上班族、法定假日带薪休假、城市人的生活休闲方式、现代人所拥有的生活乐趣、与城里人平等相融的人格身份,都可能是新一代农民工进城择业的念想和追求,也可能是“现代派”农民工进城选择用人单位的自定必选条件。他们不但想知其情,而且更想遂其之愿。因此,用人单位在招工、用工、管理农民工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更新管理理念,适应如今农民工的新观念,既要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也要考虑和逐步满足越来越多的“现代派”农民工的劳动生活需求,以法制化、理性化、人性化、家园化的用人观念尊重劳动者,与劳动者一起分享发展成果,让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里有钱在赚着,安心地工作着,快乐地、有规律地、有尊严地生活着,同时又能不断拓宽视野,提高技能,增长知识,充实自我。这些,不但是劳动合同赋予劳动者的权利,更是国家法律制度赋予劳动者的权利。
  “招工难”、“用工荒”,不是劳动力奇缺,不是农民工不愿进城务工,而是有些用人单位管理理念滞后,用人观念陈腐。广大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主人的观念在一些用人单位还没有真正树立,将农民工作为用人单位自身发展的“廉价劳动力”的思想还根深蒂固。此禁锢不破解,“招工难”、“用工荒”仍会长缠不休。同时,劳动合同法的执行力和监督环节,目前还不太尽人意,多少也留下了产生“招工难”、“用工荒”局面的空间。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这是形成劳动关系的法定原则。实践中,往往是这一法定原则在相对处于弱势的劳动者身上,在用人单位提供的格式合同面前,有些还没能真正体现出“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以致许多农民工们吃过一堑,也必然就长了一智。可见,“招工难”、“用工荒”,不能只怪农民工挑剔,一些用人单位也该检讨反思。
责任编辑:黎虹
相关新闻: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金融活经济活 金融稳经济稳
做好金融工作 维护金融安全
& & ...&&nbsp位置提示:>>>>>>
就业难与用工荒长期并存 各地“拴心留人”破解招工难
河北新闻网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张昭
春节刚过,浙江诸暨市大唐劳动力市场已经人潮涌动,当地的个私企业主纷纷拿着牌子前来招工。但回家过年的外来务工者却并不急着返工。 骆善新摄
浙江义乌迎来用工高峰。 记者李震宇报道组虞伟义摄
核心提示:春节过后,浙江,江苏、北京、安徽、山东、吉林、河北等地节后相继出现结构性“用工难”。一方面,很多人节后返回城市,重新求职,很多90后也不断加入“求职”大军。一方面,很多中小企业乃至个体雇主却招不到合适的职工或雇员。“用工难”在最近几年已成春节后很多企业面临共同难题。种种迹象表明,“招工难”在最近几年已成节后很多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结构性“用工难”已从沿海蔓延至内地,并正从年初“季节难”演变成“全年难”。,“十二五”期间就业问题将依旧突出,用工结构性短缺问题依然明显,而企业完成转型升级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就业难”和“用工荒”将长期并存,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须为农民工搭建“拴心留人”机制,才能走出“用工荒”怪圈。
农民工群体现旅游式打工现象短工化渐成新趋势
据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一个课题组近期发布的调查研究报告,66%的农民工更换过工作,25%的人在近7个月内更换了工作,50%的人在近1.8年内更换了工作;农民工平均每份工作的持续时间为2年,两份工作的时间间隔约为半年多。调查还发现,“短工化”趋势逐年递增。报告显示,2004年开始上份工作的农民工,工作平均持续时间大约为4.3年。而2008年开始上份工作的农民工,工作时间只持续了2.2年,缩短了近一半。
用工“荒”根源于劳资关系失衡
