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锋活了多少岁那一年逝世

往期回顾 &
在故乡寻访华国锋
&&&&位于山西省中部吕梁山东麓、汾河西岸的交城县,是华国锋的故乡。2009年9月,我专程前去探访华国锋故居。&&&&走访华国锋出生地&&&&华国锋的出生地,就在交城老县城的永宁南路46号。那是一座典型的晋中农家小院。日,华国锋就出生在这里。&&&&华国锋其实姓苏,原名苏铸,华国锋的祖籍是河南范县苏家堡。华国锋的父亲苏庆惠15岁进交城县隆盛裕皮坊当学徒。东家王酋见苏庆惠老实能干,将次女王二女嫁给苏庆惠。王二女婚后连生四子。华国锋在1948年亲笔填写的《干部成分调查表》上所载:“我兄弟原四个,我三哥生下时,我大哥死。我生下时,我二哥死。”因此最后成人的只有华国锋和他的三哥。&&&&华国锋的父亲苏庆惠成为东家女婿后,升为隆盛裕皮坊的二掌柜。所以华国锋在1948年填写《干部成分调查表》时,家庭成分一栏写了“商人”。按照华国锋自述,他7岁时,也就是1928年,父亲苏庆惠去世,终年54岁。&&&&乡音难改,华国锋后来一直讲一口浓重的山西交城话。&&&&红色之路的起点&&&&沿着老城的永宁南路,相隔几百米,是华国锋的另一处故居。华国锋家并无自己的房屋,曾经迁途多次,租过多处房子。&&&&苏庆惠去世后,靠着娘家的接济,35岁的苏妈妈带着两个儿子艰难度日,坚持送两个孩子上学。&&&&1935年14岁的华国锋毕业于裕城内完全小学校,考入交城县“商业职业学校”,学习到1937年。所以,华国锋后来在填写履历表时,“文化程度”一栏总是写“中学文化程度”。&&&&交城地处晋绥边区,很早就有中共党组织活动。在华国锋上中学的时候,离学校不远处住着两个中共地下工作者。华国锋在那里看了一些进步书刊,倾向革命。&&&&1938年6月,华国锋离家上了交城山,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抗日游击队。他化名“华国锋”,取义于“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后来他以“华国锋”这一化名闻名于世,以至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本名苏铸。如今,华国锋的子女仍用苏姓,并不姓华。&&&&1938年10月,由李伯林为介绍人,17岁的华国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华国锋走上了红色之路。&&&&游击队里的“华政委”&&&&地处吕梁山脉的交城,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山地,交城县城北3公里的卦山,便于周旋和隐藏,是当年与日军打游击的好地方,也是华国锋当年打游击的据点之一。1939年,18岁的华国锋担任抗日根据地晋绥边区第八专区汾阳县牺盟会特派员,在汾阳一带,开展抗日游击工作。&&&&1940年初,19岁的华国锋在山西交城县担任了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1945年,24岁的华国锋担任了中共交城县委书记、县武装大队政治委员。从此,人们称华国锋为“华政委”。诚如那首交城民歌所唱:“交城的大山里来了游击队,游击队里有咱的华政委。”&&&&1949年1月,28岁的华国锋担任中共晋中第一地区委员会宣传部长。这时,华国锋与韩芝俊结婚。&&&&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国南方,中共中央决定从华北抽调5万名干部随军南下,以便接收南方的城乡。武光回忆说,当时华北的干部差不多是“走一半,留一半”。武光和华国锋都是属于“走”——南下的。&&&&1949年8月,华国锋担任中共湖南省阴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委。决定华国锋命运的是1952年,他调任湘潭县委书记,1954年,任中共湘潭地委书记。湘潭是毛泽东的家乡,华国锋成为毛泽东家乡的“父母官”。&&&&起伏的命运&&&&1955年夏,毛泽东第一次注意到了华国锋的名字。那年7月,毛泽东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华国锋学习报告后,写出数篇呼应文章。这些带有浓郁湘潭乡土气息的文章引起了毛泽东的兴趣。1955年秋,毛泽东来到湖南视察,在长沙第一次接见了担任湘潭地委书记的华国锋。面相忠厚的华国锋给毛泽东留下了老实厚道、忠诚可信的印象。&&&&1959年7月,在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问题牵连到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毛泽东亲自提名华国锋担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由于毛泽东的看重,1970年11月,华国锋当选为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此后,华国锋地位一路上升。&&&&在日至9月10日召开的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华国锋辞去了国务院总理的职务。这样,华国锋失去了他在“政”方面的最高职务。&&&&日至29日召开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胡耀邦接替华国锋,出任中共中央主席;邓小平接替华国锋,出任中央军委主席。这样,华国锋失去了他在“党”、“军”方面的最高职务,逐渐淡出功过政坛。&&&&此后,华国锋仍是中共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2002年2月中共十六大召开时,已经81岁的华国锋由于年事过高,没有成为十六大中央委员候选人,但仍是十六大特邀代表。