近年来,为什么有不少企业老板每年都在喊招工难、用工难呢?分析其原因,由于随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农民工认为老板开出的工资已不能足他们的生活需求,达不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有甚者部分老板克扣员工加班加点工资,或一个人干几个人活造成一个萝卜几个坑,这种劳资关系失衡严重影响了职工积极性,是产生用工“荒”的最直接原因。
浙企破解“招工难”的新法宝提升“劳动愉悦度” 三问用工难
在嘉兴海宁、杭州余杭等地,一些中小企业开始将工资结构从过去单纯的“基本+计件”进行细分,新增了工龄工资、技能工资等项目,对老员工、有技能评级的员工在绩效工资基础上再进行奖励,达到了“开心留人”的效果。如位于余杭的奥坦斯布艺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蒋赟说,公司800多名员工,目前实行工龄工资,多一年工龄工资可以多100多元钱,结果许多老员工节后都按时返厂了。
浙江:破解唯有转型升级
遭遇“用工难”的企业主看得很明白:不转型升级就无法提升企业的利润,就无法支撑日渐上涨的劳动力成本;越是无法改善工资待遇,就会遭遇更加严峻的“用工难”。恶性循环之下,企业只有死路一条。 一些企业已行动起来,以转型升级破解“用工难”。众泰汽车下沙基地常务副总经理孙玮表示,众泰汽车今年将向市场推出Z300新款汽油小轿车,如果全年销量能达到3万辆,全体员工的收入将翻番。
闽南中小企业用工:工资福利大幅提高
正月十五过后,又到了外来务工人员陆续返回企业上班的时候。福建泉州、晋江、石狮等地是沿海重点用工地区,记者连日来在此采访了解到,大多数企业都大幅提高了员工的工资水平、福利待遇。
重庆:IT企业招用工七项指标将考核根除企业用工难
近日,《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重点企业社会责任考核评估办法(试行)》(下文简称办法)出台,对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重点企业的招用工等7个方面做了量化的考核要求,对考核达不到要求的企业,政府将建议品牌商减少对该企业的下单量。
为了解决企业用工难,政府加大了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协调保障服务力度,并按照企业用工计划协助企业组织招聘。“但由于招工标准不规范,政府帮企业组织来的员工,企业可能只会招少部分,使得大量劳动力资源闲置或者流失。”他说,“该办法的制定只要围绕员工权益保障,使得员工‘想进来、留得下’,同时将会促进建立良好有序的招工、用工环境,推动企业劳动用工良性循环,从源头上解决用工难。”
深圳:节后用工难缺口达20万业内建议提高薪酬
在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返乡创业、就地就业成为大趋势,中西部地区接纳劳动力的能力越来越强,甚至像河南、重庆等地还出现了省内转移劳动力超过了输出劳动力的情况。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用工形式更加严峻。那么深圳如何解决用工缺口?
记者采访了大成食品大连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怀。这位日本籍的总经理告诉记者,他现在投入精力最多的就是在招工上,那么如何解决招工难呢,参考日本工厂的管理经验,李文怀给出的答案是:招人不如留人。
合肥:出台三举措破解小微企业“用工难”
为切实做好小微企业用工保障,合肥市出台的举措首先将鼓励引进技术性工人,对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民办职业中介机构,介绍技能型人才和职业院校、技工院校、高校毕业生到本市小微企业就业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经审核确认后,由同级财政按每人300元的标准给予职业介绍补贴。
##rep-end##贵州省节后招工新变化:当“就业难”再遇“用工荒”,用工荒和就业难现象 - 要时尚资讯网
要时尚资讯网
&&&&&& & 正文 &
贵州省节后招工新变化:当“就业难”再遇“用工荒”
时间: 04:12
点击:3471次
来自:网络原创
作者:中工网
导读: 当“就业难”再遇“用工荒”
——聚焦我省节后招工新变化
猴年春节过后,我国各地再次上演激烈的“工人争夺战”。劳动者和企业都被推到了一个再次选择的十字路口,供职者和求职者都有苦难言,“用工荒”与“就业难”本不相矛盾的二者何以针锋相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劳动力缺口的背后已不再仅仅是企业能否招到…
当“就业难”再遇“用工荒”——聚焦我省节后招工新变化猴年春节过后,我国各地再次上演激烈的“工人争夺战”。劳动者和企业都被推到了一个再次选择的十字路口,供职者和求职者都有苦难言,“用工荒”与“就业难”本不相矛盾的二者何以针锋相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劳动力缺口的背后已不再仅仅是企业能否招到工人的问题,产业布局、薪资水平、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开始在“用工荒”的大背景下逐渐显现。A“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刚过初七,张大伯就提着女儿的档案袋匆匆出了门,按照他的计划,最近一周要走遍省、市人才市场,各大现场招聘会的时间、地点也都满满的排在一张A4纸上。女儿从北京某学院学化妆毕业,“北漂”两年后,张大伯将女儿叫回了贵阳,“在这里,至少我们能看到她,拮据时老两口也能帮补一些。”不愿再当“候鸟”返乡创业成主流“外来务工人员在减少。”这在当前很多东部沿海城市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同样,在我省也存在这一现象。在贵阳做了两年策划的张怀玺从贵州民族大学毕业,因为学的是广告学,毕业后的他先后待过多家广告公司。一年前,怀揣两年的工作经验,他选择留在一家知名的地产网站工作,薪资福利待遇各方面都还不错。在朋友眼里,这算是“留在了省城”,但他心里一直有个郁结,兄弟二人都是本科大学生,弟弟也留在了城市工作,长时间的城市漂泊让兄弟俩身心俱疲。张怀玺说:“毕业后的一年,频繁换工作,总感觉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公司能够待下来。两年里,银行账户里也没能存上多少钱。”多番思考之后,张怀玺做出了选择——不愿再当候鸟,他要回乡创业,先从印务广告工作室做起。目前,经济下行大背景下,部分企业提高用人门槛、减少招聘规模乃至停止了面向应届生的校园招聘,也为负重求职的大学生们增添了压力。人口红利消失与技能不足并存,企业和农民工都面临着结构性矛盾。于是不断有人提出,让农民工把外出打工习得的技能带回家乡,以创业解决就业。像张怀玺这样的大学生就是其中之一。同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张璐从北京某学院学化妆毕业,在北京待了两年后的她被父母叫回了贵阳,原因很简单,“北京并不是家,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儿,父母年纪大了需要你。”张大伯在电话里一次又一次这样说服这女儿。“外出务工工资不高”、“工作压力大”、“老家经济发展有潜力”,这是张璐决定“返乡”的原因。2016年1月,张璐回到贵阳,过完年后,她打算在贵阳开设一家化妆机构。但是父母还是希望她能够找个安定的工作稳定下来,于是便有了在省总举办的“就业援助月大型招聘会”遇到张大伯为女儿前来求职的一幕。提成上万仍难招到人“招工难”致企业制度成摆设“2008年,工人保底工资只要1800元,那时候招人很容易。如今,工人保底工资开到3500元,并且包住宿,干得好的话提成能上万,基本的配套设施也都弄得很完善,即便如此,我也很难招到人。“这是贵州大臣房地产经纪公司总经理黄小五对于”招工难“最直观的感受。黄小五这样的烦恼,当地很多老板都感同身受。嘉艺洁家政清洁服务公司的罗红也面临着“招工难”的问题。罗红说:“如今,每月工资开到3000元,也很难招到人,但对企业而言,这已经是不小的压力。”每天都听说就业难,面对着如此庞大的就业群体,罗红百思不得其解。“‘招工难’制约着我们企业的发展,导致了用工成本上涨,也迫使我们这些中小企业,只能无奈压缩规模。”吕巧玲说,“相比8年前,当前用工成本足足涨了近一倍,但企业利润涨幅只有不到5%.”现在做家政服务的还是那些上了年纪的妇女,做家政没有太多的硬性条件,但是同样的工资条件下,很多业内从业人员都选择做钟点工,即便公司开出来同样的条件,但还是很难留住人。“‘招工难’让老板更难当了,我现在不太敢随便开除员工,公司的制度有时也成了口号。”罗红无奈地说。在罗红看来,当前,工人才是“老板”,他们随时都可以说走就走,立马就转投其他企业。