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召开时,86岁的华国锋依然是特邀代表。&&&&叶落归根思故乡&&&&华国锋生前曾吩咐后事:“让我回卦山吧,那里树多,清净。小时候在那儿,打游击也在那儿……”&&&&日,华国锋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他的骨灰暂时安放在北京八宝山。&&&&日,华国锋之子苏彬、苏华以及华国锋的老秘书曹万贵来到交城卦山,为华国锋选择墓址。亲属提出选择墓地的“四不原则”,即“不占用耕地、不与民争地、不破坏环境、不损坏古迹”。他们选中卦山南麓的荒山石坡,作为墓地。&&&&&&日,华国锋墓奠基仪式在交城县卦山南麓举行,山西省委原书记李立功主持了奠基仪式。预计一年之后,华国锋墓落成,华国锋可以魂归故里了。&&&&摘自《名人传记》2009.12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2008扑克史记(方片Q):华国锋逝世
  所有应该打上2008年烙印又没有其他适合的地方可以归类的主题都放在了方片系列,这里基本是以国际上发生的大事、轻松一点的话题为主导的,重点还是以受关注度为选材标准,同时在选材上也刻意地体现作者的一种主观情感导向,如王永庆和谭千秋的入选就是为了对黄光裕、范跑跑之举的一种对应,暗含一种导向在其中的。
  日12时50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华国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没有文革的结束,就没有改革的开启”。在中国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一个曾被多年淡忘的名字华国锋让人无法忘记。在一九七六年到一九八一年那段风云变幻、决定此后中国命运的岁月里,集党、政、军要职于一身的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中居功甚伟,以克制、宽容的民主态度默许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同时主持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因此,在评价他的历史功绩时,最获赞同的便是称他“实现了毛时代向邓时代的平稳过渡”。
我来说两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后发表评论。
只有北方网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热点新闻排行榜
天津民生资讯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华国锋同志逝世
来源:工人日报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华国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日12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08-08-16 06:05·
08-08-07 07:36·
08-07-25 10:26·
08-07-13 10:55·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火炬新动态 胡锦涛访日 山东火车事故 奥运安全 辱华事件
大米涨价 楼盘降价 手足口病 罕见日食
缅甸风暴 失业率
肥田喜事 火影忍者 我的团长我的团
林心如专辑
我的青春谁做主
潜伏 黑执事 新进职员 咖啡王子1号店 纸醉金迷
我的帅管家
周润发电影全集 郭德纲经典相声
热点标签:
说 吧 排 行
上证指数(77445)
李宇春吧(104510)
茶 余 饭 后华国锋同志逝世
 来源:光明日报 
华国锋同志遗像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
级革命家,曾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华国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日12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电影《一条狗的使命》是成功的,导演虽然没有把观众带回到忠犬八公的状态,但至少又一次用狗狗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只要是打动过我们心灵的东西,都或多或少要在我们心灵的长河里划过那么一道痕。这是历史的印记,铭刻着对文化的追忆。
  客观地讲,我国的农业在世界范围都处于规模劣势地位,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迫切需要我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要本着“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光明网版权所有---晶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第A09版:中国强档
标 题 导 航
第A01 : 非常新闻
第A02 : 深圳时事
第A03 : 深圳市情
第A04 : 深圳民生
第A05 : 深圳民生
第A06 : 深圳线料
第A07 : 深圳拍案
第A08 : 中国强档
第A09 : 中国强档
第A10 : 中国看板
第A11 : 先导特辑
第A12 : 先导特辑
第A13 : 先导特辑
第A14 : 先导特辑
第A15 : 国际关注
第A16 : 综艺眼
第A17 : 综艺眼
第A18 : 财经财情
第A19 : 证券市况
第A20 : 晶品连载
第A21 : 晶品文事
第A22 : 互动聊天
第A23 : 实用资讯