目前正是招工旺季,罗红打算转变思路,将大学生纳入公司的招聘范畴,她希望这些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在择业的同时做好相应的职业规划,“并不是做家政就是丢人的,我们的市场用工人员也需要转型,公司员工年轻化,管理规范化,市场合理化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其实罗红的心里也泛着嘀咕,因为走这条路无疑对“招工难”是雪上加霜,“我们会坚持,就算为社会尽一份力吧!”罗红坚定地说。从“求工作”到“挑工作”务工者不再将就在一些劳务输出大省中,一些年轻人选择留在当地发展,不过仍然有许多人选择外出工作。而当前,随着企业“招工难”问题的出现,这些选择外出工作的农民工成了“香饽饽”。如今,很多农民工在选择工作时不再将就,找工作的标准包括:月薪、福利待遇、环境、劳动强度等,经历了曾经的“求工作”,很多农民工就业也像大学生找工作一样开始“骑驴找马”,进入“跳槽季”,开始“挑工作”。不久前,记者走访贵阳市云岩区恒峰步行街时发现,其间遍布数十家劳务公司,而在这些劳务公司门前,总能看到一群人正在排队咨询工作问题。“靠近云岩城区、主干道”、“外来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这是该区经济发展的突出优势。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云岩区常住人口约95万人,流动人口约30万人,农业人口3万余人。“贵漂”两年多的甘肃小伙杨方就是这“30万人”中的一员。春节过后,他立马就赶回贵阳,想趁企业需要大幅招工之际,挑一下工作。在小杨看来,月薪能达到4000元,工作轻松,并且企业能包吃包住,这就让他很满意。“目前,我还在看,如果有合适的工作,我就不会留在原来的汽车维修厂。”小杨说,“这几天,我每天都会到各个劳务公司看看,要是有比较满意的工作,就填个表,然后就跟着工作人员去用工单位面试。”在云岩区,像小杨这样的打工者并不在少数。当地有劳务公司的工作人员就向记者表示,现在招工越来越难,看似上门咨询的人很多,但很多人都是在挑工作。“每次都有一堆人去企业面试,但最后选择留下来工作的并不多,很多人都是在观望,想找一份工资更高、更满意的工作。”B求职者说“就业难”事例一:“在外面打工工资不高,离家远了照顾不到妻儿。”德江县稳坪镇油庄村的张连江,两年前从外省辞工回家,打算在离家近一点的地方找个固定一定点工作,“由于自己书读的少,没什么文化也没有特别的技能,找个工作实在很难。”偶尔在县城靠出卖体力打打零工,一边贴补家用一边寻找适合自己的固定一点的工作的他,最多的时间还是在家务农,可近30岁了至今也未能如愿。张连江介绍,在村里像他一样的青年,他们大多只有初中文化,至今还在外省干着体力活。事例二:“当初嫌工资低,又经常加班,就把工作辞了。”辞职已有大半年时间却还没找到工作的小罗,说起自己当初轻易就把工作辞掉了的情况,显得有些后悔。“我现在一边看书准备各种求职考试,一边寻找工作,可是心理压力还是很大。”他说,作为毕业已两年多的大学生,至今没有收入,还得靠父母救济着过日子,感觉很难为情。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小罗一样大学毕业干了一两年就辞职的青年不在少数,他们要么是嫌工资低、待遇不好,要么是因为单位离家远交通不便,还有一些是想换一份更好的、更有“发展前途”的工作。事例三:一家单位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样一个故事。前不久,单位一位刚辞职不久、干了两年多时间的大学生,辞职前一天突然向单位提出——工资增加三分之一,同时单位不能对他进行考核,并放出一句话“你们觉得我值多少钱就应该给我多少钱。”说起这件事情,这位负责人哭笑不得。他说,这位员工在进公司的时候确实表现的很优秀,公司也很器重他,并给予了他很多培训和培养机会,使得他的业务技能和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贵州驴开心户外运动俱乐部创始人王超称,现在很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在干了两三年之后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于是涨工资、提高待遇、提拔等等一些想法就在心里膨胀,一旦公司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他们往往会选择“另谋高就”,但这些人往往在“谋高就”的过程中四处碰壁,因为他们普遍对工资待遇的心理预期要求都比较高,却往往忽视了自己到底能为公司创造多少效益这样一个问题。事例四:在一个招聘会现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向招聘方咨询着什么,原来他是来为自己的女儿投简历的。交流中这位李老先生告诉记者,他家就这么一个独女,之前是在上海的一家单位工作,可现在俩老都年纪大了,就想着女儿能在贵阳谋一个工作,也方便在老人家身边陪伴照应。“她来看了一趟,感觉没有适合的单位就走了。”说起自己30岁有余的女儿,被他们“强行”拉回贵阳三个多月了却还未找到工作,李老先生心里满是担心。在招聘会现场,记者还见到几位前来给子女投递简历的父母,一些说是孩子不好意思自己来,一些认为他们自己比孩子了解的要多一些。事例五:“从外省毕业之后我就没有找工作,想回贵阳参加招聘考试,留在贵阳工作好方便照看父母。”正在准备各种考试的小王说,由于自己大学所学的专业冶金工程比较“偏”,很多单位都不招,在报考的时候只能报不限专业的岗位,这种岗位有时候四五百人竞争一个岗位,竞争压力很大,这也成为他毕业半年多了还未找到工作的一个原因。他表示自己会继续努力,通过多场考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知识的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靠上一个满意的岗位。C“铜仁经验”的启示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聚集了铜仁市很大一部分的第二产业企业,以往每年的用工需求总是难以满足。经常会出现找不到人的现象。但今年节后,这种现象并不明显。一方面,企业吃过了几次“用工荒造成效益亏损”的亏,一改以往节后招工的做法,在节前就已经发布招聘宣传;另一方面,铜仁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经常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招聘平台,比如组织企业携带招聘需求前往每年三月在贵阳开展的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或者是每月定期在社区广场举行雁归工程专场招聘会,2月下旬,还专门为企业开展了“春风行动”招聘活动。“本土企业招聘宣传做足了,铜仁本土的劳动者的选择面也就不再局限于沿海城市的企业,也开始就地打工尝试,这对大龙经济开发区的企业来说是很好的开头。相信大龙经济开发区的经济将会因为铜仁籍回乡工作劳动者的聚集,而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组织人事部干部张耀元说。田佳凤是铜仁市智鼎人才公司总经理,她告诉记者,智鼎人才公司去年业务量环比增长了三成,前来求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天都挤满了她们的登记大厅。虽然求职者的学历层次偏低、工作经验太较为缺乏,但是铜仁市最近这三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也真的就存在专门为这一类劳动者度身订造的岗位需求,这种“天造地设”的求职与招聘的“天仙配”,使其公司的业务量剧增。“就昨天(3月14日)就有5家企业来我们这里要走了37份求职者的简历,企业老总们对这些简历也颇为满意,相信在3月底之前,这37位幸运儿将会在新的岗位上迎接春暖花开。”今年初,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逐渐回暖,导致企业用工需求继续加大,工资稳步上涨,这对西部山区的外出务工人员来说是巨大的引力。但令记者惊讶的是,这对铜仁的本土企业招工,没有带来太大影响。“一方面,虽然铜仁本土企业能否为劳动者提供的待遇不能和沿海城市同日而语,但是就近务工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照看小孩、老人,能够更好地维系夫妻和睦关系,这对本土劳动者来说是很难割舍的依恋;另一方面,铜仁市本土企业在年前就已经拉开了各种吸引回流劳动者返乡就业的招聘宣传序幕,对长期外出劳动者释放了有效的招聘需求信息,也是不少劳动者选择本土就业的原因之一。”铜仁市人力资源市场科员樊帆如是分析。实际上,从2013年起,每年元旦,铜仁市委书记、市长联名在新闻媒体上向在外务工人员致新年家信,介绍铜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创业就业优惠政策,邀请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2014年起,市委、市政府出台实施《铜仁市雁归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统筹城乡资源,着力培育创业就业热土,出现了大量铜仁籍外出劳动者回流铜仁务工的潮流。