第A24 : 实用资讯
第B01 : 晶周刊
第B02 : 食尚资讯
第B03 : 晶周刊
第B04 : 时尚购物
第B05 : 晶周刊
第B06 : 美丽绽放
第B07 : 美丽绽放
第B08 : 分类信息
第B09 : 分类信息
第B10 : 分类信息
第B11 : 人才资讯
第B12 : 人才资讯
第B13 : 人才资讯
第B14 : 人才资讯
第B15 : 人才资讯
第B16 : 人才资讯
第C01 : 奥运会特刊
第C04 : 奥威汇
第C05 : 奥威汇
第C06 : 奥特加
第C07 : 奥特加
第C08 : 奥搏闻
第C09 : 奥搏闻
第C10 : 奥搏闻
第C11 : 奥搏闻
第C12 : 奥博闻
第C13 : 奥运会特刊
第C14 : 奥运北京
第C15 : 奥运北京
第C16 : 奥运北京
第C17 : 奥运北京
第C18 : 数读奥运
第C19 : 广告
第C20 : 奥运中国
第C21 : 健康专题
第C22 : 奥运中国
第C23 : 奥运中国
第C26 : 奥运全球
第C27 : 奥运全球
第C28 : 奥运全球
第C29 : 奥运全球
第C30 : 奥运全球
第C31 : 奥运全球
第C32 : 奥运焦点
华国锋因病医治无效北京逝世
享年87岁,曾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
主持粉碎“四人帮”反党活动
  华国锋在天安门城楼上。新华社资料图片
  华国锋遗像 新华社发
  1980年,华国锋、叶剑英与胡耀邦在北京出席五届全国人大会议资料图片。 中新社发
  ▲毛泽东与华国锋交谈。
  新华社资料图片
  1977年6月,华国锋视察沈阳飞机制造厂。
  新华社资料图片
  1987年,邓小平与华国锋在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期间在休息室交谈资料图片。中新社发
  日上午,华国锋和夫人到毛主席纪念堂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资料图片。
  中新社发
  日毛泽东诞辰103周年,华国锋到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泽东遗容后,为毛泽东的亲属签名留念资料图片。
  中新社发
  日,华国锋在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上为观众签名资料图片。中新社发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华国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日12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简历】&&华国锋&&华国锋生于1921年,山西交城人。1938年投身抗日,任中共交城、阳曲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委。1949年随解放军南下,在湖南任县委书记、专区专员、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担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1975年任国务院副总理,1976年4月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同年10月任中共中央主席、军委主席。1980年9月辞去国务院总理职务,1981年6月又辞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职务。&&(据新华网)&&功绩&&粉碎揭批“四人帮”反党阴谋&&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加紧了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10月6日,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为核心的中央政治局,采取断然措施,以召开会议的形式在中南海怀仁堂宣布对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实行隔离审查。10月8日至15日,“四人帮”在上海的一小撮余党策划的反革命武装暴乱被彻底粉碎。&&和叶剑英决策粉碎“四人帮”&&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四人帮”之间的斗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华国锋遭到“四人帮”连日的“逼宫”,处境越来越困难。叶剑英了解到他的困境,彼此之间的来往频繁起来了。他去看望华国锋并邀请华国锋来到玉泉山,进一步密商粉碎“四人帮”的战略决策。根据前一段同政治局委员和老同志个别酝酿的意见,决定经过充分准备,在适当时机,以召开会议形式对“四人帮”实行“隔离审查”的断然处置。然后立即召开政治局会议,向全会作报告。为了具体部署这一行动。叶剑英又邀请汪东兴上山,进一步商议行动方案,采取具体措施。叶剑英说:“这是一着很险的险棋,又非走不可,必须果断,又要周密。要万无一失地办事。”&&计划国庆节后采取行动&&“四人帮”磨刀霍霍,举行武装暴乱夺权的部署已经就绪。种种迹象表明“四人帮”就要动手。一场反革命政变,已迫在眉睫。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叶剑英事先得到可靠的情报,他以一个战略家的眼光,断定“这是‘四人帮’篡夺权的先兆”。他感到不能再等待了。于是,他与华国锋、汪东兴紧急磋商,果断决定:先发制人,“以快打慢”。原先设想的行动方案,计划在国庆节后准备10天再动手。&&行动前作精心布置&&粉碎“四人帮”,是在非常形势下采取特殊方式进行的一场斗争。