据铜仁市雁归工程办公室科员廖新飞介绍,为了响应我省“雁归兴黔”、铜仁市“雁归工程”的号召,铜仁市12个区(县)和34个市直部门(单位)共同完善了在外人员回铜创业就业服务平台,不断聚集分散在各部门(系统)的税收优惠、金融扶持、技能培训等14项支撑政策,形成扶持创业就业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政策的叠加效应,坚持“铜才铜用、外才铜用”,把各类“有用之人”都纳入人才资源开发服务范围,通过建立在外人员信息数据库、雁归人员数据库,主动联系在外人员和雁归人员,变被动服务、粗放服务为主动服务、精细服务,为铜仁籍外出劳动者返乡就业创业铺平了道路。统计显示,过去一年,铜仁市共引导在外人员回铜创业就业3.8万人,2.3万名雁归人员进入各类园区创业就业,创办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达5912户。D专家“支招”“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必须适应新常态,在新形势、新政策、新战略的引领下,找到彼此之间的契合点,最大限度地避免用工荒或就业难带来的巨大成本和损失。”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省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周芳苓说,从用人单位看,必须自觉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转变用人观念,坚持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重构单位用人体制机制,以适应新形势、新机遇、新市场的客观需要,利用创业空间、发展机遇、优厚待遇等形式吸引人才,以诚信友好、企业文化、感情等留住人才,真正在大扶贫、大开发等战略背景下抢得先机,寻求发展与壮大。从就业者看,一方面需要主动适应新的劳动力用人市场及形势变化,在就业上科学规划、找准定位、量力而取;另一方面,需要走出传统就业的“怪圈”,改变就业理念,寻求自我提升、自我突破、自我创新,以自身的有点、优势、优长去谋求相应的工作岗位,达到实现创业就业的目标预期。“当然,以上两大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鼎力支持和政策引导,也需要出台相关的制度和法规予以保障。”周芳苓补充道。在市场经济深化时代、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企业劳动招工的宏利时代已翻过去。广大的企业要在降低劳动成本和提高劳动者工资的双重矛盾中,谋求用工改革的机遇和出路。在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主任、教授唐正繁看来,节后一段时间,出现“就业难”和“用工荒”也是暂时的现象。“拿企业和求职者两者之中来说,看看双方,是否有一方愿意妥协并更多一些付出。求职者不要一开始就把自己的期望定得很高,可先就业再谈长线发展。主要来说,用工企业则要在培养新员工上多用心和下功夫;同时,适当增加对员工的培养费用和福利待遇。这样探索下来,‘就业难’和‘用工荒’在短期时期内就都会得到某种程度的缓解。”唐正繁进一步表示,作为政府部门更应该给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面向市场需求及时调整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人力资源和人才市场的有关部门,也应及时在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大力发展职业培训;同时利用网络、招聘会等形式搭建供需信息平台。总之,在中国人才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只有各方齐努力、多举措,方能够破解“招工难”、“用工荒”困境与难题。(记者 剡鹏英 曾万锦 张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起来睡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