根据历史的经验,对“四人帮”采取重大的政治行动,必须严密组织,妥善安排,做起来,人不能过多,越少越好,绝对可靠。否则,稍有疏漏,一招不慎,就会一盘皆输。叶剑英与汪东兴,反复磋商,周密部署,从警卫人员的挑选,到“隔离审查”的方式、场地、每一细节都不放过,最后由汪东兴负责具体落实,为了防止“四人帮”闹事,加强警卫工作,由中央警卫机关、部队物色对革命事业忠实可靠的同志,分别组成几个执行特殊任务的小组。对小组成员逐个审查、谈话,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经过反复检查,慎重敲定,做到精确缜密,万无一失。同时,叶剑英还和军委总部的一位领导同志个别打招呼,要掌握好总部机关、陆空军和海边防,加强战略。&&通知“王张姚”怀仁堂开会&&一切准备就绪。10月5日下午,决定按事先设想的行动方案办,于10月6日晚8时在中南海怀仁堂正厅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内容,事先发了文件通知,主要是审议《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清样;研究毛泽东纪念堂的方案;商议毛泽东中南海故居的安排等事宜。按照规定,出席会议的只有华国锋、叶剑英和王洪文、张春桥。为了让姚文元参加,以修订文献、改动文字的含义,通知他列席会议。&&叶剑英按照往常开会从不迟到的习惯,从容不迫地提前出发,悄然从玉泉山乘车来到中南海怀仁堂。叶剑英在怀仁堂正厅,正襟危坐,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出现在正厅的,还有华国锋,这位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焦急地等待着来开会的另外三个人。&&将“王张姚江”等人隔离审查&&时针指向8时。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逐个到来。每走进正厅一个,华国锋就代表党中央严肃地向他宣布所犯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行和事先准备好的“隔离审查”的决定:中央认为,你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决定对你隔离审查。宣布以后,立即执行,由监护人员一个一个送到候审的地方。张春桥听到“决定”吓成一堆泥,没有反抗。王洪文,企图挣扎,向叶、华坐的位置扑过来,但警卫保员很快跟上来,把他推倒在地。姚文元,住在钓鱼台,属北京卫戍区管辖,原计划把他从钓鱼台调到中南海,如果他不来,便就地解决。结果,他还是来了,陪伴王、张一齐接受隔离审查。同一时间,由另外的执行任务小组对住在中南海的江青、毛远新采取了同样的措施。对迟群、谢静宜等由卫戍区负责解决。曾几何时,猖狂一世、阴谋篡国、恶贯满盈的“四人帮”一伙,落得个罪有应得。&&江青反革命集团得到应有下场&&1年之后,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的决议,宣布永远开除他们的党籍。3年之后,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起诉,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受理江青反革命集团一案,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正式判决。当时,为了控制舆论,耿飚同志奉命带领一些人接管了新闻广播等宣传机关。这样前后不到一小时,没费一枪一弹,没流一滴血,就从组织上打垮了“四人帮”反党集团,结束了历时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摘自《新中国50年》红旗出版社)&&过失&&提出两个“凡是” 阻挠邓小平出山&&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的斗争中有功,但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他继续坚持“左”倾错误,提出并推行“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日,华国锋就指出:要集中批“四人帮”,连带批邓;凡是毛主席讲过的,点过头的,都不要批评;天安门事件要避开不说。提出了“两个凡是”的基本思想。&&提出两个“凡是”&&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了《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篇社论发表的时间,正是1977年中央3月工作会议的前夕。当时全国人民都希望邓小平赶快出来工作。然而,“两个凡是”的提出,使人立刻回想起1976年毛泽东亲自发动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也使人联想起毛泽东逝世后,10月4日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梁效的文章《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显然,提出这一方针的用意是为了防止邓小平出来工作,阻挠为天安门事件平反。这使文革的错误思论和政策得以延续,大大妨碍了新时期各项工作的开展。所以受到了党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批评和抵制。&&针对两个“凡是”邓小平致信中央&&3月工作会议如期召开了。在这次会议上,华国锋讲话基调虽然未变,但一种新的气息已经透出。他认为:“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决定的,批是必要的。”但明言:“在适当的时机让邓小平同志出来工作。”他又一次重复“确有极少数反革命分子制造了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事件。”&&在这次会议后,4月10日,邓小平致信华国锋、叶剑英、党中央,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指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得到叶剑英、李先念等的肯定和支持。5月3日,中共中央批发了此信。&&邓小平批评“两个凡是”不对&&如果说在这封信里还没有明确批评“两个凡是”的话。5月24日,邓小平同中央两位同志谈话,指出“两个凡是”不对。邓小平说:“前些日子,中央办公厅两位负责同志来看我,我对他们讲,‘两个凡是’不行。按照‘两个凡是’,就说不通为我平反的问题,也说不通肯定1976年广大群众在天安门广场的活动‘合乎情理’的问题。把毛泽东同志在这个问题上讲的移到另外的问题上,在这个地点讲的移到另外的地点,在这个时间讲的移到另外的时间,在这个条件下讲的移到另外的条件下,这样做,不行嘛!毛泽东同志自己多次说过,他有些话讲错了。他说,一个人只要做工作,没有不犯错误的。又说,马恩列斯都犯过错误,如果不犯错误,为什么他们的手稿常常改了又改呢?改了又改就是因为原来有些观点不完全正确,不那么完备、准确嘛。毛泽东同志说,他自己也犯过错误。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他说:一个人能够‘三七开’就很好了,很不错了;我死了,如果后人能给我以‘三七开’的估计,我就很高兴、很满意了。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不是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应该像毛泽东同志说的那样对待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邓小平提出准确的、完整的理解毛泽东思想体系,在当时党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摘自《新中国50年》红旗出版社和原载《走出现代迷信——真理标准讨论始末》)&&内幕&&主动向中央政治局请辞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日至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连续召开九次会议,主要议题是讨论并批准中央政治局准备向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人事更动方案。&&自8月中下旬举行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以后,参加这一会议的不少人向中央提出,华国锋不宜继续担任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在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第一次会上,华国锋提出要求辞去中央主席、军委主席和党内的其他职务,并对粉碎“四人帮”以来的工作作了一些检查和解释。&&陈云参加了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11月11日下午,他在会上发言,讲了三点意见。第一点,揪出“四人帮”,是华国锋对党的“一个很大的贡献”。那时,华国锋“是负主要责任的”。但是,揪出“四人帮”以后,我们党没有能够实现心情舒畅、生动活泼这样的局面,使人“大失所望”。第二点,“华国锋同志当主席不适当”。陈云说:“那一天我跟先念同志到国锋同志那里去的时候提出,国锋同志要有自知之明,在毕生的工作里头,加号是多少,减号是多少。加号指的正确的,减号指的错误的。我讲了一句,希望国锋同志珍惜已有贡献,就是说,不要随便丢掉已经有的这一点贡献。”第三点,“我认为这件事不能再拖了。十二大谁作报告决定下来,哪个当主席哪个作报告。”&&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展开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但是始终进行得平心静气,到会的有29人发言,都没有强加于人的气氛。大家在发言中肯定了华国锋的功劳,但是认为,华国锋担任现职是不适当的。&&在最后一天的会议上,华国锋表示欢迎大家对他的批评。他再次提出辞去现任职务,并要求在六中全会以前,不再主持中央政治局、中央常委和中央军委的工作。中央政治局接受了他不再主持目前工作的意见。但是在六中全会做出有关决定以前,他仍是中央的主席,仍要以中央主席的身份接待外宾。并且希望六中全会继续选举华国锋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选举他做中央副主席。&&(摘自《陈云传》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晚年&&深居简出勤练书法&&华国锋的言行十分严谨,虽然他仍然享受国家领导人的政治待遇,可以到全国一些地方走访,但他很少离开北京,从不议论时政。&&华国锋身边的人和友人,现在习惯称他为“华老”,他对这个称呼感到很自然。有时也有人称呼他“华主席”,据说他对这个称呼感到很不自在。&&华国锋晚年生活深居简出,勤练书法。华国锋,每年有两天必定外出,就是在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日和9月9日毛泽东忌日,带着家眷和随从去毛主席纪念堂。每次瞻仰毛泽东遗容,华国锋都亲自喊行礼令:“向伟大领袖毛主席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据人民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国锋活了多少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